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云雾飞舞

《如果这是宋史》txt格式小说下载与最新连载--高天流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1 11: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572)

  不知是出于怎样的心态,或许都是草原地貌的原因吧,蒙古人对中亚、钦察一带地区的兴趣明显比黄河、长江流域内的汉族聚居区浓厚。
  这次举族大会定下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决策,为了西方,蒙古黄金家族的所有支脉、万户以下所有那颜的长子全部聚集出征。
  引用《元朝秘史》中的有的原话是——“……其诸王内教巴秃(拔都)为长,在内出去的教古余克(贵由)为长。凡征进去的诸王、驸马、万千百户,也都教长子出征。这都教长子出征的缘故,因兄察阿歹(察合台)说将来:长子出征呵,则人马众多,威势盛大。闻说那敌人好生刚硬,我兄察阿歹谨慎的上头,所以教长子出征,其缘故是这般。”
  这种语言风格很有特色,元朝百年之后,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他们说话也这个味道。限于篇幅,不然把朱元璋立在太学里的一块训诫碑原文录上来,可以互相印证。
  长子西征名义上以长子中的长子拔都为主帅,实际上的前军主帅是横扫欧亚,不久前还随成吉思汗攻掠过那土地的速不台。
  这场声势空前浩大的西征要在第二年,公元1235年时才展开,可准备工作要提前很多,至少兵力都在向西方集结。
  远在江南的南宋不见得能迅速知道这些隐秘,但对随着蒙古兵力向西集结,整个中原地带变得空虚起来的事实,却再清晰不过地展现在他们的面前。
  赵昀赞叹曰——“中原好机会!”
  宋廷决意北进,以据关守河、收复三京。为此赵昀大展帝威,办了件在宋朝前所未见的狠事。他把之前的主守派,从史嵩之开始全体罢免,都放假回家,彻底杜绝这些反对派在后方搞小动作。之后任命赵葵为收复三京的主帅,赵范为两淮制置使兼沿边制置副使,节制两淮人马,策应入洛部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6 11: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573)

  六月间,宋军开始了北进。打头阵的是原淮西置制使全子才,他率领万余名淮西兵自庐州出发,目的地是原北宋旧都开封。
  一路上,仿佛人间地狱。
  再没有传说中市民如织的城镇,统计中不会少于100个的,人口1万至10万之间的城镇早已消失不见,沿途只有“茂草长林,白骨相望,虻蝇扑面,杳无人踪。”宋军在这样的环境里北进,不愉快,但也没有任何的阻碍,就收复了原南京归德府(今河南商丘)。
  沿途没有敌军。
  蒙古人像是消失了一样,任凭宋军进入河南。全子才没有停留,他率军直奔终极目标开封城,在他身后,主帅赵葵也尽起两淮精兵,带着众多器甲战械,向开封运动。
  先收复三京,再据关守河,这是地理所决定的必然步骤。
  全子才在七月上旬入开封。
  开封早已是一座死城,宋军鼓嗓呐喊进城,城里一片寂静,回应他们的只是空旷的回音。经点查,偌大开封城,曾经居民百万的人间奇迹,只剩下了不到300户人口。这就是金国百年经营的结果,这就是蒙古人入侵之后的局面。
  蒙古军仍然不见,按说全子才应该继续进军,直抵黄河南岸,完成既定目标。可是他就此按兵不动,直到半个月之后,主帅赵葵也抵达了开封。
  赵葵大怒,既而狂怒,再而沮丧。
  大怒是因为全子才,如此良机,坐怠尽失,按律当斩。可是他巡视一圈之后,发现入城的宋军早就没有粮了,半个多月只吃蒿草和面做的饼,这样怎么能去打伏?
  狂怒是为了运粮。
  计划中由京湖区域运送的粮草迟迟不到,经查是因为某些人的小动作。是史嵩之,这个北进的反对派哪怕被停职了,仍然搞风搅雨,教唆京湖制置司在运粮上阴奉阳伪,着实该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6 11: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574)

