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11: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九章 孟尝君与伐秦之役(3)



  此时的田文已证明自己的非凡才干,而且羽翼渐丰,田婴最终决定让他来继承自己的家业。不久后,田婴去世,田文成为薛邑的主人,称为“孟尝君”。此后薛邑这个地方更热闹了,形形色色的人抱着不同的目的云集于此,连各国被通辑的罪犯也把这里当作避难的天堂。依靠父亲留下来的庞大资产,孟尝君来者不拒,凡前来投靠者,一律优待,让他们在此安家立业。当然,来的人这么多,不乏骗吃骗喝的,但孟尝君照样收留,这也是一种做秀,表明他胸怀宽广,慷慨好义,他的看法是,只要这些人中有几个有才之人,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其本领才华,那就算赚着了。他用这种手段来招揽天下豪杰士人,不用说,声名更加显赫,风头盖过齐王,门下食客三千,几乎成为齐国国内的一个小朝廷了。
  孟尝君的交友之道,不论出身贵贱,一律平等待之。他是个十分心细的人,心细到什么程度呢?这里举一个例子,凡有宾客前来,他就亲自接见,还安排一个随从躲在屏风后面,任务是记下他与宾客的谈话内容。孟尝君与宾客寒暄时,呵长问短,询问家在何处,家人的生活情况,宾客离去后,他便查看纪录,派人给宾客家人送去礼物。这种做法无疑令宾客十分感动,没想到自己随口说出的话,却被细心的孟尝君都记下了。
  还有一件事可以看出孟尝君的平等观念。有一天晚上,他招待几位宾客吃晚饭,其中有一位宾客有点怪僻,吃饭的时侯把案台前的烛光遮住了,这么一来,其他宾客看不清他案台上摆的是什么酒菜。有一名宾客心想,这个家伙把烛光给遮了,肯定他的饭菜跟我们不一样,心里便窜起一团愤怒的火焰:孟尝君你不够朋友,你有偏见,你让别人吃好酒好菜,我等吃的东西低人一等。这一愤怒之下,他拂袖离席,饭也不吃了,向孟尝君拱手告别。孟尝君心里犯纳闷,怎么吃一半要走人呢?他赶紧把这名宾客拦下来,问个明白。该食客气乎乎地说,听说您对宾客一视同仁,可是今天却给别人开小灶,那家伙还黑着灯,怕我们瞧见了。听到这里,孟尝君微微一笑,他走到自己的案台前,端起饭菜走到这位挑食的宾客面前,让他比较一下。这宾客一看,脸上露出羞愧的表情,原来连主人孟尝君所吃的饭菜,也跟宾客们一样。人家可是有权有势、名满天下的公子,我不过才是混吃混喝的食客,还挑剔这挑剔那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嫌饭菜不上档次——这位宾客的脸刷的变红了,仿佛在座的所有人都对他投以鄙夷的眼光。这个脾气颇大的客人羞愧难当,晚上回到家后,觉得没有脸见人,自己用剑割断脖子,自杀死了。
  在那个时代,孟尝君是一名社交大师。每个宾客都认为孟尝君跟自己特别亲近,心里也觉得特别自豪,由此可见他是一位洞悉人性的大师。可是孟尝君也不是一位完人,他有缺点,他的宾客鱼龙混杂,其中不乏残暴奸邪之人。作为一个立国很久的国家,齐国与鲁国、邹国一样,都是崇尚仁义礼仪之邦,可是随着一大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冒险家与投机分子涌入薛邑,这里的民风渐渐就变得不那么纯朴了。孟尝君家中高朋满座,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对国家有用之人,他在高标自己慷慨好义的同时,也免不了有沽名钓誉之嫌。

  薛邑成为齐国的另一个小朝廷,这无疑令齐宣王十分不快,也正是这个原因,孟尝君并没能如愿以偿地成为齐国的宰相。齐宣王去世后,齐涽王继位,仍然不愿意起用孟尝君,这使得孟尝君心里十分不痛快,有一种怀才不遇的失落感。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秦国人突然向他招手了。
  公元前300年,有一位不速之客来到了薛邑。这可不是一般的宾客,他就是秦昭王的弟弟泾阳君。这一年,秦昭王为了打击楚国,有意拉拢齐国,便派弟弟泾阳君到齐国去当人质(此事详见前文)。泾阳君入齐国后,先拜访了孟尝君,吹捧他慷慨好义,自己非常钦佩其为人。然后泾阳君话锋一转,对孟尝君这么一个有本事的人却没得到政府的重用表示惋惜,并表示倘若孟尝君有意入秦,那必定设高官厚爵以待,让他的才华有用武之地。
  这一席话,深深打动了孟尝君。终日呼朋唤友,这不是他的理想,他招罗这么多食客,是为了能大展身手,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不想自己在齐国没得到重用,反倒是秦国人热情来邀请他了。他决意要到秦国去,闯出一片天地。这个决心下得有些草率,因为他跟苏秦、张仪、公孙衍这些人不同,他身份是齐国公子,而齐国与秦国两大强国之间一直是明争暗斗。他的那些宾客们纷纷反对这个草率的决定,但孟尝君一点也听不进去。门下食客的劝告,孟尝君可以不听,但苏代的一番话,却令他不得不三思而行。苏代是齐国最著名的谋士,他对孟尝君说:“秦国是虎狼之国,您这么去了,要是回不来的话,那岂不是让人所耻笑吗?”这话说到孟尝君心里去了,因为他颇好面子,沽名钓誉,万一让秦国人给扣留了,那确实大没面子了。罢罢罢,还是算了,这样孟尝君中止了他的计划。
  可是似乎是命运早已安排好似的,不久后,孟尝君还是前去秦国了。
  这一次,并不是他自己想去的,而是齐涽王派遣他前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0: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九章 孟尝君与伐秦之役(4)




  第二年,即公元前299年,秦国打败了楚国,并诱执楚怀王。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有泾阳君在齐国当人质,齐涽王对楚国人的失败无动于衷,自始至终都没有出手相救。泾阳君的任务完成了,准备回秦国去,齐涽王便派孟尝君护送他回国。齐涽王为什么要派孟尝君去秦国呢?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想说服秦昭王释放楚怀王。
  到了咸阳后,秦昭王与孟尝君见了面。秦昭王对孟尝君的大名早有耳闻,闻名不如见面,这位齐国公子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弟弟泾阳君的力荐,秦昭王打算把孟尝君留在秦国,让他担任秦国宰相。
  这时有个人给秦昭王打小报告说:“孟尝君田文才华横溢,又是齐国公子,如果当上秦国宰相,可以想象他一定会先考虑齐国的利益,而后才考虑秦国的利益。这么一来,秦国岂不是危险了吗?”秦昭王一听有道理,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秦昭王这个人,深得厚黑学的真髓,这点从他诱执楚怀王一事上就可以看出来。既然孟尝君是个人才,又不能为我所用,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囚禁起来,不许他回齐国,或者更简单的一个办法,把他杀了省事。
  这里我们不禁要感慨一下,秦国曾经是一个很讲义气的国家,可是自从商鞅、张仪这些人到来后,弃道义如粪土,成为一个崇尚强权、蔑视公理的野蛮国度。商鞅曾经诱执魏国的公子卬,张仪曾多次忽悠楚怀王,到了秦昭王时,那就更加变本加厉了,不仅用下三滥手段诱执楚怀王,连作为齐国使者的孟尝君都要算计。

