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关河五十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23: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处于东方社会,很多事情是不能明着来的。比如,你要是说自己被罢了官,因此想杀人放火,别人一定会认为你这个官迷第一个该杀。但是如果你换一种说法,强调自己是因为坚持某种主义或者真理,才被削了官,那杀人都用不着你亲自动手,旁边自会有人代劳。

  真崎就是这么在外面嚷嚷的。经过他一渲染,一个普通的人事任免,立即变成了统制派对皇道派的赶尽杀绝。

  大家快来看啊,我们皇道派真的要完了。荒木的陆相,给他们拿去了,我的参谋次长,被他们敲掉了。现在本人窝窝囊囊地就干一个教育总监,他们还不罢休,硬是要扒下来。真是欺人太甚啊。

  这时候的统制派在军队高层中占据着优势地位,与之相反,皇道派的大官虽少,但群众基础不错,小兵很多。真崎这么一叫唤,黑压压地就围过来一大群人,都是皇道派的。

  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都替真崎打抱不平——你是天皇任命的,他林铣十郎有什么资格随便撤换呢。这是侵犯天皇的统帅权!

  很快有人插上一句:林铣十郎肯定是被别人教唆了。

  谁教唆的呢?

  当然是永田那个奸贼,别看他只不过是一个军务局长,却是统制派的头,连林铣十郎都听他的话呢。

  好了,目标锁定。

  第5师团(广岛师团)的一名副联队长相泽三郎中佐跳出来,充当了剌客角色。

  这哥们端的好身手,直接冲进军务局办公室,一刀就把永田给剁了。

  因为“相泽事件”,日本军内闹得沸沸扬扬,所以军部在交涉过程中的反应也就慢了一拍。

  等到矶谷把他的方案,也就是具体要价拿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周以后的事了。

  陈仪这时终于知道“第一步”的详细内容了,他张大着嘴,半天合不拢。

  都是些什么条款呀,看看吧——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所有中日间爆发的战争,都要由中方承担战争责任。

  承认“满洲国”。

  ……

  另外,日本“第一步”方案对中国“第二步”方案的回应是:

  两个停战协定,不是废止,而是继续扩充的问题。

  至于“共同防俄”,上面提都没提。

  矶谷说,这是我个人意见啊,正式谈判还没开始,只是聊以参考。但陈仪已经很清楚,这就是日本军部的真实想法。

  情况大大不妙啊。

  陈仪抹了把头上的冷汗,赶紧报告老蒋:您快出来主持吧,再不出来恐怕真不行了。

  老蒋知道,这次会谈失败了。

  对内,日本连口头表达一下“抗俄”都不愿意,而苏联那边则仍然没有任何动静。

  对外,由于老蒋始终躲着不现身,对汪精卫的辞职既不批准也不“慰留”,汪派人马再也忍不住了,开始纷纷上演辞职潮,闹罢工。

  在这种情况之下,老蒋感到他必须做出适当妥协,于是决定离川回京,重新视事。

  老蒋一回来,马上又开会又送信,对尚在青岛“治病”的汪精卫进行“慰留”。

  只要面子给足,汪精卫的“病”也就好了,他又回到南京复职,还是当他的行政院长。

  (62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22: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军部路线走不通,老蒋决定尝试一下政府路线。

  走政府路线,实际表明自这一刻起,老蒋对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的对华政策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

