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关河五十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3: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垣做了个计划,上交军部——做计划跟报送研究课题一样,可以解决经费问题。

  军部批下来了:相信你,一定行。

  有了经费,板垣就忙开了。天津卫住的那几个大腕,像老蒋提到的段祺瑞、吴佩孚这些人,能找的都去找了,邀饭局,说好话,亮票子,无所不用其极。

  结果令人难以置信,任他使尽浑身解数,这些人里面没一个肯上钩的。

  有的是突然身体欠佳,怎么敲他门也不肯开。有的当着板垣的面倒是客客气气,也答应可以考虑考虑,但考虑来考虑去,就无限期地这么“考”下去了。

  可怜板垣要来了经费,却捧着一大堆钱和官帽送不出去,把他给急的。

  不可能啊,以前我给他们当顾问的时候,比这少得多的钱,小得多的帽子,还不是看见他们两眼直放绿光,什么要求和条件都可以答应。如今这是怎么了?

  要说板垣、土肥原这些所谓的“中国通”,“通”来“通”去,其实也就是“通”了几句附庸风雅的中国话和几张中国地图而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岂是他们这些一脑子门功利思想的小痞子能真正“通”的了的。

  吴佩孚这些人,虽然受的教育有多有少,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也有褒有贬,但在他们身上,都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挥之不去的影子。

  张鸣先生在《历史的底稿》中曾用相当的篇幅,指出过包括私塾教育在内的传统教育对中国人思想行为的积极影响。对老先生的这一看法,我深以为然。事实上,国人的耻感文化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这种教育。像吴佩孚这些“老北洋”(也包括已被老蒋接回南方的段祺瑞),不管他们在国内怎么争得你死我活,脑子里都有一个思想根深蒂固,那就是如果想在社会上做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就不能做汉奸。

  拿吴佩孚来说,其人向来是以关云长、岳鹏举自命的。人家在江湖上混,打的就是这招牌,这是他最起码的人生底线。试问,义薄云天的关羽可能真的投降曹操吗,还我河山的岳飞会去给金兵拎鞋提包吗,想都不用想的事。
  听到这里,何应钦和黄绍竑对视一眼,彼此都松了口气。

  一场虚惊嘛。

  只不过——

  老蒋话锋一转,就像善于在关键环节吊人胃口的说书人一样,又提到了一个人,他叫张敬尧。

  说起这个张敬尧,那也是民国年间地地道道的一个名人,不过是一个做坏事做出名的人。

  在青年毛泽东的早期文稿中,有一篇很有名的檄文,这就是《驱张敬尧电》。

  毛泽东落笔时三十岁不到,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年纪,文章也写得煞是漂亮。在这篇电文中,被他“粪土”了一把的“万户侯”就是正做着湖南督军的张敬尧。

  张敬尧的劣迹,可与热河的汤玉麟并称,用主席的话说就是“暴戾酷虐,已成惯技”,属于重磅打造的极品坏人。

  (47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3: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坏人正好被已在“猎头行业”碰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板垣给看到了。

  由于平津的“一流人物”谁都不上钩,板垣一时间骑虎难下,不知如何是好。毕竟牛皮已经吹在前面了。你说我前面计划还不成熟,暂缓执行,那军部也要让啊。

  想来想去,只能退而求其次。大腕不行,那就找“二腕”、“三腕”吧。

  于是他就相中了张敬尧。

  一般来讲,极品坏人对名节的顾虑要少得多,甚至没有,对实际利益的考虑才是最主要的。

  张敬尧当即就接受了板垣的30万,表示愿意参加伪满州国政府,并密谋在天津进行暴动,配合关东军,一举占领平津。

  老蒋可真会说故事,给他这么山重水复地一讲,何黄二人脸色又变了。这怎么办,难不成我们还得专门组织一支部队去除奸?

