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草鞋军团----关河五十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2: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420)

  王缵绪大走“群众路线”,为了提高支持率,不惜四处撒网,重点培养。他每天有事没事,必到文庙后街的励进会办公室报到,跟留川将领们逐个“谈生意”,承诺只要自己能在军界跨上一小步,一定会拉兄弟们走一大步。
  王陵基当然知道王缵绪都在干些什么,但他不屑为之,而且认为王缵绪不过是在枉费心机,白花力气:我看你也就那张比大地还深沉厚重的脸皮值点钱了,以为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就能胜过我,做梦的吧?
  可是事件的进展表明,做梦的还是王陵基自己。
  王陵基以为人的名儿,树的影儿,压倒王缵绪是理所当然之事,却不知道这个世界一向都很现实。
  除了封官许愿外,王缵绪还到处给王陵基抹黑,说他性情粗暴,刚愎自用,惯于排除异己。
  公众人物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塑造出来的。经过王缵绪的东涂西抹,王陵基成了这样一个人: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
  这是林语堂评价鲁迅的一段原话。用到鲁迅身上,是对一代文坛巨匠的恶意攻击,给了王陵基,也同样可以把他打扮成头上长角的怪物一个。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众人都去捧王缵绪了,没人理会王陵基,让“王老师”无形中陷入了“有微博,没粉丝”的尴尬处境。
  在王缵绪还没有想到复兴社和康泽这条捷径之前,蒋介石对让谁当集团军总司令,其实都无所谓,反正都不是他的人,就看四川军界的民意如何:名额只一个,你们拥护谁,我就选谁。
  悄没声息之中,王缵绪一点一点地拿走了本该属于王陵基的那份奶酪,成功地当上了集团军总司令。
  王缵绪兴致勃勃地着手组建第二十九集团军,把留川部队中的大部分打包放在了一起。
  竞争前的承诺还是要兑现的,关键是如何摆平。在这方面,王缵绪着实动了番心思,他把属于刘湘嫡系的许绍宗提升为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67军军长,把原属刘存厚的廖震提升为第44军军长,第二十九集团军就由这两个军组成。以下也全部按照原有职务升级任用,真个是皆大欢喜。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2: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421)

  第二十九集团军于1938年3月开始正式组建,一个月后,王缵绪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代理省主席一职,当然不肯抛下这顶乌纱帽出川,于是便由副总司令许绍宗代理总司令。
  第二十九集团军乘轮东下后,在鄂东担任守备。
  1938年7月,第6师团杀入鄂东,与之交战的桂军和川军均为集团军建制,但即便如此,仍挡不住日军的凌厉攻势,以致太湖、宿松、黄梅、广济等四县都先后陷于敌手。
  与此同时,第6师团因伤亡过大,也暂时失去进攻能力,只得一边在黄梅、广济休整,一边等待后方新兵补充。
  黄梅、广济之后,即是长江上第二大要塞田家镇要塞,也可以说两县是田家镇的屏障,其作用犹如大、小关之于安庆。
  鄂东属第五战区,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因患牙疾,由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代替指挥。白崇禧决定乘第6师团处于休整之际,大举反攻黄梅、广济,用以保障田家镇,这就是黄广战役。
  反攻行动由川军和桂军共同承担,川军攻黄梅,桂军攻广济。
  第6师团失去进攻能力,并不说明连防守能力也一并失去了。在黄梅外围,它设置了多层铁丝网和障碍物,火力配备甚为严密,还配有野炮支援,白天根本就接近不了。
  川军遂改昼战为夜战,以“摸夜螺丝”的方式,发动奇袭,曾占领四座地堡,但天一亮,日军骑兵一冲,就顶不住撤了下来。
  为了能攻下黄梅,许绍宗把集团军直属炮兵营都拉上来进行支援。这个炮兵营共有重迫击炮四门,算是川军最好的重型武器了,可实际上对攻坚的作用并不大,因为每门迫击炮仅配十发炮弹,根本就舍不得用,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打了五天,川军依旧没有攻下黄梅,桂军也未能拿下广济,中日双方在鄂东形成了对峙局面。
  就这种以收复失地为目标的战役而言,对峙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失利,白崇禧发起的黄广战役未能收到实际效果,第6师团则乘机进行新兵补充,又部分恢复了进攻能力,随之而来,便是田家镇的沦陷。
  田家镇失守后,日军海军陆战队得以越过这一要塞,在第五战区背后登陆,于是整个战区部队都面临着后路被切断的危险。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1: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422)

