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分享]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万国咸宁天下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22: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401
  
  
  
  
  
  
  
  
   
    
   你是我的敌人
  ——向美国宣战!(Ⅱ)
  
  
   总之,轴心国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当珍珠港事件传来之后,他们纷纷向日本表达了祝贺。与此同时,在东京街头,成千上万的民众走了出来——穿着最盛大的节日礼服,无论男女老幼,纷纷跪了下来,朝着日本皇宫方向顶礼膜拜,感动得热泪盈眶。长久以来,美国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及对日本的经济制裁,令这个岛国倍感痛苦。现在,黄种人终于站起来了!敢于向白人提出挑战,日本人怎么不感极涕零呢?
  
   真是奇怪,珍珠港事件本身就是“小人行径”,只有最卑鄙无耻的人才干得出偷袭的勾当。一项以武士道精神著称的日本人竟十分得意???甚至,连希特勒也忍不住赞赏他的盟友——由于这种不宣而战的“突然袭击”正是他最得意的拿手好戏。12月14日,他在给大岛浩颁发德国雄鹰大十字金勋章时说:“你们用这种办法宣战,做得对!这种办法是唯一正确的办法! ”
   (真是卑鄙一家亲啊……)
  
   更有趣的是,希特勒生怕美国率先向他宣战了——如果真这样,德国在世界上的声望将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他必须抢在美国前面,率先宣战。几个星期以来,由于俄国前线源源不断的绝望报告,希特勒已经没有什么好消息带给德国人民了。但现在,日本人的主动出击给了他一个鼓励。他将东线的一切痛苦托付给了哈尔德,只身返回柏林,以亲自处理珍珠港事件引起的危机。他走的时候什么也没说,甚至连凯特尔和陆军统帅部的头头都不知道元首为何竟会突然离开狼穴大本营——难道东线烂摊子他就撒手不管了吗?
  
   直到12月11日中午,狼穴的将军才在广播中收听到了元首对美国宣战的消息。希特勒在国会疯狂地咆哮道 ,我们将永远首先进攻——他对那些欢呼的议员们说,“我们总是先下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他说:“罗斯福与伍德罗 威尔逊一样疯狂。”“首先,他们挑起战争,然后窜改历史,最后又用基督徒伪君子的外衣将自己打扮起来,还赌咒发誓请上帝来证明他进攻别人是多么的正当——简直跟从前共济会会员惯用的那一套手段一模一样……”
   我认为大家一定感到欣慰,他说:“现在!总算有一个国家,为真理和正义遭到史无前例的糟蹋而首先站出来了!日本政府在与这个人(罗斯福)进行了多年的谈判之后,也终于看穿了他伪善的面具……”
   至于德国,它不需要罗斯福先生或者丘吉尔先生大发慈悲,它只要求它自己的权利!它将为自己赢得这种生存的权利!为此,德国政府决定与美国断绝一切外交关系,并且宣布,“从即日起”,德国与美国“处于战争状态!
  ”
   讲到这里,国会议员们一跃而起,大声欢呼,将元首的话淹没在了一片疯狂的喧嚣之中……瓦尔特 瓦利蒙特(德国最高统帅部副参谋长)。当时正在同参谋部的几位军官在狼穴用餐。约德尔突然从柏林打来电话:“您听说了吗?刚才元首已宣布与美国处于战争状态。”
   瓦利蒙特:“听说了。” 但是,俄国这个史前巨兽已经够让人可怖了,现在竟又惹上了美国。他觉得,这一切就像是做梦一般,“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同样感到不可思议的还有那些尚在前线苦战将军。古德里安总是难以理解。他写道:既然希特勒已向美国宣战,那么为什么日本却不向苏联宣战呢?难道日本人就不用承担义务吗?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斯大林正在用远东的援军到处进攻,希特勒的政策不但无法挽救东线的将士,而且还使他们感到了更大的压力。
  
