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三章 明君与圣哲(1)



  自从商鞅变法后,秦国的西方强势崛起,与秦国相接壤的国家,无论是楚、魏、韩、赵都难以抵挡秦国的鲸吞蚕食。东方诸强中,惟一可以同秦国抗衡的,只有齐国。
  公元前320年,一代雄君齐威王去世。
  齐威王统治齐国长达三十七年,在这段时间里,齐国无论在文治或武功上都取得令人侧目的成就。公元前342年,名将孙膑在马陵之役中,消灭魏国十万大军,是役不仅成为魏国由盛而衰的分水岭,也令齐国跨入超级强国之列。公元前334年,齐魏“徐州相王”,齐国率先称王,并在之后发动伐燕之役,攻略燕国,夺取十座城市。苏秦由燕入齐,游说齐威王,威王将十城重新归还燕国,这件事在苏秦的故事中已有详述,此处略去不谈。公元前325年,齐国与赵、韩爆发战争,田盼率齐军大败赵、韩联军,夺取平邑新城。尽管此时齐国的势力如日中天,但总的来说,并没有大规模的扩张。齐国的战略思想与秦国是不同的,相对显得保守,仍然深受春秋时代霸业思想的深刻影响,满足于称霸东方。而秦国则是一种帝王思想,对外富于侵略性,攻城略地,疯狂扩张。
  齐威王去世后,其子田辟彊继位,是为齐宣王。
  此时魏国的霸业不再,秦国风头正盛,楚国实力也不可小觑,倘若齐国不苦练内功,将很难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优势。上台伊始,齐宣王就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广招人才,而大学者、儒学巨擘孟子,便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齐国。

  小国也会涌现出大人物,所以我们不当轻视战国时代任何一个国家,有些国家尽管国力不强大,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低下落后。比如说默默无闻的邹国,也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便是被称为“儒家亚圣”的孟子。有人认为邹国就是春秋时代的邾国,不过此时它已沦为鲁国的附庸国,这么个不起眼的小国,也同样有自己的传奇。
  孟子虽然是邹人,但据说他实际上是鲁国“三桓”中的孟孙氏之后,“三桓”就是长期控制鲁国政权的三大家族,除了孟孙氏之外,还是季孙氏与叔孙氏。孟子大约是在孔子去世百年后出生的,此时儒家思想仍然是显学。他是继孔子之后最重要的儒学大师,鼓吹性善论,宣扬王道仁政思想,由于受时代辩术思想的深刻影响,孟子的文章或言谈,均是逻辑严密,雄辩滔滔,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由于时代的巨变,给了学人参与政治的良机,诸如法家、纵横家等名士大师纷纷亮相,商鞅、苏秦、公孙衍、张仪等人先后粉墨登场,在国际舞台上呼风唤雨,权倾一方。他们或是奉行强权、鼓吹武力,或是耍尽阴谋诡计、翻云覆雨。看到整个社会在功利主义的笼罩下,丧失了仁义与公道,孟子不禁要拍案而起,为捍卫儒家的社会理想而奋斗。
  在魏惠王晚年时,孟子来到了魏国,想要游说魏惠王施行仁政。不料魏惠王见着孟子后,开口便问说:“老人家,您不远千里来到魏国,想必能带给我国什么利益吧。”孟子答说:“大王,您为什么一定要只讲利益呢?只要有仁义就行了。”接着,孟子跟魏惠王说了一大通仁政的道理,可是这些魏惠王听不进去。
  过了段时间,魏惠王又跟孟子说:“以前晋国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这您老人家也是知道的。可是到了我做君主时,东面败给齐国,我大儿子也死了;西面败给秦国,丧失七百里土地;南面败给楚国,丢了八座城邑。我对此深感耻辱,想为死去的人报仇雪耻,您说要怎么办呢?”
  孟子答说:“国家土地不在于大小,只要有方圆百里之地,就可以施行仁政。国君如果能施行仁政,轻刑罚,薄税敛,鼓励农耕,教导青年孝悌忠信的道理,那么他们即使手里拿着木棍,也可以抗击秦、楚的坚甲利兵。秦楚这些国家,百姓都被迫当兵,不能赡养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当他们的百姓陷入深渊时,大王以仁义之师征讨,有谁能抵挡呢?这就是‘仁者无敌’的道理。”
  这种“仁政”论在孔子在世时就很没有市场,因为政客们都明白,现在整个国际政坛狼烟四起,国与国之间充满尔虞我诈的阴谋,有几个国君相信一群手持木棒的人可以打败秦、楚的精兵呢?就算魏惠王听从了孟子的话,他也无法力挽狂澜了,因为不久后他便去世了。
  魏惠王死后,魏襄王继位,孟子前往见新君,出来后便说道:“魏王远远看上去就不像是个国君,走近了也没有看出他有什么令人敬畏的地方。”老夫子倒还是有几分眼光,这位蹩脚的魏襄王很快使魏国沦为秦国的小喽啰,从他开始,魏国已算不上强国了。看来呆在魏国已经没有用武之处,孟子把希望寄托在齐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三章 名君与圣哲(2)




