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1: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这是一个纵横捭阖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混乱的年代。
  混乱得史书都说不清、道不明。在张仪闲居魏国的这几年,东方诸国“合纵”运动兴起,谁是合纵的主谋者呢?一般的说法是苏秦。但我们在前文中就说过,苏秦的历史资料不可靠,多是后人把其他纵横家的事迹生搬硬套到他的身上。我估计,主谋六国合纵对抗秦国的故事,可能是后人把公孙衍的事情套到苏秦身上。
  不论苏秦是在赵国或燕国,以这两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太可能成为合纵运动的领头羊。而公孙衍则有可能,虽然魏国的军事地位已经落后于秦国与齐国,但作为政治大国的影响力犹存,公孙衍作为魏国宰相,实是六国合纵运动的最佳人选。
  公元前319年,魏惠王魏罃去世,他在位前后共计五十年。他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在他执政的五十年里,魏国自始自终处于战争之中。过分频繁的战争终于让这个战国初期的霸主吃不消了,在秦、齐两国的打击之下,魏国的军事力量不断遭到重创,终于使这个一流的强国沦为二流的国家。
  魏襄王继位后,他力图重振魏国雄风。可是单凭魏国一己之力,很难在国际舞台上兴风作浪了,因此必须有一种全新的政治思维。“合纵”成了魏国抵抗秦国的不二法宝,在公孙衍的努力下,合纵运动取得了实质的进取。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达成协议(一说六国,加上齐国),共同出兵,组建一支多国部队,讨伐秦国。
  为了对付秦国,魏襄王不惜把领袖权让给了楚国,由楚怀王出任纵约长,以换取楚国的加盟。然而这次合纵运动虎头蛇尾,正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喝”,尽管看上去五国联合,气势不小,兵强马壮,从架式上看有几分吓唬人的模样。可是各诸侯之间并不是一条心。你想想,在战国时代,这些国家之间频繁交战,今天是朋友,明天就是敌人,谁敢无条件地信任别的国家呢?于是乎你防我,我防你,你要养保存实力,我要避敌精锐,谁也不肯使上全力。这样的军队,即便人数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对秦国的进攻开始了,五国联军抵达函谷关后(河南灵宝北),秦军出兵迎战,结果多国联军谁也不卖力打仗,而秦军则同仇敌忾,气势逼人。战争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多国联军被轻而易举地击败了。
  这次合纵运动虎头蛇尾,草草而终,但说明了一个事实:合纵政策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各诸侯国各怀鬼胎,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全力以赴。这个致命的问题使合纵运动形同虚设,尽管在未来数十年时间里,东方诸国仍然有多次合纵的实践,但总的来说是光打雷不下雨,始终无法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但是,倘若因为函谷关兵败就置疑公孙衍的能力,但那还是低估了这位纵横大师的本领。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东方五国联合伐秦失败,但公孙衍仍旧导演了一出杰作,策反义渠部落。在函谷关战役的同时,义渠突然发难,出兵进攻秦国。
  义渠是古戎国,原本是戎人的部落,后建立国家,是秦国西部一个重要的国家。说到秦与义渠的关系,势必要提到公元前444年(秦厉公三十三年)的战争。那一年,秦厉公发兵征讨义渠,大获全胜,并俘虏义渠王。但义渠并未屈服,十四年后即公元前430年,义渠军队大举反攻,进攻秦国,直抵渭水北岸。之后两国进攻相持阶段,特别是公元前419年后,秦国的战略重点转向河西以防御魏国的进攻,与义渠的关系相对缓和。
  到了秦惠王上台后,秦国在与魏国争夺河西的战争中不断获得胜利,故而可以腾出手来再次对付义渠。公元前331年,义渠国内爆发动乱,这给了秦惠王难得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投入重兵,派庶长操率领大军入侵义渠。内乱后的义渠无法抵挡秦军的强悍攻势,被迫臣服于秦国。四年后,公元前327年,秦惠王将义渠国并入秦国,置为一县,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义渠王也降格为臣子。
  显然,对义渠王来说,这真算是奇耻大辱了,只要有机会,他势必会扯起反秦的大旗。东方的合纵运动让义渠王看到了希望,魏国的公孙衍是合纵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与灵魂人物,故而义渠王暗地里向魏国示好,偷偷跑到魏国朝见魏王。公孙衍与义渠王见面,并对他说:“倘若中国(指中原)没有发生重大行动,秦国就得以焚烧侵掠您的国家;倘若中国诸侯们能联合起来,一致对秦,那么秦国就会用贿赂手段来讨好您的国家。义渠国的命运与中原诸国是息息相关的,就看您如何选择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1: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你想想,义渠王的土地都让秦国给吞并了,他就是个草头王,这口气哪吃得消呢?于是他立马拍胸脯向公孙衍表示,义渠一定会与中原诸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只要东方有所行动,义渠就会在西方发动起义,脱离秦国统治。
  公元前318年,东方五国合纵攻秦。果然不出公衍所料,一旦东方有了战事,秦国就想讨好义渠王了,秦国谋士陈轸对秦惠王说:“义渠王是蛮夷部落中的贤者,如今东方有战事,义渠蠢蠢欲动,不如以重金贿赂他们,以免他们有叛志。”秦惠王细细一想,陈轸说的有道理,便以上等锦绣千匹、美女百人贿赂义渠王。
  义渠王一看秦国政府要拉拢他,立刻想起公孙衍的警告,心里不禁骂道,秦国人平常待我如奴仆,现在反倒想讨好我,可见公孙衍说的没错,义渠应该与中原诸国站在一条战线上,才能显示自己的价值。于是义渠王宣布独立,率军队袭击秦国。此时秦国的主力兵团都汇集到了函谷关,狗急跳墙的秦惠王临时拼凑了一支军队迎战义渠军,结果被打得大败而还。

