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13: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87)
  
  
  实际上,在首都发动兵变失败后,阳虎一下子失去了掌控国家的权力,这已经注定其失败的结局。
  “三桓”之间也是有矛盾的。在这个以武力决定一切的年代,孟氏家臣公敛处父建议自己的主人乘机处死季桓子,这样孟氏便可坐大。这个建议把孟懿子吓坏了,他担心公敛处父自作主张,便把季桓子放回家。
  其实孟懿子的作法是明智的,因为当前大敌乃是阳虎。自从阳虎掌权以来,已经有五年了,“三桓”被压得抬不起头,现在正是翻身解放的大好机会,怎么可以置大敌于不顾,而先内讧起来呢?
  “三桓”家族又一致对敌,联合进攻阳虎盘踞的阳关。阳虎抵挡不住,他索性一把火烧毁城门,攻城的三桓军队大乱,阳虎乘机突围,一古脑地逃到齐国。
  阳虎在这场赌注中输了个精光,但他是个有能量的人,不甘心认输。逃到齐国后,他见了齐景公,说道:“只要您能借点兵力给我,我三次出兵,就可以摆平鲁国了。”阳虎口才很好,把齐景公听得一愣一愣的,还准备借兵给他,这时,一个人出来阻止了。
  这个人就是齐国政坛重量级人物鲍国,他对齐景公说:“阳虎别有用心,不可以相信他。他本来是季氏的家臣,却打算杀死季桓子,危害鲁国,这就是个小人。主公想一想,阳虎这种人,忘恩负义,没有一点仁义道德,哪一天他得势了,说不定要颠覆齐国呢。”
  齐景公听了流出一身冷汗,哎,差点中了阳虎的奸计,他赶紧问鲍国:“那寡人要怎么办?”鲍国出主意说:“不如把他抓起来,流放到齐国东部,远离鲁国,这样他就无所作为了。”齐景公听完后点点头说:“此计大妙。”
  这样,阳虎被抓起来。他听说齐景公要把自己流放到东部,便想了个办法,故意说:“如果要流放我的话,就流放到东部吧。”齐景公听到这话后,心里纳闷了,这个阳虎脑袋瓜聪明,不知又想出什么阴谋诡计,看来不能上他的当,他想去东部,我偏偏要把他关在西部(西部靠近鲁国)。
  阳虎被流放到西部后,想办法逃跑了,可是运气不佳,被齐景公抓了回来,关在齐国的都城临淄。但是阳虎又一次上演了越狱的惊险一幕,并成功逃出齐国,逃到了晋国,投靠赵鞅。这个非凡的人,虽然在鲁国内斗中最后一败涂地,可老虎离山,仍然没有变成一只小兔子,他顽强地东山再起,在晋国赵鞅幕下,为赵氏集团的崛起出过不少气力,这是后话,此处先不说。
  
  (下一节《夹谷之会》)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13: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88)
  
  四、夹谷之会
  
  齐国曾经三次向晋国的霸权发起挑战,但无一例外以失败而告终。
  到了齐景公时,齐国与郑国、卫国建立起铁三角同盟,实力大大超过之前的齐顷公、齐灵公、齐庄公时代。齐景公雄心勃勃,他曾经在晋昭公面前表现出“欲取而代之”的雄心,如今条件渐趋成熟了。
  阳虎从齐国逃跑,投奔晋国,这给了齐景公出兵的口实。
  公元前501年秋季,齐景公亲自率军,对晋国发动进攻,目标是晋国城邑夷仪。齐国的复兴与报仇雪恨的强烈愿望,激发了国人军国主义的狂热。
  在齐国将士中,有一名叫敝无存的武士,临出征时,他正打算要结婚。听到要与晋国开战的消息后,毅然放弃了新娘子。他说:“这次出征,要么战死沙场,要么立功归来。倘若有幸活着回来,我一定要娶望族高氏、国氏家的女儿。”看来他把打仗看成是一个人生的机会,为了表示决心,他把未过门新娘子送给弟弟。敝无存跟随大军攻打晋国夷仪,他豁出命了,战斗时冲锋在前,率先登上云梯,冲上夷仪城墙,设法打开夷仪的城门。但他最终无法完成心愿,在城门下,他战死了。
  不过敝无存的勇敢精神,却激励了齐国将士。
  东郭齐是另一名勇士,作战骁勇,推了一部云梯,便准备登城,他得有个伴来掩护。这时,有个名叫黎弥的勇士便对他说:“我跟你一起上,登上城墙后,你在左翼,我在右翼,等到其他人都登上城,我们再下去。”东郭齐说:“好。”于是他奋勇登城,上了城后,就在云梯左翼与晋军交战,这时黎弥也上了城,见到晋国人多,吓坏了,赶紧又顺着云梯溜下城。东郭齐一人在城墙上苦战,他果然神勇,一直战斗到战友们都上了城,晋国人害怕了,纷纷逃窜。
  齐军终于占领了夷仪。
  
