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lack白夜

[转帖] 《天机的真相:刘伯温的神奇预言》-从“一只白鹿引发的血案”开始吧-作者:华胥公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9: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名字,叫做廖永忠。

      廖永忠,安徽巢县(今巢湖)人。跟冯国用、冯国胜两兄弟相似的是,他也是以兄弟二人的形式出道的,并且跟冯国胜一样,也是兄弟中的老二。

      他的哥哥叫廖永安,他叫廖永忠。光听这两名字,就知道他们要建功立业——一个安邦定国,一个忠君爱国。这都要感谢他们父母起名字有文化。

      名字都起成这样,不建功立业都没天理。注定,廖氏兄弟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廖氏兄弟有勇有谋,武艺高强,特别能打,天生就是打仗的好材料。两人凭借一身本事,谋了份巢湖水师将领的差事,如果照这么下去,他们一辈子也就是看看船,业余时间打打鱼,一生也就这么过去了。

      然而,天下大乱之后,他们看到了时机——出手大干一番事业的时机。

      当彭和尚(彭莹玉)拿起屠刀立地不成佛时,他们看准时机果断出手,跟随彭和尚一起起义,自此与朝廷势不两立。后来朝廷大军围剿天完国,彭和尚不幸战死,廖氏兄弟就与“双刀赵”(赵普胜,因善于拿两把大刀跟敌人拼命而得此绰号)在巢湖结窄与元军展开对抗,拒不投降。

      革命是艰难的,形势是严峻的,战斗是惨烈的。在一次与元军的激战中,眼看干不过,再干下去就要丧命,好汉不吃眼前亏,双刀赵干脆跑去投奔了徐寿辉,廖氏兄弟却没有跟他一条道,带着水师跑去投奔了朱元璋。

      朱元璋喜出望外,热情地迎接了廖氏兄弟(要人有人,要船有船,不热情才怪)。

      当时廖永忠是所有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就二十几岁,朱元璋打算试探试探这个毛都没长全的小伙子,问道:“你也想享有富贵吗?”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9: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看廖永忠虽然年纪小,志气却相当大,只听他不假思索,慷慨豪言道:“侍奉明主,扫除外患和内乱,青史留名,这就是我的愿望。”

      朱元璋和手下人自此对廖永忠及廖永安刮目相看,对他们相当器重,仍然让廖永安全权掌管巢湖水师,廖永忠负责打打下手,小弟嘛,先磨练磨练。

      年纪太小,资历太浅,廖永忠可以盖过哥哥的时机可以还没有到。

      这支水师从此成为朱元璋手下的一支力量强大的水师。几年以来,他们在攻打采石、集庆(南京)、镇江的战役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得朱元璋认可。

      然而,跟冯氏兄弟只能保全一个的命运相似的是,老天似乎毫不仁慈,让廖氏兄弟也同样遭此厄运,并且都是死掉长兄,留下弟弟。

      在奉朱元璋之命率军攻打宜兴时,廖永安不幸被张士诚俘获,张士诚诱降无效,一怒之下就把他给杀了。

      廖永安牺牲之后,朱元璋相当痛心,大明开国之后,特意追封他为楚国公,表彰他的功劳。

      像冯国胜一样,死了长兄之后,廖永忠得到了朱元璋更大的重用。当然,这都是基于他们的长兄因公殉职,也算是厚待革命烈士家属。

      然而,廖永忠要是知道几年之后自己的下场,还不如现在就跟他哥一起死算了,好歹也能追认个“公”,不用死得不明不白。

      但是,谁都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没办法,廖永忠只有一步步踏上光荣的不归路。

      至正十八年(1358年),廖永忠继承兄职,任行枢密佥院,总领水军。
      .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他跟随朱元璋一起攻打陈友谅的江州。

      就在徐达下令让他全力攻打江州城池后,廖永忠发挥自己本事的时候到了。

      鉴于江州城十分坚固,守卫十分严密,廖永忠不准备做无谓的牺牲。此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利用“航空母舰”的结构优势攻下城池。

