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0: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六章 长平之战(上)-3



  关于长平之战的经过,史书对后半段记载较详,而对前半段记载十分简略。甚至对长平之战开始的时间,也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是始于公元前262年,即赵受上党的这一年;有人认为是公元前261年,也有认为是公元前260年。
  出现这么多种说法,主要是因为史料记载含糊不清且有矛盾之处。
  有意思的是,《史记》在不同的章节中,对长平之战的发起时间有三种不同的纪录。不过笔者认为公元前262年是长平之战的起始,因为《吕氏春秋》一书中写道:“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明确指出长平之战前后耗时三年,正是从公元前262年至260年。
  吕不韦就是长平之战的时代见证人,这个纪载是最为可靠的。
  笔者结合各种史料,尝试还原长平之战各阶段的战事。

  第一阶段:相持阶段

  无论从军队的战斗力或统帅的指挥水平来看,秦国均占有优势。
  在所有国家中,秦军的攻击力是最强大的,武安君白起是整个战国时代最擅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将领。在鲸吞巴蜀、蚕食韩、魏之后,秦国获得了大量的土地、人口、资源,足以支撑国家庞大军事机器的运转。秦国士兵训练有素,作战勇猛,经验丰富,军事后勤能力相当强。
  再来看看赵国的情况。自从赵武灵王死后,赵国的军事改革中断,胡服骑射未能进一步推广,这极大限制了赵国军事力量的提升。在赵惠文王掌权的三十年间,尽管赵国曾多次出兵攻打齐国与魏国,但是所取得的战果,不能与秦国相提并论。
  赵国前线总司令廉颇将军到任后,立即下令以长平为中枢,修筑漫长的壁垒防御线。我们从廉颇以往的指挥经验来看,他是一位攻击型的将领,自己也曾吹嘘有“攻城野战之功”,他的强项是打硬仗,打野战、主动进攻敌人。可是在长平前线,他却一反常态,埋头修防御线,根本就不打算与秦军硬碰硬。
  以他那牛脾气与火爆的性格,竟然能够如此守得住寂寞吗?
  我必须非常佩服地说,廉颇确实是非凡的将领,因为他能用理想的思维克制自己的冲动。我相信他从蔺相如身上学习了许多东西,其中一点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个人欲望。说实话,廉大将军何尝不想横戈马上,酣畅淋漓地与白起干上一场,可是作为一名统帅,他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岂可率性而为呢?面对天下至强的秦军,不能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侥幸之上,而是要“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秦军纵横天下,野战能力天下无双,赵国兵团若与秦军在野战中较量,胜算不大。廉颇深知要赢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关键在于顶住秦军的三板斧,坚壁清野的战术,以防御代替进攻,只要能守住长平防线,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最终会令秦军无功而返。
  廉颇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拖垮秦军。他的持久战的战略似拙实巧,因为秦军在上党地区作战,补给运输线十分长,利于速战,不利于持久。任凭秦军如何叫骂,廉颇始终坚壁清野,不肯出战,只是据险控扼,凭借坚强的防线阻挡秦军。

  秦军在白起的指挥下,开始攻打长平。
  白起想与廉颇一决死战,但他的希望落空了。廉颇对秦军的叫阵根本不理不睬,坚壁清野,只守不攻。自白起出道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是在长平之外,他却第一次束手无策了。尽管锋芒正锐的秦国兵团凭恃着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在局部的攻击战中取得若干次小胜利,但对大局无补,根本无法重创赵军主力。
  很快,这场战役变得十分沉闷。秦军像一头猛虎,张牙舞爪,而赵军形同刺猬,我龟缩起来,不跟你斗,你上来我就扎你一下。结果,这头猛虎在刺猬身旁来来回回做出扑袭的样子,可却是徒然。
  只要廉颇能坚守三五年,秦军再厉害,恐怕也吃不消。更要命的是,廉颇这种战术,几乎令白起的智谋无用武之地。白起最擅长在运动战中捕捉战机,可是人家廉颇不玩野战,只玩阵地战。看来在长平战场,白起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秦昭王索性把白起撤走,军队交给王龁指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2: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六章 长平之战(上)-4




  那白起干什么去了呢?
  秦昭王又派他去攻打韩国。
  公元前261年,白起率秦军进攻韩国,夺取缑氏、蔺两地。
  这次进攻韩国,一方面是报复,韩国答应把上党割让给秦国,结果上党反而降赵了,韩国政府未能完成交割,必须得教训一下;另一方面是为长平之战解后顾之忧,韩国尽管比较弱小,但也不能小视,如果不先用武力威吓一下,保不准在长平会战关键时刻会突然出兵上党,与赵国联手夹击秦军。
  秦赵两军在长平相持一年多后,战争规模不断升级,双方都不断投入生力军。尽管白起已经离开长平,但廉颇仍然一如既往地使出“拖”字诀,只有把秦国拖入遥遥无期的战争泥潭,赵国才有胜利的希望。
  这场战争已经成为天下人关注的焦点。对于秦赵两国来说,除了双方军队在长平战场一决生死外,还得在另一个战场上较量,这便是外交战场。