  齐国在对晋战争中,赢得一场胜利,虽然只是小战役,但足以鼓舞士气了。与齐国结盟的卫灵公也跃跃欲试,他也出兵加入到对晋战争的行列。
  夷仪之战的失利,并没有重创晋军实力。晋国统帅部调兵遣将,在中牟一带部署了一千辆战车,严防齐军的进攻。
  卫灵公亲率五百辆战车,准备强行通过中牟,与齐军会师。驻扎在中牟的晋军将领打算进攻卫军,这时,从卫国叛逃到晋国的褚师圃建议说:“卫国虽然是小国,但国君亲自率军作战,士气旺盛,不一定打得赢。而齐国刚刚攻克夷仪,颇为骄傲自满,如今齐侯已回国,军队统帅的身份比较低微,不如攻打齐军,一定可以取得胜利的。”
  其实卫国军队的战斗力,未必如褚师圃所说的那么强,可能他虽然流亡在外,还是不想看到自己祖国的男儿们血流成河吧。
  晋国人听从了褚师圃的建议,转而进攻齐国军队。果然,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齐军,低估了晋国人的力量,被反戈一击后,仓皇逃窜。
  齐、晋之间的较量,双方各胜一场,算是扯平了。
  即使如此,齐景公仍然十分满意。确实,他有理由感到欣慰,因为这是一次旗鼓相当的较量,而且齐国人是主动进攻。更重要的是,齐国已经不是孤立作战了,而是有盟友参战,这说明晋国统治中原诸侯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13: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89)
  
  
  中原政局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齐景公在伐晋一役中,没有占到便宜,但是在外交上却大获全胜。继卫国、郑国之后,鲁国终于也和齐国握手言和,这对晋国来说,不啻为当头一棒。
  阳虎之乱后,齐国逮捕阳虎,而晋国收容了他,这无疑使鲁国对晋国人深感不快,而对齐国产生好感。不过,真正使鲁国向齐国靠拢的,是鲁国政要们都意识到,晋国已经雄风不再了,虽然齐国的军事力量未必超过晋国,但齐国处于上升期,而晋国却已经处于下落期了。
  公元前500年,齐、鲁两国之君会于夹谷,在这次历史性的会议上,鲁国大司寇孔子大放异彩。
  孔子怎么突然成为鲁国大司寇呢?
  这事还得从阳虎说起。
  孔子一直声名卓著,却没有机会当官,直到阳虎掌权后,才力请孔子出山,可是孔子对阳虎“陪臣执国命”的僭越颇为反感,虚予应付,后来阳虎兵变失败,此事便不了了之。虽然孔子一生都讨厌阳虎,但这件事说明阳虎其实颇有雅量,有政治家的心胸,不管他是否真的认为孔子有治国本领,至少对于这位国际文化名人,表现出应有的尊敬。阳虎的态度,对孔子的仕途有很重要的影响,他突然成为政坛炙手可热的人物。阳虎逃跑后,孔子的命运也发生了转折,无论是鲁定公还是三桓集团,都不能无视他的存在了。
  孔子的机会来了。
  公元前501年,孔子出任中都宰。他担任中都宰大约一年,据一些资料记载,他在任中都宰期间:“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途,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四方诸侯则焉。”政绩还是比较明显的,一年后,他又升迁为司空、大司寇。
  就在这个时候,鲁国向齐国伸出和解之手。
  
