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2: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70)
  
  为了防止叛乱分子东山再起,晋国组织各诸侯国的军队轮流戍守周领地。周政府一方面害怕叛军卷土重来,一方面也担心诸侯军队长期驻扎在此,尾大不掉,便向晋国提出来,不如让各国出人力来帮助修筑城墙,这样就可以免除各国守戍之苦了。
  晋国执政魏舒同意了,便向各国分配修城任务。这次筑城中,齐国仍然缺席了,齐国故意等到筑城结束后,才姗姗来迟,这是挑战晋国的霸权。
  
  周敬王政权得到晋国的支持,又在诸侯国协助下修筑起坚实的城防,王子朝想要复辟,难度很大,除非依靠楚国的帮助。
  然而令人没有料想到的,在公元前506年,楚国居然被吴国打得大败,甚至首都也被吴军攻占,楚昭王落荒而逃,曾经是巨无霸的楚国,几乎亡于吴军之手。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楚国自保不暇,更谈何来帮助王子朝复辟呢?
  吴军击破楚国,这为周王室铲除心腹之患创造了难得的机会。周王室借着楚国战败之机,派人进入到楚国,杀死王子朝,割下他的脑袋。
  王子朝死了,周王室自以为可以高枕可忧了,其实不然。很快,周敬王与其官员又将开始新一轮的流亡生涯。
  
  王子朝之死,成为王室内战的导火线。
  公元前504年,王子朝的余党在儋翩的领导下,对周敬王政权发难。这次叛乱的爆发,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背景,儋翩的反叛,得到了郑国政府的鼎力支持,而郑国也成为入侵周室的主力军。
  楚国在吴楚战争中的惨败,预示着一个新的混乱时代的到来。郑国借楚国惨败之机,吞并了一直倚靠楚国生存的许国,并且支持王子朝余党在周室王畿制造动乱,郑国军队进攻周领地的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六座城邑。郑国此举,公然与支持周王室的晋国政府唱对台戏,也是挑战晋国在中原的霸权。
  晋国一方面指使鲁国出兵攻打郑国,一方面派兵入援周室。然而周敬王在叛军的进攻下,惶惶不安,他仓促逃出京城,又一次开始流亡生涯。
  儋翩的叛军在公元前503年初攻占仪栗后,成为强弩之末,晋国出兵是周王室反败为胜的关键因素。四月,单武公(单穆公的儿子)与刘桓公(伯蚠的儿子)率周室军队在穷谷一役中挫败了叛军的进攻,此役成为周室内战的转折点。这年的年末,在晋国将领籍秦的护送下,周敬王重新返回国都。
  第二年(公元前502年),单武公率军攻克了叛军控制的重要城邑谷城,紧接着又占领简城;而刘桓公则收复了仪栗,又在盂邑击败叛军。至此,周室内乱全部结束,这场内乱从公元前520年爆发,至公元前502年结束,时间跨度长达十九年,是周室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内乱。晋国在霸业式微之时,在勤王事业上仍然取得了重大胜利。只是周王室已经彻底没落了,在中原的政治影响力,尚不及一个中等诸侯,这也使得晋国政府“尊王”的胜利,并没有带来实质好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3: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71)
  
  第十六章 动荡中的变革时代
  
  一、子产相郑(上)
  
  一部春秋历史,就是一部权力不断下移的历史。
  春秋初期,天子失道,权力由天子下移到诸侯,周王室实际上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力,而春秋的乱局,正是因此而开始。到了春秋中期,中原大部分诸侯国的君主也失去对国家的控制力,权力下移到了卿大夫,到了春秋晚期,甚至有些国家的卿大夫也失去权力,大权掌握到了家臣手中。
  向戌弭兵的结果,使得诸侯国面临的外部战争压力减轻了,但内部的权力斗争却激化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权力下移的情况在中原诸侯非常普遍,这似乎与礼乐文明背道而驰,相反,在带有浓厚蛮夷色彩的秦、楚、吴等国家,反倒君主的专制权力比较稳固。
  晋有六卿,鲁有三桓,郑有七穆,宋有华、向两大家族。这些卿大夫的权势盖过君权,国家政局均出现大的震荡,此成为春秋后期政坛的一大景观。
  在政治权力出现巨大变革的时代,与其他国家相比,郑国的内政相对稳定,在春秋末期,成为一方乐土,这与子产的巨大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不过,子产的执政之路,并不是一条坦途,而是密布荆棘,险象环生。
  
