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0 22: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450
被出卖的集团军
在令人沮丧的气氛中,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仍然充满自信心。
可是这一次,仅仅有自信心是不够的——平心而论,帝国元帅没有食言。他想尽一切办法,硬是搞到了他所许诺的飞机(还把轰炸机当运输机使……)。尽管明明知道斯大林格勒被围部队的命运悬于他的手中,但戈林很快就心满意足了。还特地跑去参加了1942年12月12日,为庆祝曾被炸毁的柏林国家歌剧院重新揭幕的仪式。
都什么时候了?他居然还有心情看歌剧??——戈林甚至对希特勒说:“斯大林格勒的局势根本没那么严重……”
曼斯坦因马上就尖锐地抨击说:“既然帝国元帅一口咬定斯大林格勒的形势不严重,那他怎么不亲自出马指挥这个集团军和所属的机构?”里希特霍芬更是大胆地指出,合围圈已成了最好的减肥场所。戈林最好应该亲自去斯大林格勒前线看一看,看一看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由于受冷空气和恶劣气候(主要是大雾)的影响,戈林所承诺的“空中桥梁”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140架“容克大妈”中,仅有15架;140架“亨克尔he111”中,仅有41架,20架“FW200”中,仅有1架在工作……
是呀,这些数据列举出来是那样的可笑,却又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而戈林同志呢,他竟然跑去看歌剧以及筹备他的50岁“寿辰”。他真以为,只要把足够的飞机派发给里希特霍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真怀疑他是不是斯大林同志派过来的王牌间谍)。
现在,第六集团军平均每天只能收到116吨补给——与戈林承诺的每天500吨相去甚远。随着气温日益下降,飞机发动机的寿命越来越短、同时在地面,引擎也变得越来越难发动了。大雪常常让基地的工作陷入瘫痪,人们不得不从厚厚的积雪中将每架飞机挖出来。暗淡的前景使大本营所有人都忧心忡忡。据蔡茨勒记载,他每隔24小时便会向希特勒提交一份报告,列举前24小时内向第六集团军空运物资的确切吨数。
譬如:11月23日,75吨;24日,110吨;25日,35吨;26日,30吨……这些难堪的数据让帝国元帅颜面尽失。一开始,他还可以借口天气恶劣,下雾、下冻雨或者暴风雪为自己辩护。在同希特勒的每日会晤中,戈林保证要改善空运状况。他声称空运工作不完善是因为“刚刚开始”的缘故,几天之内一切都会顺利运转起来的。
希特勒又信了。他不仅信了,而且还向别人重述了这些托词:“帝国元帅已向我作了保证;帝国元帅正着手更好地组织空运;帝国元帅正调集更多的飞机……”
但是,事实就摆在那里,向斯大林格勒空运的物资怎么也提升不上去,而戈林对蔡茨勒的仇恨却与日俱增(因为蔡茨勒坚持每天汇报)。发展到后来,戈林再也不去“狼穴”工作了。最后连希特勒也丢掉了幻想,说话差不多到了尖酸刻薄的地步,他骂戈林“这家伙是个脑满肠肥的肥猪!”11月27日,菲比希空军中将在他的战斗日记中写道:“提到这些天的天气,简直令人沮丧到了极点。本算打算试着飞一下,但是空军基地不断受到暴风雪的袭击,根本无法飞行”。
尽管如此,还是有12架飞机顶风冒雪,强行起飞。它们冒着发动机结冰的危险,靠仪表飞行了220公里,卸下24吨燃料… 然而,对一个四面楚歌的集团军来说,这点儿微不足道的补给算得了什么呢??一名德军上校写道:“我们夜复一夜地蹲在掩蔽部里倾听飞机的引擎声,试图猜测飞来了多少架德国飞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补给品。从一开头,我们的补给情况就非常之差,但是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饥饿会成为常事”。
在包围圈内的各个飞机场上,地勤人员与劳工饿得虚弱不堪,但他们还必须从飞机的弹仓里卸下粮食和弹药箱,连返航用不完的汽油也从副油箱里吸出来——左机翼油箱分给守卫机场的战斗机;右机翼油箱分给坦克和卡车。到最后,他们甚至连清除飞机场上薄如地毯的积雪的力气都没有了。饥饿和寒冷,让那些地勤人员只能躺在掩体内来节省体力——掩体是大家都不愿意离开的唯一避难所。经常,士兵们的大脑处于一片空白状态,因为寒冷的天气阻碍了血液的流动。香烟已不再是男人们的抢手货,因为饥饿诱发的胃部抽搐像心绞一样难受。一闻到尼古丁的味道,士兵们便会上吐下泻,痛苦不堪。
(2)
起初,德国士兵每日的面包供给量是两百克。蔡茨勒上将为了表达对斯大林格勒合围圈中的官兵们的崇敬之情,坚持把自己每日伙食标准降到了第六集团军的水平。据施佩尔回忆录记载,“他在两周内体重下降了24斤”。可见,如果一个人一天不做体力劳动,并不至于饿死。
可是到了1942年12月下旬,每人每日的口粮又锐减为一百克。圣诞节以后,每日口粮减到五十克。后来,只有处于最前线战斗的士兵每天才能领到五十克的面包。冯·梅林津将军写道:“团司令部以上机关根本就领不到面包,其他的人只能喝点清汤,为了使汤浓一些,人们想出办法用马骨来熬汤”。于是人们又开始拼命地饮水,圣诞节这一天算是款待,集团军司令部允许把现有的马杀掉4000匹。但是,装甲师是很不利的——因为没有马可杀。而且根本不指望步兵师的人会大发慈悲,把马肉分给他们……
现在,被围的士兵只能静静地等待俄国人的最后一击了。他们都渴望战死,以结束这份痛苦。只有在12月9日,第六集团军的士气才变得高涨起来。那天,他们正式得到通知,曼斯坦因将于次日实施援救性的进攻。在那个星期之内,被围部队的信心大大提高,“曼斯坦因来了,我们就有救了!”每个人都这样互相打气、互相安慰——甚至有谣传说,不但有一支党卫队装甲军正在向合围圈挺进,而且甚至是一个师的兵力将会通过空运进入合围圈中,以加强防御。但是到了12月24日,这种互相“自慰”的勇气也消失了。位于马利诺夫卡突出部的士兵亲耳听见了重炮的轰鸣声,这种声音由远至近,最后又渐渐地归于平静……
于是,“我们被出卖了!”“戈林是头猪!”之内的言论逐渐取代了人们的口头禅。到了后来,士兵们连骂娘的力气都没有了,一名叫做施瓦兹的德国少尉写道:“吃的越来越少,每人每天一片面包,十五个士兵分食一公斤土豆……”士兵们的体力已经消耗殆尽,饥饿诱发的死亡如同“家常便饭”——因为马肉总是要被吃光的。士兵们已经没有力气来掩埋战友了……连以往瓦砾中到处乱窜的老鼠和猫狗也不见了踪影。由于严寒,药品的缺乏,自杀事件层出不穷。施瓦兹少尉就是因为发了善心,射杀了一名一心求死的伤兵,被上级解除了少尉军衔。
可是,解除就解除呗,现在一切都无所谓了。我们“或是慢慢在这里冻死,或是被苏联人征服”。施密特将军的首席副官贝尔上尉写道:“毫无疑问,这里的事情正在接近尾声,”距收场的日子已不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