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东周列国大白话》(更新中~~ )----天际一孤鸿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4 天前
  • 签到天数: 3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1-5 21: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回
    1)
    XBM曾经放言,3年之后,拜君之赐。
    3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初中3年,初一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哪知一转眼就到了初三。高中又3年,高一的时候觉得日子太多的是,一晃眼,马上就轮到高考了。
    先轸曾断言,XBM的三年之约必定是报仇之日。晋襄公对此也深信不疑。果然,三年期满, 前625年时,晋国细作打探到,孟明视向老大秦穆公主动请缨,要起兵报崤山之仇。
    有人要问了,崤山一战,损兵折将,让领导丢脸,给国家抹黑的孟明视还活着? 是的,不光孟明视,XBM三人都活得好好的。
    当时是,秦穆公听闻远征军全军覆没,三帅统统被抓之后,忍不住拿脑门子撞墙。百里奚则长不思饭不想,但求公孙枝能带回好消息。煎熬的数日之后,XBM有幸被公孙大人救回,秦穆公犹如宝贝失而复得,坚持作自我批评和深刻检讨,压根没有责罚三人。百里奚更是差点走了遭白发人送黑发人,仿佛顿悟一般,决定退隐江湖,不再过问朝政。公孙枝则成为本次秘密救援行动的大英雄。二相离职,左右庶长两个版主之位无人,公孙枝受到提拔,补了空缺。
    就在XBM越发奋发图强,收拾心情,好好操练,天天向上之时,秦穆公则开始检讨自己贸然东进的错误思想。百里奚和蹇叔双双离职之后,穆公才明白,平定西方诸戎才是当务之急,头等大事。
    这时,诸戎的带头大哥绵诸国王嗅觉灵敏,派出特使访问秦国。特使的名字叫由余,出使的任务是打探。
    可惜,被无间道了。
    事情是这样的,前627的崤山之战的次年,也就是楚成王死的那年前626年,绵诸王派了由余来到秦国。之所为要派由余出马,是因为由余本是“华”人,还是黄帝后裔,原籍晋国,后为避难,远走他乡。
    秦穆公虽然新败,但是在外宾面前可不能丢了面子,于是做了几个大扫除,搞了几场动员会,充分准备之后,挂出一个大横幅,上书:欢迎绵诸使者莅临秦国。
    由余使团到了之后,秦穆公带领他们走访了早已踩过点的大楼、仓库、工厂、学校,大秀秦穆公继任以来的建设成就,然后对由余讥讽道:“瞧这宫殿楼宇、瞧这粮食储备、瞧这礼乐排场,你们在荒野之地、野蛮之国,想必没见过吧?”
    这句很没礼貌的问句自然会遭到由大使的严词反驳。本来“我代表绵诸国政府表示严重抗议”之类的外交辞令不足以有什么说头,可是,由大使的一番话,振聋发聩,让秦穆公一时哑口无言,更让后人发人深省。
    面对秦穆公的大晒宝贝罕有、自认制度完美之举,由大使总是无所谓的一笑,弄的秦老大有些磨不开面子,不禁问:“我们中国一直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尚且乱象频仍,你们夷国连这些基本制度都没有,何以治国?岂不难哉?”
