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5-12 15: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曾是一个拥有灿烂的文明、盛极一时的强大王国。但是,这个王国却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仅留下空空的王城、荒废的寺庙与居住的房屋和洞窟。那么,这个王朝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故而灭亡?它存在于什么时期?它的文化到底怎样?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让人深思。
距今1000多年前,有一个拥有灿烂文明、盛极一时的强大王国——古格王国,诞生在有“阿里江南”之誉的扎达县。
古格遗址在距象泉河南岸的札布让村的一座高约300米的土岗上,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由300多间房屋、500多孔洞窟和50多座碉堡、20多座佛塔组成。另还有暗道4条,各类佛塔28座,洞葬1处。在里面还有武器库1座、石锅库1座、大小粮仓11座、供佛洞窟4座、壁葬1处、木棺土葬1处。这一座座宫殿,一座座寺庙,顺着逶迤的山势,由下而上,直抵山顶。
在古格王国建筑群遗址中,最为显眼的建筑多数是佛教建筑:山顶上突兀而出的坛城殿,山坡台上两相辉映的红庙和白庙,高低错落的大威德殿和度母殿,山坡西北侧高耸的佛塔。这些风韵犹存的佛殿建筑在山顶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然而,古格王国最神秘的地方在于,拥有如此成熟、灿烂文化的王国突然之间由盛而衰,一夜之间消失于茫茫沙海,让人迷惑不已,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在古格国王消失的几个世纪之后,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没有人类活动去破坏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甚至到现在它还保留着遭到毁灭的现场。
不但如此,我们对于古格王国还是知之甚少,少量的历史典刊、残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不仅没能揭开古格王国神秘的面纱,反而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古老的古格,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宫,将西藏西部众多的秘密深锁其中。
古格王朝兴起于何时
古格王国和王系,是吐蕃赞普的嫡系后裔。所以古格王国历史的源头,必须追溯到吐蕃王朝的晚期。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是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
古格王国遗址
9世纪,曾经强盛一时的吐蕃王朝逐渐衰落,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急剧激化。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发动政变上台之后,在吐蕃推行了毁佛灭法的政策,他捣毁寺院,焚毁经书,强令僧侣还俗,使吐蕃各地陷入了一片混乱,又加上接连不断地发生自然灾害,一时间民怨四起,人心动荡。公元842年,一直对朗达玛怀恨在心的一名僧人在拉萨大昭寺前伺机刺杀了朗达玛。