  看来公孙衍的合纵战略仍然给秦国予沉重的压力。函谷关之败,证明了东方五国并非铁板一块,为什么会这样呢?显然各国的积极性是不一样的。楚国作为合纵军的首领,在打击秦国上并不主动,因为楚国并没有一种急迫感,而且与秦国并未有重大战事发生。同样,燕国与秦国并不接壤,尽管出兵相助,但只是摆摆花拳绣腿罢了。真正充满危机感的,还是魏、赵、韩这些三晋国家。既然楚国、燕国的积极性不够,还不如魏、赵、韩三国自己联合呢,毕竟从历史关系来看,三个国家的命运是绑在同一辆战车上,唇亡则齿冷啊。
  鉴于西线义渠对秦国发动反攻,魏、赵、韩三国不能无动于衷,必须要配合作战。于是在公元前317年,三晋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发动讨伐秦国之役。对于三晋来说,这场战争是一次大赌局,赌得赢的话,可以与秦国维持一种均势,要是赌输的话,将无法遏制秦国深入东方。
  可是秦国的人才太多了,在此役中,秦国名将樗里疾光芒四射。
  樗里疾是秦孝公的庶子,秦惠王的弟弟,其实他名字叫“疾”,因他居住在樗里(地名),故而后来被称为樗里疾,又称为樗里子。他是秦国王室宗亲中出类拔萃的人物,由于受那个时代辩论潮流的影响,樗里疾与苏秦、张仪、公孙衍等名流一样,能言善变,言辞流利,足智多谋,时人称之为“智囊”。
  早在秦惠王八年时(公元前330年),樗里疾便被授右更(右更在秦国二十等军功爵中,位列第十四等,级别算是高的),指挥军队攻打魏国的曲沃城。在此役中,樗里疾不负众望,夺取曲沃城,证明了他不仅是一名辩士,也是一名优秀的将领。在东方五国联军进攻函谷关失利后,三晋再度联合,组成同盟共同对付秦国,此时的秦国既要应付三晋的攻势,也要防止义渠军队的卷土重来。可以说,秦国所面临的局面并不乐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樗里疾临危受命,全权负责对三晋的战争。
  尽管此时张仪并没有在秦国,但樗里疾采取的策略与纵横家如出一辙。要给三晋联军致命的一击,必须要拉拢东方强国齐国参战。自从马陵之战后,天下的局势明朗化,齐国与秦国分别崛起于东方与西方,成为天下的重心,是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在东方合纵运动中,齐国并不参与,这不仅是因为齐国与秦国相距遥远,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齐国人自认为是天下至强,根本不需要与其他诸侯国搞结盟运动。

  樗里疾的战略就是“远交近攻”,积极拉拢齐国,利以诱之,说服齐国人从东线进攻三晋,而秦国从西线进攻,只要秦、齐这两大强国联手,必定可以把三晋联军打得落花流水。此时的齐国君主是齐宣王,他是齐威王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君主,雄心勃勃,当然不愿错过这样的机会。于是齐国与秦国共同举兵,从东、西两面夹击三晋。
  公元前317年的五国战争(秦、齐为一方,魏、韩、赵为另一方)在两个战场展开决战。西线战场是修鱼(河南原阳西南),秦国庶长樗里疾指挥大军迎战以韩国兵团为主力的三晋联军,联军大败,被秦军砍下八万二千级脑袋,韩国两名将领被俘虏。第二个战场是观津(河南清丰南),齐国兵团打败了魏、赵联军,赵公子渴、魏公子奂落荒而逃。
  这一战令魏国复兴的梦想破灭了。
  前面说过,在马陵之战后,魏国已经从第一流的军事强国跌落为二流国家,而齐国与秦国超越魏国成为第一流的军事强国。对这种结局心有不甘的魏国又企图以“合纵”的手段成为东方诸侯的盟主,以寻回失落的辉煌。然而修鱼之战与观津之战的惨败,使这个梦想飘散于风中。魏国人不得不吞咽下苦涩的果实。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1: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曾经颇有抱负的魏襄王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信心几乎崩溃。
  当魏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时,闲居多年的张仪终于等到机会来了。这位纵横大师迫不急待地跳了出来,又要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来翻江倒海了。他又在魏襄王面前游说道:
  “魏国方圆不超过一千里,士卒不超过三十万。更糟糕的是,国内地势平坦,四周又被强国所包围,没有名山大川作为天险。南有楚国,西有韩国,北有赵国,东有齐国(偏偏不提秦国),不得不驻守不下十万人的重兵以守卫边境。魏国处于这样的地理位置,本来就是天然的战场,只要有风吹草动,周围列强便会张牙舞爪扑上来,把魏国撕扯得遍体鳞伤,这就是所谓的四分五裂之地。
  现在合纵理论流行天下。为什么诸侯要合纵呢?是为了安定社稷、尊崇君主、富国强兵、显扬声名。鼓吹合纵的人以天下为一体,诸侯约为兄弟,并且刑白马歃血为盟。可是您想想,就算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也还会为钱财而相互争夺,更何况是想靠欺诈虚假的手段来推行苏秦留下的合纵政策呢?这种作法的不合理,是一目了然的。
  我为大王着想,认为魏国要在这样艰难环境下生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投靠秦国。魏国企图以合纵手段来阻止秦国进攻,这是徒劳无益的,请听我的分析。秦国只要出兵攻打河外,长驱直入,就可以切断魏国与赵国的联系,魏国无法北上而赵国无法南下,两国军事联合的计划就会破产,到时魏国想要避免危险,那是不可能的。倘若秦国攻打韩国,韩国必定害怕而投靠秦国,到时秦、韩两国一起出兵,魏国的灭亡指日可待。这就是我为大王忧虑的事。
  要是大王投靠秦国,那么周围的诸侯一定不敢轻举妄动。没有外来的灾祸,大王可以高枕无忧了。您知道,秦国最想打击的国家,莫过于楚国,因为楚国土地辽阔,而且富裕。表面上看,楚国拥有庞大的军队,貌似强大,实际上他们的军队作战能力低,打仗时没有坚忍不拔的决心,在战场上遭遇强敌时容易败北。如果出动魏国的精锐部队南下攻打楚国,必定可以击溃他们的军事力量。到时魏国与秦国一同瓜分楚国,拿楚国当作见面礼来事奉秦国,这就叫转移祸害从而使国家获得安定,对魏国是百益而无一害啊。
  大王您要是不听我的意见,等到秦国出动精兵猛将攻略魏国时,您再想要事奉秦国,也来不及了。请您注意身边那些鼓吹合纵的谋士,他们只会装得慷慨激昂的样子,实际上没几个可以值得信赖,他们游走诸侯,只不过是为了加官进爵罢了。他们所言所论,并不是为了国家着想,只是迎合取悦国君罢了。请大王仔细考虑我的话,我今天对您知无不言,说了这些话后,在魏国是呆不下去了,请您准许我拖着这付老骨架离开魏国吧。”

