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分享]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万国咸宁天下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20: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41
  
  
  
  “威塞演习”
   尼古拉斯·冯·福肯霍斯特将军,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根据一本旧旅行指南而制定出来的作战计划,是可以想象得到的——那是相当地粗糙。
   福肯霍斯特将军后来回忆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事情来的太突然了”。
   而据事后公布的资料来看,德国统帅部高层,所了解得到的情况,也不比他强到哪去。
   事实确实这样,希特勒也不了解有关挪威的情况。糟糕的德国情报部门,甚至连挪威有多少军队也不清楚。
   所以,当这个堪称神奇的作战计划,摆在希特勒面前的时候,居然还得到了希特勒的大加赞赏。(如果他知道该计划是根据一本旅游手册而制定的,不知作何感想。)
   3月1日,希特勒还亲自为这个计划取了个代号,叫做“威塞演习”——一个听起来没有什么恶意的名字。并当即发出了一道正式指令。
   绝 密——元首指令 (原文)①
  
    北欧局势的发展,要求作占领挪威的一切准备。这一作战行动,可以防止英国对北欧诸国和波罗的海的侵犯。此外,它还可以保证我们在瑞典的铁矿基地,并为我们的海军和空军提供进攻英国的更为广阔的出发线……
  
    从我们的军事、政治力量和北欧各国的军事、政治力量的对比来看,使用于“威塞演习”的兵力,越少越好。数量上的弱点,应以大胆行动和出奇制胜来弥补。
  
   在原则上,我们应当竭力使这一行动像是一次和平占领。它的目的是以武力维护北欧各国的中立。相应的要求将于占领之初递交给这些国家的政府。必要时将举行海、空军示威,以便为这些要求提供必要的压力。如果示威不行,遇到抵抗,就用一切军事手段加以击溃……
  
   最重要的是,应该用奇兵袭击……只有在从海上出发的时候,才让部队知道实际的目标。
  
   希特勒认为,他必须先发制人,用最快的速度,展开行动。但事实上,他仍在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因为,此种作战所冒危险极大,海军元帅雷德尔提醒说:“没有制海权而作如此企图,实违反一切海军作战原则。”
   这位海军元帅担心,他的运输舰队在行进途中,就会遭到英国海军的袭击。而希特勒的答复是:“就是损失掉一半的海军力量,也必须征服挪威”。
   这其实是一句安慰话。
   因为,就此次行动来看,德国海军已是倾巢而出,连老本都赌进去了。甚至,还征用了民船。
   雷德尔元帅对海军的结局,是早有心理准备的。为了整个战略而言,他非常支持该计划的实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已经到了该拼命的时候了。
   考虑到英国海军的海上优势,热心的雷德尔元帅更是迫切的希望找到一个糟糕的天气,来实施行动。最理想的气候应该是疾风大浪,能见度极差的那种,这样的天气就不容易被英国海军所发现。
   希特勒表示同意,他特别关照气象部门:就北海海面近期的天气情况,做周密的勘察。
   就在希特勒为“威塞演习”做最后的准备工作的时候,出现了一段有意思的小插曲,虽然就当时而言,是件小事。但是,对于将来德国的整个战略高层而言,影响深远。
  
   ①载自《第三帝国的兴亡》 为了更方便描述,仅做了一些称呼上的修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21: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42
  
  
  