  和日本打了这么长时间交道,做了这么多研究,他对日本内部的情况已经有所掌握,知道在日本,是军队说了算,与军部的交涉失败,就意味着整个交涉都没有指望了。

  但“藉日制苏”仍有可能,因为他现在的要求已经变得很简单了:只要你日本政府发个声明,能提到“共同防俄”这几个字,并且让苏联人看到,就OK。

  老蒋的心思,一海之隔的广田却并不一定清楚。

  在把汪精卫请上台,继续让“和平派”唱戏的同时,老蒋自己也连连放出“亲善”信号。

  “河北事件”发生后,由于交涉失败,驻日大使蒋作宾此前已经返回国内。

  老蒋对他说,你回来干什么,去,到东京去,跟他们再交涉。

  蒋大使应命再涉东瀛,并且按照要求,半月之内两访外相广田。

  在这次交涉中,蒋作宾提出了改善中日关系的三条原则,大意就是以后双方要做好朋友,要相互尊重,遇到事情“要文斗不要武斗”,通过和平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除此之外,仍然坚持撤废淞沪和塘沽两协定。

  这是中方对日方的要求。

  那么日本人问:我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吗?

  蒋作宾答:好处有啊,如果这些条件你们都答应了,那么我们可以作出承诺,从此再也不“排日”了,也不抵制你卖过来的东西,至于“满洲国”的问题,可以暂时不管。

  他特别提出,中日还可以商量进行“经济提携”,如果效果不错,甚至搞搞“军事合作”也是有可能的。

  为了缓解华北危机,此次交涉,中国实际在原有对日政策上又做了一个大的让步。

  广田说这个事我们内部得商量一下。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7日,在与陆军省、海军省会商后,广田对“中日关系三原则”做出了正式回应,也是三条原则,史称“广田三原则”。

  两年前,广田曾宣布“协和外交”,里面有一个“三不原则”,即对中国“不威胁,不侵略,不进行战争”。

  现在原则还是三条,可早已不是含情脉脉状的三不了,而是反转过来,变成了三要,即要威胁,要侵略,不回避战争。

  威胁:不准你排日,不准你用以夷制夷那一套来牵制我,以后不仅不能再跟英美打交道,还要跟我一样退出国联(此处依据侧面文件要求)。

  侵略:你一定得给我正式承认“满洲国”,不公开承认,也得事实默认,在这方面,华北要做个榜样,率先同“满洲国”进行“合作”。

  战争:在外蒙“共同防赤”。

  跟“中日关系三原则”一样,“广田三原则”的核心也在华北问题上。广田通过这三条原则,再清楚不过地向外界表明,日本在华北不仅不会“退”,还会“进”。

  在得知“广田三原则”的内容后,连一向主张妥协退让的汪精卫也受不了了。

  (62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22: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合作合作,我辛辛苦苦,“含羞忍垢”,跟你“合作”了半天,等到“河北事件”一出,你还不是躲到我看不见你的地方去了。

  因此,他要蒋作宾转告广田:你的要求,我会在最短时间内考虑答复,但在这之前,请管好你的那些军官,要不然你就是话说得再漂亮,又有什么用呢(“制止在华军官之各种策动,以免扰乱双方政府之信用”)。

  老蒋闻讯,立刻以闪电速度进行劝止。

  因为他知道这么说等于白搭,包括广田在内的日本政府根本就动不了军队,而且这么急匆匆地上门去找人家,像是有求于人,只会正中日本人的下怀(“求之不惟无益,而且有害”)。

  那么你还有什么高招呢?

  老蒋曰:靠自己(“自立自求,不求於人,乃为惟一救国之道”)。

  跟没说一样。

  老蒋其实另有打算,只是他不愿意说出来而已。

  高招,是那么容易得来的吗,怎能轻授于人。

  早就知道日本政府跟军部唱的不过是“同一首歌”,一软一硬,一红一白而已,也没指望你真的能答应我那三条原则,我要的只是你大声把“广田三原则”嚷出来,更确切地说是将三原则中的最后一条——“共同防赤”公布于众。

  为什么在“中日关系三原则”中,要主动提出“军事合作”呢,说白了,那就是个饵。

  只有通过这个饵,才能把日本藏在肚子里,一直想讲又不便讲的秘密给钓出来。

  在外蒙那块,你说谁是“赤”?

