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环地中海古文明——美索篇(图文版)----有_的_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0: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来也巧,石头中的一块就在这位坦白了石头下落的仁兄家里,堡垒从内部攻破后,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莱特和格林毫不费力地找齐了五块石头,但石头太大,又都嵌在遗址里,凭他们两人很难把石头弄走,于是他们找到了正在该市访问的叙利亚土耳其总督苏卜希。
  
  苏总督一看到石头就立刻拍板:“通通挖走。”
  
  莱特和格林很高兴,哈马城的居民却很不高兴,苏总督的这一命令可捅马蜂窝了,哈马人民群情激愤,纷纷上街游行示威,并高喊“砸碎圣石”、“总督滚蛋”等反动口号,因为搬运工作第二天才能进行,为了防止发生意外,苏总督临时雇用了武装人员守护石头。
  
  苏总督花了多少钱无考证,但这笔雇佣费着实没有白花,最大的那块石头从所在地运到1.6公里外的总督府就需要50多个人4头牛干一整天,沿途还要防范哈马群众的打砸抢等恐怖袭击。
  
  从清晨到傍晚,哈马城那叫一个乱,眼看石头将要运抵总督府,老天又来凑热闹,非常罕见的流星雨不期而至。
  
  恋爱中的男女喜欢三更半夜去看流星雨,“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让你的泪落在我肩膀”,多浪漫啊,但要是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我肩膀上,让你的泪落在地球上,那就是贼恐怖的一件事了。
  
  现在哈马城人民就碰到了流星雨落在肩膀上,甚至有可能砸脑袋上的情况,城内有暴乱演变成恐慌,哈马城人认为这是安拉动怒,若不把石头放回原处必将遭致灾难。
  
  要说还是领导有水平,一翻话就驱散了人们的恐慌,苏总督宣布,虽然突发流星雨,却没砸死或砸伤任何人,是吉兆,是安拉赞成哈马人民把石头献给敬爱的哈里发,人民顿时转悲为喜,示威顷刻变成庆祝。
  
  欢庆的队伍中并没有莱特和格林的身影,他们还有很多事要做,石头肯定不能运回英国(两人许诺把石头交给伊斯坦布尔博物馆),他们要抓紧时间制作铭文模版,一份送往大英博物馆,另一份则要送交给巴勒斯坦勘查基金会。
  
  莱特希望大英博物馆能破译铭文,此时他也提出一个大胆假设,这些铭文可能出自一个《旧约》中提到的神秘民族——赫梯之手。
  
  在当时别说是一般民众,就是专业人员对赫梯这个名字也是相当陌生,莱特神父之所以知道是因为的他的职业,史上排名第一的畅销书《圣经》那是背得滚瓜烂熟,但专家们基本都持怀疑态度,再说这些符号也不是一时半会能破解了的,由于没有其他更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些铭文就被简单地成为了“哈马斯铭文”。
  
  随着考古工作的广泛开展,“哈马斯铭文”在其他地区(主要在土耳其和叙利亚)也被相继发现,而且数量众多,但人们依然无法破解其含义,赫梯的出头之日,看来还得等。
  
  1879年,英国语言学家阿其波尔德•舍斯把特谢尔在“峡谷村庄”拍到的照片和 “哈马斯石头”的照片做比较,发现两处照片上的两三个符号相似,舍斯随即意识到既然存在这种应用广泛的文字,那么即使不存在一个使用这种文字的民族,也会存在一个共同的文明。
  
  当一份提到有一个强大民族曾在哈梯地区居住的埃及和亚述文件被破译后,舍斯才确定历史上很可能真的存在过《圣经》中提到的赫梯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0: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帝国
  
  1880年,伦敦举行《圣经》考古大会,舍斯在会上旧事重提,把六年前莱特神父的推断再次发表,结果跟六年前差不多,虽然反对声依然强烈,但很多人的想法已经开始松动,或许,真有一个劳什子第四帝国。
  
  之后舍斯又添了一样把火,出版小说性质的《赫梯人的帝国》(当然他是作为历史著作写的,不过虚构成分太大,太水)一书,虽然这本书的历史研究价值不大,但为一门新的学科——赫梯学开辟了道路,赫梯文明重见天日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截止到舍斯出版《赫梯人的帝国》,有关赫梯文明的实物证据已经不少,文物、铭文、甚至那个一直不能确定身份的哈吐沙遗址,所有证据都指向一个未知的民族,不过由于文字的破译几乎没任何进展,人们对这些证据也只能干看着,直到七年后一个意外的发现。
  
