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东周列国大白话》(更新中~~ )----天际一孤鸿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0 23: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宝宝寒 分享,辛苦了,+2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5: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11)

后来,孔子评价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也就是说,“赵盾是个好同志”。“好同志”不是“傻同志”,赵盾对狐射姑的伎俩早有防范。他听说狐射姑竟然没有取得备案还敢搞非法接入,直接下令命人埋伏于道。在公子乐乐呵乐呵的回家之路上,装作黑客的刀手干脆利落地截击了公子乐,杀之。
消息传回,满怀希望却落得一场空的狐射姑不禁气急败坏,认定必是赵盾所为,愈发愤怒,马上报复。被报复的直接受害者当然不会是赵盾本人。
是谁呢?
阳处父。

在狐射姑的眼中,阳处父是跟赵盾站一头的,况且要不是当初他使绊儿,害得自己丢了中军元帅的职位,也不会今日受赵盾这位顶头上司的欺压。既然赵盾找人装拦路的强盗,狐射姑为什么不能?
于是,狐射姑叫来族弟狐鞫居亲办。
本来,这种事儿找亲信来亲力亲为不足为奇,可问题就出在这里。那夜,狐鞫居带人先学小偷摸黑翻墙,再学流氓入室抢劫,怎料阳处父一把挣脱,一路狂奔。要知道,阳处父家大业大,管家保姆小妹苦力,人丁兴旺。阳大人一跑,狐小偷一追,得,最后阳大夫是被杀了,狐小偷也被人认了出来。

阳处父的死讯和对罪犯的举报同时传来,赵盾决定隐而不发,竟然当着众人面怒斥举报者恶意诬陷、非法上访。狐鞫居渐渐心安,狐射姑颇为满意。
哪知一个月后,时值襄公的丧礼。就在这个朝廷的男人和后宫的女人齐聚之时,赵盾突然发飙,历数狐鞫居的罪状,命法院审理此案,最后,狐鞫居当然难逃一死。谁都知道狐鞫居的事儿,狐射姑难逃干系。这下,狐射姑偷鸡不成蚀把米,在晋国众男女前丢了大脸。
狐射姑琢磨着,人际关系搞成这样,他在这个晋国有限责任公司是混不下去了。而且他不知道顶头上司赵盾现在没对自己下手是有意放他一马还是正在寻找证据。
还是逃吧。
狐射姑选择的逃亡地——翟国。
原因有二:1、曾经流亡多年,熟门熟路,人脉犹在;2、箕之战私放了白暾,而昔日的败将白暾又成了今日的翟国大佬。
哪知,白暾虽然心里没想辜负救命恩人,可惜天不随人愿,不久翟国被鲁齐卫合兵攻灭,白老大终于升天,狐射姑再次搬家。
这回的流亡目的地——潞国。
第二碗中说,喜欢红色的赤狄有6大部落,其中就有潞氏之国。虽然皋落氏被申生搞死之后,潞氏俨然成了赤狄中最强的一支。可是,可想而知,晋国来的狐射姑的生活水平得陡然下降到什么地步。

消息传回,赵盾想做个好人,表个姿态,不能落下欺压红二代的反面印象,于是决定将狐射姑仓皇逃跑时候落在家中的家室钱粮送至潞国。负责打包押运的是臾骈。
臾骈曾经热脸贴上冷屁股,受到狐射姑的不公正待遇。那时候的人淳朴,也就说“血气方刚”,现在赵盾命臾骈做押运官,也不知是存心想要狐家难看还是有意试探臾骈。反正,臾骈底下的人真觉得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纷纷怂恿老大乘机杀光抢光,既报了仇又占了便宜。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00: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12)

