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24-10-27 08:04 |
---|
签到天数: 62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楼主 |
发表于 2022-6-28 07: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容我插一句……”说话的是蒜头鼻大山正纪,“要是曝光已经赎过罪的人的长相,会不会激起众怒,给我们自己惹一身臊……”
“找对方法就不会。”中等身材的大山正纪说,“就算要曝光罪犯‘大山正纪’的长相,我们也没必要自曝身份,装成流行的‘键盘侠’就行。凶手才七年就回归社会,有人看不过,想给他点社会的制裁。打着这样的幌子就没事,火就烧不到我们身上。”
“哦,有道理……”
“不。”记者竖起食指,“我认为应该公开‘大山正纪’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的存在,再公布凶手的长相。”
“为什么?”正纪提高音量,“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要改变这个社会,有时候得用点粗暴手段。请各位想象一下,在网上发篇报道,在杂志的专栏或者随笔里倾诉一下同名同姓的苦难,能打动谁?最多也就是和罪犯同名同姓深受其害的人能有共鸣,大多人还是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
“这世上少说有几十万篇报道在揭露社会问题,可是能被大家记住的有几篇?”
社会上存在着各种问题:教育、医疗、少子化、老龄化、歧视、政治……网上充斥着揭露这些问题的报道。正纪没有多大兴趣,却也看到过。但他再一回想,一时间又想不出一篇来。
“我说得现实些,如果照平常那样写,只有原来就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人会关注。当然了,如果内容会激起大众的义愤,会有网红探讨,社交网络上也会热议,但过不了几天,这些就会消退下去。没有人会坚持认真思考的。”记者的表情中透出一丝无力感,他沉默片刻后,加重语气说,“可我有办法引起关注!我有办法大力曝光问题,把政治家也拖下场。”
“你是说?”
“用毁誉参半的过激言行来引起社会关注,揭露问题。比方说,做个应用,在地图上显示有逮捕史的性犯罪者的住址。从人权的观点看,这样做会招致口诛笔伐,但应该也能赢得一定的支持者。这么一来,就算道歉删除应用,也不算白费工夫。让公众直接看到这世上有多少性犯罪者,他们就会产生危机感,试图找出其他解决方案来。这就是我说的办法。”
“也就是所谓的炒作?”
“一句话,就是炒作。故意引战,操纵舆论,很常用的手法。我这么说,各位应该也能想到些案例吧?”
倒也是。
正纪翻找记忆。揭露问题时如果用了道德上两难的方法,又或是说是歧视也不为过的言论,就会点燃舆论,得到报纸和电视的报道,艺人和政治家也会做出反应,有时国会上都会讨论。
“就是这么回事。”记者毫不犹豫地说,“曝光凶手‘大山正纪’的长相,这个受害者协会也会成为众矢之的。但这样人人都会知道,同名同姓的人的处境是何等窘迫。也就是说,你们会成为彻底的‘受害者’。要让大众了解受害者的痛苦,唯有用这种过激手段了。只要你们的表现能博得大众的支持,就万事大吉。他们支持了,就是‘手段的免罪符’。”
中等身材的大山正纪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是这么个意思吧?如果批评这种做法的人占多数,我们该怎么办?”
“那就去反驳他们:‘受害人在拼了命地发声,你们却要封住他们的嘴吗?’让他们觉得批评了会于心不安,就成了。只要让大众觉得批评的人是坏人就行。形势不妙了,批评的论调应该会立马偃旗息鼓。是人都希望别人觉得自己道德高尚。”记者看了看上初中的大山正纪,“让他接受采访也会很有效果。”
“啊?”上初中的大山正纪眼神游移,“让、让我上?”
“借孩子的嘴发声是老招了,比大人控诉更招人同情,还能堵死反对意见。谁反对,看起来就像在欺负小孩子。”
无名的成年人在社交网络上发表意见,很难引起共鸣,让人转发。但换作外国人或者小孩子,哪怕是同样的意见,大众也会感叹他一针见血,纷纷转发。这点正纪清楚,但真的该让上初中的大山正纪去吸引火力吗?
正纪说出自己的担忧。
“不必担心。”记者回答,“最后要放的不是视频,而是稿件,内容尽可以推敲修改,不会给人留攻击的漏洞的。”
中等身材的大山正纪语调中满是兴奋与赞许:“不愧是记者!我感觉看到胜算了!”
“胜算大得很。我们先把活动目标定成找出凶手‘大山正纪’吧。就我们自己来找!”
有几个人大喊“我赞成”,声音里饱含着决心——他们要找回自己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