      其实这个办法陈友谅之前也用过,就是用船的尾部当吊塔,人顺着船尾往上爬,爬到城墙上去(不知道廖永忠是不是学过陈友谅)。

      看来,有先进的船还是很有用的,先不管船能不能打仗,至少能当爬墙的工具用,已经是物有所值。

      在估算了城墙的高度之后,廖永忠请来大批工匠加班加点在船尾造了一座“天桥”——木制,宽五尺多,可装可拆(不用时可拆下来,免得行船不方便),可增减高低(伸缩性好),含机关(送敌人礼物)。

      造好“天桥”,安装好这些装备之后,廖永忠选择在晚上下手,下令让船尾朝前,乘风前进,抵达城下,把船尾的桥搭在城墙上,又抛过去钩索紧紧套住城垛的位置。

      好了,爬墙开始!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9: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鉴于是在大晚上,伸手不见五指,一大批“蜘蛛侠”开始纷纷往城墙上爬。等城头的守军发觉时,仓皇之间已经被干倒大片,赶紧召集更多人手前来迎敌,但为时已晚,全部加起来也才百把人,根本不是“蜘蛛侠”的对手。

      “蜘蛛侠”爬上城头开始大杀特杀,廖永忠眼看自己一方已经占据优势,立即加大攻势,将全部船只首尾相连起来,将士如履平地,顺着吊塔爬上城墙与敌军展开拼杀。

      很快,城池就被廖永忠攻占,汉国都城就此被朱元璋夺占。

      而此时,陈友谅对此毫无察觉(大半夜在睡觉,而且也没有电话、电报,消息传得太慢),还不知道江州已失。

      当然,他更不知道是廖永忠攻下了他的江州,更不知道两年后自己就将死于他之手,他要是知道廖永忠是自己的致命杀手,估计一定会想办法早点除掉他。

      没办法,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管你多么牛,总有人会是你的致命克星。

      对于陈友谅来说,他的克星实在太多了——刘伯温是的,朱元璋是的,徐达是的,常遇春是的,就连现在的这个才刚过而立之年的区区一员部将廖永忠也是的。

      这一次,除了常遇春这个克星没来,陈友谅其他的克星都来了。陈友谅要是知道自己有这么高档次的待遇,估计都要感动得流泪。

      但当江州已丢的消息传到陈友谅耳中时,他来不及感动,来不及流泪——赶紧跑,再不跑命都没了!还享受什么高档次待遇!

      不过没事儿,这次没时间享受到没关系,两年后还有机会享受到,并且到时克星一个不少,全部到齐,并且将是最后一次机会。

      陈友谅的跑路功夫实在不赖,听到江州城池已失的消息的第一时间,他就迅速带上妃嫔(老婆还是要随身带几个的,以保证逃难也有得享受,更重要的是不能让朱元璋得手)和五百多卫兵赶紧溜出东门,连夜奔逃武昌。

      武昌也是他的地盘,太尉张定边就在武昌水域统帅水师,陈友谅相信,去了那里就安全了,胜败乃兵家常事,败了就败了,大不了从长计议。

      陈友谅根据自己以往一次次死里逃生的成功经验,相信自己此次也必能逢凶化吉,然后卷土重来,胜利最终将属于他。

      陈友谅不愧是领导,只管自己跑路,根本不管下属的死活。江州城丢了之后,陈皇帝自己逃之夭夭,连告诉都没告诉丞相张必先。

      张必先不知道皇帝大人已经跑了,督战了一晚上,与朱元璋的大军一直周旋到天亮,半天看不到皇帝那边的动静,也没收到他的指令,一想情况不对,是不是皇帝大人跑了?于是赶紧放弃指挥作战,召集残军,收拾金银财宝,迅速出东门而去,直奔武昌。

