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9 分钟前 |
---|
签到天数: 104 天 [LV.6]常住居民II
|
10点准时,老文带着蔡康明走进尚炳占的办公室。尚炳占本来仰靠在椅子上看报纸,看到他们进来,腰直了起来,身体向前倾,双手支在桌子上。
“尚局长,给您介绍一下,这是刑事技术侦查一大队大队长蔡康明。”
“尚局长好!”蔡康明立刻向着尚炳占敬了个礼,尚炳占微笑着朝蔡康明伸出手。
握手后,尚炳占神情温和地说道:“坐下坐下。”
“局长,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连续办了几个命案,病房投毒案、拐卖妇女案、强奸少女案和领导干部夫人被杀案。特别是领导干部夫人被杀案,因为涉及安县的领导干部,案件办得很利落,没有产生更大的影响……”
“我听说了,办得不错,你们最近辛苦!”尚炳占微笑着说道。
“主要是兄弟们能干!”老文客气地说道。
“但是你们不能只关注命案,保险柜盗窃案,你关注了吗?”尚炳占突然问道。
“哪个?”老文一愣。
尚炳占站起身,不慌不忙地从身后的柜子里拿出一个文件夹,放在老文面前:“这个。”他指了指报表上的一个案件,正好就是蔡康明去邻水县出现场的那个案件。
“这个案件,我派康明去现场了。”老文扭头对蔡康明说道,“你把情况给尚局长汇报一下。”老文暗喜,多亏带上了蔡康明。
蔡康明说道:“这应该不是第一起保险柜被盗案,根据作案人的习惯,我认为这是一个系列案件。”
尚炳占说道:“哦?你讲讲。”
“通过并案,这伙人五年来共作案十一起。第一起是五年前在县物资局,被盗保险柜位于县物资局财务室内,作案人撬锁进入,保险柜被放倒在地上,用账本支垫柜角,柜门朝上,门边角有多处工具撬压痕迹。柜门被扩缝强力撬开,柜面、柜内有多处纺织品手套印痕,分析为作案人戴手套所为。地面有多枚足迹,但均模糊残缺,无检验鉴定条件。技术上只能分析罪犯为两人,力壮。侦查工作无进展,案件搁置。从此以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保险柜盗窃案。除了这伙人,还有其他人作案的保险柜盗窃案件,但这伙人有很明显的特征,第一是暴力强拆,第二是用账本支垫柜角。不过,邻水县这起案件有点奇怪。”
“奇怪?怎么个奇怪法?”尚炳占两手环抱胸前问道。
“这起案件现场位于邻水县窄轨厂院内,财务室为平房,作案人将窗户外防护栏从中间拉开,把里面的防护铁网撬开,由窗入室,作案手法还是先用账本垫在地下。但他们是怎么把窗户外的防护栏从中间拉开的呢?我一直没想明白。”
“这个外部细节,先放放。”蔡康明还没往下说,尚炳占又问道,“这伙人一直有垫账本的习惯?”
“是,垫账本是为了放倒保险柜时减小声响,同时不宜压住手指。”蔡康明继续说道,“将保险柜放倒后,先用扁口螺丝刀扩开门缝,再插入撬杠强行撬开。手法与县物资局被盗案件手法一致,应该为一伙人作案。”
尚炳占点点头:“这个案件往下该怎么走呢?你有想法吗?”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这一次露出马脚了。”蔡康明情不自禁地笑了。
“哦?什么?”尚炳占眼里越来越有光。
“他在办公桌上留下了一枚汗液指纹。”
“作案人不是戴手套了吗?”老文问道。
“这个窗户有两套防盗,一是防护栏,二是防护铁网。作案人破窗入室时,在解决防护铁网时,由于铁网毛刺多,刮手套,作案人摘掉了手套,在翻窗入室时,为支撑身体,在桌上按了一下,之后又戴上了手套。”
“你怎么知道他曾因为铁网毛刺多而摘掉了手套呢?”尚炳占问道。
“因为这枚掌纹,掌根朝窗。”蔡康明继续解释道,“窗下的办公桌上汗液指纹和掌纹很多,是员工平时接触桌面留下的,但对于掌纹,不可能是掌根向窗的方向,只能是作案人由外向内爬进时留下的,为确保万无一失,我又对接触办公桌的员工挨个进行了指掌纹比对,逐一排除。”
尚炳占高兴地说:“真不错!老文,我们就得重视、培养这种业务能力强,又有责任心的年轻人啊!”
“是是是。”一直插不上话的老文急忙笑着附和道。
作为主管领导插不上话,老文坐在一旁看着他们一问一答好像心意相通的样子,尴尬地咬着后槽牙,心想:“鲁莽啊,鲁莽啊!还是自己政治上不成熟,为什么要带蔡康明在这儿显摆?”他本想让尚局长看到的是,自己多么英明,关键时候会用人,用对了蔡康明,但此时,他看着蔡康明侃侃而谈的样子,突然觉得没意思。也许人和人之间最可怕的一种感觉就是觉得对方“没意思”,进而不想再见,因为他太闪光了,周围的一切都会黯然失色。临时起意带上蔡康明的一点庆幸顿时荡然无存。
“这个保险柜盗窃案,一定要引起重视!”
“好,下一步我们立刻部署安排!”老文答道。
“就按照康明的这个思路!”尚炳占说道。
“好的,我们明白!”
“年轻人,好好干,前途无量!”尚炳占站起来,笑着把老文和蔡康明送出办公室,一副满意的样子。
从尚炳占办公室出来,老文一句话都没和蔡康明讲,扭头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谢琮像一条躲在暗处的泥鳅,一直观察着。他看着老文带着蔡康明进了尚炳占办公室,又看着老文面色铁青地出来,一句话不说就回了办公室。
谢琮等待着,等走廊安静下来,他偷偷溜进了老文的办公室。
“文头儿,文头儿,给您看个好东西。”谢琮说着,从怀里掏出两支雪茄。
“你小子从哪儿弄的?这可是好东西啊!”正觉得憋屈的老文转移了注意力,拿起雪茄,放在鼻子上闻了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