  此时李宗仁已返回前线,急忙调许绍宗第二十九集团军前去阻击。
  第二十九集团军奉命出发,其前卫部队893团于黄昏时分赶到登陆地点黄柏附近,恰与日本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大队狭路相逢。
  黄柏有一座九狼山。大家都知道制高点的重要性,二话不说便展开了对山头的争夺,其实就是看谁第一个到达山顶。
  四川尤其是川北多山,川军爬起山来个个飞快,一会儿便登了顶,而日军好不容易才爬到山腰,就再也爬不动了。
  拂晓以后,大家都看清楚了状况。日军还在流着哈喇子仰头往山顶望,山上已经落下了弹雨——手榴弹雨。
  川军守滕县时用的手榴弹为第五战区所发,一般情况下川军使用的都是川造麻尾手榴弹。
  这种手榴弹系刘湘的重庆兵工厂出品,因其形状好似四川的大头菜,因此川军也就把它称为“大头菜”。“大头菜”并不像它的名字听起来那么好吃,尤其扔出去不会马上爆炸是其一大缺陷,地面作战时,日军常常还会捡起反掷回来。
  到了山上,“大头菜”才有了销路。日军没法反掷,只能照单全收,不是肚子被胀破,就是双腿一软,跪倒在地。
  “胀破”的是指挥登陆的大队长及一众日兵,在九狼山横躺竖卧,“跪倒”的是曹长荒木重知注等人,余部匆匆忙忙跑下山,在舰炮的掩护下,躲军舰上歇着去了,川军共缴获武器及各式军用品五百余件。
  日军曹长荒木重知注在入伍前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学生,学过汉语,能说两句夹生的中国话,这在关键时候救了他的命。当川军冲杀到眼前时,他双膝跪地,一挺歪把子机枪举过头顶,连声哀求:“大大的顶好,大大的顶好!”
  战场上,这家伙孬的不行,说软话救小命,一下火线却又嚣张起来,竟然还以歪把子机枪的主人自居,别人一碰,就乱扑乱叫:“我的,我的,不准,不准!”
  接着又嚷:“米西,米西。”
  知道他饿了,要吃饭,众人就把正在吃的锣锅饭给他。谁料这哥们嘴还特别刁,一个劲抱怨:“不卫生,不卫生,面包的好!”
  中国军人,有锣锅饭吃就不错了,还有面包,谁见过那洋玩意?
  后来荒木重知注被送往重庆,仍不忘告川军一状,说川军“虐待俘虏”,不给他面包吃。那时刚刚才能抓到成批日军俘虏,对俘虏政策要求很严,严禁虐待,报上去后,军委会也没问清楚,就给第二十九集团军记了一大过。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1: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423)

  九狼山之战是第二十九集团军出川以来打得最好,也最痛快的一仗,一个团打垮日军一个大队,即便战斗力较强的“中央军”都难以做到。此后军长廖震又亲率一旅,打了一次漂亮的伏击战,光活捉的日本兵就有十几个,缴获战利品甚多。
  这支原本处于二线的川军集团,终于出状态了。
  继第二十九集团军之后,又一支集团军规模的川军出现在武汉会战的战场,领衔者赫然就是在竞争中失利的王陵基。
  职场从来是如此无情,落选之后,墙倒众人堆,曾以励进会太上老师爷自居的王陵基已成孤家寡人,被川人再次奉送雅号:樟茶鸭子。
  樟茶鸭子是一道著名的川菜,经过烹制端出来的鸭子肉质酥软,只有嘴壳还是硬的,以此比喻王陵基光说大话,实际“色厉而内荏”,到了见真仗的时候谁都搞不过,连王缵绪都能压他一头。
  蒋介石忽然来电召王陵基去武汉面谈。
  “樟茶鸭子”起初根本不敢去,追根溯源,他正是四川抵制运动的发起人,张群和顾祝同无法入川,可以说他是主要的罪魁祸首,现在老蒋不是要趁他落魄,来个秋后算帐吧?
  忐忑不安之下,王陵基托人去找张群探听内幕。张群颇有政治家风度,未计较过往恩怨,透露他这一去,不仅绝无危险,蒋介石还将“有所借重”。
  有了底之后,王陵基才飞赴武汉,战战兢兢地去谒见蒋介石。
  以为就算要“借重”,谈话中免不了还是要牵扯到一点抵制运动,王陵基心里已准备好了能敷衍过去的理由,也准备老老实实交待情况,反正既到如此地步,就是被骂被打,都是活该了。
  不料见面之后,蒋介石对此没有提及只言片语,反而温慰有加,再三说他对刘湘的部属会加以爱护,就像刘湘生前一样。
  蒋介石甚至没有避讳和刘湘那种既有互助扶持,也有纠葛斗争的复杂历史关系,同时强调说,“中央”有时过于迁就地方,这对国家,对抗战都是不利的。
  言下之意,希望王陵基不要像刘湘那样桀骜不驯,都到抗战阶段了,还整天想着内部斗来斗去。
  最后,蒋介石寄语王陵基,要他想办法再组织一个集团军,一心一意出川抗战。
  恍如眼前电闪雷鸣,王陵基完全惊住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1: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424)