  比起魏惠王,魏襄王性格中更少了一份韧性。孟子曾经评论他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就是说魏襄王远远看过去,没有君主的样子,走近了,也没有给人一种敬畏感。确实,比起魏惠王,魏襄王显得很软弱,在失败面前,他很快就对现实妥协了。作为合纵运动的发起国之一,魏国打起退堂鼓,率先退出合纵同盟。
  这位软弱君王请张仪出马,作为魏国向秦国妥协的中间人。于是张仪离开了魏国,前往秦国,在秦惠王与魏襄王之间穿针引线。
  前文曾经说过,当年张仪离开秦国,其实是秦惠王安插在魏国的一名间谍。潜伏多年后,他终于不辱使命,成功地破坏了魏国与其他国家的合纵运动。大功告成了,也应该要回去向秦惠王请功了。其实在张仪离开秦国的这几年里,秦惠王并没有把他忘记,还时不时派人送点东西给他,仍然待他优厚。如今张仪回来了,秦惠王喜出望外,因为他回来得正是时候。东方的合纵运动尽管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但仍然遏制住秦国扩张的步伐,特别是在公孙衍的活动下,义渠王反叛,给秦国造成了重大损失。但张仪一出手,便令合纵同盟出现了分裂,他就像一颗埋着的地雷,杀伤力是巨大的。
  魏襄王投怀送抱,秦惠王不战而令魏国屈服,张仪的功劳可谓大矣。他凭一张嘴取得的成果,与樗里疾斩首八万相比,也不见丝毫逊色。为了表彰张仪的巨大贡献,同时也表示对他的信任,秦惠王第二度任命他为秦国宰相。
  神色活现的张仪又回来了,这次,他又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2: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一章 秦灭巴蜀

  在张仪看来,控制了魏国,东方合纵运动就瘫痪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在东方六大强国中,齐国最为强大,对合纵运动不屑一顾,因而合纵运动的参与国主要是魏、赵、韩、燕、楚五国。在这五个国家里,魏国地处中央,北面有赵国与燕国,南面有韩国与楚国,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只要魏国投靠秦国,北面的赵国、燕国与南面的韩国、楚国就会被切断联系,合纵运动自然就形同虚设了。
  那么,接下来,秦国要把打击目标放在哪个方向呢?
  张仪认为首先要进攻韩国。一来韩国在前一年的修鱼战役中惨败,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二来魏国已投靠秦国,韩国已不能指望得到魏国的协助; 三是韩国与周王室相邻,打败韩国后,可直捣周王室,挟天子而令诸侯,掌握政治上的话语权。
  正当张仪精心设计攻韩方案时,不料此时发生了一件事。

  这一年(公元前316年),秦国西南的两个国家爆发战争。这两个国家,一个叫巴国,一个叫蜀国。我先来把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说一下。
  巴国与蜀国位于今天的四川、重庆一带。巴国首都是巴,位于重庆嘉陵江的北岸,在春秋时代时,是西南比较活跃的国家之一,军队以强悍勇猛而著称。关于巴国在春秋时代所参与的战事,请参阅笔者拙著《春秋无义战》中楚国部分史事。巴国在历史上与楚国关系比较紧密,在战国时代曾经与楚国联姻,战国七雄先后称王后,巴国君主也自立为王,称为巴王。但是巴国称王时,其国力已经衰微,邻国蜀国成为西南实力最强的蛮族国家。
  与巴国相比,蜀国称王的时间要早得多,大约是在东周初期。第一任王是蚕丛王,之后是柏灌王、鱼凫王。后来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有:“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茫。”蜀国的早期历史资料很少,在鱼凫王之后,还出过一位名君,他原名叫杜宇,自立为帝,又称为“望帝”。望帝十分重视农业与水利,使得蜀国这个天府之国的地利开始被挖掘出来,他的农业政策也影响到邻国巴国。望帝死时(民间传说他隐居西山成仙了),正值二月,漫山的杜鹃啼叫,人们便认为是望帝化为杜鹃,提醒大家到播种的农时了。后来李商隐的名诗句“望帝春心托杜鹃”,即是出自此典故。
  古代蜀国的文明已达一定规模,后来在三星堆出土的一系列蜀国青铜器、金器、玉石等证明了这点。特别是青铜器造型夸张、离奇,富有想象力,器形巨大,结构复杂,闻名天下。对当时中原国家来说,蜀国属于蛮夷之国,但在蛮夷中算是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蜀国定都在成都,在西南蛮夷中称雄一方,被称为“戎狄之长”。

  秦惠王上台后,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变得强大,这位新君主对蜀国虎视眈眈。可是考虑到从秦国到蜀国的道路十分难行,才迟迟未对蜀国用兵。可是秦国人一向有着长远的战略眼光,攻打蜀国的关键是要有一条打通崇山峻岭的道路。要怎么来修筑这条路呢?谋士云集的秦国总是能想出奇招妙策。
  据《华阳国志》的记载,秦国故意造出五头石牛,可不要小看这五头石牛呀,因它传闻它们居然能拉出一粒粒的黄金粪便,当时称为“牛便金”。秦国人故意放出风声,说要跟蜀国通好,要把这五头能“便金”的石牛送给蜀国作为礼物。如果放在今天,稍有理智的人也不会相信这种鬼话,但两千多年前的蜀国毕竟还是比较迷信,蜀王就信以为真了。秦国人为了演得更加逼真,还派了一百人“养”这五头石牛。蜀王派了使者到秦国,向秦惠王请迎石牛。
  秦惠王同意了,但五头石牛太重了,蜀国得开一条通往秦国的马车路才行。蜀王便派了五位大力士前去迎石牛,还劳民伤财,在崎岖山岭中修了一条石牛可以通过的道路,这就是所谓的“五丁开山”。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这五头石牛被从秦国拉到了蜀国,可是再也没有拉出过一小粒的黄金粪便了。秦国人一举两得,一方面让蜀国开出一条由蜀入秦的通道,另一方面也令蜀国耗费大量的民力、财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2: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一章 秦灭巴蜀(2)




