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2: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19)
  
  楚国左尹王子胜建议说:“许国与郑国是世仇。如今郑国与晋国交好,一旦郑国在晋国人的帮助下进攻许国,楚国就要损失土地了。郑国的军力不容小视,许国也不能再次被吞并,最好的方法,是把许国迁移到更远的地方。”楚平王听从了左尹的建议,将许国迁往析地。对郑国这样二流的国家,楚国都颇为头疼了,可见在吴国的打击下,楚国兵力开始显得捉襟见肘。
  公元前523年,楚平王又下令在北方郏邑修筑城池,此举仍然是为了应对北方郑国可能发动的攻势。鲁国大夫叔孙婼对此事一针见血评论说:“楚国的用意已经不在称霸诸侯,仅仅是为了自保罢了。”
  在北线加强防御的同时,楚平王在东部加固州来的防御工事,预防吴国人对州来再次打击。为了与吴国缓和紧张的关系,楚平王还主动释放了被楚国扣押达十五年之久的吴国大夫蹶由。
  当然,楚平王并非没有雄心壮志,他只是想将扩张的矛头,对准南方力量薄弱的蛮族。在北线、东线采取守势的同时,楚国积极向南方进取,强大的水师向南方挺进,攻打濮部落,开拓新的疆土。
  
  楚平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但称不上是明君,他的私心最终给楚国酿成大祸,差点让楚国遭到灭国之运。
  在还没当上国王之前,平王熊弃疾有一回到蔡国,与郹阳长官的女儿有私情,两人同居,生了一个儿子熊建。后来熊弃疾夺权成为楚平王,便立熊建为太子,并给他配备两位老师,太子师伍奢,少师费无极。伍奢是个梗直的大臣,而费无极则是个典型的奸佞小人,太子熊建十分信任伍奢,对费无极则有一种说不出的厌恶,自然十分疏远。
  费无极心里对太子熊建恨之入骨,处心积虑想报复,在公元前523年,一个机会出现了。
  这一年,为了加强与秦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楚平王打算与秦哀公结为姻亲,便派费无极到秦国,要求秦哀公将公主嫁给太子熊建,秦哀公痛快地答应了。当费无极见到秦国公主时,顿时眼前一亮,这位公主年轻貌美,他马上想到了一个恶毒的计划。
  费无极知道楚平王有一大弱点:好色。回国后,他悄悄地对楚平王说:“秦国公主的美貌天下无双,大王不如自己娶了。”然后他大力渲染秦国公主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容貌,把楚平王听得心都痒了。
  秦国公主到了楚国后,还没进太子熊建的洞房,先进了楚平王的洞房。费无极真的没有骗自己,秦国公主果然美色天下无双,楚平王哪里肯舍得呢?就这样,他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妇。这件事让太子熊建非常难堪,颜面扫地,而费无极却在一旁暗自发出几声不怀好意的冷笑。
  对父亲霸占太子妃的作法,熊建很不爽快,这是人之常情,但他更痛恨背后那个挑拨者费无极。从这一天起,他不想再见到费无极那可恶的面孔。
  费无极心里明白,一场战争已经开始了。如果熊建还是太子,总有一天将继承王位,成为一国之君,那么谁将成为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胜利者,那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不行,一定不能让熊建继续当太子,必须要想方设法,除去这个心腹大患。
  一场针对太子熊建的阴谋开始了。
  
  
  (下一节《伍子胥的出逃》)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2: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20)
  
  二、伍子胥的出逃
  
  楚平王霸占太子妃后,太子熊建的生母蔡氏开始失宠。
  对太子来说,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费无极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机会,第一个步骤是调虎离山,让太子熊建远离郢都。他假意向楚平王献策:“晋国之所以能称霸中原,是因为其地理位置接近中原,而楚国则居僻陋之地。如今之计,应该加强楚国北方的力量,将北方城邑城父(今河南宝丰县东四十里)扩建,派太子镇守,加强与中原诸国的联系,大王安心收拾南方,这样楚国可以称霸天下了。”
  楚平王哪里意识到费无极在秘密策划一个大阴谋,他还对这个建议大为赞赏,便下令让太子熊建以及太子师伍奢即刻启程,前往城父。
  紧接着,费无极开始第二个步骤。
  在熊建离开郢都,前往城父后,费无极便开始频频在楚平王面前进谗。楚平王自从儿子手中抢得秦国公主后,备加宠爱,费无极便悄悄地告密说:“太子因为秦国公主的缘故,对大王有怨恨之心,大王您得防着点才行。”楚平王听了之后脸有愠色:我是国王,太子还想造反不成?
  费无极见楚平王愤怒了,添油加醋地说:“如今太子镇守城父,手握重兵,又与各诸侯国交好,恐怕要造反作乱。”
  楚平王听了心里一沉,脸色十分难看。费无极太了解楚平王,他当年就是以武力发动叛乱,打倒楚灵王,并逼死另两位哥哥,才得以登上王位。有其父就有其子,老子当年这样干,儿子今天就不会这样干么?楚平王的手在微微颤抖,这一切,都被费无极看在眼中。
  