  孟子入齐时,正是齐宣王元年。齐宣王田辟彊是一个很有修养的君王,《史记》中称他“喜爱文学游说之人”,很有雅量。当时孟子闻名于诸侯,对他的到来,齐宣王非常欢迎。是时天下诸侯以秦、齐、楚三国最强,孟子并不喜欢秦国与楚国,这从他与魏惠王的谈话中就可以看出,他认为秦国与楚国的政治有残暴的一面,而且这两个国家野蛮色彩比较浓厚。齐国则不同,不仅文化发达,而且齐威王、齐宣王都十分开明,对文化学术事业很支持,稷下学宫几乎成为当时中国文化的中心,所以孟子希望把儒家那套仁政思想搬到齐国实践。
  可是在这么一个混战的年代,诸侯们更关心的事,是如何富国强兵,如何在残酷的战争中生存,以及如何扩张自己的力量。而这些,不是儒家所能解决的。儒家更适用于和平年代,而孟子的时代,是非常时代。
  齐宣王见了孟子后,便问说:“齐桓公、晋文公当年称霸的故事,您可以说给我听听吗?”他与秦孝公、魏惠王并无两样,首先关心的是自己的国家能不能称霸诸侯。
  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故事,大学问家孟子当然十分熟悉,可是他却不想讲,因为他认为不值得一提。他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中没有人谈过齐桓公与晋文公的霸业故事,后世没有流传,我也没有听过。如果大王愿意听,那我就说说王道吧。”
  好吧,那就听听吧。齐宣王没有拒绝,于是孟子侃侃而谈,他说了一大通,讲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讲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都是关于如何施行仁政的。最后,孟子问道:“大王动员全国甲兵,让将士臣民冒生命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难道这样会让您心里痛快吗?”
  齐宣王赶紧否认说:“不是的,这样怎么会痛快呢?我只是追求远大的志向罢了。”
  孟子问道:“大王能说说远大的志向吗?”
  齐宣王笑而不答。他是君王,孟子是知识分子,焉能知道君王的远大志向?
  可是孟子替他说出来了:“大王的远大志向,大概就是扩张土地,让秦、楚等国都来朝贡,君临中原,安抚四夷吧。”
  齐宣王没吭声,默认了。孟子接着说:“您这样做,追求无度的欲望,必定会引来灾祸的。”他分析说:“小国不可敌大国,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现在海内之地,方圆千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只是九国之一。以一敌八,哪来的算胜呢?大王何不考虑治国的根本出路呢?只要大王施行仁政,天下想做官的人都会蜂拥而至,种田的人都想到齐国耕种,经商的人都想到齐国做生意,各国对国君不满的人都会集中到齐国。试想想,倘若这样的话,谁能抵挡齐国呢?”我们都知道有战国七雄,其实往往忽略还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山国,另一个是宋国,这两个国家也是比较大的,故而孟子罗列大国时称“九国”而不是“七国”。
  齐宣王听罢拜谢道:“我糊涂,愿夫子辅佐我,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愿意试一试。”

  孟子的儒家思想,强调君主的道德水平。在战国时代,君主的专制比春秋时代更加强化,缺少权力制衡的制度,高高在上的君王野心、欲望无极限地放大,要让他们用严格的道德自制力来约束自己,显然很不现实。以齐宣王之贤明,也难以做到,因此他尽管很虚心地倾听孟子的高谈阔论,并任用孟子为齐卿,可是并不能把其儒家主张付诸实践。
  过了些时间,齐宣王问孟子:“您能说说王道仁政吗?”孟子把当年周文王的做法说给齐宣王听,比如轻税赋,对耕田者只征收一成的农业税,对集市商人不征税,爱护鳏寡独孤之人等等。齐宣王听了后赞道:“说得好啊。”
  孟子说:“既然大王也认为好,为什么不施行呢?”
  齐宣王的回答是:“寡人有个毛病,我喜欢钱财,恐怕不能实行王政。”
  孟子答说:“大王您喜欢钱财,如果能象先王那样,与百姓一同分享钱财,那么实行王政有什么难的呢?”
  齐宣王赶紧说:“寡人还有一个毛病,寡人好色。”
  孟子又答道:“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大王喜欢女色,如果能因此而关心百姓男女的婚嫁,那不是好事吗?”
  其实孟子说的这些,在齐宣王听来,哪算得上什么事业呢?他梦想着开疆拓土,雄视天下,众人都匍伏在他脚下,这才是英雄事业呀。因此他又换了个话题,问道:“与邻国打交道有什么原则吗?”
  孟子回答道:“有啊。只有仁者能以大国去事奉小国,只有智者能以小国去事奉大国。以大国事奉小国,是乐于天命,以小国事奉大国,是畏惧天命。乐于天命者可以保天下,畏惧天命者可以保国家。”这里不得不说,孟子的外交思想与时代相差太远了,这时合纵与连横成为国际外交的两大(和谐)法宝,而孟子却推出“和谐理论”,大国尊重小国,小国尊重大国,这个理论放在今天很有价值,放在诸侯血战的战国时代,有点超前了。
  齐宣王又一次和稀泥说:“大哉言矣!不过寡人有毛病,寡人好勇!”要我去事奉别人,门都没有。
  从上面这些话,可以看出,齐宣王尽管很赞赏孟子的理论,但认为过于理想化而不着边际,他终究不能采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0: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三章 明君与圣哲(3)




