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分享]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万国咸宁天下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23: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07
  
  
  
  
  
  
  
   “大雷雨”作战计划
  
   大约在2004年的时候,铁血网上出现了一个帖子:苏联二战龌龊事——恐怖的“大雷雨。”
  
   此文一出,热闹就来了。新浪、网易、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帖。baidu二战吧更是热闹非凡。因为那个帖子里,开宗明义讲得就是:在苏德战争爆发前,斯大林有一个进攻德国的明确计划。这个计划的代号,叫做“大雷雨。”
  
   我依然记得那段时间,德粉们简直比打了兴奋剂还要欢乐——噢耶,终于找到斯大林同志背信弃义的铁证了。
  
   与所有读者一样,我对大雷雨计划是深信不疑的。然而,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经过多番查阅,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所有关于大雷雨作战计划的出处都源自一本书——《二战秘密档案》。作者:瓦季莫维奇 索科洛夫。
  
  
   我当然不是怀疑索科洛夫资料的真实性。作为一位在西方享有盛名的波茨坦军事学院研究员,不可否认,索科洛夫所参考资料的可信度极高。可是,在通读《二战秘密档案》两遍之后,我楞是没能找出关于“大雷雨”计划的描述。索科洛夫只在书中列出了一个叫做“大雷雨”的副标题,却没有实质内容。现在,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出“巴巴罗萨”中诸多的细节。可是,有谁能找出大雷雨的原始档案和战术细节来呢?
  
   事实上,哪怕索科洛夫自己,也找不出更多证据来证明“大雷雨”真实存在。他著作中的主观臆断实在太多,书中的一般词汇通常是:有可能……大概……也许……等等等等。
  
   上个世纪90年代,另一位英国学者伊恩 克肖在翻阅了维也纳国家档案馆以及莫斯科文献档案中心的资料后,也无法断定苏联人有一个明确的进攻计划,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老老实实地写道:
  
   “在苏军中,铁木辛哥和朱可夫将军早已推出了一个先发制人的进攻计划来遏制德军。但斯大林断然拒绝,他害怕此举反而会招来德军的进攻,他不想这样。”
  
   看到了吧,所谓的“大雷雨”其实从一开始就胎死腹中。因为斯大林根本就不愿意这样做。同样的道理,在1941年6月,雷德尔海军元帅曾拿着一份改良后的“大中东战略”去找希特勒,期望元首能携着克里特岛大胜的余威,发动一次埃及——苏伊士运河的秋季远征。那么,我是不是就可以站出来说,希特勒制定了一个“大中东战略”,去一举摧毁英国在近东的基地呢?
  
   因此,在没有确凿证据出现之前,我只能说,“大雷雨”计划也许存在,但它顶多算一个军事备忘录,而不是个付诸行动的军事计划。毕竟,苏联的领袖是约瑟夫 斯大林,而不是铁木辛哥,更不是朱可夫。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23: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08
  
  
  
  
  
  
   斯大林的真正目地
  
   有人肯定会问,既然楼主说“大雷雨”不存在,那为何苏联人还要陈兵边境?想象一下,在1941年夏季,从东普鲁士——布加勒斯特2000公里的国境线上,近千万名士兵在这条线的两端互相对峙,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个疑问,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其实,这是斯大林政治讹诈的一部分。毫无疑问,斯大林正是这方面的老手——以陈兵边境对付陈兵边境,都是苏联神经战的一部分。当4月28日,德国驻莫斯科大使舒伦堡伯爵回到柏林时,希特勒接见了他。双方进行了一次极具启发性的谈话。
  
   希特勒:到底是什么魔鬼缠住了俄国,使他们竟与南斯拉夫暴动政权签了那份《苏南互不侵犯条约》。是想威胁德国吗?
   舒伦堡:不是的,他们只是公开提出对巴尔干主权的要求;他们对德国即将进攻的传说也很不安。
   希特勒:是吗?比赛军事集结难道不是俄国人先搞起来的吗?
   舒伦堡:这不过是俄国惯常的过火反应而已……
  
   希特勒没有再说下去,他摆了摆手,转身离开。第二天,舒伦堡便被赶回了莫斯科。对于巴巴罗萨,元首没有吐露半句。也就是说,直到最后一刻,德国驻莫斯科大使也是蒙在鼓里的。
  
  
   很有意思,我们可以看出,苏军这种奇特的集结,同样引起了希特勒的不安。他似乎担心俄国会先发制人。 3、4月间,又有一批苏军师从内地调往边境军区——计有4个集团军,共28个师。与此同时,莫斯科还命令基辅军区司令基尔波诺斯将他的部队配置到边境附近,他奉命执行了,但他同时表示这种部署是完全错误的。两年前,波兰不就是这样被德国人轻而易举的击败了吗?
  
