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lack白夜

[转帖] 《天机的真相:刘伯温的神奇预言》-从“一只白鹿引发的血案”开始吧-作者:华胥公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3: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徐达,字天德,濠州钟离永丰乡(今安徽凤阳东北)人,跟朱元璋也是老乡。

      徐达家世代务农,从没有出过达官贵人,但上天注定,到了他这一代,徐家的命运将在他身上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徐达将飞黄腾达,徐家将靠他光宗耀祖。

      据《明史·徐达传》记载,徐达年轻的时候就胸怀大志,身材高大,颧骨突出。如果仅仅长有一副大块头,空怀大志,没有实际的能力只能是废柴一块。所幸的是,徐达打小就相当勇敢刚毅。
      上天大概觉得他这么一副身材用来种田太可惜,于是就给了他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达二十二岁,依然在种田。

      当他听说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郭子兴在濠州建立红巾军后,他全身血脉贲张,精神焕发:改变命运的时候到了,还种什么田?

      于是立马丢下锄头,毅然决然跑去郭子兴部队参军。

      就在那里,他遇到了在郭子兴手下担任镇抚(负责法纪、军纪的军官)的朱元璋,并成为他的下属。

      那一年,朱元璋二十六岁,比徐达大四岁,算是同辈中的长兄。

      按照《明史》的说法是,两人一拍即合。但我认为这太夸张,又不是一见钟情,哪有这么夸张。

      实际的情况应该是:朱元璋留他在军中观察了两年,发现他“动静语默,悉超群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徐达这个人一言一行、一动一静都很沉稳持重,远远超过一般人。

      朱元璋欣赏徐达的沉稳有谋,徐达钦佩朱元璋的英明决断。

      很快,他们成为了最好的Perter,工作配合相当默契。

      朱元璋在老丈人郭子兴手下虽然很受重用,但却被郭子兴的两个亲生儿子(长子战死)嫉妒,处处掣肘,一直想要独立领兵,自立门户,就是不能如愿。

      徐达很理解上级,决定帮他完成这一心愿。

      至正十三年濠州战役(抗击元军)后,朱元璋在家乡招了七百人带回郭子兴身边,郭子兴相当欣慰,任命他为镇抚。但朱元璋不甘心一直这么帮人打工,想自己创业,不久之后就放弃自己招来的七百多人马,只带了二十四个亲信离开濠州去定远招兵买马。

      这二十四人中,其中一个就是徐达。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3: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定远,朱元璋打着郭子兴的旗号招降了张家堡的民兵三千人,后来又突袭并收降了缪大亨二万人的亲元义军,实力大为壮大。

      有了这支强大的军队,加上又有徐达这批亲信的全力协助,朱元璋很快攻占了滁州。其后,又攻占了和州(今安徽和县)。

      前面已经说过,也就是在攻打和州的时候,常遇春前来投奔朱元璋。

      从此,朱元璋有了徐达和常遇春这两条坚实有力的左膀右臂,每每重拳出击,敌人一般都招架不住。

      在这里,我们可以给徐达列一张战绩清单,对于实力派巨星徐达,用事实说话最好:

      至正十五年(1355年),徐达随朱元璋渡长江,攻下采石,占领太平(今安徽当涂),俘元万户侯纳哈出。随后率军克溧阳、溧水(今均属江苏)。

      次年(1356年),随朱元璋打下集庆(今江苏南京),奉命以大将军领兵取镇江,授淮兴翼统军元帅。

      至正十七年(1357年),率军克常州,分兵取常熟、江阴(今均属江苏)等地,阻挡了张士诚军西进的步伐。

      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前去婺州督战,命徐达留守应天(今江苏南京),升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器重徐达,更甚于常遇春,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他知道,与常遇春不同的是,徐达绝不仅仅是一代名将,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帅才。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
      万金易得,一帅难求。