臾骈坚决不同意,反而不加私怨的卖力工作,造册家财,安顿家属,连阿凡达的IMAX版电影票都没有私吞。
狐射姑去接站的时候看到竟然是臾骈领队,不禁汗颜,感慨道自己如此不识人才,现在从发达国家一下子跌落到第三世界,纯熟活该倒霉。
就此狐家在晋国权柄尽失。
在这场政治角力中完胜的赵盾虽然失去了阳处父,却眼见臾骈如此诚信,顿时刮目相看,决心重用之。当然,阳处父同志被时人称为“华而不实 ”。他这也是“华而不实”典故中的主人公人物。由此可以想见,失了阳处父,得了臾骈,未必算大损失。
逝者已矣,咱就不毒舌了。且说赵盾牢牢把持了晋国的权力,开始卫生大扫除,准备迎接秦国归来的公子雍。
岂料事情有变,祸起萧墙。
不对。
严格地说,是自食其言,咎由自取。

随着公子雍的归期日近,太子夷皋和他老妈的啼哭声也随着升高。夷皋是小孩儿,只管哭。老妈除了“哭”,还能“诉”。她每天清晨,都会抱着小儿子到朝堂上哭诉:“我真傻,真的,”夷皋他妈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托孤的时候赵先生一定忠心为主,听老领导的话。我不知道竟然会变卦!” 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一日复一日,孤儿寡母的弱势形象加上不忍入耳的哭诉之声,舆论开始向赵盾施加压力。
反对声和怀疑声中呆久了,当事人自然也会受到感染。除非性格坚定,死犟死犟地打死都不变。可惜赵盾不是这样的人,他也开始顶不住了。

一日,赵盾竟然改变态度,决定重新立夷皋,是为晋灵公。一听这个名字,就是这哥们不太正点。“灵”与“幽”、“炀”之类的都是恶谥。据说,楚成王解鞋带自缢后,众官讨论,给他评分选谥号,最初给了个“灵”。结果,楚成王的尸体大目圆睁,有死不瞑目之意。儿子楚穆王心虚了,立马勒令评委重新打分,改谥号,曰“成”。谥号一出,楚王闭眼,楚国“谥号门”画上句号。
当然,这个“灵”的评价毕竟是夷皋死的时候得来的,夷皋即位时根本谁都看不出他有多么荒唐。因为,他那时只是一个7岁的幼孩。同理,如果赵盾的这次变卦获得的是一位晋文公般的明君,后来人自然夸奖赵盾“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善于纳谏”还来不及。可惜的是,恰恰这次变卦,舍弃了一个未必不贤的公子雍,立了一个事实上果然不贤的夷皋。
或许有人说,事后诸葛亮的评论有点太苛责当事人。不过有一点,赵盾的确做得忒不地道。
已经出兵护送公子雍的秦康公会怎么想!
已经动身伴随公子雍左右的士会和先蔑又怎么办!

这时候的赵盾已经不管这个,当他得知白乙丙亲帅的护送公子雍的400乘秦军已至黄河后,他马上下令,以兵拒之。
又一次翻脸不认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2: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回
1)

随着幼小的晋灵公被搁在晋侯之位上,赵盾即将开始漫长的权臣生涯。
正如敬一丹大姐说过的那句话:“春,从来不是叫出来的。春,是真枪实弹干出来的!“不胜仗,无权威。这第一场面对的就是秦国,虽然显得无理甚至无道,但是结果总归是大胜了。有这个就足够了。
事情经过非常简单。
赵盾自带小弟去拦截秦军。秦军本以为晋国自带酒水,派兵来接驾,想到不久即将红包到手,美味入口,全体满怀欣喜。士会、先蔑,特别是公子雍更是喜上眉梢,满怀憧憬。
先蔑先来晋军找赵领导交差,并商议接待工作。赵盾却说:“如今晋侯大位已定,板上钉钉,不可撤销。请公子雍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里。”
先蔑怒目圆睁,指着赵盾的鼻子骂道:“当时下命令、派任务的是谁!?”说罢,拂袖而去。路遇荀林父,想起行前之事,更是追悔莫及,感慨道:“露珠湿沙壁,暮幽晓寂寂。”
荀同志对先蔑的抉择颇为关心,先蔑表示:“既然俺入秦迎了公子雍,那他就是俺的君侯,俺就是他的臣下。为人者,岂能背信!Don't do evil!”遂与赵盾党决裂,回到秦寨。
赵盾明白,连自己的小弟都接受不了这个变故,劳师而来的秦国人自然会倍感羞辱。事不宜迟,赵盾选择并成功实施了当夜的劫营行动。最后,公子雍不幸惨死,秦军更是遭受了一次无妄之灾,连主将白乙丙都差点没活着逃过河西。
士会和先蔑随着溃军回到了秦国。他们不是被裹挟而去,而是完全处于自愿。秦康公也没有责怪他俩,反而拜为大夫,用于朝堂之上。
士会和先蔑当了敌国国家公务员的消息传回晋国,引起网络的争论和探讨。荀林父请示领导,提议仿效对叛逃国外的狐射姑的处理方法,清点家财护送家眷到秦国,以示诚意,平息争论。
这个领导当然是赵盾而不是晋灵公。
所幸赵盾采纳了荀同志的意见和建议,换人事件也就此告一段落。
不过,赵盾的权威马上迎来了第一波挑战者。人还挺多,共计5位:士谷、梁益耳、箕郑父、先都、蒯得。
一个新的杯具即将新鲜出炉。