   事情的起因正是与此次行动有关。
   大家应该可以看出,“威塞演习”作战计划的整个准备过程,几乎全是希特勒一手包办的,事前根本就没有跟陆军、空军的总司令商量。
   当福肯霍斯特将军,巴巴的跑去找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要5个师的作战部队,尤其是山地作战部队来执行任务的时候,这位总司令几乎是惊得说不出话来。
   到这时候,他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最让他感到恼火的是,这么重大的军事行动,希特勒事先都不告诉他一声,陆军总司令搞得像个后勤部长。只有在希特勒需要部队,去执行任务的时候,才会想到他,这真是太失败了。
   其实,希特勒不通知勃劳希契元帅知道此事,是有苦衷的。想当初,在制定入侵法国的作战计划的时候,陆军参谋部可没少给他阻拦。像入侵挪威这样的大胆的行动,不知道这位处事谨慎的元帅又要“参谋”到猴年马月去了。
   而此次行动,最为关键的就是时间要快,赶在英国以前控制挪威。为了避免这种无休止的内耗,希特勒干脆绕开陆军,直接行动了。
   而那位空军元帅戈林,更直接了。前一天,他还舒舒服服的躺在他那豪华的别墅里,吸食大麻,当他知道“威塞演习”行动后,立刻就跑到希特勒那去大发牢骚了。这位肥胖的元帅,由于长期以来,未得参与机密,并且由于空军已经置于福肯霍斯特的指挥之下而感到愤慨。他扯开嗓门,对希特勒嚎到(吸了大麻的缘故):“我的元首,这么重要的行动怎么就不通知我呢?”嗓门之大,连站在门外的副官都能听见。
  
   为了平息众怒,3月5日,希特勒召集三军首脑到总理府开会,这个会议,是理所当然的索然无味了,因为作战计划早就拟定好了,希特勒只是希望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商量商量,平息这场纠纷——结果是无济于事的,军事会议变成了“诉苦大会”。
   在会议过程中,戈林总是滔滔不绝,发表他的长篇大论,这位好大喜功的空军元帅更是把“威塞演习”批的一无是处,他并且试图向大家证明,没有他——戈林元帅,这样的天才在场,而采取的军事行动,都是毫无意义的。
   这位可爱的大胖子模样的大元帅,将是本文以后的主角儿之一,他的癖好就是穿着奇装异服,到处招摇,并给自己安上一个又一个稀奇古怪的头衔:像什么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古董收藏协会会长、飞行俱乐部的会长......
   他的穿着就更有性格了,有时他在出席希特勒的汇报时,穿的是长裤子,黑色漆皮的跳舞皮鞋。他使用很强烈的香料,并且脸上还要化妆。他的手指头上带满了沉重的戒指,上面镶的都是他所心爱的宝石,有时他又穿着俄国的红皮长靴,再加上黄金的马刺,腰上还挂着一把金光闪闪的短剑。
   连曼施坦因如此沉默寡言的人,都在一次会议上,忍不住对旁边的人低声说:“我敢打赌,这个胖子,是这房间里面武装最强大的家伙”。
  
   扯的太远了,我们回正题。即:希特勒完全绕开陆军、空军统帅部,私自下达作战命令的做法,这一做法具有很大的原则性意义,这种意义远远超出了这次挪威战役所带来的影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21: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43
  
  
  
   希特勒军事独裁的形成
  
  
   在“威塞演习”之前,希特勒似乎还不太去管理战争事务,陆军统帅部,海军统帅部以及空军统帅部,各自为政,互不干涉。而凌驾于三军之上,希特勒亲自下令组建,与领导的——德国最高统帅部,由于刚刚成立不久,还没有参与组织战役的能力,实在是形同虚设。
   譬如波兰战役,此次战役,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和他的陆军统帅部,第一次扮演了积极和重要的角色。因此,在计划的战役实施阶段,希特勒所领导的最高统帅部的极少干预,在战役期间,希特勒甚至没有与他的陆军参谋长——哈尔德上将通过电话。对于战争的进展,希特勒也仅仅是通过报纸与每日简报来了解。
  
  
   这个没有多少权利的最高统帅部,有两个主任参谋,他们分别是:一位只会点头哈腰的凯特尔少将,和一位性情孤僻的约德尔上校。特别是凯特尔少将,他早已把希特勒当做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指挥官,来加以崇拜。同时,他也被他的同僚们冠以“点头驴”的雅号,希特勒说什么,他只管点头就是了。
   约德尔上校,则是最高统帅部里唯一胆敢顶撞希特勒的将领,他雄心勃勃,但沉默寡言,性情孤僻。甚至连与他共事多年的同僚,都无法对他的性格作出肯定的评价。
   尽管约德尔上校胆略十足,谋略过人,但权利非常有限,没有希特勒的指令,他无权对三军下达任何命令。所以,这个所谓的最高统帅部,实为希特勒的一个私人机构。
  