  
   现在,战争才真正变成世界大战。全世界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都联合起来,与德国和它的脆弱盟友作战了。在人口上,他们比轴心国多出五倍;在领土上,他们比轴心国多出二十倍。一年前,希特勒还信誓旦旦地向他的将军做出保证,德国绝不会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但现在,两线作战已逐渐变成既定事实。在一次希特勒亲自主持的军工生产会议上,元首最信任的、也是最有才能的后勤部部长弗里兹 托德博士直言不讳的指出,“以我对美国的了解,我们靠军事力量赢得战争是不可能了”。
   希特勒对这个警告置若罔闻。再说了,拿破仑有一句名言:“在战争中,精神与物质的比例是三比一。”希特勒爱死这句话了。他认为,就算我们在物质上战胜不了敌人,但至少可以拿出条顿武士的精神,用我们强大的精神力来打败敌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22: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402
  
  
  
  
  
  
  
  
  
   勃劳希契的结局——
   最后一任陆军总司令谢幕
  
   珍珠港事件可以告一段落了,元首的注意力仍然放在东方。如果说同美国开战对他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迫使他下定决心,不论如何也要在1942年打赢东线,将斯大林赶去AA线嗑风。
   他信心满满地对戈培尔说:“现在做不到的明年将会做到,不论如何,布尔什维克将被赶回亚洲”。总之,德国必须在美国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之前打垮苏联,避免两线作战。
  
   戈培尔觉得,元首这话似乎说得太满了。因为前线连吃败仗,红军在到处进攻。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元首不得不停止幻想,被拉回到严酷的现实中来。他吃惊地发现,中央集团军群仍在撤退,莫斯科以西地区已经成了被遗弃的大炮、卡车和坦克的坟场。元首命令不准后撤,但士兵们跑得比谁都快,他们意志消沉,擅离职守者与日俱增。在那年冬季,德军军事法庭以临阵脱逃,擅自退却、违抗军令等罪名给6.2万名官兵判刑。勃劳希契更是束手无策——原因是元首不允许撤退,但前线每一位将领都在呼吁撤退,他被夹在中间,好生受气。
  
   有人肯定奇怪了,希特勒为何总是不允许撤退呢?
   眼下,中央集团军群以70个筋疲力尽、兵员不足的师,竟占据着宽达960公里的战线;而且,其后卫部队已被苏军死死咬住,根据德国情报机构12月6日估计,中央集团军群当面的苏军兵力共计十二个集团军,其中88个步兵师、15个骑兵师和24个坦克旅。德军已在它们的压迫下被步步逼退——换言之,既然撤退已成了既定事实,希特勒到底在盘算什么呢?
  
   其实,希特勒考虑的问题很简单,也很实在。那就是:“撤退有变为溃逃的危险”。另外,大规模撤退无疑将抛弃大量武器装备,德国步兵师的运力很差,很多火炮都要用马匹来拉,由于牲畜大批死亡,在撤退时必定带不走,只能丢弃。对资源极其匮乏的德国,这是不可能接受的。
  
   据希特勒后来追述(多半含有自我吹嘘成分):有个将军打电话对我说,“我的元首啊,我实在坚守不住了,我们撤退吧。”
   我说:“先生,你到底想往哪里撤呢?撤多远呢?”“啊,”他回答,“说真的,我也不知道!”
  
   希特勒:“你打算后退50公里?你以为那里就不那么冷了吗?如果你撤退,你能把重武器带上吗?”那人回答说,“不带,因为这不可能!”
   希特勒:“那么你就是想把它们留给俄国人咯?你要是没有一点儿重武器,将来反攻时,你认为该怎么打呢?”那人回答说:“我的元首,即使武器损失很大,也该先抢救军队吧。”
   于是希特勒又问:“你是打算马上撤到德国边境,还是什么别的地方?你打算在什么地方停住?”
   “晤,我的元首,”那位将军回答说:“我们大概真有那个必要……”(指撤到德国边境)。
   希特勒只能对这位将军说:“好吧,你自己尽快回德国去吧——但是,军队留下,由我来掌管!”
  