  显然,楚平王相信费无极的判断。他先把太子师伍奢召回,质问道:“太子是不是想谋反?”
  伍奢听了一怔,但很快就反应过来,心知一定是费无极的中伤陷害,他斩钉截铁地答道:“绝无此事。大王何故轻信奸佞小人的谗言,却要疏远自己的骨肉呢?”
  这时费无极在楚平王的耳边搭语:“大王要是不下定决心,他们就要动手了,我听说晋国与齐国都表示,要扶植他们成立政权,到时大王被活捉,那可是后悔莫及。”
  费无极说得活灵活现的,楚平王深信不疑。与其等待太子造反,不如先发制人,他马上下令将伍奢逮捕,关进大牢,然后派人秘密给城父驻军司令(城父司马)奋扬送去密令:立即逮捕太子,就地正法。
  奋扬接到密令后,大吃一惊。他知道太子被人陷害,可是面对楚王的命令,又不能不服从,要怎么办?他想了个办法,先派人紧急通知太子,让他赶紧逃跑,然后自己再带人慢吞吞地前去拿人。当然,当他到了太子府时,太子早已逃之夭夭了。
  
  太子逃到宋国。这使楚平王更加相信,太子企图谋反是铁板订钉的事实,而伍奢就是太子谋反的帮凶。
  楚平王想处死伍奢,费无极却阻止道:“大王莫急。”别以为费无极突然良心发现,他只是内心有所不安,因为伍奢有两个非常出色的儿子,如果要杀伍奢,那斩草得除根,一定要把他的两个儿子诱骗到郢都,一同处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21)
  
  说起伍奢的两个儿子,一个名伍尚,是楚国棠县的地方官,另一个名伍员,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伍子胥。伍尚为人温文儒雅,富有仁爱之心,相比之下,伍子胥则发扬蹈厉,性情豪迈,文武双全。费无极与伍奢共事日久,自然对伍家兄弟的才华有很深的了解,如果贸然处死伍奢,那么伍尚与伍子胥必然要逃难出国,而且一定会逃到吴国,因为吴国是楚国最大的敌人。倘若吴国得到伍氏兄弟,必然如虎添翼,到时楚国危矣,楚国一旦顶不住,他费无极也没好下场。
  不能不说,费无极有远见。
  明知伍氏兄弟有雄才,却要一网打尽,不能不说,费无极是祸国之奸人。
  费无极给楚平王献策:“伍氏兄弟都很有才,不如以赦免其父的名义,把他们诱骗回郢都,不然的话,将来必为楚国之患。”
  楚平王点了点头,便派人前去召回伍尚与伍子胥,对他们说:“你们如果回来的话,就赦免你们父亲。”
  