      江州至此全部被攻下,汉国都城被朱元璋占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9: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战陈友谅失去战船两三百艘,兵力损失几万,朱元璋几乎没什么损失,缴获战马两千匹,粮三十万石。

      此战朱元璋轻易而举取得了胜利,陈友谅再次遭遇失败,经过分析,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是龙湾之战陈友谅一败涂地之后,已经转攻为守,朱元璋趁胜追击,直捣黄龙,本身就占据了优势。

      二是朱元璋缴获了陈友谅的大批战船后,掌握了他造船的核心技术,水军力量大为壮大,有了跟陈友谅对抗几把的硬件资本。

      三是刘伯温在朱元璋重夺安庆受阻之后,建议陆军继续围困安庆,主力沿江而上攻打江州,给予陈友谅出其不意的袭击。

      四是陈友谅的巡江水师本来在沿途打探敌情,一旦掌握情报就会报告陈友谅,却意外地掉进去了刘伯温布置的埋伏圈,江州守军寄希望于巡江水师提供情报而放松了警惕,导致被朱元璋的先锋部队轻易偷袭。

      五是陈友谅沉迷美色,以此疗伤(兵败的心理打击),根本没有用心防守江州,最后导致老巢被占了。

      活该,活该。

      朱元璋对于如此顺利地占领汉国都城相当惊奇,也相当满意,但事还没完,陈友谅的逃跑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要你没跑到外星上去,都能追到你,要知道,解决问题只有一个——死。一死百了,就啥问题都没了。

      如果说之前陈友谅一败再败只是点皮肉小伤的话,那么,这次都城都丢了,就是心脏的重伤,虽然还没到致命的地步,但已经离死亡不远了。

      既然他已经离死亡不远,那就送他上西天吧。于是,朱元璋命令徐达率领水师迅速前往武昌追击陈友谅,不要给他一丝喘息之机,而自己则坐镇刚刚占领的江州,指挥接下来攻占江西其他地盘的战役。

      这时,刘伯温又不失时机地走到朱元璋旁边,告诉他已攻占江州,攻占江西全境不在话下,但此时最重要的不是占领江西,而是要提防一个敌人。

      这个敌人,虽然一直以来比较保守,没多大的野心,但也还是会捡便宜,尤其是看到别人露出空子来时,他也会钻上一钻,毕竟有空不钻那是傻子,更何况他身边有别人的撺掇,更何况他还是元朝的人。

      这个人虽然保守了点儿,但不是傻子,看到朱元璋大军出动攻打陈友谅,留下应天府在背后,所以他很有可能会采取偷袭行动。

      这个人就是张士诚,必须防。

      朱元璋一点就明,立即致信驻守应天的常遇春加强防备,并密切注视张士诚的每一丝风吹草动,万不可掉以轻心,一旦应天有失,人头是问。另外致信此时在家休养生息的朱升,着他立即前往应天帮助常遇春守城,不得有误。

      徐达奉命率军急速杀奔武昌,陈友谅大气没来得及喘一口,索命的又来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9: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昌,这个地方大家都知道——位于长江中游。无论是在古代的湖广,还是在今天的湖北,武昌都是咽喉地带。湖北素来被誉为“鱼米之乡”,武昌就相当于装这些鱼和米的袋子——钱粮赋税都交到这里来;湖北素来被誉为“九省通衢”,武昌就相当于南北中转站,至今还是京广线必经之地——交通位置相当重要。

      陈友谅一直就占据着这块宝地,让朱元璋相当羡慕嫉妒恨。

      要知道,朱元璋占据的应天(南京)是位于长江下游的,虽然是六朝古都,物产也富饶,但朱元璋只要一想到陈友谅占据着武昌,顿时就有仰人鼻息的感觉。

      单从地理位置而言,相信不用我多说,你们都知道朱元璋完全处在劣势:看陈友谅要仰视,而陈友谅只要吐口唾沫到长江水里,朱元璋得喝他的唾沫;陈友谅在江里洗个脚,朱元璋得喝他的洗脚水。