朗达玛死后,他的两个妃子借助吐蕃贵族的支持,在王位继承权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夺。当时大妃琳氏当权,没有儿子,而次妃却正怀身妊。琳氏唯恐次妃生子会继承王位,于是便以布缠身,伪称有孕,后来又找来她哥哥的儿子冒充为亲生子,名为“云丹”,意为“母坚”;次妃生下儿子以后,为严防遭到暗害,夜里也点烛加以守护,故起名为“维松”,意为“光护”。这两支势力各自称王,混战持续了近30年,其他贵族也纷纷拥兵自立,天下大乱。
公元895年,维松的儿子贝科赞被暴动的乱民杀死,但他的儿子大大小小的土王仍统治着这里。其中一名象雄布让土王名叫扎西赞,对落难的吐蕃王子吉德尼玛衮所具有吐蕃王族的高贵血统满怀敬慕之情,他不仅收留了吉德尼玛衮一行人,而且还慷慨地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吉德尼玛衮,并让其继承象雄布让国的王位。从此,古老象雄王国的血脉与吐蕃王国的血脉合流在一起,在象雄王国的母体上诞生出新生的古格王国,揭开了西藏西部文明史上新的一页。
远眺古格王国遗址
兴盛时期的古格王国的统治中心在扎达象泉河(藏语为朗钦藏布)流域,北抵日土,最北界可达今克什米尔境内的斯诺乌山,南界印度,西邻拉达克,最东面其势力范围一度达到冈底斯山麓。其都城札布让位于现扎达县城西18千米的象泉河南岸,其北面的香孜、香巴、东嘎、皮央遗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达巴、玛那、曲龙遗址等,都具有相当的规模。
古格王国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
古格王朝为何以佛法作为国策
资料显示,古格王朝一度将佛法作为立国治邦的国策,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古格国王的这个选择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的。
第一,是出于对吐蕃盛世佛教盛行的深切怀念。第二,从朗达玛灭佛以来的几百年间,已经有一些佛教僧人开始在康区和卫藏复弘佛法,期待佛教在西藏死灰复燃。第三,宗教作为一种工具,总会被统治阶级的需要所利用,古格王朝也不例外。同时,古格的君王们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即为了便于统领庞杂的部落。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古格王朝在建立自己的统治体系中,突出了恢复佛教,弘扬佛法这一政策,而且下苦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另外,从建筑与布局上来加以考察,古格王国时期的城一般都选择在有险可据的高山之上。坚固高大的碉楼、城墙组成具有军事意义的防卫体系。同时,这里又是这一社区内宗教文化的中心,佛寺与佛塔往往建筑在城内显要的位置。城内的居民区规模都很大,成百上千处窑洞与房屋有条不紊地分布成各个群落,显然,城的设计与建筑者们事先曾根据居民的人数和社区的功能进行过周密安排。一切都显示出古格王国已是一个具有相当成熟形态的佛教国家。
何谓古格银眼
札布让的北面,有一个名叫“鲁巴”的地方,如今仍然是扎达县的一个乡。藏语中“鲁巴”意为“冶炼人”。
传说古格王国时期,这个地方素以精于冶炼与金银器制造而闻名。当年阿里三围以托林寺为主寺的下属24座寺院的金属佛像与法器,都由鲁巴铸造。据说鲁巴铸造的佛像用金、银、铜等不同的原料合炼而成,工艺精湛,通体无接缝似自然形成,其价值甚至超过了纯金佛像。
其中,最为神奇的还有一种名叫“古格银眼”的铜像,因为只有古格人才能制作,更是被视为佛像中的精品,因为极少流传于世,所以尤为珍奇。长期以来,无人知晓其究竟为何物。
直到1997年夏季,国家考古队在皮央遗址杜康大殿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铜像,才终于揭开了“古格银眼”之谜。这尊头戴宝冠、4臂各执法器、头生3眼的佛像银光闪闪,晶莹锃亮,这就是所谓“古格银眼”。