  
   至于海军事务,希特勒就直接找雷德尔海军元帅。希特勒不太懂海战,他也尽量不插手有关海军的作战事务,他对空军也采取了同样态度。戈林是纳粹党的老党员,他同希特勒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虽然希特勒很早就看出戈林喜欢夸夸其谈,但在战争初期他享有希特勒对他的盲目信任,甚至到了战争后期,希特勒对戈林的能力,完全失望的时候,他还是很喜欢他的这位老战友。一件小事就能看出他对戈林的态度:每次参谋部的会议结束后,敌机来袭的警报响起时,希特勒总要打电话到戈林的别墅,询问他的帝国元帅是不是安然无恙。
   命中注定,能得到希特勒更多“照顾”的就是陆军了。
   如果说,以前的希特勒对这个决策德国军事力量上百年的机构,还抱有一丝敬畏的话,那么,到了1940年,这一丝尊重,也荡然无存了。这位前下士,虽然出身微贱,依靠自学起家,并且缺少的军事学院的专业知识。但他总以克劳塞维茨的学生自居,认为自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天才,任何胆敢发对他的人,都是在阻挡他实现上帝赋予他的伟大的使命。
   而这个阻挡他的人,正是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21: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44
  
  
   其实,希特勒对于那位性情温和的勃劳希契元帅,已经不爽很久了。特别是勃劳希契元帅,在制定入侵法兰西计划畏首畏尾的态度,以及阻挠曼施坦因将军递呈作战计划的事件,更加深了希特勒这一观点。他决定排挤陆军统帅部在战争方面的权威。用他自己的话说:“陆军总司令,也没什么了不起,指挥作战这样的小事,人人都会。”他决定自己干。
   于是乎,这位20年前的“传令兵”、“小下士”,在未经过任何专业的,军事训练的基础上,在1940年,一跃成为决策三军的最高首脑。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后事史学当中,人们往往指责那位导致斯大林惨败的保卢斯元帅因为跳级太快,而缺乏必要的军事素养。但却往往忽略了整个战争史上最大的跳级冠军——阿道夫•希特勒。
  
  
   这种夺权的行为,虽然就当时而言,还看不出来会造成多大的后果,但就长远来看,恶果极大。值得注意的是,德国陆军统帅部从抵抗拿破仑战争的反法联盟开始,就作为德国战略的神经中枢,负责对战争各方面的研究,是国家战略的制定者,也是实施者,拥有相当大的控制特权。
   这个机构,网罗了整个德国军事领域最优秀,最顶尖的人才。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群体智慧的结晶,是众人的力量的产物,它是集作战、外交、后勤、谍报于一身的庞大组织。任何作战计划的制定,是要经过精密的分析,以及讨论,才会付之行动,而勃劳希契元帅正是这一拥有长久历史传统机构的继任者。这个产生过克劳塞维茨、老毛奇、施利芬、鲁登道夫等伟大军事家的精英机构,居然被那位自命不凡的独裁者,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就被一脚踢开。群体的智慧成了一人智慧,从此以后,任何作战计划都是出自于希特勒他那“聪明”的大脑。陆军统帅部沦落为打工仔。
  
  
   在以后的岁月里,希特勒的越级指挥,更是让陆军统帅部恼怒不已。甚至在有些作战指令的传达上,下级往往得到互相矛盾的作战命令:一个是最高统帅部下达的,一个是陆军统帅部下达的。
   到了战争后期,这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希特勒甚至亲自打电话到营级单位去指挥调度(此乃独裁者的通病,希特勒,斯大林,包括中国的蒋介石,不过老蒋好像是最牛B的,他可以打电话到连级去指挥战斗。)
   而这种军事独裁行为,起始点正是这场“威塞演戏”,希特勒把那个勤勤恳恳为德国服务百年的机构一脚踢开,义无反顾的独自一人去完成上天降给他的大任去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21: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45
  