      两种人才同样难求,但还是差一点档次。

      朱元璋相信,人尽其才,各司其职,才是人力资源最佳的分配方式。

      因此,一直以来,朱元璋在派他们出去征战中,都让徐达当主帅,常遇春当副手。

      事实证明,一直以来朱元璋这么安排都是没错的。

      不久,将再次印证朱元璋的知人善任。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3: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元璋派徐达和常遇春攻打陈友谅水寨的消息传到陈友谅耳朵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不但不慌张,反而很兴奋:没等我打他朱元璋,他倒自己先送上门来了。

      于是陈友谅便一面派兵增援水寨,一面放话出去要攻打朱元璋的安庆(今安徽西南部,长江下游上段北岸)。

      朱元璋得知这一消息后大惊,安庆是军事重镇,万万不能丢,于是立即作出反弹式反应:准备增派重兵防守安庆。

      不料军师刘伯温却提出不同意见:安庆不必加强防守,该增强防守的是另一个地方——池州(今安徽西南,北与安庆隔江相望)。

      对于刘伯温的意见,朱元璋很纳闷:陈友谅要打安庆,为什么放着安庆不守,而要守池州?

      刘伯温看出了朱元璋的困惑,于是给出了理由:安庆目标大,陈友谅就是先夺了安庆也难保稳固,而且还会受到池州兵力从后面捅刀子,这样不划算。还不如先拿下池州,再打安庆,就可以免去后顾之忧。所以陈友谅才会选择“声东击西”计,扬言打吉庆,实际上是为了暗渡陈仓打池州。

      朱元璋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好险,差点中了陈老四(陈友谅在家中排行第四)狗贼的诡计,幸亏被刘伯温识穿,不然后果难以想象。

      刘伯温继上次准确预测常遇春和胡大海攻城失败后,如今再次表现出先见之明,令朱元璋相当佩服。同时,他心里对有一件事认识得更加清楚——自刘伯温来了之后,其他谋士明显都相形见绌,不在一个档次上。

      这个时代的竞争靠什么?人才!人才靠什么?能力!能力靠什么?头脑!

      刘伯温也看出朱元璋虽然是个很英明的老板,但再英明的老板也有考虑不周的时候,这种时候,就需要一个头脑更加清醒的顾问提供给他意见参考。

      领导有不足,就有下属的空缺。领导如果什么都会,那就不需要下属了。刚愎自用的领导到头来都是光杆司令。

      刘伯温看出来,很明显,朱元璋不是刚愎自用的领导,他是有不足的。

      很多优点他都有了,治军他会,打仗他会,决断他会,但有些时候还是会百密一疏,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头脑比自己还会转、还转得快的顾问。

      而刘伯温就是这样一个最强大脑——能适应朱元璋需要的最强大脑。

      刘伯温很有信心,自己将在朱元璋身边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辅佐他把事业做大,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是的,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只需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成功。

      朱元璋也已经深深见识到刘伯温头脑的灵活聪明,这样的人才,是上天赐予的不可多得的帮手,帮助自己击败对手,赢得天下。

      但朱元璋又有一个担心:安庆和池州的兵力都不多,如果调集重兵防守池州,安庆就会兵力空虚,怎么办?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3: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伯温到底是刘伯温,脑子转得就是快,立即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建议:

      池州城外有座九华山,山下有江,陈友谅率军前来,必兵分两路,一路走陆路,一路走水路,陈友谅自己肯定会走水路,因为大船享受,可以少受点苦。我军人马也可以分两支:一支五千人,坚守池州城,另一支两万人,埋伏于九华山下。等陈友谅部队经过,先不打他,放他过去,等他到达城下,城里兵马尽管鼓噪,先不出战,陈友谅大军搦战不得就会躁动不安,待其疲惫涣散,城中人马和城外伏兵两面夹击,打他个措手不及,让他首尾不能兼顾。如此,陈友谅必败无疑。

      刘伯温的这一策略可以叫“包抄”,用更为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包饺子”——将陈友谅的部队包围起来打。

      朱元璋大喜,立即下令常遇春按此计部署兵力。

      常遇春得令后禀告主帅徐达,不料徐达听了之后大笑。常遇春很莫名其妙,问是何故。

      徐达告诉他:“我也想到了这一计策,想不到还能和吴国公想到了一起。”

