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5 14: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冒进”的计划,不过就是导致供需不平衡,至多是资金、原材料不足,导致一些计划无法按时开工或无法按时完成呗,能有多大的事啊?周恩来何以如此重视,不惜与毛泽东公开对抗呢?原来,新中国的计划严重向重工业倾斜,所谓重工业,就是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行业,这些项目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工业和技术水平,中国要想完成工业化,就必须有强大的重工业,你做个毛巾,生产个酱菜,产量再大能说明什么啊,当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中国GDP世界第一,有用吗?所以,深深的落后挨打的体验,和苏联发展重工业使国家强盛的经验,使毛泽东急于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可是,用有限的资金和原材料去应付超高速的重工业发展,将会导致和民生直接相关的轻工业的严重失衡。
好在1957年的计划在56年底已经做了出来,没有受 “反右”的影响,这仍然是一个保守的“反冒进”的计划。在周恩来的强拉硬拽下,1956年和1957年虽然没有达到毛泽东所希望的高速,但国民经济强劲增长还是做到了,重要的是没有出现严重的失衡问题。带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957年底,毛泽东率团访问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大会。那会儿的社会主义阵营,相互之间不像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大家都往同志加兄弟的情分上靠,和咱们传统的中国农村特像,谁家有点什么事,街坊邻居当家子就一起上手,红事帮白事帮打架也帮。波匈事件,不是弄的兄弟关系出现裂痕了吗?这次借这个由头,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都派出了高级代表团,对外我们还是要展现一下团结的。
毛泽东这次访苏,已经与49年第一次完全不同,近代中国落后挨打、乏善可陈,那时中共又刚刚夺取,是社会主义阵营中不折不扣的小兄弟,面对傲慢的斯大林,毛泽东很有些挫折感。可这会儿的中国,先是用朝鲜战场上的强硬表现,展现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敢于争勇斗狠的新形象,接着连续几年的经济成就,也是十分令人艳羡。而苏联就不同了,赫鲁晓夫先是接了盖子,出了斯大林的丑,接着在波匈事件中进退失据,出了自己的丑,使曾经威严与强悍的苏联形象大为受损。毛泽东就不怎么瞧得起赫鲁晓夫,那么点小事都搞不定,还充什么大哥啊。赫鲁晓夫看来也很认可中国地位的提升,所有共产党代表团都住在列宁山别墅区,只有把毛泽东被安排在了克里姆林宫。各代表团不光没意见,还纷纷过来拜会,毛泽东的威望似已不输于赫鲁晓夫。
毛泽东在莫斯科享受了一通大哥待遇,多少有些飘飘然,加上他讲话不拿稿,拿起嘴就说,嘴上就少了把门的。当时,赫鲁晓夫提出来,咱们社会主义有制度的优越性,发展速度肯定比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快,你看我们都发射人造卫星了,美国还没有嘛。既然我们的实力能超过资本主义阵营,那我们就更要坚持和平共处,跟他们和平竞赛,在谈判桌上用实力战胜对手,而不是用战争解决问题。毛泽东当即表示反对,既然我们力量这么强大,还谈什么,打败他不就完了,大不了就是核战争,中国6亿人,死一半还剩3亿,谁怕谁。
接着苏联提出15年赶上和超过美国,毛泽东和谁也没商量,当即表示,我们15年左右,在钢铁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这比死3亿人不不着边际多了,反正咱手里也没有原子弹,核战争打不打得主动权不在咱手里,说说大话也无所谓。可你当着社会主义阵营全体说要赶超英国,那就不是过过嘴瘾这么简单了,当时英国钢年产2000万吨,中国的年产535万吨,差了快四倍,就算人家原地踏步等着你,追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11月18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宣布的赶超目标。回国后找有关部门进一步了解英国工业和经济发展的情况。12月上旬,中国工会八次会议上,由李富春论证赶超英国的现实可行性。12月8日,毛泽东召集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通报赶超设想(注84)。全国各族人民无不欢欣鼓舞啊,不用解对手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水平,未经专家论证,就能制定赶超目标,古往今来只有毛主席能够做到,充分说明了毛主席的伟大,跟着这样的领袖,就没有不敢吹的牛。
刘少奇管党、周恩来管政,两人联手似乎可以架空毛泽东,可毛泽东所依仗的新精英阶层的能量实在不可小觑,他们可以在“反右”中轻松得手,这会儿又成为了吹牛的主力军。通过新精英阶层的力量,毛泽东又反过来架空了这二人,你们愿意附和我,我欢迎,不愿意附和我,我也可以将命令直接下达下去,那你们就被抛到了和右派差不多的边缘,只剩50米了(注85)。周恩来最先服了软,在毛泽东认定“反冒进也促进了右派的进攻”后,周恩来马上在接下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肯定“一九五六年的建设是跃进的发展”而非全面冒进。甚至还在1958年5月26日晚,给毛泽东写了封检讨,承认反冒进是方针性的错误(注86)。刘少奇紧跟其后,拥护毛泽东。陈云也跟着做了检讨,至此“反冒进”灰溜溜的失败了。
周恩来刘少奇的同盟军——旧精英阶层,经过暴风骤雨般的“反右”,即使没去扫厕所,也已经被吓破了胆,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我们举手拥护就是。于是,以春晚的心态,新闻联播的严谨,出炉了1958年的计划,工业总产值增长33%,农业总产值增长16.2%,财政收入增长20.7%,基本建设投资增长41.5%,钢增长33.5%,生铁增长35.5%(注87)。在没有反对声音的祥和气氛中,自上而下的吹牛,演变成了全民自娱自乐的狂欢,这个运动后来被命名为“大跃进”。
为了体现自己的先进性和对党的忠诚,下面的同志们已经不满足于完成党中央下达的指标了,纷纷加码,当任务从中央、省市、乡镇下到工厂和农村时,已经辉煌的面目全非,当基层的指标再反馈到毛泽东那里时,他为之无比振奋,深深的被自己感动了,鼓励大家道:不要被名家权威所吓倒……“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要剥夺那些翘尾巴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资本,鼓舞工人、农民、老干部、小知识分子打掉自卑感……。外行领导内行,是一般规律,差不多可以说,只有外行才能领导内行(注88)。有了毛主席的肯定,外行和所谓“卑贱者”大呼过瘾,更加无条件的支持自己的领袖。毛泽东也借机提出了个人崇拜也不能无原则的批判,对于正确的个人崇拜还是要支持的,至此“八大”提出的反对个人崇拜被束之高阁。
最不容易被戳穿的骗局就是自己骗自己,如果这只是一个无底线不要脸的吹牛大赛,我们不妨当相声听当小品看,可问题是参赛者尽皆陶醉于自己设计的骗局而不能自拔。领袖说15年赶上英国,下面喊七年超了他算了,领袖说咱20年赶上美国,下面喊十年就够了。一片喧嚣过后,国家计委隆重登场,提出了个《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说咱们两年(到1959年底)钢产量超了英国,用不了三年咱就全面赶超了它。毛泽东充分肯定了这个报告(注89),他不仅坚信中共已经找到了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正确途径,而且认为中国将比苏联更快地进入共产主义者的理想社会。在被妄想冲昏了头脑的时候,竟然还不忘哥们义气,11月21日的武昌会议上,毛泽东表示,即使我们先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大门口,也不进去,得等等苏联(注90)。毛泽东都糊涂成这样了,不糊涂的那帮人还信誓旦旦的在那装糊涂,这还能有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