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草鞋军团----关河五十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11: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530)

  王陵基第一时间便将刘立藩获得的情报上报,可惜的是,同样未能引起薛岳的重视。
  薛岳不作为,但是挡不住前线关于日军要进犯的情报一天天增多,风声也越来越紧,杨森发现,第十一军中竟然出现了关东军的番号,这是一个极不寻常的信号,说明日军此次调集兵力之多,也间接显示了未来战役的规模,而此时第二十军在力量上却有所削弱。
  自从第二十军担负防守新墙河的责任之后,便有了防线过长,兵力不敷分配的困扰。此前,第九战区曾拨来一个暂编师,但这支暂编师系游击队编成,不光武器陈旧,兵员不足,纪律也很松驰。士兵又全都是平江人,平时携枪回家,发饷时才返回军营领饷。师长更好,索性住在长沙办事处打牌吃喝,平时经常不在部队,所以根本谈不上训练,战斗力极差。
  有这样的部队在身边,不仅起不到作用,还可能拖后腿。军长杨汉域报请长官部更换,薛岳将暂编师调长沙附近整训,代之以新编第20师。
  事有不凑巧,军委会的新规定接踵而至——凡三个师的军须抽调一个师回川接收新兵,第二十军正在此列。
  说是抽一个师,当然不用全师都去,只需军官和少数士兵即可,其余兵员可用以补充另外两个师。杨森为了团结新20师,便暂时撤去第134师编制,将留下的兵员缩编为两个团,分别补充新20师和由军部直接掌握。
  这样在编制上,第二十军仅剩下两个师外加一个辎重兵团,杨森将原本派到敌后打游击的部队也临时撤回,以加强防御。
  将官方面,同样经历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地震。
  第三次长沙会战后,夏炯又去找了薛岳,而薛岳的处事方法也未有半点改进,事先不与杨森商量,就给蒋介石发去电报,保夏炯升任第二十军军长,原军长杨汉域则调升到王陵基第三十集团军任副总司令。
  杨森听到风声后,急电让驻重庆办事处处长到军政部进行查询,果然确有其事,委任状刚刚才办好,只是尚未发出。
  作为第二十军的“家长”,杨森当然不容许有人破坏“家规”,搅乱秩序,于是赶紧和军政部长何应钦商量,将委任状予以搁置不予发表。
  这件事过后不久,第二十军内部发生了一件事:夏炯私自派工兵连长将泊罗江上的粤汉铁路桥梁撤除,卖给了桂林厂商。
  杨森正为夏炯两次玩阴招,谋夺军职而窝火,当下查处后上报蒋介石,请予撤职。
  夏炯是薛岳未来用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十军的重要人选,将夏炯打入冷宫,等于是间接地扇了薛岳一巴掌,也由此加深了薛岳和杨森之间的矛盾。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13: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531)

  1944年5月27日,横山勇指挥第十一军汹涌南下。
  选择这一天出击,日军志在必夺。往前倒溯三十多年,1905年的5月27日,东乡平八郎麾下的日本海军击败了俄国舰队,为日本在日俄战争中一举奠定胜局,以此开启了日本国运。在日本人的皇历中,它绝对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
  三次会战,都是选的秋冬之际,然而三次都收效甚微,这使横山勇总结出,秋冬无所谓,也不是一上来就非得坦克大炮加骑兵不可,足够数量的步兵师团同样能达到目的,关键是要对症下药。
  症结就是杨森第二十军。
  三次长沙会战,日军每次进攻长沙,第二十军总是能给予日军相当大的打击,尤其是后两次会战,日军吃的苦头最多,这次要想取胜,必须先除去这块绊脚石。