      对此朱元璋一直痛心疾首,但没办法,人家就是在上游,自己只能在下游。

      要想改变这个现状,只要两个办法:一是陈友谅和朱元璋互换位置,一是朱元璋自己跑去抢,占据他的位置。

      前者想都别想,除非陈友谅是个傻子,后者想了却不白想——只要肯努力,够拼命,还是可以抢一抢的。

      曾经无数次,朱元璋在心里暗暗发狠:娘的,同样都是人,凭啥让他陈友谅踩在老子头上胡作非为,老子只能任他欺负,忍气吞声!老子偏不信邪了,非要改变这一切!

      在等待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之后,朱元璋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陈友谅攻打应天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惨败,还差点把命给丢了,还把都城给丢了,最后跑回了这个最后的避风港避避风头。

      然而,对于陈友谅来说,这里真的是个安全的避风港吗?

      徐达将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陈友谅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答案。

      陈友谅陈皇帝一逃回武昌就立刻派沔阳水师在上游布防,阻止朱元璋的追击,然而徐达徐先锋实在太猛,突破所有防线,很快就杀到了武昌城下,堪称神速。

      陈友谅一听到消息,当时就懵了——虽然知道该来的都会来,但没想到他们来得如此之快。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面对的还是坦然面对吧。

      陈友谅用信念告诉自己:自己吉人自有天相,上天一定会保佑自己渡过难关!朱元璋只是一时侥幸获胜,笑到最后的还不知道是谁!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陈友谅相信凭借武昌城的坚固和城里充足的粮草,只要自己坚守不战,扛上个一年半载没问题,朱元璋只能望城兴叹,最后当他粮草不足时只能退军。

      陈友谅很清楚,武昌城不比江州城那么脆弱,可以让朱元璋用船一晚上就能攻下来。

      武昌绝对不能成为第二个江州,也绝对不会是第二个江州!一旦失去武昌,自己将再无去处可去,再无地盘可守,再无避风港可避!

      武昌一定不能丢,坚决不能丢!

      他的信念没有错,武昌果然一时半会儿丢不了。因为,上天似乎也不忍看到他这么快就完蛋,毕竟主角如果死得太快太早的话,戏就没啥看头了,于是打算让他再活上两年。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9: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友谅是幸运的,因为这一次,他被上天改判了死缓。

      但徐达徐先锋并不知道上天这样的宣判,也管不了那么多,所以他是坚决不会放过陈友谅的,该打就打,该灭就灭,最好是立即执行死刑,所以徐达第二天就亲自带兵攻城,力求将陈友谅一举击败,让他无力回天。

      此时陈友谅就在黄鹤楼上观望,为了防止守城大计破产,他亲自坐镇指挥——严令紧闭城门,全军将士不得出战,甭管敌军怎么骂,骂得有多难听,反正不疼不痒,随他们骂。至于敌军攻城,好说——放箭、刀劈、泼开水、砸石头,该有的一个都不能少,好好伺候。

      陈友谅把能用上的守城手段都用上了,徐达攻了两天,城没攻下来,还死伤累累,吃了很大的亏。

      武昌城实在固若金汤,陈友谅又坚守不战,徐达明白,再这么盲目地攻下去,无谓的伤亡只能越来越大,不如退而求其次——围而不攻,从长计议。

      于是,徐达下令将城外房屋全部烧毁,并将城池四周全部围起来,让武昌城变成一座被困守的孤城,让陈友谅成为瓮中之鳖,等时机一成熟,再将这只鳖煮了吃了。

      同时,徐达还让廖永忠率领三百艘战船组成的水师在鄂州(今湖北鄂州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至青滩(青滩、泄滩、崆岭滩为著名的“三峡三大险滩”)一带加强巡哨,防止陈友谅部队乘船东逃。

      部下都分配了任务,徐达自己也没闲着,亲率重兵驻守沔阳、襄阳,防止敌军沿汉江西上,另派五十艘战船在三江口巡哨,防止敌军东下。

      该布置的都布置了,该防的都防了,该围的都围了,徐达相信,陈友谅就是天人下凡,也插翅难飞!

