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关河五十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3: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他们愿不愿意去。

  不过事先说好,这次去是没有开拔费的。

  宋哲元一听,一口答应:我愿意,我非常愿意。

  心里除了惊喜,还是惊喜。

  这就意味着,29军从此有自己的窝了,哪怕那是穷得冒泡的察哈尔,哪怕没有一分钱开拔费。

  “赖”在山西那是无处可去,你当谁真的心甘情愿。

  我想要一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

  估计那几晚,29军的官兵做梦都是含着泪花的。

  收拾好行装(其实也没什么行装好收拾),立刻开拔。

  阎老西你还别瞧不起人,爷爷只要有地方呆,就是睡草堆,也比蹲在你大门口遭你白眼强。

  这一路,29军走的都是夜路,白天根本不敢走动,倒不是怕日军的飞机空袭,而是担心被剿匪部队认做是土匪。

  其时,他们在衣着装备上跟土匪相比确实也没多大区别。

  穷且益坚不坠凌云之志,这句话放在29军身上还是很贴切的。

  随着他们的实力一天天在增长,谁也不敢再不把29军放在眼里了,当初谁也不要的小乞丐渐渐变成了如今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到长城抗战前后,29军军容之盛已得到上上下下的一致认可。

  宋哲元曾经苦求不得的那个师也有了着落,少帅这回爽快地点了头,29军暂编第2师(第143师)成立,刘汝明从那个不尴不尬的副军长职位解脱出来,去当了师长。

  事实上,29军的奇遇不止于此。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等待着你们。

  热河战役打响后,从29军到晋绥军,都领命参战。

  29军被编为陆军第3军团,宋哲元为总指挥。

  但在这之前的一次军事会议上,却出现了颇富戏剧性的一幕。

  大家划分防区。少帅拿一支铅笔,在地图上信手一划,然后一指,对宋哲元说:你守这一线。

  宋哲元低头一看,马上叫了起来。

  这一划确实比较离谱——整个长城一线几乎全划进去了。

  29军就是再能打,但也不是这么个用法,敢情挑担的事情全让我们干了。

  少帅说,你别怕呀,旁边不是还有个何柱国吗,他可以帮你。

  不提何柱国犹可,一提,宋哲元更不干了。

  这兄弟刚刚丢了山海关,一个败军之将,他能给我帮什么忙,不添乱我就谢谢他了!

  堂堂东北军大将,竟然被说得一钱不值,可又没法辨驳,这让少帅当场僵在那里,半天都没能抬起头来,会议只得不了了之。

  热河惨败,除了战略失误外,主帅威望谋略难以服众,无法节制各军也占很大因素。

  宋哲元在会上不给少帅面子,半是因为防线确实过长,仅靠29军难以胜任,半是在发泄情绪:当初我们西北军新败,贱卖的贱卖,做小的做小,当丫环的当丫环,还不都是赖你们东北军所赐。你们不是很能吗,怎么大难临头,就只指望着别人给你们挑大梁,堵枪眼了。

  有实力,自然就有了耍大牌的资本。

  但这并不表明29军不愿意参加抗战。相反,在座诸君,没人比他们打鬼子的愿望更强烈了。

  (43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3: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城一旦失陷,察北(察哈尔省北部)的很大一部分必被分割出去,而剩下来的也朝不保夕,日本人舌头一卷,随时可以吞到肚子里去。对于刚刚体验到一点家的感觉的西北军官兵来说,这是无论如何难以接受的。

  一直以来,29军都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那就是19路军。

  “一二八”淞沪会战之前,这支地方部队不但藉藉无名,还差点在江西战场上做了炮灰。可在那一战后,全国皆以之为英雄,差不多到了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地步。

  随名而来的,还有利——蒋光鼐因功升任福建省主席,蔡廷锴任19路军总指挥,福建民众敲锣打鼓,欢迎他们进驻。在老蒋眼鼻子底下,“非嫡系”的地方部队能够轻而易举地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此时29军的处境和淞沪会战前的19路军相仿,后者的成功显然给宋哲元以很大启发。