现在说说这5个人是怎么凑到一块的。
士谷、梁益耳当年差点做了中军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结果被先克一搅和,升职无果。尔后,“伯乐”晋襄公辞世,身居中军元帅的赵盾专权,俩人看透了在这个公司混,到退休都到不了中军帅佐的事业高度,心中对先克的恨和对赵盾的怨与日俱增。
箕郑父身为上军元帅,还算混得不错。不过,一来他和士谷、梁益耳两人交好,,二来也看不惯赵盾的权臣形象,所以Anti-Zhaodun的倾向也颇浓。
先都作为下军二把手,也混得不赖。可是,顶头上司先蔑的遭遇让他看清了赵盾的丑恶嘴脸——全无信义,因此他也自愿加入了反对派的阵营。
相比之下,蒯得算无理取闹型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00: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2)

蒯得反对赵盾的理由是因为,先克是赵盾党人,而自己又是先克的手下。在赵盾截杀公子雍的战役中,本来晋军是偷袭者,各部均有收获,唯独蒯得一部贪功冒进,反而吃了秦军的埋伏。顶头上司先克勃然大怒,本想将这个给国家丢脸给组织抹黑的家伙杀之后快,多亏众将相劝,方才从死刑改判剥夺财产。
且不管赵盾对秦国反咬一口的行为是否合情合法,蒯得因业绩不良而受罚的确100%无可非议。不过被罚没部分家财之后,蒯得却对先克怀恨在心,伺机报复。这一点像极了第一碗中阎敖的家丁刺杀楚文王。明明是阎老大贪生怕死,弃城而逃,被军法处置本属活该,可是一根筋的阎敖的家丁死士们却非要拿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楚文王出气。
就这样,士谷、梁益耳、箕郑父、先都、蒯得五人组没有挂牌便正式成立,初步目标是杀掉先克,断了赵盾的羽翼,终极目标是端掉赵盾,换个新人做老大。
初步目标很容易便实现了。那日,先克出城到箕城给爷爷先轸上香,路上,先都领衔主演的盗贼一举冲出,对先克等人勒令道:“跪倒,否则我毙了你!”先克一看是先都,一时不明所以,郑重申明:“我没有犯法,你不敢!”
咔嚓一刀,先克人头落地。
噩耗传回,赵盾既不知先都所为,也不知五人组的情况,于是立马组建特侦组,查探此事。先克是赵盾亲信,警察干活自然分外卖力。赵盾相信:“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五人组一看赵盾誓将打黑除恶专项治理行动进行到底,心虚了。最害怕的莫过于亲自操刀的先都。他催促五人组速速行动。
也就在这时,反赵盾五人组开始发生分歧。作为原创班底的重要成员,梁益耳更是倍感压力陡增,某日叫来族中亲友梁弘喝酒解闷。梁益耳醉酒之后竟然将反叛之事说了出来。梁益耳梁弘等人都是梁国后裔,灭国后入晋谋官,家里不算显贵。梁弘闻言大惊,在晋国混到现在不容易,这可是灭族之事。梁益耳岂不是要牵连自己?!
梁弘立马向政府汇报,既可自保又能立功。
醉酒之人往往记不住自己醉态之下到底说过什么,做过什么。估计连怎么回的家都不知道。梁益耳压根没有想到自己已经不小心出卖了别人,又被别人下决心出卖了。
Attention:喝酒误事,醉驾可耻。