  日军渡过新墙河后,第二十军即以不变应万变,利用既有据点和阵地进行抵抗,逐次对其进行杀伤、消耗和迟滞。
  与河南会战时的军民不和不同,在地方政府的安排下,湘北民众进行了很彻底的坚壁清野,他们挖毁公路,破坏桥梁,埋藏粮食,然后离村疏散。
  参与作战的日军部队中,第3、第40师团都经历过第三次长沙会战时,搜遍村村寨寨,只能找出两只甘薯聊以充饥的惨状,眼前的景象,犹如当年一幕的重演。
  日军在湘北感受到了浓烈的抗日气氛,历次会战中的尴尬正扑面而来。
  不过横山勇对此早有预料,而且已备下了“药方”,这就是刘立藩曾经提供的那最后一条重要线索。
  第十一军拥有多达8个师团的庞大兵力,可谓要罗刹有罗刹,要妖精有妖精,这使横山勇的排兵布阵变得游刃有余。
  与历次会战中的孤军深入,径直往长沙推进不同,此次横山勇采取了广阔正面进攻的战术,他将众多二线师团部署于中央,实施纵深推进,战斗力最强的两个骨干师团,第3、第13师团则被部署在外侧。
  他摆出的新阵势自有其独到之处:二线师团形成纵深后,立即进行钳形交叉攻势,即对每一个地区,都穿梭般地来回攻袭,尽力缩小第二十军的活动范围和空间。
  薛岳既不相信第四次长沙会战会爆发,当然也就不会去认真对待和研究这条宝贵的线索,然而它正是横山勇用来打垮薛岳和杨森的一大法宝。
  新20师据守新墙河第一线,这毕竟是一支新老混杂的部队,在日军强大兵力的攻击下,率先支持不住,节节溃退,只得由第133师对之进行临时收容,两师合二为一。
  第二十军军长杨汉域起初还没有敌情估计到如此严重,只感到仗越来越打,其灵活快捷的特点也受到很大限制,当下决定采用压轴的最后一招:往平江收缩。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11: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532)

  尚未来得及抽身调头,日军突然迂回到师部所在的关王桥附近。幸亏担任警戒的搜索连及时发现后迎头痛击,这才使得指挥系统没被端掉。
  第二十军沿着撤退路线,分别占领要点,阻击后再逐步后撤,因此撤得有条不紊。不过当接近 平江时,还是被吓了一大跳。
  这里的日本兵同样到处都是,并不比新墙河以南的主阵场少,军部直属的辎重兵团正被一股日军缠住,脱身不得。
  第二十军抢先以主力占据附近高山,将这股日军压迫在山谷内进行攻击,激战至晚,终于成功将辎重兵团解救出来,并抓住了几名日军探子。
  对探子的审讯结果,让众人不寒而栗——第二十军已经陷入了日军的包围圈!
  横山勇显然认真研究过第二十军的作战特点。他发现第二十军的活动规律是,会先守新墙河,再守关王桥,最后退至平江,并随时保持侧击姿态。
  他之所以要将骨干师团列于外侧,就是要压制第二十军的侧击,使之在平江无法立足,同时趁势进行包围。
  在第二十军身后,是从新墙河追来的第68师团,前面,是从平江东面抄来的第3师团,两个师团一东一西拉网,南面的汩罗江北岸还停留着一个师团,专门负责从南向北兜底。
  如果不是东西之间隔着数十里的山地,如果不是第二十军撤退中的队列始终保持不乱,这个网早已可以将其完全罩住。
  根据探子的交代,日军正在前往长寿街的方向抢修公路,以加固包围圈,说明那里仍有隙可钻。
  经过商议,第二十军决定分成三个纵队,从傍晚开始突围。当越过公路时,恰与日军车队遭遇,第二十军便捎带着拿它当了下酒菜,共烧毁敌汽车三辆,缴获了许多战利品。
  日军增援部队闻讯赶到,随即发起攻击,结果虽然大部队越过了公路,但第133师搜索连和野战医院被截在了后面。
  第二十军各部向来都具有极顽强的求生能力,到了第二天晚上,在搜索连的掩护下,野战医院的伤病员们也得以转危为安。
  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跳出的只是第一层包围。
  在平江以东,还有第13师团,其攻击目的地为长寿街,这相当于构成第二层包围圈。