  子产的出现,是郑国的幸运。
  在子产的时代,郑国的权力落在七大家族手中,这七大家族又称为“七穆”,因为是郑穆公七个儿子的后代。郑穆公在位的时间是公元前627年到公元前606年,在位时间共计二十二年,他的儿子众多,其中子罕、子驷、子良、子国、子游、子丰、子印等七人,后来演化为七大氏族:罕氏、驷氏、良氏、国氏、游氏、丰氏、印氏,这七大家族成为郑国的实际统治者。
  七大家族虽然同出自穆公,但是相互之间的斗争还是存在的。子产是子国的儿子,属于国氏家族,他被任命为卿之后,在内阁中排名第四,排在他前面的是子展(罕氏、子罕的儿子)、子西(驷氏,子驷的儿子)、伯有(又称为良霄,良氏,子良的孙子,子耳的儿子)。
  子展与子西先后去世,伯有执掌国政。
  伯有这个人,奢侈无度,又是个酒鬼,他在自己家里建了个地下室,晚上就躲在地下室喝酒,一边渴酒,一边敲钟奏乐。因为他是执政,经常有官员前来找他,可每次他都只顾喝酒,不出来,官员就问说:“主公在哪里?”伯有的属下就开玩笑地说:“主公躲在山谷里哩。”戏把地下室称为山谷了。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奢侈无度又酗酒,而且还刚愎自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3: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72)
  
  根据弭兵大会的精神,郑国有义务向楚国朝贡。
  公元前544年,伯有就准备派公孙黑去楚国。公孙黑是谁呢?公孙黑是子西的弟弟,又称为子晳,是前任执政子驷的儿子。
  公孙黑一听要去楚国,他不干了,对伯有说:“楚国与郑国关系很不好,你却要叫我去楚国,这不是让我去送死吗?”
  伯有一听,说道:“你们家可是世代都搞外交的呀,你不去谁去呀?”
  公孙黑一听,火气上来了,他打心里看不起伯有这个人,如果不是自己哥哥子西死得早,怎么轮得到这种人执政呢?他勃然大怒,顶撞伯有说:“可以去我就去了,有危险我才不去呢,这跟世代搞外交有什么关系!”
  伯有一听,现在是我当权,你居然敢不听我的命令,便要强迫公孙黑出使楚国。
  公孙黑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大怒拂袖而去,回到家后,准备带兵去攻打伯有。这时郑国的大夫们,都赶紧出面,为伯有与公孙黑调解矛盾。伯有趁机拉帮结派,让大夫们到他家中,硬要结为同盟,以巩固自己的势力。
  郑大夫裨谌对另一位大夫然明说:“伯有拉着大家结为盟友,可这能管用多久呢?这只会乱中加乱,祸害不浅,我看他撑不了三年了。”然明问道:“那政权将会落在谁手里呢?”裨谌回答说:“好的代替不好的,这就是天命。我看就是子产吧,如果排资论辈,也该是到他了,如果论择善选贤,也是非他莫属。郑国现在这么乱,如果子产上台,郑国还有希望,如果不是这样,我看郑国要亡了。”
  现在伯有还没有垮台,大夫们就在讨论下一任的执政,而且还看好子产,看来子产的出类拔萃是得到公认的。
  
  不久后(公元前543年初),子产追随郑简公出访晋国,晋国大夫叔向拜会了他,向他询问对郑国时局的看法。子产回答说:“关键要看今年了,现在伯有与公孙黑明争暗斗,很难调解啊。如果两人和解的话,政局就会比较清楚了。”
  叔向问说:“不是已经调解了吗?”
  “唉!”子产叹了一口气说:“伯有这个人骄奢刚愎,公孙黑则盛气凌人,两人很难妥协的。虽然在大夫的劝说下暂时和解,可是互相之间仍然充满怨恨,很快就要掀起新一轮的争斗了。”
  子产的政治判断力与分析力是很惊人,表面平静的郑国政坛,实际上暗流涌动。
  郑简公访问晋国后回到国内,他也出面调解伯有与公孙黑的矛盾,但是效果不大。伯有果然是个相当固执的人,他又跑去见郑简公,再次提出要求,要派公孙黑出使楚国。说完后,他又回家喝酒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3: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73)
  
