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乱.日本战国风云史(讲述长达两百年的日本史)----万邦咸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0: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条高广造反的理由,表面上看很充分:春日山城的馆样,景虎大人,征咱们的税收,自个跑到京都花花世界去公费旅游,咱们却窝在深山里喝风,老子不爽,不如反他娘的。高广自个在北条城里发牢骚说怪话,却立马被武田的细作得知了,晴信的18k甲州金迅速成盘地送过来,高广本着收人钱一定要办人事的原则,毅然造反了。
  “蚁力神”北条高广这一折腾,长尾景虎满盘的建设计划被打乱了,他只得亲自领着军队,哼哼哧哧地将北条城围上,与高广是打打停停,折腾了整整一年,最后高广眼看北条城就要陷落了,又向景虎摇起了小白旗::“元首大人,我在春日山流过血,我为你爸爸负过伤,你不能枪毙我啊!”
  景虎没办法,只得重新让北条高广回归长尾家,还任命他当了与直江、本庄、中条并列的奉行重臣!造反,不仅没被惩处,反倒加封升官,这大大鼓舞了越后那帮国众的热情,对其后长尾景虎对越后的统治,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结果,乘着景虎打北条城这个空挡,甲斐的老虎武田晴信,又趁机收买了善光寺别当栗田鹤寿,一下确立了己家在善光寺平争夺战中的优势地位。善光寺,可是古代日本朝廷钦定的“四门四额”之一,全称“定额山善光寺”,并且不属任何宗派,是倾城而独立的一所大寺庙,其在信浓国也是最权威的山门所在,是信浓国人的精神世界里的王者。后来,朝廷为了加强对大寺庙的管理,会委派官员来统领该寺的杂事俗务,这种官员就叫“别当”。
  这善光寺的别当栗田鹤寿,不但对山门有统治权,且还有私人武装,拥有能控制住犀川与善光平的要害城堡——旭山城。在景虎忙乎镇压高广叛乱时,武田晴信又派细作,对栗田说:“村上义清和高梨政赖那些土鳖跑到越后,您跟着掺和什么劲?村上那是名门之后,高梨那是长尾家的外戚,而您的根就在信浓啊,只要您跟着我,我保证再在甲斐开个善光分寺,您还是别当。”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0: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栗田一想晴信说的对——他万一站错了队,被武田家赶出了善光寺,那可就是光杆司令了,咬咬牙便投降了武田家,还献出了旭山城。善光寺别当的反水,对信浓反武田势力的打击是严重的,自此善光平以南的豪族,基本被武田控制,而以北的也纷纷动摇,发生了“脱北入南”的高潮。
  长尾景虎明白了,有些胜负不是在战场上决定的,这个狡诈的武田晴信,更擅长的是权谋与伐交,自己一个小疏忽,居然就让对方连连偷袭得手。
  那么,就在战场上扳回一分好了——弘治元年(1555)四月,为挽回北信浓的局势,长尾景虎再度率军出征,目标直指善光平,而景虎此举早在晴信掌握中——三千武田精兵,携带大批铁炮与弓矢,进入了旭山城协助栗田固守——而武田晴信也领着大队兵马,驻马川中岛,为旭山城的后援。
  长尾景虎没辙,只得让队伍停留在犀川,与晴信隔河对峙,整日望着旭山城,却没有一点有效的办法攻城,只得整天派人骂阵,希望能与武田军一战。但经历了上田原与户石崩的武田晴信,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有些青涩幼稚的少主了,他哈哈大笑,“不动如山,敌人远道而来,我们不必浪费力气”,两军开始漫漫的对峙。
  这一对峙就是二百多天,这对还以农兵为主流的两军来说,是对耐性的极大考验,最后武田军对甲信两国的军粮征收已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而长尾军更惨,他们本来就是外线作战,去哪里搞粮食呢?自从去年“蚁力神”北条高广造反后,越后诸将本就对景虎有些不信任,现在更是骚动不宁,又急又气的景虎只得命令诸将写“誓纸”,来压服军心。
