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分享] 听我说南明(持续更新,讲述最后的汉人王朝无奈的末路,崇祯十七年开始)----孙敬懿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22: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7)君臣
  
  鲜血顺着飞矢的创口冒出来,顷刻间流满铠甲,震耳欲聋的炮声在黄得功的世界里愈加寂静。这一刻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保护皇帝了。不过还好,就在几天之前,自己曾经对皇帝许下承诺,如果不能护驾,便会以死相报。
  
  黄得功是个不识字的将军,却是个说话算话的臣子。
  
  他使劲最后的力气奋力拔出颈上的剑矢,鲜血带着压力喷涌而出。刹那间,整个世界在黄得功耳中完全寂静下来,他倒在小舟上,缓缓闭上双眼。
  
  从此,漫天的炮火、残酷的杀伐与黄得功再也没有关系,他已经尽到自己的本分,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从英明神武的太祖高皇帝开始,为了更好的治理辽东,设立了以卫所为单位的防御体系,到宣德年间,辽东已有卫所二十五个,它们静静地守护着明帝国的东北,这其中有一个开原卫。
  
  明末开原卫住着徐寡妇和她的儿子。孤儿寡母的生活总是艰难的,所以徐母经常酿些酒贴补家用。有一天,她劳作之后回家才发现,新酿的酒都被十二岁的儿子偷偷喝光了。
  
  她不禁责备儿子,谁知儿子非但不认错,连一点愧疚的神色都没有。徐母更生气了,操起扫帚准备打儿子,结果儿子满不在乎地说:“要还娘的酒钱还不容易么?”说完就撒丫子跑了。
  
  虽然当时没有孩子离家出走被拐骗的案例,不过徐母还是很担心儿子在外面的安全,她心急如焚,多方打听儿子的下落。
  
  谁想没过几天,儿子大摇大摆地回来了,不仅换了身新衣服,还带回来五十两银子。徐母以为儿子去偷鸡摸狗了,刚要训斥,儿子满不在乎的声音再次响起:“为了偿还娘的酒钱,儿子跟着官军打了一仗,斩了两个酋虏,得了这些银子。”
  
  之后这位少年跟随明军转战南北,屡立战功,逐步成为高级将领。地位变了,年纪增长了,不变的是朴实的心,一如当年偷酒喝的少年。他打仗用命,治军甚严,所过之处秋毫无犯。
  
  很多年之后,他的事迹被书写进明史列传,与他并列的有两个人,一曰曹文诏,另曰周遇吉。
  
  这位少年就是黄得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14 23: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8)被俘
  
  黄得功出战之前,曾派手下总兵翁之琪去保护皇帝的安全。翁总兵见战事愈酣,料到伤病中的黄得功必定凶多吉少。他当即决定,立刻保护皇帝向浙江方向撤退!
  
  顶着漫天的炮火,击退尾随而来的追兵,翁之琪终于保护皇帝冲到了江岸。望着滔滔江水,翁之琪狡黠地笑了:只要渡过浮桥,撤到南岸便可争取到充足的时间,从容撤退。他回头望望隐约可见的追兵,显得非常自信:快马弯刀你们行,可骑马能过江么?
  
  翁之琪命前队士兵先行过江,皇帝銮驾居中,自己亲自率领部队殿后。翁之琪想得很周全,把皇帝层层包裹起来,意图确保万无一失。然而残酷的现实再一次证明,在战场上,没有任何一种计划是万无一失的。
  
  就在皇帝马上准备过江的当口,浮桥铁索忽然断裂,无数士兵落水,一时间,江面沸腾。
  
  翁之琪痛苦地望着在江水中挣扎的士兵,又看看身边的皇帝陛下,发不出一言。
  
  难道真的是天意么?
  
  追兵瞬息而至,翁之琪忙于抵挡。在大队清军的掩护下,一个身穿明军制服的人迅速冲到弘光面前,背起他就走。随行的金贵妃也一同被俘。
  
  混乱之中,翁之琪发现有人挟持了皇帝,急忙率部队追赶。无奈势单力薄,不敌清军,只能无力地看着皇帝陷入敌手。可他依旧是认识那个熟悉的背影的。
  挟持弘光的人就是翁之琪的同事,黄得功帐下的左协部将田雄!
  
  就这样,被寄予厚望的弘光皇帝成了阶下囚,等待着他的是一个残酷而痛苦的结局。
  
  田雄是个粗人,却是个很会做生意的人。他利用俘获明朝皇帝和贵妃的功劳,获得了新主子的赏识。作为回报,他后来获准镇守浙江。后期在与郑成功的战斗中受重伤,不久死去,结束自己投机倒把的一生。他没有儿子,以兄子入嗣。
  
  没能保护皇帝免于劫难,翁之琪很自责。他本可以率领剩下的军队继续撤往浙江,要知道他本人是武进士出身,武功了得,保全自身还是绰绰有余的。更何况,他是杭州府钱塘县人,率军撤退就能回到家乡,不好么?
  