  1887年,第一帝国所在地,埃及。
  
  开罗以南480公里的泰勒•阿玛拉村,一批密藏的楔形文字泥板被发现,这批埃及法老埃赫那吞(这是一位非常非常有意思的法老,我们会在下卷书中重点讲到这位集史上第一个一神教的创立者、图坦卡蒙的上任法老、马凡氏综合症患者于一身的叛逆法老的神秘而精彩的一生)的外交和行政文书,文书中多次提到赫梯这个国家,有一封回信更是了得,署名是赫梯一把手苏皮鲁流马一世,信件的内容是恭贺埃赫那吞新登王位。
  
  这封回信是用当时通行的外交语——巴比伦阿卡德语写成,所以破译很容易,这批秘藏泥板中有两封用未知语言(也是以楔形文字为载体)写成的信件却很让考古和语言学家们头痛。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哈马斯铭文”还没搞定,这会又冒出了两个楔形文本,而且这两种不同的文字都指向同一个未知民族。
  
  1893年,“峡谷村庄”的考古活动开始,法国考古学家欧内斯特•强塔(ernest chantre)在村子附近又发现两块刻有未知语言的楔形文字泥板残片,1905年,其中的一块“峡谷村庄”泥板残片被送到德国亚述学家胡戈•温克勒(Hugo Winkler)手中。
  
  温克勒教授决心破译这种神秘语言,于第二年10月(1906年)组队前往“峡谷村庄”挖掘。由于正赶上雨季,温克勒教授的挖掘期只有短短的三天。
  
  时间虽短,收获却很丰盛,挖掘队三天共挖到了34块泥板,尤为幸运的是,其中大多数都是用那种未知语言写成,
  
  初战告捷,不但为温克勒教授的破解工作提供了大量资料,更加深了教授对赫梯文明存在真实性的肯定。
  
  为了找到最终答案,1907年,温克勒教授再次回到“峡谷村庄”,有了前一次的经验,威廉避开雨季,教授把挖掘时间定在了七月,这一次,他要挖票大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0: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是语言学家,温克勒教授教授只对泥板感兴趣,其他的遗址、文物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他关心的只是文字,而且他的目的也是破解这种未知语言。
  
  种地还得有个规划,温克勒教授主持的挖掘工作却没丝毫规划,挖哪算哪,不做任何地层学记录,只要泥板,其他不管。
  
  发掘工作虽然乱了点,但收获很是令人振奋,大量的泥板被用篮子装着送到温克勒教授的枝条小屋,知道的教授是在破译语言,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研究生化武器。
  
  “峡谷村庄”的苍蝇特多,而且似乎对教授的工作很有兴趣,时不时就会组团参观一下枝条小屋,苍蝇朋友们是热情让教授大为苦恼,不得已,教授只能在大夏天蒙头盖脸,并戴上手套,整个一隔离病房医生护士的打扮。
  
  为了破译工作,教授除了忍耐还是忍耐(时常还会抱怨天气和工作条件),温克勒教授在忍耐中等来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
  
  发掘工作进行20天后,温克勒教授的一位助手给他带来了一块保存非常完整的用阿卡德语书写的泥板,由于是亚述学家,读写阿卡德语对教授来说不是问题,不过当他看到那块泥板时,眼珠子还是差点掉了下来。
  
  不能怪教授心理承受能力差,这块泥板记载的内容太过惊世骇俗,它是两大帝国缔结的和平条约的具体条款。
  
  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没有之一)拉美西斯二世致信赫梯国王哈吐什里三世(破坏赫梯继承法的那位老兄),双方就条约最后细节进行拍板。就是这封信使得第四帝国正式浮出水面。
  
  这封信之所以有这么大效果是因为它的内容反映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两个超级大国缔结的和平条约,也就是著名的“银板合约”(具体情况以后会讲到),正式条约一式两份,分别用古埃及象形文和赫梯文(刻在银板上)写成,缔约时双方交换正本,另有副本两份,其中的象形文字副本被刻在埃及卡纳克神庙和拉美西斯神庙的墙上。
  