   毫无疑问,元首这话不仅是对失魂落魄的将军说的,而且还是对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说的。现在,陆军总司令是一个完全垮掉的人——他绝望极了。12月15日夜深,勃劳希契从前线视察回来,他刚跟博克、克鲁格以及古德里安见过面。哈尔德发现他“意志极度消沉”,看不到部队能够摆脱困境的出路。
   虽然考虑到宣传因素,希特勒一度不允许他辞职(加之对龙德施泰特辞职一事耿耿于怀)。但勃劳希契的表现实在太令他失望了——甚至在多年之后,每当再提及勃劳希契时,希特勒仍对他满怀轻蔑之情,称他为“徒劳而懦弱的可怜虫”。
  
   因此,他决定放弃。
  
   12月19日,心脏病初愈的勃劳希契再度鼓起勇气去见希特勒——最后一次恳请元首,希望让他的陆军后撤。据约翰·托兰记载,他俩私下辩论了两小时(没人知道说了什么)。但当勃劳希契离开房间时,他的“脸色惨白,全身战栗不止”。
   “我滚蛋了”,他故作镇定地对凯特尔说,“他把我撤职了,我混不下去了”。
   凯特尔元帅不知所措。他问:“那,现在该怎么办?”
   勃劳希契:“我不知道。你还是去问他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勃劳希契同小胡子的旧照。从很多人的著作里都说勃劳希契比较软弱,但在李德·哈特的著作里却完全相反。现在,当我们再提起勃劳希契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二战迷的第一印象就是“懦弱”。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性格决定的。勃劳希契生性谨慎,内敛,是一个自制,有教养的人。他外表高雅,行动举止颇有威严。他的“软弱”在我看来,不过是绅士在暴君面前的正常表现罢了。没有错!希特勒对他的将军有时实在是太粗暴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22: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位在德军早期建设中建立过功绩的元帅,被解职的勃劳希契结局十分惨淡。他被解职时没有获得任何荣誉性质的勋章,而仅有一些金钱上的奖赏。还有一种说法是说,11月份的时候,勃劳希契曾让12个穿着新式冬装的士兵站在希特勒面前。后来希特勒才获悉,那十二套服装是陆军的全部冬装了。为这种诈骗行为,希特勒永远不会原谅。退出现役后的勃劳希契回到了西里西亚,赋闲在家。直到战争结束,他再也没有获得起用。1945年5月,勃劳希契在德国北部英军俘虏,一直到1948年10月18日他在英军监狱中因心脏病复发而去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22: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403
  
  
  
  
  
  
  
  
  
   
   轮到古德里安了
  
  
   就这样,勃劳希契离开了人们的视线,他被解职时没有获得任何荣誉性质的勋章,仅有一些金钱上的奖赏。与此同时,冯·博克陆军元帅也“退休”了,原因是他老说身体不好,有胃溃疡,无力胜任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一职——总之,取胜时个个精神百倍,什么病都没有,一口气上五楼。如今大厦将倾,树倒猢狲散,都在盘算着自己的退路。
  
   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陆军同样如此。由于勃劳希契突然“退休”,曼斯坦因和凯塞林就成了下一任陆军总司令的最佳人选。
   我们都知道,陆军元帅阿尔贝特·凯塞林是个强硬的、永远乐观的家伙,深受希特勒器重。当陆军人事局局长施蒙特推荐他时,希特勒怦然心动了,但随即,他摆了摆手说,“算了,凯塞林刚刚被委任为地中海空军司令”,正在那儿帮隆美尔打飞机,考虑到同意大利的关系,希特勒不想做任何变动。
   施蒙特又说,曼斯坦因也不错,他人很聪明,是圈内公认的战略、战术集大成者,人气很高。希特勒更是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他说,我和曼斯坦因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因为我讨厌他的性格……
  
  
   人事局局长犯晕了——这不行,那不行,干脆元首自己出任陆军总司令吧!
   没错!希特勒等得就是这句!12月19日,他“勉为其难”地同意了…在众目睽睽之下,希特勒直接抓过兵权,宣布“从即日起,亲自担任陆军总指挥……” 他生硬地向哈尔德解释说:“总司令的职责是用国家社会主义的精神去训练部队。我还没发现有哪个将军能按我的要求去这样做的。因此,我必须把陆军的指挥权拿过来”。(哈尔德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他还说,陆军犯了两个错误,一是部队里出现了“后方阵地”的概念;二是没有采取任何冬季补给措施,这无疑都是勃劳希契的过错……但现在,勃劳希契退休了,他希望哈尔德留下,不要提出辞呈(希特勒需要这位参谋总长的能力和经验)。
  
   哈尔德爽快地同意了。他以为,勃劳希契的离职意味着陆军的权威会得到提升——他又开始想入非非了,琢磨着元首肯定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插手战术问题。可是,他很快发现自己拨错了算盘。就在勃劳希契离职的第二天,希特勒再次向中央集团军群下了死命令,重申了四天前的命令:“坚守阵地,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不要怕侧翼受到威胁,一定要死守!” 
  