  秦国虽然强大,但有后顾之忧。
  秦昭王最害怕的事情,莫过于东方诸国联合起来,一致对抗秦国。在东方六国中,除了赵国正与秦国苦战之外,其余五个国家会是怎么样的态度呢?
  韩国就不必说了,在多次遭秦国的迎头痛击后,早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不太可能卷入秦赵战争;
  燕国在燕昭王时曾强盛一时,可惜后继之人实无雄才伟略,在诸国中最为低调,不喜欢卷入国际事务;
  剩下来的三个国家,齐国、魏国、楚国都有可能援助赵国。
  齐、魏、楚三国都明白一个道理,不能让秦国坐大,秦国的疯狂扩张已经严重威胁到这些国家的安全。自从长平之战爆发后,齐国与楚国都已经在密谋援救赵国了。
  这引起秦国高层的极大担忧,秦昭王与范雎商量:“齐国与楚国都在考虑援救赵国,必须要密切注视,倘若齐、楚与赵国的关系密切,我们必须退兵;倘若两国与赵国只是貌合神离,那就将战争进行到底。”
  可以说,齐、楚、魏等国的态度,直接影响到长平战役的进程。
  那么这些国家真正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自从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后,齐国与楚国都是属于“远交”的对象,这两国与秦国的关系还不错。可是齐王与楚王都明白,秦国怎么靠得住呢?其中楚国人心里特别矛盾,楚国虽然不是秦国“攻”的对象,却是与秦国相邻,要是援救赵国,惹怒了秦国,只会引火烧身,因此楚考烈王犹豫不决。
  齐国又如何呢?齐国所谓的救援也只是停留在嘴上罢了。
  当时赵国粮食告急,派使臣前往齐国,希望齐王提供粮食支援,可是齐王不答应。大臣周子便劝说:“我们最好援助赵国,赵国对于齐、楚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唇亡则齿寒。如果赵国灭亡了,明天就轮到齐国与楚国了。援救赵国,刻不容缓,也是高尚的义举。打击强秦,可以获得好的名声。大王非但不尽力去做,反倒吝惜粮食,斤斤计较,这是很大的错误。”
  可是齐王对此置之不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齐国与楚国之所以想援救赵国,并不是因为有道义心,而是怕秦国打败赵国后更加强大。大家考虑的都是国家利益,这点无可厚非。可是齐、楚两国又抱着侥幸的心态,希望秦、赵两国在这场大战中两败俱伤,以捞得渔翁之利。
  在战国初期与中期,东方诸国名君辈出,可是到晚期却一代不如一代了。倘若是在齐威王时代,可能早就出兵相救了,可是无论是楚考烈王还是齐王建,都不是有作为的君主,在行动上迟疑不决,终于使援赵一事不了了之。
  那么魏国的态度是怎样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3: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六章 长平之战(上)-5




  可以说,倘若赵国战败,对魏国的影响要比对楚、齐的影响大。秦国也明白,魏国参战的可能性,比齐、楚两国要大。秦昭王对此是有所准备的,他抛出一个诱饵给魏安釐王,答应把垣雍割让给魏国。秦国为什么这么大方呢?因为垣雍根本就是秦国的土地,而是韩国的土地,当时韩国可能同意把垣雍割让给秦国,作为未能按约割让上党的补偿。
  秦昭王开出的条件,令魏安釐王怦然心动,在利益的引诱下,他迟迟未与赵国联合。
  平都君对魏安釐王说:“大王为什么不跟赵国合纵呢?”
  魏安釐王回答说:“秦国许诺要割垣雍给我。”
  平都君说:“我认为秦国许诺割垣雍只是一句空话罢了。”
  魏安釐王惊讶地问:“这怎么说?”
  平都君分析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相持,胜负未决。倘若天下诸侯与秦国联合,那赵国必定失败;倘若天下诸侯与赵国联合,秦国必定失败。秦国是害怕您与赵国合纵,所以用垣雍为诱饵来忽悠大王。如果秦国战胜赵国,那么大王有胆量责成秦国交割垣雍吗?大王一定不敢吧。如果秦国战败,大王能让韩国割让垣雍吗?恐怕也做不到。所以说,魏国根本不可能得到垣雍。”
  魏安釐王听完后点点头,说了句:“好。”
  如果魏国能参战,那么对赵国来说,长平之战的胜算将大大增加。可是魏国最终并没有参战,为什么呢?因为赵国在外交上犯下一个大错误。