  从张群那里得知会“有所借重”后,他也曾翻来覆去地捉摸,推测蒋介石究竟会“借重”到一个什么程度。最高的奢望也不过是凑一个军,让他当军长,他从来没想到蒋介石竟然会像对待王缵绪一样,提升他为集团军总司令。
  王陵基几乎都要哭了,当即誓以忠诚报答,并且还坦白说,以前因为刘湘是他的“主公”,所以只知有刘,不知其他,乃至于做出类似于抵制运动那样“桀犬吠尧”的事——桀的犬仅效忠于桀恶人一个,哪怕是干出朝着尧圣人怪叫那样的事。
  谒见结束,王陵基立即回川组织军队,可是回川之后,他才发现这件事难度之大:驻川的正规川军大部分都进入了第二十九集团军,因为励进会的关系,麾下的保安团队也与自己若即若离,哪里还有多余人马可供编组。
  大家都认为王陵基不可能再编出一个集团军,尤其是王缵绪,得知王陵基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直接被蒋介石任命为集团军总司令,那个羡慕嫉妒恨啊。
  彼时王缵绪已获代理省主席一职,志得意满之余,表面上还得摆点姿态,因此一再声称要遵照蒋介石的旨意,欢送王陵基出川抗战。
  王陵基听了,便说:“我老了,没有钱,没有兵,一个空的集团军司令能带多少人呢?”
  王缵绪嘿嘿冷笑: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材料,你还要去过那个官瘾?
  一个人的荒野,常常就是另外一个人的主题公园。王陵基这么说,王缵绪反而起哄得更起劲了。
  看来即便套上省主席的西装,王缵绪还是那个王缵绪,并没有变得更知性,他的目的,无非是要将老家伙推到阴沟里,好好地丢上一把丑而已。
  王陵基哪能不识其中滋味,他当即拉下脸,让人责问王缵绪,认为王缵绪是嫌他,怕他留在四川捣乱,才急着要赶他走,带来的一句话是“王老幺(王缵绪)就这样要我走吗?叫他拿话来说!”
  拿话来说,就是要钱要人的意思。王缵绪明知王陵基编不出军队,但又要看他笑话,就爽快地以省主席名义批了一笔出川军费——钱给了,至于人,对不起,我实在爱莫能助,只好您老自己想办法了。
  王缵绪是绝不相信王陵基能搞出什么名堂的,私下里甚至扬言:“王老方如能编成一军,我就不姓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1: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425)

  可是众人都小看了王陵基。王陵基虽然因自高自大吃过无数的亏,却并不表明他没智商,更不是一个政治白痴,在眼前似乎已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突然小宇宙爆发,把军事指挥上的能量全都移植到了政治场上。
  即便在王陵基带头一呼,率领励进会闹事的时候,能够真正掌控励进会的也不是他,或者说不是任何一个军人——刘湘在布局时几乎每一着棋都经过深思熟虑,他绝不会容许军权在手的人跟他争夺励进会。
  刘湘在的时候,励进会唯其一人左右,他不在了,起实质性影响的还是刘湘的影子,也即刘湘的那些心腹谋臣,具体来说就是“甫系三老”再加一个傅常。
  傅常在四川军人眼里,已成“叛徒”,就像垃圾被放进了垃圾桶,没人再搭理他了。剩下的便是“甫系三老”,潘文华能当励进会会长,可以说皆赖钟体乾护佑之功。
  因潘文华被蒋介石调去阆中修大巴山工事,已入幕于潘文华的钟体乾和乔毅夫也不得不随同伴驾,离开成都,这样,睡诸葛张斯可就在励进会拥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发言权。
  王陵基单刀直入,决定去找张斯可。
  在与钟体乾、乔毅夫分道扬镳后,张斯可也契需通过实际行动,以借重于蒋系阵营,因此两人谈得很是投机。
  之后,张斯可便在励进会内多方斡旋劝说,终于说动众人,率先将四川保安团还原为正规军。
  保安团还嫌不够,张斯可又通过密商,把原属绥靖公署指挥的独立旅调了出来,一共是四个独立旅和八个保安团,终于凑足了一个集团军的编制。
  第三十集团军能够成功编组,张斯可居功至伟,王陵基对此感激不尽,专门任命张斯可为军长,但张斯可只是政治场上的诸葛,既没有带过兵,也没有打过仗,因此并没有随王陵基出川,由副军长代理其进行指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1: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426)

