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lack白夜

[转帖] 《春秋三百年》第三部:《问鼎天下楚庄王》--吴闲云最新作品[五霸创业史]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54.孔子最敬佩楚庄王什么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大兴义兵,讨伐陈国。因为陈国是个小国,楚国很快就诛灭了夏征舒,占领了陈国。
      《史记》上说:“徵舒弑其君,故诛之也。已破陈,即县之。”
      夏征舒弑杀了他的国君,没人管,所以楚庄王就要帮陈国清理门户,严惩凶手,将夏征舒诛灭了。然后,本应该打道回府的,但陈国既然已经被攻破占领了,到手的肥肉,难道就这么扔了?
      实在是可惜呀,于是,楚庄王干脆将陈国灭掉,把陈国变成了楚国北边的一个县,封王子婴齐为陈公,让他留在这里看守“陈县”。
      而陈国原来的一些大臣们,则被楚庄王带回到了郢都。
       
      回国之后,楚国朝中的各位大臣官员们,各个县的县公,以及南方的各个附属国,听说楚王灭陈而归,楚国的疆域又增大了,就都纷纷跑来向楚庄王拍马庆祝。
      当全国上下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的时候,只有一个叫申叔时的大臣保持着冷静,他一言不发,并不向庄王表示祝贺。
      申叔时,楚国贵族,他当时作为使者到东方的齐国去了。因为齐惠公死了,太子姜无野即位,是为齐顷公。楚庄王为构建齐楚友好关系,便派遣申叔时为代表,前往齐国行吊旧贺新之礼。
      申叔时出发的时候,还在楚庄王讨伐陈国之前,直到楚庄王回国三天之后,申叔时才从齐国转来。而此时,陈国已经成为楚国的一个县了。
      却说申叔时回来后,向楚庄王交了差事,复命而退,并无半句庆贺之言。
      楚庄王心里不痛快了,我做成了这么大一件事,你居然一句好听的话都没有,你什么意思呢。
      于是,庄王责问申叔时说:“夏征舒无道,杀死了他的国君,寡人带领诸侯帮陈国的百姓讨回公道,诸侯、县公都来庆贺寡人,偏偏只有你,不来庆贺,这是为何?难道寡人做了这么大的好事还有错吗?你说!”
      申叔时说:“大王不问,臣自然不敢说,既然是大王要我说的,那我就直说了,您先不要生气,听我讲一个故事后再发火也不迟。”
      楚庄王道:“那好,你就快讲吧。”
      申叔时就马上编出了这样一个故事讲道:
      “从前有个人,牵着一头牛,经过邻居的麦田时,没有把他的牛看好,结果,那头牛冲到人家的庄稼地里,把人家的麦子踩坏了。大王,这样的民事纠纷案,如果让您来处理,您会怎样判案呢?”
      “让他赔!不就得了。”
      “可是,邻居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一怒之下,他就把人家的牛强行抢来,杀了吃了,理由就是那头牛踩了他的麦子。所以,案件升级了,大王,现在您又会怎样来判这个案子呢?”
      “那就是邻居做的太过分了!不就是踩了几颗麦子吗,至于抢杀人家的一头牛吗?”
      “对呀!正是如此,夏征舒有罪,一人之罪也,大王讨伐了他的罪过,也就足够了,可是,您却瞅着这个机会,强行灭了别人的国家,这和那个杀牛的邻居又有什么不同呢?这又有什么好庆贺的呢?”
       
      楚庄王这个领导,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接受正确的意见。
        他一听,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顿足道:“寡人明白了,寡人用伐罪之名号令诸侯,不能以贪人之地而归。你说的很对。”
      马上就决定,归还陈国的土地。
      于是,楚庄王又将新封的陈公婴齐从陈国撤了回来,取消了陈县,又派人去晋国找到那个躲起来了的陈成公,还是请他回去继续当国君,又叫孔宁、仪行父二人再回去辅佐,重新恢复了陈国的社稷。
      至此,陈成公对楚庄王感恩戴德,陈国终于彻底归服了楚国。从这之后的一百多年里,一直到陈国最终灭亡,一直都是楚国的附属国,再也没有背叛过。

      孔子在读到这一段历史时说:“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非申叔之信,不能达其义,非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
      在孔子看来,楚庄王把信义看的很重,把千乘之国看的很轻,所以赞扬他。如果不是申叔的“信”,就没有这个义;如果不是庄王的“贤”,也不会去听,去接受。
      孔子把这一历史事件归结为人品上的“信”和“贤”,这是正确的。
      但从客观上来讲,其本质上还是一种“策略需要”。
      楚庄王之所以“轻千乘之国”,并非真的觉得千乘之国就比守信的一句话还要轻。这是不可能的。千乘之国,只是个小地盘,相当于天下、中原这个大地盘来说,那就真的是太轻了!
      为了最终能够征服中原,称霸天下,所以现在,就万万不能失信于诸侯!
        这因为这样,“千乘之国”才显得很轻了,而那“一言之信”,也就格外的重了。  楚庄王的下一站,就是比陈国要强大的多的郑国,郑国正密切的关注着局势呢。
      如果楚庄王强行吞并了陈国的土地,就只会更加坚定郑国投靠晋国的意念;而如果郑国看到陈国从楚庄王那里得到了实惠好处,则一定会是不小的诱惑。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13: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55. 古代战败国如何服输请罪

      陈国归顺后,楚庄王继续北进,准备快速搞定郑国,打通中原的要塞。
      于是在公元前597年的春天,庄王大起楚国之兵,浩浩荡荡,杀奔郑国而来。
      以前的几年里,楚庄王平均每年对郑国发动战争一次,都是属于骚扰性质的,目的是想破坏郑国与晋国的联盟,故意让晋国老是引兵赶来相救,叫他们疲于奔命,好把晋国拖垮。
      晋国跑来跑去,折腾的够呛,后来就来的慢了。
      这一次,楚庄王出其不意,动真格的了,对郑国展开了凌厉的全面攻势,势必要把郑国打的服服帖帖。
      先头部队的指挥官,就是那个新婚燕尔的新郎官,连尹襄老。襄老头手下的大将,名叫唐绞。唐绞就是在楚庄王“绝缨宴”上非礼了庄王爱妃的那个人。因为庄王没有追究他,所以他要寻机报答。
      因此,唐绞率着几百名部下,为三军开路,一路横扫,所向披靡,每到之处,无不拼死向前,五战五胜,大败敌军,一直杀到了郑国的国都前。
        楚庄王的大军,一路上没遇到一兵阻拦,没有一天耽误,很顺利的就攻到了郑国的城下,将郑都团团围住。这一围,就是十七天,没日没夜的攻城,打得郑国人哭爹叫娘,不敢出来。