   我们知道,苏军最初的攻势放在北翼,也就是最靠近莫斯科的克林——伊斯特拉一线。其唯一目的不过是“拯救莫斯科”。(艾伯特·西顿语)因为克里姆林宫也不确定德军已山穷水尽,所以用兵十分谨慎。但到了12月中旬,由于德军不停后撤,苏军的“战术反击”逐渐变得有了目的性——演变成了钳形攻势,已开始合围莫斯科以西的德军了!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以前,只有德军包苏联人的饺子、捅斯大林的菊花。现在,苏联人竟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回过神来就要包德国人的饺子、捅希特勒的菊花。无怪乎有位德国将军啊后来感慨说,朱可夫毕竟留德两年,师从汉斯·冯·西克特。当年,这帮俄国留学生整日喝酒,调戏姑娘,德国军人都瞧不起这帮人。但就现在来看,至少朱可夫没有白学——深得西方大包围作战的精髓。
  
   一发现有被合围的危险,第一个跑路的就是“闪击英雄”古德里安。当所有将军都不敢违背元首的意志,苦苦支撑之际,他却领着第二装甲集团军(已易名)飞快地向西疾奔。11月份进攻的时候,古德里安总说自己缺燃料,如今撤退了,却犹如天神附体——12月初,他还在据莫斯科193公里的图拉,12中旬,他麾下一部(第24装甲军)就跑到了距莫斯科382公里之遥的奥廖尔。逃跑之快,实属罕见。
  
   然而,最倒霉的还不是古德里安,而是位于他左翼的克鲁格第4集团军(古德里安第二集团军的左翼连接着第4集团军的右翼)后来,克鲁格指责古德里安不服从他和元首的命令,擅自撤退。还说正是由于古德里安的撤退,导致在第4集团军和第2装甲集团军之间造成了一个缺口。古德里安却在回忆录中倒打一耙,硬说克鲁格本该将一个步兵师(第137步兵师)借给他,用以填塞缺口。可是,克鲁格只派了四个步兵营,在该师师长率领下前来……不消说,这个力量实在太弱,结果苏军一冲锋,两军结合部之间就垮了,师长布格曼将军战死沙场。
  
   死道友不死贫道。看来,古德里安将军真是深得英国人真传啊。倚仗着元首对他的无限信任,海因茨根本不把所谓的“命令”放在眼里,当时的他并未意识到,自己离“被退休”已经不远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21: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404
  
  
  
  
  
  
  
  
  
   将星的陨落(Ⅰ)
  
   连“闪击英雄”古德里安都逃跑了。希特勒简直不敢相信!在元首的会议室里,传来了他同古德里安通话的声音(据当事人回忆),希特勒几乎是对着听筒吼道:“古德里安!您一定要顶住!我会派兵支援您!我要动员我的全部力量!您放心好了!请您坚持住,您无论如何要坚持住!”
   可是,古德里安根本没有战斗的欲望。一个月以来,他的装甲集团军一直受阻于图拉城外,被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第50集团军司令员(伊万·博尔金中将)挡住了去路。
  
   说起这位博尔金中将,也算是个能折腾的人了——善于逃跑是出了名的。苏德战争爆发时,他是西方方面军副司令员,在明斯克被德军合围,后逃跑;在维亚济马战役中,他又被围住了,最后还是屁颠颠地跑了出来。第二次成功突围后,罗科索夫斯基和他曾有过一段对话,他问:博尔金中将同志,卢金同志呢?他不是跟你在一起吗?
   博尔金一拍脑袋,恍然大悟道:“哎呀,把他拉后面了!”
  