  作为鲁定公的左右手,孔子参加了夹谷之会。
  鲁国与齐国一直是宿敌,选择和解之路,对鲁定公来说,是不得已的方法。鲁国的军事实力远逊于齐国,以前仗着有晋国人撑腰,鲁国倒也狐假虎威,时不时对齐国发起反击。可是如今齐国越来越强,甚至主动进攻晋国。晋国虽然打败齐国的进攻,却没有展开报复战,晋国的内部激烈斗争,大大制约于其对外扩张的霸业。卫国、郑国已经与齐国结盟,鲁国成为齐国与卫、郑之间的夹心饼干,既然晋国心思已经不放在中原霸业了,对鲁国来说,与齐国结盟,便成了惟一的选择。
  齐景公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显然,齐国想从夹谷之会中,捞取更多的好处。当齐景公听说陪同鲁定公前来的人是孔子时,他开始动歪主意了。原来齐景公与孔子是老朋友了。
  齐景公第一次见孔子,那是在二十年前(公元前520年,孔子时年三十)。当时齐景公出访鲁国,听说孔子这个人学问很大,便跑去向他请教。齐景公一心想恢复齐国的霸业,因此他提的问题,是跟霸业有关的事,他问孔子:“秦穆公当时国家又小又偏,怎么能建立霸业呢?”孔子便对他说:“秦穆公虽处偏远小国,但志向高远,行为端正。我举个例子吧,比如说秦穆公提拔五羖大夫百里奚,把他从奴隶中解放出来,跟他谈了三天三夜,之后就让他执政了。从这点来看,称王也是可以的,称霸有点太小了。”这一番话,给齐景公留下很深的印象。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13: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90)
  
  五年后(公元前515年),由于鲁昭公被逐,鲁国政局动荡,孔子便跑到齐国。
  齐景公很高兴,便请教他说:“如何治理政事呢?”
  孔子回答很简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要严君臣、父子之礼。
  这些话,十分投齐景公的心意,因为他上台时,先受制于崔杼、庆封,后来又受制于高、栾、陈、鲍四大家族,虽然靠晏子之谋,最终得以亲政,但想到这些权臣,他心里还是掠过一丝寒意。
  过了不久,齐景公又一次向孔子请教施政术,这回孔子说:“政在节财。”显然这又是有所指的,齐景公这个人比较奢侈,孔子的回答很有针对性。
  齐景公听了后很佩服,他用对待鲁国执政季平子的礼仪来对待孔子,以示尊敬,并打算封给他一块地。
  这时,齐国宰相晏子出面制止,他认为孔子喜欢古代繁文缛节,不适合今天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理想虽然高远,却不切合时宜。
  此后,齐景公对孔子便日益冷淡,最后对他说:“我老了,不能再用你了。”
  孔子知道呆在齐国没有机会了,便回到鲁国。
  
  从齐景公与孔子的交往经历可以看出,他对孔子的态度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起初他认为孔子是个大学问家,有深厚的政治学素养,后来却认为他是食古不化之人,不值得重用。
  平心而论,孔子虽然食古,但未必不化。如果遇上盛世,他还是有治国的本领,但在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下,他鼓吹仁义的政治主张,完全被尔虞我诈、争雄斗霸的时代所唾弃了。这样齐景公、晏子等人,不免把孔子看成是个书呆子。
  夹谷会议前,齐国打探到孔子将作为鲁国主要谈判代表出席,便动了一些歪主意。
  黎弥对齐景公说:“孔丘这个人,懂得礼义,却没有勇气。我有一个主意,夹谷这一带,不是有一些原莱国的居民吗?我们怂恿他们劫持鲁国的国君,这样谈判时,鲁国人就很被动了,到时我们提什么条件,他们都得接受。”
  齐景公听后,连连称好。
  其实黎弥小看孔子了。孔子是何许人也?他是鲁国著名勇士叔梁纥的儿子,当年在偪阳之役中,叔梁纥勇冠三军,手举城门,成为家喻户晓的大英雄。而孔子也得了点父亲的遗传,长得人高马大,力大无比,也可以举城门,而且通晓驾车、射箭,很精通武艺,只是孔子“不肯以力闻”,不愿意显示他的武力,所以时间长了,大家当他是个学问家,却忽视了他其实是武艺很高超的人。
  鲁定公要动身前往夹谷,孔子对他说:“外交一定要有武力作为后盾,自古以来,诸侯离开国境,必定要带上武官,请您带上左司马、右司马。”司马是握有军权的武官。
  到了夹谷附近,突然有一伙人冲出来,原来是莱地的居民武装。莱以前是齐的邻国,后来被齐灵公所灭,有一部分莱国居民,便迁移到了夹谷这一带,齐景公暗中怂恿他们武装起来,劫持鲁定公。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13: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91)
  