  本来就近乎一无所有的穷汉在敢于拼命,舍得拼命方面肯定比坛坛罐罐一大堆的富家子弟要豁得出去得多。

  我们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却可能将是整个世界。

  东北军无疑就是吃了患得患失的亏。

  早在晋东时,宋哲元不仅在思想和军事上积极备战,还专门组织参观团到上海,考察19路军的作战情况,并把他们的经验编成材料,印发至全军。

  这个经验简而略之,无非两条:一,日军是可以战胜的。二,怎样才能战胜日军。

  因此,在当时参战的地方军队中,29军的准备实际上是最充分的,可谓有备而来。

  同一时期,也是29军历史上空前团结的一个时期。据说,在整个长城抗战阶段,宋哲元不但能对师旅长指挥自如,就是对基层的团长营长乃至连长亦能做到直接指挥,而这即使在老西北军鼎盛时期的冯玉祥那里也是不可想象的。

  也许,它已经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29军能在长城抗战建立奇功。

  好了,我们该把镜头移到喜峰口了。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9日,就在古北口那边王以哲下令全师撤退的时候,喜峰口的东北军2个师(属万福麟军)也嚷嚷着要撤了,而且他们的特点都差不多,说败就败,说退就退,喊一声救命,人已经蹭地一下跳出了好远。

  身手倒是矫健,不过让人很无语。

  所幸29军的反应相当之快。万福麟“救……”刚出口,援军已经飞出了起跑线。

  这是一支早已蓄势待发的骑兵部队,也是29军的前进支队——37师109旅(赵登禹旅)第217骑兵团(王长海团),指挥官为副旅长何基沣(保定军校第9期)。

  事实上,按照北平军分会原来的电令,29军是要移防冷口的,因为那里的东北军已不止向后发出一个SOS信号了。

  但在接到这份电令后,宋哲元和萧振瀛私下都认为,29军应该首先接防的不是冷口,而是喜峰口。

  (43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3: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峰口在长城一线的位置的确险要。与冷口相比,这里离平津更近。明史中记载,当年皇太极率军南下,特意绕开袁宗焕镇守的山海关,正是从此处突破,并形成了对北京城的包围。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袁督师紧急赴援,亲冒矢石,一身盔甲被射得跟张剌猬皮差不多,最后虽然成功地解除了京师险情,却因为清人施了离间之计,反被自家皇帝给撸撸了,而大明朝也就此自毁长城,终酿成亡国惨剧。

  历史往往容易重复。如果没有重兵设防的话,关东军将会轻而易举地突破喜峰口——这里的东北军(同样是万福麟的部队)眼看着已是哭爹喊娘,你不先在这里换防,他把关口直接丢给对手都说不定。

  喜峰口一旦完全失守,冷口守不守都已毫无价值,一则滦东守军将失去退路,必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二则,关东军可和当年清军做过的一样,直接兵临京津城下。

  道理是有道理,但考虑是否妥当,那完全是指挥部的责任,跟执行命令的人可没有多大干系,执行的人只要照做就行了。

  要依宋哲元的脾气,他说不定就会拍着桌子,扳着脸孔,拒不执行命令(此时少帅仍为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但两人商量的结果,选择了执行不误。

  按照北平军分会的指令,萧振瀛派何基沣率王长海团驰援冷口。与此同时,他以个人名义发电,分别报北平军分会和南京政府,请求让29军驻守喜峰口。

  这两封电文粗看没有什么,细看却很有讲究。什么叫个人名义?那就是跟组织没有关系,这首先就把29军的责任给撇请了。上级的命令部队还是执行了,现在只不过发表一点我自己个人的观点而已。