  他的回答是不好。
  
  “予不救黄将军在先,使陛下、贵妃陷于劫难在后,何以觍颜见父老?”
  说罢,神色从容的投水自尽。
  
  二百多年前,杭州府钱塘县就出过一个英雄,他的名字叫于谦。二百多年后的翁之琪也是个英雄,虽然他的名字没有于谦那样如雷贯耳,地位也没有于谦那样高。但我觉得,在报效国家的问题上,应该是没有地位和知名度的差别的。
  与翁之琪同时代的顾炎武说过,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此篇完结)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26 09: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9)守护
  
  当一个女人表达自己对爱人的忠诚时常会说,无论他是富甲天下,还是阶下之囚,我都会陪着他走到最后。可如果我告诉你这一切真实地发生在皇帝和他的妃子身上,你信么?
  
  作为弘光帝名分最高的妃子,金贵妃从未唧唧歪歪地说过这些煽情的话,但她所做的一切,却比那些表白更有力道。
  
  自古阶下之囚,尊严本是最奢侈的事,更何况是亡国之君,保住性命已属望外,善待俘虏皇帝那是不能被指望的。
  
  负责押解弘光皇帝的清军故意为难他,只给了他一匹又老又瘦的马当坐骑。可是这匹马连弘光一个人都驮不动,更何况还有金贵妃。
  
  清军将领暗自等着看笑话。可就在此时,那位曾经的“江南第一美女”金贵妃走了过来。
  
  她开口对带队的清军将领说:“这匹马不能骑,请将军给我们换一匹吧。”
  
  说这话时,金贵妃不卑不亢,神色坦然。她可真是天生当贵妇的料子,成为贵妃不过一年,就有这样的气度。
  
  只要是个正常男人,面对一个美丽的女人,总不会态度太差。基于这样的生理原因,这位年轻的将领选择了调笑。他笑嘻嘻地打量着眼前的美人,说道:“可是我们没有多余的马匹呀,要不你就与我共乘一马。”
  
  周围的清军士兵哄笑起来,金贵妃见此情景,转身回到弘光帝身边,恭敬地对他说:“请陛下上马,就让臣妾来为陛下牵马吧。”
  
  我相信,此刻大明皇帝在这个女人心中不再是九五之尊,也不再是三叩九拜的神明,而是一个需要自己去守护的普通男人。
  
  可世上就是有一种刁难叫欺负阶下囚,千百年来,愈演愈烈。听到金贵妃的话,刚才调笑她的那位清军将领立刻高声质问道:“他是大清的俘虏,你凭什么称为陛下,难道你不想活了么?”
  
  他的目光变得比刚才更加凶狠。
  
  面对来势汹汹的逼问,金贵妃缓缓抬起眼,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陛下乃贱妾一人之陛下,与情势无干。妾素闻关东大兵神勇天纵,今日一观将军,方知传言不虚。将军英雄少年,安能为难我一介女流。”
  
  这句话我没有翻译成白话,因为我觉得,她说得很带劲。
  
  一席话说得有礼有节,年轻的清军将领被驳斥得哑口无言,他终于同意给弘光帝一匹好马。
  
  有些时候女人比男人更勇敢。
  
  遗憾的是,金贵妃能够凭借自己的勇气为皇帝争来一匹马,却无法再为他做些事情。换句话说,她也只能为自己的男人争来一匹马了。
  
  之后朱由崧被槛送京师,等待他的是异常残酷的命运——凌迟处死。
  
  后来的历史书写者一口咬定弘光帝为非法,所以史书中均以福王称呼他。既然福王是非法的,那么他当皇帝自然就是造反。按清律,谋反应处以凌迟。
  
  宋太宗纵然霸占小周后,却终究留下李煜一条命;元世祖纵然征伐过甚,到底善待了宋恭帝和他的母亲全太后。同为亡国之君,朱由崧也算生不逢时。
  
  至于金贵妃的结局,还是劝各位不要再想下去,身在乱世的绝色女子还能有怎样例外的境遇?
  
  浮生切莫思虑,免得空生嗟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3: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10)南京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似乎忘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就是马士英。
  
  皇帝出走,身为首辅的马士英在做什么?他采取的对策又是什么?
  
  很不幸,文官领袖马士英并没有史可法那样的勇气,所谓与城池共存亡,与他根本不挨着。皇帝逃跑后不久,他也跑了。唯一不同的是,马士英跑得很有含金量,他是携带着政治资源跑的。逃出南京时,他带走了皇太后,即朱由崧的嫡母邹氏。
  
  在马士英看来,丢了首都没有关系,天朝地大物博,江南甚至闽南也有大把的江山。弄丢了皇帝也没有关系,再立一个就是。在大明三百年的历史除了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之外,大多数的皇帝更多的是充当臣民的精神领袖。只要一个皇帝被认为法统纯正,他究竟是谁其实并不重要。
  