  可是转瞬间赵葵又变得沮丧。关于运粮,也许是史嵩之暗中下绊子,可他本人一路北行,走的是什么路比谁都清楚。
  那根本不是人走的道。
  在蒙、金战争中,蒙古人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决开了黄河寸金堤,黄河泛滥成灾,道路水深至腰,有时甚至会淹没脖颈,健壮的士兵带着军械走都万分艰难,更何况牛马人力所拉的运粮车?!这不是谁能用鼓动教唆就能达到的阻挠,更不是谁能用鼓动命令就能克服的困难。
  还能继续北进吗?
  理智点,应该让军队休整了;可三京已复其二,黄河近在眼前,只差临门一脚的事,谁能舍得这千载时机?赵葵命令立即挺进洛阳,就此把黄河南岸的要塞都占领,之后再休整也不迟。宋军旋即以徐敏子为监军,率领一万三千人进取洛阳,杨义领兵一万五千为后援,搜尽开封城,为他们各自携带了5天的口粮。
  粮食,再一次成为了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七月末,徐敏子进入洛阳城。至此,宋军拼尽全力,终于达到了原定目标,所差的只剩下一座潼关了。可他们再也没法前进一步,连在原地生存都是件高难度的事。洛阳城里一粒米都没有,有的,只是蒙古军刚刚撤走的各种迹象。
  一阵寒风在宋军心头掠过,洛阳城里的蒙古军去了哪里?
  很快,消息传来。作为后援部队的杨义被蒙古军在洛阳城外偷袭,一万五千人死伤殆尽,近一半落入滚滚洛水之中,杨义本人仅以身免。蒙古军终于出现了,直接把入洛宋军分成两段,入城的画地为牢,野外的尽数歼灭,至此进退两难。
  每一个宋朝大兵都清楚了眼前的局势。蒙古人之所以大量撤军,让出整个河南区域任凭南宋北进,完全是挖了个大坑。千载一时的机会要不要,不要,那是两百余年的盼望,谁舍得;要,就会像眼前这样,战线漫长,无法供给,主动送上门去让蒙古军个个击破。
  而蒙古军只需要一支编制很小的部队,就足以实施这个计划。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6 11: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575)

  八月一日,洛阳城里的宋军终于绝粮。绝粮的意思是所有能吃的都已经吃光,包括战马。第二天,宋军决定撤退。
  洛阳距开封不远,距南宋边境很远,可徐敏之根本不敢向开封撤,那会把火引向己方大部队,而所谓的大部队也早就筋疲力尽。
  徐敏之率部向南突围,蒙古军追击百余里,宋军死伤惨重,很多与其说是战死的,不如说是疲劳饥饿而死。主将徐敏之身中箭伤,由300余名残兵护拥下苦战7天,终于逃回南宋边郡光州。
  消息很快传到开封,赵主将最初决定立即增援,可部下们劝他正视现实,别说开封城里的宋军到底有多少战力,光是洛阳城的条件,就会让它变成个添不满的坑。趁现在没饿到徐敏之的程度,马上后撤吧。马上的意思是,第二天一早立即启程。
  消息很慢才传进临安。
  南宋的皇帝陛下忙着把先前颁发的各种嘉奖令,甚至派去河南祭奠祖陵的指令都收回来。之前一直是进展、喜报,谁知道形势急转直下,宋军已经一溃千里。更加郁闷的是,后方的粮食此时终于已经运进了河南境内,于是再也运不出来了……
  这件事发生在南宋端平元年,进军的终点站是洛阳,史书称之为“端平入洛”。行动持续了近两个月,以轻率出师始,以仓皇败退终,留下的是一片荒唐可笑的印象。临安城里刚刚开始亲政的皇帝啊,您还真是天真、纯洁、可爱。
  事后盘点一下,端平入洛有三个直接后果。第一,物质伤害。南宋国防力量被疾剧削弱,军民死伤十余万人,近百万石粮草遗留在敌境,战械辎重损失无数;第二,心理伤害。南宋由刚刚的联蒙灭金提升的士气瞬间全没了,从此彻底丧失了与蒙古主动争胜的心气,变得被动消积起来;第三,给了蒙古南侵的合理借口,连起码的道义之争都彻底输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6 11: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576)