  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双方都有台阶可下,而且转圜的余地还大得很。

  所谓人情通达,就是时时、事事、处处都要照顾得到。

  老蒋此时人已经到了石家庄,自然也看到了萧振瀛的这封电令。

  他很快复电照准。

  这封电令同时更加深了老蒋的一个印像:此人堪用。

  他提出要亲自召见萧振瀛,让后者给他汇报华北军情和29军的部署情况。

  这次会面结束后不久,老蒋便同意张学良引咎辞职,北平军分会实行全面改组,何应钦走马上任,着手指挥全局。

  等何基沣按照命令到达建昌营时,冷口已经被关东军米山支队控制了。何基沣能做的,只能是一边在建昌营布防,一边帮着收罗从冷口方向退下来的溃兵——东北军的溃兵还真多,他接收的是东北军独立第106师(沈克师)的残兵败将。

  两天后,北平军分会又发来一份电文:29军守喜峰口,守冷口的活转交给商震第32军。

  当然,这是萧振瀛以个人名义发电报的结果。然而可笑的是,不知道是那边军分会的大小参谋们打瞌睡,还是何基沣这边汇报得不够清楚,北平竟然不知道关口丢失的事,还以为冷口在自己人手里,可以通过左手交给右手呢。

  一直到黄光华师奉令开拔,走到滦县时,才重新澄清了这件事。

  在喜峰口频频告急之前,何基沣已率领王长海团到达喜峰口南面60里地的三屯营。同时,29军前方指挥部也在这里建立起来。不然的话,王长海团就算是骑着马,也没这么快就能够赶到喜峰口。

  就在接近喜峰口的时候,迎面撞上了万福麟的一个炮兵旅。

  (43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3: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之前,冯治安师副师长刘自珍和何基沣曾与守喜峰口的东北军约好,等天黑以后,29军就可以大部进入喜峰口接防,到时东北军再撤往后方休整。

  哪里能等得到天黑啊,东北军起个大早就要往后跑了。

  这里29军骑着骏马向北飞奔,那里他们推着大炮向南急退,表情竟然都是一样地急促。

  溜就溜吧,这帮人还说风凉话——“你们29军行啊,上去吧!”

  你们这也算是军人?!大炮在你们手里真让人有暴殄天物的感觉。

  当时东北军某些部队打仗之烂,几乎激起友军公愤(“苟遇日人攻击,靡不望风奔溃,事实昭彰,无庸隐讳”)。

  真应了那句老话: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

  中午,王长海团赶到喜峰口南关。

  王长海想得很好,来了以后,让对方长官带着他到喜峰口两侧阵地看一下地形,然后再部署兵力,可是事情的发展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还没找到这个长官,阵地上的东北军忽然纷纷后退,他们甚至连即将放学的小朋友都不如,就那么无组织无纪律,一窝峰地往后跑,就象防水堤垮了一样(“退兵似水涌”)。

  王长海的换防部队立刻就被他们给阻住了。

  原因是关外出了点状况,据说日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看这样子,不找那个东北军长官也罢,自己动手吧。

  王长海观察了一下,迅速分出部队抢占喜峰口附近的各个高地和关隘。

  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其它地方都占住了,偏偏最重要的一个高地——喜峰口东北制高点老婆山落入敌手!

  早在长城抗战打响前,29军就专门派人对长城沿线进行了一番侦察,结果发现喜峰口两边的高地,以东北的老婆山地势最高(山如其名),一旦被日军占领,其它高地便都处于其俯瞰之下,换句话说,谁控制了老婆山,谁在喜峰口就是老大。

  日军是追着东北军屁股追上老婆山的。东北军仓促溃退之前,没来得及把接力棒交到29军手上,反而稀里糊涂地交到日军手上去了。

  这支日军其实也是骑兵,不然也不会跑得这么快。他们属于服部旅团的一个骑兵中队(高惊骑兵中队)。

  在包括熊本师团等部队还未能上来之前,弘前师团进军最重要的西线古北口,服部旅团则很大度地把中线的喜峰口和东线的冷口都包了。

  活是多了一点,不过那得看跟谁打。

  对付万福麟,并不难。

  万福麟的部队不经打,那他本人在哪里呢?