   斯大林听不进去,他自以为聪明的认为这样便可以吓退希特勒。据舒伦堡报告说,“斯大林对德苏关系的恶化感到不快,他把主要责任归咎于莫洛托夫笨拙的外交政策。”很明显,斯大林极想搞好与德国的外交关系,可是,他又不得要领。一方面,斯大林不肯放弃对波罗的海、巴尔干、君士坦丁堡等出海口的追求。他埋怨希特勒太小气,不肯把这些港口给他,反而在边境上集结了那么多部队进行示威。但是,如果此时苏联什么都不做,就等于服输。所以,斯大林就必须集结更多的部队进行“反示威”,来证明自己强硬的立场,以及对这些港口主权的要求。
  
   其实,这种勾心斗角的军事集结在近代史上不乏例子,说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吧,2008年的时候,印度突然向中印边境增兵10万,那是不是就可以说印度要向我们动武了呢?
  
   对,没错,与斯大林的目地一样,这同样属于政治讹诈——这才是斯大林陈兵边境的目地——他既不想打战,又想从希特勒手里寻得好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23: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09
  
  
  
  
  
  
  
  
  
   最后一秒,战争已无可避免
  
   斯大林集结军队是为了讹诈领土;希特勒集结军队是为了发动战争,这才是双方最大的不同。
  
   细心的人们马上会注意到,一些毫无征兆的变化足以暗示了这场战争不可避免。譬如,正在列宁格勒为苏联建造巡洋舰的德国工程师突然回国了;另外,苏联港口内的德国商船也开始纷纷撤离,他们离开的理由很多,总之千奇百怪,拙劣不堪,大概都是妈妈喊我回家喝汤之内的理由。至6月份,苏联港口内已无一艘德国船只。而德国这边,那些想要回国的苏联船只却遭到百般刁难,迟迟不肯放行。譬如,每当各种设备上船出运至苏联时,“四年经济委员会”的督查便大摇大摆地走来,先是交口称赞工艺何等精美,然后便以国防部的名义将机床劫走。
  
   令人惊异的是,这些奇怪的变化并没引起莫斯科足够重视——甚至毫不介意。俄国人的外交辞令是我们中国人民再熟悉不过的——抗议,抗议,再抗议。抗议到最后,就没有了下文,德国人依然我行我素,该干嘛干嘛,合同上的各种设备一次又一次地被劫持。
  
   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一项以冷静、稳健著称的斯大林居然对这些征兆视而不见——他不但准时向德国交付原料,并且与日俱增。5月10日,海军上将雷德尔告知希特勒,“他已停止向苏联交付重要设备。”不仅如此,德国人还三番五次地提出了更多的经济要求。除150万吨粮食外,苏联还交付了10万吨棉花,200万吨石油产品,150万吨木材,14万吨锰,和2.5万吨铬。斯大林虽然怀疑赫斯出走一事,但仍批准用快车向德国运送原料。发展到后来,斯大林甚至十分阔气地开出一条专用铁轨,从满洲把大豆、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源源不断地运抵德国。并且,他还通过各种手段给希特勒传来讯息,暗示苏联将在下一年“供应德国五百万吨的农作物”——当然,条件是把波罗的海、巴尔干等港口移交给他。
  
   直到最后一刻,这个狡猾的苏联独裁者仍在饶舌不休,不厌其烦地与希特勒讨价还价。
  
   至于希特勒本人,他的策略再简单不过了。就4个字:保持缄默。斯大林讨好他,他不答复;苏联政府抗议他,他还是不答复。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更是装起病来,避免与苏联驻德大使接触(其实跑到意大利游玩去了)。当里宾特洛甫在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泛舟时,好奇的齐亚诺伯爵问他,德国真要向苏联宣战吗?里宾特洛甫仍在装糊涂。他回答说:“亲爱的齐亚诺,我此刻还不能告诉你什么,因为每一个决定都紧锁在元首那无法探测的心中。但是,有一点却是肯定无疑的:如果我们进攻,斯大林的俄国将在本周内从地图上抹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2: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10
  