    由余答:“此乃中国乱之根源也!”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4 天前
  • 签到天数: 3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1-5 21: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2)
    由大使这句话,让秦穆公顿时一头雾水。本想挤兑一下别人,却一下子被别人把自己的宝贝扔碎在地,再踩一脚,全盘否定了。
    “给个理由先!”秦穆公心中怒火燃烧。
    由余也深知他的话的确多少有点“骇人听闻”。这年头,为了自己出名,不分青红皂白专挑名人来骂的人比比皆是。这就有点像历史书中的翻案风,谁要是能把已经化为固有观念的历史结论一把掀翻,那一夜翻身、名噪一时,成为舆论人物、网络红人也就指日可待了。不过,翻案风不是哈一口气就能吹起来的,“说大话”、“放空炮“之流最后注定沦落成千夫指的标题党,难免深陷到抱头鼠窜、隐身登陆的地步。所以,由余接下来也一定要把理由说清楚。
    由余解释说明道:“早先,黄帝开创礼乐法度,尚能身体力行,可天下依旧不能大治。后来,统治者日益骄奢淫逸,法律制度权威大减。本来已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可是,权威者却用严刑峻法管教天下,直到天下怨愤至极。无权无势的普通百姓唯有希望权威者能具备良好的仁义道德,塑造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科技进步、股市大红、足球登峰、网络自由的理想社会。失望必然怨恨,直到量变为质变,上下矛盾无可调和之际,群体性事件爆发,继而纷乱日起,乃至战争,最后更朝换代,然后重来一次。可是戎夷不同。没有那么多人为的礼乐法度,老大品性纯良,善待小弟。小弟心怀忠义,侍奉老大。一切简简单单,无需那么多条条框框。”
    这一番话很好的体现了当时的文明冲突。 一个是四夷原始部落时代遗存的以德治国,一个是中原文明开始逐渐普及和发展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好处是以人为本,坏处是复杂而善变的人性会造成制度的不可预见性和不稳定性。依法治国的好处是客观公正,坏处是法既分“好法”、“恶法”,又必须有制定者、执行者、被执行者三种,所以当制定者高高在上,执行者一味逢迎上意,被执行者无权无势之际,“法”便只能成为一条特权者的皮鞭和无数个草民被鞭挞的理由罢了。
    由大使维护的是夷狄的类原始社会状态,也就是离马克思主义提成的原始********(primitive communism)并无遥远、尚没有太大差别的社会形态,但是由大使他不知或者不想承认,其实,“礼乐法度”毕竟是人类社会的伟大进步。
    当然,现在看来,“礼乐法度”难免沦为极权工具的致命副作用就是因为人民没有自由民主,但是现在我们尚且处于“初级阶段”,如何能怪由余看不破其中的缘由呢?
    那时候,连耶稣基督都还没有降生哩。 中国的事儿还没说完,就先不扯西方了。且说秦穆公一听,觉得由大使说的确有那么一点道理,何况秦国本来就被中原骂作蛮夷,本以为可以再真的蛮夷面前露把脸,没成想,又被蛮夷看笑话了。穆公觉得由余是个人才,于是跟手下小弟琢磨出一个计策,想把由余“逼上梁山”,归入秦国门下。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4 天前
  • 签到天数: 3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1-5 21: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3)
    出这个计谋的是内史廖。
    首先,秦穆公刻意挽留由大使,多住几日。
    其次,秦穆公又送了一支16人美女歌舞队,俗称“女子十六乐坊”给绵诸王。当然,同时财宝、美食更不会少。未免送礼唐突遭到拒绝,秦穆公只说“借”给绵诸国,而不说“送”。借了可以还嘛。绵诸王的抵抗心理果然骤减,笑纳了。这种方法流传至今,成为塞红包的一个经典案例。
    秦穆公用意很明显,就是为了乱其心志。原始部落的权力能如此“纯良”,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落后,本来就没有什么财产好分,自然没有什么好争的,换句话说,之所以夷狄没心眼是因为没见过世面。所以,打破部落中固有的财产分配的平衡,就能从根本上打乱部落的权力分配。
    果然,美女一多,男人就开始心思迷乱了。
    学坏容易学好难。绵诸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瞬间垮塌。绵诸王春心荡漾,把玩不绝,一年不还。
    一年之后,秦穆公看时机成熟,放归由余。由大使回国述职,没成想天翻地覆,绵诸国主天天听歌看舞把妹妹,几天不见由余。同时,秦穆公散播的流言也开始起作用,绵诸国认定由余迟迟不归就是意欲投敌叛国。
    终一日,绵诸国主召见了由余。由余本以为可以汇报工作了,哪知国主只说了一句话:“做人,不能太油了!”