  一旦长寿街被日军完全控制,就意味着幕阜山区的大门将向第二十军提前关闭,全军被包围后只有覆灭一途。
  在第二十军陷于第一层包围的同时,第13师团已按联队分成左中右三路,向长寿街齐头并进。
  危急时刻,王陵基挺身而出,倾全力对日军进行侧击。他的第一反应倒不是为了接应第二十军,而是阻止日军南下,减除对长沙的威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11: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533)

  在王陵基的指挥下,所属新十三、新十五师在长寿街一带层层抵抗,加上天降大雨,使得第13师团的中路联队落到了其它两路的后面,进攻序列再也无法维持平行状态。
  第13师团长见状,把中路联队长一顿好骂。这哥们被骂急了,鼓起余勇,拼着命往前冲。
  转眼杀到南楼岭,按照日本人的一般作战程序,先要进行侦察,再实施攻击,但因为着急赶路,联队长连这个也免了,第一时间便命令山炮兵进行轰击:叫挡着我,这回非得让你们五步之内没有芳草,十步之内立马消停不行。
  山炮打得欢畅,山头上的“中国兵”被炸死炸伤不少。最后冲上去一看,傻眼了,全是自己人。
  原来左路联军进展较快,在与新十五师激战后,已提前占领了南楼岭,可还没顾得上庆祝,便被中路联队轰了个稀里哗啦。
  第13师团未能提前控制住长寿街,给第二十军带来了生机,但他们显然也无法再停留在长寿街,只能继续撤往东面山区。这时他们才知道,总部和军部都曾遭第3师团围攻,平江已经失陷。
  在前两次长沙会战中,第二十军都是消耗日军后再转移到平江以东,然后借机进行侧击,这成为薛岳在三次会战中的定海神针,现在的情况完全改变。
  换句话说,横山勇消灭第二十军的计划虽然落空,然而他还是最大程度地解除了后防上的障碍和威胁,可以心无旁骛地进攻长沙了。
  即便日军大兵压境,薛岳还固执地要复制第三次长沙会战时的那个“天炉战法”,一成不变地在长沙外围与日军进行决战。
  参谋长赵子立婉言相劝,认为日军自第三次长沙会战吃了亏后,必然要思考对策,若再在长沙用“死架子”打人,将难以取胜。
  赵子立建议,应且战且退,让日军往长沙以南再深入一段,将其战线拉长。这是一个拉橡皮带的原理:拉得越长,带子必然越薄弱,超过极限,就要绷折。与此同时,守军可以争取到更为宽裕的时间和兵力,到时战必有成。
  薛岳根本听不进去。
  不仅幕僚长有不同意见,薛岳的上司白崇禧也主张放弃长沙,固守衡阳,在湘桂或广西境内与日军决战。
  薛岳不仅不听,还发了火。
  在日军将帅中,虽然因个人性格和各自思考角度不同,决策中也时有争吵,可主要还是就战言战,中国国情不一样,于是这种争论往往都会超越军事的范畴,回到最让人头疼的派系内争上去。
  白崇禧属于桂系,薛岳属于粤系,而且两人素不相能,薛岳也从不把白崇禧这个上司当上司。
  白崇禧给薛岳打电话,薛岳怒容满面,放下电话嘴里还骂骂咧咧;“丢他妈!我就不去给广西看大门,不在湖南打,把部队都拉到广西——他家里去,可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15 14: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534)

  第四次长沙会战结束后,赵子立去谒见白崇禧,白崇禧不等赵子立说完,就用手一敲桌子插言说:“当时我就很反对在长沙决战,荒谬,荒谬!你知道,薛伯龄(薛岳的字)是不听我的话,委员长当时也没个一定的主意。”
  都说蒋介石喜欢插手前线军务,但前线打好了,他也犯不着老去指手划脚,尤其是对薛岳这样经验极其丰富,个性又极强的大将。事实上,四次长沙会战,蒋介石都全权交给薛岳指挥,除了要兵给兵,要将给将外,基本未有太多干涉。
  对战将的使用,很多时候只有事后才知道对不对,“小诸葛”白崇禧言之凿凿,可是抗战中经他手指挥而能大获全胜的战例,实在是太少了,你说老蒋究竟是该信白崇禧还是信薛岳?