  在上当受骗之后,蜀王很生气,一怒之下,又派人把五头石牛给拉回到秦国去,并骂秦国是“东方牧犊儿”。按道理说,这个事件之后,蜀国应该对秦国有更多的防患心才对,可是秦惠王又抓住了蜀王的另一大弱点大做文章:好色。如果说秦国送给蜀国会下金蛋的石牛是彻头彻尾的骗局,那么献上的美女可就是货上价实了。
  秦惠王并不在乎几个美女,多送几次后,蜀王就忘了当年上当受骗的事,反倒对秦王感恩戴德——人就是这么容易就忘了耻辱。有一年,秦惠王答应要送五名女子嫁给蜀王,蜀王十分高兴,便又派五位大力士前往迎接,没想到却遭遇到一场灾难。据野史所记,五位大力士在护送五名秦女时,路上遇到一条大蛇,大蛇窜入山洞中,有一位大力士拉着它的尾巴,但拖不出来,便唤来其他四人相助,结果五个人拖着一条巨蛇,居然搅得山崩地裂,五位大力士与五名美女都被压死了。这个故事编得过分离奇了,真相大概是当他们行经此山时,忽然发生地震,结果十人全部丧生。蜀王得知后,心里很悲伤,便把此山称为“五妇冢山”,后也称为“五丁山”。后来伟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地崩山摧壮士死”,写的就是这个故事。
  秦惠王对蜀国早就垂涎三尺,只是因为秦国的战略重点仍然是向东发展,故而对蜀国的征服迟迟没有行动。但是在秦惠王后九年(公元前316年),蜀国发生内乱了。
  事情是这样的:
  蜀王有个弟弟,名叫萌葭,被封于汉中,称为“苴侯”。苴侯这个人喜欢交朋友,他与巴国国王称兄道弟,交情好得不得了。可是偏偏巴国一直以来是蜀国的敌人,蜀王对此相当愤怒,认为弟弟胳膊肘向外拐,便亲率军队讨伐苴侯。苴侯落荒而逃,逃到了巴国。蜀王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军队开进巴国,蜀、巴战争爆发!
  巴王自忖打不赢蜀军,怎么办呢?只能向秦国求援了。于是巴国的求援书翻山越岭,抵达了秦都洛阳,交到了秦惠王手中。

  秦惠王这时犯难了,张仪已经筹划进攻韩国的战略,而这时突然冒出了个巴、蜀冲突,是征韩优先呢,还是伐蜀呢?他思考再三,还是拿不定主意。先伐蜀嘛,一来道路艰险难行,打起仗来难度很大,而且倘若秦国致力用兵于西南,韩国有可能乘虚而入,进攻秦国。那先征韩呢?打韩国固然有把握,但打完韩国后,再回过头来伐蜀,说不定巴国都被蜀国给吞并了,那时要打掉蜀国,难度就更大了。
  这时秦国的朝廷文臣武将也分为两派。一派是征韩派,以张仪为代表;另一派是伐蜀派,以司马错为代表。这两人也舌枪舌战,互不相让,在秦惠王面前争议不休。司马错说:“应该先伐蜀。”张仪说:“不如先征韩。”秦惠王插话了,他对张仪说:“您详细说来听听吧。”
  于是张仪又滔滔不绝地大说自己的征韩战略:
  “如今魏国投靠我们,只要再拉拢楚国,就可以进兵三川(韩国战略要地),封锁韩国重要的交通要道。到时让魏国出兵攻打南阳,楚国出兵威胁南郑,秦国的军队猛攻新城与南阳,韩国势必无法阻挡。只要我们控制了韩国,就可以把二周(东周与西周)掌控在手心,周天子穷途末路时,必定要献出国家宝藏、象征权力的九鼎。到时我们占据了九鼎,又可以得到周室所藏的全国地图、户籍资料,挟天子而号令天下,天下诸侯,谁敢不听从呢?这才是王者的事业呀!至于蜀国,那不过是西部偏远的国度,又是戎狄这样的蛮夷之地,就算兴师动众去攻打,也不可能赢得什么功名,得到那片荒凉的土地,也不能带来什么好处。我听说争功名就得在朝廷争,争利益就得在市井,现在明摆着周室、韩国的地盘不去争,而去争蛮夷之地,这真的不是王者所做的事啊。“
  张仪满脑袋是“中原中心论”,完全看不起周边的蛮族,在他看来,还有这么傻的事吗?不去争夺中原,反倒去争夺边边角角、不值一提的地盘,这不是很令人纳闷吗?

  其实张仪所想的,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想法,这是因为中原的文明确实比周边蛮族要高出太多了。可是司马错却有自己的看法,面对张仪的滔滔雄辩,他并没有乱了阵脚,从容不迫地对秦惠王说:“不是这样的。”跟铁嘴张仪辩论可不是闹着玩的,要知道张仪可是凭一张利嘴混到宰相的高位啊。
  司马错寸步不让,他并非泛泛之辈,思路极为清晰:
  “王者的事业,必须有三个坚实的基础:第一,要使国家富裕,这必须要扩大国土面积; 第二,要使军队强大,这必须使百姓富有; 第三,要称王就得广施恩惠。这三点做到了,那么王者的事业就具备条件了。可是现在秦国土地还不够大,百姓还不够富有,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先解决这两件事。蜀国是西部偏远的国家,又是戎狄之长,国内面临危机,现在秦国如果能乘势发动进攻,就如同狼对羊群发动突袭一样,必定是手到擒来。
  夺取蜀国的土地以扩大秦国的地盘,夺取蜀国的财富来充实秦国百姓的腰包,改善军队的装备。蜀国实力不强,我们不必付出重大伤亡,就可以令他们举国投降。我们救援巴国,师出有名,灭掉蜀国,天下人也不会说我们残暴;捞足了好处,可是天下人也不会说我们贪婪;这真可以称得上是一举多得、名利双收。
  倘若是攻打韩国、挟持天子,背上不义的恶名,还未必能得到多少实际好处。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听我的分析:周在名义是天下诸侯共尊的王室,而韩国与齐国是盟友。如果周王室面临丧失九鼎的危险,韩国面临丢失国土的困境,必会困兽犹斗,向齐国、赵国借兵,谋求与楚国、魏国和解。楚国人一直觊觎周室的九鼎,要是周天子情急之下把九鼎送给楚国,那楚国必定会一马当先出兵相救;魏国一直想得到韩国的三川之地,韩国迫于无奈之下,将三川之地拱手相送,魏国势必会与韩国联手对付秦国。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攻打韩国的战略,不如攻打蜀国来得圆满。”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一章 秦灭巴蜀(3)