  可是孟尝君可不是楚怀王那样的傻冒,他门下食客三千,朋友遍天下,自然耳目众多,很快便得悉秦昭王的阴谋。可是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羊入狼穴,如何逃生呢?只要秦昭王命令一下,一支武装小分队就足以把孟尝君这个使节团一网打尽了,所以必须要阻止秦昭王签署这个命令。能改变君王意志的人不多,可是君王作为男人,总有一个弱点容易被击破,这个弱点就是他所迷恋的女人。孟尝君决定从秦昭王的爱妾身上入手,收买她以达到目的。
  孟尝君派了一位能说会道的宾客去见秦昭王的爱妾,请求她在秦王面前多说几句好话,请齐国使团能顺利离开秦国。这位王妃倒没有拒绝,但提出一个条件:“我希望能得到一件白狐裘衣。”
  王妃怎么提出要一件白狐裘衣呢?原来孟尝君出使秦国时,送给秦昭王一件厚礼,这件厚礼就是白狐裘衣。这件裘衣可不一般,皮质纯白,做工精细,华丽而高贵,价值千金,堪称天下无双。当时王妃一看到这件白狐裘衣时,就喜欢得不得了,要是能穿在身上多好呀。可是秦昭王并没有把这件裘衣送给爱妾,可能是想到后宫佳丽这么多,大家争着想要,不好分配,干脆就藏在王宫的仓库里。爱妾得不到裘衣,心里自然不愉快,如今孟尝君既然找上门了,有求于自己,正好可以向他索取一件狐裘。
  这下子孟尝君犯难了,要知道此裘衣是稀世珍品,要到哪再弄一件呢?他想不出办法,就把跟随自己门客们都叫过来,大家一起商量要怎么办?这些个门客面面相觑,也想不出办法。正当孟尝君要绝望之时,有个门客举手了,“我来试试吧。”孟尝君往发出声音处一望,这个门客原来就是街头小混混,专干偷鸡摸狗之事,经常在半夜三更天翻墙到别人家“借”东西,练就一身猎狗般敏捷的身手。“我乘夜半三更时,翻墙入秦宫,从仓库里把白狐裘衣偷出来。”此话一说,大伙儿都翘起大拇指,此计大妙呀。
  果然,入夜后,此人翻墙进了王宫。他有一大本领,会学狗叫声,所以王宫卫队听得有动静,想去查看时,他便狗叫几声,卫队士兵一听,原来是只野狗跑进来了,用不着担心了。就这样,他潜入到仓库中,把白狐裘衣给偷回来了。
  裘衣到手后,孟尝君赶紧差人送给秦王爱妾。爱妾一看,果真是自己最喜欢白狐衣呀,看来孟尝君公子果真言而有信。于是她就在秦昭王面前向孟尝君求情,昭王拥爱妾在怀,心情大悦,也懒得去管什么孟尝君了,发了张通行证,准许齐国使团离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0: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九章 孟尝君与伐秦之役(5)




  拿到通行证后,孟尝君一刻也不敢停留,赶紧备了马车,飞驰离开咸阳城,一个劲地向东飞奔。他很清楚,秦王只是一时犯糊涂,才会准许他离开,一旦清醒了,必定会收回成命,到时就算他有三头六臂,也逃不出秦王的魔爪了。事实证明孟尝君的担心是对的,很快,秦昭王就后悔了,他派出快骑前去追赶孟尝君一行人。
  我们必须说,孟尝君是个非常心细的人。他一边逃,一边还不忘另一件事,把通行证上的名字给改了,改了个张三李四之类的名字。这样每经过一个关口时,就不会雁过留痕了,不会引起注意。就这样,这一行人赶到了函谷关。
  过了函谷关,就出了秦国的地界了。当他们风尘仆仆到了函谷关口时,已经是后半夜了,关口大门紧闭。由于函谷关是东来西往的交通要道,既是军事要冲之地,同时也有很多商人出入。到了晚上时,函谷关就会关闭大门,禁止通行。那什么时间才开门呢?天亮之前就得开门,因为商人们往往起早贪黑,天还没亮就得进关或出关去打点生意。可是当时又没有时钟手表或手机,黑灯瞎火的,怎么知道是几点呢?于是这里便立了一个规矩,雄鸡鸣叫时,就是打开关门的时候。
  可是孟尝君这一行人来得不是时候,离鸡鸣时间还早呢。怎么办,大家又是心急如焚,呆在这里,总是不踏实,只有出了函谷关才算安全了。这时又有一个门客勇敢地站出来说:“让我来试试吧。”他又有什么本领呢?会学鸡叫!您还别说,这学起来可真像,他这么一叫,结果附近的公鸡听到了,也争着鸣叫起来。睡眼惺松的士兵一听,条件反射了,还以为马上要天亮了,便与往常一样,把关门打开了。孟尝君递上通行证,证上的名字已经改过了,因此这些秦国士兵没有任何怀疑,让他们顺利出了关。
  孟尝君等人出关后不久,秦国的追兵就到了,可是已经迟了。就这样,这群狼狈不堪的逃亡者总算成功地脱离虎穴,安心地踏上归国的旅程。
  这次死里逃生的惊险经历,主要归功于两个人,一个是狗盗之徒,成功偷得白狐裘衣,另一个是鸡鸣之徒,诱骗秦国人提早打开城门。这两人都是孟尝君门下食客,当初孟尝君出使秦国时,在挑选随行人员时,把两人都挑选进来,可是其他门客十分不服气,认为这两人就是街头小混混,没什么本领,打心里眼瞧不起这两人。可不料街头小混混也有自己的本事,在关键时刻,成为齐国使团的大救星。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来,孟尝君的这些食客,真是五花八门。尽管门客们因此对孟尝君的用人之明十分钦佩,不过在有识之士看来,这实在算不上什么光荣的事。一千年后,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对他的评价是:“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很明显带有鄙夷之意。可是我们必须说,孟尝君并非徒有虚名,在接下来的伐秦之役中,他的表现还是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原本是一次普通的出使任务,却差一点让孟尝君丢了性命。当时舆论的矛头直指齐涽王,苏代就曾经说过,秦是虎狼之国,不讲道义,你想想,这些年秦国干了多少不干不净的事呢?齐涽王却把孟尝君派到秦国去,有何居心呢?显然,齐涽王面对舆论的压力,内心也惶恐不安,为了表示自己与孟尝君绝无过节,他任命这位名满天下的公子为齐国宰相,主持政务。可以说,孟尝君也因祸而得福,终于有机会在政坛上大展身手了。
  我们说过,孟尝君这个人特好面子,他名闻天下,可偏偏在秦国遭到羞辱,还差一点送了命。此仇不报,非君子也。担任齐相后,孟尝君发愤图强,筹划报仇雪恨,打算进攻秦国。在这几年里,齐国在外交上的成就可圈可点,与魏、韩两国关系不错,三国曾经在公元前303年与301年两次共同出兵讨伐楚国。于是孟尝君派人前往魏、韩两国,说服魏襄王与韩襄王,联手对付秦国。
  自从秦武王攻略宜阳(公元前307年),秦国与魏、韩两国的关系恶化了。公元前306年,秦国派樗里疾与甘茂攻魏,后因甘茂半途逃亡而罢兵。在魏冉平定“季君之乱”后,秦昭王的地位得以稳固,中断数年的对外扩张政策继续得以执行。公元前303年,秦攻魏,取蒲阪、晋阳、封陵数城;同年,秦攻韩,取武遂。在秦国的武力压迫下,魏、韩倒向齐国并不出人意料。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0: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九章 孟尝君与伐秦之役(6)