    由余数谏不听,只好默然而退,不久逃奔秦国。
    秦穆公自然欢喜,拜他为庶长,自此,公孙枝、由余两位新版主上任,同时确立对戎作战新思维,定下伐戎大计。
    不久,XBM的三年约期到了。前625年春,二月,秦穆公特派XBM向晋国复仇。同时,晋国潜伏的探子也速报晋襄公,晋襄公火速起兵亲征,手下以先且居为大将,赵衰为副将,狐鞫居为车右,妄图先发制人。
    果然,晋国兵马都走到秦界了,还没遇到XBM。晋老大大喊一声:“在这等着,不如打入秦境!”一声令下,大军继续东进,直入秦国之地,到了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方才遇到XBM。
    深入敌境毕竟很冒险,何况晋襄公在场。那,为啥要冒险呢?除了蔑视败军之将之外,便是外交形势的变化。
    之前第二碗中提到的鄀之战,秦晋联合攻打楚国,俘虏了申息两路大将,其中便有斗班之子斗克。斗班是子文之子,所以斗克是子文之孙。鉴于斗克的显赫身世,秦穆公对其俘而不杀,当牌来打。所以,小兵的命总是很苦,连当牌打的机会都没有。
    崤之战惨败之后,秦国根本性地改变外交政策,弃晋而交楚。手段之一便是释放斗克,并通过斗克的游说,尽可能的恢复秦楚邦交正常化。
    斗克回去了,秦楚也复交了,晋国孤立了。所以,晋老大大军亲征而来,便一定要速战速决,免得增加不确定因素。最要命的当然是楚国浑水摸鱼,加入战斗。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因为现任的楚穆王正是新官上任、意气风发之时。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4 天前
  • 签到天数: 3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1-5 21: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4)
    虽然晋军动用的是主力部队,但是XBM的复仇大军好歹也有四百乘。本来秦晋这一仗得打上几个回合,没成想,晋军竟然势如破竹,一拳KO,秦军一触倒地。
    不是XBM功夫没练好,而是这回碰上不要命的了。 这个不要命的就是狼瞫。
    当年狼瞫一刀砍去,名声大振,深受晋襄公的器重,用为戎右。可是,这种快男超女式的星途没能受到先轸之类的靠常年实打实干出来的老臣待见。就在后来对狄的箕之战中,狼瞫曾经主动请缨,愿做前锋,却被先大帅泼了盆冷水,讥讽之余,怒斥小狼目中无人,帐中能人辈出,哪里轮得到一个职场新人冲在前头。小狼含羞而退,在朋友鲜伯面前大吐苦水。鲜伯一听哥们职场受欺,登时怒起,骂道:“先轸嫉贤妒能,不如你我联手,搞死他得了。出了心中恶气,就算死了爽快。”小狼立刻反对,开导鲜伯道:“NO!大丈夫死必有名。死于不义之事,脑残而已,非勇也。”
    就此,一个“杯具”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等彭衙之战时,小狼发现“死于义”的机会到了。那日,秦晋两军面对面摆开阵型准备交锋。狼瞫突然一车当先,带着鲜伯,自率家丁死士百余人,杀向秦军,进行自杀性冲锋。
    孟明视这边猝不及防,阵型冲散,士卒死伤。幸亏白乙丙等将奋力挽回,先杀鲜伯,再围狼瞫。奈何,小狼这位战斗英雄虽然遍体鳞伤,依旧坚持挥戈杀敌,不抛弃,不放弃。
    小狼突击队虽然越战越少,不过,晋军也回过神来,趁秦军不定之机,全线冲锋,掩杀过来。秦军力不能当,溃逃而去。孟明视留下一句动画片中“恶人”的经典结束台词:“我还会回来的。”
    先且居救出狼瞫时,小狼已经奄奄一息。先大帅高度评价:“今日之胜,狼瞫之力!”又问狼瞫有何遗言? 狼瞫的脸上似乎有了些许笑意,微弱地说:“终于解脱了~~房价太高了~”
    后来,晋襄公以上大夫之礼厚葬小狼,命群臣相送,以此告慰死者,激励生者。狼瞫是晋襄公上任伊始便亲手提拔起来的人才、亲信,失去他,晋老大对秦国更是深恨无比。外加担心秦国还要报复,晋国对秦国的情报刺探便一刻都没有停止。
    接着说秦国这边,孟明视垂头丧气地来到秦穆公跟前,心说上次领导没责罚,那是表示一种姿态,给属下一个机会,现在机会给了,却又黄了,看来这次轻则扣工资、罚奖金,重则降职位、炒鱿鱼了。要知道,那年头,炒鱿鱼炒掉的可是性命! 怀揣着这份惴惴不安的孟明却惊讶地听到了秦穆公又一次的自我批评。
    只有自我批评?