        郑国的国君,是郑襄公。
        郑襄公盼望着晋国再来发兵救他,晋国也答应了,但就是没来。郑襄公等的焦急,天天扳着指头算日子,一等也不来,两等也不来,最终,郑襄公坚持不下去了,城墙都被楚军砸坏了,国破家亡就在眼前,他绝望了。
        “妈的,老子被晋国人耍了!没指望了!现在怎么办?”
      那个时候,凡是国家大事,最严肃、最终极的决策方式,就是占卜。
      楚国人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一连攻了十七天都没退兵的意思,看来这次是真的要完蛋了,怎么办呢?占卜,问天打卦,听天由命。——也只能这样了。
      于是,郑国的太卜开始为郑襄公布卦问天。
      第一次占卜,向上天咨询:“我们撑不下去了,投降求和可以吗?”
      老天爷回答说:“不吉!”也就是说不能去向楚国求和。
      郑襄公一看,天意不让我们投降,投降了不好,那怎么办?干脆和他们拼了!又进行占卜,顽抗到底可以吗?老天爷还是回答说:“不吉!”也就是说硬拼也不是好的策略。
      既不能投降求和,又不能顽抗硬拼,两种策略都不好,那怎么办?怎么办?郑襄公犯难了,再次进行占卜,究竟该怎样做才好呢?
      老天爷从卦象上告诉了郑襄公答案,最好的应对策略是:哭!
      一面在太庙里放声大哭,一面把战车开到街上与楚军巷战,这才是唯一正确的做法,也只有这样才是最吉利的结果!
      既然天意如此,那就哭吧。于是,郑国人纷纷跑到太庙里大哭了起来,守城的将士们听到后,也悲从心来,抱着武器,坐在地上,号啕大哭,他们要用他们的眼泪来击退楚军。
       
      这时,楚军已经攻破了城门,像潮水一样涌了进来,正要乱砍乱杀,突然听到哭声震天,好不凄惨。庄王见到如此情景,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叹了口气道:“唉,算了吧,撤!”
      楚军又撤了出来,后退了十里。郑襄公的卦,终于灵验了,他们用哭声击退了楚军。
      楚军将领们就不愿意了,咱好不容易才攻破了城门,干嘛要退师啊?
      楚庄王就说,要灭国容易,但要让人心服口服却难,先不打他,是要他心甘情愿的归顺,这样才是上上策。
      但是,郑襄公却不这样想。
      郑襄公和一邦贵族们正哭得欢,突然见楚军莫名其妙的就撤退走了,还以为是晋国的援兵赶到了呢,于是,连忙收了眼泪,加紧修好城垣,鼓舞士气,准备重新再战。
      楚庄王一看,原来你们压根就没服啊,于是又进兵攻城。经过三个月的激战,郑国终于被楚国彻彻底底的征服占领了。

      郑国沦陷后,郑襄公跪在楚庄王面前,服输请罪。
      只见郑襄公把衣服脱了,就和奴隶一样,赤着身子,光着膀子,左手牵了一只羊,右手拿着郑国的国书与地图、户籍,耷拉着脑袋,心服口服地趴在庄王脚下磕头。
      这种请罪方式,史书上称之为“肉袒牵羊”,后来就成了一个成语。
      光着膀子,就是承认自己是奴仆,庄王为主人。
        牵个羊子,就是说自己的性命和这只羊一样,任你宰!任你割!再无怨言,你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悉听尊便。
      郑襄公说:“我违背了天意,冒犯了君王,这是我的罪过,岂敢不惟命是听?您把我杀了也好,流放也好,或者把我当奴隶卖给人家做佣人也好,我都惟命是听。但如果君王您还能顾念以前的友好,顾念郑国祖先的面子,而不灭绝我国,让我国能重新侍奉君王,等同于楚国的诸县,这是君王的恩惠,也是我的心愿,但我也不敢过于奢望。这是我的心里话,请君王你考虑一下吧!”
      小国注定悲哀,弱了就该挨打。
      不过,已经频临灭国边缘的郑襄公的这几句话,说的好,又让楚庄王再次动了恻隐之心。
      楚庄王正要答应,想放了他,大臣们纷纷反对道:“大王!千万不能答应他,他滑得很咧!哪能随随便便说放就放的呢!”
      庄王道:“郑侯为了自己的国家,能够如此谦卑,说明他一定能很好的善待他的百姓,这是郑国百姓的福气,寡人不可以断绝他们的社稷,不可以失大义于天下。”
      郑襄公听后,拜伏在地上,痛哭流涕,感恩戴德,从此对庄王心服口服,对楚国死心塌地。

      于是,楚军退兵三十里,与郑国讲和。郑国答应与楚国结盟,成为楚国的附属国,并且,郑襄公派自己的亲弟弟来到楚国做人质,以示归服。
      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晋国人来了。晋国援助郑国的大军,终于缓缓开过来了,已经走到了黄河边上。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14: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56.晋楚对决前的阵型布局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讨伐郑国,郑国等不到晋国的援救,只好缴械投降了。于是,楚国人拉着一车车的战利品,高兴的打道回府,刚走了不远,就听说晋国的大军已经开过来了。
      晋军来的实在是太慢了。
      但来了,总比不来要好。楚庄王就将部队驻扎了下来,摆开了架势,看谁才是真正的天下霸主!
       
