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840|回复: 56

[转帖] 《春秋三百年》第四部:《吴王阖闾》--吴闲云最新作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3-7-28 23: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究竟谁才是周朝的第一路大诸侯?


       很久很久以前,周朝的时候,中华大地上有着许多的诸侯。
       据说,当时约有八百多个诸侯国。一部落即一国,一家族即一国,一城堡即一国。大国土地一百里或七十里,小国土地五十里不等。这些弹丸之地的诸侯国们,众星捧月般的围绕着周天子的王城,布满了整个黄河流域。
       
       如果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大王,各个诸侯则是地方上的小王。
       那么,在这些诸侯里面,谁才是周朝的第一路大诸侯呢?
       我们一般的印象中,姜子牙的齐国,似乎应该排第一,因为姜子牙是周武王的老师,又是周武王的岳父,又是周朝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太师宰相,又是第一个被册封的诸侯,还有征伐其他诸侯的特权。
       除了齐国,周公旦的鲁国也不弱,因为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开国的大功臣,继姜子牙之后的第二任执政官。
       还有晋国、楚国、秦国……等等,都是相当有实力的大诸侯,在这些大诸侯里面,究竟是哪一路诸侯,才最有资格被公认的排为所有诸侯里面的老大呢?
       
       下面,我们先来简要的了解一下各路诸侯的历史。
       武王伐纣之后,建立了周朝,大封功臣,最先册封了姜子牙为齐国诸侯,(大致在今山东临淄一带)。
       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实际上是他的儿子),被册封为鲁国诸侯(今山东曲阜)。
       武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姬奭,支持周公旦摄政当国,被封为燕国诸侯,(今河北北部)。
       武王的弟弟姬鲜,被封为管国诸侯,(今河南管城),是为管叔鲜,当时是个大国,拥有管理整个东方的权力。后来因为叛乱,管国被周公旦灭了,所以这个国家非常短暂。
       武王的四弟姬振,被封为蔡国诸侯,(今河南上蔡一带),是为蔡叔振。因受管国叛乱的连累被流放,所以蔡国后来沦为小国。
       周武王灭了商朝以后,为寻求更多的支持者,访求前代帝王的后裔,找到了大舜的后人虞满,把长女嫁给了他,并封他为陈国诸侯,(今河南淮阳附近),是为陈胡公。
       武王又找到大禹的后人东楼公,封他为杞国诸侯,(今河南杞县一带),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国,屡屡被迫迁徙,只为我们留下一个“杞人忧天”的成语。但杞国的意义非常重要:他们是夏王朝的后裔。
       武王去世后,管叔、蔡叔与商朝贵族纣王的儿子武庚一起叛乱,周公旦东征,灭了管国,流放蔡叔,将商朝贵族迁走,以商朝旧都朝歌为中心,封弟弟康叔为卫国诸侯,以保卫周王室。
       武庚叛乱被镇压后,驱逐了所有的商朝遗民,从朝歌迁到宋地,交给纣王的兄弟微子启管理。微子启被大周朝册封为宋国诸侯。
       周公旦东征时,顺带消灭了一个小小的唐国,(今山西境内),他们是上古时期尧的后人。周公旦把他侄子(武王的小儿子)姬虞派到那里做了君主,这就是后来春秋时期成为霸主的晋国。
       能够和晋国抗衡的只有楚国。楚国的创始人是鬻熊,因为鬻熊是武王父亲周文王的老师,所以周朝初年,就把他们封为了楚国诸侯。
       楚国后来崛起,在楚庄王时代称霸天下,为了遏制楚国北上的强劲势头,楚国后方的吴国悄然兴起,对楚国形成钳制之势,于是,原本和中原一直素无来往的吴国,在春秋后期也成为了霸主。
       吴国兴起之后,接着就是越国的兴起,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取代了吴国的霸主地位。
       以上这些国家,都是在周朝初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的。
       
       后来过了很多年,周天子从武王传到十世是周厉王,周厉王封他的小儿子为郑国诸侯(郑桓公),郑国由此诞生。在保护周平王东迁时,郑国最有功劳,于是郑国从此兴起。历史也进入到了春秋之际。
       周平王因为东迁,西方的秦部落也由于护驾有功,被正式册封为秦国诸侯。
       所以,郑国和秦国,是在西周末年、春秋之初才有的新国家。
       再后来,历史进入到战国时代,中原先前的霸主晋国发生内乱,三大家族各据一方,将晋国一分为三:形成了赵国、魏国和韩国。
       而东方最早的霸主齐国,也发生了四姓之乱,最终被田氏家族所取代,成为新的齐国诸侯,史称“田齐”。
       这几个国家,是春秋之末、战国之初才形成的。
       
       以上这些诸侯国,齐、鲁、燕、管、蔡、陈、杞、卫、宋、晋、楚、吴、越、郑、秦、赵、魏、韩、田齐,是按照周天子册封他们的时间排列的。
       这些国家,有的是实力强大,有的则是意义深远,总之,在司马迁看来,只有这些国家,才值得写进他的《史记》,而其他的多如牛毛的小诸侯们,有的是一笔带过,有的则根本就不写了。
       
       在这些诸侯国里面,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我们翻开《史记》,排第一的,不是齐国,不是鲁国,不是晋国,不是楚国,不是秦国,不是郑国。是谁?是吴国。
       吴国,才是所有诸侯里面的老大!
       司马迁在《史记》里对这些诸侯们的排列次序是这样的:吴、齐、鲁、燕、管、蔡、陈、杞、卫、宋、晋、楚、越、郑、赵、魏、韩、田齐。
       我们知道,在春秋的历史上,齐桓公率先崛起之后,是晋文公,晋文公之后,是楚庄王。到楚庄王称霸的时候,吴国还是东南的蛮荒之地,原始部落,族人们连衣服都没有穿的,更别提车了。
       那么,这个还未开化的,并未进入到中原人视野的贫穷小部落,又是如何快速崛起的呢?又如何迅速称霸天下?并且还被承认为公认的诸侯老大的呢?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23: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时期最奇特的“裸国”



      吴国的创始人是吴太伯。
      吴这个字,“姓也。亦郡也。”上面是个“口”,下面是个“夨”(cè),夨,字音同“侧”,字形同“矢”。
      它的原始意义,表示一个人在奔跑,射箭,边跑边侧过头来回看,并高声的呼喊!寓意着原始狩猪者的召唤。当狩猎者发现了大野兽时的奔跑、放箭、回头、呐喊,全部的信息都融入在了这一个字里面。
      奔跑,呼喊,这种动作就叫吴。吴,是一种召唤的力量。



      大约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多年的时候,吴太伯和他的弟弟放弃了自己的家园,离开了周朝,从遥远的西方,来到遥远的东方,漫无目的的经过了当时还处于蛮荒之地的荆楚,到达更为蛮荒之地的江南。
      《史记》上说:“太伯之饹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荆,是楚的旧号,(当时楚国还没诞生)。蛮,闽也,南夷之名,亦称越。就是说,吴太伯来到楚、越交界的这块地方,定居了下来,他把这块地方称作“吴”。这里的原始土著居民有一千多家归顺了他,尊称他为“吴老大”。
      “自号句吴”,就是说,吴地之名起于太伯,因为这个地方以前是没有名号的,也没有主的,是从他们来了以后才开始的。
      从此,吴太伯带着这一千多户土著居民,在这里躲避战乱,远离纷争,过着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般的自由自在的原始生活。
       