  誓纸写了一份又一份,也不能代替嘴里吃的粮食啊。这时,东海道的今川义元出面了,“侬们不要再打了好伐,阿拉来当和事老。”双军本来就熬不下去了,加上长尾景虎看义元是幕府名门,自己又一直打着“尊幕尊皇”的旗号,也就接受了调停——双方交换了誓约:约定以善光寺为界,不得再采取武力行动,武田晴信必须归还北信国众岛津、须田、井上的土地,另外景虎恨死了旭山城,还特地要求和谈可以,武田家必须破除掉这个钉子。
  武田晴信很卑谦——一切照景虎老弟说的办,今川义元很真诚——一切包在阿拉身上,长尾景虎很放心,双方没费啥口舌,就达成了整整一揽子协议,随后景虎撤军回了越后,“第二次川中岛合战”结束(所以日本史学界一直有川中岛之战只有两次的说法,如第二次合战只是对峙而已)。
  长尾景虎太单纯了,他忘了:武田、今川和后北条在两年前已结成了攻守同盟,而武田和后北条与他都是敌对关系,这时与他俩穿一条裤子的今川义元来调停,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忽悠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09: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弘治二年(1556),和谈誓约上的墨迹还没干,武田晴信就动手了,“信浓先方众”真田幸隆突然发难奇袭,横扫了善光寺以东的大片区域,另外晴信居然给北信大豪族市川家等发了大批“知行宛行状”——好了,在此容万邦多说两句,关于日本大名对属下的土地恩赐模式,当时主要是两种,一是“知行地”赐予,就是这块土地就是你的了,不论经营权、税权还是产权,房产证土地证建房证一应俱全,知行地来源有两种形式:你在战场上立下大功,大名特意拨拉块领地赏给你(大多是新征服的地儿),让你感恩戴德;这原来就是你家的世袭土地,大名为安抚你,颁给你个知行状,继续承认你的土地产权,这叫“知行安堵”。另外个叫“宛行地”,这就比较先进了,你有军功了,大名也会从他自己的直辖土地(封建制下,大名肯定是要有一份自个的田产)分出三十亩地,给你耕种,出来的粮食归你支配,但你却没有产权,待到你死后,大名完全可以将宛行重新收回,再赏给其他的有功家臣。
  总结起来,“知行”在日语中意思,就是无限制支配。“宛行”是有限制支配,就是这样了。
  武田晴信颁发给川中岛附近豪族“知行宛行状”,意思很清楚:整个信浓,包括川中岛、善光平,都是我武田家的,你们的领地要有我的认可才算数,得到我的保障,就要为我服军役。武田家的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让长尾景虎极度愤慨,他准备再度出兵,要“治罚治罚”这个奸邪小人——但这时,越后又出事儿了:一名叫上野家成的国人,与另外个叫下平吉长的,为了争块田产,打起了官司。照理说,武士间为了田产起争执,那是司空见惯的事儿,但越后内部势力林立,最后居然各分一派,以本庄实乃为首的支持上野,以大熊朝秀为首的支持下平,最后演变为派阀对立,闹得几乎兵戎相见。
  本庄实乃是景虎的辅佐役剑心腹,景虎不好意思偏袒,怕越后国众不服;
  大熊朝秀他们家,原先是替旧守护上杉收“段钱”的,景虎也不敢处罚,害怕引起旧守护派的攻击;
  总而言之,这件事情反映一个事实:越后国主的威权,还是压不服那帮国众。
  最后,大家都等着长尾景虎的仲裁,而景虎干脆留下封《告越后父老书》,上面写着句:“你们忙吧——老子不干了!”随后把头发一剃,直奔高野山出家,家臣一下就慌了,这高野山可在京畿啊,与越后相距那么远,咱们怎么送文书给你批阅啊?
  八月十七日,一帮家臣才追上了景虎,他都跑到了大和国葛成郡了,家臣们齐齐苦劝他回去,景虎说:“不是景虎,是宗心。”家臣急得直磕头,“主君您一出家,越后怎么办?”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09: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景虎冷笑:“你们自己办的不是很好吗?要我干什么。”
  这时,倒是景虎的姐夫,上田长尾家督政景聪明,明白了景虎要什么,便找到了景虎幼年的老师天室光育想办法,这高僧叹了口气,一句话颇有弦外之音:“少主也有难处啊,人心不齐,队伍不好带啊。”长尾政景会意,即刻与天室光育一起写信,上面写着:“只要景虎殿下愿意回来,我等越后所有国人,愿意写效忠的誓约书!”
