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lack白夜

童亮短篇灵异小说集(《画眉奇缘》作者)--不定期更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3 天前
  •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妈妈做媒》

    有一次,我陪妈妈去她外婆家那边做客。那是一个很普通的宴席。

    对我来说,宴席上的人几乎都是陌生人。但是妈妈几乎跟每一个人热情地打招呼。

    妈妈经常跟我说她小时候的往事。我知道,她在上红儿班——我们现在叫做幼儿园之前,几乎所有时间都是在她外婆家度过的。

    她的外婆家可以说是她的第二故乡。就像我的外婆家对于我来说一样重要且亲切。

    我小时候大部分时间在外婆家度过,时常想起来就如前世一般。

    不过,对于妈妈来说,外婆家给她的感受可能更为复杂。作为一个女人,她后面还要从自己从前的家,来到现在的家。

    她的一辈子,活出了三生三世。

    她也确实如此。

    小时候,我不愿意跟着她一起去外面做客。那些大人我都不太认识,分不清谁是谁。妈妈带着我挨个儿叫姑姑伯伯舅舅姥姥之后,她跟人聊得热闹,我只能安安静静地坐在旁边。

    长大后,我特别愿意跟着她去吃宴席。这个时候我认识到,她在成为我的妈妈之前,本来有着属于她自己的人生。我很愿意了解她在还没有我的时候过着怎样的人生。那是我以前忽略的地方。

    我们吃完宴席,妈妈又跟每一个认识的人打过招呼,便从她的外婆家往回走。

    一路上,她又跟我说起以前在这里发生过的种种。

    她对这里太熟悉了,简直如她手心的掌纹一般。

    也许有的人对自己的掌纹并不熟悉,但是妈妈信命,从年轻的时候就看掌纹的走向,幻想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出生后,她又常常看我的掌纹,幻想我以后是什么样子。

    妈妈从车窗往外看,说那个池塘边上曾经住着一个什么人,这个路口以前有一个什么店铺。

    她说,从这里往前一直开,路两边都是她的亲戚。从外婆家,经过姑妈家,再到姨妈家,上个坡,就到了小时候形影不离的表妹家,下个坡,就到了她妈妈的家画眉村。

    而我们的家,要从画眉村翻山越岭,走许多弯弯曲曲的小路才能抵达。

    这一路像极了预示着命运的掌纹。在娘家的时候走的路宽,且平坦。离了娘家,走的路突然窄了,且艰难。

    正说着,妈妈突然激动不已,对着车窗外大喊一个人的名字。

    外面是一个高高瘦瘦的男人,大步迎面走来,擦肩而过之后,又大步离去。

    “停一下,停一下。”妈妈有些着急地喊。

    车停下了,她慌慌张张下了车,朝着那个没有听到她呼喊的人追赶过去。

    那是她年轻时候熟识的朋友。我偶尔听她提起过那个男人的名字。

    妈妈二十岁以前,只要附近二三十里之内有露天电影播放,就会在忙完家里的农活之后,跳上一辆自行车的后座,跟着村里的男男女女去看电影。

    那时候的露天电影只有晚上才放。

    有时候她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她的妈妈便早早将晚饭做好,递到她手里。她一边跑一边吃。她的妈妈跟在她身后颤颤巍巍地小跑,等她吃完,将碗筷往回一递,才站住脚,看着她跳上别人的自行车后座,远远地去了。

    如果是在她外婆家附近看电影,回来的时候,往往是那个男人骑着自行车送她回来。

    有时候,那个男人会提前到画眉村来接她去放电影的地方。

    妈妈在她外婆家长住的时候,就跟他认识。他家里特别穷,穷得饭都吃不上。妈妈常常偷了外婆家的红薯,送到他家里去给他吃。他三两口就吞了下去。

    他的父亲是上海交大的教授,据说医学方面特别厉害,却因为家庭的问题,被下放到了这里。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3 天前
  •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村里让他的父亲在山上守着一片红薯地。妈妈常常去偷红薯。她见他的父亲饿得不行,走路都晃晃悠悠了,就说:“你也挖个红薯吃啊。”