      徐达不知道的是,自己并不是跟朱元璋想到了一起,而是跟刘伯温想到了一起。

      他只知道的是,能跟领导朱元璋想到一起是幸运的,但他不知,能跟顶级顾问刘伯温想到一起才是高明的。

      常遇春却没有想到“包抄计”,恨自己到底比徐达差了一截。主帅到底是主帅,上司到底是上司,不服不行。

      当徐达和常遇春齐心协力做好所有的战略部署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着陈友谅送货上门来。

      事实证明,陈友谅不会让他们失望,也不会让他们等很久。

      因为,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地来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3: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不出刘伯温所料,陈友谅并未去攻打安庆,而是直奔池州而来。

      在陈友谅看来,他放出消息要去攻打安庆,想必朱元璋已经中了他的“声东击西”计,已在安庆做好周密部署,池州兵力必然空虚,因此,夺取池州必不费吹灰之力。

      既然不费吹灰之力,以轻兵直取足矣。

      所以他只带了一两万人就朝池州杀气腾腾奔来——够了,一两万足够了。

      确实够了,带多了死得更多。

      当陈友谅率军从九华山下飞驰而过时,埋伏在山上的常遇春看着他们身后飞起阵阵尘土,却一动不动。

      他知道还不是出手的时机。在陈友谅到达池州城下之前,他要做的只是等待。

      他已经和主帅徐达达成约定,一切按计划行事。

      徐达率五千人守城。他在看到陈友谅到达城下之前,要做的也是等待。

      他们心里都很清楚,等待,是最好的准备。当不再需要等待时,就是发起攻击之时!

      终于,他看到陈友谅来了,只带了一两万人。

      一两万够了,不多不少,够包饺子了。

      陈友谅兵临城下,气焰十分嚣张。老实说,就这么小小一座池州城,他根本不放在眼里,劳驾他大汉皇帝御驾亲征实在太不应该。皇帝大人很心急,早点打完早去打安庆,于是命人拼命搦战骂阵,台词无非就是那么几句——“我大汉皇帝亲临池州,还不速速打开城门出来投降”“徐达缩头乌龟,快快出来大战三百回合”。

      不用三百回合,一个回合就够了,多了懒得跟你玩。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课本里,我们能看到这么一句——“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下面,该轮到陈友谅了。

      ——池州城头上三声炮响,给陈友谅送来了惨败。
      徐达命手下在墙头上放炮三声,陈友谅在城下大惊:不好,有埋伏!

      说时迟,那时快,城头守军大声鼓噪,杀声震天,陈友谅大军惶恐不安,军心大乱。

      九华山上的常遇春听到三声炮响,立刻做出反应:全军出动!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3: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乎就在同时,徐达率领城里的守军打开城门杀将而出,陈友谅大军乱作一团,且战且走,徐达一马当先,带领部队大砍大杀。手下人一看,领导都奋不顾身了,榜样就在身边,还犹豫什么?杀!

      就在此时,常遇春率军赶到,与徐达一起对陈友谅大军前后夹击,陈友谅大军顾首不顾尾,死伤无数,大败,惨败。

      两万五千人包围不足两万人,饺子就是这么包成的。

      败局已定,逃命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朕下次再找你们报仇!陈友谅在部下的掩护下朝战船撤退,坐着小船溜之大吉,拼死逃过一劫。

      战果:陈友谅一败涂地,被斩首一万多人,被俘三千人。徐达、常遇春一方大胜,死伤仅数百人。

      死者长已矣,生者(俘虏)怎么处理?

      战争结果上报到朱元璋那里,朱元璋相当高兴,对刘伯温的先见之明、用兵之计赞赏有加。

      然而,对于怎么处理俘虏这一问题,朱元璋也很头疼,不知该杀该留,于是向大家咨询意见。

      李善长主张全部杀掉,以免这批人心念旧主,再为陈友谅效力。到时再杀他们就难了。

      然而,刘伯温的意见却截然不同——将这三千人全部释放。

      李善长见刘伯温提出相反意见,认为刘伯温这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刘伯温却拿出他的道理:现在战争才刚刚开始,我军不能杀戮太重,以免损失民心。况且自古不杀战俘,应该恩威并重,以吸引更多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李善长依然坚持主张将全部战俘就地处决,不留一个活口。

      朱元璋看他们两人意见相左,却只是静静地听着,并不吭声。他在看他们最后谁占据上风,自己再主持局面。

      只有我才是那个最终具有决定权的人!

