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关河五十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22: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天后,也就是4月21日清晨,日军再次炮击南天门。

    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真的是川原旅团发动地面进攻的前奏。

  当时包括徐庭瑶等高级将领在内,都认为此次攻击是日军对此前第17军大规模夜袭战的报复。

  事情还得往回说。

  正当4月11日冷口频频告急的时候,何应钦除了加紧往滦河调兵,准备在那里重建防线外,也在同一时间向徐庭瑶下达了一道命令。

  这是一道作战命令,但有两个特点。

  一是出击部队不要多(“酌派一旅以下”),二是不要走正面(“由古北口两侧向敌袭击”)。

  用意跟武藤下令古北口炮击一样,属于战术性牵制,所以规模都不大。区别只在于武藤是为了掩护其滦东作战,而何应钦则是要想方设法减轻包括冷口在内的滦东守军压力。

  有一种观点,认为当时关东军为进行滦东作战,几乎所有主力都扑到了长城一线,其热河后防极其空虚,赤峰仅一个骑兵旅团驻守,如能组织力量抄袭其后方,断其归路,轻者可减滦东之围,重者可以给他们来了反包围,化被动为主动。

  这的确是一个转守为攻的奇着。但问题是,奇着必须有奇将来下,而何应钦并非适当人选。

  一个人的性格如何,有时候也决定着他的思维和行动到底能够走多远。

  人说曾国藩善于用兵。其实他打了一辈子仗,对自己的评价是很悲观也很实事求是的:行军本非余所长。

  说高深点,是他有大智但缺奇谋,说实在点,就是还不够坏,脑子里圣人书读多了,有些僵化,缺乏一点必要的发散性思维(“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余太直”)。

  何应钦虽然是正规军校的高材生,黄埔军校总教头,讲起理论来一套又一套,但论急智奇谋,却还远不如他教过的一些学生。

  何氏用兵,敦厚有余,谋奇不足,这也是长城战后一些论者对其垢病所在。

  当然,在当时的民国将领中,何应钦已经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要不然老蒋不会对他如此倚重。只不过此才非彼才,那是人才的才,而不是奇才的才,属于名将的初级阶段。后面这个荣誉称号,要等若干年,薛岳这些人冒出来的时候才能真正名至实归。

  何应钦指挥作战之谨慎,跟老蒋一直崇敬的曾国藩倒真的相差不多,明明有两个师可用(关麟征师整补后做预备队),真正愿意拿出来投入进攻的却只有一个旅都不到,实际上还是以守为主。

  不过进攻的方式有些特别。

  即使不说,我们也知道,这就是29军常用的绕攻。

  自从宋哲元在喜峰口和罗文峪打出名气后,原先并不怎么让大家看重的这种打法一夜之间身价倍增,几乎要成为一切战术之神了。作为受正规战教育出来的何应钦、黄绍竑们虽然表面上还装得很不以为然,但运筹谋划时却已经不知不觉在朝那个方向走了。

  在何应钦的命令中,除了没明说你们得晚上悄悄地干,基本就是29军那里搬来的完整套路。

  (48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22: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这种打法在南天门前线其实早就试验过了。

  作为中央军中“技术流”的鼻祖,前线总指挥徐庭瑶当然是有两下子的。

  利用滦东战役前的那段相对平静期,他一口气做了三件事:修公路,架电线,固工事。看似平常,实际上他的这种作战思路在当时来讲是很有些前卫的。

  修公路,是要保证“物流”畅通。长城抗战始终,虽然制空权一直掌握在日军手中,但前线军需供应从未中断,大量军火弹药和粮秣物资,通过包括汽车在内的各种运输工具,源源不断地从平津运往密云,并通过这个中转站发往最前线。

  架电线,是要保证“信息流”快捷。据白崇禧回忆,当时虽有无线电台,但很重,得四个人抬,往往部队到了,电台还没到。更差劲是大多属长波无线,信号很差,极易误事(连先前的川原旅团都出过故障),这当然是电话通讯无法比拟的。