  这种有条件的赦免,明摆着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只要落入陷阱之中,再凶猛的野兽也只能坐以待毙。
  伍子胥是一头雄狮,他不愿意坐以待毙。他对哥哥伍尚说道:“大哥不要轻信楚王的话,楚王畏惧我们俩的勇武,势必不敢杀了父亲,大哥如果贸然前去,那就必死无遗了。”
  伍尚是个大孝子,他泪眼汪汪地说:“父子情深,父恩难报。只要能再见老父亲一面,就算是死,也没有遗憾了。”
  伍子胥对哥哥的性格很清楚,知道无法说服他,便长叹了一声:“唉,与父亲一起被杀,试问如何使冤情昭白于天下?不能洗清不白之冤,不能报杀父之仇,这是天大的耻辱。哥哥如果一意孤行,要回到郢都,子胥就在这里与哥哥诀别了。”
  听到这里,伍尚流下热泪说道:“我的才能不如你,我能为父亲而死,你能为父亲报仇。如今楚王有赦令,即便只有缈茫的希望,也不能不争取;如果父亲被杀,不能不复仇。父亲不能抛弃,我选择回到郢都;沉冤不能不雪,你选择去吴国吧,只有吴国能帮助你完成复仇的使命。”
  此地一别,便是永别了。伍子胥恁是坚强的汉子,也忍不住油然而生悲凄之心,他抓住伍尚的手说:“哥哥你就要走了,我不能照顾你了。但愿上天保佑你安然无恙,不然你想追悔也来不及了。”
  伍子胥连夜逃出棠县,伍尚则跟随楚王的特使回到郢都。
  不出伍子胥所料,伍尚此去,只有死路一条。
  被囚禁在大牢中的伍奢,在心里无数次地祈祷,希望两个儿子能逃得远远的,不要中了楚王的计,可是他对自己的儿子太了解了,他知道,伍尚一定会来,而伍子胥一定会逃走。当伍尚被带入大牢时,伍奢没有感到意外,当他看到伍尚只身前来,竟然发生一声会心的欢笑:“哈哈,子胥果然逃走了。楚王与费无极恐怕要吃不下饭了。”
  几天后,伍奢与伍尚父子俩被斩于街市。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1: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22)
  
  
  伍子胥背着弓箭单身逃亡。
  楚平王很快便派出军队,追捕伍子胥。追兵找到了他的妻子,追问伍子胥的下落,其妻说:“他已经逃跑了,大约走了三百里了吧。”楚军快马急追,可是聪明的伍子胥避开大道,穿越无人的沼泽区,楚军追到沼泽地时,马匹无法通行,只得悻悻而归。
  伍子胥起初并没有听哥哥的规劝逃往吴国,而是逃到宋国,因为太子熊建被费无极设计陷害后,流落到了宋国。他一路向北,在路上正好遇到好友申包胥,两人相见后,伍子胥恨恨地说:“楚王杀害我的父亲与兄长,你说我要怎么办?”申包胥长叹了一声说:“唉,我要是怂恿你报仇,就是对楚国不忠;要是劝你不要报仇,那就是对朋友不义。你走吧,我说不上话了。”
  伍子胥咬牙切齿地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对于楚王犯下的罪行,我一定要报仇,以雪父兄之耻。”
  申包胥心里明白,伍奢、伍尚父子是无罪冤死,可是自己作为楚国大夫,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他便对伍子胥说:“你要是能灭掉楚国,我就能保存楚国,你要是危害到国家,我就将使它转危为安。”
  两个好友之间有分歧,道不同不相为谋。伍子胥拱手与申包胥告别,头也不回,大步流星地向前走,终于到了宋国。
  
  伍子胥找到了太子熊建,他向太子建议,借助诸侯的力量,返回楚国,重新夺回权力,杀死费无极。
  但伍子胥来得不是时候,这一年(公元前522年),宋国爆发内战。以华亥、华定为首的华氏家族公然叛乱,与宋元公分庭抗礼。乱邦不入,危邦不居,伍子胥认为继续呆在宋国太危险,便携太子熊建逃到郑国。
  郑定公对楚国太子熊建非常敬重,以上宾之礼待之。熊建为了得到大国的支持,前往晋国会见晋顷公。郑国自从子产执政后,便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在晋国人看来,郑国是越来越不听话了,晋顷公动了歪念头,想乘机吞并郑国。正好熊建来访,他便对楚太子说:“现在郑国人很信任你,如果太子能作为内应,帮我灭了郑国,我就把郑国封给你。”
  熊建听罢大喜,遂回到郑国,秘密策划与晋国军队内应外合,推翻郑国政府。不过世事难料,熊建的阴谋泄漏了,郑国首相子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捕并处死熊建,粉碎其阴谋。
  还算伍子胥反应机敏,他带着熊建的儿子熊胜,急急逃出郑国。
  原本想依靠楚太子熊建实现报仇之梦,如今太子被杀,复仇之路将更加曲折难行。可这并没有令伍子胥灰心丧气。现在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到吴国,只有吴国,才有实力灭楚。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1: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23)
  