  赵子立不过是薛岳帐中一幕僚,他让王缵绪给蒋介石带话,说“薛岳要误事”的报告,当然更不可能起到太大作用。
  1944年6月上旬,除第二十军被隔断于山区,一时无法南返外,王陵基等部都已应召云集于长沙周围,薛岳仍旧要用“死架子”打人,以力保长沙。
  薛岳不知变化,横山勇却已经上上下下将对手研究个透。
  从战略意义上,第九战区可以被一切三段,为前进阵地、主阵地和核心阵地,横山勇将它们分别比喻成“厚皮地带”、“果肉地带”和“核心地带”。
  在三段阵地上,薛岳安排的兵力呈梯形状上升,即由弱到强,横山勇由此也拟定出不同的战术。
  “厚皮地带”的范围从汩罗江北岸到浏阳河一线。薛岳调动的兵力较少,主力为王缵绪的公子王泽浚所领衔的第四十四军。
  在这一地带,横山勇使用的战术是局部歼灭战,你弱我就一点点把你吃掉。
  打歼灭战,横山勇的前提是对方会死守到底,孰不知王泽浚哪里会死守到底,老爸就留下这么一点产业,一下子挥霍掉,那不是败家子么?
  王泽浚守不住就走,各要点先后为敌所破,日军如愿攻陷浏阳。
  到了“果肉地带”,渌江以北的萍乡。
  薛岳的防守兵力逐渐增多,在阵地构筑、指挥体系、后勤供应等方面也趋向于完备,也就是说盾牌骤然加厚,其中参与守卫萍乡的,是第三十集团军所属第三十四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15 15: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535)

  第三十四师如今已成为王陵基麾下的绝对主力。军委会曾组织过一次全国陆军总校阅,校阅组在讲评中,对第三十四师给予很高评价,特将其由乙种师升为了甲种师。
  编制升级,待遇也跟着水涨船高。第三十四师不仅增加兵员,还换发部分武器,装备了美制报话机,师增加了特种部队,包括迫击炮营、战防炮连、防毒连等。
  对第三十集团军而言,这是破天荒的一件大事,从师到军再到整个集团军,都大受鼓舞,求战的热情非常之高。
  1944年6月10日,第三十四师奉命向萍乡开拔,以阻击日军。作为前卫的骆湘浦团率先赶到萍乡县城附近,日军也正好拍马赶到,尖兵连与之遭遇后,双方立即交火。
  团长骆湘浦登上高地观察,发现交火区域地形不佳,没有争夺的价值,便决定以尖兵连为掩护,在大道两侧的南北高地建立阵地。
  大部队刚刚展开,日军即动用山炮对高地进行射击,山炮射程一度延伸到了团指挥所。随着炮弹纷纷落下,骆湘浦身边的副官当场被炸到血肉横飞。
  骆湘浦判断这是日军发起全线进攻的先兆,果然前线的枪炮声十分激烈。一个小时后,守军顶住了敌人进攻。
  能顶住就是好样的。第三十四师师部进驻萍乡,将另一个团推往前线,在骆湘浦团右侧占据高地,计划转守为攻。
  三军士气高昂,身在一线的骆湘浦也摩拳擦掌,但是战局突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
  你盾坚了,对手的矛也会利。横山勇在主阵地使用的是大兵团急袭战术,来势既猛又快。薛岳将滇军第五十八军拨归王陵基指挥,资在助其一臂之力,不料第五十八军战斗不利后害怕被歼,急急向后撤退,日军乘隙而入,让第三十四师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
  第三十四师毫无防备,一时秩序大乱,师部在退出萍乡城时,都没顾得上给前线的骆湘浦下达指示。
  在前后受敌的困境下,骆湘浦自行率部突围,追上师部后,又奉命担任后卫。
  日军紧随而至,骆湘浦选择了一处叫梨树坳的山头作为防御阵地。
  梨树坳山不高,坳口两侧荆棘丛生,这样的地形,敌我双方均难以发挥火力,相对而言,对川军还更有利一些。
  骆湘浦指挥重机枪连对准坳口正面,两侧荆棘区则埋伏了密集的步兵,他预计日军为避免伤亡,一定会想办法穿越荆棘。