  
  
  
  
  
  
  
  被忽视的警告
  
   在遥远的东方,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里,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对于德军将要进攻的消息并非毫不知情(甚至可以说洞若观火)。尽管德国百般提防,但英国情报部门早已提醒俄国,甚至还准确地预报了进攻的确切时间。就在不久之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对斯大林面临的危险发出了警告,他在4月3日给苏联领导人的信中写道:
  
   “我从可靠渠道获得消息……德国将驻罗马尼亚的装甲师调往波兰,而当他们获悉南斯拉夫发生革命时,又取消了这一调动。想必阁下会很容易明白这些事实的意义……”
  
   斯大林是不相信这封信的。他第一反应是:丘吉尔居心不良。很明显,丘吉尔为了解除英国自身的困境,试图祸水东引,寻找挑起苏德战争的机会。”在一份下达给军官们的秘密手册中,苏联情报机关这样写道:“关于今春对苏战争不可避免的传说和文件,必须看做是英国甚至德国情报机关散布的假情报。”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对于德国侦察机一次又一次的侵犯领空行为,斯大林采取了宽容态度。“那是因为他们害怕我们。” 斯大林总是这样安慰自己。当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请求莫斯科“允许对侵犯领空的法西斯飞机进行射击”, 莫斯科回答说:“您想干什么?想挑起战争吗?”
  
   “不屈不挠”的基尔波诺斯将军又写信给斯大林,他说,德国人已在布格河集中,德国的进攻很快就要开始啦。他建议把300万居民从边境地区疏散,并在那里建立起反坦克工事。但是,基尔波诺斯得到的答复是,“NO!决不能给他们制造进攻的借口。”
  
   嘿,德国人的借口可多着呢!对于集结部队,他们自有一番解释——德国驻苏武官告诉苏联,“德国军队由西向东调动,完全是迫于无奈……”他佯装痛苦地解释说,“英军正大举空袭德国,因此只好以东部作为训练新兵的基地。”
  
   与此同时,德国第2航空大队却进驻了东部新开辟的机场。到5月末,他们仅在西线留有一个无线电台,让苏联人相信第2航空大队仍在西方。德国空军相继在5月10日和13日,对伦敦进行最后两次大规模轰炸,摆出准备入侵的架式。至于克里特岛的空降奇袭,纳粹宣传机构更是大书特书,形容为“入侵英伦三岛的彩排。”
  
   丘吉尔当然很淡定,他的密码机早就破译了一切。唯一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斯大林仍然对即将入侵的警告置若罔闻。李德·哈特在他的二战史中写道:
   “虽然英国情报部门再三警告,可俄国人却不相信,并且继续信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英国对此火冒三丈,并且迷惑不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2: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11
  
  
  
  
  
  
  丘吉尔是个骗子!
  
  
   看一看吧,西方国家究竟卖给了斯大林多少情报,列举出来,简直触目惊心:
  
   1940年11月,一位反希特勒组织成员同莫洛托夫谈话,他把希特勒1941年进攻苏联的计划告诉了莫洛托夫。但莫洛托夫并不相信,没有认真对待。
  
   1941年1月,一份由美国FBI头头埃德加·胡佛核实后的文档被发往莫斯科,其中包括最高机密的德国总参谋部计划。(也就是“巴巴罗萨”初稿)。
  
   1941年3月5日,德国驻东京大使馆工作人员理查德·佐尔格(德国共产党员)给莫斯科发去电报,“9个由170个师组成的集团军将于6月下旬不宣而战,向边境发起进攻……”
  
   1941年6月14,一个隐匿在瑞士的间谍组织向莫斯科传递了详尽的军事情报,这个被莫斯科称为“红色三重奏”的组织不仅提供了“巴巴罗萨”的详尽情况,而且还包括德国集团军群的坦克数量——甚至集团军高级将领的姓名。然而,从莫斯科回来的答复仅仅是简短的一句:“明白,完毕。”
  
   就在这一天,斯大林的神经彻底崩溃了——他真生气了。有完没完!?英国大使馆也同样发来警报说进攻日期为6月22日。真可谓“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啊!”
  