  固工事,那就更重要了。别的不说,杜聿明在南关前设置的防线,可不就是被川原的那800发炮弹轰垮的。

  鉴于日军长管火炮的厉害,徐庭瑶亲自监督,在南天门构筑阵地工事,同时在里面还修筑了交通沟,便于己方炮兵可以自由往来。应该说,这次筑的工事要比南关好的多,基本能做到纵深有度,以确保炸了前面还有后面,炸了左边还有右边,绝不是排成一条线,一轰就完蛋的那一种。

  关东军发动滦东战役前,川原为了配合作战,不是往南天门这边放过炮吗?

  飞过来的炮弹成千上万,但从事后来看,仅破坏了“一连之工事”,掩体内的中方部队也未有多少人员上的损伤,这个就叫战前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不过话又说回来,老是这样蒙着头被人打总是件让人憋气的事。

  徐庭瑶想想不甘心,就自己效法喜峰口的29军,也组织别动队,配以短枪和手榴弹,迂回日军侧后进行绕袭。

  由于规模较小,这种绕袭大多属于麻雀战性质,无非是打打伏击,放放冷枪,撂倒几个就跑。

  战果不大,但给日军造成的“麻烦”却不小,弄得他们在自家院子里溜达都不得不提心吊胆,惟恐一不小心中了路边飞来的流弹。

  这种事如果让29军或者晋绥军等地方部队来干,日本人也许只会捏捏鼻子,偏偏跑出来的是中央军。这让他们颇为恼火。

  你们也干这个?

  日本有家报纸为此还专门登了篇文章,说中国军队现在真够“阴险”的,连克鲁泡特金战术都用上了。

  克鲁泡特金(一译为苦鲁巴金)是日俄战争时的俄国将军,这兄弟比较擅长于正面防守,侧翼骚扰的战术,给日本人印象很深,故以此名。

  事情都登报了,自然瞒不住北平的何应钦。

  当时何应钦听了直摇头,看上去对此举很不以为然,还带话给徐庭瑶,说你们这样不行,不光明正大嘛,而且容易招致古北口日军的报复。

  谁也不会想到,没过多久,他自己却对“克鲁泡特金战术”感起了兴趣。

  其实说到底,能够占足便宜的事谁会真不乐意干呢。

  (48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22: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庭瑶在接到何应钦的电令后,把别动队由一个改成了两——新上来的刘戡师也组织一个。

  出击时间就定于当晚8点。

  毕竟是中央军,打绕袭夜袭战还是不太在行啊。

  你别看29军玩这个顺溜,人家可都是这方面的专家,里面的花样和窍门也着实不少。

  无论是赵登禹还是刘汝明,搞夜袭都得等到深更半夜,这就叫“月黑风高夜”。那时候对方正睡得迷迷糊糊,像个猪猡,你一刀剁下去才能有着有落。

  从两个师别动队的组成来看,黄杰师动用的仍然是原来的那个别动队,官兵主要来自一个补充营。刘戡师的人员也差不多。反正都没有把当家的精兵拿出来。要知道,29军大刀队成员可都是个顶个挑出来的好汉。

  两支队伍的区别,真不光是有没有大刀这么简单。

  当然,这些都可以归结到夜袭绕袭这些“小战术”在不同特点部队心中的份量。29军武器简陋,又都处在紧要关头,不用心去做,连自己都不能保全,相反,第17军条件就要好得多,平时练的也主要是阵地战,所以就算是偶尔客串夜袭,心里也有搂一把就走的想法,效果自然就大不一样了。

  老牌特工陈恭澍回忆,有一次他组织的除奸行动意外失败。戴老板(戴笠)事后给他总结教训,就指出陈恭澍的行动败在他始终想“死里求生”,而缺乏“必死之心”。别看都是“死”,但有没有给自己预留退路,那效果还真不一样。