        后来,吴国的创始人吴太伯去世了。
        吴太伯没有儿子,就由他的弟弟接任,是为吴仲雍。
        吴仲雍的儿子是吴季简。
        吴季简的儿子是吴叔达。
      吴叔达的儿子是吴周章。之所以叫做周章,是在提醒,不要忘了,我们的祖先,是从周朝过来的人。
      那时,周武王已经灭掉了商朝,派人四处寻找吴太伯、吴仲雍的后人,他们找到了周章后,就地搞了个简陋的册封仪式,把周章封为了吴国的君主。
      周武王又封了周章的弟弟虞仲为虞国诸侯,后来到了春秋时期,这个虞国,被疯狂扩张中的晋献公,用“假道伐虢”之计给灭掉了。
      吴周章的儿子是吴熊遂。
      吴熊遂的儿子是吴柯相。
      吴柯相的儿子是吴彊鸠夷。
      吴彊鸠夷的儿子是馀桥疑吾。
      馀桥疑吾的儿子是吴柯卢。
      吴柯卢的儿子是吴周繇。
      吴周繇的儿子是吴屈羽。
      吴屈羽的儿子是吴夷吾。
      吴夷吾的儿子是吴禽处。
      吴禽处的儿子是吴转。
      吴转的儿子是吴颇高。
      吴颇高的儿子是吴句卑。
      吴句卑的儿子是吴去齐。
      吴去齐的儿子是吴寿梦。





      从太伯至寿梦,共经历了一十九世。《史记》上说:“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十二世而晋灭中国之虞。中国之虞灭二世,而夷蛮之吴兴。”
      按古人“物莫能两大”的观念,两个并列的东西,是不容易同时都大起来的,他们在冥冥之中是呈着“此消彼长”的势态而发展着的。既然中原的虞国被灭掉了,那就该夷蛮的吴国发迹起来了。
      所以,时候到了时,该吴国兴旺昌盛了。
      但是,当时的吴国,充其量还只能算作原始部落,非常落后的原始部落。

        因为他们与外界几乎就没有什么来往。
      这里的人,都是赤身裸体的。男的裸体,女的也裸体,都不穿衣服的。顶多在腰上系些树叶子,天冷的时候,就找一块兽皮裹一下。他们没有城堡,没有房子,像样的住所可能就是草棚子了。
      且看史料记载:
      《论衡》上说:“吴为裸国,断发纹身。”
      《列子》上说:“南国之人,祝发而裸。”
      《左传》上说:“断发纹身,裸以为饰。”
      孔子曰:“夫吴、越之俗,男女无别,同川而浴。”
        裸国,是吴国的一个别称,很天然,很淳朴的一个地方。当然,外界说他们是一群野蛮人。
        世界上为“裸国”、“裸乡”的地方并不少,东至日本,南至柬埔寨,这一带的许多蛮夷小国,大多是在汉朝的时候才接受中国人的风俗,学会穿衣服的。即使到了我们今天,世界上依然还有裸国。



      话说吴国到了寿梦这一代,正是楚国的鼎盛时期,霸主楚庄王去世不久,庄王的儿子楚共王在位。
      吴王寿梦元年,是楚共王六年。公元前585年。
      “寿梦”这两个字,据说在古吴语中,是“坚实耐用的渔网”,看来,他爹要求不高,指望他这一生能多打些鱼过上好日子就行。
      但寿梦的志向并不在打渔摸虾。在他登基的时候说道:我有一个梦想,等我攒足了路费,就走出去转转,见见世面,我想看看上流社会的人都是怎样生活的,我要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穿得起衣服……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23: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诸侯学周礼代价太高昂


      吴王寿梦登基的这一年,他准备到中原去溜达溜达,开开眼界。
      他攒足了路费,只带了一个随从,——他的四个儿子里面最小的季札,季札当时大概只有六、七岁。两人溯江而上,徒步而行,沿着长江,一路走来。因为他们没有车。
       
      就这样凭着两条腿走了很多天后,寿梦终于到达了楚国。
      楚国的郢都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城市,“霸主”楚共王也以华夏正统而自居,他的眼睛一直瞄着北方的诸侯,对于这个来自东南的蛮族酋长,毫无兴趣。
      寿梦请人前去通报:“吴王千里迢迢而来,想求见楚王一面。”
      “吴国?吴国是个什么国?”楚共王一口拒绝了寿梦的会见请求。因为楚共王觉得与蛮夷为伍,有失自己天下霸主的身份。
      寿梦满怀着对楚王的景仰,兴冲冲而来,没想到却吃了闭门羹,自尊心受了伤害,顿时火冒三丈。
      “噫!狗屁倒灶瞧不起老子?”寿梦破口大骂了几句楚国人听不懂的话后,牵着他的小儿子,灰溜溜的走了。



      离开了楚国,再到哪里去呢?寿梦决定向北方走走。
      于是,他又跋山涉川,过了黄河,来到中原的洛邑。洛邑是周天子的王城,在这里,寿梦受到的接待又大不一样。
      这一年,正好是周简王元年,周简王刚一上任,吴国国君就来朝拜,要知道,现在的周天子已经身价大跌,没几个诸侯愿来拜他。
      “哎呦,伯父来了。”周简王非常热烈地接见了吴国亲王一行,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当然,也没啥共同关心的话题好谈,并且交流起来还十分困难。
      吴王寿梦很满足,很高兴:“大侄子大王,你为啥要叫我伯父呢?”他不知道周天子见到吴君就该这么叫着。
      “我们是亲戚。很久很久以前,你们家和我们家是兄弟。”
      于是,周简王摆开酒席,宴请这位远方到来的伯父,并让其他国家的人也来作陪。从这之后,人们才渐渐知道,周王在很远的地方,还有这么一个亲戚,大家也都知道了还有这么一个吴国。
      “大侄子,一刮两响,爽快,不像楚国人狗屁倒灶。”吴王寿梦夸奖着周简王。周简王似懂非懂,一个劲儿地点着脑袋。
      寿梦继续说:“我以前也听老人们说过一点,我们两家原是兄弟。我管不了那些,我有一个梦想,我知道你们这边的好东西多,还有周礼,所以我想看看,方便的话,派个使团过来,学习学习。”
      这一回,周简王听懂了。
      按说,这年头有人愿意来学周礼,周简王应该高兴才对。但他实在高兴不起来,一是让蛮夷小国去学周礼没啥实际意义,说不定还会闹笑话,二是周天子也没专款来接待这些不着边际的使团。
      于是,周简王眼珠子一转,说道:“伯父要看周礼,我们当然高兴,但说来惭愧,自从我们搬来中原,周礼就不全了。这样好吧,周礼最全的都在鲁国,伯父不如再多走几步,去鲁国看看。”
      就这样,周简王又把寿梦推到了鲁国。
      寿梦以为周简王是好心,也没多想,第二天就坐上周简王为他准备好的车,前往鲁国而去了。
       