与当年处理“狐鞫居杀人事件”不同,早已大权在握的赵盾立刻派出臾骈,以谋杀先克之罪逮捕了先都。得知消息,士谷、梁益耳、蒯得打算劫牢救人,可箕郑父元帅不同意,表示有人救先都就说明先都有同党。能不能顺利救人单说,地下组织难免要被暴露,就更别说杀赵盾立新君了。不如另觅时机,直接干掉赵盾。如此大局扭转,先都也会得救。当然,也得先都那时候还没被开刀问斩才行。可他的生死,似乎其余四人也不那么在乎了。
总之,四人意见不统一,又碍于箕郑父是当中唯一的元帅,说话有分量,故而不能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于是救援方案迟迟不能得到大会通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云雾飞舞 + 8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9 07: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宝宝寒 分享,辛苦了,+8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3: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3)

这位喝粥的同学要问了,赵盾既然已经掌握了五人组的情况,为什么先抓先都,不怕打草惊蛇吗?
NO,NO,NO.并不是打草惊蛇,而是引蛇出洞。刚刚狐家绝迹的晋国,赵氏独大,赵盾又已经时刻提防,Anti-Zhaodun势力就算先动手也是徒留口实罢了。
不过,这五人组余下的四位同志讨论了半天也不行动,赵盾觉得太墨迹。等待游戏登陆是一种痛苦,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赵盾等不及,换了一招。他先派人去交箕元帅入朝议事,讨论“先都杀人事件”。箕元帅一听,赵盾发通知,自己也不能不去,否则徒增怀疑。再者,都说了要讨论先都A级谋杀案,自然还是相信自己的。于是坦然入朝。
其实,赵盾是想看住箕郑父,否则上军元帅被逼急了,小小发威一下也会让人很难受。等一见箕大元帅入朝了,赵盾立刻叫荀林父、郤缺、栾盾各领着三枝军马,分头出动,逮捕士谷、梁益耳、蒯得三人。
不消说,没兵权的仨人统统被抓。
最后箕郑父也在朝堂上束手就擒。

赵盾对晋灵公建议,此五人其罪当诛,一个字——杀!小屁孩儿也知道这个所谓的“建议”不过是命令罢了。晋灵公倒还机灵,表示此事重大,容他跟母亲商量一下。母亲意思很明白,她不会忘记当年赵盾抛弃晋襄公的遗愿,一意孤行导致狐赵两家决裂,秦晋两国打架,现在要是再依着赵盾的意思说杀就杀,实在是太纵容了。于是,晋灵公扛着太后老佛爷的大旗跑到赵盾面前表示反对。哪知,赵盾照样一意孤行,将五人以颠覆国家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www.Anti-zhaodun.cn就此取缔,封站歇业。同时,爆炸性消息不胫而走:“赵盾一朝而杀五大夫!”