      陈友谅看到徐达围城不战,料想他是想困死自己,在经过几次试探性的突围未果后,他干脆放弃了突围,坐等徐达撤军。

      徐达会撤军吗?——陈友谅相信,一定会的。

      陈友谅过往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告诉他:不出一年半载,徐达必会撤军!

      陈友谅之所以这么自信,原因很简单:武昌城里物资储备充足,人少粮多,而徐达远道而来,人多粮少,追求的是速战取决,打持久战是耗不起的。

      还有一件事让陈友谅意外之余大喜过望——张士诚看到朱元璋率军亲征后,居然来了招“趁浑水摸鱼”,已发兵十万攻打朱元璋的长兴州(今浙江长兴县)。

      没想到,没想到,关键时候一向保守的张九四竟然也会趁火打劫,顺便拉了我一把,以前还真是小看他了。

      陈友谅瞬间变得淡定起来,在命令守军坚壁清野后,自己在城里好吃好喝,夜夜笙歌。

      徐达就这么围着,陈友谅就这么守着。徐达想进去,进不去,陈友谅想出来,出不来。

      名副其实的“围城”。

      时间一天天过去,徐达压力越来越大:几万人每天一张口就是粮食,这么耗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而且朱元璋让自己来攻城,时不时派人来问一下,而自己到现在一点进展没有,别说逮着陈友谅本人,连陈友谅的一根毛都没见到,这样下去怎么交差?

      徐达很急,陈友谅却悠然自得。徐达喊“陈友谅你有本事出来”,陈友谅回“徐达你有本事进来”,互不相让。彼此都拿对方没辙,大有“你围你的城,我过我的日子”之势。

      几个月过去了,武昌城纹丝没动,陈友谅安然无恙,朱元璋一个劲儿催,粮草也越来越紧张,徐达恨不得去撞墙。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9: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名将也有攻不下来的城,只能望城兴叹。

      看来,此时陈友谅命不该绝,小强还是打不死,还能继续蹦达蹦达。

      然而,就在徐达望城兴叹、小强顽抗不屈之时,朱元璋派人来武昌传令,因洪都发生叛乱,命他速速撤军前往洪都平叛。

      徐达撤了,陈友谅的被困就此解除——他再一次死里逃生。

      洪都,也就是今天的南昌。此地想必大家都知道——不世出的文学天才王勃《滕王阁序》里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说的就是这里。

      从隋到宋,洪都都属于洪州路,到了元朝改名为“龙兴”,后来又恢复叫“洪都”。

      根据古往今来的战争史经验,凡是地理位置重要的地方,军事位置也同样重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洪都就是这么一个地方。此地地处赣北平原,位于赣江下游,由赣江北流经鄱阳湖与长江相连。

      如此招风的地点,想不惹火都难。自元朝天下大乱之后,洪都就没太平过——原本属于朝廷,结果被陈友谅攻占,当陈友谅兵败九江之后,又被朱元璋占领,可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朱元璋攻下陈友谅的江州之后,江西几十路府很快都被他收服。对于江西重镇洪都,朱元璋更是志在必得,正要发兵去攻之时,当时驻守洪都的是陈友谅手下的平章(也就是平章政事,一品大员,省部级高官,主管地方军政事务,相当于省书记与军区司令结合)胡廷瑞派大将祝宗来谈判。

      事情以后就坏在祝宗手里。

      祝宗来到朱元璋面前,传达了上司胡廷瑞的意思,表示愿意投降,但条件是不改编、不解散原部队。

      朱元璋一听就火了——投降就投降,还要保留原部队,是不是想留着等以后造反?