    他的父亲不敢。

    妈妈便说:“你别怕。你吃的时候,我帮你望风。来了人我就喊。”

    妈妈将一个刚挖出来的红薯塞给他的父亲,然后去前面望风。

    妈妈回头一看,他的父亲连红薯上的泥土都没来得及擦掉,就塞进嘴里狼吞虎咽起来。

    因为这些事情,那个男人几乎把我妈妈当做了亲姐姐。其实妈妈比他要小几岁。

    有一次,妈妈去看电影的路上,发现他情绪低落,便问他是怎么回事。

    他说:“姐,他们好多人都谈对象了。我也想谈。”

    妈妈明白了。一起看电影的人里面,大多是年轻男女。有的人是借着看电影的名义去见人的。我妈却是完完全全为了看电影。

    他因为父亲的影响,家里成分不好——那时候很看重这个,又太穷,没有人看得上他。

    妈妈说:“你想吗?那姐给你介绍一个。你说,你想跟谁谈?”

    他说了一个名字。是妈妈这边一个堂姐。长得确实好看,做事风风火火,能力很强。

    妈妈说:“人家不一定看得上你。你也确实配不上人家。但是我去问问吧。”

    妈妈偷偷问了那个堂姐。人家果然一口拒绝。

    妈妈将人家的回答告诉了他。

    他说:“她不答应的话,就问问她的妹妹吧。”

    那个堂姐上面有三个哥哥,没有妹妹。她叔叔家倒是有个独生女,名叫旭元。旭元的父亲把她当做掌心的宝一样。哪怕家里有十几亩水田,又没有其他的劳力,但是她从小到大没有干过农活。

    妈妈说:“这个妹妹内向一点。但是也未必看得上你。我去问问吧。”

    结果一问,旭元居然答应了。不仅答应了,她还非常喜欢。

    她说:“我答应不管用。还得我爸同意。”

    妈妈说:“你爸是我干爹。我去说。”

    妈妈拜旭元的爸爸做干爹,是因为她和旭元的八字有六个字是一样的。妈妈和旭元是同年同月同时出生,只不同一天。旭元的爸爸觉得这是缘分,要我妈妈拜了他做干爹,把我妈妈当做半个女儿,平常对我妈妈非常好。

    妈妈那时候太年轻,少不更事。她直接跟干爹说了这件事情。

    没想到干爹不答应。

    干爹说:“这不是儿戏。孩子,别的事情由着你,这件事不行。”

    妈妈只好去了她外婆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看来这件事情只能你自己想办法。我能帮的都已经帮你了。”妈妈无奈地说。

    他那时候也是太年轻冲动,没多想,就买了一对酒,提了一条腊肉,自己跑到旭元家里去,找旭元的父亲谈。

    旭元的父亲大发雷霆,将他送的酒和肉扔到了屋前的池塘里,叫他滚。

    “臭不要脸!自古以来,提亲都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算个什么狗东西?提点儿破烂就上门来?我家女儿是你这小子娶得了的?不撒泡尿照照镜子!”要不是旭元的母亲拉住他,他可能要一脚将这个“癞蛤蟆”也踹到池塘里去。

    旭元见她父亲这样生气,急得哭了起来。

    眼见情况变成这样,他们都以为这事没戏了。

    妈妈不甘心。她先安慰旭元,又去安慰他。

    妈妈说:“我们尽力了,还是没有办法的话,只能搬救兵。”

    这个救兵是妈妈的姨父。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3 天前
  •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妈妈在她外婆家长住的时候,是她的小姨妈带着她的。她和小姨妈之间感情很深。小姨妈的丈夫是旭元父亲的表哥。他们两人之间也有很深的感情。

    感情连着感情,于是,妈妈请小姨父来救场。

    小姨父来了旭元家里,跟旭元的父亲说:“你家女儿是宝贝,我们都知道。她性格内向,又喜欢跟着一群孩子到处去看电影,像撒了绳栓的牛一样,不安全。你答应了,等于给她上了绳栓,有人看着。多好?何况她心里又喜欢那个孩子,只是不好意思跟你说。那个孩子是不该自己上门来,他家里情况你也知道。但是呢,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对不对?”