  当时的天下大势是这样的:齐国与秦国各自称雄于东西方;魏、韩两国倒向齐国;崛起中的赵国意图吞并中山,在外交上采取“结秦连宋”的政策,借秦国之力制约齐国,以免齐国干涉其攻略中山;楚国由于外交上的反复与军事上的惨败,成为孤家寡人,在国际上孤立无援;燕国表现低调,在经历亡国、复国之痛后,苦练内功,无意卷入国际纷争。
  公元前298年,齐、魏、韩三国联手,由孟尝君担任主帅,进攻函谷关。
  应该说孟尝君的攻秦的时间选择上相当不错。我们在上一章中说到,秦昭王诱执楚怀王后,楚人立楚顷襄王,秦王大怒,大举出兵进攻楚国,取得斩首五万与略十六城的辉煌战绩。在秦、楚交锋之际,孟尝君冷不妨带着三国联军杀向函谷关,这远远出乎秦昭王的意料。孟尝君夺取函谷关的愿望很强烈,毕竟当初他在这里吓出一身冷汗,最后还是依靠鸡鸣狗盗之徒才得以逃亡,现在雪耻的机会来了。
  仓猝应战的秦军被三国联军打败了。在历次战争中,秦国军队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是我们不应当低估其他诸侯国的军事力量。战国七雄中没有弱旅,而齐、魏、韩三个大国联合起来,军事力量绝对不比秦国差。

  秦军失利的消息传来咸阳后,秦昭王十分震惊,自从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日益强大,很少受到外来侵略。这时的他心里颇为后悔,当时怎么没有把孟尝君杀了呢,现在这个人成了秦国的心腹之患。虽然秦国的军事力量十分强大,可是精锐兵力尚在楚国,来不及调往函谷关战场,因而秦昭王打算以割地的形式与孟尝君谈和。
  秦昭王召来宰相楼缓,对他说:“齐、魏、韩三国的兵力十分强大,深入我国,我打算割让河东三城(武遂、封陵、齐城)跟他们讲和,您看怎么样?”
  楼缓回答说:“割让河东三城,对秦国损失很大,避免战祸又是国家最大的利益。大王何不召公子池来商量呢?”公子池是秦昭王的庶兄,被认为是有智慧、有谋略的人。楼缓是赵国人,他比较滑头,秦昭王想割地讲和,他并不发表意见。为什么呢?倘若他建议割地,日后秦昭王反悔了,那他就倒霉了;倘若他不建议割地求和,孟尝君的联军要是一直打到咸阳,那秦昭王势必又要怪罪于他。所以楼缓就打起太极,把球推给公子池。
  公子池也是个聪明人,他毕竟是秦昭王的庶兄,有些话可以放开来说,于是便道:“大王您割地讲和,日后肯定要后悔的;如果不割地讲和,也要后悔的。”
  秦昭王听得糊里糊涂的,不明白什么意思,便问说:“这怎么说呢?”
  公子池答道:“大王如果割地讲和,三国捞到利益后,会心满意足收兵离去。可是到时大王会后悔:可惜啊,三国联军本来就要离开了,我却偏偏送给他们三座城邑。如果不割地谈和呢?要是三国联军越过函谷关,进逼咸阳,那秦都就危险了。到时大王可能又会后悔:哎呀,我怎么会因为吝惜三座城邑而放弃与三国谈和呢?”
  说到这里,秦昭王听明白了。
  作为臣子,楼缓与公子池都害怕担当责任,不敢做最后的决断。能作决断的人,只有秦昭王自己。秦昭王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果断是一位优秀君王必须具备的品质,于是他最后拍板:“两害相权取其轻者,我宁可因为割让三城而后悔,也不愿意因为咸阳遭到危险而后悔。我决定要割地求和了。”

  对于秦昭王的割地求和,孟尝君又有什么打算呢?
  当时孟尝君以三国之师攻秦,粮食紧张,便派人前往西周,要向西周借点粮食。此时的周室形同小诸侯,周赧王对孟尝君的要求十分不痛快,但又不敢拒绝,怎么办呢?这时,有一个人自告奋勇前去游说孟尝君。据《史记》“孟尝君列传”,前往游说孟尝君的人是苏代,不过《战国策》中所记却是韩庆,考虑到苏代此时仍为齐国谋士,故而笔者采纳《战国策》的说法。
  韩庆拜见孟尝君后,说道:“齐国军队替魏、韩两国攻打楚国,花了九年的时间才夺取宛城、叶城以北的土地,壮大了魏、韩两国的势力。如今又进攻秦国,这不是又要进一步增强魏、韩两国的力量吗?”考查史料,公元前301年,齐、魏、韩三国联合进攻楚国,在齐将匡章的指挥下,取得垂沙战役的胜利,楚国宛城、叶城以北的土地为魏、韩两国所瓜分。齐国与魏、韩两国结盟,大约是公元前310年,是年张仪由于与秦武王不合而离开秦国,遂使魏、韩先后叛秦,转而与齐国相好。
  韩庆的言外之意,齐国卖了苦力,最后捞到好处的却是魏、韩两国。要知道齐国与秦国相距遥远,就算攻城略地,也不可能把秦国的土地并为己有,最后还不得送给魏国与韩国吗?兴师动众,对自己却没有任何好处,不是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0: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九章 孟尝君与伐秦之役(7)