古格的黄金白银
古格的富强与它盛产黄金白银有着很大的关系。除了“古格银眼”之外,在托林寺、札布让、皮央东嘎以及众多的古格时期佛寺、洞窟当中,都发现过一种用金银汁书写的经书,而且出土的数量极大。这种经文书写在一种略呈青蓝色的黑色纸面上,一排用金汁、一排用银汁书写,在阳光下金银闪烁,富丽堂皇。如果没有充足的黄金白银,恐怕不敢如此奢侈。
吐蕃王朝时期,与唐王朝的交往多以金银器作为贡品。许多书中曾有过记载,如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吐蕃遣使献黄金千斤以求婚”;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吐蕃赞普曾向唐王朝赠送金胡瓶、金盘、金碗等宝器;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吐蕃遣使贡方物,金银器玩数百事,皆形制奇异”。制作这些金银器的原料来源,象雄与古格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产地。
1715年,意大利传教士德希德里从北印度越过喜马拉雅山到达古格,他听说在当年古格山脚下的河谷中以及在靠近江河的地方,土著人发现过不少的黄金,这些黄金不是很大的天然金块,而是呈金粉状。冈底斯山下的“神湖”玛法木错两岸和沙滩上,每年的暴雨和融雪从阿里琼噶尔山上也要冲下来大量的黄金,吸引着西藏和各地的商人不时前往古格采集金砂。他认为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很贫瘠荒凉的地方,正是由于盛产大量黄金和优质的酥油,而让佛寺的僧侣有着很好的收入。
古格为什么灭佛
从1627年春天开始,由古格国王亲自领导的一场打击并最终企图消灭佛教势力的运动席卷古格大地,前后持续了3年之久。
古格国王之所以会灭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西方传教士的传入。1624年3月,一位葡萄牙籍的神甫安东里奥?德安德拉和修士玛奎斯来到了古格都城札布让,他们对古格王大肆宣扬基督教。他们的到来,使古格国王认识到,传教士们传播的这个新的宗教,可以作为打击日渐强大的佛教僧侣集团势力的有力精神武器。于是,他们下定决心,为西方天主教打开大门,以此反对以他的弟弟、叔父以及叔祖为首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集团。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由此开始。
干尸洞之谜
在古格都城遗址北面600多米远的一处断崖上,有一个阴森恐怖的“干尸洞”,也有人称它“万人坑”。
关于干尸洞的传说有许多种,最可信的一种说法是:当年古格兵败,拉达克人将宁死不屈的古格兵士斩去头颅,而尸骨则弃于洞中。
洞窟开凿在距地表近3米高的山沟崖壁上,洞口很小,宽0.8米,高仅1.2米。这个洞是一组三室洞窟,主室平面是不大规整的方形,面积约10平方米。后室和南侧室都很小,各有一个小洞口与主室相通,主室后壁上还挖有小龛。这两个洞室内都叠压着二三层尸体,踩在上面软软的,让人心里发毛。
主洞室和两个小洞室内横七竖八地堆放着30厘米厚的散骨骼、破衣、碎布、绳子和小木棍等。骨骼非常杂乱,根本无法辨识每具尸体。有人粗略统计了残肢,估计洞内堆有30多具尸体。据传洞的最尽头是喇嘛,紧挨着的是儿童,其次是妇女和男人。
洞里的尸骨没有一具是完整的,都是身首异处,奇怪的是洞内没有发现一个颅骨,只找到两件下颌骨,更奇怪的是,洞里虽然看不到一具头颅和头骨的痕迹,但却找到许多发辫和绑扎着的发束,说明尸体本来应当是带着头颅被堆进洞内的,后来这些头颅却神秘地不翼而飞。在一些腿骨、脊骨上面,附着已经干枯的人皮和人肉。所以这些尸体骸骨实际上是一种没有完全脱水干化的干尸。