      鲁国这时是鲁成公,见吴王寿梦来了,也非常欢迎。
      两国国君亲切会见,边说着客套话,边打着手势比比划划,也还可以勉强交流。
      “您的这身衣服,真漂亮啊,我从小生在夷蛮,孤陋寡闻,我们那的人谁见过这样华丽丽的服饰呀。”
      “哪里,哪里。”鲁成公谦虚的说道。
      “我们那的人没什么规矩,不知道许多的礼,在我们吴国,就只有把头发挽在头顶上这一个礼,就这一个礼。不过,比越国强点,越国人一个礼也没有,都披头散发。我有一个梦想……”
      吴王寿梦的梦想又来了,他把想看看周礼的想法说了一遍。
      鲁成公听明白了:“呵呵,周礼,你不是已经都看到了吗?”
      寿梦一愣,在哪?
      “周礼是无处不在的啊,你看,我们接待你,包括见面、吃饭、等会还有音乐、舞蹈,都是严格遵循周礼来的。周礼,就是贯穿在每时每刻中的每一种行为规矩啊。”
      “噢。”吴王寿梦看了看周围,是的,的确一切都是井井有序,再回想来的这一路上,人们也都很有礼貌,很有规矩的样子。
      “周礼真好。我们吴国就一帮乌合之众,没文化。”寿梦真心喜欢上了周礼。
      这是吴王寿梦第一年的事,他去了很多的地方,四处考察学习。
      《吴越春秋》上说:“寿梦元年,朝周,适楚,观诸侯礼乐。鲁成公会于锺离,深问周公礼乐,成公悉为陈前王之礼乐,因为咏歌三代之风。寿梦曰:‘孤在夷蛮,徒以椎髻为俗,岂有斯之服哉!’”
      自此,寿梦迷上了周朝的文明生活方式,迷上了中原的先进技术文化。他非常地高兴,于是,他提出了唯一的一个请求:想派出专人使团,前来鲁国留学深造。鲁成公一听,真是求之不得呀,当即满口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双方达成了一致,吴王寿梦得到了他梦想中的东西;而鲁成公也得到了现实中的实惠:吴国向鲁国赠送大量礼品作为学费。
      “大兄弟,还有一事想问哈。我只知道我祖上是从周朝过去的,可当时究竟怎么回事,我真不清楚。”因为吴国没有史官,年代隔的久了,他不知道他的祖先是怎么从西边跑到了东边去的。
      鲁成公也不是很清楚,就把学问很深的季文子找来。季文子见这个问题有点敏感,又见这个人吃的满脸是油,一嘴的脏话,就皱了皱眉头,含糊其辞的打发他走了。



      吴王寿梦回到吴国后,很快派出了一个“留学团”,前往鲁国学习周礼,同时,也带去了大量的礼品财物。
      但是不久,问题就出来了,学费越来越贵,物价越长越高,寿梦这小小的吴国哪里支付的起?钱呀钱,国君也为钱发愁,他就牙一咬,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古董给卖了。
      就是当年周武王册封吴周章时发给的纪念杯,一座一百六十多斤的铜鼎,抵给了鲁成公当学费。鲁国人笑歪了,国宝啊,赚来毫不费工夫。不久,这个铜鼎就被鲁成公的儿子偷偷拿去贿赂了晋国人。
      寿梦花了那么多的钱,学了一大堆不实用的东西回来之后,觉得并不适合他们国情,他就沮丧了,他感到他的梦想正在破灭,“噫!瞎折腾,这样下去,会越来越穷,还不如打渔摸虾……”
      最终,吴王寿梦放弃了全盘周化。他不想再在外面浪费精力了。

        但是,历史的机遇,有时也会留给那些毫无准备的大脑。当寿梦正在为钱发愁的时候,偏偏有人从很远的地方,带着巨额的财富,主动送上门来,说要无偿的资助他。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23: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4.春秋吴国突然崛起的背后推手是谁?



      吴王寿梦访问鲁国后的第二年,北方来了人。
      这是北方的客人第一次来到吴国。是谁?巫臣。
      巫臣就是拐带夏姬,背叛楚国,逃亡晋国的那个人。楚国方面非常恼火,把他的家族给灭了,瓜分了他的财产。
      巫臣咽不下这口气,他要复仇。他找晋景公商量,请求出使吴国,联络吴国夹击楚国。晋景公一听,这个主意不错,当即就同意了。
       
      于是,巫臣作为晋国特使,带了三十乘战车,出使吴国来了。
      巫臣是个精于心计的人,忽悠这个土鳖老粗完全不在话下,三言两语之后,就摸清了吴王的底牌,他知道吴王寿梦很急于与中原的诸侯交往,很渴望获得承认。
      巫臣首先代表晋国君主晋景公问候了吴王寿梦,说晋国、吴国本是同祖同宗,他们非常关注吴国的发展,很希望能尽一点绵薄之力,为大哥级的国家做些贡献。
      随后,双方就国际事务进行交流,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楚国。
      一提到楚国,寿梦满肚子的窝火,嘴里又开始不干净起来:“狗日的!楚国佬,傲慢,坏的很呐。”
      “大王,您知道楚国人有多坏吗?据我们得到的可靠情报,楚国正准备吞并你们吴国呢。我家主公这次派我来,就是来提醒你们,千万要警惕!”
      寿梦没当回事:“吴楚之间,山水相隔,老远的,他打不过来。”
      “大王,您还不知道楚国人的野心,他们原先比你们小,灭了几十个山水相隔的国家后,变成了现在这么大,已经快和你们接壤了,您猜,他们下一步会不会打你?”
      “那,那,怎么办?”
      “打他们!主动出击,打死他们!”
      “可是,我们哪打得过楚国人……”
      “大王,别担心,还有我们晋国在呢,您看,我带的这三十乘战车,就是来支援你们的。我家主公说了,只要您愿意跟我们合作,我们马上帮助你们训练军队,为你们提供资金,您也应该知道,我们晋国的战术打法是最先进的,物力财力也是最雄厚的,至于还有其他什么要求,您尽管开口,只要是钱能够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我们出钱,你们出力,然后,咱们一起行动,前后夹击,我不信晋吴两国还灭不了一个楚国!”
      “晋国的兄弟呀,你们为什么对我这样好呢?这么大的恩情,叫我怎么还的起啊。”寿梦简直太感动了。


      这样,因为得到了晋国的无偿援助,寿梦一夜之间就成了暴发户。

        而巫臣也就成了他的军事顾问,手把手的教他们打仗。
      以前,吴国人打仗不用马不用车,也没有战车,连盔甲也没有,有的只是刀叉棍。

        现在,巫臣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军事训练:教他们怎么驾车;怎么在车上放箭;怎么在车上格杀;怎么行军;怎么布阵;怎么进攻;怎么防守;怎么用战鼓战旗;怎么统一指挥。
      巫臣又给大家讲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邲之战,楚军的优势是什么,楚军的弱点在哪里。
      吴国人这下算是开了眼,这,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先进文化吗?


