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9 13: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49.晏子鲜为人知的保命智谋
齐庄公被杀的时候,崔杼的家臣东郭偃,把齐庄公带的那些勇士们都骗去喝酒,并偷走了他们的兵器。
黄昏时,崔府的人摸着黑来杀这些勇士。众勇士大惊,匆忙应战,却没了兵器,一个叫公孙傲的勇士大怒,他拔出地上的栓马柱狂舞,瞬间就打死打伤了崔府的十多名甲士。
崔杼的两个儿子崔成、崔疆,也带着人加入战斗,从大门里鱼贯而出,公孙傲用手把崔成一拉,崔成的胳膊就断了。崔疆站在远处用一根一丈多长的长戈刺他,才把公孙傲戳死了。
另一位叫州绰的勇士,力气更大,他搬起门前的升车石,像掷铅球一样的投掷敌人,混战中,却误中同伴,砸断了同伴的一条腿,顿时方寸大乱,州绰立即又抢了一个小兵的戟,继续顽抗杀敌。
这时,崔府的大管家东郭偃出来了,大喊道:“住手!都不要再打了,昏君奸淫无道,已经被诛杀,不干你们众人之事,大家还是留着性命,迎接新君登位吧。”
听说齐庄公已经死了,州绰就把戟扔在了地上,大发感慨庄公对他的知遇之恩,现在不仅不能为主出力,反而还害了同伴,这实在是天意啊!
“惟当舍一命以报君宠,岂肯苟活!”说完,他就用头猛撞石墙三四次而死,头破的时候,石也裂了。
州绰死了,为他的君主尽了忠。
邴师听说齐庄公已经死了,他转身离去,走到朝门之外,割颈自杀而亡,为主尽忠。
封具回到家中,上吊自杀,也尽忠。
一时,愿意为齐庄公尽忠的臣子们,都纷纷选择了自杀。还有不想死的人说,白白死了无益,不如逃吧,就跑了。
晏婴也是齐国的一个大臣,他也站在崔杼的门外。
晏婴,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机智人物。因为他身高不满六尺,没有体力勇武方面的优势,导致他的大脑转速远高于常人。晏子使楚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能言善辩,巧舌如簧。
现在,齐庄公死了,有人问晏婴:“你打算逃走吗?”
晏婴说:“难道是我犯了什么罪吗?要我逃走!”
又问:“都散了吧,还不回家,呆在这干嘛呢?”
晏婴说:“我的国君死在了这里,我如何能回家!”
又问:“难道,你也想为他尽忠自杀吗?”
晏婴回答说:“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史记》)
意思是:国君为了国家大事而死,则臣子应该为他殉死,国君为了江山社稷而逃亡,则臣子也应该随他一起流亡。若是国君为了他自己见不得人的私事而死了,除了他宠幸的私臣,那别人又凭什么要陪着他一起去死呢?
晏婴回答完毕,崔杼觉得还很满意,就叫把大门打开,请他进去。
晏婴走到里面,将齐庄公的尸体枕在自己的腿上,放声大哭。“三踊而出”,踊,跳跃的意思,至今农村还有蹦起来哭的习俗,表示自己是格外的最伤心,而事实上,与死者生前的关系,也就那么回事。
就这样跳起来嚎啕大哭,一共三次,礼毕,晏婴走了。
晏婴走了之后,崔杼手下的人说:“这个人太虚伪了,必须杀了他!免得遭受诽谤。”
崔杼摇摇头:“晏婴这人,吃没吃啥,穿没穿啥,并且很有贤名, 不如放他一马,可以得民心。”
齐庄公死了,齐国的史官在竹简上写道:“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庄公。”载入史册。崔杼大怒,要他改写为齐庄公暴病而亡,史官不从,结果被崔杼杀害了。
这位史官有三个弟弟,老二继续写:“崔杼杀了国君,又杀了我哥。”也被崔杼杀害了。
老三继续写:“崔杼杀了国君,又杀了我两个哥哥。”也被崔杼杀害了。
老四继续写:“崔杼杀了国君,又杀了我三个哥哥。”崔杼终于扛不住舆论压力了,他问:“你的三个哥哥都为这件事而死,你还不怕?你若改写,我免你一死。”
老四回答说:“我们只报道真实的客观事实,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失职而生,不如去死!当年赵穿杀了晋灵公,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赵盾海量,并不怪他。我今天即使不写,天下还是会有人写,依然不能为相国遮丑。至于我是死是活,悉听尊便!”
崔杼恨恨的将竹简摔在老四的脸上,走了。
老四正在收拾竹简的时候,南史氏来了。问他来干什么?南史氏回答说,我估计你也会被杀,我是专程赶来替你接着继续写的。
国不可一日无君。
齐庄公死了以后,齐国另一位很有权势的大夫庆封见有机可乘,他就主动帮助崔杼肃清敌对势力,亲自驾着车去把崔杼接到朝堂之上,主持国家大事。
在崔、庆二人的操纵之下,立了齐庄公同父异母的弟弟为新国君,这就是齐景公。
齐景公年幼,崔杼自立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二人一起把持国政。
这两个相害怕遭人非议,引起动乱,就强迫国中的诸位大夫们一起盟誓:“不与崔、庆者死!”
谁要是敢不和崔杼、庆封一条心,谁就去死。
齐国的大夫们不得已,个个都当众宣誓,都听他们的,每一个人,都要亲口表态。
轮到晏婴了,《史记》上说:“晏子仰天曰:‘婴所不唯忠於君利社稷者是从!’不肯盟。”
晏婴不愿意参加这样的盟誓,但又不敢明确的和这两个寡头为敌。所以他说,要我和你们盟誓,我做不到!我不会忠于你们任何个人,但只要是忠君利国的人,我晏婴当然会唯命是从!
庆封听了,很不舒服,要杀晏婴。
崔杼听明白了,呵呵笑道:“不要杀他,晏子是个忠臣也!当然,我们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国家呀。”
晏子的口才的确很好,在齐国政变的风口浪尖上,两句话,成功的避开了两次被杀的凶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