  虽然鲁定公带了卫队,但看来犯之敌人多势众,他有些害怕。
  再说了,这里毕竟是齐国境内,面对一群齐国暴徒,要不要反击,鲁定公显然有些迟疑。
  可是孔子这个读书人,却展现出决断力的一面,他立即命令鲁定公卫队坚决还击,并护送鲁定公撤退到安全的地方。卫队终于击退来犯的莱地人,这使齐景公以非政府武装劫持鲁定公的企图破产。
  到了夹谷后,孔子立即向齐国一方提出严重抗议:“现在两国和好,贵国竟然以蛮夷(指莱国)的俘虏前来挑衅,难道贵国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号令诸侯吗?”
  齐景公听了后脸色一变,干咳了两声,皮笑肉不笑地说:“啊,看来是误会了,我马上下令让那些莱人通通滚蛋。”
  
  经过一番谈判,齐、鲁双方达成盟约。
  可是狡猾的齐景公增加一个附加条款:倘若齐国军队出境作战,鲁国必须要派遣三百辆战车参战。
  这个附加条款,无疑确立了齐国老大的地位,而鲁国不过是从属国,很显然,齐国称霸的野心一目了然。
  这个条款对鲁国非常不利,但在鲁弱齐强的背景下,鲁定公很难拒绝,孔子一样心知肚明,这是霸王条款,可是能怎么办呢?
  孔子只能想办法挽回一些面子,减少鲁国的损失,他对齐景公说:“要我们听从贵国的命令,必须先把汶阳归还给鲁国。”
  汶阳是齐国所占领的鲁国土地,因此孔子据理力争。
  老夫子在外交上,也着实有一番本领,并不全是书卷气哩。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既然齐、鲁两国媾和,化干戈为玉帛,就必须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面对强势且傲慢的齐景公,孔子大胆地提出领土要求,这是需要勇气的,书生亦勇,虽千万人吾往也。
  对齐景公来说,用土地换取霸业是值得的。
  其实齐景公并不是一个吝啬的人,当年为了拉拢鲁国,他就无条件地归还郓城、阳关二邑,后来卫国出兵协助攻打晋国,齐景公又把齐国西部的三座城邑拱手相让给卫国。
  在齐景公看来,只要能称雄于北方,甚至称霸天下,以区区一点土地为代价,值!
  汶阳最终归还给鲁国。
  孔子为鲁国政府挣回一些颜面,在弱国外交中,他的表现已经可圈可点。不过最大获益者当然还是齐国,与鲁国结盟后,中原重要诸侯国除宋国外,几乎被齐国都括入囊中,而百年霸主晋国则失去对东方的控制权。
  夹谷之会,是春秋后期一次重要的会盟,这次会盟,标志着齐国彻底走出晋国的阴影,经历齐顷公、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四代君主的发愤图强,终于走上复兴之路,而晋国霸业凋零速度之快,则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鲁国人牺牲一部分权益,换来与齐国的和解,外患暂时消除了,可是内乱却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下一节《孔子与堕三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13: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92)
  