  春日山城一帮人,如本庄、中条、上条、古志长尾、上田长尾等重臣,立刻写了誓约书,都在上面摁了手印,然后火速交给了依然在大和国逗留的景虎。末了,政景还加上了句:“景虎你必须要回来,因为乘着你不在家的空巢期,那个大熊朝秀已不甘寂寞,红杏出墙,与武田勾结,造反了!”
  长尾景虎看到家臣们的誓约书,傲娇了会:“其实我也不是多想回越后,不过大家都这么希望,我就再帮大家一把好了,以后要好好待我,不然我还会走的,走的远远的,让你们都找不到!”
  神速回到越后的景虎,立即出兵把叛乱的大熊朝秀打得稀里哗啦——大熊含泪裸奔,逃去了武田家当差了,好在大熊朝秀此君,本就是替旧守护干会计税务出家,加上精通剑术,所以一去就和山本勘助一样,当时了晴信直属的足轻大将,混得还蛮滋润的。
  平定了大熊的造反,又借着“出家骚动”,团结了越后的人心,长尾景虎又可以与武田晴信正面交锋了,第二年又一鼓作气杀入了信浓北部,景虎应该是憋了许久的怒火了,战前不忘冲进更级郡八幡宫就是番祷告,要“彻底讨灭武田,不留甲州一砖一瓦”——但这时已有些晚了,武田晴信军已攻陷了长尾军前进的据点葛山城,迫近了高梨家的门户饭山城了——而面对长尾军,武田军还是那套蘑菇战术,分散守城,处处牵制,一直兜圈子,就是不和你决战。
  晴信可以慢慢磨,但景虎却等不下去了,京都的将军足利义辉和三好长庆闹翻了,正在近江朽木馆那里避难,写了封信给景虎与晴信,请求双方别再打了,景虎尽快再次上洛,帮助自己回京都。长尾景虎想想自个是靠接近幕府起家的,不好意思抹义辉的面子,只得忍痛答应停火。
  但长尾景虎痛快答应了义辉的要求,武田晴信却不干了,这个大流氓做事可没有坛坛罐罐,他提出了几个条件:“要停火可以,第一个条件,幕府补任我为信浓守护,第二个条件,我的长子义信,要享受‘准三管领’的待遇。”
  景虎大怒:“你还蹬鼻子上脸了!”
  晴信耸肩:“行啊,那大家都在善光平死磕下去,看你这个幕府救星如何向天下交待。”
  义辉很急:“ok,晴信的条件我全答应,景虎你别管了,快收兵准备上洛吧,求你了。”
  长尾景虎心碎了无痕……打了几年的仗,打到最后不但寸土未得,还白让武田晴信得了信浓守护这个名分。这一切,都是为将军义辉付出的代价啊。看来,景虎上洛的举动,虽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却也背负上了不小的包袱,纯利润的交易,在政治上其实是不存在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09: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长尾景虎又是忍痛回军越后,给义辉寄去热情洋溢的书信,说您宽心等等,我掩埋好阵亡战士,做好法事后自然会上洛。而武田晴信这面呢,天真的足利义辉又派出使者大馆,说:“听说你们甲相骏同盟和景虎闹得很不愉快啊,干脆大家都停手吧,一起上洛帮我驱逐三好长庆,再造山河,行吧。”晴信心想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玩什么纯情啊?将义辉的使者打发走,他就以“信浓守护”的名义,肆意攻击驱逐亲长尾的北信豪族,一路凯歌高奏,整个信浓就剩下最北方的高梨家,在孙武子大旗的威风下瑟瑟发抖。
  春日山城的长尾景虎看到晴信趾高气扬,心中充满了恨意,他下定了决心:“这次上洛,我平三景虎,一定要搞定所有的事情,然后——就——搞定——你!”