消息辗转贴到了潞国,狐射姑不禁摸了一把自己的脖子,谁想赵盾竟是如此狠角色,实在后怕得紧。当时的潞国一位权臣看完转帖后也跑来问狐射姑,要他评价一下心目中的赵衰和赵盾父子。狐射姑颇为阳刚的用“日”打了两个形象的比喻:“赵衰乃冬日之日,赵盾乃夏日之日。”意思是说,赵衰让人感到温暖,赵盾让人感到炎热。两个程度不同,一个是电子竞技,一个是沉迷网游。
不过,狐射姑毕竟是赵盾的政敌,他的评价不足为训。关键还是要看这位晋国的实际当家人到底治国如何。
可惜,不咋地。
一直以来,郑国这颗墙头草的倒向似乎预示着当时的国际较量中哪一方为强势,哪一国是霸主。小平同志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现在就用郑国来证明一下,晋国的霸业在赵盾手中慢慢滑落的过程。

之前说过,楚国自打楚穆王当上了掌柜,便生意又红火了起来。狐赵掐架、赵盾肃反的新闻楚穆王知道的一清二楚,他明白,现在的晋国,老大是喜欢玩闹的小孩,赵盾是喜欢争权的权臣。既然晋国窝里斗欲罢不能,此时不图进兵中原,更待何时?
楚穆王想干一番事业。第一个倒霉的,毫无疑问的是郑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00: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4)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郑国如是说。

这次的原因有2。
一者,郑国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来如此,活该倒霉;
二者,郑穆公兰的外交政策一边倒,亲晋反楚。妄图霸业的楚穆王自然不会放过他。
此役,楚王不惜派出当朝令尹斗越椒、司马蒍贾两位重量级领导人统兵三百乘伐郑。同时,派出部队攻打在想在晋楚间两头占便宜的陈国。自己亲带两广精兵,屯兵狼渊,现河南临颍繁城回族镇附近,以作后援,敬候佳音。
郑国战线上,郑穆公派出公子坚、公子庞、乐耳三将领兵,在国境线附近拦截楚军,固守待援。三人采用密集防守之策略,令楚军屡次进攻都无法破门。久攻不下之后,斗越椒开始按兵不动。
公子坚细细打探楚营动向,听说楚军粮草不济,“征粮队”开始剽掠乡里,中军大营却日夜K歌喝酒,夜半方休。郑国三将琢磨着,斗令尹一定是久攻不下,心灰意冷,天天卡拉OK打发时间。此时来个夜见突袭行动,岂不美哉!
同时,令尹司马双线组合在郑国受挫,进攻改防守的消息也传回狼渊,楚穆王还真有点担心有人踢假球,打算亲自上阵。他做场上队长,谁还敢造假不成?
楚王手下智囊团中一名大夫级别人物,名叫范山,此前正是他给楚穆王做了一场全国形势的报告,大意是说,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这次牛人已经谢幕。如今齐国毫无起色,晋国权臣内斗,秦国人才稀少,此时正是出兵图霸的好机会。楚王一听有理,潘老师也点头同意,于是才有了这场图霸战争。
现在范山又安慰楚王不要担心,蒍贾脑子好使,这么做必定有他的主张,老大先沉住气再说。
楚穆王听罢,稍作宽心,随时关注郑国战线的变化。
果然,斗越椒不务正业、放浪形骸的确是蒍贾之计。先示敌以弱,诱蛇出洞,再关门打狗,一战成功。可怜郑国三将,密集防守了90分钟,本以为商停补时3分钟可以打一个漂亮地防守反击,不幸却在夜半劫营之时,中了埋伏,一败涂地,三将被擒,防线彻底崩溃。
比分传来,楚穆王大喜。
军报飞至,郑穆公大汗。
晋国大兵没见踪影,楚国大军旦夕将至,危机关头,郑穆公一跺脚——降了!
得郑是霸业的好开局。楚穆王准降,同时释放了公子坚、公子庞、乐耳三将。