  那么新皇帝如何才能被认为法统纯正呢?朱由崧的帝位承自崇祯,按照这样的规则,下一个皇帝的帝位应该承自弘光。找到弘光已经不可能了,所以控制住邹太后就变成了头等大事。只有用老太婆的名义,才能指定下一位皇帝,才能名正言顺。
  
  几百年前,宋朝大臣就是用哲宗孟皇后的名义,宣布宋高宗赵构即位的,此举最终使赵宋皇室继续享国一百多年。最后宋朝的死对头金国都挂了,宋朝还颤颤巍巍地多挺了四十五年。
  
  基于这样的考虑,马士英在自己亲兵的掩护下,带着邹太后奔向浙江。他坚信,在富庶的浙江,自己将重新获得定策的政治资本。
  
  皇帝跑掉,首辅潜逃,留下惶恐的百官和百姓。
  
  提督京营的忻城伯赵之龙一直在观察,皇帝走了,大学士也走了,自己该怎么办?这么大一座城怎么办?
  
  赵之龙的祖先凭借战功获得爵位,传到他这一代,扮演的主要社会角色与其说是跨马平乱的将军,还不如说仅仅象征着帝国光辉的过往。
  
  所以赵之龙不可能做出和江阴的陈明遇、阎应元一样的选择。说得寒颤点,就算他有这样的魄力,也没有这样的素质。
  
  虽然能力不行,但此时南京城内纷乱的形势,迫使掌握兵权的赵之龙不得不迅速做出抉择:一个监生带领暴民,或者说是一群社会闲杂人等冲进诏狱,释放把朝廷闹得鸡犬不宁的所谓“太子”,并协助这个人登上“帝位”。登基时,“皇帝”身上穿的龙袍是从梨园里淘来的戏装。很明显,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
  
  赵之龙感觉不能再等观望下去了,他遣人联络多铎,洽谈投降事宜。安徽虹县赵家食大明二百多年俸禄,赵家的好儿孙赵之龙此举可谓忘恩负义。可当你听到他的投降条件,或许不再忍心责备他。
  
  他没有向多铎讨要封官的许诺,而是要多铎保证,进入南京首先要保护明孝陵和懿文太子陵完好无损,其次不能伤及无辜百姓。
  
  我只能说,他是一个还不算无耻的投降者。
  
  金陵城自成祖开始,享二百年歌舞升平,如今却迎来被征服的命运。只是不知道赵之龙打开厚重的城门时,有没有想到自己的爵位从何时而来?有没有想到那时的帝国所向无敌。
  
  在瓢泼大雨中,明朝文武大臣跪迎多铎的到来。
  
  听闻城门洞开,刑部尚书高倬从容佩戴好冠带,自缢而死;户部郎中刘成治在官署中投缳自尽,当时他正在上班。明知城池不保,还要按时上班,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感动?我只能说,这样的人很牛掰。
  
  在死难的大臣中,有一个人颇为引人注目,之所以说他引人注目,不是因为他太过出奇,而是因为他实在太不出奇了。这个人自尽殉国时的官职是钦天监擎壶官,官职不大,身份极其普通,就算投降,名单上都看不见他的名字。这么个小人物,谁当皇帝,你还不是报你的天气预报?
  
  可这个人一个心眼儿,就是想不开。
  
  这个执着的人,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只有个别史书记载他叫陈于阶。我曾努力想找出他的生平,哪怕一点点,却始终无所得。最终我释怀了,他以芝麻官身殉社稷,本来就没打算青史留名、尽人皆知,后人又何必多此一举呢?我们只需要记住曾经有这么一个人,以匹夫之躯与社稷同生死就可以了,至于他到底叫什么真的不重要。
  
  这些只是不屈者的表现,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选择了顺从,所有的人都在等着多铎发号施令。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年轻的征服者进入南京城后不久,除了安民告示之外,并没有什么过大的动静,而是立即下令征召几个人。
  在多铎的这份名单中,有两个我们很熟悉的名字,一个是高弘图,一个是张慎言。
  
  这一年,高弘图六十三岁,张慎言六十九岁,这两个老翁在哪呢?他们能配合多铎的想法出山么?
  
  高弘图卸任之后一直流落会稽,南京城破的消息传来,白发苍苍的他老泪纵横。多铎征召书紧随而至,高弘图跑到山中的寺庙里,绝食而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最心爱的孙子一直陪伴着他。
  
  看到征召文书时,张慎言正在芜湖和宣城一带隐居,面对豫亲王的邀约,他不言不答不走,就在众人好奇老头葫芦里的药时,他背部的疽疮发作,家人找来郎中医治,他拒绝用药,最后不治身死。至始至终,不发一言,一如既往地倔强。
  
  原来他们虽然深居简出,却并非不问世事。
  
  (此篇完结)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3: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 在歧途
  
  (1) 杭州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古杭州似天堂。
  
  有明一代,作为浙江省布政使司治所,杭州在东南沿海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敢担保,在帝国过去二百七十六年的光辉过往中,杭州从没向弘光元年的夏天这样,迎来这么多亲王宗室和朝廷大员:
  