  
   “你看”,斯大林扬了扬手中的情报,怒冲冲地对莫洛托夫说道,“丘吉尔是怎样拿德国人吓唬我们;又拿我们当做怪物去吓唬德国人的,有人就是千方百计地教唆我们互相残杀……”
  
   当时,风声越来越紧了,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铁木辛哥与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亲自跑到斯大林办公室,恳请他务必使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并根据掩护计划展开第一梯队。他们纷纷抱怨说,边境各军区皆感到情况不妙,德国国境线的发动机噪音吵得边防士兵无法安睡。
  
   然而,斯大林非常严厉——像责备小孩那样反问道:你们要进行全国总动员,立即把部队调往西部边境?这就是战争!你们懂不懂?
  
   据朱可夫后来追述说:斯大林宁愿打电话与赫鲁晓夫讨论什么“乌克兰农业问题,”也没有再搭理他们。
  
   就这样,他与铁木辛哥站在办公桌前,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赫鲁晓夫简直没完没了地向他“伟大的父亲”叙述了在乌克兰的大丰收……
  
   当然了,善于“揣测圣意”的下属还是大有人在——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这位十分讨巧的苏联外长简直摸透了斯大林全部的心思。
  
   6月14日,也就是希特勒发起进攻前8天,莫洛托夫在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广播了一条电讯——这是一条注定要贻笑后世的电讯。
  
   莫洛托夫在广播里义正言辞地痛斥了“英国报纸上刊登的关于苏联与德国即将爆发战争”的谣言,称之为“苏德两国敌对势力的笨拙宣传伎俩”。
  
   莫洛托夫最后说,“苏联人士认为,关于德国想要对苏联进攻的谣言纯粹是无稽之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11: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12
  
  
  
  
  
  
  
   最后一次军事会议
  
   莫洛托夫不仅否认了“德国将要进攻苏联的谣言”,甚至还把德军在东线的集结解释为“与苏德关系无关”。至于俄国想要进攻德国的传言,则是“不真实和挑拨性的。”莫洛托夫讽刺英国人说:“这些敌对势力显然对战争的蔓延和加剧感兴趣……”
  
  
   我有时在想,丘吉尔是否会发出,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感叹呢? 斯大林不理解他,还咒骂他,甚至英国人、美国人都不理解他。作为一位坚定的“反共旗手”、一位曾经叫嚣着把“共产主义扼杀在摇篮里”的丘吉尔,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顶着斯大林的咒骂,执着地把情报奉献给苏联。
  
   当时有人就问他:“你这位头号反共人物,为何给苏联人提供情报?这样一来不就是同流合污了吗?”
  
   丘吉尔坦言相告,“完全不是这样的,我一生中只有一个目地,就是打败希特勒!”
  
   紧接着,他说出了那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如果希特勒明天攻打地狱,我也会在下议院为撒旦辩护的。”
  
   然而,我认为他应该这样说:“就算取得皮洛士胜利;就算失去世界帝国,也是在所不惜的。”
   莫名,我就要打败你。没有利益,也没有理由。
  
  
   6月14日,正在克里姆林宫向全世界广播,宣布德国进攻俄国“纯属无稽之谈”的时候,阿道夫·希特勒就在同一天与他的陆军各高级将领就“巴巴罗萨”举行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会议,会议定在帝国总理府召开。为了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与会者分三批到达——上午是北方集团军群的将领,中午是中央集团军群的将领,下午南方集团军群的将领。对于车辆如何驶入帝国总理府,也做了特别安排:第一批轿车从威廉街驶入;勃劳希契等人的轿车由戈林街驶入;其他将领则从国家办公厅走廊驶入。
  
   下午2时,希特勒和他的28位高级将官在一张长长的椭圆形桌子旁坐下,边吃边聊。据资料记载,这次会议的气氛和睦,久别相逢的将领一落座就开始相互寒叙,房间里充满着“同志式的友好气氛”——完全没有大战在即的紧张与不安。直到一小时后,元首才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讲了他攻打俄国的理由。尽管笔者在前面讲了那么多理由;成百上千的二战学者也给出过五花八门的解释。但我觉得,其实还是希特勒自己说得最棒。他的这份讲演,笔者反复读了不下10遍。有人曾反复提问,希特勒攻俄的理由到底是什么?我相信,这就是全部答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30 13: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13
  
  
  
  
  
  
  
  
   战前总动员
  
   希特勒:
  