  在张仪、司马错等人发表完见解后,秦惠王心里有数了。张仪本质就是个政客、投机分子,这个性质决定了他急功近利,攻打蜀国无赫赫之名声,他当然不屑于出手了。司马错却着眼于长久,能够向西南扩张土地是秦国的地缘优势,象魏、韩等国想扩充土地却受制于地理位置,秦国又岂能放弃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呢?于是秦惠王最后拍板订钉,他对司马错说:“您说得好,我愿意听您的意见。”
  负责指挥伐蜀之役的秦国将领,包括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尽管张仪是主张先征讨韩国,意见被否后,他也立马投入到伐蜀之役的准备中,闲居那么多年后,他可不想在别人立功的时候无所事事呢。
  蜀国的军事力量远不是秦国的对手,能否伐蜀成功,关键是能否克服地形的障碍。大诗人李白写道:“蜀道难,难以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从秦入蜀,主要通道是石牛道,便是当年蜀王为了得到会下金粪便的石牛而开凿的一条路,又称为“金牛道”。这条通路是蜀与秦交通的要道,大约是从今天陕西勉县向西南行,越过七盘岑,入四川境,经朝天驿趋剑门关,一路上有许多险隘之处,要大规模行军显然十分困难。
  可是训练有素的秦国兵团却以英勇无畏的精神向前挺进,他们跋山涉水,以顽强的意志跨越重重天险,深入蜀国。
  秦军一路南下,完全出乎蜀王的意料。
  蜀王亲自率军队在萌葭抗拒秦师,但面对如狼似虎的秦国兵团,蜀军被打得大败。蜀王落荒而逃,逃到武阳时被秦军追上杀死。蜀国的太傅、宰相、太子等人退守逢乡,眼看不是秦军的对手,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向张仪、司马错投降。这年(公元前316年)十月,蜀国战败投降,秦军大获全胜。
  这样,秦国把蜀国收入囊中,置蜀郡。秦惠王封公子通为“蜀侯”,陈庄担任蜀相,张若担任蜀郡守。但是由于有义渠叛乱的前车之鉴,秦惠王认为蜀国虽然投降了,但作为西南地区“戎狄之长”,蛮族的势力仍然不可低估,反叛随时可能发生。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大量向蜀地移民。于是,一场大规模的迁移开始了,秦政府动员了上万个家庭移居到蜀地。这个移民政策改变了蜀地的面貌,先进的中原文原开始在蜀地扎根。随着大量人口的涌进,蜀地的耕地得到更多的开发,“天府之国”的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后来这里成为秦国的粮库,这也是秦国能进取中原的强有力的后方保障。
  事实证明了司马错的目光长远,伐蜀一役成为继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力大大提升的又一个关键。
  秦军本来是扛着救援巴国的旗帜伐蜀,到蜀国到手后,又顺手牵羊把巴国吞并了。据《华阳国志》记载,吞并巴国是张仪的主意,“(张)仪贪巴、苴(苴侯的地盘)之富,因取巴,执王以归。”巴王被封了个“君长”的虚衔。继蜀国之后,巴国也成为秦国的一个郡,即巴郡。后来秦国政府又从巴郡、蜀郡各划出一块地土,置汉中郡。

  可是巴、蜀这块土地毕竟受制于交通,秦国中央政府对其掌控力度比较有限,故而只要稍有风吹草动,难免会发生叛乱。下面我简单地介绍一下秦国政府所任命的几任蜀侯的命运。
  关于蜀国的史事,古书的记录也相当简单,以致于让人看了有点摸不着头脑。其重大事件大致是这样的:在张仪、司马错伐蜀后五年,即秦惠王后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聚居于蜀地西南的部落丹犁向蜀侯称臣。在这期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蜀侯(公子通)与蜀相(陈庄)两个人发生严重的冲突,结果陈庄杀死了蜀侯,遂据蜀而反。秦惠王去世后,继位的秦武王派庶长甘茂连同张仪、司马错等人率军队入蜀,杀死蜀相陈庄,紧接着又征伐丹犁,平定了这场叛乱。
  陈庄死后,秦武王又以公子恽为蜀侯。公子恽担任蜀侯共计七年,颇得秦王的信任。公元前301年,公子恽以蜀侯的名义祭祀山川,而后把祭祀的食物献给秦昭王,可是他没曾料到,这居然招来了杀身之祸。原来是公子恽的后妈搞的鬼,她故意在公子恽进献的食物里下毒,等到秦昭王要吃时,阻拦说:“这些食物是从二千里外的蜀地送来了,吃之前要试一下。”秦昭王便把食物分予身边的人,结果那人一吃便毒发身死。秦昭王大怒,派司马错入蜀,赐一把剑给公子恽,勒令他自裁。公子恽情知被陷害,难逃此劫,遂与妻子一共自杀。在这次事件中被诛杀的,还包括蜀侯的二十七名近臣。
  公子恽死后,秦昭王封其子公孙绾为第三任蜀侯。
  几年后,公孙绾年长懂事,得知父亲是无罪被人陷害获诛,便查明真相,上报给了秦廷。在秦昭王的同意下,公孙绾把父亲公子恽的遗骸从城郊迁到城内,并为他立祠纪念。可是公孙绾最终的结局竟然与父亲毫无二样,在封侯十五年后,即公元前285年,多疑的秦昭王怀疑公孙绾有叛反之心,遂将他处死,并从此撤销了封侯,只保留了蜀守作为蜀地最高行政长官。
  连续三任蜀侯都死于非命,这证明一件事:秦国政府宁可错杀,也不愿冒着丢失蜀地的风险。斯可见吞并巴蜀对于秦国的重要意义。在取得巴蜀这块富饶之地后,秦国变得更加强大。既稳定了大后方,又获得了大量的兵源。
  如果说商鞅变法让秦国获得内在优势,那么吞并巴蜀则让秦国获得外在优势。秦国占据辽阔的西部,控制“天府之国”的粮仓,在陆地则有高山峻岭为天然屏障,既能阻挡东方诸国的进攻,又能凭借着居高临下的优势地理条件,不断向东方发动鲸吞蚕食。从水路上看,中国河流都是由西而东,秦国稳居上游,沿着水路正可顺流而下,对下游的东方诸国又取得另一个地理优势。占据巴蜀后,秦国获得了侧击楚国的机会,从此楚国再也不可能高枕无忧。这样,秦国在地势上进可攻,退可守,据西河、崤山之险,控长江上游,居高临下,雄视东方,隐隐有窥视天下之势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二章 楚国的悲剧(1)