  齐宣王没能实行孟子的“仁政”,但也绝非实行暴政。在他统治的十九年里,齐国的文治与武功均达到最盛。他推动了齐国学术的发展,在稷下学宫百年历史上,宣王时期人才最为鼎盛。据《盐铁论》“论儒篇”所述:“齐宣王褒儒尊学,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史记》也写道:“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不治而议论,就是这些稷下先生们有官衔,但并不做事,只管发表议论,这就是孟子所斥责的“处士横议”。
  倘若我们做个比较,就可以发现秦国所用的人才与齐国所用的人才是有很大不同的。秦国是采取实用主义原则,历代君主注重的是实用型人才,能在外交、内政、军事上帮助秦国,譬如商鞅精于内政,张仪长于外交,甘茂善于打仗。齐国则不同,在人才的标准上更为宽松,更能容纳各种各样的学人。稷下先生们大多数是比较清高的,只当官不做事,高谈阔论。孟子对稷下夸夸其谈的风气是持批评态度的,他本人想实实在在做出点事,可是想法终究脱离实际,不被齐宣王采纳也是意料中的事。
  文学鼎盛的齐国,却不能冒出像商鞅、张仪这样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的人物,说明齐国人才政策有其缺陷。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处士横议”对于保证政治清明是有正面积极的作用,这些德高望众的学术大师们尽管不做事,但也能以针砭时弊的方式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在齐威王、齐宣王时代,齐国的政治是开明的。有一个开明的政府,国家的实力也不会差到哪去。
  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看看齐宣王的开明。

  还是拿孟子来说吧,他有这么一件事。
  有一天,孟子打算上朝见齐宣王。可是他还没出门时,齐宣王却派人来说:“寡人本来想亲自登门拜访您,可是突然受风寒了,不能吹风。如果您能来朝,我打算接见您。不知可否让我见到您呢?”
  作为一位君主,对臣子说这样的话,那可算是客气到极点了吧,恐怕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位君王能象齐宣王这样。孟子本来就打算上朝的,可是听到齐王使者这么一说,他突然不想去了。也许他觉得齐宣王说假话,不真诚,忽悠他,也许是突然觉得自己很牛,反正他摆起了架子,对来人说:“很不幸我也生病了,不能到朝廷去见齐王。”
  第二天,孟子打算到齐国大夫东郭家去吊丧。他的学生公孙丑说道:“昨天您假称有病不上朝,今天就跑出门吊丧,这样不太好吧?”孟子说:“昨天生病,今天好了,怎么不能出门吊丧呢?”于是他便出门去了。
  齐宣王听说孟子生病了,便派人带了一名宫廷御医来为他治病,不想扑了个空。
  “孟先生去哪了呢?”齐王派来的人问道。
  这时接待的人是孟子的堂弟孟仲子,他心里着急,不敢说实话,忽悠来人说:“昨天齐王要召见家兄,可是他有病不能上朝。今天病情有好转了,他就上朝去了,只是身体虚弱,不知有没有力气走到那里呢。”这个孟仲子也是个忽悠高手,编了个谎言,还留下可回旋的余地。
  听孟仲子这么一说,齐王派来的人就告辞了,回去交差了。这时孟仲子赶紧派家丁赶往东郭家,在路上正好遇到孟子吊丧后正要回家。家丁们拦住孟子,把事情说了一下,又说道:“您别回家了,快上朝廷去吧。”
  孟子不想上朝,可要回家又被家丁死死拦着,索性跑到朋友景丑家里暂住一宿。
  景丑也看不下去了,批评孟子说:“在家有父子,在外有臣君,这是人之大伦。我看大王对您很尊敬,可是您却不尊敬大王啊。您本来准备上朝,可是一听说大王要召见,反倒不去了,这恐怕不合礼的精神吧。”
  孟子却振振有辞地说:“想要有大作为的君主,一定会有召唤不动的臣子,如果想要与这样的臣子共谋大事,一定得亲自去拜访。商汤以前不敢召唤伊尹,齐桓公不敢召唤管仲。连管仲这样的人,尚且不能被喝来唤去,何况我还不屑做管仲这样的人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0: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三章 明君与圣哲(4)



  看来大学者确是不同凡响,一身傲骨。不过就这件事来说,孟子还是有些做作,显然他认为齐宣王也是在装病,又要装作礼贤下士的样子。孟子敢摆出这么大的架子,是自认为真理在握,我们从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出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自大,认为除了自己这一套之外,其他的都是歪门邪道,他充满勇气与斗志,这一点足以令人钦佩。曾经有一回,齐宣王问他:“臣弑其君可乎?”孟子的回答是:“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公然认为君主倘若没有仁义,臣子可以诛杀这样的独夫,这就是孟子的伟大之处。
  可是我也要赞美齐宣王,因为他有容人的气度,这在专制时代算是罕见的。如是放在后世,光一个“欺君之罪”就足以把一百个孟子也消灭掉。齐宣王在骨子里也有君王不可避免的傲慢,他公然以“寡人好货”、“寡人好色、“寡人好勇”这样的借口来拒绝孟子的主张,但必须承认的是,至少在表面上,他是很尊师重道的。就象这个事件,即便齐宣王是假装生病,至少也是给了孟子一个面子,但有着“浩然之气”的孟夫子显然并不吃一套。