    对,除了自我批评,半点没有批评,更没有像官场或者职场上某些领导惯用的——先小规模的自我批评再大规模的批评的伎俩。
    孟明的担忧之心落了地,接着愧疚涌上心头。他马上向领导表示:“老大,请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会报仇雪恨!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4 天前
  • 签到天数: 3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1-5 21: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5)
    孟明同志努力奉行德政,以德服人,不惜动用家财抚恤阵亡将士的家属,每日操练,勉以忠义,准备明年再战。
    哪知,晋国细作速报消息回国,晋襄公大怒,马上发帖传檄,拉上宋大夫公子成,陈大夫辕选、郑大夫公子归生,晋宋陈郑四国联军,当年冬天便再次杀向秦国,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彭衙和汪邑(今陕西澄城)而回。秦国再次兵败受辱,可是,秦穆公竟然任用孟明如初。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秦穆公要么真的特了解孟明视,要么,他也在赌。他既在赌百里孟明绝对继承了老爸的优良基因和旷世才学,他更在赌一个道理——“哀兵必胜”的道理。
    第二年,夏日,五月。辛苦操练一年的秦兵在烈日下接受国家最高领导人秦穆公的检阅。从崤山之战算起,曾经数次大恩于晋国的秦国人已经连续3次惨败。事不过三。再而衰,三而竭。这一次,秦国不能再败了。 秦穆公悲愤地表示:“这次,老子要亲征!与诸位将士同甘共苦,报仇雪恨!”
    风、大风~ 那一刻,连战连败,连败连战的秦军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哀兵”,可是,“哀兵”真的必胜吗? 虽然秦穆公这回做了带头大哥,以身犯险,率先渡过黄河的终究还是小弟孟明视。孟明视还特意将渡船全部焚毁,表达的意思很清楚明确,就是告诉一同过河的先锋士卒,此役有进无退,无胜不归。
    没了退路的小兵不想沦为新一拨“崤山亡魂“,士气大振,杀气冲天,深入晋境,攻下王官(今山西闻喜南)等城。绛都震惊,晋襄公急寻保守反击之策。
    赵衰进言:“来势汹汹,不如避其锋芒。让秦国占点小便宜,心理平衡一下,也好息两国长年之兵。”
    晋襄公一听,心中不悦,心说:“老臣太保守,让秦国占便宜,不怕他得寸进尺?还想两国借机罢兵,一厢情愿呐?“
    襄公转而去问先且居。这一问,不仅因为先且居是兵马大元帅,更因为先大帅是年轻人,少壮派。哪知,先少帅的回答跟衰哥几乎一模一样。 晋襄公先是有些诧然,然后恍然大悟般马上下令,各地防守,不准出战。
    为什么呢? 那时候,秦国的国力、军力、民力统统都在晋国之下,哪怕是龙门山大战,也不过侥幸胜之。崤山战败之后的数度起兵都是“报复“。只要秦国一直输,报复便一刻都不会停止。区别只不过在于,小规模的边境冲突还是大范围的两国战争罢了。除非,晋国一口气拿下秦国,不然,两国仇恨会随着战争的持续而不断扩大,一时之恨变成数代之恨。不怕邻国穷,就怕邻国穷横穷横的.非要搞原子弹,就算不往晋国扔,搞个”秦国自毁行动“也着实受不了。
    反过来说,如果这次让秦国占点小便宜,让他们找回些面子,知趣的便会适可而止,回到黄河以西。要真是遇到不知趣的,晋军可以一气冲出,一把捏死,不怕秦国不“再败“。只不过失了先机,可能会费点劲而已。
    当然,晋襄公的决策是否奏效还得看秦穆公意欲何为?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4 天前