  果然,黄杰师别动队刚接近日军营盘边缘,就被他们发现了。这时候11点还不到,人家精神头好着呢。

  袭击战变成了阵地战,别动队不过是一个补充营,攻击力也不是很强,所以只好早早地就撤下来,等于什么都没捞到。

  倒是正面配合的一个营表现还略强一点,毕竟是主力营,与日军拉扯了整整一夜才鸣金收兵。

  与黄杰师别动队相比,刘戡师别动队又要好上一点。他们甚至绕到了古北口北面,破坏了承德至古北口的公路,一度使日军古北口的接济为之断绝。

  仅就战绩而言,这次所谓的大规模夜袭战实在不值一提,所以也没能真正起到牵制日军或减轻滦东压力的作用。

  时隔10天,日军还要为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来进行报复,真是够小肚鸡肠的。

  其实“报复说”只是中国人这么想,真正的原因是此时关东军向长城内发动进攻的禁令已经解除。

  日军拿下滦东后,突然一下子又后撤到长城一线,把一个人急坏了。

  谁?

  四处拉人又四处碰壁的板垣征四郎。

  老蒋说得没错,这哥们真称得上是“史上最差劲猎头”。当初忽悠军部,从陆军省拿到了300万日元的经费后,他就跑到天津去主持所谓“板垣工作”,即在平津进行策反,以便使华北“准满洲国化”。

  可是这项工作进行得十分不顺,忙乎了半天,只网住了一个张敬尧。钱倒是没花多少,一共才25万(按老蒋的情报是30万,不知道是不是姓张的自抬身价),可一分钱一分货,你拿到军部或者关东军那里去问问,张敬尧谓谁,根本就没几个人认识,没准还以为是天津哪个旮旯里掏出来的小流氓呢,所以在张敬尧没正式“起事”之前,他自己也不好意思把这事给抖搂出来。

  (48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22: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垣在外面干得一塌糊涂,家里面的人可并不知道。由于板垣先前是靠“九一八”扬名立万的“民族英雄”,连身为关东军司令官的武藤都对他分外看重。板垣提了一个“谋略为主,作战为辅”的计策,老头子就连连点头,视之为克敌制胜的灵丹妙药。

  说穿了,此时关东军在长城一线的作战,都是在跟着板垣的指挥棒走。武藤不惜违背天皇“旨意”,偷偷越过长城来发动滦东战役,其动机也是为了配合“板垣工作”。因为板垣说了,只要关东军把滦东拿下,就可以为他在华北策动的“叛乱分子们”创造一块可靠的“根据地”。

  就在4月18日那天,当板垣听到关东军果真举兵突破冷口,占领滦东的消息时,高兴得拍手大叫,马上就给武藤发了个电报。在电报中他毫不犹豫地扯了个弥天大谎,说“宋哲元预定4月21日在平发难”,要求关东军高歌猛进,助其一举成功。

  我说板垣,你攀谁,也不能去攀人家老宋呀,宋哲元现在是中国国内当仁不让的民族英雄,有“南蔡北宋”的名号,怎么可能再跟着你跑路做汉奸?

  也不知道这个板垣脑子里究竟是怎么想的。许是他哪天做梦做到形似宋哲元的人士收了他钱了吧。

  要说这人吧,就是不能出名,一出名别人就以为你无所不能。板垣不是说完全没有才,还是有点歪才的,不过主要是打仗方面的才,而且他本人确实也对打仗更感兴趣,听到关东军打到滦东来就激动得晚上连觉都睡不好,表现狂兴奋,恨不得自己能亲身参与,而在别人认为他应该干好的份内工作——特务工作方面,那是连他的同事土肥原都大大不如的。

  这位可能要说了,板垣不是搞过“九一八”、“满洲国”,还因此出名了吗?那得看跟谁搭档。“九一八”靠的是石原,“满洲国”则是土肥原在前面给他把路铺好了。真正算他挑起来的也就一个“一二八”,但真正在那边煽风点火的,又不是他,而是田中和川岛芳子这些人。