   就这样,所有人都瞧不起博尔金,他的职务也一降再降,变成了第50集团军司令员,参加图拉防御战役。鉴于他面对的是古德里安,朱可夫根本就不相信博尔金能够守得住图拉。当德军围困图拉后,朱可夫就打电话挪揄说:“喂,博尔金同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你第三回被合围了。我已经告诉你,让你迁到拉浦特沃。可你是木头脑袋。不执行我的命令!”
   博尔金回答说:“司令员同志,倘若我的司令部迁走了,图拉可能早叫德军占领,情况会比现在还要坏”。
   总之,博尔金中将对于坚守图拉表现出的绝对自信,令朱可夫刮目相看,于是朱可夫决定全力支援博尔金。在接下来粉碎古德里安对图拉的合围行动中,朱可夫派出一个坦克师从外往里打,博尔金派出一个团从里往外打,经过17小时艰苦奋战,终于打通了莫斯科——图拉公路,在德军合围铁壁上打开了一条补给通道。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古德里安又是迂回,又是夜袭,无所不用其极,但就是攻不下图拉,它像颗钉子那样一直威胁着德军的后勤补给线, 使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不得不分兵监视图拉,无法集中兵力进攻莫斯科。
   所以,后来有人很奇怪,莫斯科战役的时候,德国最能打、最能折腾的“闪电侠”去了哪里?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他一直都在图拉啃砖头呢。
  
  (2)
   现在。是1941年12月16日。第二装甲集团军正沿着图拉公路飞快后撤,根本不在乎希特勒的命令。古德里安在回忆录中称,“是良心迫使他这么做的”,因为他不忍心看着将士们在冰天雪地里冻死。他这样写道:“我最近在夜间经常失眠,脑筋里一直在转念头,想用尽一切的方法来帮助我这些可怜的士兵。在这种奇冷的天气中,他们还是露宿野外,真是太可怕了!简直无法想象,OKH和OKW中的大人物们从来不曾到过前线,所以当然也不知道前线上的实际情形。他们还是把许多无法执行的命令送了下来,而对于我们的要求和建议,一概置之不理……”
  
   就在那天深夜,古德里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希特勒突然打来电话并向他承诺,只要坚守阵地不后退,就会派援兵来。说到援兵数字却太荒谬了——增援一个加强营。古德里安起先还以为是听错了——用一个加强营去阻止实际上是6个集团军和1个骑兵军的进攻?堂堂的国家元首不至于开这种玩笑。
   于是希特勒又以不容置否的口吻重复了一遍,“没错!古德里安”。他说,“我会空运500人来!请你务必要坚持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21: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405
  
  
  
  
  
  
  
  
  
  
  
  
  
   第二轮解职狂潮
  
  
   但是第2装甲集团军的阵地已被突破,苏军进展神速。虽然古德里安及时后撤避开了苏军进攻,却导致了在德军战线中央出现了一个约40公里宽的缺口。苏军由此大批涌入,并迅速向克鲁格第4集团军的大后方,也就是布良斯克——维亚济马——尤赫洛夫一线挺进。苏军以精锐近卫第1骑兵军为先锋,博尔金的第50集团军和戈利科夫的第10集团军紧随其后,他们一路滚滚向西,沿途杀光所有落单或者胆敢抵抗的德国士兵,有两个步兵师几乎为苏军所全灭。为了堵住缺口,克鲁格派出了他最后的预备队——法国志愿军组成的军团。(四个营)
  
   不幸的是,这些法国人根本抵挡不住苏军的猛攻。几天之后,就不得不把他们从前线撤下来,送回法国(法国来得孩纸伤不起啊,伤不起……)。克鲁格起初也想过撤退——像古德里安那样“一跑了之”。可是,克鲁格在元首面前缺乏勇气。思来想去,也不敢做出古德里安那种“大逆不道”的行为。
  
   我们知道,战线之间讲究的是保持平行。古德里安愈是后撤,第4集团军的侧翼就愈发暴露无遗。12月18日,希特勒钦点克鲁格为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接替应病去职的博克。这样一来,古德里安的靠山没有了。因为撤退是在博克和勃劳希契的默许下进行的。克鲁格非常直接,他出任总司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元首那里告御状,指责古德里安“惊慌失措”,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主义者。
  