      正当他要掀桌子让人把祝宗拉出去砍头时,旁边的刘伯温用眼神示意他先应允,从长计议。

      朱元璋强忍怒气勉强同意了,祝宗带着朱元璋的肯定答复走了。事后朱元璋问刘伯温:

      接受他们这个条件无异于养虎为患,如果他们是诈降,该如何防范?

      刘伯温给出了一个对策——德威并施,稳其心,封其口。

      朱元璋勉强同意了这个计策,接受了胡廷瑞的有条件投降,十分顺利地占领了洪都城。

      然而,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刘伯温的这个对策是他一生中出过的计策中最失误的一条,因为这个计策实在太天真,因为有些人是不吃这一套的,他本来就要反你,甭管你对他怎么好,他还是要反你,反你没话说。

      自打投降朱元璋之后,祝宗伙同另外一名叫康泰的大将奉命率军驻守洪都城外。

      错误就此铸成。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9: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元璋的这个命令让他们很受不了——要知道,以前是在自家的城里防守,现在却让他们在城外驻防,每天都只能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家被别人占据。别人在里面吃香的喝辣的,自己却只能在外面喝西北风。

      这就好比一个人之前明明在自己家待得好好的,结果家莫名其妙地就被别人占了,自己只能在门外。在门外也就罢了,还要给人像狗一样看门,这待遇的落差实在太大,而且是对他们人格尊严的践踏和自尊的蹂躏。

      本来就不想降你,被领导带着降了你,你还这样对待我们,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他们经常口出怨言,说些诸如“洪都本来是咱们的,咱们才是洪都的主人,现在却要给别人守城,老子不服,老子要反”之类的话,并且还怪他们的上司胡廷瑞不该带他们投降,但他们绝没想到胡廷瑞是个骑墙派,相当阴险狡猾,一面口头上附和他们,一面偷偷叫人去给朱元璋打小报告。

      朱元璋大怒,但仔细一想,觉得将他们放在洪都城外每天看着自己以前的家被被人占着的确是种折磨,于是命令祝宗和康泰二人率军前往湖广助徐达攻城(当时徐达还在武昌)。

      朱元璋绝不会想到,他的这一道命令直接导致了祝宗和康泰的反叛计划提前实施,因为他们一想到自己去了武昌就要受到徐达的节制和指挥,凭空多了一个上司,还不如不去,但不去就要受到朱元璋的惩处,与其如此,不如干脆反他娘的!

      于是,他们率军跑到女儿港作为驻扎地,宣布造反,跟朱元璋势不两立。遇到商船就抢,一抢钱,二抢船上的帆布——在布上面写上自己的旗号(缺布却得太厉害),然后回过头来攻打洪都。

      洪都告急!

      当时朱元璋已经回了应天,洪都没有大将,从应天派人过去又太远,只有徐达是最合适的人选——武昌攻不下,再耗下去也是白搭,武昌距离洪都不算远,就让他去平叛吧,也正好可以给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平定了洪都的叛乱,就堵住了别人嘲笑他攻打武昌失利的嘴。而朱元璋相信,虽然武昌城徐达没攻下来,但以他的能力,镇压两个小喽啰的叛乱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也算是朱元璋故意卖给徐达的一个人情。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很奇怪:这么久不见刘伯温,他去哪了?朱元璋要是让他去帮徐达一把,武昌城不至于攻不下来吧?