      晋国之所以来的迟,是想让楚国先与郑国火拼,消耗几个月后好对付些。
      所以,这一次,晋国派出了强大的阵容,倾巢而出,追击楚国来了。在滚滚的黄河岸边,天下最强大的两支军队,拉开了阵势,严阵以待!
      这就是春秋历史上五大战之一的“晋楚邲之战”。
      开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双方的阵容与主要参战人员:

        晋军方面:
      中军元帅:荀林父。(晋国世袭贵族,他的爷爷是荀息,辅佐晋献公一石二鸟,吞虢灭虞的那个人。他在35年前的晋楚城濮之战中,担任晋文公的马车司机,有功劳,有资历。现在,赵盾去世了,论资排辈,就该轮到他来当元帅了。)
      中军佐:先縠。(以前城濮之战中晋军元帅、一代军事天才先轸的孙子。但他却没有得到祖先的遗传,不懂兵法。)
      中军大夫:赵括、赵婴齐(他们是前执政官赵盾的弟弟。这二位都有了自己独立的封地,另立了门户,成为晋国的旺族。)
      司马:韩厥(韩献子,晋国韩氏的掌门人。早年韩氏没落,韩厥被赵衰收养为义子,成为赵家的臣仆。后来经赵盾举荐,当上了晋国的司马,韩氏又才兴旺了起来。)
       
      上军将:士会(因被封于范邑,又称范武子,晋国范氏一系的开山掌门人。赵盾曾经安排他去迎立公子雍为君,后来反悔了,士会被迫流亡秦国,辅佐秦君骚扰了晋国三年,又被赵盾用计迎接了回来。)
      上军佐:郤克(早先晋惠公时代执政官郤芮的孙子,郤缺的儿子,虽然有着父祖辈的机智,但却天生残疾,是个驼背。)
      上军大夫:巩朔、韩穿(简历难考。韩穿应该是秦晋“韩原之战”中韩简的后裔。晋国韩氏一系里的贵族。)

      下军将:赵朔。(赵盾嫡出的儿子,晋国大族赵氏一系的当家掌门人。但他的几个叔叔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后来终于酿成了“赵氏孤儿”的惨剧。)
      下军佐:栾书。(晋国栾氏一系的大家长。他是栾枝的孙子。栾枝在晋文公回国时曾做过内应,在城濮之战时也立过大功。)
      下军大夫:荀首、赵同。(荀首是晋国执政官、中军大元帅荀林父的弟弟,被封在智邑,成为智氏一系的始祖。赵同,则是赵盾的另一个弟弟。)
      从晋军的这个名单,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晋国的豪门大族是越来越多,拥有独立领地的贵族急剧膨胀,晋国政府只好增加一些职务,这样官儿才够用。


      楚军方面:
      楚军统帅:楚庄王
      楚王卫队“左广”:御者:彭名。车右:屈荡(武艺高强,善于单挑,他是楚国大族屈氏一系的大家长,屈巫的老爸。)
      楚王卫队“右广”:御者:许偃。车右:养由基(神箭手,曾经射死过狼子野心的斗越椒。)
      随军官员:令尹:孙叔敖。宠臣:伍参(善于察言观色,被称为楚庄王肚子里的蛔虫。他是伍子胥的祖先)。少宰:蔡鸠居(善于言辞外交。)王子谷臣(庄王次子,第一次出征历练。)
      中军将领:沈尹(即前任令尹虞丘子。)
      左军将领:王子婴齐(字子重,楚国的左尹。)
      右军将领:王子侧(字子反,楚国的司马),工尹齐(掌百工之官。)
       
      古代打仗,双方各出三军对垒。从整体上看,楚军方面,等级森严,结构紧凑,晋军方面,临时拼凑,相对松散。
        但从布局阶段的对峙来说,晋、楚这两个大国都已经料到,双方早晚必有一战!因为现在,两边的人马,精英已经尽出,全部涌向了这里,人都已经到齐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14: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57. 春秋历史上最优柔寡断没主见的大元帅

      郑国投降了,楚王也撤军了。晋国的军队,才缓缓来到了黄河边上。
      究竟是渡过河去,追击楚军呢?还是就此作罢,退兵回去呢?
      作为三军主帅的一把手荀林父,正在左右为难。他一大把年纪了,熬到如今这个位置,就已经到了头,他容易吗?再过几个月就退休了,还有必要拼着性命去建什么丰功伟业吗?
      只要把差事应付好了,不出乱子,就是最美满的结局,过一天算一天,多舒服呀。但是,他带着队伍是来打仗的,若仗还没打,就这样回去了,又怎么交代呢?真是难以抉择呀。
      于是,把大伙都召来开会。
       
      荀林父率先发言:“我们来迟啦,现在郑国已经投降了楚国,我们再去打楚国,已经于事无补,没啥意义。不如等楚军退兵走远了,咱们再去教训郑国,和这个反复无常的墙头草算总账!怎么样?”
      三把手士会一听,带头附和道:“善。我完全同意。”
      二把手先縠(先轸的孙子)拍着桌子说:“我反对!你们这群胆小鬼!”
      士会争辩道:“用兵之道,在于先看好了形势再动手,最忌贸然盲动。楚国内政修明,法令贯彻,军队精良,无衅可寻,最好不和他们正面冲突。见机而进,知难而退,才是行军打仗的最佳原则;兼并弱小,攻伐昏昧,才是高明睿智的军事战略。《诗经》上也说:‘天子的军队多神气呀,率领我们把倒霉的国家来攻取’,所以咱何必要招惹楚国呢?年轻人,一腔热血是要吃亏的。”
      先縠反驳道:“晋国之所以能称霸诸侯,是由于军队勇敢,臣下得力。如果郑国就这样脱离了我们,我们还算得力吗?遇到了楚国劲敌却不敢惹,我们今后还能不能再称勇敢?晋国的霸业如果因我们几个人而丢掉了,那我们还不如去死!况且整队的军马都出征来了,一听到强敌就又退缩了回去,这就连男人都算不上了。这种丢人的事只有你们做的出来,我做不到!”
      三军主帅荀林父见没个结果,只好两边劝和打圆场:“别争了,都别争了,今天就到这儿,散会吧,改日再议,改日再议。”
      先縠拂袖而去:“老大,你不是个男人!胆小如鼠,你不敢去,我去!”
      先縠就去鼓动赵同、赵括两兄弟说:“我准备自己率领部下渡河,去寻楚军决战!你们敢不敢跟我一起干?”赵同、赵括齐声应道:“大丈夫正当如此,我弟兄愿率本部相从!”
      于是,这三个人就根本不理会大元帅的将令了,带领着自己的部下人马,私自渡过了黄河。
       