有近10具尸骨用藏式无领粗布长袍和毛质粗呢包裹,腰部紧系毛织绳,绳两端绕长袍将尸骨曲折捆绑成团。
根据乱骨堆中夹杂大量破衣、布块和多节毛织绳以及捆绑迹象分析,堆放到此的尸体最初全都是穿着衣袍,有些还裹着大块毛织布,用绳子捆绑成屈肢状放入洞中的。
据说古格与拉达克争战时,古格国王不忍心眼看着自己的百姓受累,于是与拉达克人达成城下之盟:同意投降,但不得伤害百姓!当古格国王和战士们放下武器之后,背信弃义的拉达克人却将他们全部押解至干尸洞前处以极刑,抛尸于洞内,并把所有被俘的古格子民掠往拉达克,将古格残酷灭国。
但干尸洞内发现的尸体,从考古学与民俗学的角度分析,似乎这又是一种有一定仪礼的葬式。对于这一结论,让人不由得思考,这些尸体究竟是古格王国时期的,还是古格王国以后的?他们的身份是贵族、战士,还是一般的平民?这些疑问,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而这种集体置尸于洞内的丛葬,是当时的一种特殊的葬式,还是一种惩罚性的手段?今天的我们无法寻找到答案,唯有等待考古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古格保存的寺庙
在古格遗址中,唯有寺庙保存完好。山腰中部的几座寺庙分别为度母殿、红殿、白殿和轮回殿。这些寺庙都带有浓郁的西藏建筑风格,寺庙飞檐上雕饰的图案多为狮、象、马、孔雀等动物,这种雕饰大概与从冈底斯山脉分流的四条神水——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的传说有一定关系吧。
“擦擦”与古格王朝有何联系
“擦擦”一词是藏语对泥模浮雕佛像梵语名的音译,源于古代印度中北部方言。“擦擦”是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中的一个种类,藏语意为“脱模泥塑”,即指用模具制成的各种小型泥佛像、佛塔等宗教艺术品。
众所周知,吐蕃晚期由于朗达玛的灭佛,致使藏传佛教几乎濒于灭绝。从藏族文化史的发展角度看,藏传佛教的再次复兴和藏传佛教艺术的西藏化过程,几乎都是在藏传佛教后弘期以后才逐渐完成的。从这个意义讲,后弘期时期的仁钦桑波大泽师、阿底峡尊者、益希沃国王等对藏传佛教的再次复兴与发扬光大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而古格王朝在这场佛教文化的复兴运动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历史角色。
就目前的藏文史资料看,古格王朝时的托林寺、古格王宫以及后藏的夏鲁寺、叶尔巴寺等是后弘期的主要佛教道场。这几个著名的寺院在当时都制作了大量的“擦擦”作品。
近年来的西藏考古发掘也证明古格出土的“擦擦”,是目前所见年代较早、规模较大的“擦擦”制作地区。
相传阿底峡大师就是一个制作“擦擦”艺术的高手,据说他在引进“擦擦”入藏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阿底峡大师在西藏传法的12年中,与上述几个寺院都有极深的法缘关系。他是托林寺的住持,又曾在叶尔巴寺驻锡7年,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阿底峡大师传记中曾讲道,他从印度带来了“擦擦”的印模,在西藏各寺院讲经说法期间还制作“擦擦”。在藏传佛教夏鲁派的创始人布顿大师的传记中曾说:“在夏鲁岩窟有小佛龛,内有誓愿法力的泥‘擦擦’,阿底峡曾驻锡于此。”
在古格王朝的“擦擦”中,艺术水平最高、制作艺术较精美的还是佛、菩萨、护法神像类。佛像类“擦擦”有6种,比较典型的是一佛二弟子、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六尊像。一佛二弟子泥像,外形呈圆拱形。佛陀结跏趺坐于双狮须弥座的覆莲座上,佛西侧为弟子,须弥座以上的外周饰草叶纹、火焰纹双重背光,背光内有不太清晰的藏文经咒,背面捺印八塔纹。
