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4-10-12 08:00 |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楼主 |
发表于 2012-7-20 13: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64.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超大规模的霸权争夺战
春秋时期最著名的五大战役分别是: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鞌(鞍)之战、鄢陵之战。
我们现在要说的是第一战,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南方的楚国和北方的晋国之间,爆发了一场超大规模的霸权争夺战。
这一战,楚国方面,以成得臣为将,率领楚国大兵,兼有旗下的陈、蔡、郑、许等许多小同盟军参战。
晋国方面,以先轸为帅,统领晋国三军,并与齐、秦、残宋秘密结盟联手,与强楚对抗,在“城濮”这个地方展开了大决战。
卷入战争的国家,共计至少有九国军队。双方投入的兵力:战车数千辆;战马近万匹;战士二十余万人。战场之上,人如潮涌,马似山崩,杀声震天,哭喊动地!
在此以往的战争,比如黄帝战蚩尤、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这样高级别的大战,也都只有万人或几万人而已。但这一次,整个中华大地上东南西北中的所有大诸侯国们,全都参战了!
所以,这一战也就成为了春秋时期最早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五大战之首)。
那个时候打仗,规矩礼节还是挺多了。凡指挥战争的人,要具有君子的风度,要常怀仁义之心,要遵守周礼的约束。已经受伤的不能打;年纪老的也不能打;对方在半路上走更不能打;走到了没摆好阵型还不能打……,总之,要通过公平决斗的方式,来定出输赢的结果。
在进攻敌人的时候,还一定得击鼓。只有使劲地敲锣打鼓,边冲杀边喊着对方的罪状,才表示我方是正义的,是来讨伐你的罪过的。(比如今天有些乡村的老太太敲着盆子骂街,就是这样遗留下来的。)
敲鼓,不仅代表我方正义,又能鼓舞士气,还有一点就是,公平原则,提醒对方,我要打你了!
如果不敲鼓,不声不响的,突然就杀到你家里面来了,这种搞法是被禁止的,这在古书上就叫做“侵”,侵略的意思。你有道理也变得没道理了。已经违反了战礼,触犯了王法。
如果想偷偷的将对方一下子打败放倒,就不能敲鼓;如果不敲鼓,则又说明自己没道理了,对方代表正义了。这可怎么办呢?
于是就有人想出了这样的法子:在对方没有任何准备时,偷偷的突然进攻,打到跟前,把鼓敲几下,说明我是敲了鼓的。或者用很小很小的声音敲鼓,不让对方听到,也说明我来打你是敲了鼓的。
这种搞法,在古书上就叫做“袭”,偷袭的意思。也是被禁止的。
总而言之,搞偷袭,搞阴谋诡计,在当时的战争中是不被允许的。
话说当时,楚将成得臣正准备与晋军决一死战时,晋军元帅先轸说:“当年,我们主公曾经答应过你们君王,万一晋楚两国发生战争,我们会主动退避三舍,现在,我们就履行诺言,撤退吧。”
古时打仗,以三十里为一舍,三舍就是九十里。
于是,晋军主动后撤了九十里,退到了河南与山东交界的城濮地区,这,其实也是在向对方讲礼,先让成得臣一招,如果你不领情,还要打,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晋君主动让步,有着三个方面的好处:
1、说明晋文公是个信守的君子,因为以前对楚成王有“退避三舍”的诺言,现在说话算数了,虽然你很强大,但我还是会让你的。
2、用怯弱的假象来迷惑成得臣,我很怕你的,所以我主动撤军了,以此来助长成得臣骄傲轻敌的情绪。
3、后退,使晋军缩短了补给路线,同时,又是诱敌深入,将楚军拉到晋国、秦国、齐国布置好的包围圈里面来。成得臣不知不觉就中了计。
这一手非常厉害,但晋国的将领们都不能理解,纷纷劝先轸迎击正在行军赶路的楚兵。先轸就像原来的那个“仁义霸主”宋襄公一样说,不可,不可,人家正在赶路,还没到呢。
四月初一,楚兵主力已经赶到城濮这个地方。又有人劝先轸说,我们以逸待劳,现在正好可以打楚兵个措手不及!但先轸还是像宋襄公一样说,不可,不可,人家还没有摆好阵型呢。
部下们急了,你把最险要、最有利的地形都让给了楚军,等人家摆好了阵型,你就迟啦!