  除奸当然是必要的,不过就不劳二位了。

  老蒋颇为得意地告诉他俩,这事已交给日后有“特工王”之称的戴笠去办了。

  现在,军情的外泄,再一次对那晚的谈话内容进行了验证,同时也表明平津的内部局势已经更趋复杂。板垣怎么说也算个大特务,又是“中国通”,虽然可能网罗大鱼困难一点,但安插安插小内奸,刺探刺探军事情报,在他应该并不困难。

  两人深感必须多留个心眼。不过眼下正是打仗的紧要关头,不可能像《风声》中那样挨个查“老鬼”,只能避和防。

  避的事他们老早就做了。原来北平军分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东北军留下来的班底。比较让大家心里没底的是参谋处的处长,因为这位仁兄的背景跟熙洽很相似,也是前清显贵的后人,而且同样去日本留过学,上过军校。

  在有怀疑,但是没证据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回避。于是重新设置了一个作战处,由徐祖贻(保定军校第3期)担任处长,与参谋处一同办公和处理事务。

  除了避,还要防。当时防的人物里面就有孙殿英。

  孙殿英原来是跟着老冯混的。中原大战后,也跑到山西来落了单。不知道是不是沾了29军的光,在29军被张学良收编的同时,他也被收编成了41军,总算没有把作为发家本钱的枪杆子给丢掉。

  孙殿英的部队人不少,比29军还多,有3万多人。长城抗战开始后,何应钦本来希望他利用多伦以东的山地地形,对日军进行牵制,以减轻长城正面的防守压力。谁知这厮人多不济事,盗墓有一手,打仗却不行,武藤只用了一个茂木骑兵旅团,就把他赶到多伦以南的沽源去了。

  退就退吧,毕竟东北军也在大面积溃退。你不可能要求大家都像29军那样猛吧。问题是孙殿英军的纪律很坏,沿途不是偷就是抢,惹得民间怨声四起。渐渐地,就有人说孙殿英早就通了敌,跟日伪有勾结,日本人碰都没碰他一下就跑了。

  何应钦听到传言后,马上命令扣发孙殿英的军饷和给养。

  当时,板垣拉拢北洋军阀的老头子们而不得,开始与孙殿英等“二腕”、“三腕”接触的消息已时有耳闻。因此,传言也并非空穴来风。

  何应钦的这一手,可把孙殿英给愁坏了。没钱没粮,他和手下的兵吃什么呀。

  (47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23: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在他在北平有一个办事处,便通过办事处处长,找到黄绍竑,说自己根本没有投敌这码子事,希望能把扣发的钱粮补给他。

  黄绍竑这时候就相当于何应钦的“政委”。听“政委”这么一说,何应钦也犯起了踌躇,因为不知是真是假,如果孙殿英真的像外界说的那样,还照发他钱粮,说得难听一点,那可就是资敌了。

  但如果是假的呢,逼急了,就等于把孙殿英推到日伪那边去了,而且还得用一支部队专门去对付他。

  得派一个人去探探虚实。

  如果不去,事情就得不到迅速的解决和处理,整个局面都会变得更加被动。去吧,你还不能派一官小的,非得能立马拍板的才行。

  “政委”黄绍竑决定亲自走一趟。

  说实话,能做出这一决定,还是得有点胆识的。假设孙殿英果真投敌,以他那样不择手段的人(皇上祖坟都扒了,还有什么事他不敢干),是极可能做出绑架或杀人之举的。历朝历代,这种事情多了,说不定人家还正愁没有好的投名状呢,你这样的一品大员自投罗网,岂不正好给他染红顶子。

  孙殿英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军分会的二把手,自然大喜过望。

  接下来应该给我派发钱粮了吧?

  钱粮有,不过你先得把事情讲清楚。

  那些对他不利的传言,不用黄绍竑开口,孙殿英自己就拎得很清楚,当然要一个个分辩。

  说我不凭险据守?那里的险根本就算不上险好吧。的确是有些山,不过那可不是南方的山,又不长草,而且山势很平,日本人的飞机坦克一冲,我们就顶不住了。

  至于说我没看到日本人就跑了,纯粹造谣。

  为了证明自己曾经努力过,只是力不能逮,孙殿英还带着黄绍竑去参观了一下伤兵。

  要是黄绍竑是个像严武那样的小年轻,也许就要被他给糊弄过去了。奈何人家黄参谋长出来混的时间不比孙殿英短,做桂系强人的时候,下面这样的情况也不知见过凡几。哪是这么容易就能被蒙住的。

  我让你去多伦不是去旅游的。喜峰口、罗文峪的山未必比多伦的山更险峻,人家能打,怎么就你不能打?