就在伐郑方面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去陈国砸场子搞拆迁的副领队被活捉,正领队则带着残余小弟鼻青脸肿地逃了回来。楚穆王大怒,打算亲自动手。这时,陈国老大陈共公妫朔遣使送书,表示不打不相识,冤家宜解不宜结。陈国愿听从楚国号令,现将副领队送还,以表诚意。
楚穆王转怒为喜,当场同意与陈国讲和。所谓“陈蔡小国,呼之即来。”既然陈国都自愿主动投降,蔡国自然也不能让它例外。楚穆王下令,通知郑陈蔡三国之君,十月初一,到厥貉(河南项城)开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云雾飞舞 + 4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9 01: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宝宝寒 分享,辛苦了,+4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00: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5)
伐郑服陈之役发生在西元前618年,即楚穆王八年。厥貉会议举办于次年,前617年,楚穆王九年的冬天。而那年夏天,楚国爆发了“商公之乱”。造反的主角是久未曝光的商公斗宜申子西同志。
昔日因城濮之战之过“发配“商邑的商公斗宜申趁着楚穆王在外用兵,国内空虚之际,潜回郢都,联合大夫仲归,想推翻穆王,为成王报仇。可惜事情败露,穆王派了斗越椒捉拿两人归案,双双人头落地。
作为城濮之战楚国三大帅的唯一幸存者。他的这次公开曝光,犹如昙花一现,霎那间消散,从此告别了时代。

内乱堪平,楚穆王去厥貉开会的底气也更足了。历史教训证明,跟楚国开会是不能迟到的。郑穆公和陈共公也明白,要是楚穆王存心使坏,早到几天,受伤认罚的也还是郑陈两国。于是,两位受害人一合计,为保万一,也不去厥貉等了,直接跑去和楚穆王汇合,在楚国的息县先来了个“息县会议”。
一个会接着又一个会。
息县会议后,厥貉会议的约期将至,楚郑陈三国启程同往。这时,蔡侯早在厥貉恭候多时。当时的蔡侯是蔡哀侯之孙,蔡穆侯之子,蔡庄侯。另外还有麇国的老大,子爵之封。要说厥貉会议的几个参与者里头,楚国是发起人,郑陈是昔日的受害人,而蔡麇明显是受楚国的强大气场感染,不得不来参加。不过,蔡麇虽然来赶场的原因相同,只因表现大相径庭,结果也就天壤之别了。
蔡庄侯不会忘记爷爷经历的悲惨世界,他在会场对楚国毕恭毕敬,点头哈腰,递烟倒酒,直弄得在场的郑穆公陈共公不好意思。两位一琢磨,没挨过打的蔡庄侯施礼这么如此谦恭,反衬出来郑陈俩挨过打的小弟不懂人情世故了。楚老大要是生气,没有好果子吃。
两人一对眼,马上跑过去建议楚老大,现在楚国牛市又现,重装上阵,正该一鼓作气势如虎,连番涨停量如天。眼下,如果能趁大伙开会,合谋攻伐某国,必能再次削弱晋国势力,报复楚国旧日之仇。
这个某国是哪国呢?
宋国。

那时的宋国,宋成公已死,儿子宋昭公在位。宋昭公外交上延续爷爷和爸爸留下的联晋反楚的对外政策。要论国力,宋本不如楚,何况宋昭公即位没多久,因为自己任用小人,宋国爆发内乱。如今,国民经济刚刚恢复,居民生产生活稍有起色,就更不是楚国的对手了。司寇也就是司法部长华御事听说楚郑陈蔡麇五国在厥貉开会,察觉到楚国大盘有反弹的迹象。如今郑国都投入了楚国的怀抱,楚国如何会放过世仇之宋国呢?于是华御事建议宋昭公,挨顿板子再投降,不如主动投降,如此更显诚心诚意。
此言一出,宋昭公也觉有理,立马抛弃了宋国秉持已久的基本外交政策,亲自组团造访厥貉。
不过,也不是宋昭公翻脸就把祖训忘。
就在郑国被围,飞报晋国的时候,晋国赵盾就给盟友发邮件,相约起兵救郑,其中就有宋国。宋国派出华耦领兵拥护老盟主晋国的军事行动。哪知,盟军还没到郑国呢,就听说晋国的忠实盟友郑国已经举手投降了。赵盾起初还不敢相信,让人细细打探,double check。怎料来者又报,郑国投降千真万确,还不止,连陈国都降了。
华耦听着这一下子怎么有点兵败如山倒的感觉,赶紧劝赵盾,郑陈降楚,不如伐之,以儆效尤。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 2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