  当然是苏联,再傻的人都能看得出来。

  在“广田三原则”发布一周多时间后,老蒋在南京主动会见苏联驻华全权代表鲍格莫洛夫。

  席间,他似乎完全忘记了过去与苏联的那些不愉快,而是一个劲地对鲍格莫洛夫说:我们是好邻居好朋友,今后万一发生什么不测,咱两个要互相支援啊——你放心,“中国将永远支持苏联,并竭尽一切可能证实这种友谊”。

  老蒋最希望的是双方能够签定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在这之前,苏联一直是旁观者,但“广田三原则”一出,这个旁观者就再也不能安之若素地当下去了。

  事不宜迟,赶快把中国给拉住,防止他跟日本联合起来对付自己才是最要紧的。

  苏联终于同意就中苏签约问题开始具体谈判了。

  广田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他好不容易想出来的三个点子,竟然帮助老蒋把“联苏制日”这条路给走通了。

  初步搞定苏联,蒋介石随即就让蒋大使就“广田三原则”作出答复:只有日本完全接受“中日关系三原则”,中国才有可能接受“广田三原则”。

  广田当然不干,他说要中国先接受他的原则,他才能接受中国提出的原则。

  两个原则就这样打起架来,结果堵在一起,谁也出不去,进不来。

  其实老蒋对“广田三原则”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如果公开拒绝,就可能打草惊蛇,触发战争,乃至于“毁我全盘之计划”,而如果接受,也就是真的答应“脱退国联、承认伪国与联盟对俄”,那又无异于自断手足,自取灭亡。

  因此老蒋采取了跟以往别无二致的策略,那就是继续采取拖延战术。对于“中日关系三原则”,特别是撤废淞沪和塘沽两协定两条,他明知道日本人不可能全盘接受,也一步不让,为的就是一个字:拖。

  (62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脸广田在谈判桌上胡乱折腾,白脸军部就在谈判桌下装神弄鬼。

  弄鬼的地方自然还是双方的焦点所在——华北。

  在“河北事件”中,“积极”的酒井大出风头,他的上司梅津则因“软弱”而在军部受到了指责。

  “华北工作”为什么推进得这么慢,现在知道原因所在了,就是天津驻屯军司令官不得力的缘故。

  没多久,梅津就被撤掉了,换上来的是多田骏(陆大第25期)。

  多田骏到华北之后才发现,北平的中央军虽然已经撤走,却来了新的中国军队,那支在长城上砍过日军脑壳的29军。

  如今北平的主人是当年的抗日英雄宋哲元。

  29军不是在察哈尔吗,怎么到北平来了呢?

  说来话长。

  29军重回察哈尔后,宋哲元面临着一个新的难题,那就是这里的东北义勇军怎么办?

  按照何应钦提出的“少编大遣”原则,是少部收编,大部遣散,也就是说,他用的是一把网眼够大的筛子,只照顾大鱼,比如冯占海、唐聚五这些有名有姓的义勇军大佬,那些小鱼小虾就弃之不顾了。

  问题是,义勇军这些人不是光说一声“解散”就能解散的,拿惯了枪杆子,你一下子要让他们干点别的,也得会啊。

  何应钦是正规军校出来的,只知道认死理:你不是不肯解散吗,那我就把枪口对准你,逼着你解散。

  被他这么一逼,有的部队不想解散,就上山做了草寇,干起了为害一方的事情。

  萧振瀛对宋哲元说,我们不能做得这么绝,义勇军在东北都打过鬼子,所谓“裹粮千里,迄无虚日,旌旗所指,与敌血战”。后来因为不肯在“满洲国”治下当亡国奴,才跑进关来的,现在我们这样对待人家,岂不让义士心寒?