  一身正气的武田晴信,全然不顾景虎的恫吓,就在永禄二年(1559)三月,即景虎上洛前一个月,晴信派出了“爱将”春日虎纲(后来的高坂昌信),领军猛攻高梨家的中野小馆。在春日虎纲的压迫下,高梨家的山田左京亮、木岛出云守先后投降,高梨政赖被逼无奈,只留了少数亲兵在中野小馆(馆,大多构筑在平地,且无城垣护卫),自己则躲进了信浓国境的饭山城里,春日虎纲小轻松地夺取了中野小馆——自此,长尾景虎旗下的北信豪族,已等于基本丧失了信浓的土地,只剩下个孤零零的饭山城,还能充当景虎出入信浓的门户,之前长尾军在信浓作战能得到在地豪族支持向导的大好局势,已一去不复返了。
  另外一面,景虎所关注的第二战场,即关东上野一带,局势也走向恶化:北条氏康咄咄逼人,利用手里傀儡古河公方,收买分化上野东部的国众(此处国众比较亲公方),上杉宪政又是众叛亲离,沦为孤舟,便又逃离了上野,这次他走得很彻底,直接来到了越后的春日山城不回去了。长尾景虎也只得盖了座给管领大人寄身的“御馆”,并向他许诺,此次上洛之后,一定帮他恢复领地与权威。
  读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疑问了,长尾景虎那么善战威猛,怎么在信浓争不过武田,在上野争不过后北条呢?刨去越后国众经常叛乱,扯景虎的后腿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因素在里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09: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景虎屡屡中招的原因,就是他的两个敌手,武田和后北条,是联盟关系——说到这里,熟悉三国的朋友,一定会想起,曹操在赤壁后,和孙权刘备作战,为啥总是胜少败多,因为他也是两线作战啊,刚在汉中和刘备纠缠得累死累活,又不得不转行千里,回合肥去应付孙权,到最后精力耗尽,还节节败退——长尾景虎也是这样,刚跑去信浓武装游行,北条氏康就乘机在关东敲打他两下,等到他派兵去打氏康,晴信又在信浓兴风作浪起来,再加上氏康和晴信都是“阴谋流”高手,时不时策反越后几个国众造反,景虎疲于奔命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了。
  德国两次世界大战,两次都战败,是因为这个国家与民族不够强吗?非也,都是因为犯了两线同时开战的错误,一面一个磨盘,你再多的血肉也不够磨损的啊。
  在两线作战的困境中,长尾景虎咬着牙,在四月上洛,再次朝拜了天皇(这会儿是正亲町天皇了)与将军,在政治上获得的利益,我们已在之前说过,此处不再赘述了。我们现在要谈的是,景虎另外两个上洛目标的实现,一是经济基盘的构筑,二是对宪政关东管领位子的继承。
  有同学有疑问了,大名的经济基盘不就是他的领国嘛,怎么景虎要跑到京都去搞经济呢?答案简单啊,还是那帮老牛鼻子的越后国人,个个都是独立山头,家门口都挂着“守护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守护不入,郡司不入),景虎第一次上洛,刚从国人那里抽了些税,“蚁力神”北条高广就不满而发威了,随着对武田与后北条战事的愈来愈激烈,越后国人的对抗情绪也越来越高涨——搞在领国内征税的传统模式,肯定是玩火自焚了,长尾景虎只能想别的办法,搞活经济,解决财务困难。
  景虎总是有办法的,那就是一种经济作物,青苧。青苧的植物学原理,万邦是说不出来的,因为万邦是文科生,惭愧惭愧,但青苧的功用还是知道的,它的皮用途极广——能织衣服,能造纸,甚至还能当渔网(日本那时太先进了,一定能造出渔网装),造纸嘛,日本百姓除了写愁诉状外,可能不太需要,但衣服和渔网就太重要了,前者你总不能光着身子裸奔吧,后者你总不能骑着鲨鱼去打渔吧,更何况是日本这种以海鱼为饮食结构主要部分的国度。
  青苧呢,主要还就越后国出产,其他的国度嘛,也就甲斐、信浓有,但规模都不大,按照经济学原理,青苧的托拉斯产业,肯定要在越后诞生了——它的名字,叫“天王寺青苧座”,好了看到“座”这个名字,大家都会回想起万邦在斋藤道三章节里谈及的,所谓的“座”,就是日本中世纪商人与高级公卿、寺社勾结起来,对某种商品搞垄断搞独卖,谋取巨额利润的商业组织。