      荀林父见他们三个私自违令过河去了,急得只搓手:“哎呀!这如何是好?如何是好?我这主帅究竟该怎么办呢?”
      荀林父的弟弟荀首说:“打仗怎么能这样呢,《周易》上讲:‘师出于律,否臧凶。’ 行事顺当而成功就叫‘臧’,反之就是”否”,一个团队不团结,就难于取得最后的胜利。凡率军出征,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军法严密,行动才会协调一致,这就是‘律’。先縠自作主张,就必然大凶!一旦他遇上楚军,必败,连尸体都找不到了,即使运气好逃回来了,则又会受到军法的处置,还是完蛋了。”
      荀林父说:“你书读的真多,那我们现在究竟是过河呢?还是不过河呢?你拿个主意。”
      荀首说:“你是三军主帅,当然由你来定夺。”
      荀林父说:“那好吧,原地待命,传我的军令:有敢私自渡河者,军法严惩,绝不姑息!”
      这时,司马韩厥见事态如此严重,就对荀林父说:“先縠虽然违令冒进,但他如果被楚军歼灭了,那您的罪就大了!您是元帅,将领们不听管教,不服军纪,那您说,这是谁的罪?到时候,您带着些残兵败将们回去,怎么向国君交代呢?您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啊!”
      荀林父大惊!一听就慌了,脑子又开始短路,连忙问:“那我该怎么办?都怪先縠这小子太不听话了!”
      韩厥道:“事已至此,不如干脆三军俱进,一起渡过黄河,去与楚军决战,反正您不去的话,罪名大着呢!要是万一打赢了,您老可就大功一件,名垂青史了,我们也都跟着皆大欢喜呀。”
      “可是,万一打了败仗呢?”
      “假若真的打了败仗,失败的罪过,那就再不会是您老一个人的了,而会由六卿来共同分担,大家都有罪了,罚不责众嘛,您老再仔细考虑哈,究竟是一个人承担罪名好呢,还是由六个人共同承担好。”
      荀林父豁然开朗,叹了口气道:“如今之计,也只好按你说的做了!传我的军令:渡河——!有敢不向前者,斩!”

      于是,三军连夜渡河而来,行至邲地(河南衡雍),由西而东,背靠着黄河,列开了阵式。
      先縠早在这里守候,开心地说道:“我就知道你们会听我的话的,胆小鬼们,都跟着我上!”
      荀林父无奈的叹道:“唉,人心都散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14: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58.楚庄王争霸前的艰难抉择

      晋国方面已经渡过了黄河,准备好了,要与楚军展开决战。
      楚庄王正在回去的路上,突然得知战报,晋国人来了,以荀林父为大将,先縠为副将,出战车六百乘,前来救郑,已过了黄河。
      现在怎么办?究竟是打,还是不打,其实楚庄王心里也没底。
      于是,他把大伙都召来开会。
       
      楚庄王率先发言:“我们已经走了,晋国现在才赶过来,如果我们再转去和他们交战,似乎是被别人牵着鼻子在走,不太划算呀,究竟该怎么办,是打,还是继续走,请大家畅所欲言!”
      令尹孙叔敖是个保守派,向来唯楚王之命是从,他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是想快点走,就带头说道:“咱们走吧,没必要和晋国人耗上。”
      而善于察言观色的伍参,是楚庄王的宠臣,被称为庄王肚子里的蛔虫。在他看来,却是另外一种理解,他认为楚庄王是想战,所以就说道:“我反对!晋国人有什么好怕的?咱们转去揍他!”
      孙叔敖争辩道:“如果郑国没有投降我们,晋国来了,那就势必要和晋国人大战一场。可是现在,郑国已经是我们的了,我们还不快走,再去寻仇于晋国,不是多事吗?有什么益处呢?咱们不如奏着胜利的凯歌,全师而归,这样才是万无一失呀。”
      伍参反驳道:“令尹说的不对!郑国以前之所以投靠了晋国,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我们楚国没有晋国强大。现在晋国人追过来了,我们却逃避而去,不敢硬碰硬,那就说明我们真的不如晋国了,这样一来,等我们一回去,郑国就又会叛变。我们什么好处都没有了。”
        孙叔敖说:“我们去年对陈国用兵,今年又对郑国用兵,我军已经疲劳了,用疲劳的军队去和强大的晋国作战,这有胜算吗?若打输了,就是吃了你的肉,也赎不了你的罪呀!”
      伍参说:“要是一战而胜打赢了,就说明你这个令尹无谋无能无作为;若是打输了,我伍参就被晋国人捉去了,你还是吃不到我的肉。”
      楚庄王发话道:“你们就别争了,现在,大家投票决定吧,愿意战的,就写个‘战’字,愿意退的,就写个‘退’字,写好了交上来,都不许商量。”
      诸将就都拿笔写好了,交给楚庄王。
      楚庄王看了,想战的也多,想退的也有,一时仍然难于决断。
      经过反复的思索,楚庄王还是决定退兵,不与晋国交战。因为想战的人多是下级军官,而孙叔敖、虞邱子等几个位高者的意见都是一致的,退兵。
      于是,楚庄王传令:早点睡觉,明天早上把马喂饱了就上路,打道回府去也。没必要和晋国交战。
       
      当天夜里,伍参来见庄王。
      伍参问:“大王,您为什么那么惧怕晋国呢?好不容易到手的郑国,为什么又要丢弃呢?”
      楚庄王说:“寡人并没有放弃郑国呀。”
      伍参说:“咱们围攻郑国,花了九十天的血本,才让他们归服。现在,晋国人一来,楚国人就逃跑了,这就成就了晋国,是晋国人又把郑国解救了出来,晋国立了大功,郑国又会归顺晋国,从此之后,咱们楚国就再也别指望还能得到郑国了。您这样做,不是打算放弃郑国,又是为了什么呢?”
      楚庄王又为难了:“可是,令尹说了,与晋国交战,未必能胜,所以才让班师回朝。”
      伍参说:“晋楚之间,终究不免一场恶战,而只有现在,才是有利于我们楚国的最佳时机!”
      庄王问:“为什么?”
      伍参解释了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荀林父年纪大了,又没啥本事,不知道凭什么当的元帅,刚刚新上任还不久,毫无根基,一点威望也没有,指挥必然不灵。
      第二,先縠是先轸的孙子,先且居的儿子,仗着世代功勋,刚愎不仁,绝不会安分守己。赵氏、栾氏之辈,也都是累世名将,不服命令,各自为政,号令不一。晋师虽多,想打败他们其实很容易。
      第三,大王您是一国之君,又怎么能躲避晋国的诸臣呢,有失身份啊,必将遗笑于天下!这样还能得到郑国吗?
      一席话说的庄王幡然醒悟:“还是你分析的有道理,寡人听从你的意见,与晋国决一死战!”
      于是,楚庄王当夜又立即传令,让令尹孙叔敖,将全军车驾掉头,一齐向北,迎战晋师。
      两个大国,都以为自己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大战一触即发。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14: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59.春秋时期最精通“夹缝生存”之道的外交官