  对义勇军的历史功绩,萧振瀛是心中有数的。

  早在东北义勇军与关东军作战期间,他就捎信给自己的妹夫柳青庭(又名柳树堂),让其协助李海青,在松嫩平原与关东军作战。其后,李海青部队加入马占山麾下,成为一支抗倭劲旅。

  萧振瀛说,要不让我去试试看,如果他们愿意进入29军阵营,岂不是件两全岂美的事。

  除了有柳青庭这个亲戚外,当时剩下来的义勇军基本上都是从萧振瀛的家乡——吉林扶余过来的,借着这两层关系,萧振瀛找到了李海青等人,先拉乡情,再谈抗日大计。如此一说,李海青当即点了头,带着人马跑了过来。

  当时,由于29军在长城抗战中建立殊勋,南京政府特许再增编两个师,其中,原刘汝明的暂2师正式改为143师,另建132师,赵登禹因功升任该师师长。

  义勇军官兵大多擅长于马战,宋哲元便又提出增建骑兵师旅的方案,也很容易就得到了通过,由此组成了1个骑兵师,正好与29军原来着重于步战的特点相互补充。至此,29军成为一个步骑混编的甲种军。

  但兵强马壮,宋哲元的胆子却反而变小了。从第一次“张北事件”开始,他就把“小不忍则乱大谋”作为了自己的座右铭,全没了从前挥大刀砍鬼子时候的勇猛干练。

  (63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22: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办法,作为地方将领,一旦名声闯出来,家底厚了,大致都有点保本怕折的心理,这是时代使然,并不独宋哲元如此。

  但是有一个人,仍然对29军寄予厚望。

  这个人就是老蒋。

  在第一次“张北事件”发生后没几天,蒋氏夫妇就从北平西行来到了张家口。

  蒋介石对来迎接的宋哲元提出,他要去事发现场——张北看一看。

  张北离张家口有130里路,已属塞北极僻之地。别说老蒋,宋哲元本人都很少去,所以一再劝阻,但前者意愿强烈,一定要去。

  在张北,老蒋一直呆到日落才返回。

  朔风野大,苍茫一片。这位军政强人在想些什么呢,没有人知道。

  只知道两千多年前,有一位中国的君主且舞且歌,泪流满面: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安得猛士,守吾四方!

  宋哲元曾经是猛士,但他现在却离这个称号越来越远了,当然,这并不全是他的责任。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在第一次“张北事件”发生仅仅三个月时间后,就又有了察东事件。

  本来察哈尔沽源县以东(即察东)并非《塘沽停战协定》中所指的“非武装区”,但这东西实际上没有什么“本来”不“本来”,日本人想要它是,它就是。

  伪满的丰宁县与沽源县“交界”,该县民团仗着有日本人撑腰,就时不时地跑过来现现眼。

  他们当然不是29军的个,马上被缴了械。

  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关东军立即发布文告,说看来是要“扫荡”宋哲元一下了,不“扫”这人不老实啊。

  热河日军随后进入沽源,并出动炮队飞机连连向察东进行轰击,导致中方军民伤亡百人之多。

  宋哲元又“忍”了一把,他派冯治安第37师参谋长张樾亭(保定第1期)到沽源县一个叫大滩地方去和日本人谈判,谈判的结果是答应关东军要求,除把热河民团的枪还给对方外,同意正式划定察东为“非武装区”,29军不再进入,而由热河民团负责驻守。

  这就是历史上的“大滩口约”。

  在日本人的计划中,“内蒙工作”与“华北工作”是同步推进的,“大滩口约”只是开了一个口子而已,下面就要一层层往里面剥了。

  就在北平的何应钦陷入“河北事件”的困扰中时,张北风波又起。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5日,日本热河特务机关的四个人,坐着汽车从多伦往张家口去,途中经过张北时,卫兵问他们要护照。