      眼看他们争执不下,各有各的道理,朱元璋明白,该自己出马的时候了。于是选择采纳军师刘伯温的意见——释放三千俘虏。

      他的理由跟刘伯温一样:如今正是战事之初,杀戮太重不利于团结群众,不利于革命队伍的发展壮大。

      李善长已经看出来:在朱元璋的专家顾问团中,刘伯温虽然刚入职,但已经成了朱元璋面前的红人。如今,他的风头正盛。这个人,是自己在职场中最大的竞争对手。如果将来有谁够资格与自己争功,一定会是这个人。

      事实上,李善长从刘伯温加入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将他牢牢地记在心里——这个人的能力太强大,绝不能对他掉以轻心。

      然而,对于刘伯温来说,李善长与自己的意见不同仅限于工作上,并不存在勾心斗角。他也不想勾心斗角,这是自己出仕以来最深恶痛绝的。从前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

      然而,刘伯温不明白,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想逃避就能逃避的。好比一个人在路上走得再小心翼翼,总在防止被车撞到,但谁也难以保证,开车技术烂或者酒驾的人偏会撞到你。

      几年之后,他将会亲身体会到这一道理。

      很明显,现在还不到那种时候——现在是革命时期,而革命时期是没有工夫忙于内斗的。

      既是革命时期,就要凝聚人心,就要宽大为怀。朱元璋为了大局着想,采纳刘伯温的意见后,下令让徐达释放三千俘虏。

      然而,他不会想到,这三千俘虏已经被杀殆尽。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3: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常遇春的杀戮

      三千人投降遇到常遇春,简直是遇到了阎王,纯碎死路一条。

      当朱元璋的军令传到徐达和常遇春军中时,已经晚了一步——常遇春杀了其中两千七百人,只留下了三百人,算是大发慈悲。

      这一数据用百分比来说明,就是:三千人被杀了百分之九十,只留下百分之十。

      此数据还说明一个事实:常遇春是一个杀人狂魔!

      同样身为名将,常遇春与徐达最大的不同是,常遇春好勇斗狠、冲动嗜杀、凶残至极,而徐达隐忍克制、沉稳持重、忠厚仁慈。

      朱元璋知道,常遇春就像一只猛虎,必须有一条锁链套住它。否则,它就会失去控制,疯狂地咬人、吃人,那将会相当恐怖。

      所以必须给他套一条链子,这条链子,朱元璋自己不在他身边,没法套,所以只能委托给别人——徐达。

      所以一直以来,虽然朱元璋知道他们都很能打仗,但他每次都让徐达当主帅,常遇春当副帅。

      朱元璋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常遇春受到上级限制,不能为所欲为。

      常遇春当然不明白其中的玄妙,但既然最高领导这么安排,也只好听命。

      事实上,身为主帅的徐达也阻止过常遇春,告诉他自古不杀降,应当将俘虏全部释放。如果一定要杀,也要先向吴国公请示,等吴国公批准同意了才能执行。

      但常遇春此时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联想到前不久攻打杭州失利,满肚子怒火正无处发,这一回打了胜仗,正好可以泄愤。于是将所有对张士诚的愤怒都转移到了陈友谅身上:反正都是领导朱元璋的敌人,杀谁不是杀。因此,他不但对徐达的告诫不以为然,还反对这么做,理由是放了他们就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必须斩草除根。

      这个理由跟李善长主张的简直如出一辙,都够狠够彻底,但造成的负面后果也是相当大的——民心。

      要知道,战乱年头,大家都吃不饱饭,参军打仗无非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吃了饭就要为他们卖命打仗,无可厚非。你不让人在你的敌人家吃,将他们俘虏过来,也没问题。但只要你给饭吃,他们也都是明白事理的人,也会为你卖命:去哪家不是讨口饭吃,在哪家干活不是干活,都一样。既然这批人已经投降你了,就是你的人,你还杀他们,这就很不厚道了。俘虏也是人,也都有家属亲戚,也都有街坊邻居,杀了他们事小,让群众寒心事大。