      很快,练兵初见成效。
      巫臣现在要练一练他们的胆量了,他让吴王寿梦出兵,攻打旁边的巢国。
      巢国是被楚国征服的附属国,与吴国向来没有纠纷。寿梦有点为难,“这,恐怕不合适吧?他们又没惹我们。”
      巫臣问:“难道他们惹楚国了?”
      “也没有。”
      “那楚国为什么老欺负他们?”
      “可能是他们太软弱了,好欺负吧。”
      “对呀!打他!”
      于是,寿梦热血澎湃,无缘无故的向巢国开战了。

        一群掌握了先进战法的,且又不要命的野蛮人,其战斗力是相当令人恐怖的,他们用学到的新技术,新武器,一交锋,就打的巢国人纷纷惨败,满地找牙,慌忙去向楚国求救。
      楚国的子重、子反(王子婴齐、王子侧,就是这二人瓜分的巫臣家产。)急忙率军来救巢国,等他们到时,吴国人早跑了,又攻打楚国的另一个附庸徐国去了。
      子重、子反只好再去救徐国。等楚军到了徐国,吴国人又攻打州来去了。等楚军去救州来,吴国人又跑了。
      就这样,一年之中,原本与世无争的吴国人,突然发了狂,七次入侵周边的国家,不停的拿人家做试验。

        子重、子反也来回的奔波了七次,真的是疲于奔命了。《左传》上说:“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


      吴国抢了楚国的地盘后,从此就强大了起来。

        尝到甜头的寿梦,胃口也变的越来越大,后来干脆就直接对楚国发起攻击,居然还将那个子反给打败了。
      楚共王(楚恭王)大怒,咱们向来无冤无仇的,你神经病呀,屡屡挑衅滋事,小小吴国,不教训教训,真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楚共王应该还算个谦和之人,但他这次真的发怒了。在寿梦十六年的时候,楚国对吴国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击战”。
      这一战,把吴国人给打惨了,打怕了,打伤了元气。
      寿梦还不服气,还想再战,这时,就有人跟他讲了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寿梦终于想明白过来了:“哦,原来,我就是那只螳螂。文明,比野蛮更野蛮啊。”
      从这之后的很多年,吴国都再没对外用过兵。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晚年的吴王寿梦说,咱这穷乡僻壤之地,难道还成就得了天子之业?噫,算了吧,咱再也不能被别人利用了,再也不能给别人当枪使了,儿子们,要记好,外面的人都是坏人。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23: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5. 古代君王如何请神帮忙选立太子?




      楚庄王的儿子是楚共王(楚恭王)。
      楚共王从他接任的那一天起,就是傲视群雄的天下霸主了,起点非常高的,但他也有他的烦恼。
      他的烦恼就是:儿子太多,却没有一个是正夫人生的,因此,他不知道究竟该立哪一个儿子为太子合适。



      大臣屈建说:“当一只兔子跑到街上时,会有一万个人想抓住它。一旦被某一个人逮住了,剩下的万人就不再追赶。因为好处究竟落在谁身上还没确定,所以一只兔子就能让万人都跟着扰乱;而一旦好处确定了落在谁身上,剩下的人即使想要贪得那只兔子,也知道不能这么做了。太子,是国家的根本,百姓的希望,应该早点定下来,否则,祸乱将生,就跟那个没主的兔子是一个道理。”
      楚共王说:“你说的对,可究竟立哪一个好呢?寡人每天都为这事伤透了脑筋,无法定夺呀。” 

        这楚共王最宠爱的小妾有五人,这五个女人为他生下了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的地位都是一样的,那就只能按年龄大小来排了:
      长子名叫:熊昭;
      次子名叫:熊围;
      三子名叫:熊比;
      四子名叫:熊黑肱;
      五子名叫:熊弃疾。

      为了最终确立一个儿子为太子,楚共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办法呢?请神。
      既然凡人无法抉择,那就请神仙来帮他定夺。
      怎样操作的呢?
      楚共王先向楚国境内各处大山名川的神灵们祈祷,请求神灵们在他的五个儿子里面挑选一个出来为继承人。
      祈祷完了之后,就将一块玉璧拿出来,说:“我将这块玉璧暗藏在祖先宗庙的庭院中,让我的五个儿子按长幼顺序依次来拜祭祖先,正好对着玉璧而拜的那个人,就是神明所立的太子。”
      然后,共王就将那块玉璧放在庭院中央的某处,自己牢牢记住了位置,叫他的几个儿子们斋戒了,都来宗庙拜祖先。
      拜祖先的时间,被安排在早上天还没亮的时候,这样,五个儿子都不知道那块玉,也看不见那块玉。大家就只能拼冥冥之中的福分了。
      用这种方法来选定太子,虽然有点滑稽,但也不失公平、公正。
      《左传》上这样记载了这一事件的详细经过:

        “共王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请神择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徧以璧见于群望,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
      当璧而拜者,就是神灵所立的太子,谁敢违抗上天的意思?
      然后,预备——开始!
      长子熊昭第一个进去,他的步子有点大,三两步刚好从那块玉璧上跨了过去,倒头就拜,玉璧就在他的脚后跟处。
      楚共王和几个心腹大臣在旁暗暗观看,纷纷点头:“嗯,不错,长子熊昭有福,和玉璧挨的那么近。”
      第二个进去的,是次子熊围,熊围站得靠后了些,但在下拜的时候,他的一只胳膊肘往下一弯,恰好就拐在了玉璧上!
      “呀,看来还是熊围更有福,他居然碰着玉璧啦!”楚共王和大臣们都瞪大了眼睛。
      第三个进去的,是老三熊比,他下拜的位置,和那块玉璧差的有点远。

        “就知道这小子没福。”楚共王自忖。
      第四个进去的,是老四熊黑肱,差的就更远了,完全不着边。
      第五个进去的,是老五熊弃疾。
      熊弃疾当时还在吃奶,只有两岁,是被抱着进去的,他完全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拜了两拜,结果,他的小手掌心不偏不倚,正好按在了那块玉璧的纽上!两次都准准压在了玉璧的纽上!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说不出话来!
       
      看来,这老五熊弃疾,才是神灵选出来的真命太子!
      但是,楚共王不高兴了,他突然又不信神了,他要按中原“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惯例来选定接班人。
      因此,楚共王不顾诸臣之议论,强行将长子熊昭立为了太子。
      哎呀呀,这楚共王啊楚共王,你若不相信神,那就别请神好了,既然已经请了神,却又不信神,那究竟想干嘛呢?不是自找麻烦吗?
      当时,人们就纷纷议论起来。有个叫斗韦龟的人,是斗氏家族的后人,斗氏家族衰落后,斗韦龟在楚王宫殿管理马匹。他感叹道:“背弃了礼仪,又违抗了神灵,唉!楚国将会有大的动乱发生了!”
      他嘱咐他的儿子斗成然说,将来,你只有跟着熊弃疾混,才有前途,我们斗氏家族才有希望,因为只有五王子熊弃疾,才真正具有“当璧之命”!
      你看,不信神的人,祸乱就从你不信神的那一刻开始萌芽了。
       
      再后来,楚共王年纪大了,他在楚王的位置上坐了三十一年,去世了,谥号:共,古文中亦做“恭”,又一说“龚”,总之,不是个差的评价。
      楚共王的长子熊昭,继承了楚国的王位,是为楚康王。康这字,评价也不差。
      这两代君王,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超凡业绩,但作为守成之君来说,也还算是不错的了。他们在他们的时代,都很努力的把楚庄王的霸业维系了下去。
      而楚康王的几个弟弟们,也都很顺利的,一天一天,长大了起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13: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6.成语“上下其手”出自聪明人的暗语