在古格的菩萨“擦擦”中,托林寺出土的观自在菩萨像算得上是精美的杰作。杜齐教授在《西藏考古》一书中收录有三枚,编号分别是103、104、106。菩萨半结跏趺坐于莲花上,右手搭于右腿膝上,施手印,头戴宝冠,饰项链、璎珞,上身半裸,头部有背光,右手上方刻有小佛塔和藏文经咒。杜齐将“擦擦”的年代断为11~12世纪。画家巴荒在她的《西藏古文明之旅》中收录了两枚造型风格一致的坐式观音“擦擦”。其中一枚的腿部和左臂姿势有所变化,坐式看上去随意而优雅,头部向右倾斜,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态,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面带笑容、静默不语的思维菩萨来。
古格壁画有何内容
古格王朝的壁画气势宏大、风格独特,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绘人物性格突出,用笔洗练,丰满动感的女性人物尤具代表性。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受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古格的艺术风格带有明显的克什米尔及犍陀罗艺术特点。
走遍古格王国遗址,发现古格壁画中,最珍贵也最有研究价值的是一批直接反映古格王室、贵族、僧侣、平民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的壁画。人们从画中可见当时古格王室、贵族、僧侣朝拜佛像、高僧说法讲经、喇嘛辩论、庆典乐舞、杂技表演、商旅运输、外邦贡物等一系列生动的场面,这也是其他地区寺院壁画所不见或少见的。
除了释迦牟尼、古格王、王妃等壁画内容外,在山顶的护法神殿壁画主体部分大多为密宗男女双修佛,画风强烈泼辣。壁画下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地狱之苦,各式刑罚惨不忍睹。边饰则是一长排数十位裸空行母,她们妩媚优雅,仪态万方,无一雷同。
在一幅画面中,上下看各有两人和两个动物图案,而从左右看每边又都是两人和两个动物,可见当时人们已具备相当高深的艺术水准。还有一幅描绘女性的画面中,隆乳丰臀,腰肢婀娜,姿态各异,客颜甚佳,身上佩有各种极小的装饰,堪称绝妙的人体画像。
古格遗址的防卫线
从古格的遗址上来看,依然能够看出古格王朝当年的三道防卫线。
第一道防线是外围防线,以那布沟以东土峁上的3座碉堡和一道曲尺形防卫墙作为故城东部的防守据点,以掌握小范围的制高权。都城北部的扇形开阔地上分布着东西和南北两条防卫墙,横向拦阻北面的侵犯之敌,并可以与那布沟东据点形成互为掎角之势,有效控制那布沟。城堡土山西南山下有3座小碉堡和两段短防卫墙,扼守西侧的努日笼沟,崖壁还有一条暗道通向山顶。
第二道防线布置在城堡东北部和东部建筑密集区的外围,临崖建造的碉堡、防卫墙与其他建筑紧密相连,融为一体。东北部分上下两层,西北部因坡坎较多分为5层,对城中建筑最密集的地区形成多层次主体防卫,并控制着各区间的通道和上山的主干道。
对于现代人来说,神奇的古格王国遗址仍有许多谜团需要解释。
第三道防线设在山顶,是全城的核心和最高点,它四面临崖,只有一条隧道与北侧山坡台地相通,另一条暗道通向西南侧山下。山顶周围的防卫墙使本来就险不可攀的王宫区更加易守难攻,而且还可以利用这个全城的制高点协调指挥各区防守,并对山坡和山下的入侵者实施强有力的俯攻。
古格王朝有些什么兵器
从故城的遗存来看,既有近距离格斗所有的刀、矛、剑、盾牌、人用甲胄、马用甲胄,也有远距离作战所用的弓箭、火枪等,可谓一应俱全。由此,也可见古格地区战争频仍,武器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
古格的玛尼石墙