  在齐宣王上台时,东方诸侯的“合纵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主持东方合纵运动的灵魂人物,是魏国的公孙衍,合纵的国家包括魏、赵、韩、燕、楚五个国家。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合纵不仅把秦国列为敌人,齐国也被合纵集团列为敌人。公孙衍的目的不仅要击破秦国,同时也要击破齐国。据《战国策》中《楚策》所说,有“五国约以伐齐”的说法,足以证明这点。
  在齐威王时,由于与齐接壤的国家实力都不如齐国,齐国的外患并不多。可是合纵运动的兴起,齐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得不确定了。公元前318年,合纵五国出兵攻打秦国,在函谷关被强大的秦国兵团击败。第二年,秦国要展开大规模的报复战,遂派人前往齐国,游说齐宣王出兵攻打三晋。
  对齐宣王来说,这是打破五国合纵封锁、重树中原霸权的良机。原本是五国联合欲谋齐、秦,现在反过来是齐、秦联手以谋三晋。秦国向西面进攻三晋,齐国由东面进击,两国均大获全胜。秦国由樗里疾率军与三晋决战修鱼,斩首八万;齐国则大败魏、赵联军于观泽,具体战果,史书没有详细记录。
  齐、秦大败三晋,令五国合纵运动陷入低潮,从是年起,秦国开始疯狂扩张。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公元前315年,秦伐韩、赵;公元前314年秦伐韩、魏。秦国的连连得手,打破了齐、秦均势的局面。在此之前,齐国的实力与秦国相当,可是秦国在一系列的开疆拓土之后,拥有的优势愈加明显,这不禁令齐宣王忧心忡忡。
  正巧这个时代,一个机会出现了。
  北方的燕国出现内乱,这给了齐宣王一个介入的理由。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0: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四章 功亏一篑:齐国伐燕之役(1)




  燕国内乱的起因源于燕王哙把国王的宝座禅让给自己的臣子。作为北方大国,燕国在战国的前半期几乎没有过什么表现,在天下争纷缠斗的背景下,该国倒是一方太平。自从苏秦来到燕国后,鼓吹合纵战略,此后燕国多次参与中原合纵运动,在国际上开始崭露头角。燕易王去世后,他的儿子继位,史称燕王哙。
  燕王哙似乎对政治并不热衷,在他继位后,把大权都交给宰相子之。说起宰相子之,也是一个有本领的人,他大力改革燕国内政,做事果断,有魄力,同时也有野心。子之觑中燕王哙的弱点,在朝中大力培植自己的势力,试图架空燕王。到了公元前316年,即燕王哙五年时,燕国大夫鹿毛寿向燕王哙提出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建议:“大王不如把王位禅让给宰相子之。自古以来,人们把尧称为贤者,是因为他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坚决不接受,因而尧既有让天下的美名,实际上又没有失掉天下。现在大王您何不把王位禅让给子之呢,我想子之一定不敢接受。这样大王就可以搏得与尧相同的美名了。”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宰相子之篡夺王位的开始。
  对于燕王哙的心理,史书上没有写,按前人的观点,燕王哙就是个傻大冒,被鹿毛寿的一番话给忽悠了。其实历史上真实的人物都不是文字所写的那么简单,我想更接近历史真相的情况,应该是大权在握的宰相子之正式向燕王哙逼宫。燕王哙可能在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孤立无援,子之的权势已经大到可以掌握朝廷的命运,除了被迫屈服,别无选择。
  但是子之并没有立即接受王位,他当然谦虚地推辞了。但这种推辞仅仅只是作秀,就像后世的王莽在篡权时必不可少的作秀表演一样。通过这番作秀,子之已经给全国臣民传递了一个信号——燕王哙有让位之意,他的权势更大了,此时朝中只知有宰相子之,而不知有燕王。
  对于野心家来说,篡权才是最终目的,在没达目的之前,子之是不会罢休的。过了段时间,急不可待的子之又指使其他人向燕王哙进言,以大禹传位给伯益的故事来明示燕王应该把王位传给宰相。在无可奈何之下,燕王终于做出让国的决定,宰相子之南面行王事,燕王哙不听政,沦为臣子。

  燕国发生这样的事并不奇怪,只不过是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翻版罢了。与晋国、齐国的故事不同,子之在燕国虽然大权独揽,可是根基并不深厚。我们不要忘了,当年晋国的赵、韩、魏三家执掌权柄在百年以上,齐国的田氏也用了上百年的时间,历经数代人的努力,才最后篡夺政权。从时间上看,子之掌握燕国权柄的时间太短,不能得到燕国多数民众的认同。
  子之称王才三年,国内矛盾便无法调和,国内反对派终于汇集为反叛的力量,燕国内战爆发!对子之称王最心怀不满的,当属被剥夺继承权的燕王哙之子太子平,他一方面暗中联络手握兵权的燕国大将市被,一方面派人前往齐国,希望齐宣公能给予军事援助。
  太子平的使者拜见齐宣王,说:“大王如果趁此时机进攻燕国,一定能推翻子之。”
  以“寡人好勇”自居的齐宣王岂能放弃此扩张的良机呢?他回答说:“我听说贵国太子正在筹划大事,打算整饬君臣之义,扶正父子之位。寡人的国家虽然小,还是愿意听从太子的命令。”这是春秋战国时代典型的外交语言,其实齐国不仅不是小国,而且还是超级大国呢。
  有了齐宣王的承诺,太子平算是服下一颗定心丸,内有大将市被策应,外有齐国援助,推翻伪王子之的统治,可谓是轻而易举。于是他召集党徒,与将军市被一同发难,出其不意地攻打王宫。不料子之自从当上伪王后,便发现反对他的势力暗流涌动,惶惶不安,早就在王宫内布置大量的卫队,严密戒备。太子党与伪王的卫队激烈交战,王宫卫队凭恃高厚的宫墙固守,太子党徒屡攻不下。这时太子平急了,齐国的援军在哪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3: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四章 功亏一篑(2)