  因为是靠张斯可一张嘴编织起来的,第三十集团军的人心并不是很齐,约束力也不强。王陵基任命的四个师长,只有两人随其出征,另外两人都以患病为由请假留川,此外绥靖公署所属的两个独立旅又远在西昌,集中缓慢,所以王陵基很晚才得以率部到达前线。
  此时正是前线急需兵力的时候,陈诚来一个是一个,赶紧把王陵基派上阵。
  一打,出洋相了。
  第三十集团军的兵力主要来自于保安团,其中大部分是川军缩编时退下来的官兵,既被缩编,当然应归入“老弱”之列,在未重新进行整训的前提下,骤然之间根本无法胜任这种大规模、高强度的战役。
  各部纷纷败下阵来,仅在万家岭西南的麒麟峰阵地坚守了一段时间。麒麟峰山势险峻,不过山上仅能部署一个营,王陵基便将主力集结于此,采取轮换制,每天一个营,逐营替换,因伤亡过大,最后还是坚持不住退了下来。
  刚出川就打了败仗,王陵基身上很是受不住,毕竟他和杨森一样,从前打仗都胜多败少。
  王陵基一通大吵大骂,可又不知道该朝谁发泄才好,幕僚劝慰他说,算了,吵驾也没用,赶紧把现有防线固守住,先确保再不后退,然后寻机积极反攻才是正经。
  王陵基觉得有理,遂抓紧时间对部队进行整理和训练,准备扳回局面。
  整训需要时间,可他已经没有时间了,随后的问题不是出在“小泥鳅”们身上,说来说去,还是“大块头”惹的祸。
  第三支川军集团来了。
  从徐州撤出后,孙震第二十三集团军人马不整,但前方作战又急需兵力。李宗仁便让孙震将尚能作战的部队,编成第124、125两师,前去参加大别山以北的信罗战役(信阳至罗山)。
  第125师到达罗山县城西十里时,因不知城内虚实,师长王学姜命令部队就地扎营,他带上一名团长,两人打马先去察看地形。
  中午走的,到傍晚还不见人回来,只是听到城门方向枪声密集。经过侦察,发现是日军正在进行迂回。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1: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427)

  顾不得找师长,部队首先往前建立阵地,以阻击日军西进。前进过程中,电话兵沿途看到电话线便试线、呼叫,呼来呼去,猛不丁跳出一个声音,说话的人竟然就是“失踪”了的师长王学姜。
  原来白天王学姜看完地形待要回身时,日军已经迂回上来,王师长避闪不及,只得退入罗山县城,进去之后才知道是座空城,于是拿起电话就打,凑巧便跟部队联系上了。
  午夜过后,趁日军注意力转移,王学姜骑马出城,绕道回到了师部。
  沿这一方向进攻的日军虽曾占领罗山,但一时无力分兵驻守,这才造成了一座空城,也让王学姜多了一段大难不死、绝处逢生的佳话。
  因孙震有事回川,两师系由军长陈鼎勋指挥。陈鼎勋在得到王学姜的报告后,当晚便调整部署,将第124师推进至罗山附近的任岗,与第125师进行衔接。
  日军增加兵力后,即从认为他们认为有空隙的地方发起进攻,但这个空隙正好被第124师补上,也因此第124师这一侧的战斗最为激烈。
  由于一开始双方兵力都不是很足,尝试小部队进袭成为双方最为青睐的招数。第124师派小部队袭击日军营地,日军第二天便“投桃报李”,派先遣队迂回到川军右后背,攻下了小罗山高地。
  小罗山高地下面就是第124师师部,在日军机枪的封锁下,师长曾苏元被关在屋子里出不去。情急之下,他打烂墙壁,才得以脱离危险。
  脱险之后,曾苏元便请求“中央军”的战车防御营予以支援,用十二门战车防御炮对日军盘踞的山顶大庙进行轰击。
  战车防御炮(简称战防炮)曾在台儿庄战役中建立殊勋,它专用于打坦克,打大庙当然更无问题。在炮火攻击下,日军被迫从大庙逃出,川军预备队乘势用轻重机枪猛烈扫射,从而一举收复了小罗山。
  曾苏元其实打得很好,可是被迂回偷袭这件事,让他开始心有余悸:日军这一次派先遣队迂回,下一次会不会改用主力?万一真是如此,突前于任岗的那些部队可不就要被“包饺子”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0: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428)