  温克勒教授对象形文字副本再熟悉不过,几乎能够全文背诵(全文比较长),这样一份重要文件绝对不会乱丢乱放,唯一可能的存放处只能是国家档案馆,这下教授可以肯定了,不但赫梯真实存在,而且“峡谷村庄”附近的遗址群就是其首都。
  
  温克勒教授又继续在“峡谷村庄”继续挖了三年,收获泥板约一万,可以的是即使有那么多资料,教授直到1912年去世,依然无法破解赫梯文。他只能在阿卡德文本中窥探一下赫梯文明的片段,除此之外,温克勒教授能做的也只是躲在树荫底下看工人挖泥板。
  
  早在1902年,挪威学者克努德特森就提出赫梯语可能是印欧语的一支。不过他的观点几乎没被人注意过(如果温克勒教授能稍微注意一下,或许他就不会带着遗憾离世了)。
  
  几乎并不代表全部,有一个人注意到了他的这一观点,并受到启发,由此打开了赫梯语的破解之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0: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乎是唯一注意到克努德特森观点并认真思考的是杰出的捷克闪语专家赫罗兹尼(Bedrich Hrozny 1879.5.6~1952.12.12)。
  
  赫罗兹尼着手破译赫梯语的时候,虽然资料已经比较充足,但克努德特森提供的只是一个方向,接下来的破译之路怎么走,赫罗兹尼还是一片茫然。
  
  此时赫罗兹尼手中有几千条用赫梯语书写的句子,熟练掌握闪语的他一直存在困惑,这些语句他基本都能读出,但就是不知道意思,就像一个会英语的读拉丁文,会发音却不知其含义。
  
  困惑归困惑,赫罗兹尼依然孜孜不倦地在这几千条语句中寻找线索。终于,一块泥板结尾栏的一个句子让赫罗兹尼眼前一亮,破译赫梯语密码的钥匙就藏在这个句子中。
  
  这句话的原文是楔形文字,赫罗兹尼把他全部改为字母文字后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先看下赫罗兹尼用字母改写后的句子“nu NINDA-an e-ez-za-at-te-ni wa-a-tar-ma e-ku-ut-te-ni”。
  
  这里面有一个符号赫罗兹尼很熟悉,很多古代语言通用,而且意思一样,它就是第二个词“NINDA-an”,意思是面包。
  
  这还没什么,当赫罗兹尼接着往下读的时候,一切仿佛停滞了,因为他看到了另两个词“e-ez-za-at-te-ni”和“wa-a-tar-ma”,后面一个几乎是英语“water”(水)的翻版,而前一个则让他联想到了古高地德语中的“ezzan”(意思是吃),有了这三个主要的词,赫罗兹尼大胆的开始破译这个句子,有“面包”又有“吃”,而且还有“水”,凭直觉,赫罗兹尼把最后一词译为动词“喝”,他还发现第一个词“mu”的发音跟英语的“now”(现在)非常接近,于是,这个3000年来没人能读懂的赫梯语句被翻译出来。
  
  “现在,你吃面包,而且你还要喝水。”——这是人类历史上破译出的第一句赫梯语。
  
  1915年11月24日,赫罗兹尼在柏林近东学会大会上宣布赫梯语是一种印欧语言,并展示了他的破译成果。
  
  让他的失望的是,他的研究成果换来的并不是掌声和鲜花,而是嘲笑和嘘声,但这位天才的语言学家并未放弃,依然继续发表对赫梯语结构的全面语法报告,并在1919年发表首批“峡谷村庄”出土泥板的译文,至此,破译赫梯语楔形密码的钥匙终于找到,不过另一把解读象形密码的钥匙还是没有着落。
  
  另一把钥匙是解读“哈马斯铭文”的关键,没有这把钥匙,靠一条腿走路的人们不能系统有效地了解赫梯文明,但现在别说头绪,连找寻钥匙的方向都不知道,人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等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0: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412:隐藏赫梯楔形文字破解密码的泥板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09: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译赫梯象形文字的工作在等待(其实并不能说是等待,只是都没进展,找不到突破口,用停滞一词也许更恰当),有关赫梯文明的考古工作却在时不时展开。
  