  这话一说,孟尝君的心不由得“呯”的一跳。这时韩庆又说道:“要是魏、韩两国南面没有楚国的威胁,西面没有秦国的威胁,疆域不断扩大,国力不断增强,那就会越来越看不起齐国了。要知道天下万物,兴衰在不停地更替,力量对比此消彼长,我暗地里真的很为您担心哪。”
  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没有永恒的友谊,孟尝君心知肚明。他以三国之力攻打秦国,目的是要报仇雪耻,可是要是好处都让魏、韩两国独吞,自己也觉得心有不甘。那要怎么办呢?老奸巨猾的韩庆提出一个妙策:“您可以虚张声势假装要大举进攻的样子,暗地里与秦国讨价还价。楚王(指楚怀王)不是被秦国人扣押着吗?您以武力手段迫使秦国归还楚王,并要求楚国割让东部土地给齐国。秦国为了自保,一定会交出楚王,而你则一举三得:楚王一旦获释,必定会对齐国感恩戴德;而齐国得到楚国东部之地,则会更加强大;同时,您的封邑薛地可以不受楚国的威胁,世世代代都可免于祸患了。秦国仍然十分强大,赵、魏、韩三国受到秦国的威胁,要更加依赖齐国,对齐国一定会更加尊重的。”
  此计大妙!孟尝君听得心花怒放。可是韩庆的目的,并不是真的为齐国人着想,而只是想完成周赧王交给的任务,不打算借粮给三国联军罢了。
  正好在这个时候,秦昭王派公子池前来谈判,孟尝君便依韩庆之计,乘机提出要求释放楚怀王。原本公子池是打算来割地请和的,不料孟尝君却是要人,这样秦国倒省下三座城池,这何乐不为呢?秦国方面答应孟尝君,将释放楚怀王,同时要求三国联军从函谷关撤军。这样,这场战争便宣告结束。三国联军撤退了,向来没有信用可言的秦昭王又一次食言,拒绝履行释放楚怀王的承诺。
  孟尝君的如意算盘最终成了竹篮子打水——空欢喜一场罢了。

  但孟尝君并不是一个肯轻易放弃的人,既然秦国人毫无信用可言,那也休怪我无情了。他开始着手准备第二次伐秦之战。两年后,即公元前296年(秦昭王十一年,齐湣王五年),一支由齐、魏、韩、赵、宋五国组成的联军,浩浩荡荡杀向秦国。
  与两年前的伐秦之战相比,这次联军的力量更强大了,赵国与宋国也加入讨秦联盟。此前赵国不是奉行 “结秦连宋”的政策以遏制齐国么?怎么又反过来与齐国联手对付秦国呢?这是因为时局已经发生变化了。是年,赵国灭了中山,实现多年来的奋斗目标,其战略规划也出现新的调整,转而联齐攻秦。
  有些资料称孟尝君第二次伐秦的起因是楚怀王之死,但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极低。如果孟尝君是以“为楚怀王报仇”为口号,联合东方诸侯进攻秦国,那怎么解释五个国家都加入讨秦之战,独独楚国没有呢?而且孟尝君兴师动众,只为楚怀王报仇,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很显然,孟尝君讨秦时,楚怀王还未死,他还幻想从这个落魄君王身上捞到楚国的土地呢。
  此次进攻依然兵锋很盛,攻至盐氏(山西运城)。虽说这回秦军并没有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但来者不善,反秦联盟已从三国增加到了五国,特别赵国的军事力量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一向霸气逼人的秦国也露出怯意,言而无信的秦昭王又一次推出“割地求和”解困战术。
  大约是在这个时候,被囚多年的楚怀王在悲愤与疾病的双重打击下,郁郁而死。楚怀王一死,孟尝君的如意算盘就落空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无心继续发动对秦国的攻势,因为攻城略地所得的一切好处,只会落到其他国家头上,对自己终究无益。这样,他同意了秦昭王的“割地”条件,根据该协定,秦国归还韩国河外之地及武遂(山西垣曲东南),归还魏国河外之地及封陵(山西永济西南)。在交割完毕后,多国联军从秦国地盘撤军,第二次伐秦之役结束。

  孟尝君在公元前298年及296年两度发动的伐秦之役并没有重创秦国的军事力量,但其意义仍不可低估。秦国数十年来在东方鲸吞蚕食,不可一世,在孟尝君的攻击下第一次遭到挫折,虽然谈不上损失惨重,但“割地求和”毕竟颇为颜面扫地。同时这也证明了齐国确实是秦国的一大对手,在诸侯中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够越数千里发动对秦国的进攻,这绝非易事。
  后世史学家黄世三评论说:“秦之强未有能抑之者,孟尝君有此豪举,非他人所能及也。”这个评价是中肯的。也正因为如此,光把孟尝君当作“鸡鸣狗盗之雄”,无疑不太客观。在孟尝君之前,齐国尽管称雄于东方,却从来没有扮演过领袖群雄的角色,可是孟尝君做到了这一点,大大提升齐国在国际上的威望。
  历史事件总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环扣着一环。孟尝君发动讨秦之役,把齐国与秦国的对抗推向高潮,鹤蚌相争,渔翁得利。雄才伟略的赵武灵王在两强相斗的缝隙之间,以雷霆霹雳手段,灭中山并其地,为赵国打开一片新天地。
  这个韬光养晦的雄主,一位原本实力平平的诸侯,如何把赵国打造成为战国后期最英勇善战的国家呢?接下来,我们就要把目光转到北方,来看看赵武灵王的奋斗史。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0: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章 胡服骑射(1)



  公元前326年,赵肃侯病逝,他的儿子赵雍继位,这就是战国史上响当当的赵武灵王。成为一国之君,这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可是对赵雍来说,他非但没有沾沾自得,反倒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这一年,在父亲的葬礼上,来了一大帮人。秦国、楚国、燕国、齐国、魏国纷纷前前吊唁,可是来者不善,这些国家都带来成千上万的士兵。与其说是来参加葬礼,倒不如说给新上台的赵雍一个下马威。你想想,身为赵国的新君主,却眼睁睁地看着数万名外国士兵前来展示武力,他心里的滋味会是如何呢?
  这一切,只有一个理由,就是赵国的实力不济。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在七雄中,赵国的国力仅胜过燕国,逊于其他五国。在战国之初,天下最强大的国家是晋国,自三家分晋后,三晋内斗不断,使得魏、赵、韩的国力在无休止的战争中被削弱了。在旷日持久的三晋战争中,赵国尤其狼狈,在公元前353年至351年,赵国首都邯郸城沦陷于魏军之手达三年之久。与此同时,锐意进取的齐国与秦国在著名君主齐威王、秦孝公的励精图治之下,后来居上,国力蒸蒸日上,一举超越三晋,成为新的霸主。
  年轻的赵雍意识到赵国的处境日益不妙。在他上台前六年(公元前332年),齐国与魏国联手进攻赵国,赵国难以抵挡,只是在关键时候,想起老祖宗赵无恤曾经使用过的水淹战术,决黄河之水以阻止齐、魏联军的深入,勉强挫败强敌的入侵。四年后,即公元前328年,秦国从西面大举入侵,与赵军战于河西,赵军大败,大将赵疵被杀,蔺城、离石两城被攻破。
  赵雍就是在国力式微、风雨飘摇的背景下,成为赵国新的君主。