  放心,离前线远着呢,你就是用装定位仪的精确制导导弹都不一定能找到他。

  东北军战绩如此糟糕,其实过错并不一定全在基层士兵身上,其主因还在“官长之素质与营长以上之动作”。打仗的时候,师以上高级指挥官都离第一线至少有200里距离,一旦交战,他们就靠电话在后面遥控,前面的情况两眼一抹黑,根本不了解,所谓指挥,当然也就只能是瞎指挥。

  反观其它部队,晋绥军“工兵师长”黄光华每战亲临,中央军25师师长关麟征急了会带头冲锋,以后我们还将看到更猛的——29军的前敌总指挥赵登禹赤着膊在最前面砍人!

  这些在东北军里面,想都不用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老是远远地躲在后面,还能不打败仗,那就只有天晓得了。

  (43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3: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那个丢脸丢到家的“热河经验”,在服部旅团主力未到达之前,一马当先的不是先遣队,就是小股骑兵。

  其实高惊中队人并不多,东北军可有2个师呢,还有大炮,如果认真一点的话,居高临下,决不至于被这点骑兵赶得到处跑——人家戴安澜团对付整整一个骑兵联队,不也守住了?

  中日两支骑兵部队都是远道而来,气喘吁吁,但却不约而同地在第一时间围绕老婆山展开了争夺战。

  现在形势却是完全倒过来了。日军变成了从上往下守,29军变成了从下往上攻,偏偏这里的高地还有个特点,北面平缓,南面陡峭,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南面上来部队的攻击难度。

  那就把特殊武器亮出来,肉搏。

  这个特殊武器,我不想卖关子,因为地球人都知道29军是靠什么出名的——大刀。

  前面晋绥军在冷口用大刀砍了米山支队,不过他们那也就叫做会耍而已,真正靠这个吃饭的,是西北军。

  对西北军来说,大范围使用大刀,某种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这支部队从建军开始,就时时面临着军备匮乏这一难题。

  大家反正苦惯了,饭少吃一点,吃差一点,还能忍受,无非是裤腰带束束紧,三顿变两顿,馒头变窝头。但军备差是很难忍的。

  你没子弹,今天不打靶,明天不打靶,后天上战场的时候,可能连枪的准星在哪里都找不着了。就算是想拼剌刀,那枪剌也没地儿找去——西北军的步枪不仅既老又少,好多还不配刺刀,这东东看似不起眼,工艺却很精密,很多小兵工厂能造土枪土炮,却愣是造不出合格的剌刀来(相对而言,手榴弹这样的铁疙瘩就比较好生产,下线的时候就跟下蛋一样)。

  事实上,只要有钱,这些都可以迎刃而解。可西北军一直都穷得要穿开档裤,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如何能拿钱出来买武器呢。

  一方面,是没钱买军火或好一点的军火,另一方面,在民国历史上,西北军善战却又是有名的,除了中央军,有几支人马,敢轻易跟这帮兄弟当面锣,对面鼓地打一场?

  他们靠什么能赢?很多时候,靠的就是大刀。

  说起来,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个冷兵器的优点真是太多了。

  取材方便:有铁就行,用NN把菜刀的料就可集成一把大刀。

  制造简单:一个乡下铁匠就能完成,连普通机床都不要。

  最重要的当然就是省钱,不仅前期投入少,后期也几乎不需要增加任何投资,拿过来就能使。

  练打靶还要费子弹呢,耍刀的成本无非就是出身大汗。

  这东西,不光是被西北军看上了,晋绥军也用,再说开去,那时候只要缺枪少弹的穷部队,没有不打冷兵器主意的。毕竟,你在没枪的情况下,有口刀在手上,总比赤手空拳强吧。

  我们想探究的只是,为什么这么多人都用过刀,可提起大刀,第一块牌子还得数西北军呢?