      楚共王的大儿子是楚康王,二儿子是熊围,熊围又称王子围。
      却说老二熊围这人,从小长的个子大,身材魁梧,典型的“南人北相”,论相貌,这是一种贵相。不过,这个人比较压强,喜欢巧取豪夺,什么好处都想要,都想争,有时甚至近乎于泼皮无赖。
      老三熊比、老四熊黑肱,都是本分人,比较老实。
      老五熊弃疾年龄最小,话也最少,非常沉稳,从不惹事,他的四个哥哥都喜欢他。
      因此,在楚共王的五个儿子中,最有个性,最喜欢出风头的,就是二王子熊围了。
       
      在楚康王时期,有一年,楚国人去找吴国打仗,老二熊围也跟着去了。

        当大军抵达吴国边境时,发现吴国人早有准备,无利可图,就准备撤军回国。可就这样回去又挺没面子的,那就干脆拿郑国出出气。
      于是,楚军在转来的路上,向郑国发起了突然袭击。
      郑国的守将,名叫皇颉,猛然发现情况不对时,仓惶率军出战,结果却被打的丢盔弃甲,落花流水。皇颉见势不妙,暗暗叫苦,只得跳下车来,夺路而逃。

        可是,他还没跑上多远,就被楚军中的穿封戍活捉了。
      穿封戍抓住了郑军的主将,别提有多高兴了,他押着这个超级大俘虏,边走边笑,正准备回去请功领赏,只见迎面过来了一员大将。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楚康王的弟弟,熊围。
      熊围走近前来,看了看,突然发出一阵怪笑:“哈哈,哈哈哈,我活捉了郑军的主将!”
      穿封戍一看,明明是自己捉住的,这人怎么说是他捉住的?就问道:“喂,你谁呀?有没搞错?你没看见是我正押着他吗?”
      “我可没看见你押着他,这个俘虏是我抓住的。”熊围一口咬定。
      “你真不要脸!明明是我捉住的。”
      “你才不要脸,敢跟我抢功。”
      两个人就争吵了起来。

        穿封戍只是个下级小军官,他不知道对面的这位,就是楚康王的弟弟。就是知道也不怕,因为穿封戍是个直人,俘虏本来就是他抓到的。

        正在吵时,来了一个叫伯州犁的人。伯州犁原是晋国人,现在在楚国做官,人缘很不错的。
      熊围提议说:“伯老来了,他最有学问,咱都别争了,问问他,让他来判断。”
      “行!那就让伯老来评评理。”穿封戍表示完全同意。
      两人把问题交给了伯州犁。
      不得不承认,晋国人的点子就是多。伯州犁说:“这还不好办?你们究竟是谁捉的他,只有他自己最清楚,问问他不就行了?我来问。”
      穿封戍脸上带着微笑,心里说,这下该真相大白了。
      伯州犁走到俘虏皇颉的面前,用一种很异样的眼神望着他说:“他们两个所争的是你。你看上去就是个聪明人,文化人,是个君子呀,什么事还有你不知道的呀,对吧。”
      皇颉一听,有点迷茫,弄不懂什么意思,心里飞快的揣摩着。
      伯州犁抬起手来(《左传》:上其手),高指着熊围说:“这位是王子围先生,是我们国君最宠爱的弟弟。”
      然后,伯州犁又把手放下来(《左传》:下其手),低指着穿封戍说:“这位是穿封戍先生,是我们楚国边境上一个小县的县尹。”
      皇颉似乎有所明白了。
      “请问,他们这二位中,究竟是谁捉住了你?”伯州犁问。
      皇颉马上抢答:“我遇上了王子围,打不过他,就被他活捉了。”
      回答完全正确!

        熊围得意的笑了,伯州犁笑了,那个俘虏皇颉也跟着一起笑了。
      穿封戍大怒,提起长戈,就要来跟熊围拼命,幸亏在场人多,夺下了穿封戍手中的武器。
      从此,穿封戍恨透了熊围,逢人就讲,所以我们今天就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叫“上下其手”的成语。

       

        这是熊围才当官不久的事,仗着他哥是楚王,四处作威作福,横行霸道。

         当然,他还有更大的野心。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13: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7.楚国历史上最狂妄的暴君


      公元前545年,做了十五年国君的楚康王去世了,老令尹屈建也去世了。因此,楚康王的儿子熊员继位,当上了新楚王;楚康王的弟弟熊围,也就理所当然的当上了新令尹。
       
      新令尹熊围成了楚国的头号实权派人物。
      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杀了那个可恶的穿封戍,敢和老子抢俘虏!
      伍举(楚庄王宠臣伍参的儿子)劝住了他,杀什么穿封戍呀,穿封戍又没钱。
      对,杀他没好处,那杀谁呢?杀的是大司马蒍掩。
      杀蒍掩,就是要侵吞他的财产。罪名是:巨额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现在,熊围侵吞了蒍掩的财产,以后若有人问他的巨额财产从哪来的?他就可以说:“从蒍掩那里来的。”

      抢夺了蒍掩的家产后,熊围觉得还不够劲,认为自己这个令尹不够气派,他就找新楚王他的侄子熊员租借楚王的宫殿蒲宫。
      他侄子也没多想,就把蒲宫借给了熊围居住。
      没过多久,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在郑国的虢地举行,这次大会为卿会,各国的卿大夫执政官们聚集在一起,重温以前的盟约,探讨未来的和平。
      楚国的熊围、晋国的赵武、齐国的国弱、鲁国的叔孙豹、郑国的罕虎、宋国的向戌以及卫国、蔡国、陈国、许过、曹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大夫们,都云集在这里。
      在这次大会上,最出风头的人,就是熊围了。
      熊围是怎么出风头的呢?
      大家都是各个国家的大臣,偏偏熊围找他侄子借了一身楚王的衣服穿着来出席这次盛会,身边的器具,也都是楚王的,身前身后,各有两个执戈卫士保护,这些全部都是楚王的规格。
      大家看了,心里怎么想不知道,但嘴上都拣好听的话说。
      叔孙穆子赞美道:“楚公子美矣,君哉!”有王者的风范。
      郑子皮紧跟着说:“两个执戈的人,前途无量!”
      蔡子家说:“前些日,楚王的宫殿都有了,一套衣服,当然可以穿。”
      楚国的伯州犁觉得事态有点严重,就向各国的大夫们解释道:“嗯,嗯,各位可不要乱说话啊,这些,都是我们令尹这次出来时,专门向楚王借的。”
      郑国的行人挥在一边说:“借的,恐怕就不会还了。”
      大家都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熊围得意的笑了,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因为这就叫天下归心!

        但他突然发现,还有一个人,一直没有说话。
      这个人就是晋国的执政官赵武。
      熊围决定把风头出足,卖弄卖弄文采,表明他是个文化人,他就对赵武说:“我先来吟诵一首诗,元帅见笑啊。”话说得客气,实际上不客气,不等赵武回答,就先念上了: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思,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赵武一听,吃了一惊。这首诗处自《诗经·大雅》,是赞颂周文王取代商朝的。
      “看来,这小子要篡位已经迫不及待了。”赵武明白了,于是他也念了一首《诗经·小雅》中的诗: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一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歌词大意:正派的人少喝酒,喝多了容易做蠢事。各人该干什么干什么,老老实实认命吧。
      熊围听出来了,这是在奉劝自己不要乱来。但现在已经是天下归心了,你晋国的
    赵武又怎么劝得了楚国的熊围呢?