  公孙黑得知消息后,大怒,带着自己的家族武装,连夜杀向伯有家。这时伯有又在地下室里喝得大醉,不省人事,他的家兵抵挡不住公孙黑的武装,家臣赶紧带着不省人事的伯有逃了出去,逃到了雍梁城。
  公孙黑找不到伯有,便放了一把火,把他的府邸给烧了。
  伯有从美梦中醒过来时,吓了一跳,自己记得是睡在自家的地下室里呀,怎么换了地方呢?正充满疑惑,还以为作梦哩,家臣们向他汇报了公孙黑率兵攻打府第的事情,他听罢吓出一身冷汗,真是好险啊,自己差点就醉薰熏地死去了。现在可不能继续呆在郑国了,得先出国躲躲,他逃到了许国。
  
  在郑国的这场内乱中,子产是持中立的态度,从他对伯有与公孙黑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对这两人都没有好感,伯有是“骄奢刚愎”,公孙黑是“盛气凌人”。但是子产本着人道主义的立场,到伯有的府第,为死难者收尸安葬,为了不介入两派的争斗,他决心出走,离开国都。
  郑国上卿子皮,是前任执政子展的儿子,伯有逃走后,他就是内阁中的首席人物了,他听说子产出走了,赶紧前去追赶,劝他返回国都,帮助稳定住政府的局面。在子皮的劝说下,子产以大局为重,违心与公孙黑结盟,加入支持公孙黑的一方。同时,郑简公也与诸大夫结盟,同时集合国都的民众,与民众共同结盟,反对伯有。
  这个事件,可以看出春秋政治的一些特色,政治专制色彩是不浓厚的,普通民众是有政治地位的,国君、卿大夫要讨好民众,还要使结盟这种手段。这种特殊的时代政治,是必须要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对探讨中国政治专制史的演变,是很有意义的。
  当伯有得知郑国从国君到卿大夫到民众,都结盟反对自己时,他气坏了,决定要杀回国都。伯有认为在内阁中,有两个人是可以争取的,第一个是子皮,因为在攻打伯有府第时,子皮并没有派兵参加;第二个是子产,因为子产帮助收尸安葬,并且有出走国都的打算。
  伯有秘密潜回郑都,象我们电影里曾经看到的情节一样,他从排水洞钻进城内,秘密联系效忠于他的马师(郑国的官名)羽颉。在羽颉的帮助下,他召集旧部,并从一个武器库中取出大量武器,装备成军,试图夺取郑都的北门。
  公孙黑所属驷氏家族的领袖驷带率领郑都民众组成的民兵,讨伐伯有,双方一片混战。驷氏与良氏两大家族大火并,驷带与伯有都想得到子产的支持,子产虽然与公孙黑结盟,但仍然严格恪守中立的立场。最后伯有一方渐渐不支,且战且退,退到一个卖羊的市场边,最终被杀死,宣告了这场内战的结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3: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74)
  
  伯有的尸体被扔在集市上,没有人敢来收尸,子产站出来,给伯有的尸体披上一件衣裳,然后在他尸体边号哭,并用棺材收殓其尸体,为其安葬。
  子产的态度令驷带非常生气,他打算带兵进攻子产,这时接替伯有执政的子皮大怒道:“子产的做法,是合乎礼仪的,你却想杀了他,是不是想闯大祸呢?”在子皮的严重警告下,驷带才不敢动手。
  与晋国、齐国、鲁国等国相似,郑国的君主郑简公,其实也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实际权力仍然是掌握在卿大夫手中。在郑国的内战中,郑简公几乎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
  在郑国的内斗中,子产虽然想要置身事外,其实在政治斗争中,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如果不是子皮及时出手,子产恐怕性命难保了。
  子皮确实也是一位优秀的人才,他是前任执政子展的儿子。子展在公元前444年去世,子皮继父亲之后,被郑简公任命为上卿,正好郑国遭遇饥荒,当时首都的百姓都吃不饱饭,子皮便以父亲的名义,向饥民分发粮食,所以很得百姓的拥护。
  
