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7 13: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44)
这次的胜利,令鲁庄公扬眉吐气。
按理说,齐国军队兵多将广,阵容强大,战斗力远在鲁国军队之上,为什么鲁军反而赢得了胜利呢?鲁庄公向曹刿询问其中的奥妙所在。
曹刿回答说:“打仗,靠的是勇气。齐国大军第一次击鼓进击时,勇气满满的;第二次时,勇气就受挫折而衰减了;第三次冲锋时,勇气就基本上消竭了。而我军先两次挫败齐军的进攻,士气高昂,所以一鼓作气而战胜敌人。不过齐国毕竟是个军事强国,我担心他们是诈败而诱使我军追击,所以察看了他们战车的车辙轨迹,逃跑时留下的轮迹很是混乱,旌旗东倒西歪的,判断他们是真的溃逃,而不是诈败,才能乘胜追击。”
这一席话,让鲁庄公大为叹服。
平心而论,鲁庄公是个很不错的君主,长勺之战是春秋时代著名的一次以弱胜强的战役,此役的胜利,曹刿固然是立下头功,但鲁庄公也是功不可没,他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国之君而高高在上,而是礼贤下士,还听从一位平民的作战建议,其胸襟不可谓不宽广。
齐桓公虽然战败,但是齐军主力并没有受到严重的损失。半年后,雄心勃勃的齐桓公卷土重来,他纠集宋国,组建联军,再次侵入鲁国境内,进逼鲁都曲阜,并驻扎在离曲阜不远的郎地。
一个齐国就已经够难对付了,现在又多了一个宋国,鲁国面临的军事压力,比长勺战役更为巨大。
宋国的军队是由南宫万长所统领,这个南宫长万有万夫不挡之勇,但缺乏谋略,宋国军队管理混乱,军容不整。鲁国的大夫公子偃向鲁庄公献策,不如乘着宋国军队没有防备,对宋国军队采取突袭,只要能击退宋国军队,齐国军队会因为原先的军事部署被打乱而退兵的。
这个作战计划很好,但是过于冒险。
宋国也是一个大国,军事力量不弱,如果依公子偃的计划,鲁军只要先挫败宋军,齐军必然会退师,问题的关键是如果鲁军不能按原计划击败宋军,那么齐军正可以乘虚而入,直捣国都,所以这次计划,有很高的不确定风险。
鲁庄公没有批准公子偃的作战计划。
公子偃固执己见,他认为战机转瞬即逝,如果不果断出击,将陷入被动的局面。他断然抗拒鲁庄公的命令,自行调集战车部队,就是将虎皮蒙在战马上,这是要达到一种恐怖的效果,看起来似乎不是一群马,而象是一群虎。公子偃率军向宋国的军队发动突然袭击,宋国军队猝不及防,而且宋国的战马看到鲁国的一群“战虎”,惊慌失措,扭头就逃,宋军总司令南宫长万无力整合阵形,于是向乘丘方向退却。
鲁庄公获悉公子偃率军私自展开对宋军的军事行动,担心公子偃的兵力不足,便紧急集合鲁国的精锐部队,前往增援公子偃,军队开进到乘丘,追上了正在逃窜的宋国军队。
宋国军队看到鲁国的大批生力军赶到,更加的惊恐,逃的逃,散的散。大将南宫长万正在战车上制止军队的溃逃,鲁庄公一看,便对左右驾手说:“快将我的宝弓拿来。”驾手将弓给了鲁庄公,鲁庄公搭上一支宝箭,这支箭唤作“金仆姑”,这大约是鲁国当时的秘密武器了,是特制的箭,后来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名词“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中的“金仆姑”的来历就是鲁庄公使用的这种箭。
鲁庄公拉弓一瞄准宋国大将南宫长万,金仆姑应声飞出,任南宫长万有万夫不挡之骁勇,也吃不了鲁庄公这一箭,“咕咚”一声,从战车上摔了下来,鲁庄公战车上的护卫下车将南宫长万给生擒了。这个鲁庄公在两年前为了公子纠而与齐国开战时,逃跑时落得了个熊样,大约是“知耻则勇”吧,回国后苦练了几年箭术,这下终于在战场上威风了一番。春秋时期是中国的尚武的年代,国君、大臣、文人都是十分的尚勇,象鲁庄公、管仲都是神射手。
大将南宫长万被活捉,宋国的游兵散勇一哗而散。宋国军队溃败的消息传到齐国军营,齐桓公见联合打击鲁国的计划泡汤了,便撤军回国了。齐国对鲁国的第二次军事打击结果仍然是无功而返。
齐国两次侵入鲁国,都无功而返,齐桓公心情很郁闷,他恨恨地对管仲说:“要是在兵力上能够有鲁军的三倍,我看他们怎么抵挡得了。看来我们的兵力应当扩充到十万人,战车五千辆。”管仲劝齐桓公说:“主公应胜之在道义上,而不当在武力上纠缠不清。”齐桓公哪里听得进去,下令积极扩充军队,准备跟鲁国再次开打。
经过三年的精心准备后,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冬季,齐国第三次侵鲁战争爆发了。齐国大军以铺天盖地、风卷残云之势又踏入鲁国的国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