  喝酒不吃菜,个人有所爱。川军擅长的是攀藤过溪以及在山上躲猫猫,日军则是劈刺术厉害,若是空旷地带后玩拼刺,几个人往往都拼不过他一个,因此骆湘浦要求绝不能让日军顺利穿过荆棘。
  不出所料,日军从正面进不来,真的派出一股兵来钻荆棘了。
  荆棘有刺,只能伏在地上爬行,川军乘机冲入,以多打少,把这股敌兵刺得七零八落,狼狈而逃。
  梨树坳是个小型阻击战,第三十四师所取得的有形成果并不大,但败逃之中还能回头一击,也让王陵基多少得到了一些安慰。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15 15: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536)

  前进阵地、主阵地先后失守,等于长沙周围的两座大门已经洞开,薛岳看出大势不好,为此惶恐不已,坐卧不宁,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薛岳依岳麓山建立炮兵阵地,对日军进行迎头炮击,成为会战的一大致胜因素。
  横山勇此次吸取教训,在正面攻击的同时,专门动用一个师团,渡过湘江,迂回到岳麓山之后,向岳麓山发起猛攻。
  薛岳计不及此,完全没提防到日军会从背后偷袭,山上的防守兵力配备不足,岳麓山也很快失陷。
  长沙城与岳麓山仅一水之隔,日军占领岳麓山后,对长沙形成瞰制之势,长沙再难固守。
  1944年6月18日,长沙失守,从第九战区到中国统帅部皆大为震憾。
  蒋介石打算放弃粤汉路,移重兵于湘西,并调薛岳至湘西指挥,以守住湘桂路,确保重庆的安全。
  薛岳接到电报后没有动弹,说:“我不去给重庆守大门。”
  薛岳身为粤系军人,自有他的一套算盘,他要屯重兵于湘南,以便不让日军打通粤汉路,威胁到粤系军人的团体利益。
  蒋介石拗不过薛岳,只得同意他移兵湘南。
  现在进入了横山勇划分的第三段,即“核心地带”,其目标主要是衡阳。
  横山勇预料对手将以重兵坚守衡阳,因此计划以主力发动奇袭,薛岳则急忙调兵部署于衡阳以东,以掩护衡阳之侧背。
  王泽浚第四十四军奉调茶陵,接到薛岳的命令,他起初回电说,力量不够,不如坚守待命。
  薛岳勒令必须南下,王泽浚只好率部开拔。其实他的力量还是够的,虽然在长沙外围战中略有伤亡,但新近收容了一支从长沙溃出的贵州部队,共有一千多人,补充到各团之后,兵员很足。
  在前往茶陵的途中,王泽浚得知杨汉域率第二十军也正开赴同一目的地,而且双方将在一条道路上汇合行进。
  四川内战时期,王缵绪是杨森的部下,后在统一之战中反叛了杨森。父辈的恩怨对王泽浚的心理颇有影响,他不太愿意与杨森的部队为伍,唯恐遭其暗算。
  王泽浚便以两军同行,会发生拥挤,乃至被敌机轰炸为由,避道而行。这样一来,便落在了后面,薛岳随之取消原令,让他们抢占茶陵以北的攸县。
  王泽浚采用的是惯常行军方式,这里要防备,那里要警戒,瞻前顾后,层层推进。他不知道,横山勇在“核心地带”采取的是奇袭战术,一上来就对衡阳外围的各外围据点展开拼命争夺,兵贵神速,哪容得你这么磨蹭来磨蹭去。
  第四十四军不仅没能抢占攸县,其军部还被日军围困在茶陵与攸县之间的丘陵地带,幸而那里地形复杂,日军运动不便,未敢大胆进攻,加上主力部队紧急救援,王泽浚方得以脱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15 15: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537)

  王泽浚回过神来后,日军已经占据攸县县城,再也攻不下来,只得请准薛岳,将部队撤到茶陵以东进行整顿。