  伤兵?哼哼。我怎么知道你们是怎么伤的,难道抢东西的时候就不可能伤着?

  见黄绍竑眉毛都不动一下,孙殿英知道遇上老江湖,真神仙了。人家也是内行,不是那么好骗的,再不把底牌亮出来,以后就等着挨饿吧你。

  其实,多伦的山是险是平,伤兵是真是假,都不是黄绍竑此行所要了解的重点。说白了,他希望孙殿英澄清的无非就一件事:你到底有没有通敌。

  最后的机会。

  孙殿英差点要哭出来了:我冤哪。

  军纪太坏我承认——不过话又说回来,也是给缺乏给养闹的。你别看地图上的多伦面积很大,好象不错。其实是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地广人稀,而且到处都是荒漠。你说我这3万人没吃没喝,一切都要自力更生,能不抢点偷点吗(军纪不好的人大抵都是这样厚着脸皮振振有词的)。

  不过,投靠日伪这件事,绝对不可能有。

  (47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23: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

  当年,我可是把溥仪的祖坟都给挖了。现在他正做着“满洲国”的“执政”,我就是有这心去投他,他会容得下我吗?我这不是把自家脑袋往刀口上送吗?

  终于,这句话让黄绍竑得到了他最需要得到的答案。

  对孙殿英这样的人来说,民族大义之类都不是很可靠,只有对实际利益得失的算计才能让他自觉地领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或者说,什么敢做,什么不敢做。

  与溥仪结下的这个天大梁子,正是孙殿英不可能通敌的最大软肋。

  有这就好办了。

  黄绍竑当即同意补发孙殿英40万军饷和4万袋面粉。

  后者咧开嘴乐了。

  还别高兴得太早。钱粮照给,但活也少不了。

  光防一个沽源就行了吗,不行。

  独石口归你了,镇岭口归你了,这一带往东往北都是你的了。

  给养有了,自然你也不能再去骚扰老百姓了,好好打仗,别的都不要再胡思乱想。

  这要放在以前,孙殿英非得跳起来不可。守独石口那些地方可都是傅作义的活,怎么凭白无故都让我来干了。可现在他已跳不起来了。说句上不了台面的话,如今连自己下面的小把把都被对方握在手上了(你自己都承认了,走伪满的路是自掘坟墓),想撒娇也撒不了,而不好好干的话,断了你的工资和口粮,你就只有等死一途。

  黄绍竑此行不仅摆平了孙殿英,更重要的是,为后来拱卫平津多出了一个重要的棋子——傅作义军(第35军,长城抗战时临时番号为59军)。

  北平军分会在调整布局,关东军司令部方面也没闲着。

  在第一阶段作战中,中线和东线日军均感到了兵力不足的问题,喜峰口大夜袭的当夜,服部旅团就向关东军司令部请求紧急增援。

  当时武藤能动用的兵力,就是已驻赤峰的熊本师团。但鉴于多伦的孙殿英军在旁边晃来晃去,怕他们抄袭自己后路,武藤一直不敢把熊本师团抽出来。直到孙殿英退至沽源,赤峰周边已无卧榻之忧,武藤这才命令熊本师团(包括其配属的独立守备队一部)南下,其赤峰防务转由茂木骑兵旅团及伪军担任。

  从3月23日开始,熊本师团开始陆陆续续抵达冷口以北。4天后,武藤就下达了预备作战命令。

  他的目标,并不仅仅局限于攻占一个冷口,而是要以冷口为突破口,越过长城,拿下整个滦东,因此他在备战上格外有耐心。4月1日,熊本师团齐集肖营子北部,实际已具备一举而克的能力,但他们并未马上行动,而是进行了必要的攻击准备。