  潞王朱常淓,唐王朱聿键,首辅大学士马士英、兵部尚书阮大铖、礼部尚书黄道周。
  
  在这份豪华的名单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潞王朱常淓。引人注目的原因很简单,他的血统很纯正,地位很高贵。在一切都是未知数的乱世,好出身有时真的很有用。
  
  朱常淓的父亲是潞简王朱翊镠,神宗显皇帝同母弟,母孝定李皇后。也就是说,虽然他是弘光的叔叔,在皇位承继顺位上稍显尴尬,但因为属于穆宗一系,在血统是完全讲的过去的。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唐宣宗就是从侄子唐武宗手中接过权柄的。
  
  据记载,老潞王爱好书法,知书识礼,曾几次将自己的岁入捐给朝廷,充作军饷,而且从不以这些行为而沾沾自喜,仿佛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不仅如此,他还是个大孝子,得知母亲李太后的死讯后,伤心欲绝,不久开始绝食,几天之后追随母亲而去。
  
  小潞王朱常淓继承了父亲勤勉自律的品格,崇祯年间,朝廷步履艰难,小潞王常常捐出自己的岁入,支援军饷。
  
  可以说,无论血统,还是名声,朱常淓都是监国的合格人选。但令大臣们非常郁闷的是,当事人居然不愿意。
  
  我们不能忽略的情况在于,尽管朱常淓在明末藩王中以儒雅和自律著称,但这些并不能当饭吃。也就是说一个儒雅自律的藩王不等于一个力挽狂澜的监国。
  
  这一点是鄙人以事后诸葛亮的觉悟总结出来,而让我佩服的是,当事人朱常淓在纷乱的形势中就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了这点。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是一个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
  
  后来的隆武帝朱聿键也劝朱常淓以社稷为重,尽早即位监国,此时应该叫他唐王。朱聿键一直是个热衷时事的藩王,由于太过热心(京师被围,他私自率师勤王)曾被崇祯处分,此时依旧不改初衷,重在掺和。
  
  朱常淓很固执,依旧不干。
  
  潞王不接这单,大臣们没有办法,总不好绑架他。每当左右为难的节骨眼,总是中国人聪明才智到达巅峰的时刻。
  
  马士英找到了邹太后,一路上颠沛流离还要侍奉这个老太婆,就是为今日发挥作用的。
  
  很快,闭门在家看书的潞王收到了皇太后的懿旨:“尔亲为叔父,贤冠诸藩。昔宣庙东征,襄、郑监国,祖宪俱在,今可遵行。”
  
  朱常淓捧着懿旨,叹了口气,没有再说话。一国之母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自己无论如何是不能再推辞了。
  
  弘光元年六月初八,朱常淓称监国于杭州。
  
  监国千呼万唤始出来,大臣们却没法松一口气。一路颠沛流离奔来杭州的帝国精英们,在思考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办。
  
  礼部尚书黄道周主张按照程序,朱常淓十日内即位称帝。这符合黄尚书的职业特点,更符合他老人家一贯的个性,在他眼中,恐怕除了程序还是程序。可问题在于,当事人朱常淓不要这个程序。
  
  在朱常淓看来,自己就任监国,已算勉强,绝对不能再升职了。他觉得,面对清朝大军,凭借自己这点本事,只够当筛子的。所以朱常淓最终听从了马士英的建议,派陈洪范与清军和谈。
  
  为什么一定要和谈呢?当时江南明军的守备很弱么?
  
  
  非也!
  
  海舟防江兼理饷务大臣沈廷扬控制着崇明,他手下有数千官兵和数百战船,沈廷扬出身海滨,深谙水道,可谓浪里白条;
  
  擅长水战的黄斌卿牢牢控制着舟山,后来名噪一时、张煌言的战友张名振此时驻守台州,这不还算驻扎在陆上的明朝正规军,可以说当时明军在江南一带并非不堪一击。
  
  作为藩王,朱常淓只懂琴棋书画;作为监国,你能指望他一夜之间既懂政治又懂军事么?
  
  
  看到求和的明朝使节,负责进攻杭州的贝勒博洛生出一计。他知道,在清军的兵种中,没有水军的编制,要控制住江南纵横交错的水道,只能智取,或者说是哄骗。
  
  他假惺惺地写信给朱常淓说,只要监国能够到清军大营商谈和议,他可以保证放过江南百姓。
  
  朱常淓虽然能力不强,却继承了父亲潞简王悲悯忠厚的性格,或许他觉得,既然能换江南无恙,自己去一趟清营又有何不可呢?于是他不顾马士英和黄道周的极力劝阻,只带少量亲兵,前往清军大营。
  
  我记得,当年金军也是这么哄骗宋钦宗的。
  
  结果不用多说了,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六月十一,清军逼近扬州;六月十四,杭州城及附近州县全部沦陷。
  
  后来,清军将朱常淓与朱由崧、“太子”王之明一道槛送京师,一年之后被凌迟处死。
  
  当时在杭州的一位朝臣记录下了朱常淓前往清营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孤以外藩即监国位,才疏力单,惟愿身许社稷,不忍残民尔。”
  
