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小马连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4: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3。5
  乱兵
  公元926年二月初,夜晚。
  这个世界上大概有三种人的脸色最难看,落榜的书生,戴绿帽的丈夫,最后一种是输光的赌棍。
  这一个夜晚,又光荣地产生了一位输得只剩裤衩的赌棍。从赌房出来时,两袖清风的一位低级士兵脸色铁青。
  此人,小兵皇甫晖,魏州土著。
  一般来说,打牌输了,顶多骂两声,然后想办法捞点本钱来换换手气,但这位皇甫兄因为脾气比较大,一换就要换天子。
  升职升不上去,出完差了回不了家,打牌还输了,这算什么世道?
  反他娘的。
  打定主意,皇甫晖很快找到了一些死党。
  “圣上现在是生是死都不知道,正是乱世造英雄的时候,不想碌碌无为的跟我来。”
  反了反了,真的是反了,我见过没饭吃造反的,没发工资造反的,被陷害将死时造反的,也有纯粹为了想当皇帝的伟大梦想而造反的,只是因为赌钱输了就揭竿起义的,这是头一回见。
  很快,有些同志被皇甫晖煽动了起来,但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千秋革命路茫茫。家伙已经操起来了,但从哪里下手呢?

  这位皇甫晖应该是有些造反天分的,在没有策划的情况下,马上就抓住了最关键的东西。
  欲成大事,必扯大旗,自己一个小卒子(一穷二白)要领导大家风风火火闯九州是不现实的。
  好在,这个世界上能充带头大哥的到处都是,皇甫晖领着数位敢死兄弟冲进了指挥使的家。
  刀,渗白,照着头目杨仁晟的脸。
  这位杨兄有点发憷,突然自己的手下冲进来要造反,还要他主持造反大局,实在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所以,就算刀都差点架到脖子上了,他还准备跟这些兵讲讲道理。
  “大哥这是干什么?今天的皇帝都是打仗出身的,有十万精兵,你们又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无牵无挂,要是连累了一家大小怎么办?”
  大事已发,打哈哈是不受欢迎的,皇甫晖没有废话,一刀砍下了杨仁晟的头,算是祭旗。
  杀了杨仁晟,还有后来人,另一位被看中的中层干部显然没有吸取血的教训,打死也不愿意领头。于是,皇甫晖就顺手将这位铁骨汉子的头一并砍了下来。
  这世界上还有大胆的没?
  皇甫晖一声怒吼。作为一名赌棍,输了钱怪皇帝,造反时不迟疑,杀人时不眨眼。他也算是赌棍中的极品了。很多年以后,一件事情再次见证了他的无赖。

  据史料记载,很多年以后,皇甫晖径直冲到一位节度使家里,那时,皇甫兄挂着卫将军的虚职在首都混吃等死。
  进来之后,皇甫晖一边笑着,一边不怀好意地对节度使说道:
  “当年我们兄弟一起起事,竟然还成功了,算起来,这个事情毕竟还是我起的头,现在哥哥发大财了,难道还不照顾一下小弟。”
  说完这句,皇甫晖突然拉下脸,历声说道:
  “要不然,现在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祸起坐中。)
  一个离职人员敢叫板节度使,还欺负到家里来了。这还是天子脚下,朗朗乾坤吗?
  但这位长官不敢多说,连忙摆酒,又捧出一大堆财物,方才安抚住这位颇具江湖气息的老同事。
  喝完酒,拿着钱,皇甫兄连声谢谢都没有,抬头挺胸,扬长而去。
  这位被敲竹杠的节度使之所以肯吃哑巴亏,是有历史渊源的。他跟皇甫晖之间,确有些不得不说的往事,在皇甫兄开始闹革命的那个晚上,他是一位裨将,叫赵在礼。
  皇甫晖连杀二人,最后看中了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4: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3。6

  皇甫晖口袋空空一声吼时,赵在礼在睡觉,可见其人算是心宽体胖型,出了这么大的事,还睡得着。
  但总算不是死猪一条。
  外面的门被撞开之后,赵在礼终于醒了,往外一看,只见皇甫晖一只手拿着刀,一只手提着两个脑袋,杀气腾腾地冲进来,顿时吓得连脚指甲都醒了过来。
  话说赵在礼以前是幽州刘仁恭的手下,还曾经在沧州工作多年。沧州那个地方曾经是节度使坟场,造反之事层出不穷。赵在礼一看这架势,不由得唤起了并不遥远的记忆。
  大事不妙!
  碰到这种事,走为上计。赵在礼就是靠这个才活下来的。
  连衣服都来不及穿,赵在礼从后门蹶出,摸到墙根就往上爬。但可惜,因为是干部,又有两三年没亲自上过阵,身体素质有所下降,刚爬到一半,一只有力的大手抓住了他的脚踝。
  “赵将军要去哪里?下来说会儿话吧。“
  望着那两颗血淋淋的人头,以及皇甫晖疯狂的脸猩红的眼,赵在礼先生没有任何的迟疑。
  “兄弟首倡义举,哥哥我义不容辞。这大旗,我扛了!”
  “很好,现在我们回邺都!”