  • 签到天数: 3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1-5 21: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6)
    这年头贪得无厌、欺软怕硬的主儿比比皆是。很幸运,晋襄公的坚壁清野没有被秦穆公误解,两人如心有灵犀一般开始表演。秦穆公马上挥军,顺黄河而下,一路无阻,在茅津上岸,与孟明视的陆军会师。胜利会师之后,兵势更盛的秦军之目的地也不在绛都,而是崤山。
    前627年溃败之后,万骨枯于荒野。前624年,三年之仇一朝得报,终于有人来收尸了,而且是老大亲临。其实,当年虽然秦穆公是被赚钱效应一时蒙蔽了双眼,连百里奚和蹇叔两位老职员的话都听不进去,可那也是秦穆公不愿去相信,秦晋之好了数十年,新官晋襄公真的会说翻脸就翻脸,学日本人不宣而战、搞偷袭、设埋伏呢?秦人“蛮夷”,相比中原诸国,毕竟还是纯良些。不然,晋惠公那会儿,秦穆公也不至于很傻很天真的再三被骗。
    现如今,秦穆公依旧相信,这次晋襄公真的会一直只守不攻。于是,崤山险要之处,秦国驻扎三天,一动不动。三天内打扫完三年之前的战场,然后立碑纪念亡灵。穆公亲自主持了祭奠仪式,做了诚恳的自我批评,追忆了当年二相的苦口相劝,对于崤山之战中死去的英雄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XBM更是自觉对不住死去的兄弟,伏地大哭,痛不欲生。
    发丧已毕,秦军高奏凯歌而回。直到做上绛都的沙发,秦穆公方才松了一口气。这次,晋国的确是够给面子的。秦国的实力有多少,一把手的穆公心中自知。这下,仇也报了。伐戎马上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日,秦穆公召集群臣开会,宣布:“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是抓生活作风问题。西戎绵诸国国主见色忘义,强留我国艺术家女子十六乐坊,日夜淫乐,多年不还,影响极其严重,性质极其恶劣。我们要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要严厉整治互联网低俗信息,另一方面要掀起一场手机扫黄大风暴。绵诸国主涉黄颇深,罪行重大,其罪当诛。必灭之!”
    前623年,由余策划之下,秦穆公带人狂砸绵诸国的场子,一举灭之,活捉匪首。接着,秦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再接再厉,乘势进攻,当年灭国二十,拓展地盘千余里,遂霸西戎,也终于完成了当年周平王交代给秦襄公的工作任务。
    这个一个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秦穆公一口气搞定,现任领导周襄王很满意。周襄王充分肯定了秦穆公的工作成绩,甚至打算向他颁发新方伯的委任状。手下尹武公相劝,表示晋文死后晋国霸业不衰,如果这时候新派高管,恐怕小弟不服,晋国生冤,于公司不利。周襄王便改由尹武公远赴秦国祝贺。秦穆公也派出公孙枝入周致谢。
    崤山收尸之后,孟明视算是报了三年之仇,回国后也被秦穆公奖励,升官发财,与公孙枝、由余共理朝政。称霸西戎之后,由余宛如完成了历史使命一般,功成不久便撒手人寰。在砸场子过程中表现卓越的孟明视再次擢升,任右庶长,替由余空缺。
    这次高管的人事变动恰好是发生在公孙枝访周期间。先秦以右为尊,左庶长公孙枝眼瞧老大心仪孟明视,又觉得自己已经事业有成,无所再求,公孙枝便告老还乡,主动退休了。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4 天前
  • 签到天数: 3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1-5 21: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7)
