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0: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第十九章 苏秦列传(1)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学术最为发达的一个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争奇斗艳。在诸子百家中,纵横家独树一帜,是战国时代最显赫的思想流派之一,其特点是在于“实用”二字,他们不是啃书本,更不是读死书,而是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诸侯之间游走,以种种外交手段在国际舞台上兴风作浪,纵横捭阖。
  纵横家出现在战国时代并非没有原因。
  早在春秋末期,学术发达推动了辩术的发展,进入战国后,诸子百家为鼓吹自己的学术,对辩术的重视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等大师,都是滔滔雄辩的名士。墨子舌战鲁班、孟子游说诸侯、商鞅廷战群臣等都是著名的例子,名家更把辩术的理论系统化,但是能把辩术实践到登峰造极者,则非纵横家莫属。纵横之术,就是游说诸侯,要凭三寸不烂之舌行走江湖,所以非常重视说话的技巧,且对人的心理有独到的研究,洞悉人性的种种弱点。
  所谓纵横,即合纵与连横,韩非子释义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韩非子的这个说法,当指战国末期情形,实际上在早期并不完全如此,诸侯之间除了弱弱联合、弱强联合之外,还存在强强联合,这韩非子就没提到了。
  纵横家起源于何时,这个不好推断,但其策源地应该是晋国。三家分晋时,就可以看到纵横术的影子。首先韩、魏投靠知瑶,攻打赵氏,这就是“事一强以攻弱”;后来又联合赵氏推翻知瑶,可谓是“合众弱以攻一强”。当时代表赵氏游说韩、魏二氏的张孟谈,殆可称为纵横家之先驱。晋国一分为三后,更为纵横家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后来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即纵横)强秦者大抵三晋之人也。”
  纵横之士多出于三晋,但最终却在秦国大放光芒,为秦国对东方诸国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做出不可低估的贡献。为什么纵横术在东方诸国所取得的成就远逊色于秦国呢?这是有原因的。纵横术与其他辩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应用范围不同,纵横术完全是一种外交之术,而外交除了靠技巧之外,更多的是靠实力。“弱国无外交”,倘若国家实力不济,那么无论如何在纵横之术上下苦功,也难逃被消灭的厄运,故而吴起在楚国变法时,“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当时这位一代名将就摒弃纵横术,专心致志于强兵。秦国之所以能利用纵横术取得绝对优势,一是靠强大的军力为后盾,二是靠优越的地缘优势,三是靠高效的政府与灵活多变的政策。这三者缺一不可。
  随着群雄兼并战争的加剧,外交活动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这给了纵横家脱颖而出的机会。苏秦、张仪、公孙衍等一批大师的横空出世,令纵横术光芒四射,他们也成为那个时代真正的英雄与偶像。他们口若悬河,内心却深沉莫测;他们的人生像一出出的传奇,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角色。

  说起战国纵横家,大家首先想到的人必定是苏秦与张仪,提到这两位纵横术奇才,又必定扯到一位神秘的人物,此人便是传说的高人鬼谷子。
  鬼谷子是战国时代一位异人,此人颇为神秘,历史上也没有什么故事,其生平事迹几乎一片空白,只是因为有两位了不起的徒弟才为世人所知。好事者又杜撰了一些鬼谷子的传说,都是无中生有,只可以小说传奇视之,不可以为真史。后世流传《鬼谷子》一书,也只是伪作,并非鬼谷子的著作。正因为他太神秘了,又有人把孙膑与庞涓说成是鬼谷子的弟子,这实在是过于牵强附会,大家似乎无法接受孙膑的老师是无名之辈,故而强行扯上鬼谷子来充当门面,实际上真毫无意义。
  事实上,不仅鬼谷子的史迹难以考究,苏秦的故事也多有不实。
  关于苏秦的史料,虚虚实实,真假莫辨,成为研究战国史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此中的原因,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清楚的纪载:“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在汉代时,苏秦的事迹已经真假莫辨了。自战国以来,涌出许多纵横家的著作,这些著作把诸多纵横家的言论、事迹套在苏秦身上,甚至是杜撰的、子乌虚有的事,使这位大师身上笼罩着神秘的光环。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古代中国人一直擅长制造这样的伪书,借名人炒作以扩大知名度与可信度,譬如古代很多医书就称伪称黄帝所作。
  考察《史记》与《战国策》中所记述的苏秦言论,很多地方的记述与苏秦生活的时代背景对不上号,那么这些长篇言论殆可称为“伪论”。这或许是后人在苏秦原话基础上窜改、扩充,也可能完完全全就是杜撰出来的作品。要辨别苏秦这些言论的真伪本来就已成问题,在1973年马王堆汉墓中,又出土纵横家的帛书,被称为《战国纵横家书》,其中有不少苏秦的篇幅。这个新发现的史料不仅未能使揭示苏秦的庐山真面目,反倒使他的生平更为混乱。《战国纵横家书》中的新史料,究竟是更贴近真相的记录呢,或者仍是一份伪书呢?这个不好断定。但我倾向于认为《战国纵横家书》对苏秦的纪载仍是牵强附会之谈,这些“新发现”的资料,或许是当年司马迁弃而不用的。
  要揭开苏秦神秘的真面目,或许还要更多史料的支持。我们还是先收起这些话题,直接进入苏秦的故事吧。由于对苏秦生平,史界有许多争议,笔者的原则是,多数采用司马迁的《苏秦列传》,但对列传中严重与背景不符合的言论做谨慎性的处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0: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第十九章 苏秦列传(1)