  (434)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3: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身高体壮是个基本条件。

  这位兄弟可能要抱有怀疑:你不是说他们穷得连粥都喝不上吗,如何还能做到身高体壮?

  我告诉你,人家这身高体壮不是后天吃出来的,是先天成就的,也就是说,招兵买马的时候,挑的就是这帮人。

  别的不用看,瞧一眼老冯本人就知道了——一米九的个头(也有说是一米八,不过就这在民国年间也得仰天而视了),魁悟得跟头牛一样,往那里一站,犹如擎天一柱。你说这老冯也不是出身于什么顿顿喝牛奶的大地主大资本家家庭,只能说是天降斯人了。

  主帅是个大块头,底下的兵也得多少相配不是。所以,西北军官兵一般都是高大威猛的西北汉子。至少,在我看过的历史老照片里,凡西北军的,一出场基本都是魁悟猛男。

  有高度,有体力,抡大刀自然就占便宜。

  然而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如果你没有武功底子,不熟稔刀法,再怎么卖力地挥来舞去,大刀的威力也不得不大打折扣。

  在《大刀》那部片子里面,主人公来自武林世家,所以大刀舞得有模有样。

  不过这是特例,跟《我的兄弟叫顺溜》中一入伍就是神枪手的“顺溜”一样,拿着做做典型可以,放之四海就不准了。

  人家会武术的能有如许成就,都不是一日之功,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也。

  在周星驰版的《鹿鼎记》里,韦小宝要向他的师父陈近南学功夫以防身,后者给了他一本书——只是目录,这位师父告诉他,等你把目录上的所有武学秘籍都看完,差不多就能在江湖上露个小脸了。

  韦小宝立刻打了退堂鼓。

  这就是做梦与现实的区别。前者只要拿到一本秘籍就可以笑傲江湖,后者穷数年之功,仍可能不得门庭而入。

  岂止武术,任何技艺莫不如此。

  当兵打仗舞大刀,就是马上要派用场的,谁能等这么久。

  那怎么办呢?

  有办法。

  我们退一步想想,你用大刀干什么?不是要当武术家,也不是要做明星当演员,那是拿来砍人的。

  不需要铺垫,不需要花俏,不需要眼花缭乱的一招又一招,因为我们这里没有拿着笔打分的评委,决定胜负的唯一标准,就是你能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把对方砍倒。

  经过无数次实践,西北军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刀法。

  此即“破峰八刀”(又称无极刀法),也就是从传统刀法中提炼出来的8个要诀,拿他们来对付剌刀,够了。

  这8个要诀我都看到过,可如我等笨人既看不懂,也记不住。能不能再简单一点。

  当然可以。

  一套缩成了一招,如果写在密籍上,半页纸都不要。

  名字很俗,叫做“缠头裹脑”。

  包括两个动作,就是先磕一磕(挡开剌刀),再抡一抡(一圈够了,多了没用)。

  简单吧。

  然而实用。

  不会武术不要紧,脑子转得不快也不要紧,咱就记得把这个动作弄到熟就行了,到时候条件反射,只要记得使上力,就能派用场。

  宋哲元所要做的,就是把大刀这个西北军的看家活发挥到极至。

  (43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3: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29军平时练得最多的,就是大刀,而且也是那一招两个动作,反来复去的练,没完没了的练,练到最后,不管处于怎样的境地,第一个从他们脑子里跳出来的,都是这个规定程序。