  郭崇韬同志当日西征时,曾经给李存勖提过一个建议,让邺都留守张宪调到中央担任宰相。
  李存勖还算听话,果然将张宪调了回来,但没有了郭崇韬的支持,张宪就是想当租庸使都当不上,何况宰相。很快,他被打发到太原。
  这个世界冥冥之中总有些天意。如果张宪在城内,这一千多乱兵只怕进不了邺都。没有根据地,他们就会成为流寇,发展下去,顶多占个梁山当当山贼。
  郭崇韬啊,郭崇韬,你是故意留了伏笔,还是无心之作?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4: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3.7
  有管理才能的张宪调走了,留下了糊涂和尚王正言,王正言也就罢了,顶多不管事,不管事至少还比乱管事要好一点。
  这会,邺都监军史彦琼已经出色完成了李存勖交付的刺杀任务,又回到邺都主持大局。但事实证明,这位伶人监军也就能干点杀人的事。
  二月初四的晚上,都巡检使孙铎行色匆匆的找到史彦琼。提了一个建议:“
  使君,贝州乱兵已经杀到临清,看样子,他们要回魏州。请打开军库发送兵器。”
  这里说明一下,以前的兵器都是管制用品,除了当班的士兵之外,是不准把刀枪随身携带的。
  而都巡检使是专门巡察州城,镇压叛乱的职位,这位孙巡检对本职工作是有心得的,他提出只要在城外设伏袭击,这伙乱兵必然会离去。
  这是魏州兵变最好的解决办法,也是最后的机会。
  听完报告,史彦琼诡异的望着这位孙巡检,史兄弟是戏剧界的高才生,唱过的戏比人家听过的歌还多,对一些狗血剧情相当了解。
  要我发兵器,你们出了城转身就跟那伙人一起干吧。
  史彦琼笑了笑,然后掐指一算。
  “急什么,就算来,也得六天才能到魏州。”
  唱戏的就是唱戏的,有的是经验,从临清到魏州如果按戏班子下乡的速度,确实是要六天。但一个重要的疏忽是,赵在礼不太讲规矩,不按剧本说好的进场,当天深晚就攻到了魏州城下。
  这天夜晚,史彦琼打开城门,直接跑路了,做为一名监军,他当然有责任向李存勖汇报情况。
  孙铎同志组织士兵抵抗了一阵,但望着四面涌入的乱兵,明白魏州城已经守不住,此时,他倒没有就地牺牲以身殉城的愚忠思想。
  他也没有马上就逃,反而向城中央奔了过去。他是去接老娘的。
  带着老娘走吧,去投小种经略相公也好,去投史家庄也罢,最好是去梁山。魏州是呆不得了。
  领着老娘,杀开一条血路,孙铎离开了魏州,如王进一般神龙不见了尾。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4: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3.8
  这一天天亮的时候,责任人、邺都留守王正言终于醒了。
  听闻自己的邺都冲进来一伙乱兵,一向蒙胧的王正言突然清醒了,连忙下令。
  “传书吏,我要上奏此事,严惩这帮乱兵!”
  王正言同志还兼着礼部尚书,关键时刻,还能相信组织,相信法律,相信礼仪,着实难得。
  可等了半天,没有人上前。王正言虽然修过心,养过性,念过经,但看到大家都不干话,也经不过佛都发火了。
  “人都那里去了?!”
  “尚书,乱兵已经入城,大家都保命逃跑了,还能叫谁啊。”随从不忍心看王正言破了嗔戒,不禁点醒。
  世界乱了,人心散了,那里还有什么组织,什么下属。
  王正言恍然大悟,好在他只当了数年和尚,后面还了俗,所以脑筋并未完全僵化,至少还知道跑路。
  连忙走到马厮,要求管马的提供一条快马。
  “王尚书,你老婆孩子都被抓了,那里还有马。”
  什么,老婆孩子都被抓了?什么时候的事?
  王正言念了半辈子的经,现在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六大皆空。这证明,实践出真知。
  步出府门,王正言看到了赵在礼,一时之间,双腿一软,如悟空见唐僧,唐僧见观音,纳头就要拜。好在,赵兄也是厚道人。
  “尚书何必多礼,兄弟我也是被逼上梁山的。”(仓卒见迫耳。)
  魏州又回到了军人的手中,这支号称牙兵第一的魏府兵将再一次挑战天子禁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4: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3.8
  在史彦琼的努力奔跑下,不用六天就到达洛阳,向李存勖汇报了魏州兵变的消息。
  听说自己的第二故乡被人占了,李存勖真的愤怒了。
  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让魏州那帮造反专业户知道我的利害。
  可发完火之后,李存勖发现一个问题,手下无大将。
  这个世界上还有谁可以替他平定叛乱?
  关于这个问题,李存勖去问了马绍宏,马公公刚刚顶郭崇韬的班,如愿以偿的当上了枢密使,但官职的提升对智力的提升是没什么帮助的。
  马绍宏抛出了他的万能答案。
  “李绍钦可以担当大任!”
  李绍钦,自然就是段凝,马公公确有职业道德,收了段凝的钱,屡荐屡驳,屡驳屡荐,一定要办成事。这样的好人,现在不多了。
  好吧,那就让段凝上吧。
  段凝兄终于成为了招讨使,但他明显搞不清楚状况。
  段凝的东征成员名单递上来,里面的成员竟然全是他的旧部。这就奇了怪了,你把梁朝的人又组织起来,到底是为我去平叛,还是准备复辟梁朝?
  你可以说李存勖狂傲,可以说李存勖贪玩,可以说李存勖奢侈,但段凝兄,你要是认为李存勖傻,那可能你才是真的傻。
  事情办到这一步,段凝兄弟只好过一把干瘾,连总指挥的椅子都没坐热,就立马歇菜。