  《史记》有先秦人物列传二十八篇,其中苏秦与张仪各占一篇,可见此二人的重要性。据司马迁所记,苏秦是东周洛阳人(周王室被分裂为东周、西周两部分,洛阳属东周),其家族以经商为业,然而他对经商毫无兴趣,对雄辩学十分热衷。年轻时他曾东游齐国,拜鬼谷子为师,学习纵横之术。与他同门受业的,还有一个有名的人,便是后来与之齐名的张仪。苏秦才华横溢,出类拔萃,但他认为自己的才华不及师弟张仪。
  完成学业之后,苏秦带着一腔热情,游走诸国。然而他早年的说客生涯并不如意,攀不上贵人相助,四处碰壁,混了几年也没混出个人样。无可奈何之下,他回到洛阳家中,归来时两手空空,身无分文。本来想为家里人赢得一个未来,衣锦还乡,不想却如此寒酸地回来,免不了遭致家人的轻视,且不说家里的哥哥嫂嫂、弟弟妹妹,就是妻子小妾都对自己使白眼。他们没好气地说:“咱周人的习俗是治理产业,致力工商,挣取百分二十的利润。现在你不好好做生意,却偏偏去卖弄什么口舌,如今穷困潦倒,活该!”
  这些话象针一样刺进苏秦心里,他十分痛苦。人争一口气,他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一定会让你们刮目相看的。他总结了这些年混得不好的原因,认为是自己学业未精,看来还得先闭门苦读。于是他也不理会亲戚朋友的冷嘲热讽,关起门来读书,把家里的藏书又读了几遍,还是没有什么收获。他心里暗想:“天下士人埋头读书者太多了,但都无法取得荣华富贵,看来多读并不见得有用。”与其读得多,不如读得精,于是他四处搜掠奇书。这是周天子的地盘,其他没有,书倒不少,一个偶然的机会,苏秦找到一本《阴符》。他花了一年的时间潜心研究该书,收获很大,自以为得到揣测君王心意的秘术了,便自言自语道:“此可以游说当世之君矣。”由此可见,苏秦虽然出自鬼谷门下,但鬼谷子也只是把他带入纵横家之门,至于实践修行,那还得看个人的本领。
  闭关一年后,苏秦重出江湖。
  这次他自信心高涨,前途光明,但道路依然曲折。
  近水楼台先得月,苏秦先去游说周显王。周天子的地盘就那么几个破城,大家住久了相互都很熟悉。对于苏秦这个人,朝中一些大臣也听说过,便对周天子说,他就是个破落户,连家里兄弟嫂子都取笑他呢,这种人还要来这里忽悠天子,那可不行。
  苏秦在自家门口碰了个大钉子,但他并不灰心,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举目四望,天下诸侯中,秦国吸引外来人才最为积极。这时正是商鞅变法时期,秦国国力日益强大,行,就到秦国去碰碰运气吧。

  可是人的运气有时就是很差。当苏秦到了秦国时,正好秦孝公死了,变法的灵魂人物商鞅被五马分尸,此时秦国正人心惶惶,他来得不是时候。苏秦好不容易见着了秦惠王,对他忽悠了一番,讲了“吞并天下”的梦想。可是此时的秦惠王对外国说客有一种警惕心,对这位新君来说,最重要的事不是吞并天下,而是巩固自己的权力。故而他对苏秦的游说无动于衷,推辞说:“秦国羽翼未丰,不能振翅高飞,文化政治的条理尚不显著,不可以兼并天下。”苏秦未能摸准君王的心事,游说以失败而告终。
  对于纵横家或游说之士来说,脸皮一定要厚,倘若脸皮太薄,就很容易在挫折面前知难而退了。苏秦沉潜这些年,练就一张过硬的、过厚的脸皮,不以失败为耻,失败本身并不耻,被失败打倒才是可耻的。
  秦惠王不用他,他便东行到了赵国。此时赵国的君主是赵肃侯,国家政事主要是他的弟弟奉阳君在主持。奉阳君不知与苏秦有什么过节,反正横竖看他不顺眼,处处与他为难。苏秦觉得在这里没什么希望,便离开赵国,前往燕国。
  遭遇一连串的冷遇后,在燕国他能否时来运转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0: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第十九章 苏秦列传(3)