  端平入洛既然失败,亲政的皇帝自然要做出新的举措来证明自己,那就是“端平更化”。 更化,就是振兴图治。端平更化,就是端平年间一直在振兴图治。
  端平一共有三年。
  很多史学家认为这不准确,说赵昀的振兴要持续了很多年,从端平开始,历经嘉熙,直到淳祐年间才结束,一共有19年,所以应该是“端平——淳祐更化”。
  不管怎么说吧,他在入洛行动失败之后立即选择了振兴,就像蒙古人在入洛行动之后立即选择了报复。公元1235年,蒙古军从漠北老家起兵,向整个世界四面八方同时发动进攻。
  向西,浩大的长子西征开始了。以拔都为首的蒙古第三代战士从这一年起,至1241年,他们连续攻灭了不里阿耳、钦察、斡罗思、也烈赞等区域,进而破莫斯科、罗斯托克、阿速国、乞瓦、伽里赤,兵锋直入马札儿(现匈牙利)。
  公元1241年春季开始,长子西征进入爆发期,第三代蒙古战士彻底熟悉了沙场,他们攻入西里西亚境内,与捏迷思(德国)军激战于里格尼茨,获压倒性大胜,在冬季,他们把战线推进到了维也纳多瑙河一带。这时漠北传来了必须撤军的命令。
  长子西征结束,拔都率军北还,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营地立国,建萨莱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为国都,统有东起也儿的石河,西至斡国思的辽阔地域,史称其为钦察汗国。
  向东,蒙古东征高丽,狂妄的棒子们这次惹了大麻烦,不仅被赶回老家,还被一连攻破大半个国土面积,最后只好把太子送了出来当人质,表示永久性真诚臣服。
  向南,蒙古人非常重视南宋,派出了窝阔台合罕的二皇子阔端率西路军攻打四川,三皇子阔出率中路军南下荆襄,大将阿术鲁率东路军进攻两淮。
  战斗在南宋的三个国防区域,四川、京湖、两淮同时打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8 11: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577)

  先说四川战场。蒙古人是有备而来的,他们似乎认真了解过中原历史,知道欲取江南,必先取四川,之后顺流而下,无所阻挡。
  窝阔台合罕的二皇子阔端负责这一战区。攻川必先取蜀口,两军都直奔要害,在蜀口、沔州一带展开激战,四川战区最高长官制置使赵彦呐被击败,兵困青野原。危急关头,宋军都统官曹友闻率部死战,冲破重围,终解青野原之围,把蒙古军挡在阳平关、鸡冠隘一线。
  这只是开始。
  第二年的秋季,阔端再次出击,他已经探明了四川的虚实,知道了决胜点在哪里——曹友闻。曹友闻全军覆没于大安军,赵彦呐本人带头逃跑,蜀口守军立即一哄而散。四川门户大开,蒙古军长驱直入。川北重镇剑州、利州、潼州、阆中、顺庆相继陷落。
  十月,成都的受难日到了。
  蒙古军化妆成宋军混进了成都,成都失陷。残忍的阔端下令血洗锦官城,城池被烧毁了,民众被屠杀,有记载一共死亡了140万人。
  南宋的上游重镇尽失,国都安全顿时下降,可以说蒙古人掌握了灭亡南宋的钥匙。
  中路京湖战区同样惨淡,蒙古军自河南南下,唐州、邓州、均州相继投降。枣阳、光化、德安先后被攻陷,这些州县除了道士、儒生等极少数人之外,全被屠杀。次年二月,蒙古兵临京湖区域最重要的据点襄阳,这里由宋军统帅赵范亲自坐镇。
  大敌当前,赵氏兄弟的本质暴露。号称一时名将的双子兄弟连内部问题也处理不好。“北军”出事了。北军,是金国灭亡之后投降南宋的女真军队,他们与蒙古人有灭国之恨,会真心为南宋出力。可赵范居然在各种小问题上一错再错,搞得北军叛变。
  襄阳丢了。
  襄阳城非同小可,城里有着自岳飞开始就一直积攒的战械、粮草,这些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都毁在了这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8 11: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578)