  
  
   1940年4月2日,希特勒同戈林、雷德尔和福肯霍斯特就“威塞演习”计划的实施,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
   这次会议,勃劳希契元帅又被排除在外,希特勒继续无视他的陆军总司令的存在。但他却给足了戈林的面子——在戈林喋喋不休的提议之下,希特勒把原计划稍作修改,让空军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并同意了使用戈林的空降部队,占领机场的计划。
   用于“威塞演习”的师有5个:德军第163步兵师、德军第69步兵师、德军第169步兵师、德军第181步兵师、德军第214步兵师、德军第3山地师,这些部队都归福肯霍斯特将军指挥。希特勒特别强调战役发起的突然性,他指出:“尽管敌人握有制海权,但如能充分发挥突然性,我军是可以进入挪威的,认清这次战役的重要性,海军实力虽损失大半亦不应吝惜。”为了做到突然袭击,希特勒要求:隐蔽展开兵力,采取伪装措施,除战役总指挥福肯霍斯特将军外,各级指挥员尽可能晚一些了解自己的任务,以防泄密。会议结束时,希特勒发布了一道正式指令:“威塞演习”在4 月9 日正式启动。
  
   英国这边的入侵挪威行动,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2月5日,英法两国在巴黎召开最高战争会议,通过两国合组“志愿军”援救芬兰的计划。英国首相张伯伦接受了丘吉尔的建议,特别强调在挪威登陆的重要性。该意见旋即被采纳,并决定这支部队在3月中旬出发。
   (3月中旬)也就是说,同盟国方面的行动,比希特勒计划在4月9日的登陆整整早了半个月,如果该计划得以实现,希特勒也只能放弃“威塞演习”。因为,到那时,挪威早就被英国远征军占领了,挪威的港口肯定也被控制在英国海军的手中,就算德国拥有空军优势,对于整个战略而言,于事无补。
   但这一次,上帝站在了希特勒这边。当那些整装待发的英国远征军都已经登上舰船,准备出发的时候,3月13日,芬兰向苏联政府提出休战,经过4月苦战,芬兰在苏军的重兵压迫之下,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决定割地求和。
   在这里,我不得不为这个北欧小国说句公道话,这个人口不足400万的小国,让斯大林满以为半个月就能结束的战争,整整打了4个月之久,芬兰的军队当时只有18万人,其中常备兵力只有三万人,再加上后备(役)军人十万,以及妇女辅助队等等才凑出大约这个数字,这样弱小的部队是无法同苏联红军硬拼的。
   于是,芬兰军队展开了广泛的游击战术,来迟怠苏军的进攻,这些芬兰士兵身披白色伪装服,并利用雪撬在雪地中滑行的速度优势,到处袭击苏联红军。当年冬天又异常寒冷——-40℃。而且,由于斯大林的种族偏见,苏联军队主要是由南方的部队组成——他不信任当时在苏芬边界的部队,怕他们可能和芬兰人有亲戚关系或共同的文化历史,但南方的部队又不适应芬兰的冬季寒冷气候。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就出现了严重伤冻的情况。
   特别是由于天气寒冷,以及遍地陷阱、路障,导致后勤供应不足。而那些芬兰游击队员,最喜欢攻击的目标恰巧就是野战食堂,以及物资运送车队。他们滑着雪橇,悄无声息的穿过苏军的防线,绕到苏军的后方去实施袭击。并且,打完就跑,绝不含糊。芬兰这个国家其实就跟我国的东北的大兴安岭地区很像。而且,比大兴安岭地区还要冷,森林还要多,这些游击队员的营地也隐蔽在森林之中。面对这样来无影去无踪的袭击,苏军的机械化部队几乎成了废铁,全部停在公路上无所事事,步兵更是不敢贸然进入森林去寻找游击队。(一个苏军师长被斯大林亲自下令枪毙的罪名就是:损失55个野战食堂! 单单一个师,就损失了55个野战食堂,芬兰游击队的活跃程度可想而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21: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46
  