  朱常淓相貌儒雅,性格温和,精通音律,著有《古音正宗》一书,收有琴曲五十首;通善围棋,编有《潞藩辑纂万汇仙机棋谱》十卷,记载棋谱、流行棋式和变化,各种残局和死活棋形多种。
  
  (此节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4: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2) 吾辈豪杰尽在浙东
  
  朱常淓的被俘和结局深深地震动了一位藩王——朱以海,他现在的身份是鲁王,之后二十年的身份是鲁监国。朱以海的祖先是明太祖第十子鲁王朱檀。弘光元年奉命驻守台州。
  
  弘光皇帝命令朱以海守卫台州时,一定不会想到,这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在这一片天高地阔的碧波中,战斗了整整二十年。
  
  据记载,鲁王朱檀长的很丑,连父亲朱元璋都觉得闹眼睛,很不喜欢他。但朱以海姿仪甚美,身材很瘦,总之怎么看都像只谈风月的贵族男子。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弱不禁风的青年,面对新近在浙江起兵的钱肃乐等人的邀约,慨然应允。
  
  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位日后与岳飞、于谦齐名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张煌言,朱以海最忠诚的战友和守护者。
  
  杭州陷落后,朱以海来到到绍兴,宣布即监国位。以明年为鲁监国元年,颁监国鲁王元年大统历。此时站在他身边的有大学士张国维、郑遵谦,加上钱肃乐、熊汝霖、张煌言等人。这些日后声名鹊起、令清廷无限头痛的人物有三个共同的特点,其一都是读书人,其二都极其难搞,其三都是浙江人。
  
  从我们拿起武器的那一刻,我们便已经决定:战斗到底,不死不休!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4: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3)书生气
  
  在乱世中,有人选择坚持,就有人选择放弃,而另外一些人既无法坚持,又不愿放弃。
  
  弘光元年闰六月初六,夕阳西下,一轮明月静静地挂在天空中。
  
  山阴(今浙江绍兴)梅墅村,祁家大屋。
  
  妻子和孩子们都睡下了,祁彪佳留恋的环视了自家大屋。他出生在这里,在这里读书识字,从这里出发赴京赶考。在能人辈出的天启二年进士科里,祁彪佳最年轻,刚刚十七岁,比他的很多同学都年轻好几岁。少年才俊大概说的就是他这样的。
  
  天启二年的进士科有一份超级豪华的名单:卢象升、汪乔年、黄道周、倪元璐、张国维。。。。。
  
  事到如今,祁彪佳终于知道,如同学卢象升和汪乔年那样在国破之前早早死去,或许不是件坏事。
  
  南京沦陷之后,祁彪佳接受潞监国的邀请,出任兵部侍郎,总督苏松军务。就在祁彪佳准备放手一搏时,潞监国被俘,杭州城破,他甚至都没有时间来审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切就已经结束了。
  
  连挣扎补救的机会都没有,我想人生的痛苦莫过于此。
  
  祁彪佳回到老家,他身心俱疲,渴望从此归隐山林,不问世事,用自己余生的孤寂去凭吊故国。其实这样也好,至少算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方式。起码我知道,如果祁彪佳能够选择这条路,或许世间能多出几篇美丽的文章和一对恩爱的伉俪。
  
  黄宗羲是个才子,他能归隐山林,还能闲着没事倒腾倒腾,支援一下抗清团体什么的;祁彪佳却不能,因为他不仅是个才子,还是个官员,一位声名远播的官员。之前我说过,人到了一定的高度,你自己想放弃都难。
  
  征服杭州的贝勒博洛为了再创佳绩,再接再厉地给祁彪佳写信,邀请他出来做官。聘书很快寄到祁家大宅手中,祁彪佳手捧聘书,自言自语道:“看来我交出性命的时候到了。”
  
  闰六月初六晚,祁彪佳来到自己平日读书的梅花阁水池前,沉吟良久。我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一定想了很多事情:自己的理想和努力、国破的伤痛。。。。。。
  
  相貌俊朗的少年进士、洁身自好的苏松巡抚、让高杰心服口服的文官表率。。。。。
  
  一切就这样结束了。
  
  死者无觉,不会再有任何的痛苦,留给生者的却是无休无止的思念和纠结。
  祁彪佳的妻子商景兰,是位标准的大家闺秀,她的父亲是曾经官至吏部尚书的商周祚。她最牛掰的地方不是显赫的出身,而是超群的文才。和丈夫祁彪佳一样,她也是个书生。书生有书生牛掰的地方,但书生也有书生的痛苦,他们比常人痛苦的地方就在于,懂得太多,思虑得太多。
  
  祁彪佳死后,写诗怀念丈夫成了她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三十年。我真的不知道,这样的生活到底是愉快多一些呢?还是痛苦多一些?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听到一段对话,深感醍醐灌顶,遂引为佳句。
  
  “他总是过得比你好,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啥啊?”
  