先轸听了呵呵大笑,是的,那个地方易守难攻,我就是要让给他们。但是,他们千里迢迢赶来,不是来防守的,而是来找我们进攻的!我就让他们守在那里,呆在那不打仗,他心里会舒服吗?
四月初二,楚军开始布阵,以陈国、蔡国配右军;申国、息国配左军,楚国的主力精锐为中军。双方对阵。
而晋军在秦国、齐国的秘密支援下,早已配置好上、中、下三军,潜伏在附近,严阵以待。
楚军布阵完毕后,几天都不见晋军出战,等得心急如焚。
到了四月初六,楚军决定发起总攻。成得臣大发狂言说:“从今日之后,天下必然再无晋国了!”
楚军的右翼率先攻击晋国的下军。晋下军按照先轸的谋略,全力出击。因为楚右军主力是怯战的陈、蔡两队,必须先把他们打垮。
在这次战斗中,晋下军打的非常有创意,玩了个花招,把驾车的马背上都蒙着虎皮,冲阵之时,敌马以为是真老虎来了,吓的惊惶跳窜,一猛冲,就乱了套,纷纷回头就跑。
不料,埋伏在附近的秦国军队在白乙丙的带领下,突袭而出,拦住厮杀,与晋军一起合力内外夹击,打的楚右翼满地找牙,欲逃无路,人仰马翻,哀鸿遍野。这样,以绝对优势以多胜少,不胜才怪。
右翼出师不利,成得臣恼羞成怒,急令左翼强攻晋国的上军。
晋上军由狐偃率领,他按照先轸的意思,佯装失败,向后撤退。因为楚右翼的失败,必然会加大左翼的攻击力度,不如顺势而为,诱敌深入。
撤退也很有技巧,把树枝伪装在车后狂奔,让敌人产生错觉,就是他们发明出来的。当强悍的楚左翼快追上来时,不料,先轸率领中军主力突然拦住截杀,将楚兵拦腰斩断,晋上军再回过头来,前后夹击。
这样,原本是一军对一军的打法,现在却变成了晋上军、晋中军两军合力攻击敌人一军的新打法,楚左翼顿时大乱,陷入被动作战。
这时,早埋伏在附近的齐国军队,也突袭而出,不宣而战,变成了三个打一个,以绝对的优势以多胜少,楚兵还能往哪里走?轻轻松松就给歼灭了。
楚国的中军本该对晋国的中军作战,但现在,他和谁打呢?没人陪他打了。所以,在这一战中,先轸将楚国实力最强的中军给闲置了,这个策略比较类似后来的“田忌赛马”。
等到彻底击败了楚国的左右两翼之后,先轸就集合了所有的同盟军队,以绝对的优势,一起去攻击楚国的中军!
成得臣见大势已去,只好下令中军停止进攻,带着残兵败将逃跑了。
这一战,先轸运筹谋略,打破常规,一改过去三军对三军的正面冲突,巧妙的利用伏击手段,集中自己的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了对方的局部兵力,从而取得了最后的完美胜利。
楚军成得臣在这次战争中,并没有太大的失误,因为以前都是这样打了。但是现在突然出现了新情况,也就无所适从了。成得臣遵循传统的打法,在不知不觉中,也就变相的被变成那个迂腐的宋襄公了。
先轸的新式打法,在以往是没有人用过的,那么,他这种搞法,算不算搞偷袭搞阴谋诡计呢?应该算得上。但他有没有违背当时的法律战礼呢?这一点应该没有。因为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法律上是不会被禁止的,因为谁都没有想到嘛。
创新,最大力度的突破传统的束缚,却又不违背现时的法律,这就是先轸一战成名的成功之道。谁先做到这一点,谁就走在了前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