  据《史记》所载,赵雍即位时“年少”,“未能听政”,我估计此时赵雍年龄可能在十三岁至十五岁之间。正因为如此,大国诸侯欺他年少,纷纷带着大军来参加赵肃侯的葬礼,颇有砸场子的味道。在战国七雄中,只有韩国没有带兵前来炫耀,这是因为韩国与赵国长期以来都是盟友关系。
  对赵雍来说,齐国是第一号强敌,可是面对齐国的进攻,他几乎束手无策。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元年),齐国大将田盼率领大军进攻平邑,赵国与韩国联手抵御齐师,可是仍然被打得大败。在此役中,赵国大将韩举(一说是韩国大将)被俘,平邑、新城被齐军占领。在军事上,赵国远不是齐国、秦国的对手,怎么办呢?惟一的办法,就是积极调整外交策略,促使三晋重新联合,共同进退,一致对外。
  赵国的政策开始出现巨大的转折。在赵雍的努力下,赵、韩两国与魏国结束长期以来的军事对抗,转而走向联合。在赵雍上台后的第一年,就实现了与魏国的和平,魏惠王与韩宣王携太子访问赵国,实现三国关系正常化。与魏国实现弭兵,对赵国来说意义深远,少了一个强敌,多了一个盟友。
  两年后,即公元前323年,“结盟运动”又一次取得丰硕成果。魏、韩、赵、燕、中山五个国家联合,互相承认对方的王号,即“五国相王”,共同对付齐国与秦国的威胁。根据“五国相王”的约定,赵雍的身份也从“赵侯”变成“赵王”,也就是赵武灵王。可是赵雍自己却不愿意使用“王”这个尊贵的头衔,为什么呢?赵国这些年来外患不断,在战争中屡屡败北,哪来什么王者之范呢?他自己这样说:“没有王的实质,怎么敢拥有王的虚名呢?”在国内,他不称王,而称“君”。他不稀罕王的称号,但他却有王者应该具有的雄心,只有国家强大,王冠才有意义,否则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称呼罢了。

  可是要怎么强国呢?
  此时的赵武灵王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想法,或者说没有一个超越常规的思维。在内政上,他举用贤能,在六个辅佐他的大臣中,有三个是学问广博的老师,有三个是司过,就是专门指出他所犯的错事。他还重用赵肃侯时的贵臣肥义,肥义这个人是赵武灵王时代一个重要的人物,后面还会提到。在外交上,赵武灵王的政策是联合魏、韩等诸侯,共同抵制秦、齐的扩张。可以说,在赵武灵王统治的早期,尽管兢兢业业,可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制度,因而赵国的国力并未能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为了抑制秦国向东扩张,赵武灵王在公元前318年参加了由楚怀王为纵约长的合纵运动,与楚、魏、韩、燕等四个国家组建联军,进攻函谷关。可是因为各国心志不齐,这次出兵虎头蛇尾,草草而终。中原合纵运动令秦国与齐国深感威胁,两国于公元前317年对三晋展开夹击,齐国兵团在观泽之战中大败赵、魏联军。紧接着(公元前316年),秦国进攻赵国,攻取中都、西阳等城邑;次年(公元前315年),秦国再度发动对赵国的攻击,打败赵国大将赵英。
  这一系列的败仗,令赵武灵王威风扫地,赵国的军事力量遭到重创。可是噩梦还在延续。公元前314年(赵武灵王十二年),赵的邻国中山突然发动侵略,在长子(山西长子西南)打败赵国军队,同时中山军队还向北挺进,击破燕国兵团。这个令人忽视的狄人国家突然发威,攻城略地,国土面积方圆数百里,大小城池数十座,已成为赵国的又一劲敌。屋漏偏逢连夜雨,赵武灵王还没得及有喘息之机,在公元前313年,秦国的铁蹄又一次踏入赵国的土地,名将樗里疾挥师攻赵,俘虏赵国大将赵庄,又一次占领蔺城。
  连续五年的时间,赵国连遭败绩,被打得都打不到北了。这对于赵武灵王来说,真是沮丧失落的五年,为什么他的雄心壮志,却换不来赵国的强大呢?问题出在哪呢?强国之路又在何方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0: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章 胡服骑射(2)




  赵武灵王必须痛定思痛,反思自己继位十几年来的政策方针。
  外交策略必须要调整。赵国在外交上的思路,是联合魏、韩,共同抵制秦国与齐国。在十几年里, 赵国积极参加诸侯的“合纵”运动,可是扮演的只不过是小角色。在“五国相王”时,魏国是老大;在“五国伐秦”时,楚国是老大。这些合纵运动非但没有给带来好处,反而令赵国蒙受巨大的损失。在这个时候,赵武灵王总算明白一件事:国家的命运,应该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去依赖别人的力量。
  那么赵国有没有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富国强兵呢?有可能。从地理位置来说,赵国不算最好,但仍具备有利条件。在三晋中,魏国与韩国地处四战之地,周围强国林立,难以有拓展空间,这也是这两个国家日益衰落的原因之一。赵国的邻国中,东有齐国,西有秦国、南有魏国,东北有燕国,这四个国家均是大国,以赵国的实力,无法打这些国家的主意。然而赵国仍然有可以拓展的空间,在其北面有中山国以及林胡、楼烦等胡人部落,只要能打败这些敌人,就可以大大开拓赵国的生存空间,获得更多的土地与人口。
  于是,赵国的国策开始转变了,由对抗秦、齐转向攻略北方,避免与强敌交锋,先收拾实力稍逊的中山国。
  这个战略转变是赵国由弱而强的关键。