  五、孔子与堕三都
  
  鲁国的权力结构颇为复杂,在阳虎掌权的五年里,家臣号令国家,成为春秋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阳虎兵变失败后,“三桓”家族重新掌权,然而家臣的势力依然强大。
  鲁定公在孔子的大力支持下,也努力从三大家族手中收回权力。
  鲁定公、三桓、家臣之间明争暗斗,孔子时代的鲁国,政坛上暗流涌动。
  公元前500年,夹谷之会刚结束,鲁国便爆发侯犯叛乱。
  侯犯叛乱,是鲁国三桓家族内部斗争的一个写照。
  侯犯是叔孙家的家臣,叔孙家的老板叔孙州仇与公若藐有仇,指示侯犯谋害公若藐。当时公若藐是郈宰,就是郈邑的长官;而侯犯是郈邑的马正,要杀公若藐,当然比较容易。可是侯犯一口拒绝,叔孙州仇没有办法,便雇一名刺客,刺杀公若藐。
  公若藐被刺,使侯犯勃然大怒,他认为叔孙州仇是个无耻之徒,索性召集部下,占据郈邑,举兵叛乱。
  郈邑是叔孙氏的封地,这是又一起家臣反抗主公的叛乱。
  叔孙州仇马上联合孟懿子,率军镇压侯犯,然而郈邑的防备森严,叔孙州仇无法攻克,情急之下,他请求齐景公出兵相助。
  齐景公乐意出兵,并不是他助人为乐,而是想通过讨好三桓家族来增强对鲁国政府的控制力。
  即便有齐军参战,叔孙州仇仍然没法取得进展,郈邑固若金汤,岿然不动。
  叔孙州仇有点泄气了,这时驷赤前来见他。
  驷赤曾经当过郈邑的工师,是个有谋略的人。叔孙州仇象见到一根救命的稻草,赶紧上前拉着他的手道:“唉,现在郈邑叛乱了,这不仅是我家族之祸,也是国家之祸啊,您说要怎么办?”
  驷赤对叔孙州仇说:“那让我去试试吧。”
  叔孙州仇听了大喜,赶紧向驷赤拜谢。
  驷赤一个人进了郈邑,他与侯犯曾是同僚,关系不错。
  驷赤对侯犯说:“你现在孤伶伶的,夹在齐、鲁之间,日子肯定长不了。你为什么不投靠齐国,有了这座靠山,以后就不怕了。”
  侯犯一听,说得有道理,便派人前去见齐景公。
  而这时,驷赤便在郈邑城中广散谣言,称侯犯准备把郈邑交给齐国人,齐国人将会把居民统统赶走,并声称齐军马上要来了。
  郈邑城中的百姓一听,这还了得,等齐国军队一来,我们都成为难民了。大家群情激昂,纷纷拿起开武器,杀到侯犯家中,把大宅团团围住。
  这下子可把侯犯吓坏了。
  这时驷赤还假意操了一把弓,准备要跟民众开战,侯犯赶紧阻拦道:“不行啊,他们人多势众,我看还是逃吧。”
  侯犯打开家门,跟民众谈判,对他们说:“郈邑不会交给齐国人的,你们也不会流离失所。放心吧,现在既然你们信不过我,那就让我离开这里,这样行吧。”
  这些个百姓心里一想,你侯犯要走,这最好不过了,不过不能耍花招。
  于是侯犯把家里所有财物都打包,装在车上,然后离开郈邑。郈邑是一座设计严密的城市,有好几圈城墙,都设有城门,百姓们手上拿着武器,跟着侯犯,怕他耍花招。侯犯每通过一个城门,百姓便把这个城门关上,直到他的车队全部离开最后一道城门,大家总算放下心了。
  看来驷赤明白一个道理:人民是有力量的。
  依靠人民的力量,侯犯被驱逐了,他逃入齐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13: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93)
  
  
  侯犯之乱,再次暴露出家臣对三桓家族的威胁。
  经历阳虎之变与侯犯之乱后,三桓势力已显疲态,而这正给了致力于匡扶公室的孔子予可乘之机,孔子乘机抛出“堕三都”的主张。
  三都指的是季氏、叔孙氏、孟氏三大家族的领地费邑、郈邑、成邑。
  所谓“堕三都”,就是拆毁这三座城邑。
  孔子为什么要堕三都呢?
  他理想中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有秩序的和谐社会,君主位于权力金字塔的顶部,下面是卿大夫、吏、平民等,这个权力是逐级下降,各等级的人都尽自己的职责。可是现在社会变样了,先是周王失礼,权力落到诸侯手中,既然僭越制度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社会秩序开始混乱,大家都要争权夺利,于是乎卿大夫想方设法架空了君主,成为国家实际的统治者。但不幸的是,卿大夫又被家臣架空,家臣反倒成为执国命之人。
  在孔子看来,社会乱了套,尤其是鲁国。
  必须要扭转这种颠倒的社会秩序,这便成为这位圣人的政治理想。“三都”在城市建设上,都大大超越了礼制的标准。根据礼制,大夫之城不超过百雉,而费邑、郈邑、成邑的面积,已大大超标。
  这三座城邑不称为“三城”而称为“三都”,就说明三桓势力实际上左右着鲁国的政局,他们的领地就象陪都一样。
  孔子很讲究正名,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所以他为政的首个出发点,便是正名,“三都”就是属于名不正,大违礼制。要扭转权力倒悬的局面,要加强公室的集权,就必须要拆毁三都,这样乱臣贼子就恐惧了,这是孔子的想法。
  
  那么季氏、叔孙氏、孟氏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领地被拆毁吗?
  堕三都是否切实可行呢?
  会不会遇到三桓的强大阻力呢?
  对此,孔子是有所考虑的,他认为胜算还是挺大的,为什么呢?因为三桓也遇到了尴尬的事,他们对三座城邑的控制力越来越弱了。
  三都究竟是谁的三都呢?
  阳虎的出现,绝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三桓”政权衰落的缩影。三桓对自家的城邑已经失去了控制力:叔孙家的郈邑,刚刚发生了叛乱;季氏家的费邑,掌握在家臣公山不狃的手中;孟氏家的成邑,掌握在家臣公敛处父的手中。
  孔子“堕三都”的主张,得到三桓家族的默许。
  此时的三桓、鲁定公、孔子坐在同一辆车上,孔子的意图是重振公室的雄风,而三桓则想借助孔子,铲除尾大不掉的家臣势力。想法不同,但目标却是一致的,这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13: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94)
  