      《左传》上记载:“事毕,赵孟谓叔向曰:‘令尹自以为王矣,何如?’对曰:‘王弱,令尹强,其可哉!虽可,不终。’”
      盟会结束,回去的路上,赵武问叔向:“楚国令尹熊围已经把自己当做王了,你怎么看?”叔向回答:“他现在很强,正在势头上,也可以,虽然可以,但不能善终。”
       
      却说熊围回到楚国后,加紧了行动的步伐。
      到了这一年的冬天,楚王熊员病了。
      熊围一得到这个消息,机不可失啊,他就匆匆来到王宫,探望楚王。
      果然,楚王躺在床上,病的不轻。
      “你们都给我退下!我有国家机密大事要向大王汇报!”熊围一声令下,把宫里的仆人们都赶了出去。
      大家都怕他,谁敢不听?熊围见人都走光了,就缓缓来到他侄子的床前,问道:“大王,病得怎样了?”
      “没事,已经好些了。令尹有什么要事?”看来,楚王的病,也不是什么要命的病。
      “什么事嘛,就是要命的事。”
      “什么要命的事?”
      “就是要你的命!”熊围两眼放着凶光,边说边摘下帽子上的缨来,一把勒在了楚王的脖子上。
      熊围本来就身高力大。再者楚王身子虚若,哪里挣扎得了?不一刻,两腿一蹬,魂飞天外了。
      楚王死了。熊围顺便把楚王两个幼小的儿子也都掐死了。然后,立即展开清洗运动,捉拿自己的两个弟弟:熊干和熊黑肱。
      不过,这二人早有防备,一个逃到晋国去了,一个逃到郑国去了。只有伯州犁消息不灵通,被熊围派人杀死了。
      楚王熊员因为无缘无故的悲惨的死掉了,所以他的谥号就是楚愍王,“在国遭忧曰愍”。因葬在楚国北部的郏地,故又称“郏敖”。



      清除了障碍之后,熊围堂而皇之的登基,这就是历史上的“楚灵王”。
      熊围终于成为了一国之君,他对外发布消息说:“国君熊员不幸病死了,所以我熊围应该接任国君。”
      大夫伍举马上帮他修改、更正:“共王之子,围为长。”就是说,不是接的侄子熊员的班,而是接的他父亲楚共王的班,在楚共王的几个儿子中,熊围是最大的一个,当然就该他。
      这样一改,好听多了。所以新上台的楚灵王熊围,从此特别器重伍举,升伍举为左尹,相当于副令尹。

        伍氏家族,从此在楚国兴旺了起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13: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8.楚灵王为博得好名声而大会诸侯


        楚灵王在位的时候,天下的局势对他非常有利。

    一是楚国在楚庄王、楚共王、楚康王这几代人手里经营的很不错,国力雄厚,势头强劲。二是其他的诸侯国在这一阶段都很衰菜,特别是晋国,卿大夫们之间乱的一团糟,根本不能一致对外。

    所以,楚灵王的志向,其实比他的祖父楚庄王更为高远,他的目标,已不是和晋国人争霸了,而是要独霸中原,一统天下!

    但是,楚灵王有个心病,他是杀了国君,篡位为王的,他怕别人非议说闲话,怎么办呢?他就想了个点子,准备搞一个诸侯大会,为自己造造势,贴贴金。


        楚灵王二年的冬天,他派人去与各国的诸侯们约定,来年春三月,相会于楚国的申地。

    到了第二年春,诸侯们接踵而至,纷纷前来捧场。

    晋国没来,鲁国和卫国,找了个托辞借故不来,宋国派了个大夫为代表过来,其他蔡、陈、徐、滕、顿、胡、沈、小邾等国,都是国君亲自赶来赴会的。

    楚灵王看了这阵势,场面虽大,客人虽多,但有分量的却没来,顿时很不愉快,恼怒不已。

    大臣伍举对楚灵王说:“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我们一方面要对到会的各国以礼相待,同时也要展示我们的武力,使诸侯们心有敬畏,然后再讨伐那些没有到会的诸侯。”

    楚灵王问:“古代的君王们,是怎样大会诸侯的?”

    伍举回答说:“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王有‘孟津之誓’,周成王有‘岐阳之蒐’,周康王有‘酆宫之朝’,周穆王有‘涂山之会’,齐桓公有‘召陵之师’,晋文公有‘践土之盟’。以上这六王二公,都召集过诸侯会盟。不知道您想用哪一种?”

    楚灵王问:“寡人欲称霸诸侯,你看用哪一种最合适?”

    伍举说:“只有齐桓公的‘召陵之师’最威风,当年,齐桓公纠合八国兵车,讨伐我们楚国,迫使屈完盟会。如今,诸侯都已归服了我们楚国,大王您也可以效仿齐桓公,率领诸侯们讨伐敢有不服者!”

    楚灵王说:“好!据我所知,礼法非常重要,咱们要想让诸侯口服心服,就得合乎礼法,只有这样才能成就霸业。伍举,你就站在寡人的身后,寡人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你就马上给我指出来!”

    “没问题,大王您就放开胆子做吧!”伍举满口答应。

    其实,这次会盟的过程是相当顺利的,因为大家都不是傻子,都在争先恐后的宣誓,尊奉楚国为老大。楚灵王也自我感觉良好,这次大会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

    盟誓直到结束,伍举也没有纠过一次错。

    楚灵王不禁洋洋自得起来,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合乎礼仪的:“嘿嘿,礼仪这东西,就这么回事,我全都作对了。”

    伍举有点惊讶:“啊?大王,您怎么知道您作的都是对的?”

    “我要是没作对,你怎么不纠正我?”

    “我没纠正您,是因为我从没见过,我根本就不懂呀!”

    楚灵王也很惊讶,有点不高兴了:“你不懂,那你站在我后面干嘛呢?”

    “大王,是您要我站在那的呀,我要不站在您后面,您能有这么自信吗?再说了,您是盟主,你怎么做,不都是对的吗?”

    “哈哈哈!”楚灵王又高兴起来,他喜欢伍举这个人,“好好好。下一步,咱们该展示武力了吧,寡人欲效齐桓公伐楚之事,用兵于诸侯,你看,拿哪个倒霉的诸侯最先开刀?”

    伍举说:“暂先不杀诸侯,杀一个大夫,就行了。”

    楚灵王问:“杀哪个大夫?”

    伍举说:“齐国的庆封,他弑杀了他的国君,逃到吴国去了,吴国不讨伐他的罪,反而还重用他,把他安置在朱方这个地方,过着比以前更舒服的日子,齐国人颇有愤怨。吴国,是我们的后患,现在,我们以正义之师,诛杀庆封为名,去讨伐吴国,就是一举而两得呀!”