  这帮人不给,说早在“张北事件”后,你们宋哲元就答应过:只要是日本人,在察省旅行时可以“完全自由”,而且一律不检查身上所携带的物品。

  当初宋哲元确实有过这么一说,但只是嘴上这么应付,后来他又强调,这个东西他做不了主,得由中央裁决,就搪塞过去了,所以实际并没有正式定下来。

  可这几个日本特务不管,认准了是铁案——我们在察省可以“完全自由”,还查什么护照。

  (63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22: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守军不敢擅自作主,只好先把他们带到军法处去,然后电话请示。

  宋哲元摆摆手,还是那句话:放掉吧,下不为例。

  你想下不为例,日本人可不干。

  被扣下来的四个特务,八小时后就被释放了,比现在传讯调查的时间还短,可是张家口日本领事馆和特务机关却依然抓住不放。

  他们找到时任29军副军长的秦德纯,说事情没这么简单,不是光放人的问题。我们的人受了惊吓,有精神损失,这笔帐一定得好好算算。

  是谁让卫兵出来查护照的,这个人得“惩办”。

  你们29军的军长在哪里,叫他出来,给我们道歉。还有,以后碰到我们日本人来察省“旅游”,不得搜查。

  像那个酒井隆一样,他们也扔了一把剑在桌上:“限五日答覆”。

  整个过程和“张北事件”几乎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胡乱找个借口就上,除了特务少了一半外,就是样子更凶狠,勒索更离谱。连日本人自己也深知其中的玄妙,因此称之为“第二次张北事件”。

  “第二次张北事件”发生的同时,正是何应钦被迫接受酒井隆的要求,决定从北平撤出国民党党部和军队的时候。

  日机在平津上空盘旋,眼睛一眨不眨地监视着中国军队是否真的在进行撤退。

  宋哲元本来是准备用“第一次张北事件”的方法,把球踢到中央去的,他派秦德纯到北平去找何应钦。可是何应钦这时候自身还难保,又有什么办法能帮29军脱困呢。

  第二天何应钦就离开了北平。

  这时候南京是汪精卫当家,他比宋哲元还怕事,一想日本人的矛头是冲着宋哲元来的,干脆就准备下令,把宋哲元的察哈尔省主席一职给免掉。

  29军高层获悉后均大为不满,萧振瀛也是愤懑不平,遂亲赴成都去向老蒋喊冤。

  老蒋这时候却另有打算。

  通过两次“张北事件”,他发现依靠宋哲元在北方对付日本人,以“镇守四方”似乎已经越来越不现实了。要是这个样子,那还不如把他调到南方来帮我“剿共”呢。

  不过后面这个心思,当着萧振瀛的面,他是无论如何不会承认的,因为那样只会把前进后退的路都给堵死。

  老蒋首先表现出对撤宋哲元职务“甚为激愤”的态度,说要是把宋英雄都给撤了,“华北如此,形同丧失”。

  为了把责任都推给汪精卫,他又举出中央军从北平撤出的例子,说当时他要撤,而我说不要撤,结果还是撤了。

  那意思,撤宋的事我是不赞成的,那都是汪精卫一个人的主张。

  萧振瀛一听,那太好了,您不赞成就行。现在中央军撤离,华北空虚,29军更不能再出意外,“委座”还是让宋哲元继续主察吧。

  老蒋说行,我这就给汪精卫发电报。

  有这句话,萧振瀛放心了。

  老蒋又让人陪着他去成都附近的武侯祠逛逛,散散心。

  武侯祠还没游到一半,老蒋的侍从副官就急急忙忙地跑来了,对萧振瀛说,不好了,“委员长”接到一个电报,正在发火呢,让你快回去。

  (63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22: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萧振瀛情知有变,赶紧三步并做两步地跑回来。

  一向矜持有涵养的“委员长”为什么会突然发这么大的火呢?

  原因是他接到了一份电报,实际上是情报。发报人是政整会的殷同。

  在电报中,殷同汇报说,日本人提出了新的条件,要求撤换宋哲元,否则事情将会扩大。

  拿着电报,老蒋转过头来问萧振瀛:怎么办?