  伯有死了之后,子皮成为郑国的执政,但他深知子产的才华横溢,所以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准备将执政大权交给子产。这个决定让子产很吃惊,他推辞说:“郑国是个小国,却临近两个大国,十分不利,在国内几大家族势力庞大,要治理好这个国家,我可干不来。”
  子皮对他说:“您不要推辞了,有我率领大家听从您,谁胆敢来冒犯您?我们虽然是小国,如果能事奉好大国,国家也可以获得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的。”
  在子皮的支持下,子产最终成为郑国的执政。
  子产的执政之路,得到了子皮三次鼎力援助,第一次是子产为避开内斗,准备出走时,是子皮劝他返回,这也确保了他在权力中枢中的地位;第二次是驷带要攻打子产时,是子皮阻止他的行动;第三次是子皮主动把执政权交给了子产,使子产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不过这里应该说明的一点,当时很多的国家的权力都不断地下移,国君被架空,执政者也未必有很大的权力,权力更多地集中于一些大家族手中。所以子产执政后,面临的难题是非常多的,首先就是如何摆平这些大家族,这是一个头痛的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3: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75)
  
  子产执政后,首先对大族采取安抚政策,以避免国内权力斗争的恶化。伯石,是“七穆”中的丰氏,他是子丰的儿子,与子产是堂兄弟,子产先找他去办事,然后送给他一处封邑。
  这种做法,引来一些不满,子太叔(又名游吉,七穆中的游氏,子游的孙子,子蟜的儿子)埋怨子产说:“郑国是大家的国家,凭什么单单送给他封邑呢?”子产回答说:“要求别人没有私欲是很难的,如果可以满足他们的私欲,就容易办成事了,这样不也可以说是成功的吗?”
  子太叔还是不太服气,又说:“那我们的邻国会怎么看呢?”
  子产回答说:“这样做是为了大族之间能相互协作,邻国凭什么责备我们呢?我国的史书《郑书》有一句话:安定国家,得先安抚大族。现在我先安抚大族,然后在慢慢观察了。”
  过了一段时间,伯石发现只有自己得到封邑,心里也有点害怕,就主动要求把封邑退还,但是子产出于信用的考虑,还是没有收回这块封邑。伯石也是七大家族这一,由于良氏家族已经衰落,郑简公任命伯石出任郑卿,让太史去宣布委任令,伯石假装谦虚,推辞不受,结果这个太史还信以为真,就回去了,伯石又赶紧向太史要求重新任命,太史只好又回来,不料伯石又假装谦虚,又推辞了。这来回三趟,太史总算明白了,原来这个人想当官,又要装清高,于是硬把委任状塞给伯石。虽然伯石进入内阁,但是他这种伪君子的作法,让子产对他颇为厌恶。
  
  子产极力缓解各大家族矛盾,这为他内政改革减少了许多压力,他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
  新政策规定,城市与乡村都要推行秩序制度,不同阶层的人,要求穿着不同的衣服,以加强管理;各人的田地,要划清边界,以沟渠隔开,这个改革叫“作封洫”,这个改革就是重新划定田界,迫使一些贵族将侵占别人的田地吐出来。在不得罪强族的基础上,对于贵族中的忠厚俭仆之人,给予提拔,对于骄横奢侈的,则给予惩治。什么叫忠厚俭仆之人?其实就是支持改革的人。重新划清田界,对贵族兼并土地是一大打击。
  子产的改革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因为损害到了不少人的利益。
  子产的父亲子国之死,也是因为当时首相子驷的土地改革(称“为田洫”)引起的,在改革中受损的几个家族联合起来叛乱,子国与子驷都死于这场叛乱。现在子产继子驷之后,再次实施土地改革,一时间有不少人的利益受损,对子产的口诛笔伐不断,当时社会上还流行一首歌,歌中有一句是:“谁要杀死子产,我愿意来帮忙。”
  可以想象新政所遇到的阻力之大,子产虽然是“七穆”家族之一,但他所在的国氏家族,在七大家族中势力并不强大,所幸的是,子产的改革得到势力最强大的罕氏家族首领子皮的大力支持,没有子皮的鼎力相助,子产纵有天大的抱负,也只能成为空谈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3: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75)
  