札布让所在的土山脚下还残存着一道长长的“玛尼石刻墙”。在这道高低不平的断壁残垣上,镶嵌着4502件雕刻在天然卵石上和石板上的线刻造像,上面精心雕刻出各种佛、菩萨、天王、度母、高僧、法王等形象,线条流畅而富于弹性,造型生动而各具个性,显示出很高的石刻艺术水平。
庞大的东嘎-皮央石窟群
在托林寺北面约40千米处的东嘎乡境内,考古学家发现了东嘎-皮央石窟群以及象泉河南岸的吉日、岗察、芒扎等石窟地点,这是古格王国佛教考古的一个新的重要收获。
东嘎-皮央石窟群是西藏高原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佛教石窟遗址,也是国内年代最晚的一处大规模石窟遗存。石窟群现存石窟总数近千座,包括礼佛窟、禅窟与僧房窟、仓库窟与厨房窟等不同类型的石窟。测量与观察表明,洞窟的平面形状有单室、双室、三室以及多室联建等不同的形制。
礼佛窟内绘制有精美的壁画,内容题材有佛、菩萨、比丘、飞天、供养人像、佛传故事、说法图、礼佛图、各种密宗曼荼罗以及动物、植物和不同种类的装饰图案等十余种,具有十分浓厚的地域色彩。这些壁画多是用当地所产的矿物质颜料绘制而成,当中还含有大量的动物骨骼胶质,虽经过高原长年的风水侵袭,仍不失其艳丽的色泽。
东嘎石窟群现存洞窟150座,可分为两个地点。第一地点位于东嘎村北面断崖上,石窟分布由西向东分为三区。第一区洞窟分布略呈“U”形,由50座洞窟组成,依据各窟之间相对关系可分为第1~11号和第12~50号两组;第二区洞窟共有51座洞窟,依其相对位置关系可分为第1~28号和第29~51号两组;第三区洞窟系东北方向的后山区,共由第1~39窟组成。
东嘎第二地点位于东嘎东面山沟中,两地点直线相距约30千米。洞窟开凿在山崖北面峭壁上,从西向东共有9座洞窟,编号为第1~9号窟。
东嘎第一地点一区第1、2号窟及第二地点第1号窟均是较大型的礼佛窟。其中,东嘎第一地点一区1号窟平面形制为方形,单室,进深与面阔均为6.65米,通高5.64米,其外缘近于方形,窟内未开凿佛龛塑像。东嘎第一地点一区2号窟平面形制亦为单室,方形窟,进深与面阔均为7.3米,顶部式样为一多重同心圆形套顶,通高5.51米,顶部外缘为方形,中套四重圆形,向上隆起呈圆形的窟顶,呈一坛城状。窟内北、东、西三面壁上开设长条形佛龛,其中北壁佛龛设在后壁距地表高1.85米处,高1.6米,与后壁等长,龛内原有泥塑佛像8尊,今残存头光与背光贴塑。在窟内还发现泥塑残佛头像2尊,系原塑像的残部。窟内中央有两座方形塔基,表明原来在窟内还建有佛塔供养,今塔身已残。东嘎第二地点1号窟的平面形制是近方形的单室窟,进深3.7米,面阔4.2米,窟门前设狭长甬道通向窟室,甬道宽4.1米,长2.2米。窟室顶部做成覆斗形,高5.3米。在窟内中心设一圆形坛,未开凿龛室塑像。在东嘎石窟群礼佛窟中还发现有一些形制较小的洞窟,基本特点也是方形单室窟,一般均绘有壁画,有的在窟内两侧壁或后壁上开设有龛。其中,东嘎第一地点一区3号窟为一近似方形的单室窟,进深4米,面阔3.2米,穹隆形顶,中间部位向上隆起略呈半球形,窟内四壁原遍绘壁画,今仅残存若干局部图案。
皮央石窟群位于东嘎第一地点西北部。皮央,汉语中亦译为培阳、皮旺、其旺等,系一处由寺院建筑、城堡遗址与石窟群组成的规模宏大的佛教遗迹。皮央石窟共有四区,编入洞窟872窟。
皮央石窟分布大体上可划分为前山区与后山区。前山区为第一区,洞窟基本上呈由北向南直线分布,其编号顺序从沟谷北端开始向南,共编为第1~433号窟。后山区编为第二区和第三区,其中第二区洞窟的走向由北向南转为由东向西,略呈“U”形分布,共编入洞窟145窟;第三区从谷底部折向西侧,直至皮央遗址的最西端,共编入洞窟247窟。
在皮央遗址的山顶,还分布着一些洞窟,编为第四区,包括第1~37号窟。此外,还有若干位置分散的洞窟未全部编入。皮央第一区第90号窟平面近似方形,窟门后接甬道,甬道宽1.4米,长1.6米,窟室进深4.85米,面阔5.15米,顶部式样为穹隆顶式,高3.8米,窟内两侧壁的前壁上各设一立像龛,龛内绘制千佛像等。在窟内后壁上原塑有佛像3尊。第79号窟也是在侧壁上设有龛室的洞窟,洞窟平面为方形单室,前设甬道,窟室进深4.2米,面阔3.52米,甬道凿成斜坡式样,甬道顶比窟顶低平,在门楣处形成转折的线条相连接,门楣下方绘制壁画。窟内左、右、后三壁上均开有龛,其中后壁龛内残存供置佛像的圆形穿孔,说明该处曾供置佛像。在该区较晚期的洞窟中,还出现了一种窟顶呈两面坡式样的洞窟,如第351号窟,平面形制为方形单室,进深2.35米,面阔3.4米,窟高2.5米,顶部做成两面坡式,上绘各种图案。