  一向四平八稳的楚国开始危机降临了。
  我们在前面说过,在楚悼王时,楚国有过吴起变法。吴起的结局与商鞅一样悲惨,在保守派大臣的反攻倒算之下被杀死。但秦国新法在商鞅死后仍然延续下来,而楚国却很不幸地回到老路上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跟楚国人缺乏危机感有很大的关系。自从春秋时代始,楚国就是天下最强的国家。尽管楚国后来遭到吴国的致命一击,国力就没有恢复到全盛时期的水平,但进入战国时代后,楚国陆续吞并了一些小国,仍然有强国的架式。不过楚国并不热衷于同大国发生正面冲突,这个国家日趋保守,失去了往日朝气,暮气沉沉,只要自己南方霸主的地位不受动摇,它就心满意足了。
  在楚悼王之后的楚肃王时代,楚国对外缺乏扩张气势。在西面遭到蜀国的进攻,只是被动地筑城防御;在北面,一直被楚国视为进取中原跳板的郑国被韩国所灭,楚国无力救援; 魏国更是多次发动对楚国的打击。作为一个大国,此期的楚国可谓颜面扫地矣。楚肃王之后的楚宣王,当了三十年的国君,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功绩值得一提。直到楚威王上台后,楚国才有了一点起色。
  楚威王在对外扩张的战争中,最大的成果是打垮了越国。
  越国自越王勾践灭吴称霸后昙花一现,王位传了六世,到越王无彊时,越国的实力有所扩张。这位目空一切的越王自认为实力超强,居然想向北攻打东方诸侯的龙头齐国,结果齐国人略施小计,使诱使他转而攻打楚国。
  公元前334年,自视甚高的越王无彊率领越国军队倾巢而出,进攻楚国。然而在楚军的猛烈还击下,越国兵团溃败,越王无彊在这次伐楚战役中战败身亡。楚威王得理不饶人,在击溃越军后,他并不满足,乘胜追击,攻入越国,占领吴地及浙江。经此一役,越国一蹶不振。越王无彊死后,他的儿子争立,各据一方,有的称王,有的称君,越国只剩下沿海一小块地盘,最后不得不向楚国称臣,沦为楚的附庸。

  破越之役令楚国声威大振,这也是楚国在战国时代所取得的最大胜利之一。在楚军破越的这一年,齐威王与魏惠王在徐州互相称王。楚威王对齐国称王一事耿耿于怀,加上齐国人怂恿越国进攻楚国,更使他忍无可忍,遂于次年挥师北上,攻打齐国的徐州城。此时正是齐国风头最盛的时候,楚威王敢于在这个时候北进与之抗衡,也说明他有很强的自信心。
  楚威王在位时间并不算长,前后仅有十一年,但他却是战国时代最有作为的一位楚国君主。在他统治时,除了向东吞并吴越、向北抗衡齐国之外,还有一事可圈可点,便是经略巴、黔中以西之地。据《史记》所记,楚威王派庄蹻经略西部,庄蹻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的后裔,荀子曾把他与田单、卫鞅(商鞅)等人列为“皆世俗所谓善用兵者也”,可见他颇有行军作战的天赋。庄蹻率领一支远征军沿着沅水逆流而上,攻略西部。
  对于这次西征的详细情况,史料语焉不详,仅知道以下几点:第一,庄蹻远征军深入西南,一直抵达滇池,夺得滇池周围数千里的土地;第二,这支远征军从楚国出发时,是在楚威王时,到了楚怀王十三年即公元前316年时,仍然没有返回国内。这一年秦国灭巴蜀,《史记》称:“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乃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庄蹻便在滇地自立为王。

  总的来说,在楚威王时代,楚国的军事实力还是比较强大的,在国际舞台上比较积极。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去世,他的儿子熊槐继立,是为楚怀王。
  楚怀王上台时,国际形势已经很明显了。曾经雄霸一时的魏国在秦、齐两国的夹击之下,已经风光全无。在这个时候,楚国人落井下石,在魏国人的背后又插上一刀。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楚国柱国(最高武官)昭阳率领大军发动伐魏之役,攻破襄陵,并掠取八座城邑。魏国在此战之后,势力更加衰微,而楚国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战国“三巨头”之一,与齐国、秦国三足鼎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二章 楚国的悲剧(2)



  柱国昭阳想挟战胜魏国之威,继续前进,进攻齐国。但是齐国却不想与楚国交锋,齐国的战略一直非常清晰,就是削弱三晋,有机会就窥视燕国,避免在南线与楚国发生大的冲突。齐威王急需有一名特使前往敌营与楚军统帅昭阳交涉,这时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他并非齐国人,而是秦国出使齐国的使者陈轸。陈轸在战国纵横家中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曾经效力于楚国,与楚军统帅昭阳是老相识。当时魏国联合韩、赵、燕、中山等五国结为同盟,互相承认对方的王号,秦国急需与齐国建立良好的外交,以从东西两线挫败魏国主持的“合纵”运动,故而遣陈轸出使齐国。现在正好有一个可以帮助齐威王的机会,他可不想丢失这个良机,故而自告奋勇,前往楚营游说昭阳。
  见到昭阳后,陈轸先是祝贺他取得了连下魏国八城的伟大胜利,然后问他说:“按照楚国的法令,在战场上消灭敌军,杀死敌方将领,最高可以得到什么官职与爵位呢?”
  昭阳回答说:“最高官职可授予上柱国,爵位则是上执珪。”
  陈轸听完了后说:“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给您听吧。有一群人在喝酒,酒不够喝了,便商量说,那大家就在地上画蛇吧,先画成蛇的人有酒喝。有一个人最先画完了蛇,看到别人还未画完,就自作聪明在蛇上添了足,结果这时别人画完了蛇,就先得到酒了。画蛇却要添足,多此一举嘛。将军您率领大军攻打魏国,破军杀将,连下八城,功劳可谓大矣,但您已是上柱国,官职已经没法再加了。现在您要移兵攻打齐国,有什么好处呢?您仔细想想,就算打赢了,您还能加官进爵吗?要是打输了呢,可能官帽不保,甚至丢了性命。所以按我的说法,您要攻打齐国,完全是画蛇添足的做法,不如就此引兵退去,齐国还会对您感恩戴德呢。”
  昭阳一听,陈轸的说法也不是没道理,自己还是见好就收吧,于是放弃攻打齐国。尽管伐齐之役无功而返,但楚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战国七雄中,是可以挤入前三名的。