  不怀好意的齐宣王正隔岸观火呢。他可不想当活雷锋,帮助太子平打垮伪王子之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呢?齐宣王的真实想法是坐山观虎斗,等燕国内战双方都打得精疲力竭时,那才是齐国上场的机会呢。
  没有后援,形势很快对太子平不利了。在子之政府军的反攻下,将军市被力战而死,太子平估计兵败被俘。这场内战持续了数个月,一向太平的燕国一时间成为人间地狱,燕国都城一片血色,交战双方以及平民百姓死亡数万人。尽管子之在这次内战中取得了胜利,但他大开杀戒,屠戮太子党,殃及无辜,使燕国百姓深恶痛绝,人心离散。
  一向鼓吹“仁政”的孟子认有齐国有平乱反正的责任,显然他认为燕国伪王子之的王位是不合法的,是以威胁手段从燕王哙手中取得的,这就丧失了君臣之义,齐国有责任帮助燕国扶正君臣之义。于是孟子对齐宣王说:“现在讨伐燕国,这正是建立周文王、周武王事业的时机,机不可失。”
  这个提议与齐宣王的想法不谋而合,但在动机上还是有所不同。孟子的动机是推翻子之,重建王室,匡正君臣大义。不要忘了一件事,孟子曾经说过“春秋无义战”,现在他老人家自己却要说服齐宣王去攻打燕国,显然认为这是一场“义战”、“圣战”。对齐宣王来说,他的动机是借此扩张势力,与秦国争一日之雄长。

  齐宣王将伐燕的重任交给名将匡章。
  匡章是齐国一位杰出的人物。据《战国策?齐策》所记,在齐威王时,秦国曾经有一次借道魏国、韩国,发动对齐国的进攻。当时匡章率领齐国兵团迎战,与秦军对峙,他知道秦军的战斗力十分强悍,宜智取而不宜强攻,派派出一批壮士换上秦军的服装,混入到秦军阵营以做内应。不想这件事给捅到齐王那儿,有人便乘机诬告匡章打算投降秦军。当各种谣言满天飞时,齐王仍不为所动。这时有臣僚问道:“很多人都说匡章投降秦军了,大王为什么不派将军率兵前往镇压叛军呢?”齐王答说:“你别听人胡说八道,匡章是不会叛变的,寡人心里很清楚,不会叛变为什么要派兵去镇压呢?”过了一段时间,果然从前线传来好消息,匡章利用潜伏在秦军营地中的士兵为策应,里应外合,大败秦军,凯旋而归。
  《战国策》中所记的这场齐、秦交战,在其他史料中没有出现过,因而具体是哪一年,书上也没有写。笔者认为这场战役应该是发生在齐宣王时代,而非齐威王时代。因为在齐威王时代,魏国、韩国并没有降服于秦国,秦国怎么可能借道两国向齐国发动进攻呢?魏国降服于秦国是在公元前317年的修鱼之战后,韩国则是在公元前314年岸门之战后,被迫以太子入质秦国求和。以笔者的猜测,这场战事应该就是发生在公元前314年,即韩国被迫降服于秦国的这年,而这一年正好是齐国伐燕。笔者的推断该年匡章率齐军打败秦国,立下大功,遂被齐宣王任命为伐燕兵团的总司令。另一个间接证据是次年(公元前313年),齐国协助楚国攻打秦国,齐国不去攻打弱小、邻近的魏国、韩国,而跑老大远去打秦国,就算打赢了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可见这只是一次报复战,也可间接证明匡章败秦之役是在公元前314年,即齐宣王六年。
  为什么齐宣王如此信任匡章呢?我们可以看看孟子对匡章的评价:“博弈而好酒,好货财,私妻子,从耳目之欲,好勇斗狠,章子无一于是。”章子就是匡章,世人常犯的五种陋习,他一样也没有。后世史学家钱穆点评说:“此虽不足以尽章子,亦可知章子之律身。”可知匡章是个洁身自律的人,而且打仗有谋有勇,因而齐宣王放心地伐燕重任交给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3: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四章 功亏一篑(3)




  为了攻打燕国,齐国精锐尽出,匡章率“五都之兵”与“北地之众”,浩浩荡荡杀向燕国。五都就是齐国的五座重要城池,即临淄、高唐、平陆、即墨和莒;北地之众就是驻守北疆的军队。刚刚经历内战阵痛的燕国人根本无心作战,谁也不想为子之的政权卖命,于是便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况,“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这几乎是打开大门来欢迎齐国军队。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孟子的判断是对的,燕国人在太子起事失败后,寄希望于外在力量能消灭子之这个暴君,希望齐国人能重建燕国政权。
  匡章的齐军攻城略地,很快打到燕都城下。伪王子之想负隅顽抗,但士卒并不卖力,很快都城沦陷。齐宣王并不想当救世主,也不想当“以德服人”的周文王或周武王,他野心勃勃,要吞并燕国。燕国伪王子之被处死,尸体被剁成肉酱,下场凄凉。另外燕王哙也没有好下场,同样被齐国人所杀。太子平的结局有点扑朔迷离,笔者认为他是在燕都被攻破之前被子之所杀,具体情况留待后文讲到燕昭王时再说。