  
  伍子胥带着熊胜又悄悄潜回楚国,打算越过楚、吴交界处的韶关(安徽含山县北)进入吴国。此时楚平王布告全国,张贴捉拿伍子胥,所以一路凶险异常,伍子胥不敢走大路,只走小路,白天找个偏僻的地方躲起来,到了晚上才出行,就这样餐风露宿,到了韶关。
  由于韶关是战略要冲之地,盘查十分紧,伍子胥尽管很小心谨慎,但还是碰上了楚国官吏。这些官吏们认出伍子胥便是张榜捉拿的要犯,正打算一拥而上将其活捉,伍子胥反应非常机敏沉着,他从容不迫地对一个头目说:“你知道楚王为什么要抓我吗?因为我有一颗宝珠。可是现在我已经把这颗宝珠弄丢了,要是你抓我的话,我就咬定是你独吞了这件宝物。”
  韶关是偏远地区,这里的小官当然对权力高层内幕知道得不多,一时间被伍子胥吓住了,不知所措,索性将他放跑。
  伍子胥虽然凭借机谨躲过一难,但行踪暴露了,他知道用不了多久,楚国追兵一定会赶来的。过了韶关,前面还有一条河,河的对岸才是吴国的地盘。伍子胥不敢大意,他带着熊胜,直奔河岸。
  果然不出所料,楚国的追兵很快就赶到了。江水挡住伍子胥的去路,岸边是一片茫茫的芦苇丛。水面很阔,水很深,怎么办?
  
  似乎冥冥之中有天意的安排,此时突然有一条船出现了,这船不大,撑篙的船夫年纪有点大,头戴着斗笠,船板上散落着渔网,一望可知是一名渔翁。
  这条小船逆水而上,伍子胥大喜,喊了两声:“渔父渡我。”
  渔翁听到了,正要把船撑过来,此时他发现附近的芦苇丛中有几双窥视的眼睛,再定睛一看,这些人身着戎装,正是楚国的士兵,看来正在芦苇丛中搜寻那位喊话者。其实渔翁的出现,并非什么天意,他知道伍子胥要渡河逃往吴国,特地在此迎侯。这位渔翁是什么人,现在已经无法知道了,可能与伍家有某种关系,也可能是一个同情伍家遭遇的正直人士,所以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前来搭救伍子胥。
  察觉到芦苇丛中有楚国巡逻兵后,渔翁担心伍子胥暴露,急中生智,便唱起歌来:“日月昭昭乎寖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芦之漪就是芦苇的岸边,这是告诉伍子胥,你不要过来,就在芦苇岸边等我。
  伍子胥是何等聪明的人,一听明白了,便在岸边找了个地方躲起来,等着渔翁前来。渔翁把船撑到岸边,左右观察一下,又唱道:“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寖急兮当奈何?”这是告诉伍子胥,事情紧急了,快点上船吧。伍子胥与熊胜从藏身处出来,投以感激的目光,然后跳上船,躲进船舱中。
  船离了岸,直奔向江中,伍子胥从船舱的小孔往外一望,楚国的追兵已经到了岸边,心里暗暗叫道:“好险。”不多时,这一叶小舟载着伍子胥渡过河,到了河对岸。伍子胥喘了一口气,终于逃过一劫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1: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24)
  