  这已经不是熟,是烂熟。

  现在又轮到大刀派用场了。

  王长海指挥第1营(石振纲营)一边攀岩,一边挥刀向老婆山的日军砍杀。

  日军被砍死敌数十人,老婆山重被夺回。

  事实证明,长城不是热河,守卫长城的部队也并不都像万福麟的部队那样好捏,“128骑进承德”的神话在这里是难以被成功复制的。

  如此一来,服部旅团的先遣队就统统没了弘前师团那样的好运气:冷口的米山先遣支队吃瘪在前,喜峰口的高惊骑兵中队也只好从高地上退了下去。

  但是由于所处位置和火力配备上吃亏(仰着头吃鬼子的子弹),王长海团付出了巨大代价,除营长石振纲手臂负伤外,官兵伤亡竟达400余人,也就是平均每砍死一个鬼子,就得倒下几十个弟兄。

  高惊中队刚刚退下,日军主力就到了。

  服部旅团第26联队第2大队(宫本大队)、第27联队第1大队(松野大队)等部陆续赶到喜峰口。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怎么“主力”了,还只是大队?

  混成旅团嘛,本来就是从这个师团,那个师团七拼八凑出来的,而且只能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地抽,否则,非得把别人抽残不可。

  随这2个大队赶到的,还有野炮第7联队第2大队(高森大队)先期出发的一部分炮兵,以及日军的坦克装甲车。

  日军一上来,就集中12门野炮,对老婆山上早已坍塌的一处城墙缺口进行猛轰。

  那城墙也不是什么钢筋混凝土,泥砖砌成的,虽然弄了一堆麻袋堵了漏洞,却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摧残。

  当是时,连守卫该处位置的2个班的官兵都被震昏在地,城墙自然也被破坏得一塌糊涂。

  日军从缺口处蜂拥而上。

  又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肉搏战,守军虽奋力搏杀,无奈冲上来的日军实在太多,在阵亡60余人后,老婆山高地得而复失。

  老婆山一被日军控制,29军的一举一动尽收其眼底,连走个路都不方便。王长海觉得还是要把这个要命的高地给拿下来,随后又命一个营乘夜攀崖,发起反攻,但日军居高临下,力都不用出的,只要对着下面打打枪就可以了,我们自己倒成了他的靶子,实在是一个很吃亏的买卖。

  王长海只得传令收兵,把部队集中到西北松亭山高地,并在那里建立阵地,与日军所占据的东北老婆山高地形成对峙。

  就在这天晚上,王长海收到了一个令他极度犯晕的消息:董家口失守了。

  (436)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21: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守董家口的又是万福麟部,对面来的鬼子同样是骑兵,实际上就是高惊中队分出来的百来个人。

  关口丢了你倒是再夺回来啊。

  他们不,反正29军来接防了,夺不夺得回来那是你们的活,兄弟要先走一步了。

  按次序一个个排过去,喜峰口东面是铁门关、董家口,西面是潘家口、罗文峪,哪一个地方被突破,王长海团都有可能被日军抄后路。

  还得谢谢溃退的东北军,至少跑路前打了声招呼,要不然大家还以为董家口万无一失呢。

  王长海赶紧向旅长赵登禹报告这一险情。

  见东面可能要出问题,赵登禹赶紧派出人马,在西面的潘家口加强防守,以便如果日军真的包抄过来时,王长海团还可以从这边口子上从容撤退。

  这只不过是应急准备。治本之策,当然还是需要后方增援。

  在三屯营指挥部,师长冯治安迅速调兵遣将,增添兵力至与董家口紧挨着的铁门关,以巩固喜峰口东面防线,同时电告29军军部所在地遵化,请求紧急增援。

  29军指挥部收到这一电令,大家都吃了一惊。

  冯治安伸手要援兵,就表明前线战况很不乐观(“状态上已至严重之期”)。

  29军从参加过淞沪会战的19路军身上曾得到过两条经验:第一条,日军可以战胜;第二条,怎样才能战胜。

  实事求是地说,第二条经验在上海周边可能适用,拿到华北战场却很难派得上用场。

  相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日军最大的优势就是飞机大炮和坦克,但这些受限于南方沟壑纵横的复杂地形,作用并没有能够全部发挥出来。