    楚灵王曰:“善。”


      于是,楚灵王派出大臣屈申,率领诸侯之师,讨伐吴国,围住朱方,抓捕了庆封。

    此时的吴王,是寿梦的儿子夷昧,迅速做好了防范,准备迎战。

    屈申见吴人早有准备,就放弃的战争,班师回去,将庆封带来献功。

    庆封,齐国大夫,他和崔杼二人联手弑杀了齐国君主齐庄公,立了齐景公为新君。崔杼自立为右相,庆封为左相。齐景公年幼,崔杼独揽朝政大权,威震齐国。庆封心怀嫉妒,杀了崔杼,专揽朝政。

    不久,在齐国陈(田)氏、鲍氏、栾氏、高氏的联合反对下,庆封逃到了鲁国。鲁国不收留,又只好逃到了吴国。

    此时,庆封被楚灵王当做乱臣贼子的典型抓了起来。

    楚灵王要当着所有诸侯的面,来个公捕、公审、公判、公决大会,杀一儆百,伸张正义。他要让天下的诸侯们都知道,只有他这位霸主,才可以真正的为大家主持公道,天下才可以太平。


        楚灵王将庆封五花大绑了起来,用惩罚犯罪分子的斧铖,按在他的脖子上,要他自己俯首认罪。并当着所有诸侯们的面,当众宣布道:“各国的大夫们都听着:大家都不要学庆封的样子,他杀死了自己的国君,欺压老百姓,还强行让大夫们都支持他。”
       庆封知道今天是在劫难逃了,横竖是一死,他就扯开嗓门,反唇相讥:“各国的诸侯们也都听着:大家也不要学楚共王的儿子熊围那样,他杀死了自己的国君,那国君便是自己亲哥哥的儿子,他还要强行让诸侯们都支持他!”

    庆封这一句话,只羞得楚灵王面红耳赤,无言相对。满街的人见了,都掩着嘴不敢笑出声。

    楚灵王恼羞成怒,“快杀!快杀!”就这样匆匆忙忙的把庆封给杀掉了。



    对此,楚国的一位大夫申无宇私下议论说:一个国君如果想干什么都能干成,这就并非是一件好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监督约束,老百姓们就会无法忍受,这也就会埋下祸根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13: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9.楚国历史上用“诈术”连灭两国的野心家



       楚灵王是一个志向非常大的人,他一心想建立盖世功业,能超越他的祖先,整天琢磨着怎样才能让楚国快速膨胀。
      在楚国与中原的郑国之间,有陈、蔡两个小国,这两个小国一直都是依附于楚国的盟国,现在,楚灵王打起了他们的主意。
       
      陈国的国君是陈哀公。陈哀公身体不太好,只娶了三个老婆,正夫人生的太子偃师,二妃生的公子留,三妃生的公子胜。陈哀公不喜欢太子偃师,喜欢老二公子留,就安排自己的两个弟弟去辅佐公子留。
      没想到,陈哀公的两个弟弟,毫不客气就把太子偃师干掉了。陈哀公突然觉对大儿子心存愧疚,于是病情加重,在悔恨绝望中上吊自杀了。
      公子留就成了陈国的国君。老三公子胜害怕了,他逃到楚国,向楚灵王告状,希望盟主楚国能够主持公道。
      楚灵王大喜,机会终于来了。
      伍举献谋说:“以平叛的名义出兵陈国,名正言顺,谁敢不服?等定了陈国,就可以顺手拿下蔡国,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先君楚庄王的功绩,都不足为道了呀!”

        于是,楚灵王安抚公子胜,劝他别哭了,一定会帮他铲除乱党,还他一个公道,只要他愿意在前面为楚军带路,攻打陈国,将来平定之后,陈国的君位就非他莫属了。
      公元前534年,楚灵王带着大臣伍举,还有他最小的弟弟王子熊弃疾,出兵陈国,讨伐陈国的叛逆者。

        大军因为在公子胜的带路下,所以一路畅通,并且还受到陈国百姓的热烈欢迎,没有丝毫阻碍,就攻入了陈都,占领了陈国。
      楚灵王坐在陈国的朝堂之上,公事公办,该抓捕的抓捕,该杀头的杀头,该流放的流放,将陈国的叛党剿灭的一干二净。
      老三公子胜感激的无以言表,率着陈国的官员们都来拜谢楚灵王的讨贼之恩。
      但是,楚灵王却说:“虽然我答应过你,也想立你为君,可是你看,你们国家的叛党真他妈的多,万一我一走,他们又想谋杀你,这不把你也害了吗?依我看,你不如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到我们楚国去做官吧。”
      于是,楚灵王下令,强行捣毁陈国的宗庙,改陈国为楚国的陈县。
      陈国人大失所望,可又无可奈何,唉,引狼入室啊。
       
      就这样,陈国灭亡了,楚国又一次扩大了。楚灵王十分得意,因为他爷爷楚庄王也最终未能将陈国收编进来。
      又过了一年,楚灵王决定趁着强劲的势头,继续扩大战果,出兵讨伐蔡国。
      伍举献谋说:“讨伐蔡国,找不到合适的罪名,反而还让他有说辞,万一打草惊蛇就难了,我们不如把他诱骗而来,神不知鬼不觉的,一刀咔嚓了!”
      于是,楚灵王就来到申地,叫人拿了许多的金银财宝,好言好语的去请蔡侯过来相会,喝喝酒,叙叙旧。
      蔡侯走的时候,有人劝他别去,因为楚王向来是贪而无信,这次却无缘无故的“币重言卑”,和平日的动作不连贯,这太可疑了,肯定有什么阴谋。
      蔡侯无奈的说:“就是阴谋,我也要去。我们蔡国,还抵不上楚国的一个县,他召见我,我若不去,那他就真的要用兵动武了。”
      蔡侯硬着头皮来到了楚国,楚灵王好酒好肉款待他,将他灌的烂醉后,捆了起来,
      这蔡侯的夫人是楚灵王的妹妹。十三年前,他爹蔡景公为他来楚国求亲,楚灵王的一个妹妹就嫁到了蔡国,谁知蔡景公一看儿媳妇长的漂亮,就据为己有了。为这事,他毫不客气的把他老爹弄死了。从这之后,他就让本该是他老婆的后妈活活守了十年的寡。
      现在,蔡侯被五花大绑的捆了起来,酒也吓醒了:“为……为什么杀我?”
      “哼!敢欺负我妹子!”
      伍举站在后面为灵王纠错:“弑君,是弑君。”
      “对!弑君!你杀了你亲老爸,你还是个人吗?悖逆天理,罪恶滔天!十年前你早就该死了!”
      楚灵王要他手下的随从们投降,降者有赏。但是,跟着蔡侯一起来的人,没有一个投降的。楚灵王一怒之下,砍了蔡侯,又将他的七十几个随从全部处死了!
      然后,楚灵王将蔡侯的罪行大书特书,命令他的弟弟熊弃疾统帅楚国大军,长驱直入,杀到蔡国来,限期踏平蔡国。
      十一月,楚军攻破了蔡国,蔡国的太子被活捉,献到楚国来,被楚灵王杀死了,当做牲畜祭祀了冈山之神。
      自此,蔡国也灭亡了。楚国的疆域又向北进了一步。蔡国也成为了楚国的一个县,楚灵王让他的弟弟熊弃疾镇守蔡县,封为蔡公。

        同时,楚灵王又按照自己的设想,在这里修筑大城,派驻战车三千乘,作为继续向中原扩张推进的基地。不久,楚灵王干脆将陈蔡两县合并,一起交给他弟弟熊弃疾统管。
      这样,熊弃疾快速成为楚国最有实力的外兵,最显赫的一路封疆大吏。