  此时伍子胥才发现自己已是饥肠辘辘,已经好些天没有吃东西了。
  渔翁也看出来了,他把船系在岸边的一棵树下,然后对伍子胥说:“你们在树下等我吧,我去弄点吃的来。”说罢大踏步往前走去。伍子胥不禁满腹疑惑,这个渔翁帮我渡河,不但没有收钱,反倒要给我找吃的,天底下有这样的好心人吗?莫非他别有用心,想乘机向官府告发,好独吞赏银?不行,我得躲起来,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伍子胥与熊胜躲到芦苇深处。过些时间,渔夫回来了,手里拿着一碗麦饭,还有鲍鱼羹与一壶饮料,但却找不着伍子胥。他知道伍子胥饿坏了,没有气力走远,肯定是害怕而躲到芦苇丛中,便高喊道:“喂,芦中人,芦中人,你出来吧,你不是一位走投无路的贤士吗?”
  躲在芦苇丛中的伍子胥见渔翁果然是一人回来,便放下心,走了出来。渔翁说道:“我看你面有饥色,所以去给你弄点吃的,你为何要怀疑呢?”这下子伍子胥有点不好意思,看来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尴尬地说:“人家说性命操之于天,今天我的生死都在您老人家手上,又岂敢怀疑呢?”
  老人家听了呵呵一笑,招呼伍子胥前来用饭。伍子胥饿坏了,接过饭后,狼吞虎咽,不一会儿的功夫,吃得一粒不剩。再往前就是吴国,伍子胥对这位渔翁深怀感激之意。他想,我堂堂男儿,不能这样一走了之,得报答老人家才行,他随身所带的,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除了一把家传的宝剑。
  伍子胥解下宝剑,对渔翁说:“老人家,这把宝剑是先父的遗物,剑上刻有北斗七星的图样,价值百金,今天我就把这宝剑送给您,以报答救命之恩。”老渔翁没有接受,他一捋胡子,笑道:“老夫听说楚王下了命令,凡捉拿伍子胥者,赏粟米五万石,并授爵位。老夫又岂是贪图你的宝剑呢?”
  一听到这里,伍子胥大感意外,他脱口而出:“老人家已经知道我是谁?”渔翁点点头,又说道:“此剑既是你家的宝物,你便带着上路吧,得赶紧走,不要停留,不然楚兵很快就来了。”
  伍子胥向老人家一拜,抱拳问道:“敢问老人家贵姓。”老人家答道:“你是芦中人,我是老渔翁,还要问姓干什么呢?”伍子胥满怀感激,就此向老人家道别,刚走了几步,想起一件事,便回头对老渔翁说:“老人家,有件事还得麻烦您一下,这些锅碗盆子,请您藏好了,不要让楚兵发现。”
  老渔翁说:“行,您就放心吧。”说罢将伍子胥吃过的碗壶埋在地下。伍子胥这才放心了,他刚往前走没几步,听到背后水面上有些声响,转身一看,只见老人家没了身影,那条小船翻在水面上,底朝天摇摇晃晃的。人哪去了呢?大约是老渔翁怕伍子胥不放心,把船弄翻了,自溺于水中,这样再无人知晓伍子胥渡河潜逃的消息了。
  伍子胥的心被震撼了,他默然无语,遥向小船拜了几拜,一阵唏吁,然后起身拍拍灰尘,大步流星,向吴国边境走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1: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25)
  
  
  一路上风尘仆仆,长途跋涉的伍子胥疲惫不堪,饱一顿饥一顿,原本壮硕的身体也迅速削瘦了,染上风寒,非常虚弱,沿途以乞讨为生。作为一名武士,这实在是很丢人的事,可是父兄大仇未报,再苦再累,也得忍着。就这样,靠着非凡的意志力,吃尽苦头后,他终于抵达吴都。
  其实以伍子胥的身份,完全可以进入吴国后便申请政治避难,因为吴国与楚国是敌对国,一定会乐意收留他的。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他不单纯是逃难,更重要的是要复仇,要借吴国人之手报复楚平王。他混居于市井之间,是要了解吴国的国情,并暗中观察,什么人可以帮他完成复仇的心愿。
  他把自己打扮成流浪汉的样子,披头散发,疯疯颠颠,光着脚,把脸涂黑了,在市井之间行乞。要为人之所不敢为,就必须先忍人之所无法忍。吴国都城来了这么一个疯子,很多人围在市井间看热闹,这时有位管理市场的官吏正好路过,这个人有个本事,擅长看相。他一眼看到伍子胥,暗暗称奇,只见这个疯疯颠颠的家伙,身高一丈,身材硕壮,虽然装疯,而且涂黑了脸,但印堂发亮,双目炯炯有神,两道眉毛上挑,眉间距比一般人要宽。根据一些野史的记载,称伍子胥“眉间一尺”,双眉之间有一尺宽,当然这是夸张之辞,不然那就不是人,是怪物了。
  这位官吏一见伍子胥,知道肯定不是个普通人,他自语自言地说:“我相过很多人,但从来没有见到这样奇特的面相,难道他是别国的亡命之臣吗?”他心里怀疑眼前这个人,就是楚国的伍子胥。为什么这位官吏会这样猜测呢?这官吏本来是管理市场的,市场商人多,南来北往的人都有,早有传言,说楚国的伍子胥被楚王迫害,家破人亡,逃往国外。前段时间,在楚国边关韶关出现过,很可能要逃到吴国。又有一些商人到过楚国,见过伍子胥的画像,虽然画得不一定很像,但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两眉间距很宽。这些信息,这位官吏都有所耳闻,结合他的相人本领,他断定,此人便是伍子胥。
  看来吴国人才也是不少,伍子胥虽然装疯卖傻,可还是被认出来了。那名官吏把这事报告给吴王僚,并且建议说:“大王应该召见他。”吴王僚上台后,就被楚平王反戈一击,不仅在长岸水战中败北,而且州来城也被楚军收复,这些年他颇有些郁闷,如今楚平王的死敌伍子胥逃亡到吴国,焉有不用之理呢?
  吴王僚马上传令,召伍子胥入宫。
  