  板垣自己的份内活干不好,对别人的要求却很高。关东军出乎意料地从滦东撤退后,他为此大光其火,即刻给关东军司令部发了个急电,质问军队为什么后撤:说好“宋哲元”3天后就要起事了,你们是不相信还是怎么着,你们这么一撤不要紧,我的整个华北策反计划就要泡汤了,到时候,别怪兄弟我无能,实在是你们自己不上劲啊。

  接到板垣的电报,武藤坐不住了。

  是啊,宋哲元“4月21日”就要“发难”了,在这节骨眼上,关东军怎么能不配合呢,要那样的话,岂不是让板垣君做出的全部“努力”都付之东流了吗。

  配合,一定要配合。

  但是这次不比以往,天皇对参谋本部已经告诫过了,再想再瞒着他偷偷摸摸地进关作战,显然是做不到的。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派人去做天皇的思想工作。

  被他委以重任的,是小矶参谋长。

  小矶当天就赶往东京去托关系找人。

  当然不是一般人,那得是实实在在有些分量的。

  (48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22: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谋本部的真崎次长算一个。可是自从被天皇“突袭”一把后,再让他贸然帮着说话就太为难人家了。

  所幸还有敢帮着关东军出头的,此人就是皇道派的总舵手——陆相荒木。

  荒木建议小矶改改思路:

  你得研究天皇陛下的心理,愿意派关东军去占领热河的,根本就不在乎让你们再占领关内。天皇所担心的是,这样过猛过快的话,容易引起英美鬼畜们的干涉,反不利于“满洲国”的长治久安,所以你们一定要围绕着满洲国做文章。我们打动天皇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准确但求最有效!

  天皇说不扩大就不扩大啦?扩大与不扩大,是相对而言的嘛。你得从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方面给他分析,天时也就是打仗的时间拖得越长,长城各关隘越难巩固,而要想速战速决,就必须在地利以及人和上放开手脚,即不限制关东军活动区域,不压制关东军作战的积极性和热情。

  如此,“满洲国”的长治久安才能真正做到一劳永逸。

  真不愧是陆军大佬,一席话说得小矶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领导就是比咱高明啊。

  一个在长城沿线“弹性用兵”的关内作战方案就这样出台了,并随即奏报天皇裕仁。

  看到这一方案,裕仁频频点头。

  既然如此,早说嘛,你们的良苦用心,朕这算明白了。那你们就去“弹”一下吧。

  从天皇那里拿到允许入关作战的圣旨后,武藤大喜过望。

  鉴于天皇曾经要求停止滦东战事,为了顾及皇帝金口玉言的面子,这次武藤决定先从中央军驻守的南天门入手,一方面消除古北口的威胁,彻底击溃驻守南天门的第17军,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宋哲元举事”——进攻南天门的时间(4月21日),就是这么给定出来的

  在接到关东军司令部的正式攻击命令时,川原所拥有的兵力除了那4个步兵大队和2个炮兵大队外,另有1个临时重炮中队和工兵第8大队(小泉大队),虽然仍然不满员,但他打仗的积极性很高。

  早就看对面的支那军不顺眼了,还三天两头变着法来偷袭我,这回看好吧你们。

  古北口一役的成功,使川原自信心大增,表现在外面就是狂得不得了。

  古北口算难打了吧,只不过用了三天。南天门还不如古北口险呢,我相信,连三天都不需要!

  在他眼里,双方似乎已经调了个个,自己手里掌握着2个师,而对手倒只有4个团(日军大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团)。

  当然了,具体到作战指挥上,川原并非是个无头脑的莽夫。

  要进攻南天门阵地,必须知道重点在哪里。

  对此,他是深有体会的。古北口一战,首先拿下了一个将军楼高地,便足以控制全局。这次也要选类似的点。

  这个点叫做八道楼子。

  为什么叫八道楼子呢?

