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7 10: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387)
对孙震及其川军而言,遗憾之处是因无炮兵配合,无法彻底收复失地,只得在两下店一带与敌形成胶着状。
进入三月,孙震得到情报,矶谷师团主力已经集结,并组建濑谷支队大举南下,形势越来越紧张。
1938年3月10日,孙震亲赴前线部署。他把滕县设为固守中心,在滕县以北设立两道防线,其中界河为第一线,北沙河为第二线,同时任命第122师师长王铭章为前敌总指挥,坐镇滕县指挥防守。
四天之后的拂晓,濑谷支队从两下店发起攻势。
日军在华作战,为使其行动更加高效灵活,往往都会以支队形式对出击部队重新进行编组。濑谷支队的主干是濑谷启第33旅团,成为支队之后,由师团配属了大量特种部队,从骑兵、工兵,再到重炮、野炮、坦克,统统齐全。
武装到牙齿的日军主力精锐,仅就武器而言,就根本不是川军所能抵御的。川军没有大炮,只有迫击炮,其命中精度差,有时炮弹还会触地不炸甚至于炸膛,此外,射程也很短,两千米开外就没什么杀伤力了。步枪更要命,所有枪支,枪膛内的来复线几乎都被磨平了,子弹出膛的声音,是嗵嗵嗵,跟土枪相仿,那叫一个难听,以致于士兵都不太愿意用枪射击,仅准备在短兵相接时,用马刀和手榴弹解决问题。
由于感受到的威胁不大,濑谷支队在战场上跟演习一般,他们先以坦克、骑兵搜索,再用步兵纵深跟进,有条不紊,完全是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照面之后,一个迂回,川军在界河的后方预备队便被冲散,以致指挥官在撤往滕县时,都来不及给前线部队发去指示。
这样打法造成的后果是,尽管川军的前线主阵地还在,但日军往往已迂回到其身后,其进展速度快到出乎想像。
孙震得报,立即乘火车赶到滕县,在视察战况后,他告诉王铭章,万不得已,必须依城死守三天,以待汤恩伯军团来援。
1938年3月15日,日军发起攻势的第二天,北沙河防线也遭遇到了和界河一样的窘境,对手不断从左右两侧迂回。
打到下午,涌进来的敌兵越来越多,除濑谷支队外,还加入了杂色伪军,服装也分成三色:穿黄制服的是正宗日本兵,穿灰制服的是满洲伪军,穿黑制服及便衣的是华北悍匪刘桂堂部。
王铭章虽从正面临时抽兵堵漏,仍不免顾此失彼,傍晚时终被日军从右翼迂回成功,至此,两道防线都失去了屏障作用,滕县岌岌可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