      不过,晋襄公的报复心理还是很强的。第二年,他终究还是气不过,起兵亲自伐秦,围城取邑,狠狠地打击报复了一把。
      按理,晋襄公这一出兵,之前的让步就白让了,两国关系又要雪上加霜。不过,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使得秦晋的怨气终究没再酿成战争的杯具。
      更为神奇的是,这些突发性事件竟然差不多同时发生在两方身上。
      
      一方面是秦国。
      秦穆公有个爱女名叫弄玉,这位千金大小姐喜欢音乐,特别喜爱吹笙。等婚嫁之期一到,爸妈就开始琢磨着给闺女寻个男人。
      每个女人对老公的要求不同,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两种,其中两个是紫霞型和如霜型
      紫霞曾说:“谁拔出紫青宝剑,我就嫁给谁。”
      如霜曾说:“我丈夫要武功盖世,状元之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由此可见,紫霞是相信缘分的,而如霜很现实。从结局上讲,相信缘分的紫霞仙子最终没有猜到故事的结果,含泪而终。相信实力的如霜姑娘则成了天下第一大棒丐帮帮主的第一夫人。当然,两派人都有自己的支持者。有人说,不懂紫霞也就不懂爱情,活着又有什么意思?也有人说,社会就是现实的,没房没车没点银子,怎么能结婚呢?如霜的要求正是女人需要的“安全感”。
      喝口粥,想了想,女人都是感性的动物,哪怕再现实的女孩儿应该都会对爱情有份自己的考量吧。男人都喜欢紫霞式的女孩儿。只是,感性到了紫霞的份上,杯具恐怕真的比洗具多的多。
      不幸,弄玉这个女娃也是紫霞型的。结婚年龄一到,父母三番五次的鼓动,弄玉虽然心无所属,也不得不听命父母之命。好在,秦穆公宠爱之,所以给了弄玉一个提条件的机会。弄玉不爱武装爱音乐,没说出紫青宝剑的豪言,只提了个:“我的夫君必须有音乐才能,能跟与我合奏吹笙。”
      秦穆公一听,这好办啊。现在唱歌弄音乐的人一抓一大把,不幸找不到闺女心仪的。哪知,找了个遍,不是假唱的就是滥竽充数的,真没找到个合适的人。秦穆公叹气,这年头工作越来越忙,交际圈越来越窄,找个另一半还真不容易。
      弄玉当然更加闷闷不乐,女人基本是快速消费品,一个年纪有一个年纪的事儿,《老友记》里头风流倜傥的瑞秋过30岁生日的时候照样哭得淅沥哗啦。
      到点了结婚,要是找不到合适的,老爸老妈就得直接摊派了。
      
      忽一夜,弄玉梦中遇见一个大叔。大叔说:“叔叔我是华山之主,与你有红线姻缘。”说罢,吹奏一曲。弄玉听着仙乐袅袅,果然春心荡漾。大叔见这个90后的小女生果然容易被小氛围感染,便要伸手来摸。弄玉不禁身体往回一缩,梦醒了。
      老爸听闻,竟然有仙人托梦,便让孟明视去华山寻访。果然找到一个音乐家,姓萧名让。
      萧让到了朝廷,未来老丈人当场面试。萧大师有问必答,博得秦穆公的好感。最后是才艺表演,萧让却说,我只会吹箫,不会吹笙。
      穆公心说,妈的,这家伙太流氓了!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4 天前
  • 签到天数: 3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1-5 21: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次更!
      大家明年见!!


    8)

    秦穆公有点失望。
    弄玉赶忙叫了侍女跟老爸说,箫和笙都是管弦乐器,无妨。
    最后,萧让吹箫得到评委高分。穆公很满意,弄玉自不必说。事不宜迟,当晚结婚入洞房。弄玉的洞房叫凤楼。因为她欢吹笙,穆公怕扰民,被人投诉,所以斥资单建了一楼。
    萧让上了楼,跟弄玉一对眼,柔柔地说了句:“梦姑。”
    弄玉当然也回了话:“梦郎!”
    拉帘。
    关灯。
    和谐!

