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8 11: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397)
拼剌刀是个需要专心的活,没人留意到背后还有偷袭,而且用的既不是剌刀,也不是马刀,竟然是根扁担!
扁担也能杀人,当即就有两个家伙中招倒地。周围的日伪军惊慌失措,不知这是何方高手,全都围了上来,炊事兵杀红了眼,犹然不惧,抡起扁担就是一顿横扫。
第四十七军本已处于劣势,一看炊事兵都如此之猛,全都激动起来,乘机将冲上来的日伪军全部击溃。
炊事兵全身八处负伤,但完成了这么浪的一件壮举,伤痛都已无所谓,当下他背着缴获的三支三八式,笑逐颜开地走下了战场。
炊事兵的事迹代表了第四十七军的士气。蒋介石和卫立煌都明令嘉奖,颁予奖章,并给这位炊事兵在四川老家修了一所房子,以资奖励。
1938年11月,李家钰升任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仍兼第四十七军军长。
李家钰能打得好,除战术得当外,与第四十七军在武器装备方面上了档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武器是多么重要,大家都朝思暮想,像李家钰那样为了打通关节,不惜“走猫步做鸟事”的事例,在当时不胜枚举,几乎是个普遍现象。
不过有些人就不用这么麻烦,他们有老头子直接批的条子,比如杨森。
淞沪会战后,杨森奉命率上一个较为完整些的旅,跑步前进,去防守虹桥机场。正值晚上,大雨不期而至,一路走得很是辛苦。到了机场一看,到处黑漆漆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机场这么大,目标如此显著,兵力又这么少,杨森感到一筹莫展。
正在他为如何排兵布阵伤脑筋的时候,上级命令传来,要他立即放弃机场,向苏州开拨。同时又特地叮嘱杨森,行军速度一定要快,否则会被前方撤下来的部队绊住。
被撤下来的部队绊住?这该有多少撤退部队。杨森的心马上沉了下去,凭借直觉,他知道大事不好,淞沪会战肯定失败了。
果然是如此,跑吧。
上海市郊的大河小溪星罗棋布,走一段路就要过一座桥。杨森的部队秩序井然,行动迅速,一路有桥可过。只苦了那些行动迟缓或落在后面的部队,好不容易赶到河溪边,桥已经被炸了——这些留守的炸桥部队为了自身安全,往往不管后面的部队到没到,先炸了好自己跑路。
后续部队本来军心已乱,一看退路没了,立马崩溃,枪械马匹抛弃一空,人马一哄而散,其景惨不忍睹。
杨森为之痛心疾首,但事到如今,他也只能先顾着自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