  真正的德国考古队(温克勒教授带的那支只能算挖板队)在20世纪初就已经对哈吐沙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除了两次世界大战被迫中断外,考古工作一直在安纳托利亚进行着(现在依然在挖)。
  
  正是由于这些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第二把钥匙慢慢走近人们的视野。
  
  1946年,伊斯坦布尔大学博塞特教授(Dr.Helmuth Theodor Bossert)在土耳其南部托罗斯山中位于卡拉提佩(Karatepe-Aslantas现在是个国家公园)的一座赫梯要塞,发现两扇相同门的两侧的装饰石板刻有赫梯象形文字(右侧石板)和腓尼基文字(左侧)石板。
  
  通过分析比较可以识别的腓尼基文字,人们逐渐了解了赫梯象形文字的释义和语法,另一把破解赫梯语的钥匙也终于被人们找到。
  
  补充一下,早在1880年,英国语言学家阿切贝尔德?亨利?赛斯(Archibald Henry Sayce)就根据一枚在伊斯坦布尔发现的双语银质印章开始破解赫梯象形文字。
  
  印章内圈刻有赫梯象形文字,外圈则刻有胡里特语(楔形文字),赛斯用这个印章的石膏模型破译了这些赫梯象形文字(到1886年底,总共有7个象形符号被破译)。
  
  赛斯虽然做的不错,但他并没有找到系统的方法,他的工作对于破解“哈巴斯铭文”几乎没什么帮助,直到1946年博塞特教授的发现,人们才真正得到开启赫梯文明的另一把钥匙。
  
  现在两把钥匙都找齐了,我们的赫梯历史也该继续了,在回到铁列平执政的那个年代之前,我们还需要解决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赫梯的首都会建在那么一个偏僻荒凉、交通不便、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
  
  一般国家的首都,不是建在交通要道就是建在靠海靠水的地方,总之得便于跟外界联系,哈吐沙则正好相反,距最近的大河有80多公里,离最近的海(黑海)则有好几百公里,由于建在山里,地势高,道路闭塞又经常下雪,别说是建都,几乎都是不人待的地方,可赫梯人偏偏就选择了再这里建造他们的都城。
  
  通过考古,我们发现,哈吐沙城在鼎盛时期规模达到1.6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五万,虽然这个民族曾经建立了第四帝国,也曾有过灭古巴比伦,灭米坦尼,胜埃及的光辉战绩,但它真正的辉煌期并不长,赫梯文明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处于守势,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牢固的藏身之所,以避免不小心被周围其他国家黑掉,所以他们选择远离敌人,在峡谷建立要塞型都城。
  
  整个哈吐沙都是围绕“防御”两字进行规划建造的,厚重的外墙,坚固的城门,高大的瞭望塔,更加厚重的内墙,八条地下秘密通道,构成一座极其坚固的永久性要塞。
  
  有了坚强的后盾,赫梯人一有机会就会向世人展示他们的实力,现在让我们重回公元前15世纪,去领略一下赫梯带给世人的惊喜。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09: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铁列平执政,赫梯就算是暂时起来了,接下来,赫梯进入了一段记载不甚明了的历史,也就是赫梯中王国时期。
  
  虽然记载混乱,但其历史却没乱,铁列平的政策确保了赫梯的可持续发展,中王国时期的赫梯怎么说也是个地区性强国。
  
  安纳托利亚并非赫梯一家独大,王国的发展一直处于周边诸国的包围之中,或是处于近东其他地区大小王国的威胁和相抗衡之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赫梯这棵发育还没完全的木就不断遭受着摧残。
  
  敌人从四面八方涌向赫梯王国,赫梯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抵抗,不过实力差点,挨了不少黑棍,亏得铁列平老兄底子打得还不错,除了时不时挨顿打,赫梯人的日子还过得去。
  
  赫梯古王国虽然算不上帝国,但实力还是不错的,K翻古巴比伦就是个例子,那时候的赫梯一把手们对外主要以征服为主,很少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国际纷争,不注意团结周围邻邦,这也导致了中王国时期的四面受敌,国力始终处于衰弱状态。
  
  哈吐沙再坚固也有被打坏的时候,特别是持续不断的冲击,赫梯人民只能边打仗边修城,在长期的挨打实践中,赫梯人逐渐摸索出经验:在自身实力不够的情况下,要想不挨打,只能签合约。
  