  秦、赵两军屯兵数十万于长平,相持不下,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势均力敌,但从两国的军事力量来看,秦国是稍占上风。
  廉颇的坚壁清野战术阻止了秦军的深入,可是防御战毕竟比较被动,赵国军队没打过什么胜仗,当然,也不曾有大的败仗。
  对军事很外行的赵孝成王有点坐不住了,因为战争对国家的消耗太大,这样拖下去,不是办法。他召见大臣楼昌与虞卿,对他们二人说:“我军没能打胜仗,还牺牲了一名都尉,我打算集结一支大军,紧急赶往战场,你们认为怎么样?”
  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事,赵国才牺牲了一名都尉,赵孝成王就心急如此,可见他并不是一个举重若轻的名君,而是患得患失,缺少大的魄力与长远的眼光。
  楼昌回答说:“这样做没有用,不如派一名重臣前往秦国,跟他们讲和。”
  这时站在一旁的虞卿开口说话了:“楼昌提议到秦国讲和,想必是认为不讲和的话,我军一定被秦国打败。倘若是这样的话,那么谈判的主动权是掌握在秦国人手中。大王您分析一下,秦国目的是想打败赵国军队呢,还是不愿意与赵国开战?”
  赵孝成王想了一下,答道:“秦国的进攻不遗余力,很显然他们是想打败赵国军队。”
  虞卿便接着说:“我们如果想谈和,一定要掌握外交主动权。我的意见是拉拢楚国与魏国,派使者带着贵重的金银财宝前往这两个国家,楚王与魏王贪图宝物,一定会接见我国使节。只要赵国使臣到了魏、楚两国,不管能不能拉他们入伙,秦国人得知这件事后,必定会怀疑赵国与魏、楚两国合纵。如果赵、魏、楚三国合纵,秦国就有后顾之忧了,这个时候,我们再与秦国媾和,那么主动权就握在我们手中了。”
  这个见解真是太高明了。只要造成合纵的假象,就足以令秦国打退堂鼓了。
  可是赵孝成王觉得这样做太麻烦了,派使臣去魏、楚两国,一往一返,岂不是要耽搁许多时间吗?到时长平之战进行到怎么样的程度,这就不好说了。他没有采纳虞卿的意见,直接派大臣郑朱到秦国,商谈停战请和事宜。
  事实证明,这是赵国外交的大败笔。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3: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六章 长平之战(上)-6




  郑朱到了咸阳后,秦昭王接待了他。远在邯郸的赵孝成王问虞卿说:“秦国已经接待郑朱了,您认为谈判会成功吗?”
  虞卿叹一口气,摇摇头说:“我看谈判肯定失败。郑朱是赵国重臣,他到秦国谈和,秦王与范雎一定会利用这个机会,大作宣传。魏国与楚国看到赵国主动求和,一定会认为赵国没有信心抵抗秦国,那他们就不可能出兵相救了。而秦国看到天下诸侯都不肯救援赵国,赵国势孤力单,更不可能同意和谈了。所以我认为媾和无法取得成功。”
  果然不出虞卿所料,深谙外交术的范雎利用郑朱前来谈和一事大做文章,大肆宣传秦军在战场上的胜利。
  在援救赵国上,魏安釐王本是打算有所行动的,楚考烈王虽然犹豫不决,仍然有可能与赵国联合。但是赵国的外交失误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大家想想,赵国自己都想谈和了,魏国、楚国还出什么兵嘛。所以我们必须说,赵国与秦国的差距,不仅体现在军力上,更体现在外交上。
  关于长平之战,古往今来论述很多,大家的兴趣点都集中在战役本身。可是我认为,赵国长平之战的失败,关键因素之一是外交上的失败。赵国不仅没有积极争取外援,还犯下大错,单方面与秦国媾和,反而被秦国抓住并利用这个机会,断绝魏国、楚国救援赵国之心。为什么说这是影响长平之战的关键因素呢?倘若魏、楚两国站在赵国一方,且不说直接参战,就算只是陈兵于边界,威胁秦国后方,秦国也不敢以倾国之兵孤注一掷于长平。