  因为上面有八个碉楼。一个高地上弄八个碉堡,一听就知道是个险地。

  的确,此处位于南天门左翼,不仅远远高出中间和右翼,而且还可以俯瞰北面的古北口镇。它的地位大致相当于喜峰口那里的老婆山,得之能占便宜,失之就要吃亏。

  八道楼子,必夺之地。

  (484)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22: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的进攻都围绕这一点:4个步兵大队,2个大队用于进攻,1个中队用于配合——佯攻右翼刘戡师驻守的潮河岸阵地。其它部队均作为预备队。

  川原能够一针见血,看出进攻的要害所在,他的对手却对此不甚了了。

  八道楼子的重要性,杜聿明在时就很清楚(毕竟有名将之资啊),所以在郑洞国跟他交接时,就再三要他转告师长黄杰,言明此地极为关键,必须派重兵把守。

  黄杰起初倒也不敢不信,还亲自上来转了几圈,不过他得出的结论却正好相反:八道楼子的确险要,不过正因为如此,所以不需要派多少人,一个连足矣!

  理由是日本兵根本爬不上去。

  不得不佩服这位黄师长的观察力还是蛮强的,他看到日军都穿着大皮靴,背着较为笨重的装备,据此便认为对方爬山一定不行,至少会爬得很慢,而没等他们爬到半山腰,没准我们的部队就已经闻讯增援过来了。

  这种想法也不能说它完全错。问题是鞋是死的,人是活的。日本人这一路过来也没少爬山,你怎么知道他们爬起来就一定会差。

  都不知道指挥官当时是怎么考虑问题的,难道脑子就不会转弯?

  没错,这个黄杰的确是属于脑子不太会转弯的。

  后来国民党在大陆失败,树倒猢狲散,别人见势不好,都投的投,降的降,只有黄杰硬是带着几万残兵跑到越南,然后在那里苦熬3年,一直等到返台,因此被称为“海上苏武”,很受蒋家父子的重用,成为老蒋在台湾的第一号看门人。

  当然了,要不是这样“患难见真情”,论他的天资和能力,在老蒋的黄埔生中无论如何是排不到前列的。

  有人可能要问,就算你不重视,一个旅的人马,也不至于只在这里放区区一个连吧?

  这就涉及到攻防的区别了。

  一般来说,进攻的一方更容易集中优势兵力,实现一点突破,而防守的一方却往往不能做到集中,它只能分散,处处设防,否则漏了哪怕任何一点,防线都可能会面临崩溃。

  黄杰并不是只要守一个八道楼子,中央那一大片阵地也是他的活,所以得平均分配。同时,黄杰的意思,也不是要这个连来独自承担防务,很大程度上,是希望把他们作为警戒连:你们守好碉楼,看到日军过来就赶紧知会一声,周围部队马上便能赶来协防。

  不是说日军爬上来很慢吗,来得及。

  可是他的这个希望还是落空了,因为驻守八道楼子的那个连也很不称职。

  这时候郑洞国旅在后面轮休,前面值守的是罗奇旅。该连的番号听上去很顺耳,为罗奇旅11团1营1连,可是做的事却挺不上路,大敌当前,竟然还在碉楼里偷偷地搓麻将。更有甚者,嘴谗了,喊个小贩上来买点花生烟酒什么的也是常事,而正是后者给他们带来了灭顶之灾。

  (48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22: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再回到4月21日的早上。

  5点半,川原旅团2个炮兵大队集中全部火炮,全力轰击八道楼子。

  这一轮炮击共持续了足足4个小时。

  从3月12日郑洞国接防南天门起,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徐庭瑶苦心经营的主要就是阵地工事,但炮击还是对八道楼子碉楼前的工事造成了致命打击(“工事全毁”)。

  从技术角度解释,八道楼子是一座石山,在部队缺乏特种器材的情况下,要构筑一个足够坚固的工事确实很难,前面的古北口、喜峰口莫不如此,而对于日军炮兵来讲,高地工事目标突出(“光山秃岭”),在他们蓄势而发的情况下,轰击起来就要相对容易得多。