  
  
   芬兰士兵还有更狠毒的战术,那就是炸湖,当苏联士兵穿越过结冰的湖面时,芬兰游击队就用迫击炮攻击湖面,造成湖面结冰面破裂,这种情况,苏联士兵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经常是整一个连,一个营的官兵全体落水,被活活冻死。芬兰军队还组织狙击小分队,到处袭击苏军巡逻队,这些狙击手成员都是以猎户为主,常年的打猎生涯,练得了百步穿杨的本事。后来,苏军也组织了狙击手来对付这些芬兰猎人,但往往有去无回。(事实证明,再牛B的军事训练,也比不过从小练到大的手艺。)
   芬兰军队的顽强抵抗,让那些傲慢无知的苏联决策层意识到,他们的敌人并不是他所想象那么简单。清醒过来的苏联高层,决定调换战术,集中空中优势,以及火炮优势,进行正面攻坚战,不去理会芬兰游击队的骚扰。这种正面攻防战,消耗极大,到了2月底,本来就不充裕的芬兰军事物资,几乎消耗殆尽,人员伤亡也异常惨重。 而芬兰政府一直所期盼的,那些口号吼得很热闹的国际社会援助,由于同盟国拖拖拉拉的态度,要在3月底才能到达。
   此时,在芬兰军中作战的外国志愿军仅3000多人,他们是没有得到政府支持而提前到达的。
   2月下旬,苏联红军在付出重大伤亡后,终于突破了芬兰军队的防线,芬兰人称之为“曼纳海姆防线”,是以修建此防线的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男爵命名的(名字长的让人头晕),他也是芬兰独立运动的民族英雄,就连希特勒也很尊重此人,他们将在1942年有一次有趣的谈话。
   曼纳海姆男爵此时就任芬兰国防委员会主席,当他了解西方国家,明为援助芬兰抗击苏俄,实为控制北欧诸国,阻断德国铁矿石供应的计划后,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单凭芬兰的军事力量,以及阳奉阴违的西方国家迟到的援助是无法战胜苏联的,他决定求和。
   1940年2月29日芬兰政府与苏联政府进行秘密接触,并举行和平谈判,到了3月13日,芬兰政府正式投降,并割让了10%的国土给苏联。 经过了4个月的鏖战,苏联方面4.8万人阵亡,失踪人员却高达27万人。芬兰方面2.2万人阵亡。战后那些芬兰老兵经常夸口说:“一名芬兰士兵倒下去,要换取10名苏联士兵的生命”。是的,芬兰虽败犹荣!
   由于苏联军队在这次战争中的糟糕表现,以及希特勒派去芬兰的军事考察团,对元首的详细报告,毫无疑问的,在影响德国元首对苏联的思想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芬兰战役爆发前,列宁格勒离芬兰边境只有32公里,而芬兰割让给的苏联的土地,形成了列宁格勒的缓冲带,使得苏联在列宁格勒周围建立起了稳固的纵深防御,这也是德军在苏联战役爆发后,一直没有攻克列宁格勒的原因之一。
   而且,最让同盟国感到尴尬的是,由于芬兰的突然投降,同盟国丧失了行动理由,“绅士般”的英国政府只得急忙召回这些已经出发的部队,另找理由在挪威登陆。这个时间定在4月8日。由于德国港口离挪威本土较近的缘故,英国军队实际上已经比德国军队晚了一天,也就是这一天之差,改变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21: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

  芬兰的军队当时只有18万人,其中常备兵力只有三万人,再加上后备(役)军人十万,以及妇女辅助队等等才凑出大约这个数字
  ----------------------------------------------
  常备军约3万人,即使加上战时 动员的后备部队,不到20万人,可编成8到10个师,当时芬军一个师的标准编制是14200人,下属3个步兵团和 1个炮兵团,配备36门火炮、12门反坦克炮和18门 迫击炮。
  另 外有约10万人的民卫部队(由内战时期的地方民防队演变而 来,1919年成为独立于政府和军队的国防辅助组织)和妇女 辅助队。
  