  平江失陷后,杨森的总部和杨汉域的军部都到了湘南,但它们又不在一处。第134师编制撤销时,有一个团划归军部直属,所以军部也具有一定战斗力,一度在醴陵与日军进行激战。
  不久,杨汉域与被阻隔于幕阜山区的第二十军主力取得联系,第二十军沿军部指定的路线南下,归还建制。
  杨森所在的总部丢失了无线电台,无法与薛岳取得联系,同时在后期,两人的私人关系也出现了诸多微妙之处,所以薛岳便不再过问杨森的下落,而直接将第二十军划归同为粤系军人的欧震指挥。
  “老帮主”杨森不知死活,统领换成了欧震,从杨汉域到普通士兵,都明白自己所处环境不佳,非拼命硬干不足以图生存,当王泽浚还在犹豫,不知选哪条路走好的时候,他们已经在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茶陵。
  杨汉域指挥经验丰富,他下令陈德邵团先行。陈德邵一面派尖兵搜索前进,一面致信当地专员,请其预先提供百艘木船供部队渡过茶陵河,过河后还要沿路准备菜饭,粮钱照付。
  陈德邵团轻装行军,路上又有现成的交通工具和饭食供应,于是得以按时到达茶陵,并沿公路布防于城西的黄沙铺。第二天,杨汉域率第二十军主力陆续赶到。
  即便这样,还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新20师一直是第二十军的短板,他们负责守备城北,布防未完,日军便在茶陵河北岸进行炮轰,致使其后卫部队未来得及破坏浮桥,日军步兵趁势过河。
  为它生,为它死,不过就是想进入茶陵城,杨汉域懂得对手的心思,所以也没怎么上前为难,很快就将日军让进了城。
  进了城,比在空旷地带上好打多了。官兵们在街头巷尾穿梭来去,瞅准空子就从日军背后冒出来狠捞一把。
  这是城里的游击战术,用不着死守任何固定位置和地点,杨汉域只需牢牢守住一个地方足矣,那就是城内的军火仓库。有了军火仓库,第二十军打起来极有底气,手榴弹和子弹一完,回头跑几步去拿一下就行了。
  双方逐街逐巷展开争夺战,枪炮声和手榴弹的声音昼夜不绝于耳,入城的日军进去一批消失一批。
  日军还没意识到中了杨汉域的诱兵之计,见久攻茶陵不下,又派一部绕到黄沙铺,企图从西面包围茶陵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15 15: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538)

  黄沙铺是高地,杨汉域巴不得这帮人去呢。陈德邵团早已奉命等候多时,当即集中迫击炮猛轰,同时施以迂回攻击战术。
  连战两日,日军受创溃逃。
  迎客时热情,送客时也应该一样隆重,这才是真正的待客之道。陈德邵随后猛追,趁日军渡河撤退之际,集中火力“下饺子”,被当场打死、淹死的日本兵达到两百多人。
  城西得胜之时,城东战斗又燃战火。杨汉域见陈德邵那边已腾出空当,便调他率两营驰援城东。
  日军正在城东构筑工事,陈德邵所带的迫击炮再显神威,日军骤遭炮击,立时逃散。
  陈德邵要与杨汉域的军部建立电话联系,可是电线不够,便悬赏通信兵去找电线。通信兵在城内一通乱找,意外地在一座仓库里发现了大批有刺铁丝和迫击炮弹。
  陈德邵喜出望外,将铁丝和迫击炮弹全部搬到城东阵地。铁丝网一拦,炮弹又尽够着用,日军再次反扑时,川军打得游刃有余。
  陈德邵越战越勇,茶陵内外,俨然已没什么他摆不平的了。
  欧震在茶陵河岸边设了一个警卫营,因挡不住日军的进攻,欧震就直接抽调陈德邵团前去救援。
  陈德邵如法施行,把全团的迫击炮都移过去,仍然是炮击加迂回的一套,打得日军犹如是小怪兽见到了奥特曼,扭头就跑。
  杨汉域在茶陵的各个区域推广“陈德邵经验”,所有防御阵地都构筑了铁丝网,后面放上迫击炮,加之连战连捷,士气高涨,日军一筹莫展,不得不弃城而去。