  战国时代最令人眼缭乱的事,莫过于各国关系变化之迅速。从敌人到盟友,或从盟友到敌人的时间往往很短,今天是仇敌,明天是盟友的现象屡见不鲜。就说楚国与魏国吧,楚国大将昭阳攻破八座魏城,但不久后,魏国与楚国居然走到了一起。为了对抗秦国,魏国显然认为光凭三晋的实力是不够的,要拉上楚国才行,所以魏襄王不惜把“纵约长”的头衔让给了楚怀王,换取楚国加入合纵阵营,联合出兵攻打秦国。
  公元前318年(楚怀王十一年),踌躇满志的楚怀王率领楚、魏、赵、韩、燕五国联军,杀气腾腾地开向函谷关,发动对秦国的打击。只可惜的是,这支军队看似强壮,实则各路诸侯各怀鬼胎,当秦军出关迎战时,中看不中用的联合部队土崩瓦解。伐秦之役就这样虎头蛇尾草草终结。

  五国联合攻秦的失败,是东方合纵运动的巨大挫折。秦国的势力不仅未受削弱,反而接连取得伟大的胜利,先是在修鱼之战中,歼灭八万名三晋士兵,继而又西灭巴蜀。伐蜀之役的胜利,为秦国打击楚国打开了一扇大门。
  早在征蜀之前,司马错、中尉田真黄曾向秦惠王进言:“从蜀国有水路通往楚国,加上巴国劲卒的配合,可以乘大船沿江而下,直取楚国,则楚地可得。得到蜀国后就可以得到楚国,而楚国一旦灭亡,就可以吞并天下了。”
  这个战略非常明确,楚国将成为秦国的下一个鲸吞蚕食的对象。伐蜀战役结束后,司马错以巴、蜀两地的士兵为主力,纠集十万大军,造大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沿着涪水飘流而下,向东进攻楚国。这次作战大获全胜,秦军攻城略地,秦惠王把这块新得来的土地并入秦国,设黔中郡。
  据《华阳国志》所记,司马错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把商於之地与黔中郡混为一谈,这个记载当有错误之处。商於之地中的“商”,就是当年商鞅的封地,这块地应该早已被已被秦国所吞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二章 楚国的悲剧(3)




  在这种情况下,齐国不失时机地跳出来,与楚国结盟。齐、楚这两个大国的结盟,对秦国构成的威胁比当初的五国联盟还大,在齐国人的帮助下,楚怀王在公元前313年派出军队攻入秦国,攻克曲沃(当年晋国的名城,后落入秦国之手)。对此秦惠王忧心忡忡,拆散齐、楚同盟,成为秦国最重要的外交任务,这个任务又一次落在名嘴张仪身上。
  说到楚国,张仪一点也不陌生。当年他刚出道时,就楚国碰了一鼻子灰,被诬陷盗取宝物,遭到了一顿痛打。张仪是个有仇必报的人,他发誓,总有一天,他会楚国不得安宁的,现在,机会来了。
  张仪出使楚国的目的,就是要拆散齐、楚的同盟关系。见到楚怀王后,张仪开口便说:“大王如果能对齐国闭关绝约,我将献上六百里的商於之地。”看来张仪是摸准了楚怀王的性格。尽管这位楚王上台后,也风光过一阵子,但总的来说,不是因为他有非凡的才干,更多的只是继承了父亲楚威王遗留下来的资本罢了。这位才能平平、却想沽名钓誉的君主,面对“六百里商於之地”的诱惑,岂能不动心呢?
  楚怀王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善于察言观色的张仪一看心里就窃喜——楚王上钩了!果不其然,楚怀王迫不急待地宣布,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他向群臣传达了一个好消息:作为与齐国绝交的回报,楚国将得到秦国六百里的商於之地。于是乎群臣纷纷表示祝贺,土地还未到手,马屁精们的吹捧已经让楚怀王飘飘欲仙了。可是在一片吹捧声中,楚怀王居然听到了逆耳之声,有一个人说:“这事不值得祝贺,反倒值得担忧。”
  谁这么不识时务呢?
  楚怀王往下一看,说话的人乃谋士陈轸。

  想数年前,陈轸以秦使的身份帮助齐国游说楚国将领昭阳退兵,如今他摇身一变,从秦国阵营投奔到楚国阵营。这种现象在战国时代十分普遍,不独是君主选择臣子,臣子也可以选择君主。这个时代没有后世“忠君”的概念,个人发展才是硬道理。陈轸在秦国时,与张仪是政坛上的对手,对他那些把戏自然心知肚明。可是他反对的声音听起来不太和谐,楚怀王心里不高兴了,黑着脸怒气冲冲地质问他:“现在寡人可以不动一刀一枪,唾手得到六百里的土地,你非但不高兴,还担忧什么呢?”
  见惯了世面的陈轸不慌不忙地应答道:“秦国之所以这么重视楚国,是因为楚国有齐国作为盟友。现在张仪夸夸其谈,楚国却还没有得到六百里之地。还没得到地,就先与齐国绝交,那楚国就被孤立了,一旦被孤立了,秦国又岂得看得起楚国呢?我为大王盘计了一下,最好的办法,是表面上与齐国断绝关系,但暗地里仍通好,然后派人跟着张仪到秦国,倘若秦王真的把六百里之地送给我们,到时再正式与齐国绝交也不算迟。倘若大王迫不急待与齐国绝交,然后再向张仪要地,那一定要被他给蒙骗了。大王一旦觉得被欺骗,心生怨气,就不得不与秦国为敌。如此一来,楚国西面有秦国之患,北面又与齐国为敌,这岂不是失算吗?所以臣对此很担忧。”
  对陈轸的分析,楚怀王不仅一个字也听不进去,反倒暴跳起来,不怀好意地说:“你给我闭嘴,等着瞧吧,看我怎么得到六百里之地。”为了表示诚意,他还以相印授张仪,也就是封给他“名誉宰相”,并赏赐许多礼物。见利忘义的楚怀王就这样投奔秦国的怀抱,把齐国一脚踢开了。