  在所谓的战国七雄中,燕国最弱,此时燕国的君主是燕文侯。纵横家是没有政治准则的,遇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到哪个国家去混,就要说对这个国家有利的话。苏秦在秦国时就说要吞并天下,到燕国当然得说其他了。可是燕国这个国家比较特别,由于其地理位置最北,而且历来又是被冷落的地区,故而在天下纷争的背景下,燕国相对来说倒是比较安定和平。
  要如何打动燕文侯呢?
  苏秦拜见燕文侯,对他说:“天下汹汹,要说百姓安乐,社会太平,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上燕国了。燕国没有军队覆灭、将领被斩杀的事情,君上知道为什么吗?”
  燕文侯一听,有兴趣了,你倒说说是为什么呢?
  “燕国不受战国之灾,完全是因为南面有赵国作为屏障。”苏秦分析说,“赵国与秦国打个五次战,其中秦国赢了两次,赵国赢了三次。秦国与赵国都遭受损失,而燕国却得以免遭战祸,这都是因为有一个完整的赵国。秦国倘若要进攻燕国,就得长途跋涉数千里,就算得了燕都,也没法镇守。而赵国倘若要攻打燕国,只需要十天就可以集结数十万的大军,用四五天就可以攻到都城之下。因此秦国攻打燕国,是在千里之外作战,而赵国攻打燕国,却是在百里之内作战。因此君上应当与赵国亲善合纵,那么燕国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在这里,苏秦提出了“合纵”的战略,这成为战国时代最重要的外交策略之一。为什么后世一谈纵横术,就必谈苏秦,原因也正是在这里。是他把合纵作为弱国抵抗强国的有力武器,从这点来看,该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令战国时代的外交战术跃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也是后世纵横家极力神化苏秦的原因所在。

  燕文侯十分同意苏秦所说的,他答复说:“您说的很好。燕是一个弱国,西部靠近赵国、南面靠近齐国,齐、赵均为强国。您如果有办法通过合纵手段来保障燕国的安全,我愿意让你坐上国相的位置。”
  这对苏秦可是一个绝佳的良机啊,他当然不愿错过,于是便自靠奋勇前往赵国,谋求燕、赵两国合纵。这次出行,苏秦已经不是一副穷酸打扮了,燕文侯给他提供了车马与金帛,倒是威风八面呢。这人一旦运气顺起来,做事情也容易了,赵相国奉阳君在这个时候死了,对苏秦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战国策》中详细纪录了苏秦游说赵肃侯的长篇说辞,主要内容是强调东方六国应该联合起来,一致对付秦国。《史记》基本沿用《战国策》的文字,可是这篇说辞却是伪造的,不仅在细节上有诸多错误,而且整个宏观形势的论述也是错误的,很明显是战国后期纵横家所伪造。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要确定苏秦由燕入赵的时间。此时正是燕文侯在位时,燕文侯是在公元前333年去世的,可以肯定,苏秦入赵的时间是在公元前333年之前。此时正是秦惠王上台后不久,秦国尽管已经展现超级强国的风范,但对其他诸侯国并未取得压倒性的优势,甚至都还没有完全收复河西(河西是在公元前330年才全部收复)。
  可是《史记》中苏秦游说赵肃侯的长篇大论中,却称六国“今见破于秦,西面而事之,见臣于秦”,这显然与当时天下大势不合;文中还称“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这更与实际不符了,此时的赵国,不仅实力弱于齐、楚,甚至可能比韩国还弱。赵国成为东方六国中的最强者,是战国末期的事。文中伪造的痕迹是很多的,比如说苏秦称赵肃侯为“大王”,这又是明显的错误,此时的赵国尚未称王。
  很明显,这篇说辞并非出自苏秦之口,很可能是战国后期纵横家在苏秦原话的基础上乱加窜改,甚至可能是完全杜撰的。从文章来说,气势排山倒海,论述雄辩有力,固然是好文章,只是史料变得真伪莫辨了。

[ 本帖最后由 宝宝寒 于 2012-11-1 11:01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第十九章 苏秦列传(4)