   “每一个军人都应该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所要的不是那个国家,而是彻底摧毁布尔什维主义。我很不理解,英国竟不愿同德国谅解,而去同苏联谅解……诸位,我们主要敌人仍是英国,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只要战争能满足它的目地,丘吉尔就会继续打下去,这是英国人的特点——敦刻尔克、希腊、克里特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英国人明白,只有美国的军事援助,他们的战斗才有意义。因此它才怀有这样大的希望,并妄图挑动俄国人的干预,使它能够钳制住德国。”
  
   “然而,俄国的态度始终是不明朗的,它曾经利用军事和政治上的机会,占领别的国家。这些情况,我们可以从俄国干涉波兰事件中看到;从波罗的海国家和芬兰被侵占中看到;现在又在巴尔干的友好条约中看到了。”(指苏南友好条约)
  
   “莫洛托夫访问柏林的时候,我曾要求他‘阐明立场’,却招来他如下反诘。第一个问题:我们对罗马尼亚的保证是什么意思?我们会反对俄国的军事使团吗?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芬兰的。第三个问题:是关于达达尼尔海峡的(苏联一直对这条海峡垂涎三尺)。换句话说,他们就是要不断极力地到处扩张,而他们这些扩张,与德国的自身弱点正好一致。我就不得不预料,他们将来会利用一切可以得到的机会来敲诈我们。诸位,俄国的武装部队很强大。只要这个潜在的威胁存在,我就不能让士兵复员、不能削减陆军的数量,送到消费品工业上去。即便是我们同英国媾和了,也不会改变这种局面……”
  
   希特勒承认,“由于美国的军事援助(指租借法案),力量不平衡了。敌人的封锁导致德国战时经济遭到破坏。既然我们无法打败英国,又无法使之屈服。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欧洲大陆上赢得一个彻底的胜利。”
   如何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呢?
  
   希特勒解释说,“只有在苏联被击败的情况下,德国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她在欧洲的地位才能得到巩固。”
  
   希特勒特别强调了等待的危险——“时间不在德国这边,一年后,无论英国还是苏联,将变得更强大。我们如何才能因势利导,这至关重要。既然俄国人将部队集结在边境,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应该就在那里打垮他们。”
  
  
   元首侃侃而谈,将领们放下刀叉,听他唠叨了将近一个钟头。与会者之一的古德里安将军在回忆录中抱怨说,“希特勒的理由很难令人信服,大家都怀着一颗沉重的心情……”
  
   然而,就在那天晚些时候的军事讨论会上,古德里安亲口向元首保证“5天便能击垮苏军主力。”这与他在回忆录中所持悲观态度是不符合的,所以我不相信他的话。
  
   除此之外,其余27个将领中谁也没有表示反对。正如伊恩·克肖说的,“勃劳希契和哈尔德没有说一个不字”。陆军总参谋长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陆军总司令昨天从前线回来,他非常高兴,他告诉我,“士兵们情绪良好,并且做好了准备。”——与古德里安上将一样,十几年后,这些陆军人士又会通过重新包装,在回忆录中与“巴巴罗萨”划清界限,痛斥了希特勒的愚蠢。而自己在“巴巴罗萨”中表现出的热情,他们(闭口不谈)。
  
   最后,希特勒以一个警告,圆满地结束了讲演。他说,“俄国人在数量上超过了德国,但我们的指挥、装备和经验则是优越的。”尽管如此,他还是提醒将军们不要低估红军。希特勒再次重申了进攻日期为6月22日。
  
   6月15日, 117个德军师开始进驻阵地,另外28个则留作陆军统帅部总预备队。与会的28位将军信心十足地返回了前线——而不是像古德里安说得,“大家都怀着一颗沉重的心情,沉默地返回了前线……”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 20: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14
  
  
  
  
  
  
  
  9个小时前
  
   1941年6月21日,基辅特别军区刚刚结束了一次大型军演。吃罢晚饭,兴致勃发的第9机械化军军长罗科索夫斯基将军便预约上几位师长,决定于次日黎明出发,到附近湖里钓鱼去。
  
   可是,他的休假计划落空了。一名边防军官打电话告诉他,“抓到一名德国俘虏。据这名俘虏声称,德军将于22日凌晨对苏联发起全面进攻。”
  
   这一情况引起了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重视,并火速汇报给上级。基辅特别军区总参谋长普尔卡耶夫将军赶赴边境哨所,亲自审问了这名士兵。此次审问,在苏联人的资料上是有记载的。
  
   普尔卡耶夫将军:“你是哪支部队的?”
  