      但常遇春不会想这么多,一个字,杀!统统杀掉!免得给敌人留下帮凶。

      老实说,常遇春这是不自信不成熟的表现。既然你够猛,够牛,区区三千人,就算他们以后见了老东家陈友谅全部反水倒戈,你也照样能把他们干掉。

      然而,就在徐达向朱元璋紧急报告常遇春不听劝阻要杀俘的信发出后,常遇春就迫不及待地挥下了他的屠刀,大开杀戒。当朱元璋的军令下达之时,俘虏已经被他杀掉两千七百人,剩三百人。

      徐达对常遇春杀俘的举动十分痛心,但常遇春是朱元璋的爱将,拿他没办法,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令将这三百人全部释放。

      常遇春对徐达这么做很不满,就此暗暗跟他结下了梁子。

      一直以来,常遇春都不相信“杀降不祥”。在他看来,那只不过是迷信,完全没有值得相信的价值。

      是的,他不相信这些“迷信”,不相信报应。他可能听说过以下这些历史事实,但他绝不会相信每一件事里面存在的内在联系:白起杀降,被范雎拿来当作借口进谗,被秦王以有损秦国仁义之名赐死。项羽杀降,三秦民心尽失,后来失去天下,身首异处。

      你如果对他说这些,常遇春一定会认为你是在扯淡。

      常遇春很自信,自己这么做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连领导朱元璋都会理解他,赞成他。

      朱元璋得知常遇春杀俘后,只能长叹一口气。毕竟事已至此,追究他也是多余。况且他刚打了胜仗,总不能降他的职,打他一顿,所以只好作罢。

      刘伯温明白朱元璋的想法,也知道常遇春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因此也不打算主张惩罚常遇春,因为他很清楚,建议也没用,反倒会惹朱元璋不高兴,而且还会让常遇春记恨他,这样做不值得。

      但他知道有一点,就是——人在做,天在看,常大将军虽然骁勇,但他嗜杀成性,做人太绝,迟早会出问题的。

      一切,都像是上天冥冥之中注定的。

      数年之后,常遇春绝不会想到,自己如何会落得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下场——事实上,他连意想不到都来不及。

      但那是数年之后,不是现在,上天并没急着现在就要收他。因为现在他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仗要打。

      因为,陈友谅又要来了。

      陈友谅大喊一声:“我陈老三又回来了!”

      他要复仇。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3: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Chapter04 无间道:陈友谅攻打应天,再次惨败

      ◆战or降:应天府的争论

      刚刚即位不久的大汉皇帝陈友谅的“声东击西”计竟然被识破,亲自出马差点被活捉,被人挖坑跳进去差点没出来,实在是岂有此理,太丢脸,太可恨!

      对于陈友谅来说,其实失败是可以忍的,计策被人识破,也还是可以忍的,但识破自己计策的人居然是朱元璋(误会,绝对是误会,他不知道朱元璋身边来了个刘伯温),这就太让人难以接受了!一个没读过书的、臭要饭的,比一个秀才(陈友谅中过秀才)聪明?这不可能!

      太伤自尊了,太丢面子了。

      一向自恃聪明绝顶的陈友谅怒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老子要报仇!

      陈友谅手下的大臣见皇帝大人怒了,都吓得瑟瑟发抖,因为他们深知,以这位皇帝大人的脾气,他一动怒就是要杀人的,于是赶紧响应:对,报仇!报仇!

      太尉张定边立即提出联合张士诚,共同对付朱元璋,解救众人于陈友谅的屠刀之下。

      其实大家都知道张士诚那是绝对靠不住的,但此时只有张士诚可以救得了他们。

      陈友谅这时候脑子发热,也没多想,当即表示:正中朕下怀!好,去联合张九四(张士诚小名九四),共同对付朱重八!