  从当时形势而论,此篇文章中有一段或许是苏秦的原话,大意如下:“赵国的土地方圆二千余里,军队数十万人,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数年之用。赵国周边西有常山,南有黄河漳水,东有清河,北有燕国。燕国只是一个弱国,不值得担心。秦国不敢举兵伐赵,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害怕韩国、魏国从背后暗算。这么看来,韩国与魏国是赵国在南面的屏障。可是韩、魏两国却没有名山大川之险,秦国攻伐这两个国家,可以采用蚕食政策,一直逼近到两国的首都。韩、魏两国倘若无法抵挡秦国的进攻,只能俯首称臣。秦国没有韩、魏两国的掣肘,则赵国必定要大祸临头了,这也是臣所担心的事啊。”
  据《史记》记载中,苏秦建议赵肃侯与其他五国合纵,联合抵制秦国。对此,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当是时,东方六国固绝无合纵摈秦之必需,亦绝无合纵摈秦之可能。即据《史记》各‘世家’、‘年表’所记,亦绝无六国合纵摈秦之痕迹。”钱穆的观点是,当时秦国并非最强的,齐国可能比秦国更强,东方六国怎么会去搞合纵抗秦这种事呢?
  不过我认为苏秦提出六国合纵的主张,是有可能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秦国已经威胁到东方六国的生存,而是对东方诸侯来说,秦国终究是个异类。在商鞅变法之前,中原诸侯绝对是瞧不起秦国的,这令秦孝公耿耿于怀。商鞅变法虽然大量引入中原文化与人才,但时日尚短,难以彻底改变大家的成见。在这种情况下,苏秦提出六国合纵以压制秦国,是有可能的。
  虽然我们不能还原苏秦游说赵肃侯的原话,但很显然赵肃侯对苏秦的见解十分赞赏,拜谢道:“寡人年少,立国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也。今上客有意存天下,安诸侯,寡人敬以国从。”“敬以国从”,实际上就是拜苏秦为赵相。

  据《史记》所记,苏秦游说韩、魏、齐、楚四国,最后六国合纵成功,他理所当然地当上纵约长,佩六国相印,然后“秦国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虽然《史记》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司马迁,但我们不要忘了,在汉代时,苏秦的事迹已经是真假难辨了,再加上战国时代史料太混乱了,故而司马迁也难把这段史事梳理清楚。
  在后世史学家的努力下,以及陆续出土的先秦资料相印证,大抵可以断定《史记》及《战国策》中所记苏秦游说四国(韩、魏、齐、楚)为虚假的故事。可以随便说出许多谬误之处,比如苏秦游说韩宣惠王就是大错误,这时韩国君主是韩昭侯;苏秦游说齐宣王、魏襄王的说法也有错误,此时齐国君主是齐威王,而魏国是魏惠王。苏秦游说齐王时称齐国“今乃西面事秦”,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齐国率先称王,而此时的秦国都还未称王呢!
  考诸当时史事,并无六国合纵的故事,后人为把纵横之道鼓吹得神乎其技,不惜胡乱杜撰苏秦合纵六国之事。这种窜改的历史已经毫无真实可言,只能当作小说来看了,而神秘的苏秦就是这样被后人改造为一个神话般的人物了。

  苏秦佩六国相印是假,但佩赵国相印则可能是真的。
  经过一番挫折后,他总算改变了人生的际遇,实现了“出人头地”的梦想。有一回他行经洛阳,其车骑辎重排了一长队,这个架式把周显王给震慑住了。他赶紧派人为苏秦开道,并指定高官在洛阳效外迎接。苏秦的兄弟嫂子见到他时,不敢抬头看,低着头弯着腰伺侯他吃饭。苏秦笑着对自己的嫂子说:“为什么以前对我那么傲慢,现在却这样恭恭敬敬呢?”嫂子弯着腰趴在地上,脸都快贴到地面了,诚惶诚恐地说:“因为我看到小叔子您现在位高权重,财物很多。”
  这真是大实在话。苏秦听了后喟然叹道:“同样是一个人,富贵的时候都敬畏我,贫贱时就轻视我。亲戚尚且如此,何况别人呢?要是当年我在洛阳郊外有两顷良田,又怎么能有今天的地位呢?”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啊。苏秦洞悉人性的弱点,但他本人却颇有义气,早年时曾经对他有过帮助的朋友,他都一一给予回报。譬如说,有一位朋友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借给他一百钱,苏秦后来以一百金偿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1: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第十九章 苏秦列传(5)