   德国兵:“我是第3装甲军摩托化步兵旅2营的司务长,我叫罗兰·施罗特。我昨天夜里跑过来,是为了向你们报告重要情报……”
   普尔卡耶夫将军打断他的发言:“为什么跑我们这里来,通报你们的情况?”
  
   德国兵:“我是德国共(和谐)产(和谐)党(和谐)员。这些天我一直在等待机会向你们报告这一危险情况,我不知道这些事情你们了解多少,但从我与你的部队的接触中,我感到他们几乎是毫无准备的……作为一名共(和谐)产(和谐)党(和谐)员,我不能看着共(和谐)产(和谐)主(和谐)义被希特勒打败,所以我不顾危险跑了过来……”
  
   正在普尔卡耶夫将军与这名德国司务长交谈之际,又有一名越境者潜逃过来了。不过,这一次不是什么“德国共(和谐)产(和谐)党员”,而是一名酗酒的德国士兵打了军官,怕被惩罚才跑过来的。与前者一样,这名德国士兵带来讯息说, “战争很快就要开始了!6月22日清晨4点,德军将沿着整个德苏边境发动进攻。”
   这位哥们明显还没醒酒,他拿出酒鬼的豪气保证说,“如果早上5点德军还不进攻,那就把我枪毙了吧!”
  
  
   直到这个时候,苏联政府才感到事态的严重性。莫洛托夫紧急召见了驻莫斯科大使舒伦堡,向他反复询问德国实施“威胁性军事部署”的动机究竟为何。莫洛托夫抱怨说,“现在有一系列迹象说明德国政府对苏联政府抱有不满,甚至谣传德国和苏联之间即将爆发战争。我不能理解你们不满意的原因……如果阁下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导致眼下这种局面,将不甚感激。”
  
   舒伦堡大使很无奈。事实上,他也不知道自己敬爱的元首会在4小时后发起进攻。他坦言相告,“恐怕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什么都不知道……”
  
   几乎与此同时,正在莫斯科军区值班的朱可夫大将接到一个电话——是斯大林亲自打来的。斯大林多一句话都不想多说,只是简短的一句:“迅速和国防人民委员到克里姆林宫来。”
  
   6月21日深夜,车子驶进克里姆林宫。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大将;副总参谋长瓦杜丁中将以及铁木辛哥元帅都来了。警卫带领他们直径来到斯大林办公室。斯大林坐在躺椅上,手里拿着烟斗,但未点着。朱可夫还发现,斯大林脸上现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慌张。三人刚刚进屋,斯大林就直接问道:“普尔卡耶夫报告的情况可靠吗?那个投诚者,会不会是德国为了挑起冲突而派来的奸细?”或者,是狡猾的丘吉尔让间谍穿上德国服装,故意跑来挑拨离间的?
  
   听到这话,刚刚坐下的铁木辛哥元帅立刻站了起来,斩钉截铁地说:“不是!我认为投诚者说的是实话。”而朱可夫根本就没有坐下,他也坚定地点了点头。
  
   斯大林沉默了半晌,眼睛死死地盯着铁木辛哥。令人气馁的是,这位执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近20年的铁腕人物,居然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失去了主见——他的神经濒临崩溃,“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他问。
   此乃斯大林原话。可见,当时的他是多么无助与迷茫。
  
  
   朱可夫是有办法的。他打开公文包,从里面掏出一打文件——是命令边境所有军区进入一级战斗准备的文件,只等斯大林签字。
  
   可是,斯大林不肯签字。他仔细读了一遍,觉得味道不对——他担心朱可夫拟订的草稿挑衅意味太浓。譬如文件第二条:“兹命令,将全部飞机、包括陆军航空兵的飞机,分散到各野战机场,并加以伪装,拦截一切进入领空的德军飞机。”
  
   众所周知,德军飞机越境侦察又不是头一回了。如果不是进攻,是侦察机呢?把它击落,岂不是挑起战争的口实?斯大林对这一条极为不满,他以协商的口气说:“现在下达这样的命令还太早了吧,也许问题还可以和平解决。”
  
   朱可夫:………………………………

[ 本帖最后由 宝宝寒 于 2010-10-1 20:21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 14: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15
  
  
  
  
  
  
   通向地狱的大门
  
   就这样,在经过一阵扯皮之后,这份非常有远见的文件被斯大林涂改得面目全非。朱可夫失望地发现,斯大林又回到他固执的老套子里去了——认为德军不会贸然进行两线作战……朱可夫很无奈,他知道要说服斯大林有多么困难,他向斯大林做了妥协。在回忆录中,朱可夫写道:“为了抓紧时间,我和瓦杜丁到另一个房间,迅速按照斯大林的意思重写了这份命令。”
  
   我觉得,斯大林同志还是很有才华滴——他总能找出问题最关键的那个部分,然后加以删除。譬如文件第三条:“所有部队进入战斗准备。军队应分散、伪装,主力部队进入一线工事,同时在纵深构筑防御工事。”
  
   这句话,斯大林删除了后面两句,只留下“分散”和“伪装”。可是,光伪装有毛用啊!扮圣诞公公人家就不打你了?
  