  天王寺青苧座的上线,是朝廷里的公卿三条西家,在三条西家的支持下,其在越后的府中种植青苧,然后在近江坂本设置转运站,再在京都开张专卖店,真是“种——运——贩”一条龙独断,那钱赚得海了去了!当然,三条西家也是要派管理人员去座里监督的,负责收取每年一百五十贯的“苧公事税”,赤裸裸的官商勾结啊。不过战国时代,朝廷的公卿早已衰落,他们在地方上的权益,大多被大名吞并了,青苧也不例外啊,长尾景虎找到天王寺青苧座的头人藏田,“要钱还是要命?”要命的话,大家一起发财,要钱的话,你去死。
  于是协议达成了,天王寺青苧座的专卖权,依然得到长尾景虎的承认,但自海陆出入越后,运送青苧的船只和车辆,景虎都要统一抽税,另外遇到战事时,青苧座还要给景虎提供“矢钱”即军费。
  藏田想保命求财好说话,痛快地割肉给了景虎,然后景虎此次上洛,与三条西家以及坂本、小滨的商人达成协议:三条西家的“苧公事税”降为五十贯(倒霉的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公卿),坂本与小滨的青苧中转商,必须交税给我景虎。这样一来,越后青苧的贩运出售,加上越后的海盐,成为景虎餐盘上最诱人香甜的一份蛋糕,获利不计其数,相传景虎死去时,其在春日山城仓库里的剩余储备,足有两万七千多贯——联系到景虎生涯后期,远征连续不断的情况,景虎在青苧上得到了利益之巨大,可以想见。
  上洛后,一个关于青苧的谈判,景虎就将越后军费的问题解决了,这样便能安心与武田、后北条一搏了。剩下的,长尾景虎只要回想过去的教训,安排战略方案,能降伏武田与后北条即可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4 10: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洛后,一个关于青苧的谈判,景虎就将越后军费的问题解决了,这样便能安心与武田、后北条一搏了。剩下的,长尾景虎只要回想过去的教训,安排战略方案,能降伏武田与后北条即可了。
  首先第一个要避免的,就是两线作战,集中力量干垮其中一家,景虎根据时运,首先将目标锁定在后北条家。因为他得到了足利义辉与上杉宪政的许可,能继承关东管领上杉家了!只要得到上杉的苗字与管领的役职,他景虎就能摆脱守护代长尾这个不尴不尬的名号,甚至能超越旧主“越后上杉”的规格,以更辉煌的光环,安抚越后的秩序,联络整个关东的豪杰,踏平后北条的小田原城。
  自京都回来后,长尾景虎这个名字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越后的国主,准关东管领上杉辉虎。
  要怪就怪北条氏康,图一时痛快,把上杉宪政的儿子龙若丸给杀了,眼光着实有些短浅了。现在逃到越后的上杉宪政没有子嗣,这个厚道加无能的前关东管领,为了实现自己的复仇,干脆一狠心,在春日山城下的御馆隐居出家,收了辉虎当养子,将管领与苗字全给了这个奇男子——我将能给你的都给了你,只希望你不要忘记,帮我复仇的许诺,我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插段逸话,不少史料都说,宪政在河越夜战惨败后,就想将管领让给有力大名,来对抗后北条。原先被宪政相中的,并不是越后长尾,而是关东常陆大名佐竹家,宪政给当时的佐竹家督义昭写信表达了这种想法,为什么宪政就选中这家呢?一来当时佐竹家渐渐增强,成为关东新兴势力;二来,早前佐竹第十二代家督义人(1400—1468)就是山内宪定(?—1413)的次子,过继给佐竹义盛当婿养子的,两家也有合作的历史传统。但宪政的请求,被佐竹义昭无情地拒绝了——现在的情势下,关东管领就是个烫手山芋,谁接谁就是众矢之的,此外我佐竹家可是河内源氏新罗三郎的后裔(前面说过,佐竹家与武田家同祖),当这个藤原氏的管领,血统上也不太合适。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4 11: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佐竹义昭不干,可上杉辉虎有魄力,他干!这样,原先不过管领一介家宰出身,平氏血统的辉虎,又当上了堂堂关东管领,又蒙将军赐字,地位家格瞬间飞腾起来。
