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3-3 17: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88、
营盘遗址是汉晋时期的遗存。这个1500年前后的古城是当时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即使在今天站在荒弃的城前也能感受到当年古城的繁荣。从西汉开始,中原政府在开辟的这条边疆交通线路上设置烽燧,起到保护商旅、传递信息的作用,在营盘城外就有一座废弃的烽燧。我们正在作业的墓地遗址距离古城大概900米左右,旁边不远处是一个佛教寺院遗址。
大概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佛教由印度传入新疆,在新疆很多古代文化中心建有佛教建筑物不足为奇。营盘佛塔的基座呈方形,塔身为圆柱形,其形制与楼兰、米兰、尼雅、安迪尔等遗址内的佛塔造型相同。
这天我们干活的时候,李大嘴和魏大头就一直在那里嘀嘀咕咕,不知道又在策划什么阴谋。果然快到吃饭的时候,李大嘴凑了过来,悄声道:“梁珂,想不想打猎去?”
打猎是我们的暗语,意思是在正规考古发掘之余,我们晚上偷跑出去,在附近查询有没有新的遗存,或者对考古发掘的遗存遗漏部分进行勘察。由于打猎是在晚上进行,所在场地又通常是古墓,所以非常刺激。
我小声问道:“哪里?”
李大嘴眼睛望着别处,试图掩人耳目,声音低低道:“古寺遗址。”
我眼睛也望向别处,若无其事的样子,“诺。”
午饭时间到了。我们纷纷停下手中工作,向营地走去。营地距离墓地约200米,距离古城就更远了。由于补给车刚刚回来,今天中午属于改善餐,一改往日在墓地啃冷馍的传统。我看大伙似乎都挺高兴,尤其是李仁熙,鼻一抽一抽的,似乎大老远就闻到了肉味。
89、
这段时间大伙都很玩命,除了因为这次发掘工作机会来之不易,也是有点受贝格曼等人的刺激,想鼓劲儿在营盘做出点成绩。体力的消耗和研究探讨出土文物耗费的心力,让大家特别都在工作之余盼望吃点油水。
在中国,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发端是近代方由国外传入。虽然金石学从汉唐开始就有萌芽,至清代发展到了鼎盛阶段,但金石学主要是以传世或少量出土的商周以来有铭文的铜器、秦汉以来的石刻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它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研究进行考证、考据,用以正经补史,和我们现代考古学并不相同。
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研究起步很晚,在封建社会时期是受宗法文化影响,掘墓被视为大逆不道的行为。当然也有如广川王刘去疾之流,视挖坟为人生乐事者。但这种人和盗墓贼没有区别,破坏文物,攫取随葬物品,向来为主流社会所不齿。直至今日,中国的很多文物瑰宝或由盗墓贼流出,被鉴赏家收藏,或被国外探险家从中国掠走,陈列在外国人的博物馆里。大伙对营盘墓地的发掘就是卯足了劲儿想挖点有价值的文物出来,最好是把中国博物馆都塞满,同时也能为这一时期的地区、文化发展历史提供文物依据、
虽然除了那具舟型棺和黑衣女尸我们还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收获,但七七八八积累在一起,我们还是攒了一批纺织品、木器、铜器、忒器、漆器等出土文物。尤其是木几、木盘、木案、木杯、木罐、木碗、木钵等等,出土了一个系列。
魏大头有一次刷着一个木碗,深情道:“大嘴,要是干尸上再多点肉,咱们直接可以在这里开人肉包子铺的黑店了。”
李大嘴咧嘴一笑,“嘿嘿,可不是嘛,家伙什儿而都全的。”
这是窦淼在旁边飘然而过,淡淡道:“客流量太小,店会倒闭的……”说罢又飘然而去。
窦淼很少说话,惜字如金,但每次说话都语出惊人。李大嘴斥之为“闷骚”。不过再闷骚的人也是要吃饭的,我看闷骚的窦淼在奔向饭锅的道路上也是身手矫健。我拿了饭盒,准备去打饭。就在我打开饭盒的瞬间,忽然愣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