        这就是“楚灵王挟诈灭陈蔡”。
       

      对于任命熊弃疾为蔡公这件事,楚灵王征求过申无宇的意见。
      申无宇说:“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大王,您应该最了解您的弟弟啊。当年郑庄公把栎城给了公子突,结果就是兄弟相残。我听说五种人不宜外派,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和几代正卿;五种人不宜留在朝廷,卑贱的、年轻的、疏远的、弱小的以及新人。所谓亲不在外,羁不在内。现在让王子弃疾在外镇守,恐怕不太合适。”
      楚灵王想想,也对,也不对,才到手的边疆重镇,不给自己最亲的人去镇守,难道还交给更不放心的外人?
      楚灵王不置可否。最终,还是任命了熊弃疾为蔡公。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13: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10. 古代下属用拍马屁方式劝谏君王



      话说楚灵王灭了陈国和蔡国之后,又继续乘势扩大战果,将许、胡、沈、道、房、申等等六个小国的百姓们迁到荆山之地,弄的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但楚国更强大了,比以往的任一时期都要强大。
       
      楚灵王十一年的时候,出兵攻打徐国。
      因为中原的诸侯都已归顺了楚国,晋国也不敢抗衡,此时如果拿下了徐国,就可以征服东南的吴、越各族,楚灵王的功绩,将无人可比。他还准备派人去洛阳,找周天子索要九鼎,成为天下的共主。
      当楚国的大军来到徐国的时候,楚灵王也亲自率军驻扎在离徐国不远的乾溪,做为后援督战。
      冬月的时候,楚军围困了徐国,眼看就要攻破,却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这场雪有三尺余深,严重阻碍了楚军的攻势。
      楚灵王呆在乾溪很无聊,就四处狩猎为乐。

        这一玩,就玩上瘾了。士兵们可冻坏了,吃不好也穿不好,想回去又回不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楚灵王一个人独自享受,大家都憋了一肚子窝火,却没人敢说。埋怨,憎恨,也就随之而来了。
       
      一天早上,楚灵王戴上皮帽子,穿上秦国人送给他的羽衣(秦复陶),披上用翠鸟羽毛做成的披风,脚蹬一双真豹皮皮靴,手里提着一条金丝鞭,又准备外出狩猎时,大臣郑丹进见。
      这郑丹是郑国的没落贵族,郑穆公的孙子,因得到楚灵王的赏识,做了楚国的右尹,执政官令尹的助手。
      楚灵王又转身进来,放下鞭子,脱了皮靴,解了披风,脱下羽衣,摘了皮帽,和郑丹谈话。还是比较尊重下属的。
      灵王问:“从前,我们的先王很伟大啊,辟在荆山,筚路蓝缕,跋涉山林,以事天子,整天在深山老林里帮周天子寻点土特产,他们伟大吗?”
      郑丹答:“是的,很伟大。”
      灵王问:“我国的先王,和齐国的先君、鲁国的先君、晋国的先君、卫国的先君,同时事奉周天子,可是,他们这四国都有分赐的宝器,唯独我国没有。现在,我派人到周室去,要求周王将象征天下的九鼎分赐绐我国,成为我国的传国宝器,周王会给我吗?”
      郑丹答:“会啊!以前的时候,齐是周王的舅父,鲁、晋、卫,都是周王的兄弟,而我们的先王熊绎只是为周王做杂役的,所以楚国没有分赐到宝器,而他们都有。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周室与这四国都在服侍大王您了,当然会唯命是从,又怎么会舍不得九鼎呢?”
      灵王问:“从前的时候,我们的远祖伯父昆吾,住在许国的旧地,现在,郑国人贪图那里的田地,而不给我们。我们如果向他们索要,他们会给我吗?”
      郑丹答:“会啊!周王都不吝惜九鼎了,郑国岂敢吝惜田地?”
      灵王问:“从前的时候,诸侯认为我国偏远,所以都畏惧晋国,现在,我们大力修筑了陈、蔡、东、西不羹四个城邑,兵车都达到了千乘,实力空前的强大,诸侯们会怕我吗?”
      郑丹答:“会啊!单这四个大城,就够他们怕的了。再加上楚国,岂敢不畏惧君王您吗!”



        楚王激昂的说着大话,郑丹一边极力的迎合,一边却在寻找劝谏的最佳时机。
      这时,左史倚相从面前小步快速走过。
      楚灵王对郑丹说:“看到没?这个人是个好史官,博古通今,知识渊博,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样的古书。”
      郑丹就借机回答说:“从前,周穆王想要随心所欲,走遍天下,要使天下都留有他的车辙马迹。祭公谋父就作了一首《祈招》的诗篇,来制止穆王的贪心。这位史官虽然博古通今,但我上次问过他了,他根本就不知道,也背不出《祈招》。”
      灵王问:“你能吗?”
      郑丹说:“我能。那首诗说:‘祈招多么和悦安详啊,向万民传达了美德的声音。想起我们君王的德行,似玉,似金。保全百姓的力量,没有酒足饭饱的贪心。’这首诗,是赞美周穆王美德的,也劝他不要太贪心。”
      楚灵王楞住了。
      郑丹乘机问道:“大王,你冷吗?”
      “冷,很冷。”
      “您穿这么好还叫冷,那士兵们衣不遮体的站在风雪之中,苦不苦呢?大王,咱别在外面折腾受罪了,回去吧,等明年春天再来。别贪功,贪多必有失,长期在外,万一国中有变,您可就危险啊!”
      楚灵王哈哈一笑:“国中有太子和伍举守城,北方有熊弃疾镇守,会有什么变?有什么危险?寡人何足虑哉!”
      说是这样说,但经郑丹一提醒,心里就开始七上八下的了,连续好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是呀,久攻不下,又让士兵们在外受冻,自己又不在朝中问政,这图的哪一头?再大的宏伟蓝图,还得慢慢来呀,算了,算了,撤军回去,免得夜长梦多,提心吊胆的。
      于是,楚灵王决定撤军了。

        郑丹的这种劝谏方式是成功而有效的,连楚灵王也听进去了。可惜后世的谏官大多以犯上为荣耀,以直谏为正道,其实已经偏离了孔子所赞许的劝谏之道。



        可是,这一走,又要等上好久好久的时间。何日才能灭了徐国,平定吴越,挥师北上,一统天下?楚灵王想着自己的盖世功业,他就把太卜召来,为他占卜一卦。
      太卜问:“大王,您想占问什么事呢?”
      楚灵王说:“算一卦,看看寡人哪一天当王!”
      太卜说:“大王,您已经是王了呀,怎么还问何日为王?”
      楚灵王说:“楚、周目前还是并立着在咧,我还不是真命天子呀,得到天下的人,才是真正的王。”
      于是,太卜开始布卦,为他进行了一场非常慎重的占卜,将乌龟壳放在火上烧烤。
      因为龟是神灵的使者,能够坦率的告诉人们世间的真相。当烤至“啪啪啪”裂纹出现的时候,占断者就可以根据龟甲上的裂纹象征,来判断事情的吉凶结果。
      突然,“崩——!”的一声,放在火上烧烤的乌龟壳爆炸了,变成了一堆碎片,卦,算不下去了。
      太卜断曰:“事无成。大凶!”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12: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