  如我们在前文所说,苏秦实现“六国合纵”之事肯定 是有假,但他对赵国有功却是真。苏秦任赵相时, 担心秦国发兵攻打赵国,一旦这种事发生,赵肃侯 肯定要迁怒于他,到时恐怕相位是保不住的。要怎 么办呢?苏秦想了一个主意。倘若能在秦国高层安 插一个间谍,左右秦国政府的政策,那岂不是就可 以避免兵灾么?可是要安插这么一个人谈何容易, 就连苏秦自己在秦国都碰了一鼻子灰呢。可是苏秦 相信有一个人可以做得到,凭那人的本事,捞得秦 国宰相也不足为怪,于是他开始精心设下的一个 局,一步一步地把这个人引向秦国。 这个人的本领,一定是在苏秦之上,他是谁呢? 正是苏秦的同窗好友张仪。 苏秦是如何帮助张仪同学挤身秦国政坛,这个故事 且留到后文再说。尽管他费尽心思实现了自己的计 划,可是计划却赶不上变化。他一直担心赵国遭到 秦国的进攻,可事实上秦国人没有来,倒是齐国与 魏国人来了。 公元前334年,齐、魏“徐州相王”,不久两国联合 进攻赵国。为了防备齐国与魏国,赵肃侯被迫耗费 巨大的人力物力修筑长城防线。这条长城防线筑于 公元前333年,位于漳水、滏水之间,又称为“南长 城”。由于苏秦未能使赵国免于兵灾,赵肃侯对他开 始冷落了。 苏秦发现赵肃侯对自己失去信心了,地位迟早不 保,与其等着被削相位,不如及早准备后路。要到 哪去呢?苏秦心里想,改变自己生平际遇的人是燕 文侯,对他有知遇之恩,现在赵国呆不下去了,还 是前去投奔燕国吧。 于是他向赵肃侯提出请求,自告奋勇出使燕国,理 由是要与燕国联合,共同对付齐国。其实他只是为 自己选择一条退路。他的请求得到批准,于是便离 开赵国,重返燕国。可是事情又不凑巧,苏秦到燕 国时,燕文侯正好去世了。

  在此之前,燕国由于僻处北方,在战国诸雄中默默 无闻,国家倒是比较清静。可是随着齐国的崛起, 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了。 燕文侯去世后,太子继位,是为燕易王。齐国趁燕 国权力接交之际,发动战争,一举攻陷燕国十座城 邑。在燕易王看来,苏秦简直就是个瘟神。他到赵 国,齐魏就攻打赵国;他到了燕国,齐国就攻打燕 国。于是燕易王没好气地对苏秦说:“以前先生到燕 国时,先君文侯资助您去赵国游说赵侯,同时与诸 侯合纵。现在齐国先攻打赵国,后又攻到燕国,这 就是您说的合纵吗?如今赵、燕两国都成天下人的 笑柄了。不知先生有没有办法替燕国收复被占领的 十座城邑呢?” 这一番话,把苏秦说得脸上一阵白一阵红。幸亏他 毕竟是见过世面的纵横家,脸皮之厚非常人所及, 自然不可能因为羞愧掩面而逃。他强做镇定,装作 自信心满满的样子,对燕易王说:“我一定会把君上 的失地收回来的。” 怎么收回来呢?当然不是亲自带着兵杀向齐国了, 纵横家最厉害的还是嘴皮子。苏秦于是又踏上行 程,前往齐国。一路上苏秦想着各种方法,要说服 齐威王放弃所占领的十座城池,这简直是不可能的 任务,要从哪儿找到突破口呢?此时天下最强的国 家,除了齐国之外,便是秦国,而燕易王的夫人便 是秦惠王的女儿,苏秦的思路渐渐明晰起来了。 到了齐国后,苏秦见了齐威王,便说道:“燕国虽然 弱小,但燕侯是秦侯的小女婿。大王您进攻燕国, 得了十座城池,却不得不因此长期与秦国为敌,这 确实是不聪明啊。倘若弱小的燕国充当先锋,强大 的秦国在后面作靠山,天下精兵云集齐国,这对您 不利呀。” 齐威王脸色一变,对苏秦说:“那你说说要怎么 办?” 苏秦在忽悠上还是有一套本领,他说道:“自古以来 善于做事的人,能转祸为福,转败为胜。倘若您归 还燕国十座城池,燕国一定十分高兴。而秦侯得知 齐国看在他的面子上归还十座城池,势必也十分高 兴。这就是抛弃仇敌立场而得到牢靠的朋友,燕国 与秦国还不得都感激齐国的么?到时大王可以号令 天下,谁敢不听从呢?” 根据后世纵横家的说法,在苏秦的忽悠下,齐王终 于把十城交还给燕国。齐国归还燕国十城是事实, 可是如果仅仅因为苏秦说的这几句话,那未免不太 可信。齐威王是战国一代雄君,在中原诸侯率先称 王,能是那么好糊弄的吗?我认为齐威王放弃十城 的原因,是因为他刚刚称王,就违背“不伐有丧之 国”的外交传统,有损东方老大的威名。现在既然苏 秦前来游说,齐王便顺水推舟,把十城归还燕国, 以平息国际议论。 不管怎么说,苏秦算是不辱使命,鬼使神差地从齐 国人手中讨回了十座城池。在外交场上,他赢了一 场胜利,但回到燕国后,却不得不面对另一场战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1: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第十九章 苏秦列传(6)