  说起签合约,这都是美索不达米亚大佬们玩过的东西,但赫梯没有照搬他国现成经验,而是在其基础上发展了具有赫梯特色的新合约。
  
  赫梯特色的合约可用四个字概括:欺软怕硬。
  
  对那些强劲的国家,比如铁列平执政时代的安纳托利亚强国基祖瓦特那(Kizzuwatna),两国就签订了可能是赫梯史上第一部平等条约。双方约定一把手互为兄弟,两国保持长期睦邻友好,并就权利和义务达成一系列协议。
  
  不过平等条约也不是想签就能签的,起码自己得有一定实力,铁列平是猛男,赫梯在他统治下战斗力了得,所以其他强国会给面子,签个互惠互利的平等条约问题不大,但中王国时期的赫梯除了个别猛男外,所签平等条约的对象都算不上强国。
  
  对那些不如自己的小国家,赫梯签订的是不平等条约,学名叫“附属国”条约。
  
  要让其他国家臣服,光靠以德服人是不行的,必须胳膊粗、拳头硬,阿尔努旺达一世(Arnuwanda Ⅰ)就是这么一位准猛男。
  
  在他领导下,赫梯把周围列弱揍了个遍,强迫他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他的性格不是不想冲出安纳托利亚,打向地中海,只是当时有两个国家他是怎么也打不过的,一个是北非的埃及,另一个则是美索不达米亚的米坦尼。
  
  埃及在图特摩斯三世执政期间,对西亚发动了17次攻击(后来的埃及法老们也没放松对这一地区的敲打),虽然没直接殴打赫梯,但把赫梯在叙利亚的附属国揍了个不能自理,赫梯敢怒不敢言,乖乖地做了埃及的小弟(不做就打上门来了)。
  
  另一强国也不是吃素的,在美索不达米亚拳打脚踢一阵后也瞄上了叙利亚,两大强国发生亲密接触,掐得昏天黑地,赫梯隔岸观火,除了应付不断骚扰自己的游牧民族外,积极同周边列弱搞好关系,以图雄起。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自铁列平之后,赫梯惨淡经营一个多世纪后(中间偶有疑似雄起),一位中兴之主继承王位,开创了赫梯的大场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09: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约公元前1372年,苏皮鲁流马一世(Suppiluliuma I 约公元前1372~前1334年)初登赫梯王位,发现国内虽然比较太平,但周围列弱都变成了列强(相对赫梯),当然最大的近敌加劲敌还是那个米坦尼(埃及虽强但离得远,而且国内宗教改革闹得不可开交),现在挑衅米坦尼,跟找死差不多,没办法,先忍了。
  
  凡成大事者,一般耐性都比较好,苏皮鲁流马一世就是这么一位,他不急于进攻,首先巩固了都城哈吐沙的防务,在巩固外墙的基础上又建造了坚强程度不输外墙的内墙,同时整顿军队,厉兵秣马,剑锋直指米坦尼。
  
  信心爆棚的苏皮鲁流马一世在第一次远征(公元前1366年)中遭受了人生第一次重大打击,他失败了,米坦尼毕竟不是纸老虎,能跟埃及硬抗到现在的怎么说也有几把刷子,初生牛犊的苏皮鲁流马一世远征500公里,却被打回了老家。
  
  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起码摸清了米坦尼的真实实力,苏皮鲁流马一世暗暗宽慰自己。
  
  回国后,苏皮鲁流马一世日夜操练手下士兵,积极备战,六年后,赫梯军第二次远征,越过幼发拉底河,向南行军,绕到米坦尼背后疯狂殴打。
  
  因为赫梯的崛起,埃及和米坦尼已停止互相,约为同盟,但苏皮鲁流马一世兵不厌诈,发动突然袭击,米坦尼军粹不及防,同盟又太远,米坦尼一把手急忙做了一回好汉,决定不吃眼前亏,临阵脱逃。
  