  
  曼纳海姆防线
  由曾经参加过构筑马其诺防线的比利时将军巴杜领
  导下完成的。该防线全长135公里,纵深达90公里,包括保障地带、第 一防御地带、第二防御地带和维堡后方地带。纵深15至60公里的保障 地带设有数道障碍线,包括树干鹿寨、铁丝网、花岗石桩寨、反坦克壕、 反坦克岸壁、雷区等,以及用于封锁道路的永备工事和土木工事。纵深 7至10公里的第一防御地带由芬兰湾一直延伸到拉多加湖,包括25个
  抵抗枢纽部,每个枢纽部由3到4个支撑点组成;支撑点由常备兵力(一 个连或一个营)驻守,包括永备工事和土木工事,在支撑点之间有反坦 克与防步兵障碍物。第二防御地带在第一防御地带后方2到15公里。在 曼纳海姆防线一共构筑有2500多个永备工事和土木工事全长136公里 的反坦克壕;大量的铁丝网和雷区障碍,以及大量的天然障碍(难以通 过的森林、湖泊和沼泽)。
  
  在战争中,芬兰人很好的集中了兵力。主力集结在卡累利阿地峡,这里有两个 军(6个师)的兵力。拉多加和卡累利阿地区有两个师,北部和南部 海岸地区各有六七个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21: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48
  
  
   挪威之战
  
   就在入侵挪威的师团的番号被确定下来的时候,这些部队就迅速被安排登上火车,秘密运往德国北部港口进行集结。
   德国人的保密行动相当严格,知道“威塞演戏”计划的人员寥寥无几,西线上那些不知情的将军大惑不解,法国战役即将爆发,居然调走一线部队,他们打电话到处询问到底出了什么事儿,难道俄国人从东面打过来了?而这些登上火车的士兵,也不知道目的地是哪里,就连他们师长,得到的消息也是少的可怜。
   4月1日,德国陆军的集结工作基本完成。德国海军全部可以作战的船只,也集中在北部港口(除了潜艇部队,全压上了),等待着出发命令。
   为了达到欺骗英国北海舰队的目的,与“施佩伯爵号”出海时一样——这些船只伪装成英国舰艇,悬挂英国国旗。德国海军部在秘密命令中已为“进攻挪威时进行欺骗和伪装”作了详细的规定:
  
  绝 密(德国海军部)
  
    进港时行动守则
  
    所有船只都须灭灯……伪装英国舰艇的时间应尽可能地延长。挪威舰只用莫尔斯电码发出的盘问,一律用英语回答。回答的时候,可以适当选择诸如下列的词句:“到卑尔根,追击德国船,无敌意。”
    ……回答时应使用下列英国军舰名称:
    “柯尼斯堡号”用英舰“加尔各答号”名称……入港时,为英国军旗照明……在驶往卑尔根途中……我方舰只在回答过往舰只盘问时的指导原则如下:回答盘问:例如“科尔恩号”使用英舰“开罗号”的名称。
    回答停航命令:“1.请将刚才信号重复一遍:2.无法了解你舰信号。”遇到警告性射击时则回答:“请停止射击。英国船,好朋友。”
   读到这,其实我挺心酸的,一只弱小的海军力量,也只能用这种欺诈手段,与敌人周旋了。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德国海军就是那只会咬人的兔子。
  