  那位史不载其名的市场管理官吏慧眼识英雄,认出伍子胥,并引荐给吴王僚。吴王僚一见到伍子胥,就对其非凡的相貌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伍子胥洗去尘垢,穿着整洁的衣服,眉宇之间透露着一股豪迈的英气,这是英雄的本然面貌。
  吴王僚甚是喜欢伍子胥,两人促膝长谈,这一谈便是三天。伍子胥文武双全,口才也很好,反应机谨,思维敏捷,与吴王僚畅谈天下大事,尤其对楚国的情况了如指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了三天,伍子胥没有说过一句重复的话,每句话都切入重点,分析入微。吴王僚对他的才华非常惊叹,感慨道:“真是一位贤士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1: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26)
  
  此后,吴王僚频频召伍子胥入宫,每次交谈都收获良多。别看伍子胥是个武夫,其实他有细腻的一面,他想着借助吴国为父兄报仇,可是他没有明说。对吴王僚而言,他只是个外国人,报私仇这种事不能轻易说。可是伍子胥却换了一种方式流露出这种想法,他知道吴王僚喜欢自己,于是在谈吐之间,便处处表现出其气壮山河、威武豪迈的英雄本色,偶尔提及自己的身世,便对楚平王有一种咬牙切齿的仇恨。吴王僚也是个聪明之人,他明白了,伍子胥的真实想法,是想要吴国起兵攻打楚国,以报杀父之仇。
  可是吴王僚让伍子胥失望了。他并没想着为伍子胥报仇,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一国之君,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外国人的私人恩怨而大动干戈呢?
  
  吴王僚的态度,给了另一个人可乘之机。
  这个人就是公子光。
  自从吴王僚即位后,公子光心怀不满,他认为自己才是国王的合法继承人。公子光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表面上他对吴王僚毕恭毕敬,没有泄露自己的野心,但暗地里却物色天下英雄为己所用,以培养自己的势力。
  对于伍子胥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公子光怎么可能视而不见呢?他暗地里向伍子胥示好,经常请他上府中喝酒,又送给不少礼物,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公子光心知伍子胥急着要报仇雪恨,他不失时机地暗示,如果自己是吴王,一定会帮他完成复仇心愿。
  公子光的话,有弦外之音。
  伍子胥是何等聪明的人,一听就明白,公子光有篡位之心。
  经过几次的交谈,伍子胥对公子光的为人有所了解。公子光绝非等闲之人,他有雄心壮志,有一种霸气,善于用人,礼贤下士,内心中潜伏着一种强大的冲动,他的能量远远未释放出来,仍在悄悄地蛰伏,一旦有一个不受限制的表演舞台,他的激情会淋漓尽致地转换为霸业。伍子胥对公子光很欣赏,因为他明白一件事,心灵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就象自己,为了复仇,颠沛流离、九死一生,无悔无憾;他也洞悉到公子光的内心,同样有着一种强大的力量,这是对权力的追逐,对伟大事业的向往。
  对于吴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伍子胥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谁能帮助自己完成心愿。在他心中,不断地权衡吴王僚与公子光这两个人,他知道自己得选择一个人帮助自己完成复仇大业。吴王僚这个人,并不能说是个昏君,他还是有虚心纳才的雅量,可是论及野心勃勃,他就不如公子光。伍子胥要把赌注押在谁的身上呢?他思前想后,最后下了决心,把赌注押在公子光的身上,他得先帮助公子光夺取权力,实现霸业,同时借助公子光的力量,杀回楚国,报杀父之仇。
  有了这样的想法,伍子胥得有所作为。吴王僚想让伍子胥当官,他推辞了,这是一种态度,既然想与公子光联手,就必须与吴王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然得不到公子光的信任。伍子胥隐居起来,耕田种地,似乎超然于政治漩涡之外,其实他的真正用意,是在市井之间物色勇士,准备推荐给公子光,让他有机会除掉吴王僚,自立为王。
  表面上平静的吴国政坛,实际上已经是暗流涌动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1: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27)
  