  谈判没有成功,双方不断地把精锐部队投入战场,秦赵战争的规模越大越大。
  在拉锯战的相持中,长平之战进入第三个年头。
  双方的战场最高指挥官都未换人,赵军统帅仍是廉颇,秦军统帅仍是王龁。我在前文中说过,廉颇是一位进攻的将领,他曾经打过齐国,打过魏国,攻城略地,是赵国军界响当当的人物。若论指挥水平,王龁未必能胜过廉颇,久经沙场的廉颇不应当惧怕王龁。可是为什么廉颇面对王龁仍然采取守势呢?他为什么不主动出击呢?
  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在于秦军在长平战场的兵力超过赵军。特别是进入到公元前260年时(长平之战第三年),秦军又增派大量部队,兵力上的优势使得王龁得以发动开战以来最猛烈的攻势。
  该年四月,秦军一支侦察部队在一次军事行动中,杀死一名赵军副将,这件事令赵军士气大为挫伤;六月,秦军发动进攻,攻下两座赵国堡垒,俘虏四名军尉。廉颇下令修筑新的壁垒,构建新防线。可是到了七月,该防线又告失守,两名军尉被俘虏,赵国阵地被秦军摧毁。这样,长平防线中的西垒壁落入秦人之手。
  表面上看,赵军是连吃败仗。事实上是否如此呢?
  我看不一定。
  王龁发动这么大的攻势,显然是急于打破相持的僵局。可是这条西垒壁防线廉颇已经坚守两年,应该是固若金汤,王龁在之前两年未能攻破,为什么在两个月内反倒接连得手呢?我怀疑秦军攻克西垒壁,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人数可能是赵军的数倍。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后文中再详细论述。
  廉颇收缩防线,加强防守。此时秦、赵两军的对垒格局,有这么一段资料,出自《水经注》中所引的《上党记》:“长平城在(上党)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许里,东西二十余里,悉秦赵故垒,遗壁旧存焉。”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来,当时秦、赵基本上是隔水对峙,而且秦军营垒与赵军营垒绵延分布在南北五十里、东西二十里的区域,总计约一千平方里的范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11: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六章 长平之战(上)-7




  廉颇越是收缩防线,赵军的抵抗力就越是坚强,就象一根弹簧一样,越压缩则弹力越强。
  最关键的是,赵国兵团主力仍然是完整的,实力上并没有受到严重的损失。
  倘若“坚壁清野”的战术一直沿续下去,显然秦军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虽然赵国的经济能力不如秦国,但近水楼台先得月,廉颇兵团的补给线短,而且有上党郡百姓的大力支持。反观秦军,当前线兵力越来越多时,粮秣的转输量就越大越大。
  如果不能迅速打开局面,整个国家都会被战争拖垮。
  可是王龁在攻下西垒壁后,已是强弩之末,无法继续向前推进了。
  秦国宰相范雎忧心忡忡,他显然已经意识到廉颇正蓄势待发,一旦秦军的补给供应不上,便是大灾难的开始。
  看来廉颇果然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要打败赵国兵团,首先必须除掉廉颇,让他失去指挥权。可是能罢免廉颇的,只有一个人,那个人就是赵孝成王。范雎是个积极进取的人,在经历人生大风大浪后,他比任何一个人都更明白一个道理:机会永远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等来的,只有你不敢想的事,没有不可能的事。
  后世之人总把白起的名字与长平之战联系在一起,可是在我看来,范雎才算是秦国的第一功臣,没有人的运筹帷幄,就没有白起的赫赫之功。老辣的范雎要施展反间绝计,不战而把廉颇拉下马。
  反间计对于秦国人来说,已经玩弄得炉火纯青了,因为他们拥有天下最出色的情报部门与谍战人员,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这个反间计成功与否,首先必须衡量一个前提:赵孝成王与廉颇关系如何?有没有可以利用的矛盾呢?
  很快,潜伏在赵国的谍报人员送来一个准确的消息:赵孝成王对廉颇的连连失利已经越发不满了。

  赵孝成王对军事很外行,这并不能说是个缺点,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赵武灵王那样,既是君王又是名将。可问题是外行却偏偏要充当内行。
  战国时代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法则,叫“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就是君主不能过分干涉前线将领的决策。比如说当年赵奢救阏与,他率数十万军队,出了邯郸城就不走了,赵惠文王看不懂他的战略,但不加干涉,这才有后来的大胜。
  可是赵孝成王越来越不能容忍廉颇的“持久战”,一来战争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还看不到尽头,整个国家经济快崩溃了;二来秦军夺取了西垒壁,这无疑令他这个赵王大丢面子。他对廉颇的乌龟战术越来越不满,开始想遥控指挥了,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命令廉颇要主动出击。
  廉颇不理睬,仍然坚持自己的战略主张。
  君主与大将出现严重分歧,这可不是好事情。
  更可怕的是,秦国的情报机构神通广大,赵国内部矛盾很快就被范雎知道了。范雎精心策划了一个反间计,他派人携千金入邯郸,目的就是游说高层,并制造流言。
  这个流言是这样说的:秦国根本就不怕廉颇,廉颇没水平,容易对付;那怕谁呢?只怕赵奢的儿子赵括,赵括精通兵法,是军事天才,要是由他来领兵,秦国准倒霉。
  这种说法很快在邯郸城内流传开了,赵孝成王也听到了。
  自从长平西垒壁被秦军攻占后,赵孝成王便十分恼怒,多次严令廉颇出战,可是廉颇抗命不从,他断定廉颇就是贪生怕死罢了。
  如今整个都城都传播流言,赵括突然间名声大噪,这令赵孝成王眼睛一亮。
  他召赵括入见,跟他谈论军事,赵括对兵法烂熟于胸,倒背如流,讲起来头头是道,说得赵孝成王佩服得不得了。
  行,赵括不愧为名将之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赵孝成王终于做出决定:解除廉颇的职务,任命赵括为前线总司令,全权指挥长平之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七章 长平之战(下)-1