  攻略中山有哪些有利的条件呢?
  其一,在外交上不致于被动。
  中山是一个狄人国家,对当时华夏中国来说,中山国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尽管到战国时,由于中原诸雄实力太强了,以致于蛮族对华夏的威胁远不及春秋时代,可是中原国家仍然对异族势力抱有警戒之心,“攘夷”的观念犹存。攻略中山,可以扛着“攘夷”事业的旗帜,不致于遭到各诸侯国的联合抵制。
  其二,赵国的军事力量比中山国更强大。
  当时中国的政治版图是“7+2”,“7”即战国七雄,均是万乘大国,“2”是两个中等国家,即中山与宋国,均是五千乘之国。赵国要挑战“七雄”中的其他六强,那毫无胜算可言,可是要对付中山国,还是有优势的。
  其三,赵国与中山在历史上有恩怨,讨伐中山,师出有名。
  我们在前面曾提到,在魏文侯时代,魏国越境灭了中山国(公元前406年)。由于赵国地处魏国与中山之间,随着赵、魏交恶,魏国渐渐失去对中山的控制,大约在公元前380年左右,中山复国。赵国当然不想让这块大肥肉溜掉,便于公元前377年及376年两度攻打中山,但是中山顽强地顶住了赵国兵团的入侵。之后,随着赵国与魏国战争的升级,不得不放弃对中山的战争,而中山国也乘机在公元前369年修筑长城防线,以备赵国的突袭。在此后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赵国政策导向都是以中原战局为主,与中山倒是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在中原诸侯陷入血战之际,中山国实际是一块远离战争的乐土。大约是承平日久,中山人也不甘寂寞,想在中原混战中捞一杯羹,遂于公元前323年参加“五国相王”的合纵运动,由此中山正式称王。中山王有点不自量力,乘赵国屡败于秦国及齐国伐燕之际,南败赵师于长子,北破燕师于中人,以五千乘之国,连战两个万乘大国,并侥幸赢得胜利。这种军事冒险主义大大惹怒了赵国,中山的厄运开始了。

  为了对付北方的中山与胡人,赵武灵王实施一个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军事变革:胡服骑射。
  要了解胡服骑射的意义,就必须从骑兵的历史演变说起。
  在战国之前,车兵是最重要的兵种,因此在春秋时代的文献中,总以“乘”来衔量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乘”就是兵车,在春秋初期,由于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各国的兵车数量并不多,当时的战争规模也不大。譬如在晋楚城濮之战时,晋国总共只有七百辆兵车。车兵作战时,必须有步兵的配合,因而实际上是车、步混和部队。到春秋末期,各国军事有跨越式的发展,晋国在邾南阅兵时,就动用了四千辆兵车,而楚国在北方四城,也配备了四千辆兵车。
  进入战国后,出于习惯,各国仍以“乘”的数量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标准,譬如万乘之国,五千乘之国等。可是战国时代“万乘之国”的概念,并不意味着真有拥有一万辆兵车。在苏秦的策辞中,多次出现“车千乘,骑万匹”的说法,因而可以认为,此时所谓“万乘”,指的是骑兵而非车兵。
  骑兵作为独立兵种迟于车兵,主要是因为马具不完善,不好骑马,更不用说骑在马背上打仗了。但这也有一个习惯的问题,譬如以游牧为生的民族,尽管没有完善的马具,可是仍然骑术娴熟,但对于以农耕为主的中原诸国,要做到这点就不容易了。从史料上看,秦国应该是骑兵发展得比较早的国家,据《韩非子》一书所记,秦国在秦穆公时代,就有“畴骑二千”,这里的畴骑,应该就是骑兵。秦国之所以较早有骑兵,一是秦人善马,秦国的老祖宗就是因为善于养马,才被周王赐了一块地盘;二是因为秦人与游牧民族西戎有旷日持久的战争,在战争中吸取敌人的长处,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进入战国后,骑兵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春秋末期的《孙子兵法》尚未论及骑兵,可到了战国后,吴起、孙膑的兵法书中,都有讲到骑兵。譬如《吴子》一书,提到“千乘万骑,兼之徒兵”,这就是车兵、骑兵、步兵三大兵种;还说到“车骑之具,鞍、勒、衔、辔,必令完坚”,可见此时马具已经完善了,这是骑兵得以大力发展的根本条件。
  孙膑更是总结了十大骑战之利:“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敌虚背;三曰追散乱击;四曰迎敌击后,使敌奔走;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津关,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整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聚,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之利也。夫骑者,能离能合,能散能集,百里为其,千里而赴,出入无间,故名离合之兵也。”
  可以说,在赵武灵王之前,各国的骑兵都有长足的发展了。那么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的军事变革,又有什么亮点呢?他为什么要强调“胡服”,又要强调“骑射”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0: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章 胡服骑射(3)



  关于“胡服”与“骑射”的重要意义,向来解释不清。这里先来说说“胡服”,有这么一种普遍的看法,称当时中原的服装是宽衣长袍,骑马相当不方便,而胡人则是紧衣长裤。这种说法我一直很怀疑,宽衣长袍只不过是中原人生活穿束,哪有上战场还穿这个呢?不要说上战场,就是下田耕地,也不可能穿长袍劳动吧。把服装改为胡人的款式,就可以叫“胡服”吗?显然不是的,胡服最根本的特点,是其材质:以兽皮与兽毛为主。
  中国把胡人称为蛮族,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装束有浓厚的野蛮人色彩。我们现在都知道,人类文明的早期,确实是使用兽皮来裹身。中国的文明发达,纺织业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很兴盛了,有丝纺、麻纺等,不再是披着兽皮的原始装束。当然,中国也不是完全排斥皮衣,譬如貂皮大衣一直被视为名贵珍品,可是一般野兽的皮毛制成的衣物,就难登大雅之堂了。在《竹书纪年》中,关于赵武灵王的改革,有这么一句:“又命将军、大夫、嫡子、戍吏皆貉衣。”“貉衣”就是胡服,就是貉的皮毛制的。由是可见材质才是胡服与华夏服的根本区别所在。
  那么胡服有什么优势呢?赵武灵王曾这样说:“夫服者,所以便用也。”要在马上作战,胡服是便利的。可是战国的史书中,并没有具体说胡服有哪些便利。但是我们可以借引汉代的史料来解答这个问题。在汉文帝时,匈奴单于喜爱中国服饰,中行说认为不可,他做了一个试验:他穿着汉服在荆棘丛中奔跑,结果衣服都被荆棘划破了;接着他穿着胡人的毡裘奔跑,毡裘却完好无损。这说明胡服是非常结实耐用的,特别在半干旱的灌木丛带中,优势更加明显。
  赵武灵王把战略目标从中原转向北方,就必须要有一套能适应北方气候、植被环境下作战模式。推广胡服能大大增强军队的作战能力,因而他力排众议,改革服饰。“胡服”与“骑射”是军事改革的一体两面,为什么赵武灵王要强调“骑射”呢?
  游牧民族以畜牧、狩猎为生,精于骑马并且擅于射箭。“骑射”的主张,可以说是“师夷长技之以制”。赵武灵王在推广“胡服骑射”过程中,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如果说穿胡服大家心里不舒服还好理解,为什么“骑射”也会遭到反对呢?如果不对春秋战国时代的军事变革史作一番了解,就不好理解这个问题。
  赵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因此在军事制度上也继承晋国的先例。晋国的战车部队是有着光荣的历史,成为战车上的一员战士,那都是莫大的荣耀。历史往往也成为一种变革的阻碍因素,容易令人怀旧而忘了进取。在春秋末期时,晋国将领魏舒为了打击狄人步兵,把战车部队编入步兵,当时就遭到车兵将士的顽强反对,认为这是奇耻大辱。赵武灵王的“骑射”改革,无疑也是动摇了车兵的尊贵地位,引起反对是意料中的事。