  这一准备,就是8天。

  在此期间,弘前师团和服部旅团突然分别向南天门、喜峰口发起攻击,但用的是炮,而非人。

  如果你对日军战法有一定了解,很容易就会得出结论,这是他们在发动进攻之前的一个惯用手法:声东击西。

  前方风声鹤唳,原本平静的战局陡然发生变化,需要对奕者拿出新的决断。

  (47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23: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应钦选择的是见招应招。

  除命29军继续加强喜峰口防守外,将手上最后的王牌摆至南天门第一线。

  所谓的王牌一共两张。

  一张是炮兵。这是中央军的独立炮兵部队,共有两团一营,虽说跟日军比还有不小差距,但起码人家有的野战炮和重迫击炮,我们也有了。这就意味着,他轰你,你也可以轰他了。

  另一张是第17军的3个师中唯一的德械师:刘戡师。

  这个师和“一二八”淞沪会战时的那两个京都近卫师(87师和88师)差不多,士兵都装备着一色儿的德制自动步枪。

  原先黄杰师的右翼是东北军王以哲的部队,毫无疑问,这是南天门防线的最大软肋所在。何应钦拿刘戡师跟他们做了调换,让后者到滦河至冷口一线布防去了。

  同时调防的还有光头刘玉章所在的那一个团。不过两天后他们又被徐庭瑶要了回来。

  徐庭瑶在此时显现出来了他指挥作战上的细腻和用心。

  他把刘玉章所在团要回来的目的,就是安排他们到南天门后方的大小开岭去构筑预备阵地。

  预备阵地前后共筑6道,就是这6道阵地,后来成了第17军在战局不利时的救命稻草。

  未雨绸缪,进退有据,方能为帅!

  南天门这里没有问题,包括冷口在内的滦东当然就有问题了。

  何应钦的应对,正合武藤的心意。

  他现在需要的就是对方的失误,因为所谓破绽,就是在对手的失误中才能找到的。

  何应钦认为关东军在古北口至少拥有一个师团的兵力(指弘前师团),一旦真的发动进攻,南天门防线将面临巨大压力,但事实并非如此。

  铃木旅团始终未到古北口,在罗文峪吃瘪后,便退回承德,就地转入防御。这是因为在承德后面,就是日军作为大后方的赤峰,而负责赤峰防御的仅为一个骑兵旅团和部分伪军,这是武藤在发动滦东攻势之前,最让他放心不下的。

  也就是说,在古北口负责防守的,始终只有川原旅团和他的配属部队。

  到进入滦东战役准备期时,川原旅团又被大抽血一次,其主力中的长濑联队2个大队,配属的三宅骑兵联队全部、广野炮兵联队1个大队都被调走了,实际剩下来的只有4个步兵大队和2个炮兵大队。

  古北口炮击,纯属虚张声势,和喜峰口那里一样,并无任何进攻意图。

  如果我们当时对武藤的心思就能摸清摸透,在调兵遣将上是不是能够多一些选择性,而战局也不致会变得如此被动呢?

  例如,我们可以抽调精兵到滦东甚至冷口一线,稳固那里的防守。

  但这只是一种可能,另一种可能是局面也许会变得更糟。

  日军声东击西的战术并不是第一次使用,但几乎是屡用屡验,这与日军的机动化能力和配合作战效率有相当大的关系。

  纵使你识破他的计策又能怎么样。

  那他索性把进攻重点就直接转向南天门,而接下来的情景可能更令你大吃一惊——

  (474)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23: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熊本师团坐着汽车到古北口,很快。

  已调至滦东的刘戡师(假设的话)根本是跑不过对方的,也许没等他们到南天门,那里已被日军攻陷了。

  所以这对中方指挥官来说,其实是一个二难选择,选哪样都难以改变战局,只能说是相对好一些罢了。

  相对而言,何应钦的决断还稳妥一些。

  按照正常判断,滦东地方那么大,离平津也有一段距离,晋绥军和东北军的大部分又都在那里,应不致短时间内就会陷落,这样,他还有充裕时间部署防线。南天门则不然,这里一出纰漏,后面的平津马上就面临威胁,那是连补救都来不及了。