  金泽师团在江湾一筹莫展,“陆军长老”植田进退不能,盖缘于此。

  华北这里完全不一样,这里更有利于日军进行机械化作战。

  长城周边虽有山地可恃,然而多为石头山,加上时间仓促,难以修建坚固工事,有的地方甚至挖不出坑来,更别说藏人了。一定程度上,王长海团就是被日军大炮给轰下老婆山的。

  野炮山炮这些高级玩意儿,东北军还有一些,可穷得叮当响的29军压根就没见过。也就是说,双方对着干,自己只有吃亏的份。

  第二条触了礁,第一条就得多打几个问号了。

  看别人挑担不吃力,到自己肩上能明显感觉得出份量。

  要知道,喜峰口那里的不是百来个鬼子骑兵,而是真正的关东军主力。

  显然,形势的发展,与当初的设想差距不小。

  要夺回喜峰口,必须有大投入。

  然而这无疑就意味着风险的剧增,弄得不好,甚至有可能把老本都给赔进去。

  29军长期用抗战激励士气,他们也知道学习19路军好榜样,因此积极备战,可是当真面对这一难题时,又不得不倍感踌躇。

  归根结底,作为地方部队,在与日军对阵时,往往有比中央军更多一层的顾虑。他们能在老蒋面前挺起胸脯的,也就是手里有人有枪,一旦这些都赔得差不多,就意味着再无可讨价还价的本钱。轻则地盘缩小,编制砍掉,重者就只能灰溜溜地通电下野,躲进民巷做寓公了。

  西北军的开山老祖冯玉祥就是个典型。

  29军的这八个人感觉自己站在了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不仅关乎个人荣辱,还决定着这支初出茅庐的地方新军的未来命运。

  (43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21: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军都跑了,我们还有必要在长城边上跟日本人死磕吗?

  有必要。

  一个人霍然站起,全力主战。

  此人就是总参议萧振瀛。

  除了长袖善舞、生活自律外,这个人更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大局观和使命感。

  这当然跟他的出身和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据说萧振瀛一生最爱唱,也最喜欢听别人唱的歌,就是《松花江上》,每次均“泪流不止”。

  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松花江,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此生可能再也无法见到,也再也回不去了。

  当初入关,本欲施展平生抱负,不料功业未就,回家竟已遥遥无期。这是一种何等的不幸和哀痛,也只能用悲歌一曲的方式来寄托和排遣了。

  从“九一八”开始,萧振瀛的目标就不仅仅局限于使29军活下去,重振西北军声威。

  他的目光看得很远很远:东北的悲剧不能重演,华北也绝不能成为第二个东北,不仅如此,它还应成为中原的一面屏障。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在这一点上,他要超出同时期人远甚,于是也每每能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胜人一筹。

  时人有云:(萧振瀛)谋国之忠,为人之仁,实为仅见。不是没有缘故的。

  早在热河战役打响前,他就以29军代表的身份向张学良请命,表示愿意作为前锋上阵杀敌(“家仇国恨,今当其冲,胜则成功,死则成仁”)。

  失土之痛,请战之切,溢于言表。

  长城抗战开始后,他这个总参议又把职责从四处化缘、搞好关系,迅速过渡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了一名指挥作战的“大军师”。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在29军高层又一次面临重大决择的时刻,萧振瀛也再次发挥了他在八巨头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他认为,跟身后的华北大平原相比,喜峰口地势险要,实为可战之地。29军只要在这里抱定死战的决心,赢是大有希望的。

  至于退,大家就别想了。那是条绝路。

  见萧振瀛如此坚决,宋哲元当即表态,就算拿出全部的老本,这回也要跟鬼子们拼了(“纵令全军阵亡,必得高地”)。

  但29军领导层是一个团体,光宋哲元一个人拍板还没有用,得大家都同意。

  有人还是不同意。

  让大家都甚感意外的是,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第38师师长——张自忠。

  当然,张自忠没说他不同意。他病了。

  什么时候不能生病,这时候病,摆明了就是装病。

  也没有公开表示不同意,不过就是那意思。

  萧振瀛最讲究待人接物的一个人,情急之下也顾不得斟词酌句了:你给我装什么装,是不是怕死?!