  如果找主观原因,黄杰当然还是难辞其咎。他大概认为这里山势险峻,又有碉楼,工事修筑上难免马虎一点,表面看看很好,很像样子,真打起来就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不过,正如他所料,前面的工事虽然遭到了破坏,几座碉楼却都没有问题,而黄杰有信心的,就是碉楼。

  9点半,日军步兵正式发起进攻。

  一个大队(第3大队)攻正面,另外一个大队(第2大队)则从西北绕行,攻击八道楼子的西侧——日军进攻时总是这样,不耍点心眼都不显得他能。

  出乎中国军队的意料,日本人登起山来还挺快的,原因是他们把大皮靴换掉了,一律穿布鞋!

  就这么一回,碉楼前立刻险象环生,现在是人家一个团打我们一个连了。

  好在一个多月的苦心经营并非毫无成效。

  在冲锋中,日军第9中队(齐藤中队)一马当先,格外亢奋,中队长齐藤大尉更是一副勇不可当的架势。

  大概是冲得太猛了,他脚下一滑,就带头踩到了一个松松软软的东西。

  心里一紧:中招了。

  在电影《集结号》中,炮兵连长赵二斗也遭遇到了相同的困境,不过他有一个谷子地帮忙,而且导演也助力不少,所以能确保无虞。齐藤君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没人能帮他,自己也不敢踩着脚下这物什一动不动,毕竟对面中国兵的子弹也不是吃素的。

  脚稍微动了一下,轰的一声——身子变成两截很正常,若是只卸下条腿,改天一定得拄根拐杖去祖坟前烧把高香。

  这天齐藤中队都该集体排着队去摸彩票的,因为手气真是不错,冲着冲着就都冲到黄杰师预设的雷区里去了。

  恰在此时,1营一个副营长带着一个连过来增援,而碉楼附近的山炮也开了火。

  脚下要防着雷,顶上要防着炮,伤亡点人还是小事,士气受到影响却是大事。

  见前面的进攻节奏忽然缓了下来,负责军事指挥的第3大队大队长相田少佐急了,大叫一声亲自冲出战壕,发起新一轮攻势。

  让守军猝不及防的是,侧面也受到了日军攻击。

  川原旅团第2大队“绕攻”过来了。

  (486)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22: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人要想在这里玩捉迷藏,自然是有当地汉奸帮他们带路的,而汉奸表现得熟门熟路——不打仗时小贩都能上来做生意,探个路什么的有甚稀奇。