  没等后者作答,他就摆了一个若有所思的pose,自言自语道:看来这些人是想把黄郛接回去啊(“此辈欲藉以迎黄郛耳”)。

  其实在萧振瀛还没到成都的时候,老蒋已经不准备更改让29军离察南下的方案了。所谓给汪精卫发电报、让萧振瀛去逛武侯祠,那都不过是缓兵之计,等到萧振瀛一走,“殷同的电报”不就可以如期而至,应运而生了吗?

  在光拿汪精卫一个人塞责已经不够用的情况下,老蒋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他那可怜的“义兄”也拖出来分散对方的注意力。

  现在29军的“敌人”不光有汪精卫,还有黄郛,而他老蒋始终是同情和重视29军的“好人”。

   看来“黄郛党徒”有可能已经在华北暗中兴风作浪了,你快回去看看吧。

  几个圈一转下来,连素以精明著称的萧振瀛也晕了。那我就先回去吧。

  上当了。

  萧振瀛要到重庆转机,正好下大雾,整整耽误了三天时间。正要登机,看到报纸登新闻了:宋哲元业已免职,29军即日将奉电南下“剿共”。

  脑袋嗡地一声,究竟怎么回事呢。

  萧振瀛又急又气,知道即使再去成都也已于事无补,只得返回北平。

  宋哲元在得知自己免职的消息确凿无疑后,更是气恼异常。跟萧振瀛虽然心知肚明,但还一厢情愿地把责任推在汪黄身上不一样,他一眼就看穿老蒋不是一个“好人”。

  堂堂察省主席,汪黄是想撤就能撤得了的吗,他们又不是军人,怎么可能对29军南下发号施令?

  宋哲元当天就坐着专列,从张家口回天津。

  去天津干什么,准备当寓公!

  29军高级将领前来送行,当着众将和记者们的面,宋哲元不顾什么影响不影响,大庭光众之下,就“蒋介石”“蒋介石”地嚷开了,而且说的话极其难听:谁再相信蒋介石抗战,谁就是傻瓜笨蛋。

  “抗战”云云,是为了把话说漂亮,整句话的意思其实是:以后要是再信老蒋这王八蛋,我就是一个标准的笨蛋。

  张自忠、冯治安、秦德纯等人当时都在场,一时间都低下头,作声不得。

   萧振瀛的日子自然更不好过。他负责跟老蒋联络,现在没把事情给办好,宋哲元的话就越听越不是滋味了。

  他赶紧设法补救,一边火速修书老蒋,一边给汪黄发电,说你们也太荒谬了:日本人只不过让宋哲元道个歉,政府却“自觉自愿”地要将他的职务都撸撸掉,这样做连我们自己都要看不起自己了(“措施之荒谬,使世界侧目,国人寒心,今后中国官吏将只知有日本矣”)。

  (63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22: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汪黄的身份都要远高于萧振瀛,以他那样的位置说这样的话,几乎就是在大放厥词。但以萧振瀛当时在29军中的处境来看,此举亦属用心良苦,万不得已。

  他必须首先把两个人的关系给撇清。

  一个当然是他自己。

  穷忙了这么多天,结果还是这样一种结果,大家心里难免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你是不是跟中央的那些人串通好了,合伙来算计我们?

  因此之故,给汪黄的电报是必发的,哪怕是因此撒破脸皮,受到处罚,大家以后老死不相往来,

  另一个就是老蒋。

  矛头之所以要集中指向汪黄,就是要解放老蒋,把后者的责任给卸掉。

  接到萧振瀛的急信,老蒋这才发现自己原先的想法的确是太一厢情愿了。

  宋哲元虽然被免了察省主席的职,他不还是29军的头儿吗?有枪有人马,你拿他还是一点办法没有。这不,命令早已下达,29军根本连动都没动一下,一点没有要南下的迹像。更重要的是,此举还可能起到反作用,把宋哲元推到日本人那边去。

  失策,失策。

  老蒋几乎以相同的速度,发来一份回电,让宋哲元到成都去一趟,言下之意,是要抚慰一下他那受伤的心灵。

  但是宋哲元并不想领这个情。

  你羞辱我到这个份上,一声招呼就想了结吗?