  要是你用其它法子旁敲侧击,张自忠或许还要哼哼哈哈一会儿,说他“怕死”却是最要命的。

  他腾地一下坐了起来。

  我不是怕死,可我们就这点人,这点本钱,你们非要一股脑全拿到前线去。我看,赢不一定,拼光却是绝对有可能的。

  下面有句话估计还强忍着没有说——

  崽卖爹田心不疼!

  萧振瀛松了口气,不是怕死就好,这点道理我还是能给你点得透的。

  (43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22: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战呼声,全国已响彻一片,我29军如果不继续参与抗日,就难以得到国人的同情和拥护,作为一个到处受人排挤,几无容身之处的地方杂牌部队,这样一来,路只会越走越窄,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退,将输得一干二净,进,甭管打得过打不过,得到的永远比失去多。在这一点上,大家都要想明白想透彻。

  最后,萧振瀛撂下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将来谁肯抗日,谁才能站得住。如果守着这点本钱,不敢下注,早晚必将被淘汰。

  这句话一语中的,对张自忠来说有如醍醐灌顶。

  他腾地站了起来:我懂了,我听你的话。

  大哥还是大哥,不服不行。

  至此,八人意见得到统一。

  萧振瀛是一个脑子活络的人,听赵登禹说,高地很难爬。那你们就搞个逆向思维嘛,直线走不成走曲线。

  他当即打电话给赵登禹,让后者找机会绕到日军后面去打(“相机绕袭敌之后方”)。

  援军随后就可到位。张自忠师第113旅(佟泽光旅)快马加鞭,即将赶到。

  赵登禹接到电话后大受启发,硬攻不如巧打,有人点拨跟没人点拨就是不一样啊。同时,大部队的增援也令他信心倍增,不再担心自己侧后会受到威胁了。

  他马上从218团(童瑾荣团)中抽出2个营,一路出东面铁门关的长城缺口,绕敌左后方,一路出西面的潘家口,绕敌右后方,一左一右,一东一西,向敌发动夜袭。

  王长海团则居中策应。

  东面的第1营(王昆山营)出关后,首先截断日军归路,并焚烧日军运送粮草的军车十余辆。

  其实劫粮草这一套,我们老祖宗是玩得非常熟练的。

  当年曹操打袁绍,袁绍看上去兵强马壮,火力也巨猛(“万弩并发”),别提多威风了,可是等到曹操派人到乌巢放一把火,把他的口粮烧得一干二净,这兄弟立马就软了下来。

  王昆山没做到像曹操在乌巢那样绝,可也把日军急坏了。他们没想到中国守军竟然敢转守为攻,跑到长城外面来袭击他们,赶紧派了千余部队,朝着大火冲天的后方就跑来了。粮车没救着,倒是正好迎上了29军的大刀。双方反复肉搏,日军被砍翻百名之多。

  第2营由副团长孙儒鑫直接率领,他们出了关后,见王昆山营已吸引了后方的部分日军,自己干脆就直接从老婆山高地的后面摸了过来。

  这里有两个地方,一个叫狼洞子,一个叫黑山嘴,一听名字就蛮渗人的,大低是黑山老妖愿意呆的所在,如今却做了日军的营房,这倒霉也是该着的了。

  前面有部队把守,后面虽然被烧了粮车,可也有人过去料理了,所以营房里没轮上值班的鬼子万事无忧,都一个个睡得很香。

  灯都不用点,刀客们在炕头上摸着脖子挨个剁过去,好象点名一样,顷刻之间,砍瓜切菜,别提多爽了。

  据说有一位兄弟一口气不歇地剁了10个鬼子,连手都剁麻了。

  砍完鬼子脑袋,直迫日军背后联络线。

  (439)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03: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