  老大跑了,下面人更是士气全无,赫梯军队砍瓜切菜般扫过米坦尼,这个显赫一时的强国就此沉沦,成为赫梯的附庸国。
  
  再说一下那位做了一回好汉的仁兄,本来做好汉是为了活命,没想到最后国也破了,自己也被手下逮回去砍死了事。
  
  收拾了米坦尼,苏皮鲁流马一世再接再厉,又一次跨过幼发拉底河,进入叙利亚境内,顺利获得七个附庸国,在攻击第八个国家的时候,苏皮鲁流马一世碰到了一点麻烦。
  
  安纳托利亚城邦国家卡尔开米什,位于幼发拉底河一个渡口,控制着一条主要商路,一把手牛得很,硬要跟赫梯过过招,结果被苏皮鲁流马一世活活围了七天,搞得自己士气全无,第八天赫梯军突然攻城,双方激烈厮杀,最后城破,苏皮鲁流马一世征服了叙利亚(通过两次远征)。
  
  苏皮鲁流马一世战绩辉煌,随着征战的不断继续,附庸国越来越多,而他也创造了一种有别于前人的管理方法。
  
  苏皮鲁流马一世以武力占领一个国家后,不仅是签个附属条约了事,也不是派个职业官僚前去管理,很多时候,他直接派出王族成员(大多数是王子)管理该国,比如米坦尼,苏皮鲁流马一世就派了自己的女婿沙提瓦查(Shattiwaza)前往。
  
  占领卡尔开米什后,苏皮鲁流马一世又派自己的儿子沙里?库苏赫前去,另一个儿子铁列平被派往阿勒颇,与沙提瓦查的委派不同,沙里?库苏赫和铁列平的头衔是王,具体来说是分封王。
  
  封王后,苏皮鲁流马一世与沙里?库苏赫订立条约,确定他的分封和沙里?库苏赫作为分封王应履行的义务。这一条约就是苏皮鲁流马一世首创,最具赫梯特色的第三种条约——封侯条约。
  
  就在苏皮鲁流马一世攻占卡尔开米什不久,埃及发生了直至今日都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件大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09: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埃及那边的事儿放一下,我们继续说说赫梯的封侯制度。
  
  自从猛人铁列平改革继承制度,赫梯王族凝聚力不断增强,虽然偶有成员之间的暴力冲突,但总体发展趋势还是好的,随着赫梯国力的不断增强,王室成员人数也在逐渐增加,怎么安排这些精力旺盛的家伙,确实是个问题。
  
  再者赫梯的地盘越打越大,怎么对新地盘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是摆在苏皮鲁流马一世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赫梯在古王国时期就在叙利亚有过占领地,但管理方法比较简单,占领地人民以前干嘛还继续干嘛,只不过多了个名义上的老大,除了逢年过节送点礼,帮老大抓个犯人之外,该怎么过还怎么过,对赫梯并没有很强的认同感,这也导致当埃及、米坦尼等强国进攻的时候,非常容易就倒戈,想想也是,谁做老大不是做啊,找个强劲的好处还多(别人看在老大的面子上不敢轻易下黑手)。
  
  要说起来,把王族成员派往占领国并不是赫梯首创,亚述就曾经干过,苏皮鲁流马一世同时代的亚述一把手阿淑尔?乌巴里特一世就让自己的外孙做了巴比伦的直隶总督。
  
  苏皮鲁流马一世发展了这一制度,搞出了具有赫梯特色的分封制,不但进一步增进了王族的凝聚力,而且使得国家能直接控制这些被占领国,国力进一步增强,也为其后迈入帝国行列打下坚实基础。
  
  赫梯正是靠着王族的团结称霸一时,但也由于王族的内讧走向没落。
  
  这会儿赫梯还没真正起来呢,覆灭的事以后再说,还是先来看看埃及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苏皮鲁流马一世围攻卡尔开米什的时候,有一天,在城外营帐里接见了一个埃及来使。使者带来一封信,信的内容的让见惯大场面的苏皮鲁流马一世也不由大吃一惊。
  
  埃及法老驾崩了。
  
  照理说死个把埃及法老虽说是大事,但不会弄得苏皮鲁流马一世那么吃惊,关键是那位死的法老不是一般人。
  
  由于史料的不完整,我们并不能确定这位升天的法老到底是谁,不过两位候选法老都是大腕,一个是埃赫那吞,另一个是图坦卡蒙。
  
  埃赫那吞自不必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一神教的创立者,上古风云人物,有人认为他就是犹太教的创立者摩西,这是后话不提,不过从这点就能看出埃赫那吞腕有多大。
  