  
   德国人在为它们的行动,做精心准备的时候,同盟国又在干什么呢?
   答:开会,组阁,吵架。
   原因是“鬼点子先生”丘吉尔的另一项超级的创意——向莱茵河及其他德国河川空投水雷,他坚持应与挪威计划同时执行,却遭到法国的反对。
   法国人认为,对德国河川的空投行动,肯定会遭到德国空军的报复,法国的军工厂缺乏防空设施,德国的报复性空袭肯定会造成大量无辜工人的死亡,所以坚决反对。
   双方就这样一争执,又耽搁了3天,法国人跳脚直骂丘吉尔不为盟友考虑,只为自己着想。措词很强烈,丘吉尔只得放弃自己的计划。(丘吉尔还有更搞笑的行动,英国最初登陆法国的部队仅有一个装甲旅,2个步兵师。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它们都是满员的。丘吉尔知道这件事后,一下就来劲了,他立刻通知法国政府:“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开战吧,我们英国装甲旅负责主攻德国本土。”)法国人一打听,才知道英国人就这点可笑的军队,当然不答应。想啊, 一旦挑起战火,你英国军队就算死绝了也不过3万人,而法国是上百万人投入厮杀,这个买卖划不来。为这件事,丘吉尔在回忆录里还不忘挖苦一番法国人的“胆小怕事”,却不考虑自己付出多少。
   所以,钮先钟先生对丘吉尔的评价是最中肯的(至少我认为。)他说: “丘吉尔这个人虽然确是一位伟大的战时领袖,但作为一位战略家却是瑜不掩瑕。他的个性与希特勒很相似,但天赋却不免稍逊。他好大喜功,注意力不集中,敢于幻想,有时简直是想入菲菲。所幸民主国家在制度上比较健全,所以他不能像希特勒那样为所欲为,至少他不曾亲自指挥作战(干涉还是难免),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21: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48
  
  
  
  
   丘吉尔的那个没有结果的创意,使得同盟国的行动耽搁了三天;而迫不及待的希特勒却提前了三天。希特勒最担心的,就是西方国家可能会赶在他之前展开行动。当他得知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就下达了启动“威塞演习”的命令。
   4月6日,一个风高浪急的夜晚,那些准备充分的德国士兵登上舰船,他们作为首批登陆部队,于当夜离开港口,悄无声息的朝着北海方向行驶而去。到这个时候,德国士兵终于知道了自己的目的地——挪威。
   尽管德国方面的保密工作是如此完善,但如此庞大的行动,毕竟逃不过英国间谍的眼睛。
   事实上,德国军舰在北部港口集结的时候,就已经被英国间谍给盯上了,德国军舰在4月6日午夜离港的情报,也及时的传回了英国海军部。
   只不过有趣的是,那个英国间谍明显是个菜鸟,他居然把不足2000人的德国首批登陆部队估计为20万——40万之间。这个荒唐的情报着实吓了丘吉尔一条,20万——40万,德国人哪来这么多船只?当然也不排除征用民船的可能性。
   虽然,直觉告诉丘吉尔,德国人的目标应该是的挪威。但这个数字太吓人了,有些高级军官很有把握的宣称:“如此庞大的登陆舰队,目标应该是英国本土”。他们甚至揣测,德国人迟迟不在法国动手的原因,难道就是为了今天的这一次豪赌?
   面对如此恐怖的情报,也许军官们还能沉着应对,但对于那些稳座机关看报纸的老先生们来说,简直是……(无法用形容词形容)。此刻,英国本土哪来什么像样的部队,连10个师都凑不齐,装甲部队方面,只有50来辆装有机关枪的轻型坦克,以及11辆可以发射炮弹的中型坦克……..
   英国人现在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那强大的海军力量了。虽然直觉告诉丘吉尔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但为了小心起见(主要是为了安慰担惊受怕的英国皇室)。他违心的下令:加强英伦三岛周边海防,港口内那些放假休息的英国水兵即刻停止休假,拔锚启航,拦截那个根本不存在的“庞大的德国舰队”。附近海域正在执勤巡逻舰队,也被紧急召回,搜索北海以西海面——德国汉堡港附近海面的所有的可疑目标。丘吉尔决定发挥他的海上优势,挫败德国的登陆行动。
  