  段凝是不能用了,就是马绍宏愿意赌断子绝孙这样的咒也没用。但魏州的乱子总是需要人去平定的,最后时刻,李存勖的贤内助刘玉娘终于出了一个主意。
  “魏州小事,让李绍荣去就可以了。”
  李绍荣就是元行钦,刘玉娘商场中人,突然这么看得起元行钦,当然是有原因的。
  不久前,刘玉娘亲自作主,将李存勖宠爱的妃子送给元行钦做填房,据记载,这位妃子生有儿子,有可能还在哺乳期。可刘玉娘同志公然挑战妇联,违反劳动法,让这位妃子下了岗。半夜用一顶桥子送到了元行钦家。
  打压床上竞争对手,拉拢军队将领,刘玉娘一箭双雕,现在,她要用推荐彻底确认,元行钦是她的人。
  李存勖表示同意,元行钦曾经救过他的命,他办事,李存勖放心。但实际上,元行钦无法让人放心。
  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元行钦是一员猛将,万人之中可以取上将首级,但他要统率兵马,攻城夺地,就显得力不从心,我们已经介绍过,攻城是个技术活,最尖端的技术活。
  元行钦失败了,大军进驻魏州城下,劝降无用,进攻受挫。反而让魏州城内的人坚定了信心。
  李存勖终于意识到人才的可贵,也许,自己该重新装上战袍,亲自上阵。狼烟弥漫,杀声震天的沙场就像磁铁吸引着他,可正当他准备出征时,有很多人告诉他,圣上并不是无将可用,至少还有一个人可以替君分忧。
  此人是今年刚满六十,却有四十七年工龄的李嗣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4: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3.9

  老将
  三年以前,李嗣源的三千铁骑撞开了大梁的城门,不久后,李存勖也来了。
  苦战百余场,胜利终于降临。巨大的喜悦袭来,李存勖兴奋地拉着李嗣源的衣服,用头撞了一下李嗣源。(不知道撞的是哪个部位。)
  “吾有天下,卿父子之功也,天下与尔共之。”
  共之?共产主义我们奋斗这么多年还没有实现,何况这些封建分子?
  当年,项羽对刘邦说先入关者为王,刘邦还对韩信说分封天下,前蜀高祖王建说拿下成都,我们轮流当老大,朱元璋还建功臣庙,要永远怀念革命战友。
  共之,是一个理想,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经过包装的谎言。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可以分享,一杯消愁的烈酒,一个精彩的故事,一段光影斑斓的长路,自行车的温馨后座,硬盘里的多情种子,躺在铅皮盒里那块散发清香的橡皮擦。
  但绝不是权力。
  李嗣源忍着被撞疼的身体,嘿嘿一笑。
  他没有当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4: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3.10

