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54|回复: 3

《谜踪之国》第二部 楼兰妖耳--第六卷 第五话 短波发射机--天下霸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4 00: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司马灰心想如果“定位信号”就出现在脚下。其来源应该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失踪的“中苏联合考察队”。二是在迷航不返的“Z615潜水艇”。

    因为“短波发射机”的用途十分广泛。由于它功耗极低。预先设置好固定频率。就能够持续多年定时发送短波。所以在航空航海之类的行动中。都会携带这种装置。以便在迷航遇难的过程中。为搜救分队提供准确的“定位信号”作为指引。

    他又寻思沙层下的“定位信号”。十有是来于158年失踪的中苏联合考察队。还是这种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考察队是在漆黑的地底深渊里行动。携带“短波装置”也是理所当然。但那些考察队员遇难后。已被埋在沙海中十余年之久。估计挖出来也都是一具具干尸枯骨了。不过现在既然被考古队发现了。总不能视而不见。当即圈出一个范围。上前掘开沙层寻找遗骸。挖了也没有多深。就能看出下面确实有个“物体”存在。却绝不是什么死人的尸骸。

    待到拨去浮沙。用“电石灯”在黑暗中照到那物体冰冷坚厚的外壳表面。众人更是感到意外。看上去似乎就是那艘战术舷号为“615”的Z级潜水艇。可仔细分辨却又完全不像。因为这个物体的轮廓虽然也不算小。却绝对没有Z级潜2475吨排水量的庞大体积。

    现在只能确定沙层下露出的部分是个金属壳子。两端见不到首尾。里面有个不断发出短波信号的“定位器”。但还无法识别这究竟是个什么“物体”。不过看到外壳上印有俄文。所以肯定不是“陨铁”之类地古老物质。

    司马灰心里却是猛然一沉。他想起在野人山里引爆的那颗英军“地震炸弹”。至今还心有余悸。此时看了沙层下露出的物体。只恐也是“震动弹”一类。甚至有可能是枚更加恐怖的“氢弹”。连忙嘱咐让众人小心发掘。要是万一触发了它。咱这支考古队就得直接到“枉死城”中考察去了。

    其余三人听司马灰说得郑重。怎敢掉以轻心。所以无不加倍谨慎。就差跟在探坑里出土文物似地一点点刮了。

    众人秉住呼吸。大气也不敢多喘一口。直用了多半个小时。才逐步将浮沙清理干净。使那个物体地轮廓整个显露出来。再看这东西确实近似一颗巨型炸弹。体积并不比英军轰炸机投放的“地震炸弹”小太多。不过外边是层铝壳。形状与其说像炸弹。倒不如说像个滚筒形舱体。而且上面绑了一匝匝的绳索。

    司马灰这才知道是虚惊一场。这铝罐子大概是绑着降落镜”洞道中投放下来地补给舱。由于深渊里气流活动频繁。使它被带到了远处。舱内装有“短波定位器”。是为了能让联合考察队顺利接收。

    胜香邻奇怪地说:“这个舱体封存完好。显然是空投下来之后还没有被人动过。里面的信号也未出现故障。联合考察队为什么不来找它?”

    司马灰猜测说:“大概从洞道里空投补给物资之际。联合考察队已经失踪多时了。由于地底测站与考察队失去联络后不久。罗布泊望远镜计划就遭到了搁浅。也受诸多因素影响。被迫放弃了搜救工作。所以只能投下一批物资。如果考察队里还有幸存者。可以采取救。”

    罗大舌头可不在乎那些事。他急于知道舱里装了些什么。一边迫不及待用猎刀去撬。一边问通讯班长:“你知道咱这考古队有什么特点

    通讯班长刘江河揣摩不出罗大舌头问话的意思。只好挠着后脑勺答道:“咱们可能是……是缺少工作经验。”

    罗大舌头道:“你确实是个缺少经验的生瓜蛋子。但咱考古队地最大特点。就一个字——穷!”他嘴里唠叨不休。手里也没闲着。空投下来的“补给舱”无非就是个铝壳子。哪架得住他拆。三下五除二就揭开了滚筒形舱盖。

    通讯班长刘江河上前协助把舱体里装的货箱逐一搬出来。检视里面地各种物资。

    司马灰上前一看。里面无非是罐头、压缩干粮、化学药品之类。与他们在“地底测站”贮物室里发现地东西相差无己。但多了些成捆的苏制加长信号烛、照明弹、速发雷管。甚至还有几支带弹鼓地“PP转盘冲锋枪”。都涂着枪油。弹药箱里则装满了黄澄澄的子弹。