  廉颇被撤职,赵括出任前敌总指挥,这预示着赵国的战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防御战略被抛弃了,取而代之的是主动出击。于是长平之役也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决战阶段。
  战争已进入到关键时刻,在赵国更换主将的同时,秦国也悄悄更换主将,名将白起走马上任。与赵国不同的是,秦国严密封锁换将的消息,武安君白起悄悄抵达长平前线,取代王龁成为秦军总司令。
  白起抵达的消息,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秦国将此列为“绝密”,有泄露秘密者,杀无赦。
  这又是范雎下的一步好棋。
  很显然,白起就是秦国的秘密武器、一把杀手锏。
  白起的军事能力与指挥水平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秦国在这个时候才把他派上场呢?
  从这一点看,秦国政府在调兵遣将上确实有高人一等的本领。白起是秦国军界的“战神”,是胜利的旗帜,是士气的象征。在长平战役初期,他就是秦军总司令,可是面对廉颇铁桶般的防守,他居然也无机可乘,正因为如此,秦政府把他调离前线,以免久战无功,既挫伤战神的锐气,又挫伤军队的士气。白起是歼灭战大师,长于大兵团作动,擅长在运动战中把握战机,一举消灭对手。如今赵国要放弃铁桶战术,主动出击,与秦军在野战中决胜负,野战岂不是白起的拿手好戏么?
  武安君此时不出,更待何时!
  但白起只是一枚重要的棋子,真正操纵棋盘的人是宰相范雎。范雎如同一位高明的棋士,以长平为棋盘,他用反间计清除了对方威胁最大的棋子,又神不知鬼不觉地下了一颗隐形的棋子,欲给对手予致命一击。
  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赵国的排兵布将,在秦国的掌握之中;而秦国秘密更换统帅,赵国却一无所知。这就是情报战的差距。决战尚未开打,赵国已经棋输一着了。

  我们来对比一下秦赵的两位主将。
  秦国武安君白起在此之前已多次指挥大兵团作战,我们稍回顾一下:伊阙之战斩敌二十四万;伐楚之役,击破楚都郢城;华阳之役,斩敌十五万。其他大大小小的战役,他从无败绩。赵国主将赵括有一点与白起是一样的,他也从无败绩,因为他从来没上过战场。
  赵括惟一的战绩就是打败了父亲赵奢,但这是口水战。
  由于出身将门之家,赵括从小就熟读兵法,读书这方面他是很厉害的,他喜欢谈兵论战,一说起来滔滔不绝,并认为天底下的人,没有一个能超过他。他跟父亲论兵事,经常把父亲驳得无言可对,但赵奢并不认可他。
  有一次,赵奢夫人问说:“咱们孩子对兵法懂得那么多,你怎么不太认可呢?”
  赵奢回答道:“行军打战,是要置于死地而后生。赵括把战争看得太简单了,似乎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对此我十分担心。赵国要是不任用他为将军也就算了,要是用他为将,那赵国军队必定要毁在他手里。”
  作为一个父亲,当然想儿子能有出息。但儿子并不总是能给父亲带来光荣,就像最近又摊上事的李某某,只会给老爹脸上抹黑一样。知子莫若父,赵奢是个明智的人,早就看穿赵括肚子里那点东西,中看不中用。
  像赵括这么一个从来没有指挥经验的人,一下子让他担任总司令,难道就没有人反对吗?当然不是了,事实上反对的人并不少。
  首先站出来反对的是名臣蔺相如,他身患重病,但仍拖着病躯见赵孝成王,劝谏说:“大王任用赵括为将,不过是听说他精通兵法,有一定的声誉。以我对赵括的了解,他只会读父亲留下来的兵书,可是还达不到随机应变的水平。”
  蔺相如的话,赵孝成王听不进去,因为天下人都知道他与廉颇的关系,“将相和”的美谈谁都晓得,在赵王看来,蔺相如不过是在帮老朋友廉颇说话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2: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七章 长平之战(下)-2