  家格的上升,就是上杉辉虎安顿越后秩序的重要手段,为了防止北条高广、大熊朝秀叛乱的悲剧再次发生,辉虎在拜谒义辉,当上宪政干儿子后,立刻在春日山城召开“越后国众联席会议”,其实说的更准确些,是那帮国众见辉虎上洛光耀无比,成为了新的“屋形样”,便成群结队前来春日山城参拜祝贺。
  辉虎说:“身为武家,金银财宝西洋参不要,只要太刀。”
  另外,上杉辉虎还规定了越后诸将前来参拜的不同日期——大家心领神会,这是景虎在划分众人的“三六九等”了。
  第一群叫“直太刀众”,他们在十月二十八日,首先登城祝贺,这帮人以桃井、山本寺为首,都是之前旧守护越后上杉的同门——现在辉虎得了堂堂山内上杉的苗字,越后上杉就更勿论了,之前是长尾家的上司,现在只能是新上杉家的下属,通过此举辉虎成功将越后旧守护一派的造反理由灭于无形中;
  第二群叫“披露太刀众”,他们在直太刀众后登城,这群人大部分是上中下越的国众,以中条藤资为首位,其次为本庄、柿崎、色部等,其中还有长尾同族上田、古志等——在这里,辉虎也玩了下权术,长尾同族在“披露太刀众”里,排在了中条、本庄这些“扬北众”之后,如上田的长尾政景,在其间只是排名第七,哪怕在长尾同门里,政景位列也在古志长尾之后,辉虎正要通过这种手段,拉拢桀骜不驯的扬北众,并压服最具威胁的上田长尾家——不过这种权术在辉虎死后却起了反效果,造成了越后诸将的大分裂与大残杀。
  第三群叫“御马回年寄分众”,其登城的日期要滞后些,要等到十一月一日,但辉虎给予他们的信任却要大得多,这些人其实也是越后国人,但背景与联姻大多比较单纯些,因而被辉虎编入了御马回与旗本,其中包括山吉、神余、若林、山村等,都是越后重要的城主,成为辉虎压服扬北众与长尾同族的王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披露太刀众”其实也是辉虎的旗本,如直江实纲等,他们也和御马回同日登城觐见辉虎。
  三群人合称为“侍众御太刀之次第”,构成了辉虎统率新家臣团的秩序,不难看出辉虎通过两次上洛的手段,完成了向战国大名的演变。有的同学感兴趣的是,万邦你不是一直说战国大名的特征,就是对上不鸟旧权威,强占公卿与将军的庄园,对下心狠手辣,压制消灭领国的豪族势力嘛,那像上杉辉虎这样尊皇又尊幕的,能算是战国大名吗?万邦的回答非常肯定,能,像武田晴信、北条氏康这帮的,其实现战国大名化的路程,可称为“实权主义”,而上杉辉虎这样的,则叫“复古主义”,即借助旧的中央权威,加强对领国经济、司法的管辖,道路虽然不同,但目标都是相同的。
  既然成为战国大名了,不打几场大战,未免有些名不符实,上杉辉虎吸收了之前两线作战的不利教训:既然我得到了关东管领的头衔,那就趁热打铁,将第一个目标锁定在后北条身上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09: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永禄三年(1560)初,一封来自房总半岛的信,正式揭开了席卷关东的大战的序幕,这封信是上总大多喜城主正木时茂所写,正木时茂人称“枪大膳”,是位勇名远驰的名将,连北陆越前的朝仓宗滴都认识他,还特地在《宗滴夜话》里把他赞誉了番,另外时茂也是安房国大名里见义尧的家臣,他的这封信,代表的就是里见的态度。
  信的内容很直接:“河越夜战是管领、公方的耻辱,现在您辉虎是新管领,而古河御所殿下又沦为了北条相模守的傀儡,我们这些管领、公方的旧臣,如里见、佐竹、太田等,愿共奉您为主,消灭打倒小田原北条,一雪前耻。”
  上杉辉虎将信件展示给诸家臣看时,众人皆欢声雷动:屋形公您虽然有了管领的头衔,但关东的人心是否向着咱们,还是个未知数,现在正木大膳亮这封信一来,是疑云顿消啊,请屋形公不要犹豫,即刻出兵吧!