  在攻取大梁后,李嗣源没有休息,作为主管军事行动的大将,他成了一块好用的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最经常的工作是去北方抵御契丹的入侵。那里风很大,而且契丹人很不地道,经常不按规律出牌,一会儿说来,等到了地方,他们又放人鸽子,可等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又来了。
  据后来的情报显示,阿保机同志正在攻打渤海国。为了避免李存勖拖他的后腿,经常派人来骚扰。大战还好说,骚扰太让人头疼,这是一个苦差事。李嗣源没有怨言。
  周德威,李嗣昭都战死在沙场,我还埋怨什么呢,李存审到今天都不能回中央,我还埋怨什么呢。
  就这样吧,在沙场之上,继续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第一线,李嗣源继续率领着的他的横冲军。这是一支所向无敌的精兵,更是一支让人吃惊的部队。据统计,李克用的鸦军可能是出皇帝最多的军队,而在鸦军当中,李嗣源的横冲军更是精华。在这支部队里(或从这里出来的),有许多我们已熟悉和未熟悉的名字,比如义子李从珂、女婿石敬瑭、军将刘知远……
  除了这些旧将之外,李嗣源的麾下又有了许多新面孔,比如从梁朝投降过来的霍彦威成了他的副将。
  这位霍彦威工作努力,作战勇敢,还能够对事情作出独到的判断,李嗣源很快就将他视为心腹,碰到事情就跟他商量一下。
  无论是老部下,还是新部属,包括梁朝降将,李嗣源一视同仁。在他的眼里,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守好唐朝的边疆,让天子放心。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是为臣的本分,保家卫国,也是军人的本分。
  李嗣源是个本分的人。
  而这个世界,干点坏事容易,想老老实实尽本分可不容易。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4: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3.11

  在洛阳,关于李嗣源的谣言满天飞,原因很普遍,老李没有跟伶人太监们搞好关系。
  实质上,李嗣源的处境比郭崇韬还糟糕。郭崇韬顶多要对付一些小人,至少百官还站在他身边,而李嗣源就比较不妙,除了那些宵小在攻击他外,郭崇韬也在打他的小报告。
  据郭崇韬的观察,朝廷上下,就数李嗣源这人气量恢弘,皇家的子弟(包括李继岌)都比不上他。要是放着他领军在外,一旦出事了,谁也制不了。
  郭崇韬果然有火眼金睛,就差没算到自己出事在先了。
  最后,郭崇韬建议找个借口把李嗣源办了,最起码也应该把他叫到洛阳来,卸掉军职,安排一个门卫的工作给他。
  对于这个提议,李存勖并没有采纳,不是他完全信任李嗣源,只是北方的契丹天天闹,把李嗣源调回来,让你郭崇韬上,你肯去吗?
  当然,虽然没有同意,但李存勖心里留了个神,时刻观察这位老将,看其思想上有没有什么异常。
  很快,李存勖就发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

  有一次,李嗣源领着部队去打契丹,在经过魏州时,向魏州留守张宪借五百件铠甲。
  张宪同志没有多想,不都是为了祖国的边防事业嘛,借点装备是应该的,于是在没有向李存勖汇报的情况下,私自打开武库,支付了五百付高档铠甲。
  这一下犯错误了,这些装备是御用品。
  李存勖大怒,严厉批评了张宪,并责令他到李嗣源的大营里把东西要回来。
  马上,亲自,而且你这个月的薪水别领了。
  五百副铠甲不是什么大事,李存勖也不是在为难张宪。他只是要让李嗣源明白,这天下是大家打下来的,但归根到底是我的。就算你劳苦功高,也最好搞清楚状况。
  别让我抓到你的小辫子!这是李存勖给老大哥的警告。
  可惜,李嗣源没有及时体会到这个暗示,再一次犯了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4: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3.12
  上回的伤疤还疼着,李嗣源又打了一个报告,请求将自己的儿子李从珂调到太原。理由也很充分,李嗣源有些家属在太原,父亲已经常年出差了,好歹让这个儿子能回到太原照顾照顾。
  但实质上,这是一个并不和谐的提议。一般来讲,大将领兵在外,皇帝一方面希望他打胜仗,一方面还提防着他倚仗兵权突然发难。为了让将军端正思想,精忠报国,一般就会将其家属控制。等你完成任务,一手交兵权,一手交老婆孩子。
  于是,李嗣源这个请求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况且李嗣源同志最近刚就任成德节度使,驻守镇州,你再让自己的儿子进驻太原,这黄河以北,太行内外,还不全是你老李的了。
  这些东西,我都想到了,李存勖没理由想不到,我都发火了,李存勖更是火冒三千丈。一顿怒斥之后,李从珂就别想回家了。李存勖大笔一挥,将他安排到石门镇守关防。石门镇在今天的山西大同境内,这个地方,现在煤多,以前跨境作业的契丹人比较多。
  李从珂的职位从卫州刺史变成了突骑指挥使,统率人数达到三位数,大小算个营长。这下,别说照顾家属,能把自己照顾好,活着回来就要烧高香,感谢祖宗显灵了。
  李嗣源也终于看清了形势。
  该退出了,再这样下去,只怕用不了多久,去陪儿子李从珂喝西北风事小,被安排去陪干爹李克用喝酒才是大事。