    小两口日子没过多久,忽一夜,据说一龙一凤飞向凤楼,萧让表示:“Time is up!跟我一同飞天成仙吧。脱离凡间,从今往后,不登qq,不上msn,不冲浪,不网游。”
    弄玉本想辞别父母,萧大师一把拦住。是夜,两人乘龙驾凤,升天而去。
    这便是“乘龙快婿”的出处。
    据说,穆公知道后,一个劲地嘀咕着女儿女婿太不给面子,竟然不发帖说明,玩起了失踪,如何给网友做交代?!再说,飞天这样的好机会也不事先问问他,“12亿欧元我也给得起,为什么不带我飞往卓明谷?”此后,穆公心思仙界,不理朝政,更别说动兵戈了。
    话又说回来,按照“有神论”,“乘龙快婿”的确美好,让人艳羡。可按照“无神论”加“阴谋论”,弄玉小MM会不会被人骗婚,失身,然后拐走了?穆公为了不失体面,动用国家舆论机器制造了这个“西西秦邦的美丽传说”。
    英雄闯荡一生,到头来却被一个山野村夫、菜鸟草民戏耍,秦穆公心中哀伤。抑郁症强烈影响了这位老政治家的身心健康。惆怅之际,秦穆偶染风寒,不久死在病榻之上,享年69岁,享国39年。
    儿子嬴罃即位,是为秦康公。
    秦穆公死后,依旧采用殉葬旧习,179人陪死。其中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本来同朝为官,老百姓称其为“三良”,不幸在老大死前被点名,共赴黄泉。草民怨怒,作曲《黄鸟》,广为传唱,留在《诗经》的“秦风”之中。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那时的秦国缺钱缺物缺人才,穆公在位时,以德服人,纳贤用能。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枝、由余、孟明视、西乞术等等政界、军界的领袖人物均是从外地引进的人才,招聘时没有秦国户口。可是,一个道德高手竟然在死时让陪葬,陋俗不改,受人诟病。
    莫非这才是秦穆公为求霸业而掩藏一生的本来面目?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4 天前
  • 签到天数: 3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1-5 21: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9)
      
      秦穆公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原形毕露也罢,一时糊涂也罢。老大老子一热,倒霉的当然是小弟。晋国也是如此。
      
      晋国这边,晋襄公报复得手,不见秦国反扑,得意得很,当年册立夷皋为世子,即法定之第一合法继承人。晋国后事已定,举国欢腾,哪知,第二年,前622年,赵衰、栾枝,先且居、胥臣四位军政大员先后辞世。至此,跟随老爸晋文公打天下的第一代老革命基本死绝。
      前621年,晋襄公不得已缩编军队,改为三军。编制一变动,人员就要随之调整。晋襄公想让毫无军功的士谷、梁益耳两人突击提拔为中军元帅和将佐。火线入党也得有功有劳才行吧。先克觉得不可思议,便去找领导进言。
      先克是先且居之子,先轸之孙,头上两代都是中军元帅,对中军颇有感情,所以他跳出来说话也不算稀奇。只是,找领导说别人的事儿,说得好听点是有公德心,说得不好听点便是打小报告。所以,当先克找晋襄公谈工作,说这个人事安排恐怕众将不服的时候,晋襄公采纳之,改让有军功、有人脉的狐射姑为中军元帅,赵盾佐之,另外以箕郑父为上军元帅,荀林父佐之;以先蔑为下军元帅,先都佐之。
      新的人事任免令一发布,本来从小道消息打听到即将提干加薪的士谷、梁益耳两人竟然听闻同事先克阻了自己升官发财的好事儿,心中自然有恨意无限。
      可怜,先克同志秉持公心,却要遭私心报复,而得到实惠的则是狐射姑和赵盾。
      可惜,狐射姑这个红二代自以为狐家对国有大恩,一朝得势就耍大牌儿。任职之后的三军操演上,新晋中军大元帅的狐射姑意气风发,呼来喝去,旁若无人。本来,领导发话,小弟听话,天经地义,可是,毕竟你是新当选,何况堂堂晋国,又不只有狐射姑一人有军功有人脉。于是,有一个叫臾骈的同志替领导着想,小声劝道:“骄傲使人进步,谦虚使人落后。楚国子玉败在一个骄字上,老大一定要引以为戒。”
      狐射姑正在兴头,哪听的下这种话,大喝一声:“放屁,我的位子很稳!你出口乱言,如同泼墨,抹黑我的光辉形象,责鞭一百!”
       好心的臾骈就这样受了皮肉之苦。台下众将士见此,心中更加不服。
      
      那时晋卫已经复交,阳处父同志作为友好大使前往卫国公干。他在狐射姑任职后返国,见军中众人有忿忿之意,便跑到晋襄公那边找领导谈话。这一幕,颇似先克。结果,晋襄公越听越觉得狐射姑心态的确不正常,于是马上下了新主张,要让赵盾升级成元帅,狐射姑退为跟班辅佐。
       那一日,狐射姑正在操演,还不知元帅易位,见襄公来视察,本来还兴冲冲地想在领导面前秀一下治军的本事,却听晋襄公命令道:“贾季啊,之前我让赵盾佐你,现在要换你佐赵盾。”
       狐射姑哪敢多嘴,当场交出权棒,改由赵盾上位操练。这时候的赵盾没狐射姑那么咄咄逼人,接替数日,众人悦服。晋襄公满意,阳处父得意。狐射姑则丢了大脸,心怀不解,忍不住跑去问领导,自己干的好好的,为什么没什么兆头,说换就换了呢?