  苏秦从齐国回到燕国后,他非但没有赢来一片喝彩,还差点被别人的暗箭袖中。有人在燕易王面前诋毁苏秦说:“苏秦就是一个左右摇摆、卖国求荣、反反复复的小人罢了,肯定要作乱的。”燕易王本来就苏秦就有意见,现在更加觉得此人很滑头,既不忠厚,又不老实,靠不住,便不肯授予他官职。
  可苏秦并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他要反击,便对燕易王说:“我为主上讨回了十座城邑,但是如今却有人中伤我,说我是是个反反复复的小人。那我问问君上,倘若今天有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的人前来辅佐您,您觉得怎么样呢?”
  燕易王愣头愣脑答道:“那寡人求之不得啊。”
  其实苏秦早就布下一个陷阱了,他开始反击:“孝如曾参的人,不肯离开父母亲在外面住上一晚,请问这样的人,如何能让他远离父母来服侍主上呢?廉若伯夷的人,有义气,不愿做周王的臣子,宁可饿死在首阳山。人都饿死了,还能期望他前来辅佐您吗?信若尾生的人,跟人家约好桥下相会,可是人家没来,他等到大水来了也不离开,抱住桥柱淹死了。象尾生这样的人,您能期望他千里迢迢去说退齐国强大的军队吗?所以说,不能只以忠厚老实来衡量一个人,况且我也不是一个反反复复、没有原则的人。我把老母亲安置在东周老家,跑到这里为燕国效力,这是曾参等人做不到的。”
  听了这些话后,燕易王也觉得有道理,便厚待苏秦,重新授予他官职。
  这样,苏秦在燕国便呆了十几年,他在这里如鱼得水。在此之前,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最为低调,这主要是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七国中,它的位置最北,在当时中国人眼中,也是属于蛮荒地带,因而各国对燕的兴趣不大,燕国也成为一块相对和平的乐土。由于苏秦推行“合纵”战略,使得燕国与其他诸侯国的往来趋于增多,在国际舞台上开始活跃起来。

  可是苏秦也玩得过火了,他竟然与燕易王的母亲勾搭上了。燕易王的母亲就是燕文侯夫人,《史记》称她“与苏秦私通”,按这个写法,文侯夫人倒是主动的,但显然苏秦没有拒绝。这件事,燕易王是知道的,但他不但没有生气,反倒待苏秦更加优厚,这或许从另一个方面证明燕文侯夫人是主动勾搭苏秦的。燕易王显然不想败母亲的兴,但苏秦却如芒在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担心哪一天燕易王翻脸不认人,到时自己的命就得搭进去。
  不行,得想办法离开燕国。
  要去哪呢?如果要避开燕易王的魔爪,那最好的去处当然是齐国了。当时齐国是东方最强大的国家,只要跑到齐国,燕易王就是想杀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于是苏秦便对燕易王提出来:“我呆在这里对燕国没有什么好处,不如让我到齐国去,我有办法让燕国获得好处。”燕易王同意了。
  要怎么博取齐威王的信任呢?
  苏秦设了一条计,为了假戏做得逼真,他装作得罪了燕易王的样子,而燕易王则做出要抓捕苏秦的架式。这样,苏秦潜逃到齐国便理由充足了。齐威王本来就不是个气量狭小之人,他认为苏秦是个人才,便任用他为客卿。苏秦就这样在齐国呆下来了,但他心里实际上还是想为燕国做点事,因此他的身份实际上燕国的间谍。
  过了段时间,齐威王病逝,齐宣王即位(这是在公元前320年,《史记》误记为齐宣王病逝,齐湣王继位)。苏秦乘机建议齐宣王厚葬威王,并且扩建宫殿、花苑以彰显国力强盛,其目的是为了劳民伤财,削弱齐国的力量。作为一名间谍,苏秦表现还是可圈可点,不过他为人嚣张,不知收敛,这也得罪了许多人。
  当时齐国有一些官员看到苏秦受到齐王的重用与信任,心里十分不舒服,便派一名刺客前往行刺。苏秦被刺客刺中,但没有刺死,他忍住巨痛逃走了。齐宣王得知苏秦遇刺,雷霆震怒,下令全城戒严,搜寻刺客,可是搜遍全城,一无所获。
  苏秦挨的这一刀是致命伤,伤口很快恶化,生命垂危,无法救活了。齐宣王亲自来探望他,苏秦忍痛说了最后的话:“我要是死了,您就把我的尸体车裂示众,对外宣布‘苏秦是燕国的间谍’,这样谋害我的人一定会出现的。”这样安排身后事显得很另类。对一般人来说,即便身前不得好死,也希望死后遗体能安息。可是苏秦却不想这样失败,他要像吴起那样,即便死了,也要报仇,所以不惜让自己的尸体被大卸成六块。
  有没有用呢?
  有。
  齐宣王也想抓到凶手,于是便用苏秦的办法,把尸体给车裂了。这时刺客听说苏秦是燕国的间谍,还自以为立了大功哩,便跑出来抛头露面,结果被齐宣王逮了个正着,最后刺客及背后的主谋都被处死。只是这种残酷的报仇手段,连燕国人都直摇头地说道:“齐国为苏先生报仇,做得太过分了。”