      在这里,我很遗憾地告诉你,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正月,刘伯温母亲去世,他回浙江青田守孝去了。而按照惯例,凡是守孝都是三年。

      如果不出意外,三年之间大家都是见不到刘伯温的。不过,出不出意外就要看后面的情况发展了。

      而此时的刘伯温绝对没有想到自己的仁义之计却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当初建议朱元璋同意降将保留原有部队,本是为了让他们对朱元璋感恩戴德,诚心归顺,万没想到他们贼心不死,回过头来咬人。

      失误,大大的失误。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9: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刘伯温这一次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施行仁义也是要看对象的,对待恶人的仁慈就是对待自己的残忍。

      因为刘伯温的仁义,洪都不得不承受恶人带来的恶果。

      然而,祝宗和康泰虽然是恶人,却只是两个翻不起大浪的恶人,说他们是恶人都高看了他们。

      当徐达率军赶到洪都之后,不费吹飞之力迅速就将他们剿灭,两人的下场都相当惨——祝宗败走的路上投靠匪军邓志明,结果被他所杀,首级献给了朱元璋;康泰跑路跑得不够快,路上被活捉,至于死法,各位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去想。

      而他们的上级胡廷瑞因为立场还算坚定,及时反映了情况,也没有参与反叛,朱元璋倒没有追究他领导的责任,仍然继续用他。

      然而,对于洪都,朱元璋再也不放心,决定不再用外人来驻守,命自己的侄子朱文正为大都督府左都督,由他来镇守洪都。

      当朱元璋的这一命令下达之后,手下的文武大臣都炸开了锅:吴国公是不是糊涂了?让朱文正去守洪都?守城和打仗都不是儿戏,用错一人,要死成千上万人。这玩笑开得有点大了吧?

      他们之所以如此大反应,原因很简单:在当时大家眼里,朱文正压根儿就是一个除了擅长吃喝嫖赌之外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一个彻头彻尾的窝囊废,让他去守洪都还不如直接将洪都拱手送人,至少不会让人看笑话。

      然而,谁都不会知道,纵然全世界都误解了朱文正,朱元璋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自己不会看错人。

      事实终将证明,朱元璋的这一选择是对的。

      因为,很快朱文正就将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一鸣惊人的惊艳表演,刷亮人们的眼球,证明自己绝非他们所看到的表象。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9: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陈友谅退守武昌之后,徐达没把他灭掉,他再次成功满血复活。

      满血复活之后,就是复仇。

      当陈友谅站上城头目送徐达大军撤走的那一刻,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同时对天发誓:

      朱元璋,看到没有,上天终究没有抛弃我,让我绝处逢生,这就是我的命数!一时的胜负没什么了不起,重要的是永不放弃的信念。只要不死,一定会有反击的机会,获胜的机会!曾经,彭城之战项羽打败刘邦,刘邦没死,最终的胜利属于刘邦!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没把司马懿烧死,最终的胜利属于司马懿!今天,你没把我灭掉,最终的胜利也一定会属于我!你给我等着,我所失去的,我一定会夺回来!我会证明,谁才是真正的中原之主!

      到了这里,相信傻子都能看出来:陈友谅实在太过自信,太相信自己的直觉。

      当一个人太过自信,往往就会走向极端:自负。而自负的特征是狂妄、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

      一意孤行的结果往往就是一条道走到黑,再也回不来。

      陈友谅的历史虽然学得不错(后来证明学得也不成功),但他却不懂得一个道理,就是——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彼一时,此一时。

      而且最关键的是,陈友谅居然把自己幻想成了虽屡败屡战但最终一战定天下的刘邦,实际上从他的能力来看,他虽然比刘邦本身强了不止一点点,但从人才规模、性格、用人来说,他既没有刘邦手下那么多的文武高才,也没有刘邦的恢宏大度、识人善任,反倒跟项羽的刚愎自用、唯我独尊相当相像。

      他还把自己幻想成司马懿,这就更不应该了。实际上从他的韬晦和隐忍来看,他差司马懿实在太远。要知道,司马懿韬光隐晦了几十年才真正出道,陈友谅是绝对做不到的,每天都想着出头,生怕天下人不知道他陈友谅,很有点急火攻心。

      陈友谅的这些性格弱点是致命的,尽管他自己不知道,他也不愿意知道,但自从他具备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他已经开始走向毁灭。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12: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