  这么简单就可以得到六百里之地,真是太划算了——楚怀王心花怒放。张仪挑拔楚、齐关系后,大功告成,就要回秦国去了。楚怀王当然没有忘了派使者与他一同入秦,现在是张仪兑现承诺的时侯了,六百里商於之地得有个交接的过程。
  可是一回到秦国,张仪却出了“事故”!据说是他贪杯了,以致于从马车上摔了下来,卧病三个月不上朝!楚国使者在咸阳城呆了几个月,眼看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可是那六百里的土地却还没有着落啊,心急如焚,快马向楚怀王说明情况。楚怀王也犯纳闷了,看来他也发现张仪所谓的“摔伤”实有猫腻,究竟是哪个环节出问题呢,于是乎一帮“智囊”又出来出谋划策,最后得到一个结论:看来张仪是觉得楚国与齐国绝交还不够彻底呢。
  他娘的,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就做得更彻底,让张仪没有借口可说——楚怀王心里想着。怎么做呢,他派了一个名叫“宋遗”的勇士到齐国去,当着齐国人的面辱骂齐宣王。这下子齐宣王可气疯了,楚国人真不是东西,不识好歹,难道我齐国只能跟你交朋友吗?少了你楚王,我会死吗?一怒之下,齐国转而向秦国伸出友情之手。聪明的秦国人不会拒绝的,因为他们达到了目的,拆散了齐、楚同盟,现在可以与楚国翻脸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二章 楚国的悲剧(4)



  于是张仪从病榻上一跃而起,穿好朝服上朝,接见楚使。见了面后,张仪让人取出一幅地图,装模作样地比划说:“为了回报楚国,秦国打算割地赠楚,从某地到某地,总计六里的土地。”楚使刚才始还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了,六里?不对吧,分明是六百里才对啊。就在楚使目瞪口呆之时,张仪又故意说:“您怎么不前来接收这地盘呢?”楚使这下才缓过神来,愤怒地说:“我得到的命令是接收六百里之地,而不是六里!”张仪故作惊讶状说:“将军何出此言呢?我明明说的是六里啊。”
  不消说,楚使愤愤离去,把这件事向楚怀王做了汇报。楚怀王傻了眼了,事情的结果,与陈轸的预料是一样的,张仪这个人果然一点信用也没有。原来坑蒙拐骗并非小商小贩的专利,连秦这样的大国居然也使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这时楚怀王后悔了,当时怎么就没有与张仪签文字合同呢?现在人家不认账了,你压跟就只能干瞪眼不是?恼羞之后就是愤怒了,被愤怒冲昏头脑后,楚怀王做出了一个冲动的决定:攻打秦国。
  可是凭什么攻打秦国呢?
  前几年楚国当老大,联合五国力量攻打秦国,刚打到函谷关就草草收兵了;如今又与齐国绝交,在国际上孤家寡人,有什么把握能打败强秦呢?这时楚怀王又听到反对的声音了,还是谋士陈轸。陈轸在秦国混了很多年,对秦国的实力心里有数。在此之前,他曾警告楚怀王要当心落入张仪的圈套中,不幸被他言中。眼看楚国已经是棋差一招了,倘若冒冒失失地发攻打秦国,那只会错上加错。
  陈轸对楚怀王说:“与其攻打秦国,不如干脆再送给秦国一座城池,换取与秦国共同出兵,攻打齐国。既然与齐绝交,就铁下心来联合秦国攻齐,把楚国的损失从齐国人身上捞回来。”
  这下子楚怀王勃然大怒:老子被张仪羞辱得还不够吗?人家欺负我,我还要拿着地盘低声下气地送给他们?老子也是王,斯可忍,孰不可忍?老子一定要教训秦国人,非吐这口恶气不可。于是他任命屈匄为大将,率领楚军大举进攻秦国,秦国不甘示弱,庶长魏章率军抵御,秦楚战争爆发!

  楚怀王要为自己的轻率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秦国人很快易守为攻了。论及战力,楚国远不及秦国。冬去春来,转眼到了公元前312年,在秦国军队的阻击之下,屈匄指挥的楚军被赶出秦人的地盘。可是秦国人并不想结束这场战争。
  秦国集结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由魏章、樗里疾、甘茂等人指挥,攻入楚国,在丹阳与屈匄指挥的楚国兵团展开决战。楚国人终于明白何以三晋士兵被秦军砍脑袋如同砍瓜切菜,因为秦国兵团实在太厉害了,他们如同野蛮人一样横冲直撞,热衷于砍下敌人的脑袋回去领赏。只要看着他们锐利而寒冷的刀锋,就足以令人心生恐惧了。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可怕的军队之一,楚国人倒霉的日子到了。
  丹阳一战,楚国人被斩下的首级共有八万多级,总司令屈匄、裨将逢侯丑等七十余名将领成为秦军的俘虏。楚怀王蒙羞了,他非但没有得到六百里的土地,甚至连六里都没捞到,反倒损兵折将,遭遇到楚国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败战,还丧失了六百里的土地。秦国把占领的六百里楚地并入汉中郡。
  楚怀王想要豪赌一把,结局却很残酷。
  与多数赌徒一样,当赌输时,总想孤注一掷,希望能出现奇迹,扭转颓势,于是赌徒在输得精光之前,很少有知难而退的。楚怀王也是如此。在丹阳惨败后,他完全失去理智了,他把所有的一切都押上了,紧急全国总动员,把能用的士兵都派上场,他要以举国之力与秦国拼一死战。
  但是人海战术并不总是有效。在接下来的蓝田一役中,楚军又一次被秦国人打败了。更要命的是,楚国并不是只有一个敌人。魏国、韩国也乘机落井下石,非但没有拉楚国人一把,反倒乘人之危,攻城略地,一直打到楚国的邓地(湖北襄樊北)。本来就打不过秦师,现在又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楚怀王这下子已经由愤怒变为惊慌失措了。怎么办呢?楚国无力再打下去了,只能与秦国媾和,当然,少不了要割地了。楚怀王忍痛割了两座城池给秦国,才换取了停战的喘息之机。
  这场由张仪导演的阴谋是楚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楚国在外交上完全被动,在军事上又遭到重创,同时损失了大片土地。张仪的计谋之所以能得逞,是因为楚怀王贪图小利的结果。与东方诸侯相比,秦国更有长远的战略规划与坚定不移的执行力,而东方诸国的外交朝令夕改,缺乏远见,最终被秦国一一击破。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

GMT+8, 2024-3-29 19: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