  苏秦死了,可是他的神话才刚刚开始。
  其实纵观苏秦一生,固然有精彩的励志故事,从一文不名的穷书生到呼风唤雨的政坛人物,确有可圈点之处。但他其实并没有做出什么伟大的事业,他的“伟大事业”都是后人杜撰出来的,说他是六国合纵的主谋,还佩六国相印,以致于秦国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可惜的是,这些事多是子乌虚有,宋代学者黄震便指出:“乃游士夸谈,本无其事”。近代学者钱穆也说:“其有关于战国史实之大,而不可不辨者,莫踰于苏秦连六国从亲一事。盖其事多亦起苏秦死后而附会之也。”
  那么为什么要把这些无中生有的事情附会在苏秦身上呢?我想,这主要是出于平衡连横与合纵两大谋略的需要。纵横家的看家本领,一为连横,一为合纵。事实上秦国实施的连横战略是极其有效的,而东方诸侯也确实有过合纵主张,但效果却差强人意。为了平衡纵横家的两大看家法术,后世纵横家也要杜撰出一个所谓的合纵高手,结果就套到苏秦身上,遂使他成为神话般的人物。
  倘若苏秦从坟墓中爬出来,他也认不得书上那个无所不能的“苏秦”了。对后世“纵横家”来说,他们不在乎这个“苏秦”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要他的故事能激励自己就行。在苏秦身上,实际上寄托了纵横术士们的梦想,能从社会底层奋斗到权力高层,冲破身世、贫穷的种种束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这大概就是苏秦得以显名身后的原因罢。
  如果要说苏秦的贡献,那就是他提出“合纵”的主张,这个外交新思维在战国时代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真正把东方诸侯合纵运动推向高潮的人,并不是苏秦,而是公孙衍(犀首)。与此同时,与“合纵”对抗的“连横”战略也横空而出,在秦国主持连横运动的人,则是张仪。在没有刀光血影的外交舞台上,纵横家们粉墨登场,奉献出一幕幕精彩的大戏。其中最精彩的对阵,当然是张仪与公孙衍的交锋。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位大师级纵横家的故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2: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第二十章 智者的战场(1)




  张仪早年与苏秦一样遭遇过许多挫折,坎坷似乎是纵横家成长道路上必须修炼的课程,唯有坎坷,才能完全挖掘出自己的潜力。
  据《史记》所载,张仪是魏国人,与苏秦是同门师兄弟,他的年龄可能比苏秦要小。在求学期间,他的聪明才智就让苏秦自叹弗如,他才思敏捷,巧舌如簧,天生就是一块纵横家的料。不过刚出道那会,他与苏秦一样,四处碰壁,狼狈不堪。
  从鬼谷子那儿学成归来后,张仪自以为可以行走天下了,便开始了他的游说生涯。可是不知是什么原因,他在自己的国家并没有得到赏识。此时魏国正是魏惠王统治时期,也是魏国由盛转衰的一个过渡期。魏国之衰从人才的流动也可看出一斑,商鞅、公孙衍、张仪等人都是由魏入秦,在魏国默默无闻,到了秦国反倒光芒四射,这说明魏惠王在吸纳人才上表现很差。
  张仪家里很穷,可是他不甘心过小日子,不想种地或者打工,他自认为凭借自己非凡的口才,一定可以出人头地的。于是他来到了楚国,很快成为楚相国府里的门客,正当他以为可以平步青云时,不想却发生了一件事。一回,他与相国(令尹)一同喝酒,喝完酒后,相府丢失了一块玉璧,于是大家便怀疑是张仪偷的。相府的门人对相爷说:“张仪这小子家里贫穷,品行不好,一定是他偷了您的玉璧。”大家一听,纷纷表示赞成,找个替罪羊多省事啊,于是把攻击矛头都对准了张仪。
  就这样,张仪被抓起来,严刑拷打,遭鞭苔数百下,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他咬紧牙关,死不承认。他也想过有可能被活活打死,多数人挨不住打就屈打成招了,可是他决不,因为他就算招了,也交不出玉璧。如果他承认自己是小偷,那政治前途就此画上一个句号了。所以张仪横下一条心,哪怕被打死,也不能承认这个罪名。宰相府的人尽管严刑逼供,可是毕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张仪就是小偷,最后也只能把半死不活的他给释放了。
  体无完肤的张仪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很心疼地说:“唉,夫君您要是不读书,不学游说之术,怎么会蒙受这等冤曲与耻辱啊。”
  张仪张大嘴巴,对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看着夫君那可爱的样子,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
  “这就够了。”张仪乐呵呵地说。
  这就是一个成功者所具备的乐观心态,而心态将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信心将成就一个人的未来。