  “因为他没心,你有心。”
  
  祁彪佳读书多,有心肺,遭遇国破不肯就这么算了,只好自杀;商景兰读书也多,也有心肺,丈夫死了,也不肯就这么算了,只好写诗纪念,结果越写越痛。
  
  说来说去,逃不过感情二字,那就让我们看一首商景兰的诗,体会她对丈夫的爱吧。
  
  “公自成千古,吾犹恋一生。君臣原大节,儿女亦人情。折槛生前事,遗碑死后名。存亡虽异路,贞白总相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18: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4)故国思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我相信,这是一句连小学生都会背的诗,作者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文天祥。这个声名远播的人物,拥有的头衔很多:抗元英雄、南宋丞相、宋末三杰之一。。。。。。但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本质,本质在于,从始至终文天祥都是个书生。这世上读书的人很多,读书读成死心眼儿也不在少数。别人都拉倒了,他偏偏不肯拉倒,这样固然能名垂青史,自己却也遭了不少罪。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左懋第。
  
  还记得那个离开明土时失声痛哭的大明使节么?他现在在做什么?或者说,他还活着么?
  
  在北京,左懋第一直被软禁在太医院。虽然失去了行动自由,待遇还算不错,总体说来没有吃什么苦头。当然多尔衮不是慈善家,好好养着你的目的,是想软化你,让你投降。
  
  每当我犯起倔劲,我妈总会说一句:“山东人。”据我所知,山东人确实犟的多。包括我这种祖籍山东的,也包括左懋第这种从小在山东长大的。这样拧巴的一个人,你指望他自己脑子醒水是不可能的,只能找人去劝。
  
  据说多尔衮派了很多人明朝故人去劝降左懋第,人们纷纷传言在豪华的劝降队伍中,甚至包括大名鼎鼎的洪承畴。
  
  论实用价值,无论在明朝和清朝,洪承畴都比左懋第强多了,况且老洪的地位更高,就算单单考虑出场费,左懋第就不应该怠慢他。
  
  左懋第出生于人杰地灵的山东半岛,自幼饱读诗书。自然不是不懂礼貌的人。可他依然要用自己的方式,给这位前同事难堪。
  
  估计洪承畴开口说了一番识时务为俊杰的道理,再结合自身的投降经历现身说法,自以为达到了法制节目的良好效果。
  
  左懋第不开口,一直让洪大人说到口干舌燥,不得不停下来喝口水时,他开口了:“您真的是洪经略么?”
  
  洪大人不爱听了,我不是真的还是假的么?
  
  “左某记得洪经略已经在崇祯十五年殉国了,为此思宗烈皇帝还专门设坛祭奠。”
  
  洪承畴哑口无言。
  
  “如果您真的是洪经略,那您还记得先帝么?”
  
  我想,无论洪承畴如何健忘,他都不会忘记,那个曾给予他无限信任和欣赏的崇祯皇帝。尽管洪承畴纠结过,最终还是辜负了崇祯的信任。如今的崇祯皇帝和他的妻子静静地躺在思陵昏暗无声的地宫中,生前的挣扎和纠葛已经与他们无关,活着的人继续争斗就好。
  
  本来计划来劝人的,反被人劝,洪承畴非常郁闷,只好走开。只是不知道在他余生为新主子的奔波效劳中,会不会有一丝身不由己的感叹?
  
  多尔衮从来不是一个容易死心的人,洪承畴的失败更加增强了他征服左懋第的欲望,这种心态和当年忽必烈如出一辙。
  
  恰在此时,多尔衮听说了一件事,一件很小的事情。左懋第的母亲不久之前在天津卫去世了,左懋第自己自然不能奔丧,最后是他的族弟左懋泰为他的母亲送了终。更巧的是,左懋泰此时正在北京当官。
  
  孝子未必是忠臣,但忠臣十有八九都是孝子。
  
  左懋泰是个孝顺孩子,但他作为明朝的进士,却投降了清朝;左懋第誓死要与明朝同沉浮,这样的人一定是个孝子。
  
  多尔衮猜的没错,左懋第的确是个孝子。
  
  为国尽忠,母亡不能葬,左懋第很痛。好在这一切,弟弟左懋泰替他做了。基于这样的原因,左懋第不是应该感谢自己这位族弟么?毕竟大家只是远方亲戚,不出钱安葬你母亲又能怎么样?既然左懋第应该感激族弟,那对他的话,应该更听得进去吧?
  
  基于这样的考虑,多尔衮让左懋泰加入了劝降队伍。
  
  我就不信了,对有恩于你的族弟,你还好意思撕破脸皮?
  