  又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谁呢?赵括的母亲。
  赵母对赵孝成王说:“万万不可任命赵括为主将。”
  这令赵孝成王感到很惊讶,儿子被提拔为总司令,这是很光荣的事,怎么当母亲要反对呢?于是他便问:“这是为什么呢?”
  赵母回答说:“以前赵括的父亲赵奢为大将时,礼贤下士,亲自捧上食物招待的门客有数十人,结交的朋友有数百人。大王所赏赐的东西,他一样也没有保留,全部分发给了军官与臣僚。从他接受王命的那天起,就为国忘家,不再过问家中的事。可是现在赵括刚被任命为上将军,就摆显威风,军官们没有一个敢抬头正视他一眼。大王所赏赐的金银丝帛,他都拿回家藏着,还整天留意哪里的田地房屋便宜,价格合适就买下它。从这几点来看,他都比不上父亲。他们父子俩的思想境界不一样,希望大王不要任用赵括。”
  赵孝成王一听,这些都只是小事罢了,做大事不拘小节,没必要过分担心,因此他便亲切地说:“老夫人不要放在心上,我已经决定了。”
  既然不能说服赵孝成王,赵母便提出一个请求:“倘若大王一定要委任赵括,如果他不能称职,希望大王莫要降罪臣妾。”
  知子莫若母,看来赵母心里明白赵括绝不是带兵打仗的料,还是先给自己留条后路吧。赵孝成王一听,这说哪话呢,满口答应了。
  新任总司令赵括到了长平后,雷厉风行,把廉颇的那一套防御策略全部废除了,重新制订战略,以攻代守,并且把坚持廉颇战略的将领一一免职。显然他认为廉颇的战略思想太陈旧了,自己的那一套才有创新精神。
  据说当时赵军中有八位军官反对赵括的做法,以死相谏,但并没有改变这位自命不凡的总司令的决心。

  孙子兵法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无论是白起或是廉颇,都能做到“知彼知己”,但是赵括则不然。
  大家还记得廉颇当年对蔺相如很不服气时,曾说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功”,注意啊,廉颇最擅长的是攻城野战,而不是防御战。可是他为什么对付秦军要用防御战术,这就是“知彼知己”,赵军攻城野战能力虽强,但比起秦军是有差距的。
  可是赵括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那是廉颇无能罢了。赵括对显然低估了秦军的战斗力更致命的是,他连对方的主将是谁,也不知道。
  在还未弄清敌方底细之前,赵括就迫不急待要发动进攻了。

  对于赵括这个人,范雎与白起早就对他反复研究过了。
  范雎用反间计,整倒了廉颇,当然是想让一个纸上谈兵的家伙来取代他。那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范雎如何知道赵括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才实学呢?万一他真的是军事天才,那范雎不就大大失算了吗?
  我相信秦国有一个极其高效的情报机构,不亚于今天美国中央情报局或以色列的摩萨德。这个情报机构在史书是没有出现,但是却可以从秦国密集的间谍活动中看到其影子。
  在赵孝成王眼中,赵括是军事天才,而在范雎眼中,他只不是过徒有虚表的庸才。很显然,范雎早就摸清赵括的底细,对他的方方面面情况都掌握了,这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估。
  有了正确的评估,就能得知赵括下一步会怎么做了。
  赵括会怎么做?他一定会主动进攻的。
  这是两个原因决定的:
  第一,赵孝成王任用他,就是要打进攻战,而不是防御战;
  第二,赵括要表现自己,要镇住其部将,必须要用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不只懂得纸上谈兵,还能赢得战争。
  可以说,战还未开打,赵军的底牌就已经被看穿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3: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七章 长平之战(下)-3




  白起早就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他要打一场史无前例的歼灭战,这场战役规模之大,即便是放在人口大爆炸的今天来看,仍然是令人瞠目结舌。
  为了要诱使敌人上钩,就必须先给点甜头。
  果然不出所料,赵括上任不久,便气势汹汹地发动进攻,赵国兵团第一次主动出击。白起命令前线部队佯装不敌,稍一交锋,便往后撤。
  第一次出击,便打得秦军落荒而逃,赵括对自己的指挥水平更加自信了。
  世人都说秦军厉害,这不过是秦军没有遭遇真正的对手罢了,自命不凡的赵括自以为就是秦军的克星,他要以一场辉煌的胜利,来嘲弄廉颇这个老古董。
  他完全放弃守势,把长平一线赵军主力都集中起来,要一鼓作气把秦军揍扁。
  看到赵括的布阵,白起笑了。
  赵军倾巢而出,后方势必会露出大破绽,只要能抄了赵军的后路,断其粮道,就可将其困死。白起预备了两支奇兵,一支两万五千人,准备伺机抄截赵军的后路;另一支五千人,全部是骑兵,用于截断赵军攻击兵团与赵军防御壁垒的联系。
  赵括自以为高明,其实他只是被白起一步步牵着鼻子走,他率领赵军主力部队进入到秦军预设的战场。这个战场,便是在秦军防御森严的壁垒之前。白起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且战且退,退到自己的防御阵地。这个防御阵地,是秦军与廉颇相持时所建,十分坚固。赵括大军追击至此,对秦军壁垒发动进攻,可是他发现根本没办法推进。
  秦军全线防守,到这个时候,赵括还自以为优势在手呢,殊不知精于捕捉战机的白起已经开始天网计划,要把赵国兵团一网打尽。