  伐燕之役,前后总计不到五十天的时间,齐军以凌厉的攻势大破燕国,震动天下,尽显霸气。此役可视为齐国战略大转折的标志,在齐威王时代,尽管齐国两度大败魏国,称雄东方,但齐威王并没有秦孝公或秦惠王那么大的扩张野心,在对外战略上略为保守。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处置燕国呢?是另立国君,或者是吞并燕国呢?齐宣王对孟子说:“有人告诉寡人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则劝我要占领。燕国与齐国都是万乘大国,我军仅仅用了五十天的时间便取得彻底的胜利,看来这并不是单凭人力所能完成的,定是天意如此。以此看来,倘若寡人不占领燕国,必定会招来天灾。如果要占领它,先生您有什么看法呢?”
  孟子答道:“如果占领燕国能让燕国百姓高兴,那就可以占领。古代的周武王就是这样做的。如果占领了燕国,燕国百姓却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古代周文王就是这样做的。齐国作为一个万乘之国,讨伐另一个万乘之国,燕国百姓扛着食物挑着酒来迎接大王的军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在燕国的生活水深火热。如果大王的军队占领了燕国,却仍然让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甚至比以前更悲惨,那么他们一定心生怨恨而别谋出路。”
  对儒家圣人孟子来说,占不占领燕国,不是大问题,大问题是有没有行仁政。只要行仁政,百姓自然会拥护,倘若不行仁政,百姓自然会反对。
  不过齐宣王对占领燕国有兴趣,对行仁政则比较没兴趣。你想想,一个“好货、好色、好勇”的君王,要用道德心来约束其内心的欲望,真是不太容易。既然孟子说古代周武王也有吞并敌国的先例,那么齐国当然也可以吞并燕国了。于是乎齐宣王迫不急待地宣布将燕国并入齐国,这么一来,不得了,原本就是东方第一强国的齐国领土突然拓张了一倍,天下诸侯都不由得要毛骨耸然了。

  齐宣王上台后,对外政策开始富于侵略性,这岂不是让周围的国家惊恐另一个秦国在崛起么?在齐的邻国中,最担忧的莫过于赵国。
  此时赵国正是由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统治,可是要论及实力,赵国还比不上齐国。从地缘上说,赵国与齐国、燕国相接壤,如今燕国被齐国所吞并,赵武灵王岂能安心入睡呢?他必须要尽全力阻止齐宣王的阴谋得逞。要怎么阻止呢?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出兵与齐国硬干一场,可是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这个人便是战国时代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乐毅。
  乐毅对赵武灵王说:“没有联合其他诸侯便去攻打齐国,这样做不明智,只会使齐国更加仇恨赵国罢了。”话是这么说,可是燕国除了与赵、齐接壤之后,与其他诸侯国都没有沾边,要想让魏、韩甚至是楚国加入攻打齐国的行列,恐怕不容易。必须要让这些东方诸侯察觉到危险正步步临近,才足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怎么做呢?乐毅提出一个设想:“我们派出使者到齐国,请求用赵国的河东之地,交换燕国的河北之地。齐国必然会同意,因为他们得到河东之地后,势力将大大增强。到时天下诸侯必然对齐国的强大抱以深深的恐惧,一定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齐国。这就是依靠天下的力量来击破齐国的最好时机。”
  这个设想令赵武灵王拍手称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3: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四章 功亏一篑(4)




  当时天下的重心在中原,得到河东之地,将使齐国在中原的话语权大大增加,同时直接对魏国、楚国构成更大的威胁。那么既然河东之地这么重要,为什么赵武灵王要用它来交换燕国的河北之地呢?这就与赵国的战略有关了。自从赵武灵王上台以来,他励精图治,全力向北发展,把攻击的矛头对准中山国,因而赵国的战略是向北发展,以河东之地交换河北之地,对赵武灵王来说并不吃亏。
  既然这个交换协议对双方都有利,那快就水到渠成了。齐国得到了河东之地,把控制下的燕国河北之地换给赵国。如此一来,齐国在中原的地盘突然扩大了,此举着实让魏国、楚国大吃一惊。两国政府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齐国坐大,必须要削弱齐国的势力,不能让燕国成为齐国的后花团。于是合纵运动又一次展开了,这次针对的目标是齐国。
  作为传统强国,楚国在遏制齐国上表现相当积极,为了对抗齐国,楚怀王许诺割六座城池给魏国,换取魏国的加盟。面对六城的诱惑,魏襄王怎么能不心动呢?于是楚国派淖滑为特使,魏国派惠施为特使,先后抵达赵国,会晤赵武灵王,商讨共同对付齐国。这一切,其实早在乐毅的谋划之中了。

  楚、赵、魏三国联合,策划进攻齐国、谋求重建燕国,显然谁也不想让齐国坐大。齐宣王有点害怕,便召孟子前来商议此事。齐宣王说道:“现在有许多诸侯国商量着要来攻打齐国,我该怎么样来对付他们呢?”
  孟子回答说:“以前商汤仅仅凭借七十里的土地,就得以一统天下,而大王您拥有方圆千里之地,还会害怕别的国家吗?”
  “您详细说来听听。”齐宣王若有所思。
  “商汤为什么能一统天下呢?”孟子接着说,“因为他征讨残暴的国君,安抚那里的百姓,老百姓盼他到来就象是大旱时盼着雨水。他每到一处,百姓都非常拥护、高兴。再来说说燕国吧,燕国国君虐待子民,大王您出兵征讨,燕国百姓以为您要把他们从水火之中拯救出来,自然用竹筐装着饭,用瓦壶盛着酒浆来迎接齐国军队。可是齐国军队占领燕国后,却杀死他们的父兄,掳掠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抢走他们的宝器。这样做跟暴君有什么差别呢?要知道天下诸侯本来就很害怕齐国的强大,如今吞并燕国,土地扩大一倍,这是诸侯们绝对无法容忍的,所以他们才会联合起来,兴师动众。”
  “那寡人现在要怎么做呢?”齐宣王又问。
  “现在得赶紧发布命令,释放掳掠来的老人、小孩,停止搬运燕国的宝物,与燕国民众商议另立新君,然后把军队撤出燕国。这样做,大概还来得及制止严重后果的产生吧。”孟子最后给出自己的建议。
  让齐宣王将燕国拱手让出,这不啻为对牛弹琴。他出兵燕国,可不是想着为人民服务,不是要当活雷锋,而是想开疆拓土,虎视天下。不用说,孟子的话让齐宣王当作耳边一阵风罢了,可是面对楚、赵、魏的合纵,他又不得不要做出让步。