  二、子产相郑(下)
  
  子产的新政,在民间引起很大的争议。乡校成为郑国民众集会、议论政治的地方,乡校就是乡里的学校,因为是公共场所,乡里人没事就凑在这里,讨论国家大事。
  这些民众居然敢利用乡校这种场所,对政府横加评议,不同引起一些政府官员的愤怒。郑国大夫然明跑去对子产说:“我想派人去捣毁乡校,您看怎么样?”
  对于乡校处士横议的事情,子产是知道的,但他并没有禁止,他对然明说:“为什么要捣毁乡校呢?人们早晚工作完毕后,到那儿集合,并议论国家政治的好坏。他们说得好的,我就施行,他们所厌恶的,我就改正,这不正是我的老师吗?为什么要捣毁呢?要减少民众对我们的怨气,只有做到‘忠善’二字,没听说过用权威可以压抑怨气。这就道理,就象治理河水一样,如果溃决一个大口,那么必定有很多人遭殃受害,这种情况就没法救了,如果把事先开了小口,使其分流,这样就不会出现大决堤的现象了。民众在乡校中的议论,正是治病的良药哩。”
  然明听了之后,自叹不如,佩服地说:“现在才知道您确实是做大事的,我实在是见识短浅,如果照您的意见来办,国家就有希望了。”
  这就是著名的“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一直以来被当作施政者的样板。这也是春秋时代政治相对开明的一个体现,民众有某种程度的言论自由权,可以集会,可以议论时政,甚至可以骂政府。子产的这一开明做法,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略晚于子产的圣人孔子评价说:“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子产的开明政治,得到很多人的拥护,在他执政的第三年,有一首民谣唱道:“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对比三年前的民谣所唱的“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可见国人对其态度的一大转变,刚开始是巴不得子产死,谁要杀子产,大家还准备帮一把哩,三年后,大家反而担心子产死了,就没有人能继承其事业了。
  
  虽然子产极力避免与大族发生纠葛,但事实上是避不开的。
  “七穆”家族中的丰氏,自从伯石为卿之后,其势力也不可一世,伯石有个弟弟,叫丰卷,他准备搞个祭祀,当时的礼法规定,只有国君才可以使用新捕获的猎物来祭祀,这个先秦时代的礼法,对我们这些现在人来说,一点意义也没有,但在当时那是社会等级、秩序的体现。子产不同意丰卷的作法,认为这在礼仪上有越制之嫌,结果丰卷大怒,召集丰氏家族的人马,准备要攻打子产。
  这个事件,可以看出,郑国的权力不在君王,不在首相,而在强宗豪族。子产属于“七穆”中的国氏家族,其家族势力并不特别强,现在丰卷磨刀霍霍,眼看一场冲突就要爆发,子产突然放出风声,宣布要退出政坛,逃亡到晋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9 12: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76)
  
  子产真的要逃亡吗?
  这是他的权谋。他作出逃亡的姿态,只是以退为进的战略。子产是在子皮的支持下上台的,如果他逃跑了,不也是子皮的失败吗?果然,在关键时刻,罕氏家族的巨头子皮果断出手,他不仅阻拦子产的逃亡,而且将丰卷驱逐出境,结果逃往晋国的人,不是子产,而是丰卷。作了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子产虽然在与丰氏家族斗争中,在子皮的支持下取得胜利,但他仍然延续安抚大族的作法,对丰卷的田地与房屋,他一概保留,并没有没收充公。三年后,子产让丰卷返回郑国,并把田地、房屋及其三年的收入,全部还给他。
  