      晋楚两个大国的兵力,都已经摆开了阵势,相互对峙着,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实力都是非常的强大,输的一方,注定将会元气大伤。
      晋军主帅荀林父还在犹豫,楚庄王多少也有些迟疑。不过,最痛苦的人,要算那个夹在中间的郑襄公了。
      郑襄公吓的手足无措,郁闷之极,我的命怎么那么苦呀,楚国人跑来打我,你们晋国不来帮忙,我硬撑着挨了一顿揍,结果,等来的竟是你们又找我算账,还要再挨一顿打,这日子简直叫人没法活了!
      于是,他也赶紧把大伙都召来开会。
      这时大夫皇戌自告奋勇,说有退敌良策,只要派他出使晋营,凭着口中三寸不烂之舌,保管郑国吃香喝辣高枕无忧。郑襄公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派他去了。
       
      话说皇戌来到晋营中,对主帅荀林父说道:“我们之所以投降楚国,只是为了保存国家的权宜之计,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我们郑国对晋国,绝对没有二心。”
      荀林父便向皇戌询问楚军的实力如何。
      皇戌说:“楚国人胆子很小,没有晋国这样的英雄豪杰,他们根本就不敢和晋国交战。他们那么多人,用了那么久,才打败我们实力不济的郑国,却骄傲的忘乎所以!如果您现在就攻打他们,我们郑国的军队将马上投入战斗,作为晋国忠实的后援,那么楚军必败!”
      二把手先縠听了大喜:“打败楚国,收服郑国,重夺霸业,在此一举!老大,咱就答应郑国的请求吧!”
      荀林父还在犹豫不决,因为他要考虑到战争的方方面面,不能有任何纰漏。
      皇戌催促道:“怕什么呀怕!我们全力挺你,两个打一个,难道还打不赢呀!冲过去揍他!”
      六把手栾书反对道:“楚国的国君无日不在教导自己的国人:百姓的生计不容易,祸患随时可能到来,应当时刻警惕,不可懈怠。他们的军队其实根本不 ‘骄’。我们现在如果冒然与楚国结怨,就是我们理屈了,该人家理直。所以我们不能先动手。再者,郑国人反覆无常,他们的话不能太当真了。”
      荀林父还是拿不定主意,让我再想想,再多考虑考虑。
      先縠的两个支持者,赵括与赵同都齐声掺和道:“栾大夫说的毫无道理!我们领兵而来,就是为了打仗,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如今有郑国人肯出力帮忙,机不可失呀,老大,您还在等什么!”
      荀林父还是迟迟下不了决断。
      他的弟弟荀首忍不住了,对荀林父说:“大哥,这兄弟俩的话,你千万不能听,他们说的都是自取祸乱的馊主意。”
      这时,一直没有发过言的赵朔也发言了,这位年轻的赵当家,一开口就和自己的两个叔叔唱对台戏,附和起栾书的观点来:“虽然赵括和赵同是我的叔叔,但栾大夫的话更有道理,听他的,没错!”
      连赵氏家族内部也是意见分歧,针锋相对,荀林父就真的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好了。
      于是,荀林父只好宣布暂时休会,明日再议,等明日再议。
      皇戌说:“好吧,你们就明日再议吧,祝你好运!我先告辞了。”
       
      却说郑国的使者皇戌,刚从晋国的军营里一钻出来,就立马又跑到了楚国的军营中,力劝楚庄王快点向晋国开战,说辞内容还是和上面的大致差不多。
      “晋国人一盘散沙,主帅决断不力,将领不听指挥,大王,如果您现在就攻打他们,我们郑国的军队将马上投入战斗,作为楚国忠实的后援,那么晋军必败!”
      楚庄王当然也需要思索思索。
      皇戌依旧催促道:“怕什么呀怕!我们全力挺你,两个打一个,难道还打不赢呀!冲过去揍他!”
      楚庄王说,你的意见,我们会充分考虑的。
      皇戌说:“好吧,您慢慢考虑,祝您好运!我先告辞了。”
       
      皇戌回到郑国后,面见了他的国君郑襄公。
      郑襄公急切的问他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皇戌胸有成竹的回答说:“臣的‘煽风点火’之计,已经大功告成!主公,您就开开心心的静候佳音吧。他们两军,很快就会打的头破血流你死我活!咱们就骑在墙头上,坐山观虎斗,为两边的勇士们摇旗呐喊,拍掌鼓劲,快打!快点打!使劲的打!用他们战斗的结果,来决定我们最后的立场,如果是晋国人赢了,咱们就认晋国为老大;如果楚国人赢了,咱们就认楚国为老大!谁的拳头够硬,谁就是老大!”
      这就叫:“晋来从晋,楚来从楚。”变双向迫害,为左右逢源。
        对于改变不了的事务,当你把它看做伤害你的东西时,它就真的会伤害到你;当你把它看做可利用的资源时,它就真的会为你所用。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14: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60.古代两国开战前如何谈判

        在楚庄王决定与晋军开战之前,他觉得有必要先做个测试,探探晋军方面的虚实。
        于是,他派出少宰蔡鸠居,出使晋军来了。

        蔡鸠居作为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对于外交辞令当然是十分精通的,他的话不卑不亢,绵里藏针。
        他见了荀林父说:“我们楚国的两位先君,楚成王和楚穆王,在这条路上行走了几十年,就是为了维护天下的和平,教导和安定我们的友好邻邦郑国,我们现在同样还是来安定郑国的,又岂敢自不量力得罪你们晋国呢?您老不要在这里呆的太久,身体要紧。”
        “二先君之出入此行也,将郑是训定,岂敢求罪于晋。二三子无淹久。”(《左传》·宣公十二年)
        这番话的潜意是:我们打郑国,那是由来已久的事了,郑国很久以前就是我们楚国的附属国,当然归我们管,就跟教训儿子一样,用不着你们来插手。
        我们并不想得罪你们晋国,所以,你们千万别挑起战争哟,还是别在这里逗留了,快回去吧!