  白起预先准备的两支骑兵迅速出击,迂回到赵军的后翼。
  其中两万五千人的这支奇兵截断运粮通道,而另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则插入到赵军主力与长平壁垒之间。
  这里有一个疑问产生了,驻扎长平的赵军有四十多万人,秦军怎么可能只用五千人就可以切断赵国进攻兵团与留守兵团的联系呢?
  这里我们要看看《史记》的原文:“秦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我的理解是,五千骑兵仅仅是白起派出的第一批部队,因为骑兵的速度快,可以率先抵达预定位置,后续的步兵肯定要跟上,这样才可能完成对四十多万赵军的分割包围。
  司马迁对战争的记载一直是很含糊不清的,不仅是对战国史的记载如此,甚至对他生活的汉武帝时代的记载也是如此。
  尽管战斗的细节我们并不是特别清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赵国军队被分割成两部分,而且后路也被切断了。
  在完成分割包围后,白起派出轻骑兵出击,赵括率部迎战。这时赵括才真正见识到秦军战斗力之强,赵军的迎击被打败了。这时赵括下令就地修筑防御工事,等待援兵前来。
  那么赵括在等什么援兵呢?
  是等赵孝成王再从邯郸发兵吗?
  赵国的精锐部队几乎都集中于长平,哪里还有多少军队可以投入战场呢?
  我在想,赵括等待的,或许不是来自邯郸的援军,而是长平赵国壁垒内的留守部队。
  也就是说,赵括吃不消了,想退回廉颇耗费三年修筑起来的防线内。
  可是有一个问题是他始料未及的,赵军大本营里,群龙无首,军官层又刚刚遭遇大的人事变动,新的指挥体系极其混乱,没有一个可以发号施令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谁敢擅作主张,全力突破秦军包围圈,去拯救赵括的兵团。
  仅仅是第一次出击,赵括就陷入重围,这足以证明会读书是一回事,真正打仗又是另一回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10: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七章 长平之战(下)-4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曾经说过:“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不然的话,“临事便要倾倒”。
  用这句话来说赵括十分合适。
  赵括的问题在哪里呢?他没有在事上磨砺过,纸上谈兵,不过是自己与自己打仗,当然对假想敌的思路一清二楚,可是真正的敌人,却不会让你轻易看穿他的思想。春秋战国时代的兵书,有很多也流传到现在,孙子兵法也好,吴起兵法也好,我不相信谁只钻研这些书就可以成为名将。就算赵括对兵法倒背如流,并不意味着领会到兵法的精髓。比如说孙子兵法里几个简单而重要的法则,都被赵括忽视了。
  第一个原则,“知己知彼”,赵括做到了吗?显然是没有的。因为他连对方的统帅是谁都没搞清楚。
  第二个原则,“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什么叫“先为不可胜”,就是要先立于不败之地,遇到危机时,要有解决方案,要有后备力量,生存下来是前提。可是赵括做足了准备吗?他领兵出击,有没有考虑到后路被抄截的情况呢?有没有留有后手来应急呢?统统没有。
  在廉颇主持前线战事的三年里,赵国兵团攻虽不足,守却有余,运输线畅通。可是赵括一来后,整个防御体系漏洞百出,被秦军连占先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赵括能力不足以指挥全局,其一是赵括高估自己,低估了对手。
  以为对手笨的人,最后往往发现自己才是最笨的。