  子产安抚强宗,但并不纵容强宗,即便对于有恩于自己的子皮也是如此。
  子皮是郑国最有权势的罕氏家族领袖,他有一个宠臣,名叫尹何,是个年轻人,但子皮却想让他担任封邑的长官。
  子产得知此事后,去见了子皮,问他说:“尹何太年轻了,不知道能力行不行呢?”
  子皮回答说:“他是个谨慎而又老实的人,我很喜欢他,不会背叛我。我想让他去学习一下,这样他就更懂得怎么样来治理封邑了。”
  子产听完后,马上说:“不能这样。”
  子皮听后有几分诧异,这是他家族的事,按道理说,子产是不能插手的,但他想听听子产的意见,便问道:“为什么呢?”
  子产回答道:“人的心理,只要喜欢一个人,就愿意为他谋求利益。现在您喜欢这个人,却把权力交给他,就好比让一个不会用刀的人去割东西,最后只会弄伤了自己。现在您是郑国的栋梁,如果哪天栋梁断了,房子就会塌下来,我就会被压在下面,所以我必须对您说句心里话。只听说过先学习而后管理政事,没听过先管理政事再来从头学起,如果您要让尹何先当官再学习,这样做肯定是有害处的。我举个例子,这好比要打猎,得先学习驾车射箭,而不是在打猎过程中来学习驾车射箭,如果车子都驾不稳,整天担心翻车,怎么可能打得到猎物呢?”
  这些话,话重心长。子产为什么要跟子皮说这些呢?一个人年纪轻轻,就因为受到宠爱而担任地方长官,不仅难以治理好这个地方,而且可能会出乱子,到时可能危及到子皮,如果子皮这个顶梁柱一倒,那么子产就无法压制其他强宗了。
  子产的事业,有一半要归功于子皮,在子产遇到其他强宗的威胁时,总是子皮出来给他化解危机,而且子皮这个人,虽然权倾朝野,但品格高尚,虚怀若谷,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任人唯贤,不遗余力地支持子产。在听完子产的分析后,子皮很钦佩地说:“我以前认为,由您来治理国家,我治理自己的家族,这样就可以了。今天我才知道还是不够的,从现在开始,即便是我家族的事情,也要听从您的意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9 13: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77)
  
  子产与子皮两位政治巨头之间的默契,是郑国的福音。
  自从伯有死后,郑国大族之间的明争暗斗并没有停止,如果不能有效地压抑强宗势力,国家便一刻也不能安定。公元前541年,郑国两大强宗游氏与驷氏又起争端,这对子产而言,如何解决这类难题,是一大考验。
  这是子产执政的第三年。
  这桩纠纷的原因是由一个女人引起的。
  郑国大夫徐吾犯有个妹妹,是个大美女,既然是大美女,不免招蜂引蝶,平常百姓人家想都不用想,要追求美女,可得要有地位,要有实力,结果公孙楚捷足先登了。
  公孙楚是郑国“七穆”中的游氏家族,出自名门,他跟徐小妹订了婚,就等着成亲了。不想事情节外生枝,以前曾经捣乱过的坏小子公孙黑,听说徐小妹是国色天香的大美女,仗着自己驷氏家族的势力,也送了一份聘礼给徐吾犯,要求订亲。徐吾犯一看,完蛋了,两大强族都得罪不起啊,可是妹妹只有一个啊,怎么办呢?他愁眉不展,拿不到主意,最后只能把这件事告诉子产,让这位执政首相来处理。
  子产想了想,对徐吾犯说:“这都是因为国家政事混乱惹来的麻烦,不是您的问题,这样吧,这件事,就让你小妹自己决定好了,她想嫁给谁,就嫁给谁。”显然子产并不想卷入两大强宗争取美女的事件之中。
  徐吾犯一听,也只能这么办了,于是他就把子产的提议跟公孙楚、公孙黑两人说了,这两人都同意了,双方得比拼一下实力才行。
  