  
  在三桓的默许与孔子的支持下,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宣布“堕三都”的命令。
  第一座被拆毁城墙的城市是郈邑。这次拆除行动没有遇到麻烦,因为郈邑刚刚经历了侯犯叛乱,叔孙州仇显然已经把这座城堡看成是叛乱的堡垒。侯犯虽然逃跑了,但他的那些部下还在,叛乱随时可能重演。与其这样,不如睁一眼闭一眼,让孔子去把郈邑拆了吧。
  第二座被拆毁的城堡是费邑,但这次并不太顺利。
  费邑是季氏的领地,为了取得季桓子的同意,孔子还是颇有心计,将自己的得意门生子路安排到季氏家中,担任季家总管。子路是孔门中最勇敢的人,他利用职务之便,与季桓子商讨拆毁费邑的事宜。季桓子对费邑长官公山不狃早就非常不满,当年公山不狃与阳虎相勾结,发动兵变,囚禁季桓子,这个耻辱,他怕是一辈子也忘不了。如今阳虎败逃了,可是公山不狃依然占据着费邑,拥兵自重。孔子要拆费邑,季桓子心里舒服,他甚至一马当先,自己带着军队到费邑去主持拆城行动。
  公山不狃早把费邑当作自己的地盘了,如今季桓子居然联合孔子来拆城,这不是存心跟自己过意不去吗?老子偏不让你拆。公山不狃索性带着军队出城,把季桓子赶跑了,这样还不解恨,主持拆城的鲁定公、孔子还在国都哩,要是不把鲁定公、孔子这些人都赶跑,这城迟早要被拆了的。
  一不做,二不休,公山不狃干脆把费邑军队开到鲁都。长期以来,鲁都的防卫是很薄弱的,因为鲁国的军队基本上都被“三桓”瓜分了,三桓的军队又被家臣们所掌控。公山不狃的军队杀入都城里,这下子鲁定公、季桓子、叔孙州仇、孟懿子这四大巨头都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才好,只得先逃入季桓子府中。这时叛军又杀到季氏家中,在季府,有一座高台,叫武子之台,本来是季家饮酒作乐的地方,现在成为抵抗叛军的堡垒。
  叛军攻势如潮,眼看形势岌岌可危。
  这时挺身而出的,居然是大学者孔子,当然他现在的身份是鲁国大司寇。孔子带了军队赶到武子之台,增援鲁定公。这时叛军开始仰攻,箭矢如飞,有几支已从鲁定公身旁掠过,把他吓得脸色发白。孔子赶紧命令申句须、乐颀两位将领率军冲下高台,与叛军血战,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政府军的英勇抗击,居然打败了叛军。此时鲁都的百姓也纷纷拿起武器,赶来支援政府军,看来当时百姓还是很有政治意识的,在义勇军与政府军的联手反击下,公山不狃的叛军被彻底打垮了,他逃到齐国避难。
  费邑的城墙也被拆毁。
  如今郈邑、费邑都被拆了,堕三都的计划完成过半,就只剩下孟氏的领地成邑。
  
  三桓集团向来是共同进退的,如今季氏、叔孙氏都拆城了,孟懿子当然也无话可说。可是有一个人有意见,这个人就是孟懿子的家臣、成邑长官公敛处父。
  比起季桓子与叔孙州仇,孟懿子实在有理由感到欣慰。在阳虎一手遮天的时代,季氏与叔孙氏两个家族都出了不少败类,投靠阳虎,但孟家呢?一个也没有。在阳虎试图发动兵变时,是谁成为中流砥柱呢?当时季桓子一路狂逃到孟家,叔孙州仇还成了阳虎的俘虏,而孟懿子则因为忠诚的公敛处父及时率领成邑军队赶到,才赶跑阳虎,挽救了三桓的命运。在侯犯、公山不狃先后叛乱后,只有孟氏内部没有叛乱。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公敛处父。
  如今三桓势力今非昔比,经过阳虎、公山不狃造反后的季氏,已经没有什么实力,三桓之中,能取代季氏的,只有孟懿子。
  说实话,孟懿子并不想拆毁成邑,因为孟氏还是比较稳定的,特别是成邑长官公敛处父,并没有阳虎、侯犯、公山不狃等人的劣迹,这个人还是靠得住。然而郈邑、费邑先后被拆,成邑能独存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13: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95)
  
