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4-10-12 08:00 |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楼主 |
发表于 2014-6-19 13: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康茂才突然请求面见领导,闯入这么高层的会议现场,让朱元璋很意外,很不高兴,又没谁叫他进来,他来凑啥热闹?但人既然来了,也不好轰人走,于是就问他有啥要紧事这么着急上火。
康先生的胆识实在不是一般的大,见到这么多高层董事在场居然丝毫不怯,直接向朱元璋毛遂自荐,说自己跟随他已久,一直没立什么功劳,如今陈友谅大军来袭,希望自己这次能献上一计,立点功。
朱元璋听了相当欣慰,想不到老康如此积极上进,如此强烈要求进步,不错,是个好员工,但也有人听了鼻子直冒冷气,毛遂自荐是可以的,但不是人人都可以的。一个不在董事局的人也想入局发表意见,说得好听点是积极,说得不好听是把自己当根葱了,实在讨人嫌。
率先开口向康先生发问的是李善长,李先生直接劈头盖脸地来了一句:“你有什么计策?”
这话的言外之意是——我们这么多高层在这里都没想出啥好计策来,你能比我们厉害?
康先生也不是傻子,当然听得出这话的言外之意,知道李善长代表了很多同事瞧不起他,但他既然选择了毛遂自荐,就已经做好了被批斗的思想准备,因此也就不在乎了,直接豁出去答道:
“我跟陈友谅是老乡,也算是熟人一场,我想利用这层关系取得他的信任,而且我有个老门房曾经也给陈友谅当过佣人,正好他可以当我们的中间人,我可以写一封降书让他转交给陈友谅,许以里应外合,诱他上当。”
康茂才果然很有才,这招诈降计虽然跟杨宪的那招诈降计很相像,但不同的是,他的诈降比杨宪的诈降更有实际操作可能性,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康氏诈降计比杨氏诈降计落地。
杨宪没干过策划这一行,不知道任何策划只有落地才有实际操作性,空想设想都是不行的。
而康氏诈降计最关键的一点是——他有线人。这个线人,是陈友谅和他共同的熟人,而且这个线人的身份是门房,也就是一个底层打工的人,地位相当卑微,这样的人看上去非常老实本分,只要给他点好处,就能给你办事,对陈友谅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然而,康茂才没想到的是,他刚一说完,朱元璋就大发雷霆,对他大吼道:“大胆狗贼,居然暗通陈友谅,还提什么诈降,恐怕早都真降了,想勾结他一起害我,吃里扒外的东西!来人啊,给我拖出去好好看押起来!”
朱元璋的震怒,让全场人都被震住——平心而论,康茂才虽然积极了点儿,讨人厌,但他的计策并非不可以考虑。可是朱元璋一听完就一口咬定他通敌,未免太武断了点儿,虽然老乡容易走到一起,劲儿往一处使,但并不一定所有老乡都会穿同一条裤子,裤子适不适合自己,只有自己知道,干吗非要穿一条?但领导不这么想,那就没办法了,所以老康只能为自己的毛遂自荐买单。敢于毛遂自荐,就该有这么个下场。
所以很多人听到康先生被朱元璋下令关押起来,都相当的幸灾乐祸。但一看到朱元璋这么个玩法,再也不敢轻易发言。
这场会一直开到中午,到最后一共有三种意见:战、降、跑路,但朱元璋仍然没有拿定主意到底该作出怎样的决定,陈友谅大军很快就要到应天了,再不决断就来不及了。
正急得心如猫抓时,朱元璋突然想到整场会上一言一发的一个人——刘伯温。
他就一直在角落默默地倾听,没有发表半句意见。以他的谋略,一直三缄其口,这不正常。很明显,他是在有意保持沉默。
于是在散会之后,朱元璋悄悄地拉住刘伯温,请他跟自己进入小会议室谈话。
朱元璋不知道的是,刘伯温之所以一直在会上不发言,等的就是会后单独面谈的这个时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