      晋襄公也着实对他不好意思,自己老换来变去的作法,有点不太好向下头人交代。晋襄公想了想,这么推脱呢?
      这时,他想到了一个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22: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10)
    晋襄公脑子一热,便对狐射姑坦言:“是阳处父同志说你不合适,所以我才换了你。”
    此言一出,狐射姑心中勃然大怒,晋襄公则瞬间释然。倒霉的,必然就是被出卖的阳处父了。
    盛气凌人的狐射姑自然不会咽下这口气,伺机报复。只是晋襄公眼皮底下动手太过招摇,于是隐忍待发。
    晋襄公这边,以为“换帅门”事件就此告一个段落。赵盾治军有方,晋国可趁秦国之丧,遏抑西方。待后院安宁,又能用兵中原。
    可惜,死神来了。

    秦穆公死去的前621年的秋天,晋襄公也追随地下。想来,秦穆公一辈子,活活地看全了晋献公、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之死,还差点跟晋襄公携手西去。
    且说当年夷皋才六七岁,基本属于学龄前儿童。襄公继承老爸衣钵,本想大干一场,万没到自己会那么早死,撇下幼儿、娇妻、江山,哪里放心得下。于是在死前,便发生了神情凝重的“病榻托孤”,主要受此重担的是赵盾和阳处父。赵盾是中军统帅、朝堂上卿,阳处父则是太子太傅。两人唯唯点头,襄公闭眼而去。
    哪知,襄公一闭眼,赵盾立马翻脸,表示夷皋年纪太小,不堪重任,不如迎立那些被“驱逐”出境的公子们,比如秦国的公子雍,陈国的公子乐,这些都是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的兄弟们,小夷皋的叔伯辈。
    要说赵盾此举没有私心倒真未必。不过哪个权臣不希望拉个小孩儿做老大,视同傀儡,狐假虎威,安全方便又省时省心,所以看得出来他还是以国事为重。赵盾的意思很明确——文襄两朝的霸业不能栽一个小P孩儿的手里。
    可惜的是,伟大的“墨菲定律”发挥了效力。

    墨菲定律(Murphy's Law)的定义是说,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哪怕可能性看起来有多小,哪怕人们为了避免出错而做了多大的努力。”墨菲定律”本身是个舶来品,是西方人生活经验的哲学总结,不过人类是相通的,换在中国的语境里头再简单地解释一下,差不多就是“怕什么来什么”、“人算不如天算”、“该来的总会来的”之类的意思。
    对于这个定律,一直有着“偶然性中的必然”抑或是“必然性中的偶然”的争论,有概率的诡秘,有人类对自身命运捉摸不定的叹息。
    且不去讨论,接着说说放在晋国身上又是怎么回事。
    为了继承人的问题,晋国朝堂分为两派,一派以赵盾为首,打算迎立秦国的公子雍,另一派由狐射姑代表,打算接回陈国的公子乐。赵家和狐家的斗争最后赵家获胜,士会和先蔑作为特使,深入敌国,迎回公子雍。
    临走之前,荀林父劝先蔑,这一趟颇有变数,不如请假不去。
    先蔑不以为然,表示当今其实是赵家天下,赵盾说要迎公子雍,哪里还会有变数。

    不幸地是,竟然还真变了。
    狐射姑本来就不满赵盾爬到他的头上,祖上的狐家可比赵家牛B多了,怎能轮到自己这辈就屈居人下呢?狐射姑决定效法当年齐桓公入主齐国之故事,公子乐只要比公子雍回家早,又有自己在晋国做内应,把生米做成粥,不由赵盾不吃哑巴亏?
    于是,狐射姑偷偷差人去了陈国接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云雾飞舞 + 2

    查看全部评分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 0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