  当然那只是多尔衮的想法。
  
  见到左懋泰,左懋第对他说:“谢谢你替我安葬了母亲,但是你不是我弟弟,我没有当叛徒的弟弟。”
  
  从左懋泰为左懋第安葬母亲的事情来看,他至少是个重情义的人。一个重情义的人,应该是个通常意义上的好人。可他又背叛了故国,或许人性就是这样复杂。
  
  该请的人都请了,该说的话也都说了,还是不好用。没办法,上点非常手段吧。
  
  这是左懋第被清朝扣押以来,首次遭到虐待。毒打、炮烙、下水牢,能折腾的都折腾了,左懋第还是岿然不动。
  
  最后多尔衮也灰心了,问左懋第到底想怎么样?
  
  睿亲王得到的答复是这样的:“唯求一死。”
  
  好吧,我成全你。
  
  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六月,左懋第被带出天牢,押往菜市口。监斩官的身份很特别,是多尔衮本人。临刑前,他试图再次劝左懋第投降。多尔衮像个企图挽回感情的痴心汉那样不到黄河心不死。但是左懋第的心已经跟着明朝死去了。
  
  多尔衮冲刽子手点点头,转身走开。
  
  在生命的尽头,面对闪着寒光的大刀,左懋第向南拜别远在福建和浙江的明朝政权,他希望那些有着相同志向的同僚们能够继续战斗;接着向北方拜别崇祯皇帝,他希望刚烈的先帝九泉之下能够安息。心愿终于了却,左懋第席地端坐,神色泰然,一切似乎都那样云淡风轻。
  
  之后的一幕被永远定格于浩瀚的青史之中。
  
  大明使臣左懋第因拒不投降,被斩于北京菜市口,年四十五。陪同左懋第出使的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刘统、王廷佐俱以不降诛,他们生前担任陪伴和护卫左懋第的任务,死后也要随侍左右。做人要尽责,做鬼也要完成使命,我不能不说,这些人和自己的长官左懋第牛B到一起去了。
  
  一百多年后,左懋第被清政府谥为“忠贞”,并在他的家乡胶东半岛建祠纪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1: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 志愈奋
  
  (1)隆武帝
  
  以前我就说过,盛世有盛世的好处,乱世有乱世的魅力。盛世安稳,没啥刀光剑影,但兴许你熬了一辈子的资历,也不见得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不过乱世就不一定了,不定哪天排在你前面的人挂了,你就可以成功转正了。
  
  我想这个道理,朱聿键一定深有体会。
  
  因为在当时看来,如果说他有朝一日能登上皇位,那无异于说我能成电影明星。
  
  既然一个如此不可能的人最终登上了皇位,那翻翻他的履历还是有必要的。
  
  洪武十九年,年近花甲的朱元璋迎来了自己的第二十三个儿子朱桱。明太祖一生英武,最不缺的就是儿子,所以这个庶出的儿子并没有引起他多大的注意。
  他给朱桱封为唐王,打发去南阳府了事。
  
  从此唐王一系,在这座中原城镇生根发芽。
  
  到了隆庆年间,王位传到第九代朱硕熿手里,他就是朱聿键的爷爷。很不幸的是,虽然朱聿键是长孙,却不招爷爷的喜欢。
  因为老唐王不喜欢自己嫡出的大儿子,即朱聿键的父亲,朱聿键的父亲长的不帅,脖子还长了个瘤子,用现在的话说是长的比较有创意。
  所以尽管大儿子温和厚道,但以貌取人的老唐王依旧喜欢朱聿键的小叔叔——婢女生的小儿子,想让他继承王位。
  都说虎毒不食子,昏了头的老唐王却千方百计的寻找自己儿子的过失,想置其于死地。
  无奈朱聿键他爸实在太过老实,半点把柄也寻不到。情急之下,老唐王使出流氓招数,把大儿子囚禁在王府中。
  说实话,我对老唐王此举的动机深表不解,因为就算你囚禁了他,他还是法定藩位继承人。
  估计老唐王准备找机会对自己儿子下手或者让他精神分裂什么的。这样就能向上面申报取消继承人资格了。
  
  爷爷的做法对尚在冲龄的朱聿键来说,是毁灭性的灾难。因为他跟父亲一起被囚禁了。
  
  如果明朝皇帝幼年的遭遇搞个排行,除了开国的朱元璋之外,应该就是朱聿键了。他在囚室里长到二十八岁,都没有正式命名,比小萝卜头还惨,他甚至不能被称为小黄瓜或者小西红柿什么的。
  直到老唐王罪行败露,朱聿键终于得以重见天日。这时,他可怜的父亲已经去世。熬死爷爷老唐王,朱聿键依法承袭了藩位。
  
  备尝艰辛的朱聿键成为唐王之后并没有贪图享乐,相反他很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藩位,想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社会影响。
  适逢流寇闹腾中原,他自告奋勇请求朝廷准许他带兵讨贼。在我们赞叹他觉悟的同时,也只能说他热心过度。
  他的热心让崇祯感到很恼火,虽然他老兄的日子很不好过,可也不能依靠藩王打仗。你要带兵?想讨贼,还是想造反?
  就这样,朱聿键被关进凤阳高墙,这里一直是犯罪的明朝宗室的御用监狱。而立之年的朱聿键再次失去了自由。
  这一关,就是11年!
  我不得不感叹,人生真是有什么样的命运都得挺着!
  朱聿键挺过去了。
  崇祯十七年,思宗投缳殉国,这无论对思宗本人,还是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无疑很杯具,但对于朱聿键来说,重见天日的时间终于到了。
  新即位的弘光将他放了出来,重新给了他封地,让他安心做个藩王。
  如果说朱聿键第一次的牢狱之灾,磨练了他的意志;那第二次的牢狱之灾,则完全是由他这种个性造成的,而锐意进取的性格贯穿了他今后的生活,无论在他举步维艰,还是最终失败的时刻。
  