  三、失衡的天平
  
  时光荏苒,转眼三年过去了。
  这一年是公元前519年,即吴王僚八年,楚平王十年。自从吴王僚上台以来,吴国对外战争乏善可陈。六年前的长岸水战败给楚军,继而又丢掉了占领四年之久的州来城,对于这样的战绩,吴王僚着实深感惭愧,有辱伟大先王们的声誉。他觉得有必要再次发动对楚国的战争,重新夺取州来城。
  吴国为这次战争作了充足的准备,吴王僚御驾亲征,公子光则担任前敌总指挥。在出征之前,公子光没有忘记伍子胥,因为伍子胥对楚国的情形太了解了,得向他咨询一下,听听他的建议。
  这对伍子胥是个好消息。他一直担心一件事,怕楚平王早死,他恨不得亲手宰了楚平王。如今吴国人要进攻楚国,这是一个好兆头,虽然自己无法亲自披甲上阵,与楚平王的军队作战,但他仍可以助公子光一臂之力。
  伍子胥对公子光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满腹文韬武略,对楚国军事实力了如指掌,既深知其优势所在,又洞悉其劣势所在。他逐一向公子光解说,从楚国的攻守战法到指挥员的作战风格,从楚国的防御设施到其喽啰国的虚实。
  公子光听完后大喜,收获良多,真不虚此行。他向伍子胥拜谢道别后,便匆匆赶回军营,一边走还一边思考作战计划。
  
  从吴王寿梦以来,吴楚两国交锋数十年,互有胜负,谁也没法完全占据上风,棋逢对手,平分秋色。两国有很多共同点:蛮夷色彩比较浓厚,极其尚武,有称霸的雄心。但从最近十余年的交锋来看,吴国是比较积极主动的,而楚国则偏重于防御。
  吴王僚亲自率领大军,奔袭州来城。
  自从收复州来城后,楚平王预感到吴国人势必不会善罢甘休,下令重筑州来城。经过几年的建设,州来成为一座坚固的军事堡垒。不过对于筑城这种消极防御能产生多大成效,在楚国内部是有争议的,沈尹戌(沈尹是官名,戌是姓)一针见血地指出:“楚国一定会战败的。”为什么说楚国一定会战败呢?他分析说:“现在楚国政府没有致力于安抚民众,大费民力筑城,挑拨吴国人来进攻,能不失败吗?”
  一个手下的侍从不解地问道:“楚王这些年致力于振贫穷、养老疾、宥孤寡、救灾患,这样可以算是安抚民众了吧。”
  沈尹戌略带着冷嘲热讽的语气说:“什么才算是安抚民众呢?如今王宫开支无度,生活奢侈,民众的徭役很重,四处筑城,很多人都活活累死,这样算是安抚百姓吗?”
  看来楚平王虽然是个有作为的君主,也发布过一些人道主义的政策,但楚国的现状,百姓的生活质量仍然不高,辛苦操劳,心中不免有怨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威信,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吴国大举进攻州来城,州来城战事吃紧,守军赶紧向郢都求援。
  楚平王一听,心里暗想:吴国也太猖狂了吧,自从长岸水战后,寡人对吴国人的嚣张一直是克制的,还将俘虏归还吴国。吴国人竟然不识好歹。那好,敬酒不吃吃罚酒,这次得好好教训一下才行。
  想到这里,他马上召见令尹阳匄、司马薳越,任命两人为正副司令,统率精锐楚军前往救援州来城。同时派出使节,前往征召喽啰顿国、胡国、沈国、蔡国、陈国、许国同时出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1: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28)
  
  在楚国一方,七国联军的阵营堪称庞大,旌旗猎猎,车轮滚滚,光队伍便绵延十余里,战车上千辆,士兵们戎装在身,手持利刃,杀气腾腾,向着州来城的方向急行军。
  此时已有探子将楚军的动向报告给吴王僚。吴王僚留下一部分人马监视州来城,其余精锐阻击楚国援军。吴军在钟离(安徽凤阳东北)驻扎,同时派出探子,打探楚军的情况。
  楚国人的运气不太好,在临战关键时刻,总指挥阳匄不幸染病身亡。阳匄是楚国令尹,即首相,地位高、有威信,他的死对楚军的士气是一大打击。死在大战前夕,显然不是一个好征兆。阳匄死后,副指挥薳越便成了楚军的统帅,薳越是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他是个有才华的人,但却出身低微。在楚军将领中,有很多人是贵族出身,心里瞧不起薳越,经常跟他唱对台戏,不听他的指挥。
  