        晋国的主帅荀林父老同志一听,高兴了,那好呀,不用打仗了,那好。能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当然对大家都是有利的。
        但是,三把手士会却听出了话中的玄机。这个士会,水平也是相当高的,当即针锋相对的辩了起来。
        他说:“很早以前,天子周平王就对我们的先君说:‘你与郑国共同辅佐周室,不要废弃天子的命令。’如今,郑国不遵天子的命令,我国君主派我们来郑国问罪,怎敢有劳贵国的官员跑这么远来迎接我们呢?”
        “昔平王命我先君文侯曰:‘与郑夹辅周室,毋废王命。’今郑不率,寡君使群臣问诸郑,岂敢辱候人?敢拜君命之辱。”(《左传》·宣公十二年)
        这番话的潜意是:在更早的以前,还在周平王时代,郑国就是我们的小弟了,历史比你们更为悠久,当然理应归我们管,根本轮不到你们来插手。
        我们的国君派我们来,也只是为了安定郑国,哪敢得罪你们楚国呢?所以你们还是快点回去吧!
        这样一来,蔡鸠居一下子猜不出晋国人的真实意图,不知道他们究竟是想战还是想退,只好告辞。

        蔡鸠居临走的时候,晋军的二把手先縠赶了过来。
        先縠觉得不爽,也许他觉得士会说的话太软了,不够威风,于是他冲出来,大喝道:“刚才那个人说错了话!我们的国君派我们来时,就交代‘不要躲避敌人’,一定要把你们这些楚国蛮子赶走!你回去告诉楚君,叫他快走,迟了性命难逃!”
        蔡鸠居看了这个人害怕,不敢停留,灰溜溜的走到营门时,又碰到赵同、赵括俩兄弟,他们拔出剑来,指着蔡鸠居的脸,大叫道:“留下你的脑袋!”
        蔡鸠居吓坏了,二赵才坏笑着收了剑:“快滚!下次再看到你,定斩不饶!”
        蔡鸠居战战兢兢地走出了营门,又发现旁边有人拉着弓,正瞄着他,一言不发。

        经过几番恐吓,蔡鸠居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回到本寨的。
        他满脸委屈的把自己受辱的经过,都向楚庄王做了汇报。
        楚庄王并没有生气,而是笑了起来:“伍大夫,你说晋军将帅不和,现在看来是真的了,太好了!”
        伍参道:“大王,下一步怎么办?那不如咱们现在就和晋国开战吧!”
        “不!”楚庄王道,“现在,还要麻烦伍大夫再去晋营走一遭。你再去向他们求和,放低你的姿态,拿出你的诚意,务必要让他们放松警惕。”
        “啊?”伍参问,“这是为什么呢?”
        “叫你去,你就去!”
        于是,伍参只得小心翼翼的来到晋营,跟晋国妥协求和。
        晋国人得意洋洋,以为楚庄王怕了他们,可以不战而胜楚国了,也就答应了伍参的请求,并约定好了结盟的日期。
         就在这个当口,晋国人以为已经赢得了这场战争的时候,楚庄王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率领着大军杀了过来,打的晋国措手不及。
        战争,转眼间就开始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6: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61.古代战场上真实的单挑冲阵

      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有一项非常独特的作战方式,叫做“致师”。
      所谓致师,就是挑战的意思。两军对垒之际,为了激发己方将士的斗志,派出强壮之人,来到对方的阵营里挑战,用以侮辱激怒敌军,沮灭对方的士气,以便最终战而胜之。
      关于“致师”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商末的武王伐纣,“陈师牧野,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史记·周本纪》)。
      尚父,就是姜太公姜子牙,当时已是耄耋老者了,但他仍能手执长戈以犯敌师,鼓舞周军士气,令人佩服。而尚父致师,也正是周军最后能够大胜纣王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公元前597年的“晋楚邲之战”中,楚庄王派出了乐伯、许伯、摄叔这三位智勇双全的孤胆英雄,来担任“致师”这个高难度的技术活。
        让他们去单挑冲阵。
      出发之前,三位勇士各自做了一个明确的分工:
      战车由许伯驾驶,称之为“御者”,他说:“单车挑战,驾车的人要疾驰而过,突然狂奔到敌营中,将他们的军旗撞倒,碾烂在我们的车轮之下。当他们反应过来时,我们已经安然回来了。”
      主将是射手乐伯,持弓居左,称之为“车左”,他说:“我站在战车的左边,用弓箭射击敌人,冲到敌营后,就代替御者牵执缰辔,让他下车,整理马匹,以及马脖子上的皮带,然后掉头回来。”
      副将是大力士摄叔,操戈居右,称之为“车右”,他说:“我站在战车的右边,用长戈刺敌,冲进敌营后,将敌人杀死,割下他们的耳朵,然后,再抓一个活的俘虏回来。”

      目标既定,三位勇士出发了。
      只见许伯驾车如风,闪电般冲进晋营,把营前的大旗撞倒在地。哪里人多就往哪里直冲,吓的晋兵像分水一样往两边分去。
      晋军中突然出现这样一辆战车,开始还以为是谁不守交通规则,当看清是楚国的战车时,几乎都不敢相信,也有胆子大的围了上来:“你们找死呀……”
      话音未落,就被乐伯连发数箭,当场把他们一一射翻在地。
      与此同时,摄叔也大叫着挥戈乱砍,连杀数人,再也没有谁敢靠前一步了,摄叔不慌不忙,跳下车来,抽出腰刀,从容的蹲下身去,将他们的耳朵都割了下来,装在口袋里。
      一个不怕死的晋国人跳上前来,大喝一声:“看剑!”话音未落,早被摄叔一脚踹倒,轻轻一提,扔到车上,抓了个活的。
      然后,三位勇士掉转车头,以最快的速度,逃离了晋营。
      这就是古战场上“致师”的最高境界,单车冲阵,目中无人的大闹一番,再从容潇洒的安全而返。