   这个拙劣的情报,挽救了那个仅有两艘战斗巡洋舰护航的德国登陆舰队士兵性命。雷德尔元帅最担心的,就是碰上英国舰队,由于没有足够的运输船,又担心商船太慢,德国首批登陆舰队的运载工具居然是10艘驱逐舰。(就本质而言,驱逐舰其实就是一种大型的鱼雷艇,标准排水量仅为2000-9000吨之间。)德国士兵全部拥挤在狭小的甲板上,就连弹药室都塞满了人;由于空间实在狭小,有的人吊在驱逐舰外面悬挂的网兜上,那种没又抓稳的家伙,甚至还出现被海浪卷走的事件……
   没错,就是这只羸弱舰队,将在数天之后,让他们的敌人大吃一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21: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49
  
  
  
  与时间赛跑
  
   德国首批登陆舰队的目标是:占领挪威北部城市——纳尔维克,这个港口城市是希特勒心目中最为重要的战略目标,瑞典的铁矿石正是依靠这个吞吐量巨大的优良港口,而源源不断的输入德国的。
   所以,希特勒找来了他早年在啤酒馆政变时结交的一个私人老友 ——爱德华·狄特尔准将。此人以心狠手辣著称,当年希特勒还在干革命的时候,在每次捣乱GCD份子的集会上,总会看到爱德华·狄特尔先生那活跃的身影。而且,爱德华先生最擅长的体育运动也颇具创意——抄起啤酒瓶,砸GCD份子的脑袋。如此强悍的战斗性格,使得希特勒认定,这次大胆的军事行动,非此人莫属。因此,他受到了希特勒的破格提拔。而陆军总司令却为元首让这样的地痞流氓充当指挥官而苦恼不已。
   这位雄心勃勃的流氓准将,运气倒是好的出奇。4月8日凌晨4时,英国海军的四艘驱逐舰,在通往纳尔维克港口的航道外,敷设水雷。此次敷雷任务是英国政府早就制定好了的,目的是防止德国有可能对纳尔维克港的突袭。
   据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完成任务的英国舰船前脚刚走,德国舰队后脚就到。这些德国舰船大摇大摆的,就驶入了纳尔维克港的航道——他们既没踩上英国人敷设的水雷,也没有撞上英国驱逐舰队。
   凌晨5时,天蒙蒙亮,英国海军部的电话把丘吉尔吵醒。他们向丘吉尔报告了敷设水雷任务顺利完成的消息,他们信誓旦旦的宣布:此次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德国企图偷袭纳尔维克港的行动已成为不可能。
  
   丘吉尔也该起床了,5时30分,他要去会见挪威驻英国大使,将英国海军在挪威海域敷雷事件,告知挪威政府。(典型的先斩后奏) 与此同时,伦敦广播电台也广播了这则敷雷行动的消息,他们希望挪威政府能紧密的配合英国的这次“友善行为。”
   挪威人可不吃这一套,挪威外交大臣拖着还未完全苏醒的神经,一溜烟就跑到设在伦敦的海军部,去质问英国人此次行动的真正目的。
   当这位气喘吁吁的挪威外交官站在丘吉尔办公室的时候,丘吉尔却神秘的向他透露说:“一只强大的德国舰队已经在2天前驶离港口,目标是英国本土,或者是挪威,他希望挪威政府提高警惕,防止有可能的入侵。
   丘吉尔原本以为,他的这番真诚告诫,能打动眼前这位恼羞成怒的挪威外交官,并同意接受英国的帮助。但是,这个顽固的家伙依旧不依不饶。他努力想搞清楚的问题是:你,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爵士,拥有什么权利在我们的领海敷设水雷?与此同时,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国王哈康七世也在怒气冲冲的草拟他的抗议宣言。
   于是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挪、英两国的广播舆论,都消磨在了双方那口沫横飞的战斗之中。英国政府试图让挪威人明白,我们是多么的友善,多么的真诚;而挪威人却让企图让英国政府知道,你们是多么的卑鄙,多么的无耻。
   丘吉尔没空搭理这些无聊人的无聊话题,他一整天都呆在办公室里,他要第一时间了解德国海军的去向,这支部队已经像屁一样消失不见,就连一直都很活跃的德国潜艇部队,也在海上失去了踪影,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啊。

[ 本帖最后由 宝宝寒 于 2010-7-8 21:27 编辑 ]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23: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