   再譬如第二条:“将全部飞机、包括陆军航空兵的飞机,分散到各野战机场,并加以伪装,拦截一切进入领空的德军飞机。”
  
   不用怀疑,斯大林删去了“拦截一切进入领空的德军飞机……”
  
   佩服!朱可夫草稿中最精华的部分被斯大林删了个遍。在斯大林面前,广电总局也会羞愧而死的。如果他不叫约瑟夫·斯大林,我肯定会怀疑他是德国派来的奸细,就像前段时间有人说列宁是德国间谍一个道理。
  
   时间,就这样一秒秒的在流逝。经过反复斟酌,斯大林同志还觉得不过瘾,他又在末尾添上了一句,第五:“在没有特别命令的情况下,不得采取其它任何措施。”
  
   朱可夫无话可说,他和铁木辛哥元帅的心情郁闷到了极点。在他看来,这一命令既不明确,又软弱无力。斯大林还是采取他惯用的鸵鸟战术——撅起屁股,头埋进沙子里。他只是说,“1941年6月22日到23日,德军有可能在边境实施突然袭击。袭击可能从挑衅行动开始。我军的任务是:不受任何挑衅行动的影响。”
  
   天呐,苏军将士莫非都习练了九阳神功?怀揣着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的气势?再说了,有谁能够分辨出德国人究竟是挑衅还是进攻呢?当时,许多苏军军官对命令的理解是:“如果敌人进入我们的国土,我们既不挑衅也不开火。”
  
  
   好了,好了,开始吧。
  
   1941年6月22日凌晨2时,在苏德边境上,7000门各式火炮褪去炮衣,在微弱的星光下,瞄准东方的炮管放射出淡蓝色的幽光。坦克纵队的后面,是半轮半履带的装甲输送车,车顶上的机枪挂上了长长的子弹带,机枪手们悄悄地打开了机枪的保险,新战士忍不住一遍一遍地抬头向远方眺望,竖起耳朵听着有没有开火的声音,手里紧握着冲锋枪。经历过闪击波兰或是法国战争的老兵则沉稳地坐着,微微地闭上眼睛,像是睡着了……
  
   处身第一线的古德里安将军感受到了这一气氛,他写道,“6月22日,是赌命运的一天。”在东线的每一处交通壕里,指挥官开始给士兵们宣读希特勒的战前训话。
   “多少个月来,不安和焦虑压得我抬不起头来,我不得不保持缄默。现在,我终于可以公开向你们讲话了,我的将士。”希特勒谈到了俄军在德国边境的集结,以及对德国边境的许多次的侵犯。德意志人民! 在这个时刻,一场在世界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规模战争就要开始了.纳尔维克的胜利者将和芬兰同志一起,并肩站立在北极海边.在挪威指挥官领导下的德国师团,将和芬兰捍卫自由的英雄们以及他们的元帅一起,保卫芬兰的土地。在罗马尼亚,普鲁特河两岸和沿着多瑙河直到黑海的海滩,德国和罗马尼亚士兵团结在国家元首安东尼斯库周围。现在,这条亘古以来最大的前沿阵地开始向前推进, “德国的士兵们!东方的战争,决定了欧洲大陆的未来;欧洲的命运,日耳曼帝国的前途,我们民族的生存,现在掌握在你们手中!” 
  
   “愿上帝保佑我们赢得这场战争!”
  