  中国军队腹背受敌,伤亡很大,副营长和那位连长当场就受了重伤。

  11团团长邓士富(黄埔2期)闻讯,赶紧调兵遣将,命令附近的2营增援上去。

  2营营长聂新(黄埔潮州分校1期,该分校仅办过2期)一到八道楼子,第一时间就带着一个连冲上了碉楼阵地。

  没多久,聂营长就当场阵亡了。

  11点半,在经历3个小时的激战后,相田终于拿下了首座碉楼。

  有了第一个,接下来的自然要容易一些了。

  到中午时分,八道楼子居前的3座碉楼都已落入日军手中。

  但别人的东西也不是这么好拿的,在角逐中,连相田自己都受了枪伤,而且这时候11团又有援兵杀到。

  分校的倒下了,总校的接着上。

  代替聂新的是11团副团长吴超征(黃埔3期),带着1个连冲到八道楼子阵地前沿,把日军挡在了第4座碉楼前。

  就像录相片忽然被揿了一下暂停键,战场上出现了静默,然而时间非常短暂。

  相田充分利用了夺取的几座碉楼,把十几挺重机枪架在楼上,压着中央高地就打,使得在此处防守的中方部队抬不起头。

  黄杰得知碉楼连失4座,吃惊不小,这才后悔没有听杜聿明的话,在八道楼子多部署一些部队。

  他赶紧打电话给徐庭瑶报告情况。

  徐庭瑶千防万防,没防到八道楼子这么快就会丢失,急得跌足大叫,当即给黄杰下了一道死命令:怎么丢掉的,你再怎么给我夺回来。

  隔着电话,黄杰也能感受到上级的冲天怒气。

  真没想到日本鬼子换了鞋也挺能爬山,真没想到那个“警戒连”会这么不济事,此时的黄杰后悔莫及,指挥所也不敢呆了,赶紧带着人到一线,督促罗奇旅进行反攻。

  可是阵地总是丢掉容易夺回难。罗奇(黄埔1期)亲自指挥11团对八道楼子的日军进行反攻,但怎么冲也冲不过去。

  换人。黄杰想到了郑洞国。

  郑洞国临危受命,黄杰把这块硬骨头交给他来啃,限黄昏前拿下失守阵地。

  担任主攻任务的是两个旅的两个团:罗奇旅11团(邓士富团)和郑洞国旅8团(何大熙团)。

  为什么不多派一些人马呢?

  不少了。黄杰师是两旅四团制,2个团就相当于1个旅了。与此同时,黄杰还得拨出相当数量的人马来守中央阵地,并留有一定的预备队。别忘了,川原仍有2个大队的预备队,随时可以从正面发起攻击。

  而川原本人,也的确把进攻战的决窍领会到家了。他本人把旅团指挥所设在刘戡师对面,进攻部队也咋咋唬唬,使得刘戡始终不敢轻动,或者派兵增援黄杰,而实际上他在这方面使用的兵力很少,仅仅只有一个中队,但就这一个中队,不仅牵制了刘戡,甚至影响到了徐庭瑶的决策,使得他一度也以为日军进攻侧重点在刘戡这边,乃至于把手中大部分炮兵和预备队都调到这一侧来加强防守。

  中日作战,一般而言中方数量都要远超日方。但这只是从总体上而言,在局部却往往会形成另外一种局面,那就是日方反而要超过中方。毫无疑问,这属于双方战术使用上的差距,而且差距还不小。

  (48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22: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2个团打日军2个大队,当然不够,更何况现在攻守方已经易手,日方守,中方攻,中国军队是很吃亏的。

  郑洞国从下午1点开始发起进攻,打到3点的时候,近乎把手里的两个团都压了上去。但越是豁出去,损失越大,一个多小时过后,一半人已经没了。

  白天不行,晚上试试。

  更惨。

  连那个副团长吴超征也倒了下去,一算帐,就这么一天工夫,黄杰师栽了足足1500人,相当于一个团给抹掉了。

  日军方面,一个中尉被打死,伤亡亦不可谓不大,但他们劲头十足,竟然越打越上手,不仅挡住了郑洞国发起的攻势,而且反过来继续对其它碉楼进行猛攻。在这一过程中,相田轮番使用正面攻击和迂回包抄的手段,至4月22日上午11点,八道楼子上的碉楼已经丢得一干二净。

  这样一来,郑洞国更加吃力,因为八道楼子已无他的立足和容身之地。他的部队必须从八道楼子东面进行仰攻,既无工事遮蔽,又乏炮火掩护,近乎于“裸战”,这个样子有多少也不够打的。

  对占据高地的敌人,千万不要进行正面仰攻,这一点,我们伟大的军事家孙老夫子,可早就提示大家了(“战隆无登”)。郑洞国不一定看过《孙子兵法》,但眼看着狂吃亏的买卖,也知道不能硬扛下去了。

  他当即向黄杰请示,要求把部队撤下来,转而退往南天门西侧的小桃园。

  打到这步田地,其实黄杰心里也十分清楚,八道楼子大势已去,强攻无异于飞蛾扑火,这种情况下,你再怎么逼郑洞国都没用,当然只好点头同意。

  4月22日晚。

  郑洞国命何大熙团退往小桃园,邓士富团扼守中央阵地。

  从发起进攻到现在,应该说,川原干得真是不赖,全部兵力才用了一半(2个大队加1个中队),就从对方中央军2个师手中拿到了极为重要的八道楼子。照理说,他该好好地偷笑一阵的。但有时自我感觉太好也害人,川原就是如此。