  “胡服骑射”的改革措施赵武灵王的脑袋中酝酿了很久,他也考虑到此举必定会遭到国内臣民的强烈反对,因而迟迟没有付诸实施。
  不过赵武灵王的重重心思没有逃过一个人的眼睛,这个人就是他所信任的大臣肥义。有一天,赵武灵王闲来无事,召肥义前来闲聊。肥义试探性地问说:“大王您心事重重,是不是考虑天下局势的变化,思量着如何提高军队的战略方向呢?您大概是追思先人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无恤)的伟大事迹,想谋划出击胡人、狄人吧?”
  肥义把赵武灵王心里的话说出来了,这时赵武灵王也想找个人一吐心声,便说道:“不错。如今我想继承祖辈的事业,开拓胡、狄之地。可惜的是,开拓胡、狄之地的好处,天下人都没能看到这一点。如今我以强攻弱,花费的气力少,得到的功业却巨大,而且还可以不必劳民伤财,却可以得到与先辈一样的成就。为了对付胡、狄,我打算教导百姓胡服骑射,只是世人必定会非议寡人呀。唉,能做出不世之功勋者,一定会受到世俗之辈的指责;有独立见解的智者,一定会遭到凡夫俗子的抱怨。您说我要怎么办呢?”你想想,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而著称,服饰也是礼仪的一部分,还记得孔夫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的慨叹吗?当年要不是管仲的“攘夷”战略,我等中国人都穿野蛮人的衣服了。可是现在赵武灵王却要穿野蛮人的衣服,这岂非让优越的中国人所耻笑吗?岂非让华夏文明蒙羞吗?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尼采的这几句诗,倒说出赵武灵王内心深处的孤独。所幸的是,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肥义听完赵武灵王的话后,便说道:“臣听说做事情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行动迟疑不定就难以建立功名。如今大王要是下定了决心,就不要去理会天下人的非议。德行高深的人,是不会去附和世俗;成就伟大功业的人,是不与众人一起谋划的。愚笨的人对已经发生的事都看不明白,而聪明的人却能在事情尚未萌芽时就看得清清楚楚。大王还是下定决心去做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0: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章 胡服骑射(4)



  肥义的表态,对赵武灵王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他十分信任这位先王留下的重臣。此时,赵武灵王不禁慨叹道:“我不是怀疑胡服骑射的正常性,只是担心天下人耻笑我罢了。狂妄的人盲目乐观,而智慧的人感到悲哀;愚者觉得高兴的事,贤者却感到担忧。倘若世人能听我的,那么胡服骑射的功业不可限量;假使全世界的人都笑我,我也一定要把胡地、中山据为己有!”
  哪所是全世界的人反对,也要把英雄事业进行到底,这就是赵武灵王的雄心壮志。

  要如何把“胡服骑射”的精神贯彻下去呢?赵武灵王的做法是由上而下的改革。他深知改革的阻力重重,因此必须要说服上臣的政要。在赵国的政权结构中,赵氏公族的势力根深蒂固,其代表人物便是赵武灵王的叔父赵成。
  赵武灵王先跟叔父打招呼说:“我打算要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并且还要穿着这种衣服坐朝。可是如果叔父您不穿的话,我担心天下人会议论此事。改穿胡服,并不是为了满足欲望或娱乐,而是为了建功立业。我恐怕叔父您会站错立场,跟其他公族成员一起反对革新。所以我希望叔父能以国家为重,以成就胡服骑射的功业。恳请叔父作出表率,改穿胡服吧。”
  不出所料,赵成对胡服骑射一事是有意见的,他答复说:“大王下了命令,我哪敢不竭忠尽智呢?只是我听说,中国乃是聪明睿智之人居住之地,有圣贤的教化,施行仁义之政,推崇诗书礼乐,有精巧的技艺;远方的国度都前来学习观摩,四方蛮夷也纷纷效仿。可是令我不解的是,大王竟然要把我们的好东西扔掉,而去穿异族的衣服,变更古代留下来的政教传统,违背人心,叛经离道,去中国化。我希望大王能仔细考虑这些问题。”
  为了说服赵成,赵武灵王亲自跑到叔父家中,非常耐心地解释说:“衣服是为了方便穿,礼仪是为了方便做事。服饰、礼仪都是要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以方便为原则来确定的。譬如说,披发左衽、肤刺花纹,这是瓯越人的风俗礼仪,牙齿染黑,额头刺画,这是吴国的风俗礼仪。因此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服饰、礼仪本来都是有差异的。儒者都尊奉孔子为师,但在礼仪上却各有不同;中原各国的风俗相近,可是政教法令却各不相同。对于服饰、礼仪,就算是圣人也不能做到统一。再来看看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吧,我国东面有燕国、东胡,西面有楼烦、秦国、韩国,这么广阔的地域要防守,就需要有一支快速机动的部队,可是我国却没有强大的骑射武装来守卫边疆。先王赵简子(赵鞅)把土地开拓到上党,赵襄子(赵无恤)兼并戎人、攻取代地,都是为了抗击各个胡人部落。以前中山国自恃有齐国撑腰,侵犯我国领土,掳掠民众,引河水围困鄗城,使鄗城几乎不保。倘若我们能实行胡服骑射,近则可以守备上党这样险要的地形,远则可以报复中山国。可是叔父您却只想着顺应中原的风俗习惯,不愿意通过胡服骑射来强大军力,这岂不是违背了赵简子、赵襄子等先王开疆拓土的本意?仅仅因为厌恶改变服饰习惯,却忘记了国家曾蒙受的耻辱,这不是我对叔父您的期望。”
  话说到这个份上,赵成还能反对吗?赵国强大,公族才能受益,要是赵国弱小了,谁能从中得利呢?从辈份上说,赵成是越武灵王的叔父,但从君臣上说,赵成是大臣,赵武灵王是君主,能反对吗?于是赵成也颇识相地拜谢道:“臣下愚昧,未能知晓大王的伟略。如今大王一心要继承赵简子、赵襄子两位明君的事业,臣下哪敢不听从呢?”就这样,赵成紧跟着赵武灵王,穿上了胡服。