      于是派人去杭州找张士诚,邀他发兵一起攻打朱元璋的应天府,事成后如何分成云云。

      几天后,陈友谅使者带回消息:张士诚口头答应“好好好”,实际上不发一兵一卒,明摆着耍咱们。

      陈友谅再一次怒了:他娘的,张九四,你这么窝囊,等老子干掉朱元璋,回头再来收拾你!

      不过很快他又恢复了冷静,算了,不跟他计较了,犯不着。因为张士诚胆小怕事、偏安一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指望他出兵一起打朱元璋那纯粹是太阳从西边出来。

      所以陈友谅痛定思痛,靠人不如靠自己,决定自己去找朱元璋算账。

      上次池州兵败,是我疏忽大意,只带了不到两万人马,被你包了饺子,算你狠。这一次不同了,我要集结重兵,直捣你的老巢——应天府!

      是的,我是不会失败的。我失去的,我将亲手拿回来!

      很快,报仇心切的陈友谅召集了十多万兵马,日夜操练,并御驾亲征,日夜前进,赶往采石。

      采石,如果我们还记得,就是五年前朱元璋发动渡江战役时抢滩登陆之地,常遇春就在那里以“撑杆跳”“一声吼”一战成名。之后,朱元璋就占领了集庆,并改名为“应天府”。

      如今,陈友谅发兵十万攻打采石,企图夺走这个地方,然后一口气攻下应天府!

      因为,这里距离应天相当之近。近到什么程度?采石位于安徽马鞍山、长江上游南岸,应天位于江苏西南、长江下游中部,如果从采石出发,在无风的情况下顺流而下,不出两天就能到达应天,如果是顺风而下,只需要一天就可以到达。我查了一下,换在今天坐车的话,从采石到南京,一趟50分钟。

      可以更加简单明了地说:陈友谅只要攻占了采石,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踏到了应天城下。

      应天城告急!

      消息一传到应天府,顿时人心惶惶,全都炸开了锅,甚至有人造谣陈友谅一旦打到应天来就会血洗全城,以报池州兵败之仇!

      这么搞法,全应天府都鸡飞狗跳,朱元璋是应天之主,责任重大,于是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应敌之策。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3: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率先发言的是李善长,但他并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相当圆滑。他的发言相当有技术含量:

      “陈友谅野心勃勃,弑君篡位,妄自称帝,如今率十万大军前来攻打我应天城,想一举灭掉我们。我军人这么少,如何迎敌?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负主公厚望!”

      如果你关注足球运动,应该知道足球赛场上有一种球叫“全场任意球”,又分为直接任意球(也称“一脚球”,当一方队员故意违反足球运动规则的有关条款时即被判罚直接任意球,由对方主罚队员在犯规地点直接射门,得分有效)和间接任意球(踢球队员不得直接射门得分,必须传过球以后才可以射门)。

      无论是直接任意球还是间接任意球,踢球时都必须将球放定,踢球队员在球未经其他队员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

      直接任意球的规则是:如果将球踢入对方球门,得分!如果将球踢入本方球门,判给对方踢角球(足球比赛中死球后重新开始比赛的一种方法。角球可以直接射入对方球门而得分)!

      间接任意球的规则是:当裁判员判间接任意球时,应单臂上举过头,并保持这种姿势直到球踢出后被其他队员触及或成死球为止。

      在朱元璋组织的这场“足球比赛”之中,李善长突然由一个足球队员化身为边线裁判,站出来在球场中心给队友放了个“直接任意球”——踢吧!看你往哪一方踢!反正我不踢!至于你得分还是没得分,我管不了!然后赶紧回到场上,恢复运动员的身份,看大家怎么踢。

      我们的主裁判朱元璋不愧是个英明的裁判,在场上静静地观看着这场“比赛”,虽然不动声色,但什么也逃不过他的眼睛:李善长未经允许,自己跑出来客串起边线裁判,搞了这个全场任意球,如此做法实在太过精明——精明得僭越了本分!