  说好3天攻取南天门,这才2天,他已经等不了了,同时鉴于中国军队并不如他想像的那么菜,遂要求留置在承德方面的日军部队前来古北口增援。

  2天不行,3天一定没有问题。

  接下来要囊括的,当然是中央阵地。中央得手,东侧的刘戡师将不攻自破。

  4月23日,正面进攻开始。

  当天,日军依托于八道楼子高地,集中重炮,与轰炸机一起,对中央阵地进行了地毯式的轮番轰击,其炮火之猛烈,几将阵地覆盖。

  川原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在古北口成功实施过的打法,也将在南天门见效。

  古北口将军楼,他用了800发炮弹,就一举摧毁了对手防线,而现在他手上拥有的炮弹决不止800发。

  开战之初,就要不惜代价占据八道楼子,道理即在此处。

  但出乎川原意料的是,古北口的一幕并没有再现。

  (48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22: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庭瑶的“技术流”打法终于显出优势来了。经过反复打造,环绕高地构筑的纵深工事虽不能说坚不可摧,但在重炮打击之下,一道道工事,炸了一道还有一道,那是相当经得住折腾。

  川原有些沉不住气了。

  他当然知道如果继续轰下去的话,效果还是会有的,而且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己方伤亡,可是那样浪费时间啊,说好3天,完不成任务那不是自打嘴巴吗。

  步兵出击。

  此时,被炮火反复“关照”过的中央阵地一片沉寂,似乎守军不被炸死,也都被震晕过去了。

  但就在日军进入阵地前沿30米处时,邓士富团突然发作,轻重机枪一齐开火,一下子就把张牙舞爪冲上来的鬼子们打了个稀里哗啦。

  长城抗战时的“武藤系”关东军处于它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士兵极其骄狂,其中又以弘前师团为最。他们在古北口歇了这么长时间,打起仗来不管不顾,就知道闭着眼睛往前面冲。一股打倒了,另一股又涌上来,几次一冲,竟然硬是冲入了中央阵地。

  郑洞国眼见情况不妙,连忙把预备队调上去,依靠人数优势才把日军压了回去。

  步兵刚刚退下,炮火接踵而至。郑洞国不甘示弱,也命令自己掌握的炮兵部队进行还击。

  然而同是炮兵部队,双方的火力对比却不在一个层面上。

  前面说过,此时的南天门阵地上,已经拥有中央军独立炮兵部队,而且数量也不算少,共有两团一营。但由于川原使用了疑兵之计,使作为总指挥的徐庭瑶产生了误判断,之前已把大多数炮兵都集中到刘戡师的西侧阵地去了,在这边配合黄杰师作战的炮兵反而不多。

  少不去说它,还不准,往往打3发才能中1个目标,跟日本人比差远了去。

  这倒不一定是炮兵的错,事实上,火炮的性能就那么个德性,你就是再能也没用。当年“一二八”淞沪会战时,税警总团的王赓算不错了吧,人家还是美国西点毕业的,可是碰到不听使唤的中国炮仍然是一筹莫展,逼急了只能跑到美国领事馆去找同学,结果还为此蒙上了不白之冤。

  更糟的是中国炮兵的位置无法固定。刚刚打出去一发炮弹,马上就被日军炮兵阵地发现了,立刻对准,排炮齐轰。

  跟我们比起来,日本人的炮可准多了,由此带来的损失就少不了。不过“技术流”的徐庭瑶早就料到了。当初构筑阵地时,为什么要在工事里面专门给炮兵修交通沟?这可不是给他们没事串门子用的,就是为了应付如今这种尴尬局面。

  有了交通沟,中国炮兵们打炮都是这样的:先彭彭地放上两炮,然而马上推着炮走,换一个位置再打。

  如此,火炮被日军炸毁的可能性倒是大大缩小了,但自家射击的精准度和威力也随之更低了——别说炮兵,就是步兵,你让他气都不喘一口地东放一枪,西放一枪,也不太容易打中目标。

  (489)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07: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