  如果拿中日双方最高指挥官相比,何应钦就相当于一个修修补补的裁缝,长城防线上哪个地方少了颗纽扣,破了个洞,他就想方设法去补一下,注重的是“点”,而武藤的视野却要宽广得多,他重视的始终是“面”。

  这倒并不完全是指挥官高明与否决定的。何应钦只能在“点”上做文章,是因为他其实掌握不了“面”。参加长城抗战的中国军队中,除了中央军以外,对29军、晋绥军、东北军这些地方部队,名义上的最高长官何应钦在指挥上都难以真正做到调度自如,得心应手(甚至中央军里也有不服他管的)。相反,他的对手却能做到指哪打哪,随心所欲,其指挥效率确非中国军队所能比肩。

  在8天的准备期内,除熊本师团、服部旅团一部外,武藤又从界岭口和义院口抽调了中柯混成旅团的一部分兵力。

  在武藤看来,只有把五指捏成一个拳头,打出去才有力量,也才能完成其囊括滦东的计划。

  日军在做进攻准备,冷口的黄光华在干什么呢。

  答曰:听天由命。

  按照北平军分会对防区的划分,黄光华师正面防线达100多里,但他能用的部队一直也就那3个团以及从军分会“借”来的1个野炮连。

  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这时候的黄光华在兵力配置上已经相当捉襟见肘了。除林作桢团在肖营子外,另外一个主力团717团(蒋纪珂团)被他放在冷口本阵地,而补充团则安在左翼与29军的接合部位。如此一排,3个团马上就不见了。可还得有预备队啊,最后只好从补充团再抽1个营出来,与野炮连合在一起,这才把预备队勉强凑齐。

  就这么点米,真够难为人的。

  当然了,这样一来,别说捏成拳头了,五个指头伸过去,还有几个位置空着呢。任谁都能看出这样的防守漏洞实在太大。

  黄光华当然也知道。内心里,他也希望商震能像29军那样全力以赴,把其它2个师也都派过来,果如此,冷口防守才有把握。但看样子,老长官并不情愿这样做,自己又不敢当面提。怎么办呢?

  他想到一个人——自己的参谋长石彦懋(保定军校第8期)。

  石彦懋与商震是河北同乡,而且私底下两人还有过一段不错的交情,商震对他也很给面子。因此平时黄光华不敢或不愿说的话,都会让这个参谋长来捅破。

  这次,“得罪上级”的活又交给了石彦懋。

  (47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3: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彦懋是个有心人,知道就算“放炮”也得找个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

  某天商震到冷口前线来视察。趁着视察休息的间隙,石彦懋便有意无意地向他汇报冷口的布防情况。因为不是正式场合,商震的表现欲也上来了,开始对部下的布防指点起来:我刚才都看了,你们那个不行,全部是一线式配置,要是让小鬼子突破一点,全线即破。

  应该怎么配置呢?

  商震说:要有纵深,同时要多安排一些据点堡垒。

  说得太好了。

  石彦懋带头鼓掌。

  就在领导飘飘然的时候,他开始“放炮”了。

  石参谋长打了个比喻。

  现在假设您交给我一个活:纺棉花,要求是把棉花织成布。

  但这活我干不了。

  为什么?

  因为您拿给我的料就只有一条线的料,所以就算我有通天的本事,也没法完成这一任务。

  中招了。

  不用再说下去,商震已经明白石彦懋是什么意思了。

  想不钻到部下设的套套里去,能采取的办法只有继续顺着自己的路子走。

  商震不仅假装根本不懂石彦懋打的这个比喻是什么意思,还一本正经地要求他们按照自己刚才的“指示精神和要求”,对原来的部署作出变更。

  似乎他还觉得冷口的守军已经绰绰有余,为了进一步体现“人性化”,让石彦懋尽快制定一个办法,安排部队进行轮休。

  全天候值勤人都嫌不够,还要轮休?石彦懋真有些啼笑皆非。

  话说到这里,商震的意思实际已经表达出来了。换成是黄光华,就得立刻住嘴。

  毕竟领导也要面子,也得有台阶可下嘛。

  石彦懋勇于“放炮”的精神还真不是虚的。他不依不饶,索性打破天窗说亮话,直截了当地问商震:军长,我们在这里是要真打,还是摆摆样子的?