    旭元的父亲态度软和下来,将旭元叫到跟前,说:“本来我是要给你把关,怕你以后过苦日子。你现在自己要做选择,那我丑话说在前头,以后吃了苦,可不要怪我没管你。”

    旭元生怕她父亲反悔,急忙说:“以后我们是好是坏,都是自己选的,绝对不怪你。”

    就这样,在妈妈从中斡旋下,他们走到了一起。

    她总是这样热心肠地帮助别人。在眼看要失败的时候,又能想出新的办法,找到能帮上忙说上话的人来化解危机。

    妈妈说,这是她的爷爷——也就是我的姥爹给她讲周易的时候教给她的智慧。妈妈说,周易里面有句经常见到的话,叫做“利见大人”,说的意思是,这个时候应该去见一见有分量的说得上话的“大人”,从而扭转局势。

    妈妈在村里与人产生分歧的时候,往往也会找到村里有些威望的老人来主持公道,从而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但是,她每次与我爸发生争执的时候,却常常将我拉出来,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说给我听,然后要我评判是她错了还是我爸错了。

    年纪尚小的我当然不是“大人”。而我却不得不做出一个“大人”的样子,尽量公允地说出她哪里不对,爸爸哪里不对。

    我知道,她是有意要将我从小就训练成“大人”,训练成洞察世事的人。

    读中学的时候,每次去学校报到,妈妈都将学费放在我身上,让我去交学费。

    别的家长见了,问她:“你就不担心孩子把钱弄丢了吗?”

    那时候的学费对于一个农村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甚至是天文数字。有的人家一年的收入也凑不齐一年的学费。

    我也这样问她。

    她说:“我就是要让你知道这些钱的分量。你得为它负责。万一丢了,就算是给你买个教训。”

    花天文数字的钱,买一个小小的教训,她也敢。

    对于她自己,她却小气得很。现在我每次给她一点钱,她都会存起来。我让她去打打麻将,或者买点衣服。她都会说:“花那个钱做什么?一点一滴,要知道来之不易。”

    不一会儿,妈妈与那人告别,又急急忙忙往车这边折返回来。

    我在后视镜里恍惚看到了一个年轻的姑娘,那是我还没有出现时的妈妈。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烂漫的女孩。

    回到车上坐好,她感慨道:“都老了,都老啦!”

    我体会到她那片刻的恍如隔世,却就如昨天的感受。

    “他年轻的时候,走路像风一样快。喜欢人家姑娘,没办法了,要我出身做媒。我才二十岁,哪里做得了?但是天不怕地不怕,就去找女方的父母。人家根本不答应。我只好找你的姨爷爷出来帮忙。他们才成了。谁能想到呢?日子都是柴米油盐。贫贱夫妻百事哀。年轻的时候哪里考虑这些?他们到了一起又总吵架。也不能怪我。我跟旭元说,当初你爹把酒和肉都扔池塘里了,你非得跟人家。其实她也没怪我。”妈妈自言自语。

    当年无所畏惧的年轻人,如今成了路边缓慢行走的老人。

    “为什么匆匆打个招呼就回来了?要不你去坐坐,聊聊天?我在这里等你。反正不着急。”我说。

    妈妈摆摆手:“算了。走吧。”

    她对过往是如此的眷恋,但依然走得坚决。

    她一向如此。

    帮人的时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对从前的事,既往不恋,纵情向前。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6 0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