      这时,晋军中早有人通报了先锋鲍癸。
        鲍癸大怒,连忙率领本部兵马,赶来追杀楚国的三位勇士。
      晋军从后面摆开V字阵型,这个阵型,两边的战车在前,中间的在后,每辆战车都相互错开,不在一条直线上,就像雁行一样,古书上称之为“左右角之”。
      这个阵型的好处是,追赶的时候,互不妨碍,容易从两侧用弓箭射击,当追上来的时候,就形成了两翼包抄,左右夹击,最终,阵型合拢,即可将所追击的敌人围而歼之。
      《左传》上记载战斗的精彩场景:“乐伯左射马而右射人,角不能进,矢一而已。”
      当晋国的角型队列追上来的时候,楚国的神箭手乐伯,左边专射拉车的战马,右边专射驾车的司机,箭箭命中,无一虚发,射的晋军人仰马翻,哭天喊地,那个角型阵法始终围不上来。
      但在这个时候,乐伯的箭囊里面,仅剩下最后一支箭了。
      眼看晋军中路的鲍癸就要赶上来了,乐伯张弓搭箭,正要射杀鲍癸,心中又转念一想道:“我就算射中了他,也无法阻止其他晋军的追逼,而且这一箭射出,就再也没有箭了!”
      恰好此时,从路边窜出一只受惊的麋鹿来。
      乐伯灵机一动,一箭将那头正在奔跑的麋鹿射死了,让车右摄叔拿着死鹿送给鲍癸,说:“追了半天,一定很饿吧,我给你们送好吃的来了!大家身体要紧。”
      鲍癸一愣,刚才他见乐伯箭无虚发,心中正在惊惧,只是不追又不好下台,现在乐伯还有闲情逸致玩射鹿,这不明摆着告诉自己,他能射中奔跑比马快的鹿,就一定能射中自己,心中就更加害怕了。
      可他并不知道对方已是最后一箭,再也没有箭了,但他现在只想快点找个台阶下,于是便顺着摄叔的话,假意说道:“他们的车左善于射箭,车右善于辞令,他们都是君子呀,咱们撤吧!”

      就这样,乐伯三人押着俘虏,在欢呼声中回到了楚营。
      一时间,楚军的士气高昂,信心倍增,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与晋军决一死战!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6: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62.古人在打败仗时为何要去射路边的麋鹿

      楚国的三位勇士,冲到晋军营前耀武扬威了一番,如入无人之境,还抓走了一名俘虏,晋军一片哗然。
      有两个晋国勇士被激怒了,他们是:魏锜和赵旃。
      魏锜,出生名门之后,武艺高强,他是魏犨(魏武子)的小儿子。魏犨就是追随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的那个脾气暴戾的猛将。但是,魏氏一系终没进入到晋国的领导班子,所以魏锜一直心怀怨言。
      赵旃,赵氏别支邯郸一系的掌门人。他是赵穿的儿子,赵穿就是赵盾的堂弟,谋杀晋灵公的那个人。赵穿死后,赵旃就接任了邯郸大夫,他也想进入晋国的领导班子,可荀林父不答应,故也怀恨在心。
      赵旃打仗其实还是非常厉害的,可他这次来,就是存心来捣乱的,他要让荀林父丧师辱国,吃个败仗,回去没法交差!于是,他就怂恿魏锜一起和荀林父唱反调。
      魏锜和赵旃二人对荀林父说:“楚来挑战,欺我晋军无人,小将愿以单车出阵,挑战楚军大营!也让他们知道咱的厉害。”
      荀林父虽然觉得被敌人羞辱了,但又害怕跟楚军彻底翻脸,影响了和谈的大局。就禁止二人出战,不许轻举妄动。
      赵旃见他不答应,就又说道:“那好吧,不打就不打,就让我们俩出使楚营,去向楚军请和好了。”
      荀林父这会儿没办法拒绝,只好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话说赵、魏二人刚走,其他的几位将领得知消息后,慌忙赶来劝阻,但已经迟了,两个捣蛋鬼已经走的老远了。
      四把手郤克叹道:“请和的大事,军国大事,居然安排两个心怀不满的人去办,完了,完了!咱们还是赶紧做好打仗的准备吧!”
      二把手先縠暴躁的叫道:“有什么好准备的!这一仗,早晚是要打的,怕什么怕!”
      三把手士会说:“真打起来,我们容易吃亏,即使他们不打我们,我们的军队也不能松懈啊,我看还是防备一下的好。”
      一把手荀林父这会儿也已经明白过来,是自己用人不当,派去请和的人有问题,但也没办法了,只是一个劲地劝大家说:“不要吵,不要吵!别伤了和气,咱们明日再议,明日再议。”
      这个开会只知道说明日再议的一把手,在散会之后,耐心的等待着和谈的消息。
      先縠回去睡大觉了。
      士会和郤克边走边说:“荀林父是个木头脑袋,咱们还得另作打算。”就把兵马分作数队,分头埋伏了下来,准备迎接战斗。
      而与此同时,中军大夫赵婴齐(赵盾的弟弟),已经敏感的预测到了不妙,他也在偷偷的提前做好准备,不是打仗的准备,而是在黄河岸边摆好渡船,一旦局势失利,他好抢先过河,溜之大吉。
       
      不说晋国决策层的各自打算。我们再说赵旃和魏锜这两个人驾着车往楚营而来。
      走在半路上,赵旃问魏锜:“你一个人敢不敢冲过去单挑?”
      魏锜说:“当然。”
      赵旃说:“那好吧,你先上去单挑,我还有更好的妙计!”
      于是,魏锜就独自一人登车先去了。
      以“请和”使者的身份来到楚营后,魏锜也耀武扬威的进行了“致师”的程序,目中无人的单车冲阵,帮他的主帅荀林父先生——扔下了一道向楚国开战的战书!然后,拔腿就跑了。
      楚庄王大怒,命大将潘党前去追杀。
      魏锜单车在前,潘党追兵在后,魏锜见对方人多势众,怕打不过潘党,正在着急时,突然看到路边有六只麋鹿,他想起了上次楚将乐伯射麋逃脱的事情后,心中大喜。
      于是,魏锜张弓搭箭,也学着乐伯的做法,射倒了一头麋鹿,回车献给了潘党,说:“兄弟,你就别追了,有好吃的送给你们!”
      潘党收下了麋鹿后,就也把他放了,不再追赶。
       