  两个人都来到徐家,徐小妹躲在闺房中看他们的表现。
  这两位公子哥们都把自己的看家本领亮出来,公孙黑长得帅,他又精心作了一番打扮,穿得华丽的衣裳,精神抖擞,还带来贵重的礼物,他要以这两大优势赢得美女心,其一,人帅,其二,有钱;又帅又有钱,美女能不动心吗?
  公孙楚一看,自己长相不如公孙黑,也没他有钱,怎么办呢?长相与钱财固然重要,可是对女人来说,更吸引人的,还是男性的魅力吧。公孙楚决定展示自己的才艺,他身着军装,先表演左右开弓的本领,然后又表演自己精湛的驾车技术。
  各自作秀一番后,两人都退出徐家。徐吾犯迫不急待地问小妹:“你看怎么样呢?”徐小妹回答说:“子晳(公孙黑的字)确实是很帅气,但是子南(公孙楚的字)更有男子汉的气概,丈夫要有男人味,妻子要有女人味,我看还是选择子南吧。”
  看来对一个男人来说,光有脸蛋、有钱还是不够,还得有些英雄气概,才能折服美女,至少那个时代的徐小妹是这样想的,这应该可以给天下那些没钱又没脸蛋的男人们一些自信心吧,没钱没关系,不帅不要紧,先去练练射箭骑马的本领吧。
  这样,美女徐小妹成了公孙楚的老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9 13: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78)
  
  这下可把公孙黑气死了,你想想,这个公孙黑是什么人?当年跟执政首相伯有大斗一场,搞得国君与各大家族都来跟他结盟,并最后打垮了伯有,以子产的话来说,他是个“盛气凌人”的人,这么一个嚣张小子,居然在跟公孙楚抢美女时败北,这个亏,他怎么吃得下去?
  公孙黑受不了了,他准备去干掉公孙楚,把美女抢回来。
  他假装去拜会公孙楚,在宽大的外衣里面,还穿了一身皮甲,带了一把短剑,准备乘公孙楚不注意时,把他做掉。不料细心的公孙楚知来者不善,小心谨慎,果然发现了他身怀利器。公孙黑还没来得及动手,公孙楚已经操起一把长戈,公孙黑一看不得了,保命要紧,只得撒腿便跑,公孙楚操戈在后紧追,追到一个十字路口时,挥戈一劈,砍中了公孙黑,公孙黑“哎哟”了一声,血流出来,受伤了。
  公孙黑狼狈逃回家中,这下子更火了,便四处向官员们放风说:“我好心去见他,不想他却不怀好意,还把我砍伤了。”
  这件事告到子产那里,公孙黑与公孙楚各执一词。公孙黑控告公孙楚目无国法,故意伤人;公孙楚则控告公孙黑心怀不轨,他是正当防卫。
  最后子产认定,公孙楚有罪,而且有五条罪状:其一,在首都闹事,目无君上;其二,违反政府的法令;其三,以下犯上,公孙黑是上大夫,而公孙楚是下大夫;其四,还是以下犯上,公孙黑年长,公孙楚年幼;其五,冒犯亲属,公孙黑是堂兄,公孙楚是堂弟。
  如果单从法律观点看,公孙黑有作案的动机,就是想干掉公孙楚,但没有作案的事实,而公孙楚既然赶跑公孙黑,又要前去追赶,还使公孙黑挨了一戈,属于防卫过当了,判公孙楚有罪,这是说得过去的。不过子产更多考虑的,是两大强宗出问题时,还是不能得罪更强的一方,公孙黑的驷氏家族的势力,要比公孙楚的游氏家族更强大。
  公孙楚被判流放,驱逐出境,去了吴国。
  
  虽然公孙黑没有抢到美女,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在与公孙楚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这激发了他的野心。当时郑国“七穆”家族中,伯有的良氏家族在与驷带的驷氏家族的内斗中败北,良氏家族衰落了,郑国的政治控其他“六穆”手中,其内阁成员分别是子皮(罕氏)、子产(国氏)、伯石(丰氏)、印段(印氏)、子太叔(游氏)、驷带(驷氏),六大家族各居一席。
  在公孙楚被驱逐出境后,郑简公与六卿共同签署一份盟约。按道理说,公孙黑并不是六卿成员,没有资格参加会议,但他颇有盛气凌人的架式,硬要参加。这样一来,让一个人很觉得没面子。
  这个人就是驷氏家族的宗主驷带。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19 19: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