独一无二的古格王宫
古格王朝的古格王宫是一座世上独一无二的王宫。
王室建筑主要集中在山顶,有房屋40余间,均为土木建筑结构,平顶。但除了夏宫、冬宫、国王的集会议事大厅和寺庙,所能见到的全是坍毁了的场院和房基。夏宫建在地面,规模很小,面积勉强及得上城里一室一厅的房间,由于年久失修,仅留断壁残垣。冬宫修在地下,现保存完好。它是地道式建筑,盘旋通往山下,其间有一连串地穴式房屋,有了望孔、小窗,室内套室,洞中有洞,颇为复杂。山顶上有一些开式暗道通往冬宫宫区,宫区中间是廊道,两边各有数十间居室,大小不一,都是窑洞。
王宫内每间房屋的面积在12~18平方米之间,多数是一层建筑,但也有两层或三层的。这一部分的建筑物多已残破,但从格局看,仍透出当年颇具匠心的设计理念。王室成员居住的宫室在山顶南部的东面,面积虽然不太大,但却小巧别致。在王宫的西部,有一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建筑残迹,是王室建筑中最大的建筑物,估计这是王国用来议事的大厅堂。厅内地面是石子和沙泥夯打处理过的,这也是藏族人常用于处理室内地面及屋顶的建筑工艺,目前在许多藏区依然保存着这一方式。
古格王国的王宫
古城的围墙,当年虽是作防御之用,但却是战争与艺术融为一体的结晶,墙上有4000余件线刻造像石和藏梵文经咒的玛尼石刻,经几百年的风霜雪雨,使得大部分已脱落于墙脚。多少年来,大自然给它印上了五颜六色,更丰富了画面的艺术魅力,像是一个大型玛尼石刻展。另一种石刻是刻在椭圆形的鹅卵石上,因这里离狮泉河很近,河里卵石应有尽有。
整个王室建筑都在山顶上,四周全部是悬崖峭壁,险不可攀,只有一条长约50米的曲折幽暗的登山隧道连接半山腰与山顶王室区。立于山顶纵览全城,东西两侧的山沟、北部开阔地带以及象泉河谷地全都尽收眼底。
古格王宫的佛堂为什么能保存下来
为什么古格王朝的王宫、民居、军事设施均被破坏殆尽,独独留下几个佛堂呢?据说,因为拉达克人原也是佛教徒。事实上,拉达克王与古格王谊属同宗,他们的开国君主分别是吐蕃末代王孙吉德尼玛衮所生的兄与弟。在毁灭了古格的一切之后,拉达克人心存敬畏地止步于神佛之前。这样,不曾遗下国史的哑迹般的古格王朝,才有如沧海遗珠,将独特的佛教艺术保存到了今天。
古格时期的达巴遗址
达巴遗址是一处规模十分宏大的遗址,面积达15000平方米,其主要建筑分布在两座山脊之上,两山之间有山谷相隔,地势十分险要。
以山谷为界,遗址分为A、B两区,由数个群落构成。A区包括佛殿、民居、碉堡及防卫墙,集军事、宗教、聚落于一体;B区则是居民区,山体朝南的一面从上至下开凿有5层以上的洞窟,总数有200多眼,远远望去,密如蜂巢。
达巴遗址的洞窟形状有单室、双室以及三室以上的不同式样,洞内用土坯砌出灶台、壁炉,洞窟的壁上开凿出灯龛和壁龛,不少洞窟的壁上都遗有一层厚厚的黑色烟炱,表明这里曾经有人长期居住过。遗址中有一处位置最高、保存最好的碉楼,残高达10米,原有5层,墙体上开设有射孔,碉楼的每一层都不设楼梯,只在石墙上留出几个脚窝以供上下,而一旦有敌来犯时,每层都有盖板石,可以逐层退守。古格人的英勇善战由此可见一斑。
在古格王国遗址里,昔日的建筑仍然依稀可辨。
军事性强的多香遗址
多香遗址地处古格故城西南约30千米处的多香河东侧台地小山上,通高120多米,建筑遗址73处,碉堡16处,佛塔15处,洞窟170多孔,另有防卫墙2道等。整个遗址呈南北西分布,山腰部是大量的民居、僧舍、窑洞,可供200多户人家生活起居,山脚下的台地和山坡上,主要是佛教建筑群,包括佛寺与佛塔,佛寺中还残存壁画痕迹与残破的塑像。
这些碉堡就是古格王国的军事设施。