   古德里安很快也意识到自己离“末日”不远了。12月20日,他乘飞机回到狼穴,以为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定会迅速解决这一误会。尽管希特勒对古德里安的突然造访感到意外,但还是允许他用5个小时阐述为何撤退的理由。古德里安向元首生动地描绘了第二装甲集团的现状:部队精疲力尽,和敌人相比,数量上也处于劣势,地面冻得结结实实,冻土深度达到五英尺(1英尺=0.3048米)挖战壕固守是不可能的。
   希特勒马上反驳道:“那么,就用你的榴弹炮炸出弹坑啊!”他甚至还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军就采用过这种办法挖战壕。
  
   古德里安冷静地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军每一个师平均防守宽度为5公里,而且每一个师都有两三营重榴弹炮的支援,现在每一个师的防守宽度为50公里,而每一师只有四门重榴弹炮,每一门炮又只有50发炮弹。假使我们来制造弹坑,那用什么去阻止苏联人呢?
  
   希特勒理论不过,但还是坚持他的命令。古德里安说那样会造成巨大的人员牺牲。希特勒转而提到菲德烈大帝指挥士兵所做出的牺牲。“你认为那些掷弹兵想死吗?”希特勒喊道,“他们也想偷生!!!但国王有权让他们做出牺牲。我相信,我也有权让所有德国军人做出牺牲!”
  
   就这样,古德里安两手空空的回到了前线。在他转身离开的时候,希特勒转过头来对凯特尔说:“我还是没能说服那个人!”他悲怆地感觉到,古德里安已不再是在是以前那个古德里安了,以前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闪电旋风”去了哪里?他百思不得其解。
   与此同时,克鲁格继续火上添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告诉元首,他拒绝再与古德里安共事,如果古德里安留下,明天我就像龙德施泰特那样卷铺盖走人。总之,有他无我,有我无他。
   为了安抚“心灵受到创伤”的克鲁格,希特勒给他回了电话,他承诺,“古德里安将立即被解除指挥权!”
  
   于是,古德里安在圣诞节的第二天被列入退休名单。对外界公布的原因是大将患有“严重的坐骨神经痛。”
   (古德里安:我X!我怎么就不知道我患有坐骨神经痛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22: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406
  
  
  
  
  
  
  
  
  
  
   兄弟,不来一发吗?
  
  
   然而,古德里安还不是最惨的。在接下来的三周里,另外一批高级将领也被解职了,第四装甲集团军司令霍普纳上将仅仅说了句“业余战略指挥家”这样的话,克鲁格居然认为他影射希特勒,并且向最高统帅部打了小报告,结果赫普纳被赶回德国,军服都不能穿,最后连享受大将津贴的权利也被剥夺了。另外,在遥远的克里米亚战区,一位名叫汉斯·冯·斯波纳克的将军被希特勒下令逮捕,判处死刑!原因是12月29日当苏军在他背后从海上登陆,他把一个师及时地撤了出来。
  
   到了1941年年底,在苏军强大攻势下,克鲁格远远没能守住希特勒原先指定的防线,中央集团军群的部队继续向西撤退,被敌人赶出150~200公里,几乎回到了10月17的出发阵地。12月29日,哈尔德在他的日记中写道:
   “今天,又是危急的一天……元首和克鲁格在电话中做了紧张的谈话……”可笑的是,克鲁格刚刚达到目的——成功地将他的敌人古德里安赶走。现在却弹起了同样的调调——要求撤退。希特勒对这位陆军元帅大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他在佛兰德当传令兵时,是怎样和他的同志们顶住了连续十天的炮击,最后坚守住了阵地的。
   克鲁格反驳说,“我的元首,您毕竟没在零下二十五度的天气里战斗”。
  
   冯·贝洛后来在回忆录中承认:几乎每时每刻都看见希特勒抓着那连结他和克鲁格以及东线的长途电话,几个小时讨论,翻来覆去,讨论的题目总是顶住还是后撤。为了增援东线,希特勒采取了紧急措施:将那些失去卡车和马车的车夫作为战斗士兵,派往特别吃紧的地段上去。许多人的武器甚至就是一杆步枪,一个基数的子弹。在靠近前线的机场上,偶尔从斯摩棱斯克、奥尔沙或华沙来的运输机在这里降落,带来少量的补充人员,据德国人记载,那情景活像火车站黄牛党抢票——补充的新兵一下飞机就看见一大批被冻僵的雪人朝自己扑来,不由分说硬拉上车。他们常在当天夜里就被送往前线,一跳下卡车就得直接投入战斗。京特·布卢门特里特将军无奈地写道:“这样,这些两天前还生活在华沙设备良好的兵营里的士兵们,发现自己在48小时之内便被抛在莫斯科城外即将崩溃的前线了……”
  