  在合纵的三国中,楚国无疑是老大。早在四年前的五国伐秦之役中,楚怀王便被推为纵约长,率五国军队攻打秦国,不料在函谷关一役中被秦军打得鼠窜而逃。要瓦解三国合纵,首先得从楚国下手。于是齐国主动向楚国示好,并表示愿意出兵,帮助楚国攻打秦国。楚怀王也就是一个平庸的君主,听说齐国愿意与楚国结盟,心里揣摩着只要齐楚联手,就不必畏惧强秦了,于是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立场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从反齐急先锋一下子变成齐国的盟友。而齐宣王也没有食言,在伐燕之役后的第二年(公元前313年),协助楚国攻打秦国,并攻占曲沃城。
  尽管齐宣王成功地把楚国拉入自己的阵营,可是吞并燕国后所引发的一系列敌视行动并未停止。
  首先是燕国人的反抗。原本燕人还当齐国是救世主,当齐军入燕时,他们居然把城门打开来迎接“救世军”,可是残酷的现实却给了燕国人一个教训——“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当齐国士兵以征服者的身份蹂躏燕国土地,烧杀抢掠之后,燕国人奋起反抗,给齐国兵团予沉重打击。
  更大的问题是秦国的强势介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15: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四章 功亏一篑(5)



  秦国先是以计离间齐、楚联盟,张仪以割让“商於六百里之地”为诱饵,诱使楚国与齐国分道扬镳,而后又拒不割地,遂使秦、楚交战,楚国大败,在丹阳之役中八万名楚军士兵战死。此事详见前面章节,此处略过不表。在斩断齐国的左膀右臂后,秦惠王以名将樗里疾联合魏国军队进攻齐国,在濮水之役中打败齐军,俘虏齐国将领声子。紧接着,秦军与魏国又联手进攻燕国(此时燕国被齐国所吞并)。
  这时的齐宣王焦头烂额了,既无力平息燕国复国力量的反抗,又频频被秦、魏联军所击败,明智的作法当然是卷铺走人,放弃占领燕国。
  公元前312年,齐国终于被迫从燕国撤军。在占领燕国两年后,齐宣王无奈地把吃到嘴里的肥肉又吐出来。伐燕之役最终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此役无功而返,使齐国丧失了一个扩张的良机。这是齐、秦势力消长的一个关键点。秦国在西南吞并巴、蜀,土地面积极大扩张,倘若齐宣王能吞并燕国,那么将使齐国的领土扩张一倍,重新取得与秦国的均势,但事与愿违,燕国只能是烫手的山芋,最后不得不完全放弃了。
  齐国的失败,证明了其外交策略远远不及秦国。秦国深知天下诸侯中,惟一能对其构成威胁的,只有齐国,绝不可以对齐国的扩张坐以观望,必须要采取武力遏制的手段。秦国打出的两张外交牌是其胜利的保证:其一是离间齐、楚联盟,其二是与魏国联合对付齐国。这两张外交牌令齐国在国际舞台上处处被动,成为孤家寡人,没有强国可作为盟友,因而失败在所难免。
  在这场围绕燕国展开的国际战争中,赵国扮演了一个微妙的角色。正是乐毅提出的以“河东之地”交换“河北之地”,才使得魏国陷入恐慌中。倘若魏国置身事外,秦国就是想遏制齐国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秦军必须要借道魏国,才可能对齐国发动大举进攻。当齐军撤出燕国后,赵武灵王马上跳出来善后,护送在赵国为人质的燕国公子职返回国内,公子职登基成为燕国国君,即战国时代著名君王燕昭王,关于燕昭王的故事,我们放在后面再说。

  齐国吞并燕国的阴谋破产了。
  此时的齐宣王忽然想起了孟子说过的一番话。当初他想吞并燕国时,孟子就告诫他,要吞并燕国并非不可以,但必须要行仁政,让燕国百姓高兴。可是吞并燕国后,齐国军队却以征服者的心态虐待燕人,导致人心离散,这也是失去燕国的原因之一。因此齐宣王自己承认错误说:“我在孟子面前感到很惭愧。”只是这个时候,孟老夫子已不愿继续留在齐国,尽管他受到齐王的尊敬,可是政治主张却得不到实行,他终于选择离开。
  后世学者黄式三有一段评论孟子的文字,颇为中肯:“当是时,处士各称道杨朱、墨翟之言,游士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轲欲正人心,息邪说。论性善则溯尧舜,论征伐则法汤武,论养气则本曾子,论愿学则述孔子之道。以不见诸侯为守正义,以先师后臣为尊贤,以制恒产、立学校、与民同乐为仁政,以善战连诸侯者之宜服刑。以勉其君之所未能为忠,量其君之所不能为贼。一时訾为迂阔而不近人情,是以所如不合。”
  在纵横家驰骋于诸侯之间时,孟子大声呼吁“仁政”,在时人看来十分迂阔,这也是齐宣王虽用他却不能实践其政治理想的原因。孟子最终也像孔子那样,在诸侯争战的时代只能成为学问家,淡出充满阴谋与暴力的政坛。
  孟子离开后,再没有人跟齐宣王唠叨“仁政”,齐国争雄天下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我们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看齐宣王心态的变化,这位名君在选择人才上,越来越趋于实用主义的色彩,故而纵横家们也隆重登场,为齐国的霸业献谋献策,其中最有名的人物,便是苏秦的弟弟苏代与苏厉。
  在放弃燕国后,齐国进入一个蛰伏期,齐宣王耐心地等待着机会的出现。对齐宣王来说,真正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秦国。几乎所有诸侯国对秦国的强劲崛起都无能为力,秦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与灵活的外交完美结合,想要击败这个强大对手,谈何容易。既然没有胜算,倒不如先袖手旁观,耐心等待,机会总是有到来的。
  下面我们来说说此期秦国在东方的攻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15: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二十五章 攻略东方(1)