  看到众多属下都摩拳擦掌,辉虎也很欣慰,这正是我越后向关东扩展势力的大好机会啊,他点点头:“请转告干爹,让他在御馆安心等待好消息,我辉虎要攻陷小田原,并光复镰仓,在镰仓八幡宫堂堂正正就任管领的职务!”
  当年五月,上杉辉虎率上中下越无数的夜叉修罗,打着“毗”字军旗,巨龙般越过坂户,挟风带雨,猛烈进攻上野,进入到关东广袤的原野上——之前相模之狮北条氏康,面对的不过是越后的志愿兵而已,这次他要真正与这条越后之龙,来一场对决了。
  新关东管领的气势果然如虹,上野的厩桥、沼田诸城,原本就是暂时降伏于氏康的淫威下,见辉虎解放军一到,立刻箪食瓢饮以迎王师,两处无血开城,辉虎势如破竹,很快重新进入了宪政当初的居城平井城,而后飞檄如雨,以新管领的名义,号召关东诸将前来参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09: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东的大地震动了,之前在后北条军势前噤若寒蝉的无数豪族,仿佛在辉虎身上看见了灿烂的曙光,争先恐后打着旗帜,带着郎党人马,如乌云般汇集到平井城下,自愿为辉虎充当马前卒,这种情景在日本历史上之前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源赖朝起事时(源平合战),一次是新田义贞起兵攻灭镰仓幕府(南北朝之乱),这次便是上杉辉虎进入上野。前来参阵,或表示要参阵中的关东诸将,名气比较大的,有西上野的长野业正、武藏的太田资正、常陆的佐竹义昭、安房的里见义尧、下野的宇都宫等等,至于什么沼田、成田、横濑等杂鱼,根本就不计其数,他们的名单与家纹,全被辉虎记录在《关东幕注纹》中(现在这东西,是研究古代关东许多武士家族的珍贵史料),共分为:上野国的“箕轮众”(笔头长野业正)、“白井众”(笔头白井长尾家)、“总社众”(笔头总社长尾家)、“厩桥众”(笔头还是长野业正)、“岩下众”(笔头安中忠政),下野国的“足利众”(笔头长尾但马守)、“小山众”(笔头小山秀纲),下总国的“下总众”(笔头高城胤吉)、“古河众”(笔头築田晴助),武藏国的“武州众”(笔头成田长泰)、“胜沼众”(笔头三田纲秀)、“岩槻众”(笔头太田资正),上总国的“上总众”(笔头酒井敏房,为里见家臣),这些关东之众,也学着越后诸将,向辉虎献上太刀与臣从之誓,由此被称为“关东御太刀侍众”,其实也就等同于辉虎的属下了——这样,上杉辉虎手里的军队人数急剧膨胀,到了第二年攻击小田原时,竟然达到了十一万五千骑之多!
  小田原的北条氏康又气又怕,气的是:《关东幕注纹》里的,如太田、高城之辈,原本是登陆在我北条家的《小田原一手役诸账》上的,现在把cookie一清空,全洗白去了辉虎那边去了,全是帮白眼狼墙头草。
  怕的是:据说这辉虎还要带着刺刀,到镰仓八幡宫来就任管领职务——开什么玩笑,镰仓所在的相模,是我北条的基本地盘,岂容你来染指?但现在全关东都投向了辉虎,我北条家遭遇的形势比河越夜战前的还要严重,包围网已经形成,该咋办?
  没等北条氏康思考好,这边的上杉辉虎,已经兵不血刃地攻取上野、武藏的名胡桃、白井、那波诸城,后北条在上野一国苦心经营的局面被砸得稀巴烂。这会儿,阵中的辉虎受到援助请求:下野国唐泽山城的佐野昌纲,被氏康嫡子氏政的数万兵马团团包围,情势十分危急。
  北条氏政,原是氏康的次子,因为氏康长子幼年夭折,才被扶正了,他的弟弟氏照、氏邦等,都被过继给了关东名门大石、藤田等,自个则一直留在氏康身边,被当做继承人精心培养,这次氏政亲自领军出征下野,可谓“太子挂帅”,就是要用牛刀杀鸡,给那些吴头楚尾的关东豪族点颜色看看。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5 1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