  可是反对的力量太强了。在赵成之后,赵国宗亲政要们纷纷跳出来阻挠计划的实施,赵文、赵造等人又跳出来反对,理由不外是“变古之教、易古之道”不适合,说穿了,这就是文化的保守力量。针对这些观点,赵武灵王从历史、现实两个方面进行驳斥,认为“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就是说时势与风俗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礼仪也随之变更。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在春秋战国时代,华夷之辨,在于文化而不在于血缘。其实从春秋开始,赵国的前身晋国就与夷狄通婚了。比如说晋献公、晋文公都曾娶戎狄女子为妻,而赵氏家族的关键人物赵盾,他的母亲就是狄人。赵氏的脉膊中本来就流动着狄人的血液,可是在文化上却完全是中国化。在文化上认同、接受中原文明,即可视为中国人,这就是当时的观念。譬如赵武灵王手下有一名著名的将领,后来在伐齐之战在大放光芒的乐毅,从血缘上说,他就是狄人,可实际上他并没有被当作夷狄来看,因为他是在中原文化的薰陶下长大的。
  在血缘上亲近夷狄并不受到中原人士的排斥,可是在文化习俗上倒向夷狄,那就不得了了。在坚守华夏文明的人看来,赵武灵王是开历史倒车,弃中国先进的文明,去学习胡人的风俗习惯,简直是从人类的立场倒退到禽兽的立场。这是两种思想的尖锐冲突。赵武灵王坚持认为,风俗文化要因时因地因势而变化,没有哪种习俗是不变的。用这位雄才伟略的君主的话来说,叫“制俗”,人不应当被习俗所制,而应该控制、驾驭习俗,这就是他高超的、富有远见卓识的见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1: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章 胡服骑射(5)




  赵武灵王的改革与商鞅的改革一样,都是在阻力极为巨大的情况下,以强制手段自上而下改革,非有大魄力者不能为之。但两者又有不同,商鞅的改革为政治改革,赵武灵王的改革为军事变革,但破旧立新的思想是一致的。
  只要是改革,就势必要触犯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在秦国如此,在赵国也是如此。赵武灵王的改革,就触犯到军界某些人的利益。“胡服骑射”的核心,便是建立一支机动而强大的骑兵部队,此前赵国的兵种以战车部队及步兵为主,骑兵的崛起,势必就削弱了车兵及步兵的地位。
  为了训练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赵武灵王选择原阳为骑兵基地,他撤消了该地原有军队编制,主要就是车兵与步兵,全力发展骑兵。这么一来,车兵、步兵将领的不满情绪就可想而知了。
  反对的意义接蹱而至。赵国将领牛赞进见赵武灵王,发难道:“国家有固定的法令,军队有不变的原则。倘若随意改变法令,国家就会混乱,失却了准则,军队就会衰弱。如今大王撤消了原阳的兵种,大力发展骑兵,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为什么呢?只有熟悉自己武器装备的士兵,才能在战场上勇猛作战,因为他们对使用的兵器装备十分娴熟。而大王您却让他们放弃熟悉的武器及战法,换成操练半生不熟的骑射。这样做,不仅有损大王的威名,也是削弱国家的力量。常言道,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轻易变更习惯;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轻易更换器物。臣私下认为,大王撤消军队的旧编制以发展骑射,这样做所获得的利益,恐怕比不上损失的费用。”
  这又是老生常谈、庸俗之见。早熟的、高度发达的华夏文明开始失去进取的精神,裹足不前了。针对牛赞的观点,赵武灵王驳斥道:“你的看法不对。聪明的人审时度势,而不能被时俗所牵制;明智的人改革军事思想,而非被旧的军事思想所约束。你只知道奉行旧有的原则,却不知道变革军械装备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你只知道武器、铠甲的用途,却不知道如何根据时局的变化来调整相应的措施。如果旧的军事思想已经不适用了,为什么不能革新呢?如果旧的教化无济于事,为什么不能更改呢?先王赵襄子(赵无恤)曾在代地筑城,命名为无穷之门,意思就是要告诫后人,奋斗是无穷尽的,不能失去开疆拓土的进取精神。我国的军队装备,配备厚重的铠甲与长兵器,致使机动作战能力不强,难以快速地逾越险要地形。而轻便的胡服、机动性能优越的骑射,才可能实现强兵拓地的理想。这不是你所能了解的事情。”
  这一席话,把牛赞驳斥得无言可对,只得心服口服地说:“臣敢不听令乎?”
  据史书所载,赵武灵王日后“逾九限之固,绝五径之险”,赵国军队屡屡轻松突破天险,倘若没有一支机动能力一流的骑兵,又岂能做得到呢?其实这种军事思想并不始于赵武灵王,在《孙膑兵法》中,这位失去双腿的名将便深刻地指出“险则多其骑”,在险要地形作战,骑兵的作用是巨大的。我们不知道赵武灵王有没有受到孙膑的影响,但无疑他是将这种军事思想贯彻得最彻底的人。
  我们从史料分析,赵武灵王所建立的骑兵应该是一支轻骑兵。从他与牛赞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这支骑兵并没有配备重装铠甲与长兵器,而是以胡服及弓弩为主。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赵武灵王的骑兵,并非单纯效仿胡人骑兵,事实上,赵国军队的骑兵比胡人骑兵更厉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的武器比胡人要先进得多。以长程进攻型武器来说,中国的强弩绝对是厉害的武器。
  关于赵国强弩的具体资料,史料所记甚少,但我们可以查到同样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韩国的强弩资料。据史书记载,“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可想而知,赵国的弓弩虽比不上韩国,可是不会相差太远的。弩与弓相比,射程远而且便于操作,原理与近代枪械并无两样,甚至还有瞄准装置。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弩一直是中国最强大的武器,胡人包括匈奴在内,制造不出如此精良的武器。不仅是弩,即便是传统的弓,中国所制造的弓的质量,也远远超过胡人,射程远,威力大。因而赵武灵王后来使用这支军队横扫北胡,这不足以奇怪。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赵武灵王的改革:“欲使外竞有力,非举其国而为军国民不可。七雄中实行军国主义者,惟秦与赵。赵之有武灵肥义,犹秦之有孝公商鞅也。而秦之主动力在臣,赵之主动力在君。商君者,秦之俾斯麦;而武灵王者,赵之大彼得也。王之变胡服也,凡以为习骑射之地也。以骑射教百姓,所谓举国民而皆兵之也。”
  他把赵武灵王比为十七世纪俄国大帝彼得一世,是为改革之英雄。梁启超认为赵武灵王的改革,其实质是军国主义化,其结果是全民皆兵,这个看法很有见地。在赵武灵王时代,战国诸雄的争锋已经白热化了,赵国虽勉强挤身七雄之列,实质上不过是七雄中的弱国,要在严酷的竞争中翻身谈何容易。无非常之手段,则无非常之功;无赵武灵王的魄力,则断然不可能异军突起。
  胡服骑射的改革影响至为深远。军事之功,赫赫于史书,后文会详述。在精神层面上说,赵武灵王激发起赵国人的军国主义思想,崇尚武功,果于进取,武士精神大放光芒。所谓“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正是其英雄主义的写照。梁启超还有这样的评论:“观于武灵王时代之赵国,虽泰西之斯巴达,何以尚之?”全民骑射终于培养全民坚强、忍耐的美德。尚武精神,早在晋国时代便蔚然成风,然而赵武灵王更是将此精神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正是凭恃此,赵国成为战国晚期惟一可与秦国抗衡的强国。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7 23: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