   在长达2880公里曲折的战线上,从波罗的海到黑海,190万士兵在洗耳恭听,他们龟缩在战壕里,既恐惧又怀揣着希望。这天是夏至。夜,是一年中最短的——只有3个半小时。但是,对那些在黑夜中等候进攻令的士兵们说来,这个夜晚是最漫长的。午夜片刻,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特快列车喷着蒸汽,隆隆地驶过边境大桥,开进苏联边境要塞布列斯特。在所有德军将士惊讶的注视中,这列火车驶进布列斯特车站,开始更换苏联宽铁轨道的列车底盘。紧接着,火车呼啸着驶入苏联腹地。
  
  
   开始了,希特勒的战争。这场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圣战”,希特勒从二十年代就开始期盼了。他曾经为它绕了一个大圈。但最终,回到了起点。现在,和苏联对立的这个大联盟并不是个空架子。它代表着两亿四千二百五十万人口,意大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芬兰、匈牙利、西班牙、丹麦、维希法国……几乎整个欧洲都聚集在日耳曼尼亚民族麾下。不管情不情愿,这一刻,那个前奥地利下士希特勒,是欧洲的领袖。在梵蒂冈,“德国之友”,8亿信徒的大主教庇护十二世,第一时间向希特勒发来贺电,他说,“上帝保佑,愿欧洲人民在这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圣战中旗开得胜。”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1: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16
  
  
  
  
  
  
  
  
   全世界都将屏息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15分,从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在长达2880公里的地段上,117个德军师越过苏联边界。与此同时,集结在苏德边境的德国陆军动用所有军属、师属榴弹炮、加农炮,团属150毫米重步兵炮,对整个边境射程内的红军兵营、指挥部,哨塔进行猛烈的轰击。在边境哨所,一位苏联边防军官被炮声惊醒了。他抓起电话,叫醒了一位50公里外的将军。
   “德国人来了,”苏联军官说。
   “你还是睡觉去吧,”将军回答说,“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在德军发起进攻的那个夜晚,整个欧洲都在安然入睡。在克里姆林宫,军事会议刚刚结束,斯大林同志在办公室的沙发上铺好被褥,准备睡觉。突然,有人小声地敲门,这种敲门声令斯大林心惊肉跳——很少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叫醒他,除非是发生了极其严重的事情。
   难道他真的失算了?
  
   斯大林穿着睡衣走了出来。值班将军报告说:“朱可夫大将有急事找您。”斯大林走到电话机旁,轻轻地提起听筒……
  
   电话那头,朱可夫心急如焚。他向斯大林报告了德国空军袭击白俄罗斯城市的情况(他知道的就这么多),他请求允许部队实施还击。电话这头,斯大林沉默不语。据朱可夫后来追述,“我只听到他的呼吸声……”
  
   但片刻之后,斯大林恢复了镇定。嗯……不对,是淡定。他还不大相信德国人发起了进攻,固执地认为德军的袭击不过是“挑衅性的。”他回答说:“应当立即给德国大使打个电话……”
  
   用不着打电话啦,舒伦堡大使已经主动找上门了。他在天刚黎明时到克里姆林宫,宣读了德国的宣战声明。他说,“元首决定将欧洲从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致命威胁中解救出来……”
  
   宣读声明的那一刻,舒伦堡大使心情沉重。在他说那些话时,他的俄语翻译——德国驻苏使馆参赞希尔格尔忍不住热泪盈眶。若干月以来,他的上级一直不把实情告诉他们,反而愚弄他们,利用他们打掩护。这两位诚实的德国人是在22日午夜才收到对苏宣战的加密文本。自从舒伦堡伯爵担任驻苏大使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改善苏德关系,可惜,正如大家所见,他失败了……如今,他除了感到幻灭和震惊之外,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接见舒伦堡大使的是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仅仅4小时前,他们还会过面(详见连载314)。据在场的罗马尼亚外长加芬尼追述,“当时,莫洛托夫还未能理解这份声明的真实含义。”他疑惑地问道:“舒伦堡先生,你宣读的这份文件是不是宣战声明?”(人能傻到了这种境界,我也无话可说)
   舒伦堡回答说,“我知道的就这些,没有什么好多说的。”
  
   莫洛托夫终于目瞪口呆,用几近凄凉的口吻说,“这意味着战争,不是吗?你们的飞机刚刚轰炸了我们的不设防城市,难道你认为应该这样对待我们吗?”
  
   莫洛托夫没有再为难这两名沮丧的德国人。他踱出房门,匆匆走进隔壁斯大林办公室。当时,房间里坐着斯大林、朱可夫、铁木辛哥和全体政治局委员。他们全部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自己的外交部长,凝视了半天,莫洛托夫才挤出一句话来:
  
   “德国政府已经向我国宣战啦!”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15: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