  成邑长官公敛处父怒气冲冲地跑来找孟懿子,一见面就说:“成邑不能拆。”孟懿子叹了口气说:“现在郈邑、费邑都拆了,成邑不拆怎么行呢?”公敛处父反驳道:“成邑是鲁国边境重镇,倘若拆毁,齐国的军队便可以长驱直入,直接威胁鲁都。”
  孔子之所以要堕三都,是因为这三座城堡非常坚固,易守难攻,担心一旦有叛乱,政府军将望而兴叹。显然,孔子的想法是攘外必先安内,这个想法也无可厚非,在齐鲁夹谷会盟后,鲁国受到齐国军事威胁的可能性很低了。但是公敛处父所说的,也有道理,国家的安全,绝不能寄托在敌人身上,鲁国堕三都,是自毁长城。
  当然,公敛处父未必完全是公心,他应该也有小算盘的。作为成邑长官,要是这里的城防都被拆毁了,不消说自己手上的权力就大打折扣。孟懿子听了他的话后,一声不吭,这时公敛处父又说:“成邑乃是孟氏的坚强后盾,没有成邑,便没有孟氏。你只要不吭声,保持沉默就行,我不会让他们拆城的行动得逞。”
  面对鲁国政府强拆行动,公敛处父决心以武力抗拒。
  成邑的强硬态度,使鲁国政府大为恼火,鲁定公亲自率领政府军进攻成邑。可是我们不得不说,鲁国政府军的战斗力实在太差了,在国君的亲自指挥下,成邑仍然毫发无损,鲁定公只得干瞪眼。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鲁国“三都”确实在城防建设上有独到之处,这也是孔子所担心的,一旦君主与这些国内实权派对抗,是丝毫不占优势的。
  
  “堕三都”最终只堕了两都,成邑的高大城墙仍然岿然挺立着。
  孔子这一旨在打击“三桓”及其家臣势力的宏伟蓝图,最终没能实现。后世儒者们都景仰孔子在“堕三都”中体现出来的大政治家风范,可是当我们详察史实时,却发现这一行动的得益者,却是“三桓”集团。
  季桓子利用鲁定公与孔子的拆城,打垮了长期盘踞在费邑的公山不狃。虽然费邑名义上是季氏的领地,实际上早成为家臣的天堂,拆毁费邑,他并不觉得心疼,相反,让家族内部的反叛者失去了一个军事基地。同样,叔孙州仇的郈邑也早就落入家臣之手,借政府拆城行动,也消除了侯犯重返郈邑的后患。
  与季氏、叔孙氏相比,孟氏没有家臣的反叛,当然不愿意拆城。因此,在“堕三都”一事上,表面上看,孔子还是取得一些成就,拆毁了两城,但说句不好听的,这只是为“三桓”打工罢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搞政治阴谋上,孔子还是学究味浓了点,毕竟斗不过这些老奸巨滑的政客们。
  
  季桓子、叔孙州仇都利用孔子达到目的,那孔子的政治命运也差不多了。
  “三桓”对孔子的政治主张心知肚明,这个家伙的目的便是剪除权臣势力,重树君主权威,强公室弱私门,将权力归还鲁定公,“三桓”不会让孔子得逞的。
  一旦失去三桓的支持,孔子还能做什么呢?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以季桓子为首的三桓集团,开始架空孔子了。这一年,齐景公送八十名女乐给鲁国政府,季桓子接受了,并且与鲁定公终日沉迷于女乐美酒之间,看来鲁定公的定力也不行。鲁定公本来就权力有限,手头上那一丁点军队,在内战中都没有打过一场漂亮的战斗,这时又被季桓子以酒色歌舞迷糊,原本那点被孔子点燃的斗志也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连鲁定公都不支持,孔子怎么跟三桓斗法呢,难不成靠他手下那千把个学生?这时门生子路跑来跟孔子说:“夫子可以走啦。”孔子舍不得走,想到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就这样泡汤,他心有不甘,便对子路说:“先等等看吧,很快就要郊祀了,如果祭祀完后,会把祭肉分给我,就说明他们还想让我干,那我还会留下来的。”
  季桓子主持郊祀,孔子眼巴巴地等着祭肉,左盼右盼,终于没有等到。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信号,鲁国政府已经排挤他了,他已经无用武之地。于是乎孔子带着自己的一帮学生,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随着孔子的离去,鲁国的改革也嘎然而止,政出三桓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12: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96)
  
  六、赵鞅力挽狂澜:
  