  当着众人的面,商震脸都涨红了,表现相当激动:谁说我们不是真打?!

  好,是你自己要钻到套套里来的,不能怪我哦。

  商震激动,石彦懋不激动。他还是慢条斯里:我知道是真打。可是为什么我们把2个主力师都远远地放在后面,不拿出来呢?

  他这话一说,商震就明白又上当了。

  没办法,摊上这样古灵精怪却又胆大包天的部下也真够受的,可商震还真不能拿他怎么样,因为石彦懋本人就是商震自己亲自请过来的。

  须知,礼贤下士,从谏如流,不仅可作为美德,很多时候也是一种不能忽视的重要摆设。

  对石彦懋,商震骂也骂不得,讲也讲不过,只能对天打哈哈:今天怎么没下雨?哦,我们正在晒太阳呢。

  过后,商震好歹还是对黄光华吐了一句实话:人家(指参加长城抗战的其它部队)都在摆,咱们也就摆摆吧。

  2个师不肯拉上来,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大家都在摆”。

  对于像商震这样的地方军头们,你要当着他们的面说“民为邦本”,几乎没人信(尽管嘴上也会念念有词),但你要告诉他们“兵为将本”,没一个敢不信。

  记得张鸣先生曾这样评价过民国时期的将帅们:如果他们是孙悟空,部队就是他们手中的金箍棒,如果他们是贾宝玉,部队就是他们脖子上的通灵宝玉,一旦丢掉,就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476)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3: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初阎老西小里小气,还没出手就想着要保本,结果最后差点把老本都丢得一干二净。现在轮到他曾经的部下了。长城抗战一结束,有人就巴巴地送上一副对联,把商震与宋哲元齐名,不过是拿来给人家做反衬用的:大刀宋明轩(宋哲元字明轩),长腿商启予(商震字启予)。

  其实商震后来的日子也没好多少去。等到抗战全面爆发时,竟然把跟自己的人都给混没了,与29军张自忠等人在军界炙手可热,如日中天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毕竟老蒋一本帐也清楚得很,你要是给他偷懒放刁,这帐迟早都得找你算。

  还是萧振瀛说的好:如果守着这点本钱,不敢下注,早晚必将被淘汰。

  所幸商震虽然没了军队,却在另外一个领域找到了自己的新天地——干外交,而且干得不错,在盟军里很吃香(年轻时学过英语,亏他还记得),甚至做到了中国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跟着老蒋风风光光地参加过开罗会议,着实羡杀个人。

  时人评价商震,说他确实跳巢得当,因为他“处事圆滑,善炫善耀之术,实远在善战之上”。如此看来,这位商某人还真的是入错了行。大概外交这个行当,锱铢必较,斗小心眼,拨小算盘,更适合于他。扩大开去,阎老西要是转行去当外交官,没准也不比顾维钧他们差哩。

  连石彦懋出马都失败了,黄光华知道增加兵力的想法是彻底没戏了。

  在这种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大家只能幻想,幻想熊本师团一时半会还不会打过来。

  幻想很快破灭。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月9日,日军准备就绪,熊本师团随即向冷口发起进攻。

  林作桢团立刻在肖营子陷入苦战。

  如果这时候黄光华有充足兵力——商震另外2个师里面至少有1个师可以给他做预备队,都不致于让林作桢如此作难。他可以派预备队从日军侧翼出击,虽不能说一定占有优势,但帮着工事里面的守军撑上一把总是可以的。