  群臣在杭州劝说潞王即位监国时,朱聿键也在杭州。他自告奋勇去游说潞王,要他以国家社稷为重。同为藩王,那时朱聿键真心拥戴潞王监国。
  因为在他看来,这是最合理的选择。
  
  可惜潞王监国如泡沫般灰飞烟灭,杭州沦陷,朱聿键伏地千里,历尽艰辛进入福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20: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1)
  
  我相信,在朱聿键从浙江进入福建之前,他绝不会想到自己的命运将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流亡到这个中国最南方的省份里,朱聿键意外的遇到了两个人,而正是这两个人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他一生的生活轨迹。是他们令落魄王爷朱聿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当然,这次机遇也使朱聿键
  永远无法再回头。
  
  这两个人分别叫做黄道周、郑芝龙。
  
  黄道周就不用再介绍了,黄大圣人的事迹我们前面的是介绍过的。简单地概括一句吧,他是人才辈出的天启二年的进士,学习很好、才华横溢,无奈脾气很倔。他的事迹我们以后还要细唠。
  
  所以,我决定着重介绍一下郑芝龙。不仅因为这位爷经历曲折复杂,还因为他养了一个闻名天下的儿子——郑成功!
  
  郑芝龙,福建泉州府人,大致生于万历三十二年左右。据记载,他年少时,性情逸荡,不喜读书,有膂力,好拳棒。意思是说,这人平时不务正业,四处神游鬼荡,力气很大,好舞枪弄棒。
  如果说好学生黄道周代表着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话,那么郑芝龙则是个非主流的家伙,实在提不上台面。
  
  我思考了一下,发现一个规律:很多一夕间扬名立万的家伙,以前都很非主流。当然,并不是所有非主流,都能扬名立万的,所以各位同学还是努力学习,不要走郑芝龙路线。
  
  比起清澈如水的黄道周,郑芝龙早年的经历那是相当复杂的,三言两句很难说的清楚。这使我颇费踌躇,不知从何说起。
  
  既然不知从何说起,只好从头说起。
  
  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为了生活下去,少年郑芝龙只能靠海吃海,去今天的澳门投奔舅舅黄程。在这里,聪明能干的郑芝龙取得了舅舅的赏识和信任,频繁往来于广东与日本之间
  经营贸易。在日本期间,他遇到当地华侨领袖——大海商李旦。李旦见郑芝龙身材魁伟,做事勤快,对他很器重,也很栽培。
  
  就这样,经过数十年的摸爬滚打,曾经一名不文的郑芝龙成为东洋巨贾,身价不菲。
  
  后来适逢李旦挂了,郑芝龙趁机吞并他的船队和资产,羽翼逐渐丰满起来。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侨居日本期间,郑芝龙讨了个媳妇,即出身当地望族的女子田川氏。婚后不久,他们的儿子出生了,取名郑森。
  
  这个中日混血儿后来有了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郑成功。给他起这个名字的人,正是朱聿键。
  
  梳理郑芝龙早年的经历,我深感疑惑,因为我不知道该称他为海盗还是商人,他有时是不守法及海盗,有时又是精明能干的商人,更多时候则是两者兼而有之。
  
  虽然无法定义,虽然很多事情无法说清,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郑芝龙和郑成功父子的命运与这一片碧波浪涛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无法分割,永远永远。
  
  郑芝龙个性豪放不羁,不安本分,但他也知道,称雄海上虽然风光无限,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你再牛*,也不是鲨鱼,还能一辈子在海上飘着啊。
  
  基于这样的考虑,崇祯元年,郑芝龙率领他的三万水军,和一千艘舰船,向当时的福建巡抚熊文灿投降。朝廷授予他海防游击之职,挂五虎将军印。
  
  摇身变成官军之后,郑芝龙招抚流民,建立军事据点,发展海上贸易,平定海寇,成为东南沿海的屏障,为帝国抵挡着日本人和荷兰人的觊觎。
  
  由于战功卓著,由于聪明能干,崇祯十三年,郑芝龙升任福建总兵官。
  
  弘光元年,在史可法的主张下,郑芝龙被封为安南伯。
  
  第二年夏天,弘光皇帝身死国灭,潞王监国也转瞬即逝,但活着的人总是抱着一丝希望,于是郑芝龙与礼部尚书黄道周、福建巡抚张肯堂一起拥立刚刚到达福建的朱聿键为皇帝,年号隆武。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3 20: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