  秦国的崛起令三晋(魏、韩、赵)的处境更加尴尬。
  随着时间的推移,晋国一分为三的恶果开始显露无疑。在分裂之前,秦国哪是晋国的对手呢?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都是晋国唱主角,秦国充其量就是当当配角。可是三家分晋后,一个大国分裂为三个小国,不消说,力量分散了。力量分散的结果,就是给了秦国人逐一击破的机会。
  在魏文侯、魏武侯时代,魏国先发制人,赢得了对秦战争的主动权。然而战争的时间越长,魏国的弱点就暴露得越明显。其弱点就是四境受敌,在魏惠王长达五十年的统治时期,魏国几乎连年征战,最终在齐国与秦国的夹击之下,被挤出第一等强国之列,沦为二流国家。丢失了河西之后,魏国已经无力以一国之力抗拒秦国的东扩,三晋只得再度联手。可是事实证明联合的三晋也无法打得赢崛起中的秦国,公元前317年的修鱼之战成为三晋的耻辱,八万名将士弃尸沙场,这无疑让魏襄王心灰意冷。在张仪的游说之下,魏国被迫低下高贵的头颅,臣服于秦国,长期以来有魏国作为挡箭牌的赵国便被推向风尖浪口。
  应该说,在秦与三晋的交战史上,赵国受到的损失是比较轻的。此中的原因,并非是赵国军事力量强大,而是地缘上占了些便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赵国与秦国并不相接壤,因而直接冲突自然不多。随着秦国东扩步伐的加快,秦国的边界已经与赵国相交,如狼似虎的秦国军队,随时可能发动对赵国的突袭。
  公元前316年(修鱼之战后第二年),秦国西灭巴蜀的同时,也发动对赵国的进攻,夺取中都、西阳等城邑。公元前315年,秦国再次攻赵,又一次打败赵军。公元前313年,秦庶长、名将樗里疾指挥大军攻赵,俘虏赵国大将赵庄,拔取蔺城。
  尽管赵国接二连三地遭到秦国的进攻,但总的来说,损失并不算惨重。秦军在北线发动的攻势,规模不算很大,更多是惩诫性的战争,意在打击赵国的士气民心。其实对秦国高层而言,他们对韩国的兴趣要远远大过赵国。
  无论是秦惠王还是张仪,都把眼光瞄向韩国,这是因为韩国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倘若以当时中国人的“天下”眼光来看,韩国无疑是位于天下的中心。自从吞并郑国后,韩国以新郑为都,有趣的是,这里从春秋时代开始,便是天下争霸的重心。熟悉春秋历史的读者当记得,春秋时代晋楚两霸对峙百年,其争夺的重点便是郑国,也就是现在韩国首都一带的地盘。为什么韩国的战略位置如此重要呢?如果要给战国七雄序定强弱顺序,那么前四强应该是秦、齐、楚、魏,而韩国正是地处四大强国所包围之下的区域。可以说,谁掌控了韩国,谁就占据了争雄天下的主动权。不仅这样,韩国又与周王室临近,控制了韩国,就可以控制周王室,要是把象征君临天下权力的九鼎夺过来,到时就可以宣称自己是顺应天命的真龙天子了。

  指挥伐韩之战的秦国将领,仍然是“智囊”樗里疾。这位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将果然名不虚传,公元前314年的岸门会战,秦军大获全胜,斩首万级。此役的失利,令韩宣惠王信心全无,他被迫以太子入质秦国,以换取和平。
  秦韩交锋,使得魏国又一次被卷入到战争中。
  仅管魏襄王很想置身事外,可是魏国与韩国的关系如同唇与齿的关系,唇亡则齿寒啊!在韩国面临巨大的军事压力时,魏襄王终于选择了与韩国并肩作战。著名政治家公孙衍率魏国援兵紧急入援韩国,可是在岸门附近,也被秦军击败了。
  魏襄王的背叛令秦国人有了攻打魏国的借口,樗里疾调转枪口,转而攻入魏国,攻取曲沃城,占领该城后,把城内的魏国百姓逐出城。战国时代的战争比春秋时代要残酷,可是仍然是保留文明的底限,后世经常出现的屠城事件,在战国时代仍然是罕见的,这是阅读战国史不能不关注的一点。魏军的战斗力仍然不如秦军,在曲沃失陷后,焦城也举旗投降。
  韩、魏两国的地缘劣势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这两个国家完全被四周的强国所包围,没有安全的大后方。与魏、韩两国相比,秦国可以向西扩张,无论是义渠或是巴、蜀,都不是强国;楚国可以向南扩张,南方蛮夷区没有强敌;齐国背靠大海,不必担心来自东部的入侵;赵国与燕国北面是辽阔的荒漠地带,也有一个可以进退的空间。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

GMT+8, 2024-4-19 10: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