  奈何他只有一个营的预备队(那个宝贝一样的野炮连还是“借”来的,轻易不敢使用),自己冷口主阵地也频频告急(人少补不过来,所以防线上有好些漏洞,乃至把零星日军也漏了进来),都不知敢先去帮谁好。

  对林作桢来说,这一天打得太难受了,因为日军实在太多,就算工事再坚固,他再能拼命,也于事无补。

  咬牙苦捱到第二天晚上(真是不容易),日军再次向前线增加了2千兵力,林作桢团终于再也支持不住了。

  此前颇受称道的马道沟阵地倒了下去。

  日军鱼贯而入。

  他们连导游都不用找,跟着溃退的林作桢团就追过来,并一举占领蒋纪珂团防守阵地的左翼。

  这回,连冷口主阵地的半边也没了。

  黄光华情急之下,立刻组织反击。

  先以林作桢团撤下来的1个营为主,再配上蒋纪珂团的2个连,欲收回阵地。

  但此时林作桢团官兵连撑两日,已疯惫不堪,气力用尽,所以这次尝试很快失败。

  再抽补充团。却不料补充团阵地前沿也都是鬼子,他们犹如泥菩萨过河,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能再抽出人来。

  至于预备队,帮你帮他,早就没人了。

  四面楚歌之下,黄光华师开始陷入恐慌。到这时候,后方得知消息的商震才真正着急起来。

  他舍得派部队增援了。

  可是已经晚了。

  (47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3: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11日,黄光华不得不命令全师放弃冷口,向滦河西岸撤退。

  让黄光华和石彦懋都想不到的是,亡命之路上挡他们的不是日军——后者战略目的明确,打哪里不打哪里皆有一定之规,占领冷口后,未对黄光华师进行更深入的追击包围。

  挡他们的另有其人。

  两人坐着一辆卡车往后撤,到一个叫做兰若院的地方时,由于地面浮沙很深,车子陷了进去,怎么开也开不走。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附近高地上忽然枪声大作,而且都是奔他们来的。

  日军不可能跑到咱们前面去,因此可以判断是增援上来的友军。

  但友军怎么可能打自己人呢。一合计,明白了,原因是石彦懋穿了一件黄呢大衣,而这是日军的标准装束(后来林彪就因为穿了这身黄皮才挨了晋绥军的枪)。快别再耍帅了,赶紧脱下来吧。

  可是高地上的兄弟似乎打上了瘾,这边石彦懋把衣服都脱了,那边还照样放枪。一行人没有办法,只好把陷在沙里的汽车抛下(本来估计众人推上一把应该能动弹),改骑马走。

  高地的“友军”算是没得救了,连他们骑马也照打不误(吃鸦片了?精神这么好)。为了避免误伤,黄光华随即下令,部队别走它途。

  可危险还是过不去。

  等撤到一条河边的时候,发现河上的桥都被烧掉了,而占领对面阵地的竟然还是“友军”。

  幸亏那条河还不深,大家卷起裤腿,赤着脚也能过。

  过了河才知道,这些神经过敏的“友军”原来就是商震派到冷口来增援的部队,一共2个师,一点都不少——早干什么去了你们都,这时候来瞎添乱。

  得亏熊本师团没跟在屁股后面猛追,否则黄光华就得被“前后夹击”,非得全军覆没不可。

  关东军近2个师团南下,何柱国放在石门寨的那2个师自然也顶不住,他后面的那些东北军部队更顶不住,所以很快,石门寨丢了,秦皇岛丢了,昌黎丢了,至4月17日,整个滦东地区被关东军完全占领。

  4月9日发动进攻,至4月17日结束,只要8天。

  准备战役8天,结束战役也只要8天,看似巧合,实际却是武藤指挥和关东军协同配合作战能力的反映。

  与之相比,我们的部队的确是太菜了一点。

  至此,作为长城防线之一翼的东线完了。

  现在,以一条滦河为界,西岸集聚了从滦东地区溃退过来的晋绥军和东北军,他们扎一堆,统由商震指挥,重设防线。

  这些人里面,有一个我们很熟悉的名字:翁照垣。时任东北军117师师长,如今跟王以哲等挤一块。

  他不是19路军的吗,怎么跑东北军来了?