  曾苏元于是决定放弃任岗和罗山城,对军长陈鼎勋一讲,陈鼎勋当然不同意,随即派员督战,不许弃城后退。
  川军里面的人事关系非常复杂,曾苏元原归孙震部下,如果是孙震在这里下命令,他不敢不听,就像滕县保卫战时,孙震给王铭章下达死命令,王铭章也没有任何价好还一样。
  陈鼎勋却是跟着邓锡侯的,也就是说,曾苏元并非陈鼎勋的直属部队,他可以不听陈鼎勋的命令!
  随着第124师擅自撤出罗山,第125师立显孤立,于是整个防线都被迫后移至小罗山,兵力分摊也更为单薄。
  小罗山与信阳成同一水平线,日军很容易就可以穿隙而过,对信阳和武汉形成双重威胁。负责指挥信罗战役的胡宗南此前已将主力集结于信阳,在意识到日军可能从小罗山实现突破后,他即刻从信阳派出一旅主力,配属独炮团、战车防御营,在小罗山进行正面设防。
  小罗山多湖,经过大规模的炮战,湖面到处漂浮死鱼,而在胡宗南的强力阻击下,日军的多次进攻均告失败。
  武汉会战前,中国军队很少能抓到俘虏,即便偶尔抓到,也是一副打死都不开口的范。到武汉会战,抓俘虏就变得相对容易多了,这主要是因为迭次会战打死打伤了大量日军老兵,不得不以新兵进行补充,而新兵的武士道精神显然比不上老兵,思想也没那么顽固,特别是其中的学生,更是舍不得浪掷小命。
  川军曾抓获几名日本兵,都是日本帝国大学的学生,参军不久就来到了中国。据其中一人招供,日军在信罗战役中的重点其实不是罗山,而是信阳,但在对信阳进行反复侦察后,他们发现信阳建有国防工事,而且胡宗南早就设重兵于此,既有坦克,又有大炮,并不易攻克,或纵使攻下,也需付出较大伤亡代价。
  基于这些考虑,日方便把罗山作为了突破方向,川军退至小罗山,增加了其乘隙而入的机会。
  不久之后,日军果然从川军一侧钻了过来,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胡宗南被迫撤出信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0: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429)

  信罗战役的失败立刻使武汉外围危机四伏,基于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出现,蒋介石最终做出了放弃武汉的决定。
  武汉大撤退,本来计划得很好,确定由徐源泉集团军掩护大军撤退,然后留守大别山,但徐源泉违抗军令,擅自后撤,从而使得撤退秩序一下子变得混乱不堪。
  1938年10月17日,在冈村的严令下,仍在等待兵员补充的第6师团提前发动了进攻,结果轻而易举便得以快速西进,一个穿插就绕到了川桂两军身后。
  许绍宗有烟瘾,当时还在床榻上吸鸦片,听到日军已绕到背后,并接近集团军总部,吓得把烟盒烟枪一扔,赶紧率总部及直属部队沿山间小道后撤,与各军的无线电联系也随之中断。
  前线川军失去了与总部的联系,又得知后路被截,立刻陷入惊惶之中,各师秩序大乱,造成官不知兵,各不相顾,全都没头苍蝇一样地寻路突围,其中两个师长甚至丢下部队,只身逃回了四川。
  危急之中,参加九狼山之战的893团所属步兵旅挺身而出,就地反击,才为撤退大军打开了一条救生的通道。
  1938年11月25日,蒋介石在南岳召集军事会议,对武汉会战进行检讨。会上,军法执行总监陈调元指责川军在会战中作战不力,影响了全局。
  首先批评的是许绍宗,接着焦点就集中到了王陵基身上,说他不仅吃了败仗,后来拨两支“中央军”供其调遣,又不亲临前线指挥,以致贻误了战机。
  因为没有经验,王陵基的第三十集团军总部与前线相距较远,情报不灵,“中央军”又不归他直属,所以他不是不去指挥,是没赶得上。
  当然这些并不能成为免责的借口,王陵基由此惊惶不已,以为必受军法处分。
  入暮之后,许多厕所和一些过道都贴出小标语:“川军回川保卫大四川”,会场内外的气氛极为阴沉。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6 16: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