  绝对不会再“轻易前往”了,不是说过不相信你了吗,我才不会傻到“自缚手足,任由处置”呢。

  八人会议,问大家意见如何。

  都不作声,一言不发。

  此时一股强烈的怨气已经笼罩在29军的上空,已受“大辱”,谁也不愿再回过头去看老蒋一眼。

  萧振瀛见势不对,生怕29军就此会和中央决裂,连忙发言说,“委员长”怎么着也是领袖,而且一直帮我们到现在(“爱护提携吾等至今”),宋军长不去可以,但我们为“团体前途”计,还是不要把后路堵死为好。

  于是,这边宋哲元回复老蒋:病了,去不了。那边萧振瀛却极其腕转:现在华北局势还比较乱,“稍定再往”。

  一个职务的任免,使宋哲元的心态发生了很大转变。在对日问题上,他开始取“逆来顺受”之法。

  在“第二次张北事件”发生后,关东军专门召开幕僚会议,商讨有关交涉问题,最后决定派一个干将出马参加谈判。

  此人就是做特务颇有一手的土肥原,由他同暂代察省主席一职的秦德纯进行交涉。

  从这时候起,秦德纯和土肥原就成了中日在华北的一对冤家对头。后来东京大审判,秦德纯是出庭指证土肥原的主要证人,他提供的证据也成为对土肥原予以治罪的重要线索。

  不过在“第二次张北事件”的谈判过程中,土肥原却完全占据着上风。

  在秦德纯面前,土肥原充分展示了日本人特有的那种谈判“技巧”。

  (634)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23: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是打温情牌。

  土肥原说,你知道吗,我祖上也是由中国大陆迁到日本去的哩。不骗你,真的,我都翻过家谱,那应该是唐朝时候吧。

  这都一千年前的事了,谁也不知道真假,就只能看土肥原一个人在那里瞎诌胡掰。

  要眼前的事吗,有啊。

  土肥原又提到他有一个启蒙老师,据他说,也是中国的著名学者。

  最后他用一句话做了总结:今天我取得的成就,都是跟我的中国老师分不开的。

  秦德纯第一次跟日本人照面,并不知道这是他们的“技术性打法”,心里还挺感动呢,甚至为自己遇到了一个“容易相处的对手”而感到庆幸。

  孰不知烟幕弹一过,重炮马上就轰了过来,让人猝不及防。

  刚开始日本的条件是让宋哲元本人道歉。秦德纯认为这有损失于29军的尊严,很难让人接受。

  土肥原摇了摇头。

  秦德纯以为对方也觉得这种要求太过分了,心中一喜。

  未料土肥原说的却是下面这句话:

  29军不光是军政首长要担责,自上而下,从最高长官到最小卫兵,统统要道歉,而且要受“处分”。

  除此之外,土肥原还提出了29军从张北以南,张家口以北,包括张北、沽源在内的察东6县撤出,把这里作为“察东非武装区”的苛刻要求。

  秦德纯绝难想到,瞬息之间,日方的要价会攀升到如此之高,而且是从刚刚还笑容可掬的那个日本人嘴里说出来的。

  这不可能,太过分了。

  土肥原眼神恶毒,一字一句:秦将军,你知道外交的后盾是什么吗?