      僭越本分的人就是不安分的人,不安分的人是不讨人喜欢的。

      在朱元璋的意念中,自己组织的比赛很特别,除了自己一个主裁判,是不需要其他裁判的。

      然而,李善长却挑战了他的潜在规则,自己客串了一把边线裁判,这就有点很不安分了。

      朱元璋不喜欢不安分的人,但目前和以后还要用这个人,所以他没有说话,保持了沉默。

      他想要在接下来看看下面的人怎么踢这一场球。

      事实证明,下面踢球的人实在太过精彩,个个脚法不一,令裁判朱元璋大开眼界。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3: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上去踢一脚的队员是汪广洋。

      如果说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左相(朱元璋取消丞相制度后,明朝再无丞相,清朝也没有),那么汪广洋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右相。很不幸的是,汪广洋和胡惟庸一起,成为了中国宰相制度的纪念品。

      《明史》评价有明一代能被称为真正的丞相的只有两人,一个是李善长,一个就是汪广洋(故终明之世,惟善长、广洋得称丞相),先不管这句话对不对,但能跟李善长平起平坐,至少说明汪同学确实是有点料的。

      汪广洋,字朝宗,江苏高邮人,通经史,擅长写诗,而且还会写一手漂亮的隶书(秦朝开始流行的字体,后来衰落,能写的人不多),并且长于兵法,可谓多才多艺。跟刘伯温一样,他还中过元朝的进士,水平相当之牛。

      要知道,元朝97年的历史中,从1313年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1315年第一次开科取士起,以后三年一次,直到元亡,一共举行了16次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共计1139人。平均下来,全国每年11个人被录取,当时全国人口大概在七八千万,大家可以算一下录取比例。而科举考试向来难度极大,相当于语文高考+公务员考试,有过这方面经验的人应该能体会到,所以我就不再多费唇舌。

      汪广洋考上进士后,并没有被授予实职,于是混迹在太平(今安徽当涂)一带,后来去了元海上副万户、浙东宣慰副使石抹宜孙手下干过参谋,混得也算有头有脸,结果刘伯温一去就抢了他的风头,造成他很快被领导冷落,所以他干脆就辞职不干了。朱元璋攻打采石时,听说他很有才干就把他招到了手下效力。刚开始任元帅府令史,后来当了中书左侍郎,干到今天这个地步。

      没想到,在新东家这里,汪广洋再次遇到了前同事刘伯温,汪先生很无奈,刘先生为啥老是阴魂不散,走哪跟哪。但刘伯温也没办法,因为世界实在太小,前缘未了,只能再当同事。

      没人会想到,十几年后,汪广洋会因为刘伯温的死而受到牵连,被贬赐死,可谓是缘分未尽。

      眼下,汪广洋也不管刘伯温在不在身边,也不管他是不是在看着自己,看着自己更好,让他看看我已非昔日吴下阿蒙,所以他打算先一展身手,让人见识见识他的水准,于是飞起一脚将这颗“任意球”踢起:

      “以我之见,如今敌众我寡,硬拼肯定是不行的,不如将应天府中的粮草都运到钟山(即紫金山,位于今南京市东郊)去,给陈友谅留下一座空城,陈友谅见一无所获,必然会追到钟山来找我们算账,我们在钟山设伏就可一举击败他!”

      汪广洋的这个计策很明显意在设伏,陈友谅大军来袭,应天城就那么点大,能抗几天很成问题,所以他就想把陈友谅从应天城引诱到钟山去,因为他知道就凭一座空城肯定吓不住陈友谅,陈友谅多聪明的一个人,绝不会像司马懿一样上当撤走,所以必然会开进城去。但当他进城去后,发现城里全空了,人全跑完了,就会打探敌军去向,紧接着就会追到钟山脚下,正好就会中了朱元璋的埋伏。

      如此想法非常好,相当好,但却有一个细小却很关键的纰漏,亟待人去发现。

      就在此时,有一个人看了出来,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你这样做是不可取的。且不说钟山容不容得下我军这么多人,最关键的是,你怎么就断定陈友谅会追去钟山,而不是占领城池后踞城而守?

      出乎你的意料的是,这个人不是刘伯温,而是另一个一直没上场的人。但这个人,一旦上场就很难退下去,直到十几年后惨死于场上。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13: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