  在增援衡阳的各军中,第二十军是极少数能够抢占城池还能守住的部队,这也使得日军始终没能够从外线对衡阳形成完全合围。
  第四次长沙会战和衡阳之战,一般合称为长衡会战,但是对日军造成重大打击的还是衡阳之战。
  守卫衡阳的方先觉第十军,属于能攻善守的一线兵团,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固守长沙的即为这支劲旅。相比长沙,衡阳的防守地形也更为有利,天然的障碍外壕,搭配预设的野战工事,有易守难攻之效。
  第十军众志成城,打得十分顽强,一沟一壕,一堡一垒,皆反复争夺。很多士兵负伤或患病后,仍坚持作战,决不肯轻易退出阵地,即便一时被迫退出,也会自动再冲杀上来。
  中日两军的尸体盈街累巷,根本没人有时间去掩埋,事实上也掩埋不了,导致整个城市尸臭熏天,血凝满地。抗战胜利后,从衡阳地面收集到的将士头颅,即达万余颗。
  第十军如此拼命,是因为他们相信,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能将敌人打退,这次也一样,而且各路二线兵团正从外线涌来,衡阳里面打得越狠,外围将包得越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15 15: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539)

  可这只是一厢情愿,由于薛岳此前在判断和决策上接连出现重大失误,二线兵团早已疲惫不堪,又无生力部队继续加入,兵力完全处于劣势,怎么还可能完成包围?
  薛岳早无能力复制辉煌,他所能做的,只有竭力援救衡阳城内的第十军。
  1944年8月上旬,王陵基第三十集团军与滇军第五十八军,受薛岳之命,合力围歼醴陵之敌。
  第三十集团军可以算得上是二线兵团现状的范例。自第四次长沙会战以来,这支部队南北转战,东奔西跑,为时两月,其间连基本的休息时间都得不到。
  时值暑夏,部队伤亡病患既大,又无法取得任何大一点的有形战果,即如第三十四师,士气也不免受到极大挫伤。
  浩浩荡荡出来一趟,总不能空着手回去,起码得把轧不平的帐给轧平了。王陵基重新整顿,将部队缩掉三分之一,以充实兵员,保证实际战斗力。
  在湘东转战期间,骆湘浦团救助过一个从醴陵逃出的汉剧社。这个汉剧社原在武汉演出,武汉沦陷后,他们不甘做亡国奴,撤到醴陵等地继续为军民演出,及至醴陵陷落,再次逃出,已是彷徨无计,面临散伙危机。
  骆湘浦见汉剧社有三十多人,生旦净末丑俱全,便与剧社负责人商量,愿意暂时由团部供应剧团伙食及开支,并雇民夫为剧社搬运服装道具。剧社随后勤部队行动,有机会就为全团官兵及当地居民进行演出。
  一个唱戏班子都有饿死不当亡国奴的骨气,孰论军人。接到出击命令后,骆湘浦团十分踊跃,再次作为第三十四师的前卫主力进至醴陵城东,以接替滇军第五十八军阵地,掩护该军主力对醴陵进行包围。
  滇军走时没有留下人移交阵地,时将入暮,骆湘浦闻讯,亲自到前线察看地形。
  滇军有一个军,骆湘浦只有一个团,兵少阵地宽,又是夜间匆匆接防,于是他决定抢占八里坳高地,并以固守坳口大道为主,团部及直属连队就地驻扎在坳口后面的一座小村落里。
  命令传达之后,就听到八里坳大道前传来枪声。有人提出,团部地点的设置太靠近第一线,一旦有变,缺乏回旋余地,应后退另选地点。
  骆湘浦这时也觉得团部选址有些轻率。战场之上,指挥所不宜太过靠前,这是常理常规,但他认为,现在是夜间,枪声就是敌军窥测动静的预警,如果指挥所突然闻声后移,极可能动摇军心。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5 1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