  他的意思非常清楚,我后面有的是比你们强得多的军队,你不过是鱼肉,我才是刀俎。

  不服,打你。

  秦德纯激愤不已,脱口而出:那你来打啊,29军就是剩最后一个兵,也一定拼到底。

  这句话一说完,秦德纯气血攻心,当场口吐鲜血。

  秦德纯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土肥原的“天价”勒索。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秦德纯始终不愿让步。土肥原用上了最后一招:明天给我答复,如果超过时间,后果自负。

  谈判的第四天,也就是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土肥原同样惴惴不安。

  秦德纯的态度看上去非常坚决,他预料中方即使会让步,也不可能全部答应他提出的条件。

  不过好在自己的开价本来就很离谱,等的就是对方杀价。

  可是土肥原错了。

  先前玩了命也不肯退后一步的秦德纯忽然放弃了。

  连价都没还,全部放弃了!

  土肥原提出的条件得以全部通过,此即“秦土协定”。宋哲元去职也被列进了协定条款。不过它跟之前的所谓“何梅协定”有相似之处,即没有任何书面文字做为证明。

  至此,29军也像中央军一样,从察东6县,也就是察哈尔境内长城以北的地方全部退出,国民党党部亦随之撤出察省。因此之故,史书把“第二次张北事件”又称之为“察东六郡事变”。

  (63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23: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德纯后来说他在签约前,请示过“上级”,但始终没有说明这个“上级”究竟是谁。

  为了这个不战自弃的协定,秦德纯背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半年后,当蒋介石在庐山召见他时,他主动地提到了这件事,承认自己有错,并且解释说当时是受了何应钦处理“河北事件”的影响,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选择了放弃。

  老蒋摆摆手:你不要再讲了,事情不能怪你,你做得已经很不错了。

  从秦德纯的追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上级”不可能是老蒋,而汪精卫主持的南京政府在事发后就指责秦德纯是在越权,也就是说,跟此前任何一次察省交涉一样,29军基本上都能自主处理,并不完全受中央控制和约束。

  事实上,“秦土协定”在当时就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生怕宋哲元与他在华北争权的商震甚至以此为靶子,指桑骂槐,说秦德纯暗中与日人相勾结,此举纯属汉奸行为。

  即使29军内部也有不同看法。

  萧振瀛在谈判之前就提出,不管谈判结果如何,不能够与日本人有协定,以免授人以柄。张自忠也是这个意见,说就是被逼无奈,也不能做这么大的让步,如此一来,大家都受指责,都难受。

  最后众人总结教训,觉得这次吃亏就吃亏在订协定上,哪怕只是口头的,以后跟日本人打交道,不得不多长一个心眼,尤其要避免直接谈判和口头承诺。

  经过这次交涉,虽然暂时没有和日军刀兵相见的危险,但却既丧地又毁誉,萧振瀛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这时候一桩突发事件让善抓机遇的他感到29军或尚有可为。

  就在“秦土协定”结束的第二天,北平忽然迎来了一个“惊魂之夜”。

  午夜,一列天津始发的火车到达北平近郊丰台,从车厢里跳出一彪人马,并且很快占领了丰台车站。

  这里面除了一些日本浪人外,大部分都是地道的中国人,他们声称自己是“正义自治军”,并说要建立一个“华北国”,实行北人治北。

  “正义自治军”的“总司令”叫白坚武。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北洋时代做过吴佩孚的政务处长,属于吴大帅身边幕僚一类的人物。他写的《白坚武日记》,每每不乏真知灼见,为研究民国的重要史料之一。

  但是,这个人聪明得有些过头了。当时在北方有一种说法,认为国民党执政系“南人欺负北人”,他在日本天津驻屯军的怂恿下,就利用了这种传言,乘着中央军南调,北平城防空虚的当口,竟然意图乘火打劫。

  如果没有外寇环伺和从旁利用,这顶多也就叫做乱中起事,弄得好没准真能混个山头出来,但他忘记了这是什么时候,国家民族已快到危亡时刻,此举只能招来天谴神怒。

  后继者不乏其人,可是无一不是撞得头破血流,最后以身败名裂而收场。

  天下大势,可不识之周详乎。

  (636)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0-6 1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