  以后,李嗣源多次提出自己年纪大了,还是让我回洛阳光荣退休吧。
  经过数次申请,李嗣源终于获准回到洛阳。李存勖给他在显要地段安排了房子,让他没事上上朝,凑个人数,有空陪着打打猎。
  李嗣源总算软着陆。
  显然,在放弃这门学问上,李嗣源要比郭崇韬更聪明一些。郭崇韬在这会儿,已经为自己争取了西征的总指挥名额。
  但不得不说,此时放弃兵权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是一个在错误时间作出的正确决定。
  回洛阳之后不到一个月,另一个人也来到了洛阳,那个人是朱友谦。紧接着,我们都知道,郭崇韬死在成都,朱友谦被杀死在洛阳城门之外。
  但这关李嗣源什么事?
  有关系的。据记载,李存勖先生在灭梁之后,一共颁发了三块免死铁券。一块给了郭崇韬,一块给了朱友谦,最后一个幸运儿正是李嗣源。就前两块的结局来看,铁券已经不是免死牌,更像一块地府单程旅游券。
  很快,李嗣源的府上就来了一个客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4: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3.13

  这位不请自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日被王铁枪在德胜城打得屁滚尿流的书童将军朱友殷。朱书童不是来看老首长的,他算是李存勖的亲军体系,跟李嗣源素无交情。据记载,在当日德胜失城事件之后,李嗣源还上了一道密表,要求追究朱友殷的失城之罪。
  朱友殷是带着笑脸进来的,而且还相当体贴,主动关心起老干部的业余生活。
  场面话都说完之后,朱友殷表情凝重,还压低了声音,用一种浑厚的男中音缓缓说了一句话。
  朱守殷不是广播学院毕业的,也没有解说过动物世界之类的节目,这么刻意振荡声带是因为他认为这样说话特有成熟老男人的范。史书的原话是这样写的:强作宿德之态,言语迟缓,自谓沉厚。
  声音虽然厚重,但内容并不厚道。
  “令公功高震主,我看还是想办法回到藩镇去比较好啊。”
  这大概意思是老同志该识点时务,早点离开京城为妙。
  这真是老虎卧槽,猴子上山了,一个什么胜仗都没打过的朱友殷竟然敢叫李嗣源滚蛋。
  朱友殷突然胆子比天大是因为,他是李存勖派来监视李嗣源的。这样看来,朱友殷还能主动打招呼示警,算有点爱心。
  但李嗣源想了想就明白了,这孙子是来给爷爷下套来了。
  这些天,洛阳山雨欲来风满楼,到处都是李存勖的密探,在打听谁家在哭郭崇韬。像李存勖的亲兄弟睦王李存乂因为是郭崇韬的女婿,在某次宴会上为丈人说了两句抱怨话,就被抓了起来。像朱友谦这样主动上京交代问题的也被干掉了(行刑者正是朱守殷),这时去跟李存勖提要回藩镇,这不明摆着心里有鬼吗?
  于是,事情清楚了,因为朱守殷同志日夜操劳,在李嗣源家门口蹲守数日,却毫无所获,所以主动出击,引诱李嗣源自个跳火坑。
  但书童毕竟是书童,书读得还是不够多,哪里是社会大学一流毕业生李嗣源的对手。
  听完朱书童的建议 ,李嗣源正色,气壮,朗声说道:
  “我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是福是祸,有什么可避的?”
  “我认命了。”
  忽悠不成的朱守殷只好灰溜溜地跑掉了,但他不会就此罢休,因为编造罪状什么的,都是小人的必修课。
  况且朱书童并不是一个人,太监、伶人们早就看李嗣源不顺眼了,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整人的好时期。
  经过不懈努力之后,这些人无奈地发现,撼郭崇韬易,撼李嗣源难。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4 05: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