      至此,在这场战争的开始阶段,就已经发生了两起“射麋”的故事了。
      那么,古人在作战的时候,为什么射麋就可以脱身呢?而对方一旦收下了麋鹿,为什么就不再追赶,放他一马呢?
      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震慑,二是贿赂。
      根据古书上的记载:“天子射熊,诸侯射麋,卿大夫射虎豹,士射鹿豕,示服猛也。”
      猎物的等级,与人的身份是相对应的。人的身份有五个级别:天子;诸侯;大夫;士;民。前四级是吃肉的。(最底层的只好吃素了。)
      而猎物的级别是:一级熊;二级麋;三级虎豹;四级猪鹿。
      这个级别是按猎物获取的难度来排的。最难射的是熊,因为我们现在经常有人拿枪都不是野猪的对手,所以用弓箭射熊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射麋的难度仅次于熊。麋,是一种大型鹿科动物,一般鹿的平均体型像小马儿,而麋的体格比牛还要大,长两米多,重量少说六百斤。射它一箭跟没事一样,照跑不误,还是捉不住。
      《左传》中说楚将乐伯是“射麋丽龟”,就是从麋的背部隆高当心的地方,一箭射进去,穿过脏腑,直插到麋的腋下,麋就再不能跑了。射麋,射这个点位才有效,只有达到这种水平,才能算高手,才能叫“善射”。
      而虎豹之类的,比起麋来,还算是好射的了。猪鹿更不必说。
      所以,在半农耕半狩猎的远古战场上,当着敌将的面,只一箭,就把麋给射死了,那个杀气就是相当大的,足以威慑敌人,不敢靠前!
      最后,再把这个位同“诸侯”级别的麋肉,献给敌方追来的下级军官,对方得此重贿,也不必拼命,就此放过一马,又何乐而不为呢?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6: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63.古代战场上最奇特怪异的“逃脱术”

      魏锜逃回到了晋营。他骗主帅荀林父说:“我去楚营求和,可他们就是不答应啊,硬要和我们决一死战!”
      荀林父问:“那赵旃呢?他不是和你一起去的吗?”
      魏锜说:“我不知道啊,他说他另有妙计,也不告诉我!”
      荀林父说:“既然楚国人不肯讲和,晋楚两国必有一场恶战,赵旃此去,定然会吃亏的!”
      说完,荀林父派出自己的侄子荀罃,带着二十辆軘车,一千名步兵,前去接应赵旃。这个荀罃,就是荀林父的弟弟荀首的儿子。他似乎出了自己的亲戚,谁也调不动。
      
      魏锜成功的逃回来了,他是用“射麋”的方法逃回来的。
        现在,我们再来说说那个另有妙计的赵旃。
      赵旃可没有魏锜那么莽撞,他才不想搞什么单挑呢,他的计划是偷袭!
        他有一个大胆的计划,就是等到夜里天黑了,趁着月色前去偷袭楚营,在楚军中制造混乱,激怒楚王,好让楚王快速发兵攻打荀林父。
      因此,赵旃带着他的人,趁着夜色悄悄潜伏到楚军大营的外面。
        赵旃心想:楚军白天刚被魏锜骚扰了一顿,他们一定想不到我们晚上还会再来偷袭一番。于是,他就得意的在地上铺了个席子,坐在上面,优哉乐哉的喝起了小酒。一面喝酒,一面叫手下的小兵混进楚营,杀几个大将回来。
        但是,楚庄王早就想跟晋军开战了,所以楚军的防备丝毫没有松懈。
      深夜的时候,赵旃派出的几十个小兵,一过去就被楚军查出来了。因为晚上值班的是禁卫军左广,这是楚军中最为精锐的护卫部队,晚上不睡觉,轮流值岗,他们一发现敌情,就拿住奸细,搜出武器,扣留了下来。
      只有几个命大的逃了回来。
        赵旃还躺在草席上,醉醺醺的问:“你们杀了几个人?”
      这几个人哭丧着脸说:“咱们快逃命去吧!”说着,扶起赵旃,上车狂奔而去。
      
      这个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楚庄王亲自驾车率左广禁卫军追杀赵旃。
      这左广禁卫军的战车,速度非常快,不是一般的战车能够比,眼看就要追到赵旃了,赵旃的酒也早吓醒了,他开始苦思脱身之计。
        他也想射一头麋鹿来保命,可他未必有那个水平,再说麋鹿也不是天天都能碰到的,压根都没有。怎么办呢?
      正在危急之时,赵旃突然看到前面有一片树林,可以躲藏,于是,他飞身跳下车来,猛的钻入到树林之中,蹲在那里。
      楚国的追兵们赶了过来,没有发现赵旃的人,继续追着他的车往前去了。
      赵旃大喜,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还想追我!”
      正在得意,突然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高大强壮的楚将,手里提着一条长戈,杀了过来。这个人,就是楚王左广禁卫军的车右:屈荡,他是一个非常善于单挑的人。
      赵旃一看,只见这个人长的虎背熊腰,五大三粗,吼声如雷,咆哮而至。赵旃顿时就吓傻了眼,面如灰土,怎么办?打不赢就跑呗!
      于是,赵旃撒开两条腿就跑,边跑边说:“你有本事就来追呀,来追呀!我从小被我爹打大的,还想追我!”
      屈荡大怒,紧追不舍,赶了过来。
      赵旃拼命的向前跑去,却怎么也甩不掉紧追而来的屈荡,不禁暗想道,这个大块头怎么也这么能跑啊。于是,他停了下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喘道:“咱们还是歇会再跑,看谁跑的快!”
      屈荡也累坏了,扶着一棵树喘气说:“你们晋国人都是胆小鬼吗,跑的比兔子还快,有种的跟我单挑!”
      赵旃说:“单挑就单挑!谁怕谁啊!你等着,我脱了衣服跟你打,光着身子都能赢你!”
      说着,他就三下五除二,迅速将身上的盔甲、衣服都脱了下来,扔在地上,光溜溜的赤着身子:“来来来,跑的不算好汉!”
      屈荡大笑道:“我也脱了铠甲跟你打,免得说我占你便宜!”
      说着,他也开始脱起身上的盔甲、衣服来。
      当屈荡的裤子脱到一半的时候,赵旃突然拔腿就跑。没了盔甲的束缚,赵旃跑的更快了,一眨眼功夫,他就窜进了茂密的丛林深处,不见了身影。
      屈荡大怒,正想去追,却被自己脱到一半的裤子绊住了,跑不动,真是又气又急,又羞又恼,居然被这小子给骗了!
      还好,没被人看见,屈荡赶紧又穿好衣服,捡起赵旃扔在地上的铠甲,当作战利品,拿回去论功请赏去了。
      所以,《左传》上这样记载:“赵旃弃车走林,屈荡搏之,得其甲裳。”

      就这样,赵旃的偷袭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脑袋瓜子灵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脱下盔甲和衣裳,平安无事的逃回去了。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12: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