   克鲁格显然已经智穷了,在他看来,苏军的潜力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令他特别不解的是,俄国人可以在完全没有补给来源的情况下坚持作战三周以上。例如,他们的坦克经常同座在雪撬上的步兵一起前进,这些雪撬用绳子拴在坦克或者骑兵马鞍的后面,雪橇上还堆满了食物和弹药。试想一下这是多么滑稽的一幕:坦克拉着雪橇;滑雪部队和骑兵并驾齐驱。长长的、连绵不断的骑兵后面都坐着一个步兵……他们没日没夜地前进,在森林里神出鬼没,将德国人搅得晕头转向。一般而言,苏军的前进与其说是一个反攻,则毋宁说是一个连续不断向前“流动”的过程,他们绕过一个又一个德军的抵抗据点,从它们中间穿了过去。有时,德军还在前面奋战,却发现一昼夜间敌人就突然出现在自己身后。而且,苏军从不强攻,继续“流动”,这种情景实在熟悉不过了。简直就是两翼战术合围山寨版的重现!俄国人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他们计划在北部和南部同时进攻,对整个中央集团军群实行大包围,并计划在后方某处合拢钳口。
  
   斯大林确实是这样想的。现在,当他再次凝视统帅部的“战时地图”时,他的目光已不再局限莫斯科周边了,他的野心已经远远超出了苏联边界。加之又联想到拿破仑1812年的失败,便开始幻想在一次冬季战役中将敌人悉数全歼——他甚至谈到了攻克柏林的问题。1941年12月,英国外相安东尼·伊登参观完莫斯科近郊战线后,他发表声明说:
  
   “俄国人已经两次到过柏林,还会有第三次!”
  
  
   在这种乐观情绪驱使下,斯大林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了。他甚至认为,“德国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完全忽视了补给品不足、运输工具落后以及红军战士已经筋疲力尽的现实情况。1942年1月5日,斯大林召集所有国防委员和最高统帅部成员开会,阐述了自己准备发起一个总体攻势的计划。他计划在北部战线发起进攻,切断包围列宁格勒的德军后路,同时在中部和南部,继续进攻,收复失去的斯摩棱斯克、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半岛。(总之,从波罗的海至黑海3000公里的战线上全线战略大反攻,打垮德国)与会者之一的朱可夫几乎被斯大林这一庞大计划惊得喘不过气来。
   他警告说,“我军在列宁格勒和西南方面军方向继续进攻是不合适的……”因为没有强大的预备队,不可能突破敌人防线,他甚至认为,斯大林的这个计划,会置苏联于彻底失败的境地之中,将刚刚取得的优势拱手相让。
   于是斯大林就问,那你打算怎么办?
   朱可夫说:我主张西方方面军继续进攻,其它方面军防守。
  
  
   我们都知道,斯大林手中的预备队有9个崭新的集团军。而朱可夫只得到了其中3个。设想一下,如果斯大林将9个集团军一股脑地交给朱可夫,德国人拿什么去抵抗呢?也许战争1942年就结束了吧。
  
   可是,朱可夫的建议遭到了最高统帅的断然拒绝。其它方面军司令员难免会想,难道就你朱可夫懂战略,要我们都眼巴巴的蹲着看你玩吗?结果,9个集团军被N个方面军洗劫一空,最后的结果是:
   铁木辛哥西南方面军一个、切列维琴科上将(布良斯克方面新任司令员)一个、科涅夫加里宁方面军一个、列宁格勒方面军两个、西北方面军一个,而朱可夫大将既然已经得到三个,就不用再给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22: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任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冯·克鲁格陆军元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22: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克鲁格在前线视察军队,摄于1941年11月东线。我狗眼瞎了,堂堂陆军元帅视察这几个兵??还有图左边的哥们,难道要用自行车去跟俄国人拼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04: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