  图坦卡蒙虽然在当时名气不算很大,但他那个金面具以及丰富多采的随葬品倾倒了无数现代人,更因为这位少年法老的死因之谜以及诅咒事件更为图坦卡蒙增添了神秘色彩。
  
  现在,这两位法老中的一位崩了,更令苏皮鲁流马一世感到离奇的是,信是这位已故法老遗孀写的,这位遗孀因为老公新丧,又没儿子,而他又不想跟一“平民”(此“平民”身份可能是仆人)结婚,所以在信上请求苏皮鲁流马一世派个儿子去埃及做他老公,这也意味着如果赫梯王子能够成行,那么,下一任法老就是他。
  
  第一帝国的继承人居然需要赫梯派遣,由此可想苏皮鲁流马一世当时是多么牛,声望遍及整个地中海,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整个西方史或许就将改写,赫梯也会因此成就巨大威名,但老天却偏偏不给赫梯这个机会。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10: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皮鲁流马一世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看到信之后没有立即答复,他觉得天上掉馅饼是可能的,但这么大一个馅饼直接砸自个儿脑袋上的概率实在不高,于是派他的私人秘书去埃及调查此事。
  
  顺便说一句,这封信在1906年被那位只对泥板感兴趣的温克勒教授在哈吐沙挖了出来,可见历史上确实存在此事。
  
  这位派去调查的秘书同志可能有点楞,说话不注意方式,直截了当就问那位埃及王后动机。太直接有时并不会起到好效果,秘书的这一问题显然触怒了王后,其实她的动机不难理解,埃及由于宗教改革,国内掐得是昏天黑地,这会儿法老又挂了,王后想找个靠山以图自保,由于苏皮鲁流马一世战绩辉煌,名气又大,而且儿子众多,所以她希望借助赫梯的势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以及稳定埃及国内局势。
  
  没想到秘书太不懂事,有些不能放在台面上的事非得摊开了说,人家好歹是第一帝国的正牌王后,面子还是要顾及的,这位王后觉得赫梯秘书的问题侮辱了她,不过还是重申了自己的立场,希望苏皮鲁流马一世派出王子接埃及法老的班。
  
  秘书回来后向上司报告了调查了情况,可苏皮鲁流马一世依旧怀疑,继续派人调查此事,一来二去,双方交涉了半年,苏皮鲁流马一世终于相信了埃及王后的诚意,决定派扎南扎(Zannanza)王子前往埃及。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挎着戒指包?我去娶媳妇儿,马上要迟到,爱老婆爱埃及,婚后要为(赫梯)人民做贡献!
  
  也许这就是扎南扎王子在去往埃及途中的真实心情写照吧,这位准新郎一路跟随从们欢声笑语,做着接班埃及法老的美梦,却没想到他这一去,法老没做成不说,反倒丢了自个儿的小命。
  
  由于老爹的疑心太重,磨叽了半天,埃及那边黄花菜都等凉了,新一任法老(有可能是原埃赫那吞的延臣阿伊)已经顺利接班,扎南扎王子则在路上离奇失踪,之后的历史上,扎南扎再没出现过。
  
  扎南扎王子极有可能是被谋杀了,再罗嗦一句,那个归天法老的候选人其实有三个,还有一个是与埃赫那吞共同执政的斯门卡拉(第18王朝第11王),这位老兄在25岁的时候也死了,死因离奇。
  
  苏皮鲁流马一世的迟疑不但没能跟埃及连上姻,更葬送了自己儿子的性命,由于这么大的一个便宜没占上,苏皮鲁流马一世的幸运也到了头,上天已经决定抛弃这位赫梯的中兴之主。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老天这么给面子,苏皮鲁流马一世却一点也不兜着,他不倒霉谁倒霉?
  
  爱子的离奇失踪让苏皮鲁流马一世有了对埃及在迦南和北叙利亚的附属国动粗的借口。
  
  扩张战争进行的很顺利,大片土地被赫梯攫取,赫梯的疆域也从安纳托利亚西部的爱琴海向南到达黎巴嫩的山区,向东则从地中海延伸到美索不达米亚北部,总面积达67.5万平方公里的强大帝国。
  
  但是很不幸,公元前1334年,由于染上军队从叙利亚带回的瘟疫,苏皮鲁流马一世医治无效,撒手人寰,一代中兴之主就此告别历史舞台。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8 13: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