  这话说来就有些长了,翁照垣之所以在19路军里面呆不住(这支英雄部队其时正处于历史上声誉日隆的时期),跟他的性格有关,也有军队里派系斗争的因素。

  英雄嘛,大凡都是有些特点的(落普通人身上那就叫缺点了),咱就不要在这个问题上太深根究底了。反正“一二八”抗战结束后,老翁就跑南洋去了(后来做生意有一手,不知道是不是与经常跑南洋有关)。然后听到山海关失守,马上就回了国,去见张学良。见了面就问他要兵,准备上前线打鬼子去,一点没把少帅当外人的意思。

  (47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3: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老翁先前说少帅的坏话也不老少(就是背后考证少帅是否不中用的少爷那类话),只不过他自己恐怕早就忘掉了——他就是这么一个人,说了就忘,忘了再说,管天管地,管不住嘴巴,为此得罪人是家常便饭。

  让他没想到的是,少帅马上一口应允,还专门派了一个师给他。

  毕竟是沪战的抗日英雄嘛,又正在用人之际,请还请不到呢。至于说过一些不好听的,少帅当着面根本就没往心里去。倒不是说这人的肚量真的大得没边,而是那个时候正值少帅倒霉,估计身前身后说他坏话的人实在太多了,数也数不过来,自然也不会对某个人过于计较了。

  翁照垣兴冲冲地就带着兵上了前线。

  可是他很快就后悔了。因为他发现此兵非彼兵,东北军不是他带惯了的19路军。那是要军纪没军纪,要战斗力没战斗力。

  日军发动滦东战役时,他正在冷口以南的迁安和卢龙驻防。冷口那里一失陷,他率部迎击,才与日军打了一仗(其实可能就是对着面放了几枪),就再也打不下去了。原因是旁边的友军都在退,想不退都不行,而且你还得动作快,稍慢一点,就会发现前后左右的友军都没影了,尽是敌军。

  这仗还怎么打法。只好跟着退。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其实反过来也一样,三军无能,照样可以把那个将活活气死,哪怕你是曾经的战斗英雄。

  老翁仗没打着,还坏了名声,真是窝囊透顶,于是没多久就又挂冠而去了。

  商震带着这些堪称残兵败将的部队(当然他自己的晋绥军还是勉强能打一打的),守着一个称不上天险的滦河,真也是度日如年。

  毫无疑问,关东军要想突破滦河防线,并没有那么难。

  不过这时奇迹发生了。

  关东军在未受到任何攻击,且胜券在握的情况下,竟然主动撤退了,而且哪里来的往哪里去——又撤到长城沿线去了。

  此情此景,不要说商震,连何应钦也摸不着头脑。

  武藤这是搞的什么名堂。

  其实不是武藤爱搞名堂,如果照他的意思,他是要打到滦河这边来的。

  后撤那是别人的意思。

  谁?

  裕仁天皇。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月19日,裕仁接见参谋次长真崎,忽然提出一个问题:关东军的步子是不是迈得也太大了一点,好象捞过界了。

  真崎闻言一惊:陛下何出此言?

  裕仁笑了,嘿嘿,还瞒我呢,当我深居宫中,什么都不知道是吧。

  告诉你,皇帝也是有亲戚,有朋友的。

  裕仁单打直入:我让你们打下一个热河就行了,不要再进关,你们怎么不听话,有人说关东军已经进入中国河北境内了,有没有这回事?

  真崎一头汗,知道这事已经穿帮,再也遮掩不住了。

  不听天皇的话那就是“抗命”,这个责任他可担不起。

  从宫中出来,他赶快给武藤捎话,让后者悠着点,擅自入关的事天皇已经知道了,快撤回去吧。

  武藤毕竟不是那些张牙舞爪,不知天多高地多厚的少壮派军人,一听天皇都发话了,自然也不敢坚持,于是就向入关部队下达了撤军命令。

  但这次主动叫停并没有能够维持太长时间。

  (479)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7-7 20: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