  晋国内斗的传统源远流长,一百多年下来,好多曾经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倘若与春秋晚期的内斗相比,那么以前的故事显未免显得小巫见大巫。内斗最终也葬送了曾经笑傲江湖的霸主晋国。
  春秋末期的大内斗的导火线,是从赵鞅杀赵午开始的。
  经过几代人的火并,晋国形成六大家族掌控大权的局面。这六大家族分别是赵氏、魏氏、韩氏、中行氏、知氏、范氏(士氏)。六大家族轮流执政,自向戌弭兵后,晋国的历代执政分别是赵武,韩起、魏舒、士鞅、荀跞(知跞,又称知文子),基本上轮流作庄,这就是有晋国特色的六卿制度。
  荀跞执政时,赵鞅为副执政,虽然地位上略逊于荀跞,但他正值盛年,有雄才伟略,锋芒毕露,风头反倒盖过荀跞。
  公元前497年(这一年孔子从鲁国出走),发生赵鞅杀赵午的事件。
  这一年,赵鞅突然想起一件事。原来在三年前,由于卫国叛晋,投靠齐国,并出兵攻打晋国的邯郸,赵鞅便率领晋军进攻卫国,卫灵公害怕了,便送五百户人给赵鞅,以换取和平。赵鞅将这五百户人安置在邯郸,后来他想将这些劳动力转移到自己的领地晋阳,便指示邯郸大夫赵午去办这件事。
  赵午是赵鞅的同宗,他回到邯郸后,与父亲兄弟商量这事。大家都反对,因为这五百户都是卫国人,要是贸然迁到晋阳,会影响与卫国的外交。赵午一听,也觉得有道理,便把这事一拖再拖。
  赵鞅发怒了,赵午居然不执行自己的命令,索性派人将赵午抓到晋阳,关入监狱。赵午的随从涉宾到狱中探监,狱卒们要求他要解下佩剑,才可以进入监牢。涉宾不肯,双方就起争执。赵鞅是赵氏宗主,他认为赵午是公然挑衅自己在赵氏家族中的权威,不仅对自己的命令不执行,连他的随从,也狂妄嚣张,一怒之下,下令处死赵午。
  赵午死后,悲愤的涉宾回到邯郸,扶立赵午的儿子赵稷为邯郸城主,起兵反叛,声讨赵鞅。晋国的内战遂爆发。
  
  赵鞅是个极其果断、才干非凡之人。年纪轻轻时,父亲赵成便去世,他接替父亲成为晋六卿之一,在政坛上活跃了二十多年,地位不断上升,最终成为晋国中军副帅兼副执政。当邯郸叛乱的消息传来时,赵鞅没有丝毫迟疑,马上下令平定叛乱,并派遣上军司马籍秦率军攻打邯郸。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由邯郸引发的叛乱,竟然是晋国大内斗的序幕。
  六大家族中的中行氏、范氏拒绝围剿邯郸。原来赵午与中行寅(即荀寅,攘夷英雄荀吴之子,中行氏与知氏均为荀氏之分支)关系密切,他是中行寅的外甥。中行寅早就对赵鞅的锋芒毕露心怀不满,如今外甥无辜被杀,更让他大为震怒,他秘密联络范吉射(即士吉射,士鞅之子),联合反对赵鞅。中行氏与范氏有姻亲关系,范吉射一口答应中行寅的请求,两大家族遂开始集结军队,准备进攻赵氏。
  赵鞅手下有一位谋士,此人名叫董安于,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他打探到中行氏、范氏准备联手倒赵时,便匆匆跑去见赵鞅,力劝道:“现在中行氏、范氏准备与邯郸联手了,我们还是先发制人吧。”
  可是赵鞅对形势的严重性估计不足,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晋国有国法,先造反作乱者死,我们还是后发制人吧。”董安于心里一想,都什么时候了,还搬起法律条款,这可不是一般人的造反作乱,而是权倾晋国的两个大家族。于是他又对赵鞅说:“与其让叛军先发制人,使得生灵涂炭,不如让我一人承担率先发难的罪名,请您务必同意我。”赵鞅默然不言,董安于只得悻悻而退。
  赵鞅不肯先发制人,但中行寅与范吉射却不管那么多,他们联手向赵氏发动进攻。令赵鞅没有想到的是,在此关键时刻,他派往镇压邯郸的上军司马籍秦竟然临阵倒戈,加入到中行寅与范吉射的反赵阵营中。
  籍秦的倒戈令反赵联盟军的实力大大增强,赵鞅的军队很快被打败了。赵鞅落荒而逃,逃到自己的领地晋阳。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12: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