    司马灰等人见补给舱里装有武器。顿觉胆气大增。地底空洞是陨冰爆炸形成。氧离子密度比地表还高。亿万年间进化出了大量复杂异常地生命形态。多不是人间之物。考古队只有老掉牙的步枪。子弹也没剩下几发。如今正发愁怎么应付这次九死一生的地下探险行动。就找到了这批原封不动的武器装备。真如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罗大舌头立刻扔破鞋似的。先把他那条老式“撞针步枪”扔了。随手拎起一支“PP冲锋枪”端在手里。检查枪机等各个部件全都运转如常。赞道:“这家伙。莎43式呀。多少年没见过“PP43式冲锋枪”。早在五十年代末期就已经基本上淘汰了。那时候“卡拉尼什科夫动步枪”已经在苏联全军列装了。但北越同美军作战的初期。也没少装备这种老式冲锋给考察队直接提供武器。应该是当时国内部队的装备。“PP43式冲锋枪”虽然型号古旧。但优点是弹鼓容弹量大、理论射速高、构造简单耐用、寒暑不惧。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西线战场的残酷考验。尤其在恶劣的地底或坑道环境中。它所发挥出来的战术性能和勤务效能。远比半动步枪来得可靠。因此让通讯班长刘江河也将步枪扔掉。换成“PP43式冲锋枪”。

    但刘江河的五六式半动步枪。是部队里配发的制式武器。他不肯随便抛下。司马灰对此也不便过于勉强。只得作罢。

    随后又从舱体内翻出一部沙橇。可以将背包和装备都放在上边。拖拽着跋涉沙海。要比负重行军轻松许多。还能多带些干粮维持所需。

    众人尽可能多的携带信号烛、电池、压缩食品。并且多装了几个弹鼓和两捆雷管以备急用。因为谁也推测不出这次地下探险任务会持续多久。所以是晴天带雨伞、饱肚存饥粮。

    罗大舌头翻到舱底。又发现了一些服装。野外生存最关键的装备首先就是“服装”。五十年代中苏友好时期。苏联赠送给中方一批新式“荒漠战斗服”。只是由于数量十分有限。从未正式进入部队流通渠道配发。

    其实这种特制的“荒漠战二战时德军的款式与面料改良而成。它通体采用浅黄色斜纹机织粗布。带防水透气夹层。具有较强的抗太阳能光谱热量吸收性能。防油污和防磨损性也很好。成衣经石磨浆洗加工后。软化了面料的坚硬质地。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款式为侧排扣。宽襟大幅翻领。后边配有兜帽。具有一定的防风和防水效果。两侧配备四个对称的战术插袋。各处都体现了优异的性能和出色的设计理念。

    相较而言。司马灰等人从头到脚的装备。甚至经验和技术。反倒都不如十几年前的联合考察队。此时然毫不迟疑。把能换的全给换了。

    不过这次最为重要的一件东西。还是胜香邻在舱中找到的“重磁力勘测表”。这种仪器很精密。与军用罗盘差不多大小。可以直接探明地底空洞内磁场或铁石蕴藏的情况。气压和深度也都能测量。有了它就不必再依赖“磁蛇”指引方位了。

    众人找到了补给舱里的重要物资。心中踏实了许多。一直以来笼罩在心头的绝望情绪。终于得到稍许缓解。也有信心和胆量继续往深处走了。

    司马灰感觉到地底的气压越来越低。看了看怀表。这一来二去。又耽搁了足有两个钟头。收拾齐整之后。就准备带着其余三人动身出发。现。原来通讯班长刘江河。在空投下的补给舱内找到了“短波定位器”。可是关闭掉之后。他发现地底仍有持续的“短波信号”存在。而且这段信号十分古怪。因为通常的“定位短波”。按惯例都使用单节信号。没有具体内容。但从沙海深处传来的短波。却显得有些蹊跷。

    司马灰本就敢于冒险。现在又有了武器。更是气粗胆壮。因此对刘江河所言不以为意:“既然补给舱里配备了定位信号装置。联合考察队然也会携带短波通讯器材。所以我估计这另一个信号的来源。应该就是考察队最后所处的位置。即使那些队员全部遇难死亡了。联络信号也会持续发射。不过测站与极渊之间存在厚重的云雾。所以洞道里接收不到来下面的信号。咱们现在却可以根据它进行定位。找到考察队在极渊中遇难的地点。”

    胜香邻疑惑起来。她问刘江河:“你刚才说这段摩尔斯电码有些古怪。到底是什么意

    通讯班长刘江河解释说。普通的定位信号一般没有具体内容。也就是“嘀”或“嗒”的任意一节。但来地下深处的信号。却是由一组“摩尔斯电报码”构成。它的内容简单明确——“我是615。不要接近我”。

[ 本帖最后由 云雾飞舞 于 2009-9-5 14:5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云雾飞舞 + 2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4 11: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4 18: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5 14: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dongdonghu 分享,辛苦了,+2分


这书的人气在各站都不行啊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17: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