  在吴国一方,吴王僚也有些心虚。楚军在人数上是占优的,除了楚军外,还有其他六个小诸侯的军队,人多势众。吴王僚心里颇有不安,是否要将军队孤注一掷地投入决战呢,他下不了决心。
  这时,公子光挺身而出,他对吴王僚说:“敌军虽然人多势众,可却存在两大致命的弱点。第一,追随楚国出战的喽啰国,与我们无冤无仇,只是因为害怕楚国勉强出战罢了。在这六个喽啰国中,顿、许、蔡这三个国家对楚国政府早有怨恨之心,胡国与沈国的国君都年纪轻轻,没见过战争的残酷,而陈国总司令也不过是个无能之辈罢了。有什么好担心的呢?第二,楚军虽然英勇善战,但阳匄突然病死,已经严重影响军队的士气,薳越根本没办法指挥其他将领,没人愿意听他的命令。七国参战却各自心怀鬼胎,前线将领不能令行禁止,从这两点看来,我们完全可以打败楚军。”
  公子光之所以能如此精僻地分析敌军的弱点,很明显他从伍子胥那里打听了很多情况,才胸有成竹。
  吴王僚问道:“那依你之见,这战要怎么打呢?”
  公子光答道:“应当要避实击虚。我们先派出一部分精兵,向胡、沈、陈三国军队发动进攻。这些都是乌合之众,势必率先逃跑,只要这三国军队逃走,顿、许、蔡三国军队一定会跟风逃走。这些喽啰国败走后,楚军也会全线崩溃。为了迷惑敌人,我们得使些诡计,派一些战斗力较弱的部队充当头阵,将精兵置于第二线,麻痹敌军,使之产生轻敌思想,便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吴王僚一拍大腿,大喊道:“好。”
  
  七月二十九日,吴军从钟离出发,行进到鸡父(河南固始县南),与楚国援军遭遇。吴楚战争史上著名的鸡父战役开始了。
  吴王僚采纳公子光的计策,先派出一支乌合之众打头阵。这支乌合之众是由三千名囚犯组成,吴国人口并不是很多,出征时把监狱里的囚犯也编入军队中,立功赎罪。这些囚犯本身并没有多少军事训练,军装穿得歪歪的,行动也没有章法,队列混乱。乌合之众率先向胡、沈、陈三国军队发起攻击。
  胡、沈、陈三国的将领一看,嘿,瞧吴国这阵势,战斗力实在很一般,便出击迎战,果不其然,吴国先锋三千人很快被击败了。三国士兵哪里肯放过立功的机会呢,纷纷争着抢俘虏,很快军队就没有阵型了。此时吴国的第二梯队已经到达,这是最精锐的部队,中军由吴王僚亲自指挥,右军由公子光指挥,左军由掩馀指挥。
  正忙着抓俘虏的胡、沈、陈三国军队被突然出现的吴军主力打晕了头,自己反倒成为吴军的俘虏。在吴国凌厉的攻势下,胡、沈两国的国君都成为阶下之囚,陈国的总司令也未能逃脱被俘的命运。
  首战告捷后的吴军,将胡、沈两国的俘虏释放。这些俘虏一溜烟跑了回去,对顿、蔡、许等国的军队说:“快逃吧,我们的国君都完蛋了。”
  顿、蔡、许三国本来对这场战争就不热心,一听说胡、沈两国君的下场,哪里肯恋战呢,一溜烟便掉转马头,逃得无影无踪了。
  楚军司令薳越本来就指挥不动自己帐下的将军们,现在一看连友军也逃得一个不剩了,而吴国大军正掩杀过来,他慌乱之下,赶紧下令撤兵。可是吴国人已经杀到跟前,楚军大乱,溃不成军……
  鸡父之役,吴军大获全胜。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敌强的战役,此役也成为吴楚战争的一个转折点,此后吴国牢牢地控制了战争的主动权。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5 10: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