  在白起完成对赵军的分割包围后,秦国又一次体现出军事行动的高效性。
  秦昭王大为兴奋,绝对不能让赵军突破包围圈。但要做到这点是很难的,必须要有更强大的兵力。秦昭王亲自前往河内郡,抵达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奖赏,河内郡的所有百姓,加爵一级。这样做当然不是平白无故的,他要征调郡内所有可以参加战斗的男子,凡是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上前线,拦截赵国对长平的救援,绝不能让粮食辎重流入赵括之手。
  有的书或文章在论述长平之战时,以为秦国是动员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参战,这个说法恐怕是不对的。偏远如巴蜀之地,就算征调新的兵员,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抵达前线。秦国的应对措施是及时的,这时赵国政府做了哪些努力呢?很遗憾史书中没有写。但就算赵孝成王想解长平之围,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赵括的四十几万军队,实际上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了。
  这场围歼战从七月到九月,持续了四十六天。
  赵国兵团的粮食得不到补充,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赵军的战斗力直线下降了。饥荒铺天盖地涌来,赵军内部甚至开始吃人肉,总有人莫名其妙地失踪,成为饭锅中的食物,这无疑又蔓延了恐慌的气氛。
  赵括绝望了,他把军队分成四队,冲击秦军的包围圈,试图突围。可是运气并没有降临,尽管赵军士兵拼了命,反复冲杀四五次,但任何突围的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总司令赵括集合了一支精锐部队,亲自率军冲锋搏杀,在最后一次突击时,一支飞来的利箭洞穿其胸,这位悲情将军被射杀了。
  总司令一死,赵军更是乱成一锅粥,加上连续挨饿,已经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于是剩余的军队只能选择投降。
  据《史记》所记,投降的赵军总计四十万人,但这个数字可能夸大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11: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七章 长平之战(下)-5




  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是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
  向白起投降的赵军士兵被全体屠杀,如此大规模的屠杀战俘,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在春秋战国四百多年历史里,屠杀俘虏是很少见的,更不用说集体屠杀了。那么白起为什么要屠杀赵国战俘呢?
  他自己是这样说的:“上党本来是要割让给秦国的,但上党民众不愿意被秦国统治,因而归附了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杀掉,恐怕以后会出乱子。”
  长平之战规模之大,是史无前例的,俘虏之多也是史无前例的。
  这对秦国来说是一个大问题,要是养着这批俘虏,多了几十万人吃饭,秦国也吃不消;把俘虏释放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杀一部分,留一部分?这种做法只会让活着的人铤而走险。这是白起面临的棘手问题,倘若俘虏只有几万人,我相信白起不会痛下杀手,让他采取灭绝人性大屠杀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无法安置如此多的俘虏。
  这些手无寸铁的俘虏们,最终被分批杀死后埋尸。长平一带成了尸骨累累的大坟场,在之后的两千年里,人们还不断地在这个古战场上挖掘出当年被坑杀的赵军士兵遗骸,还有散落在其间的兵戈钱币等等。
  据《史记》所记,赵国数十万俘虏中,只有二百四十人得以生还,主要都是未成年人,白起把他们给放了,回邯郸报信。
  杀降一事给白起留下千古骂名,“秦以为功,天下以为贼”,在秦国他是大功臣,可在天下人眼中,他就是个奸贼。尽管战国时代较春秋时代更为野蛮、残酷,但基本的人道主义原则仍然是交战各方默认遵守的,这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体现。比如在此之前的乐毅伐齐一役中,乐毅横扫齐国七十余城,对待占领区的百姓却能行仁义之道。而白起虽然有绝世的军事才华,最终却沦为一部杀人机器。
  这场旷世大战就这样尘埃落定,可是长平之战也留下很多疑问与未解之谜。
  笔者学识浅薄,在这里提出自己一家之言,以资参考。

  首先,秦国在长平之战投入多少军队呢?
  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
  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全军覆没,总共有四十五万人,这个数字是见于史料的。可是秦国兵力多少,史料中找不到答案。有人认为秦军作为围攻的一方,兵力至少要有对方的两倍,依此观点,秦军的兵力几乎近百万之多;有人认为秦军没那么多,顶多十几万人,否则分割赵军的骑兵部队,怎么仅有五千人呢?
  说秦军有上百万人,往往认为秦昭王把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都征调到前线。我们来看看《史记》原文:“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这个原文意思很清楚,秦王仅仅是征调河内郡的男子参战。可是到了后世,这段话被理解歪了,比如三国何晏说:“长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赵矣。”这样后世便造成一种印象,秦国是全国出动了。说实话,当时秦国与周边的魏韩楚都有血海深仇,敢把全国兵力都集中到长平吗,不太可能。
  认为秦军只有十几万人,这同样不太可能。倘若秦国只出动十几万人,廉颇驻守长平两年多,对手又不是白起,以四十多万的兵力还被王龁打得丢了西壁垒,这怎么可能呢?白起是一位能以少胜多的名将,在伊阙之战中曾以十余万人打败魏韩二十四万的军队。可是不要忘了,赵国军队比魏韩军队要强得多,而且也不存在魏韩两军不能协调作战的弱点。而且十几万人围歼四十万人,这近乎天方夜谭。
  我的看法,秦军在数量上应该比赵军要多,最多时可能在五十万到六十万左右。秦国的常备军约一百万,留下一半左右驻守国内各城及边界要塞是必要的。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

GMT+8, 2024-4-19 18: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