  南宋京湖防线崩溃,曲出率领的蒙古军直线突破,随州、荆门、郢州等城相继失陷,江陵(今湖北沙市)近在眉睫,最后一道防线长江已触手可及。
  当此时,四川陷落,京湖崩溃,三大战区只有两淮一线由于长年备战,防御体系完善,能与蒙古军抗衡。国家形势之危急,是南宋开国以来之最险。宋廷上下真的慌了,他们找不出任何可以挽救危机的办法,最后只能选在理论上最靠谱的一个试试。
  孟珙。
  毕竟是联蒙灭金的现场实施者,他应该有些能力。可是之前由于种种原因,比如他是史嵩之的部下,一直被冷藏在战场之外。
  事有轻重缓急,当务之最急迫,在于京湖。它离临安太近了,渡过长江,南宋将立即灭亡。孟珙以最快的速度赶了过去,到位之后心里一片冰凉。没有兵,没有船,而对面全是兵,全是船!战争说到底是力量的对抗,这种局面会让任何一名战将绝望。
  只剩下一个办法了——事急用奇,兵危使诈。
  孟珙下令封锁江面,用疑兵之计,列烛照江达数十里。煌煌烛火下,宋军军队来往频繁调度,旌旗服色各自不同,像是有巨大的兵力在疾速集结。对岸的蒙古军迷惑了,他们变得小心翼翼,放慢了进攻的速度。可孟珙却突然间不顾一切地提升了速度!
  他派兵到对岸把蒙古军的战船一把火都烧了,彻底断绝了蒙古人渡江的可能。
  京湖危机暂时解除,换作其它宋人,或许会得过且过,只要还活着就很享受。孟珙不然,他得到补充之后迅速渡江,夺回了襄阳等城镇。战略要地回来了,可里边的物资战械全部损毁,面对超级大烂摊子,孟珙要做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南宋朝廷变得理智,他们发现了孟珙的才能,那么很好,就尽量使用。京湖一带完全交给了他,总原则是,在这一块区域没有安定之前,孟珙不派他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8 11: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579)

  京湖安危在三年之后,公元1238年左右彻底得到了解决。孟珙找到了一个人,他叫杜杲。杜杲,字子昕,邵武人。出身刑狱世家,走上战场,纯粹是一个偶然。
  宋、蒙战争初期,杜杲所在的位置在两淮区域。
  公元1236年,杜杲知安丰军(今安徽寿县)。蒙古人在年底寒冬时围城,各种蒙古传统战术统统出笼,比围攻蔡州时更上一层楼。没人期盼杜杲能有惊艳表现,一介文官有什么用为。可整整三个月里,安丰军的城头战械毁了一批又一批,杜杲能保证城上的防御始终不懈;安丰军的城墙被摧破一块又一块,杜杲能让它们迅速修补,保证强度。
  蒙古军蛮性发作,派出敢死队,头戴金属面具,身穿牛皮厚甲爬墙仰攻。杜杲命善射之人专以小箭射其目,使之无法得逞。
  三个月之后,援军终于到了。这时连蒙古人都没有预料到,杜杲居然还能保持住出城野战的实力、士气,派人里外夹攻,大败来犯之敌。
  蒙古军在安丰军城下损兵折将达17000余人。
  到公元1238年,杜杲因战功升任淮西安抚使兼知庐州(今安徽合肥)。城大了,敌势更大。蒙古军在城外堆起了一座高于城墙的土坝,在上面安装火炮、投石机,日夜不停攻击城内。仗打到了这地步,传统的弓箭刀枪等人力能使用的武器已经失效了,难道杜杲能派人出城,一手拿刀,一手拿铁锹,把土坝拆了吗?
  杜杲在城里同样筑起一座更高的土坝,在上面同样安装火炮、投石机,两军隔着城墙互相对射,南宋大胜,蒙古军的战械都被焚烧砸碎。
  安丰军城外的一幕重现,杜杲乘蒙古军势竭,出城追杀数十里,毙敌26000余人。这是宋、蒙开战以来南宋军方取得的最大胜利,同时也开创了城市保卫战的成功先例。
  他的战术,非常像南宋初年镇守蜀川的名将吴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8 11: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580)