多香遗址具有很明显的军事性质,出土了大量古格时期的兵器及器物等。
古格王朝为什么衰落
有资料记载,在公元16世纪后半叶至17世纪初近60年的时间里,古格已经日渐衰落。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内部古格王赤扎巴德为首的古格王室与僧侣集团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
而外部又战事不断,耗费了大量的国力资财,尤其是古格与邻国拉达克之间的边境冲突时断时续,这更让古格王朝深受打击,据《拉达克王统记》记载,17世纪初年,年轻的拉达克王森格朗杰曾发兵攻打古格,从边境一直攻打到古格的腹部地区,从古格掠走的马匹、牦牛、羊只不计其数。
此外,古格周边的一些小邦国如加瓦尔等地也经常联合起来,举兵反对古格王国。连年战火使古格的生产力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古格王国到底有多少人
古格王国的疆域,基本是现在扎达县的范围,它也曾经兼并过现在属普兰、日土县的一些土地。现在的扎达县,有5000多人口。那么,鼎盛时期的古格王朝,究竟养活了多少臣民?
葛健雄教授在《走近太阳》一书里推断,古格王朝拥有数十万臣民,依据是古格曾经击退过印度号称十几万入侵的雄兵。
古格国王死亡之谜
我们无从解释古格王朝的消失之谜,但同样我们对于古格国王的死亡之谜也同样得不到绝对的答案。
据资料记载,对于古格国王的死亡之谜有两种说法:一说国王最后从悬崖上跳了下去摔死了,另一种说法是古格国王投降了。
从历史记载上来看,似乎后一种情况更可靠。杨公素在《中国反对外国侵略干涉西藏地方斗争史》中及伍昆明在《早期传教士进藏活动史》中的记载是,古格的最后一个国王及全家被拉达克人拉回拉达克都城列城关进了监狱。
古格王朝的消失
古格王朝的消失至今仍是个谜,但有史料记载,古格王国的覆灭缘于战争。
古格王国的居民都是虔诚的藏传佛教徒。后来,葡萄牙人到了印度果阿,又从果阿来到扎达的古格王国。葡萄牙传教士首先说服了王后,接着说服国王改信天主教。正在这个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寺院的喇嘛偷偷和拉达克人取得了联系,克什米尔人打了进来,与喇嘛们里应外合,古格王国就这样被推翻了。
从记载和考察的结果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可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却迅速沦为一座庞大的废墟。
也有人说除了战争以外扎达地理环境的迅速恶化是主要的原因。的确,现在古格遗址一带沙漠化程度十分严重,当年能养活十万之众的绿洲,今天已所剩无几。但是问题还是那十万人去哪里了,如果是迁徙走了,就一定会有后裔知道其历史。
另外还有很多猜测,诸如天灾、瘟疫等,但都不足以使得繁荣富强的文明突然间完全彻底消失,而且没有留下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
现在是否还有古格人
随着古格王国的灭亡,古格人似乎真的从此在这个世界上也失去了踪迹。据传古格国朝破灭之时,从王宫的秘密通道里曾经逃出了200多人,生活在距今天古格故都札布让遗迹几百千米一处叫做“曲龙”的地方,这些古格遗民在此建立了自己的秘密据点,准备力量,以待复国。
在考古调查中,确实在阿里高原西北部日土县境内,找到过地名为上、下曲龙的两个小村子,并在村子边上的河滩阶地上发现了打制石器。不过,这两个村子里的居民,却谁也说不清楚他们是否与古格后裔有关,而且已经是单纯的游牧民族,没有人自称是古格人。
比较可信的记载还有学者们的研究著述,据说退守到城堡里的那一部分古格卫队在坚持战斗一段时间之后,最后撤出城堡,转移到了后藏的藏巴汗那里,融入到卫藏居民当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