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2-26 16: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宝宝寒 于 2014-2-26 16:27 编辑
军队,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暴力集团。谁掌握军队,谁就可以成为国家的实际统治者。无论那个人控制军队,都有可能利用这种令人生畏的恐怖力量,建立专制独裁政权。
大陆会议过去为了防范这一点,就架空最高军事首长的权力,由自己掌握军队的实际权力,实行人民指挥枪,这就是军队国家化的雏形。
但议会全程干预军事行动,又违背了战争规律,导致军事失败。实践让大陆会议不断反思,终于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公民掌握政权,议会控制军队,授权军事首长负责作战,建立一种军队国家化的新体制。
这种体制,确立了法治先于军事、民权高于军权、军权合理分置的原则,既防止了军事独裁,又避免了军事指挥不力,是一种既符合民主要求,又符合战争规律的新型军事体制。
在这种体制的控制之下,军队,终于由独裁专制的打手变成了民主自由的保镖,这是人类治理体制的巨大飞跃。
大陆会议制定了与军事首长分权的权力协议。华盛顿面对大陆会议的授权,既诚惶诚恐,又扬眉吐气,还觉得重任在肩。一方面,小心翼翼地遵守协议,唯恐犯错;另一方面,又利用新获的权力,断然采取新措施,谋划新行动,不让授权者和老百姓失望。
一是留兵。对服役期快满的士兵,劝他们留下来。愿留下的奖励10美元。这点钱今天不算多,二是聚兵。把盖茨、沙利文和其他一些将领的军队调至特拉华河军营,壮大力量。
三是征兵。华盛顿拿出青年时代征兵的办法,以物质奖励吸引人们参军。凡参军的,都奖励一定的资金和土地。此招很奏效,缺地的农民和穷人踊跃参加,步兵营增至88个,规模与英军相当了。而且,新军的服役期是3年。这是个很大的变化。
体制一变天地宽。美军形势日渐变好。
至于陆军豪的形势,比美军还好。自从击溃华盛顿的军队后,他又横扫新泽西,击败其他几路美军。美军一路西逃山区,一路北逃哈德逊河谷,还有一路则逃回新英格兰。
所谓的大陆军,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已。稍一用力,就哗啦哗啦打得他们满地找牙、落荒而逃。
好了,打完收工。
大的战事基本结束。美军嘛,如果还能称之为美军的话,他们最多会来点小股部队偷袭,除此之外,还能指望他们做什么?
几股逃窜的美军,分点兵追追就可以了。
威廉.豪现在最紧迫的任务,不是打仗,而是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
战乱时期维护秩序,离开了军队还是不行。
于是,陆军豪把军队分散到17个地方,维护各地社会治安。豪下令,整肃军纪,严禁扰民。
在那时也算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但实际情况是,军队每到一地,大肆劫掠,老百姓恨之入骨。
英军这么做,除了军纪变坏外,还有个重要原因:英军自身条件确实很苦。他们的后勤补给主要来自于英国本土,路途遥远,状况百出,接济不上,弄得英军吃不饱、穿不暖,疾病流行,情况也很惨。
在这种情况下,军队要做到不偷不抢不占,难于上青天。
这样就不断激起民愤,最后新泽西各地的老百姓不断起义。虽然规模不大,但也让英军没好日子过。
形势对美军越来越有利。
华盛顿们敏锐地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找机会反击!
一连串的失败让华盛顿灰头土脸,也让美洲独立人士信心大失,大陆会议发行的货币也大幅贬值。如果不想办法打胜仗,军心民心有可能悲观沉沦,独立事业有可能一蹶不振,人民自由有可能成为梦呓。
历史,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
恰在这时,远在外地的副官里德,写了一封信送给华盛顿。信中建言:现在英军分散,老百姓到处起义,民心可用,我军为什么不攻其一点,打个胜仗呢?就是失败了也没关系,不就是多失败一次吗?如果胜了,情况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华盛顿阅毕,大呼过瘾,这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既然英雄所见略同,那就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