  杜杲的及时涌现,让孟珙腾出了手脚,可以去重铸蜀川防线了。这时的蜀川已经支离破碎,曾经超级稳固的蜀口防线完全失效。
  蜀口,在与金国对战时,指的是以秦岭弧圈上的大散关、黄牛堡、皂郊堡,这是第一道防线;其中大散关、黄牛堡控制着陈仓道,皂郊堡控制着仙人关。这一关二堡,就是史书中经常提到的“蜀口外三关”。
  外三关以南的阶、成、西和、凤等州,以及天水军,是蜀口的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是武休关、仙人关、七方关。其中武休关控扼陈仓道入以中的道路,仙人关控制着从仙人关入汉中的道路,七方关控制从阶州入汉中的道路。
  这是史书中所说的“蜀口内三关”。
  第二道防线中的四关一军是内三关的前沿阵地,称为关外五州。
  蜀口外三关分布在秦岭的南北弧圈上,很难被敌军迂回。在历次战争中损伤较小;内三关的小道和斜径很多,很容易被敌军迂回偷袭,吴玠就吃过大亏。宋、金当年在这片区域内一共爆发过四次重大战役,导致内三关严重损毁,不可修复。
  在吴玠时期,蜀口兵力在10万左右。到宋、蒙交战时,兵力最多时为七万上下,几乎全是步兵,战马只有几千匹。
  如此兵力如此残关,当蒙古纵横天下百战之师,结局可想而知。至公元1139年前后,蜀口关隘全部被拔除,四川成为不设防之地,东、西两川任由蒙古军出入。而蒙古军在这一年的秋天,更是调集重兵,对外号称80万,攻重庆、破开州,抵万州,直达夔峡。
  下一步很显然,是占据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直破江南。
  南宋彻底慌了,赵昀不再只调孟珙入川,而是命令孟珙以最快的速度,率领本部军马入川。哪怕让京湖一带空虚,也要先挡住蜀川敌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31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581)

  孟珙火速沿长江逆流而上,在归州、巴东一带与蒙古军交锋。他是那个时代最神奇的万金油,不论是在陆地,还是在水面,是川中,还是平原,都百分之百地起效。
  孟珙顶住了蒙古军!
  他一路顶着号称80万的蒙古大军,使其一路沿原线返回,沿途连想停下来攻克重庆都做不到。这一战持续到了第二年的初夏时节,蒙古史书里宣称是因为天气的原因,仅仅是天气,马上就要炎热了,所以蒙古战士才回家度假。
  战争告一段落,工作才刚刚开始,孟珙要把蜀川修复一新才行。
  原来的蜀口关隘不合时宜了,孟珙提出了新的三关概念。他要在夔州设置制置司副使,调关外都统司驻防,负责涪州、万州以下江面孩提,要成第一道防线;以常德府、澧州一带作为第二道防线;以辰州、沅州、靖州、桂阳军、郴州为第三道防线。
  这套方案能防御蒙古军从川东东下,又可以抵御蒙古从云南、广西方向迂回穿插。历史会证明孟珙的眼光有多么独到老辣,不久之后这两个方向都给南宋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破坏如果只需要一秒,那么建设或许要经历十年。孟珙入川百业俱废,要一点一滴做起,这实在是在难了。而这时他身膺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国防事务,也真的没法全身心投入到一时一地的建设上。
  得另找人。
  非常幸运,余玠适时出现了。余玠,字义夫。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侨居蕲州(今湖北蕲春东北)。自幼家贫,不务正业。史称“落魄无行,喜功名,好大言。”曾先后在沧浪书院、白鹿书院就读,成绩……中途辍学。
  一般资料里找不到余玠辍学的原因,仿佛讳莫如深有多少内幕似的,其实很简单的一点小事。子曾经曰过:少年戒斗、中年戒色、老年戒得。余玠少年求学,犯了头一条。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

GMT+8, 2024-4-20 20: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