  楚国是呆不下去了,要去哪呢?
  张仪正在苦思冥想之际,有人跑来给他指明了一条路,来人对他说:“您不是跟苏秦是同学吗?现在他在赵国当大官了,您怎么不去投奔他呢?”张仪一听,一拍大腿,对啊,他已听说苏秦在赵国挂了相印,如今自己这么落魄,去找老同学准没错。于是他打点行装,动身前往赵国。
  其实这位“指路者”正是苏秦派来的。苏秦的目的就是要把张仪引到赵国,因为他有一个大计划。可是张仪对此一无所知,他兴致冲冲地到了赵国后,马上前往苏秦的府邸,到了大门口,他递上名片,求见苏秦。可是苏秦早已暗中交待了府里的下人,既要留下张仪住几天,又不要引见给自己。这样,张仪在苏秦府中呆了几天,心急如焚,心里颇怪自己的老同学,怎么这人一富贵,就完全没有同窗之谊了呢?
  几天后,终于有人来通报,可以见苏秦了。张仪心想,老同学总算还没忘了我呢。可是他哪知道,很快他就要被羞辱一番了。张仪进到内堂,只见苏秦高高坐在堂上,见到他进来,也没吭声,只是用手略示意一下,下人便引张仪坐在下堂,离苏秦远远的,只能抬头仰望自己的同学。显然,苏秦故意坐得高高的,保持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接下来,苏秦要关照老同学一下,他让人端上些食物赐给张仪。张仪一瞧,都是些下人们吃的菜肴,心里颇为不痛快。不想此时苏秦又奚落他道:“老同学哪,凭着你的才能,竟然穷困潦倒到这个地步,我真为你感到羞耻啊。当然了,我可以在赵侯面前举荐你一下,让你富贵,只是你不值得我这样做呢。”
  张仪来的时候,本想着沾沾老同学的光,总能捞点好处,没想到吃下等食物,还要挨骂蒙羞,他不禁怒气冲冲。可是苏秦才不管他呢,等他吃完后,就象打发下人一样,把他打发走了。这下子张仪的自尊心遭到了空前打击,他走出苏秦府邸大门,恨恨地想:苏秦,你别得意,我以后得给你苦头吃才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2: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第二十章 智者的战场(2)



  此时的张仪自己一文不名,怎么报复呢?显然,如果他不能象苏秦那样,挂上某国的相印,那报复就是一句空话了。那要到哪一国呢?赵国最怕的国家是哪个呢?很显然是正在崛起中的秦国。那好,我就到秦国去吧。张仪下了决心,动身前往秦国。
  只是张仪未尝想到,他是苏秦大计划中的一枚棋子。张仪离开后,苏秦这才对一位门客说出实情:“张仪是天下奇才,我都比不上他。如今我侥幸被赵国任用,赵国最大的敌人就秦国,而能够掌握秦国大权的人,只有张仪。只是张仪还没有时来运转,他现在穷困潦倒,很难有机会接近秦国君主。我怕他会贪图小利,以致于浪费成就大功业的机会,所以故意羞辱他,就是为了激发他的斗志。如今他动身前往秦国了,一路上会遇到许多麻烦,您帮我在路上照应他。”
  说完后,苏秦给了这位门客一包金币,并配了一辆马车,让他跟踪张仪,暗中相助。门客依苏秦的意思,有意接近张仪,与他住同一个宿舍,张仪缺什么,他就给什么。张仪还以为遇到好心人,内心十分感激。到了咸阳城后,门客又拿着金币四处打点,使得张仪有机会见到了秦惠王。

  关于张仪入秦的时间,据史料所记,是他相秦前两年。张仪在秦国为相的时间是秦惠王十年,即公元前328年,以此推算则他入秦的时间是秦惠王八年,即公元前330年。可是这个时间与《苏秦列传》中的时间相矛盾,据《苏秦列传》,苏秦离开赵国的时间是公元前333年,即秦惠王五年,那么他以赵相的身份暗中相助张仪的时间则不当晚于此。因此笔者判定张仪入秦的时间应该是在秦惠王五年之前,即公元前333年之前。
  秦惠王刚上台时,消灭商鞅的势力,为自己清除了一大内患。刚开始秦惠王对国外的说客有一种排斥心理,故而当时刚到秦国的苏秦游说不成反碰一鼻子灰。可是很快这位明智的君王发现秦国之所以蒸蒸日上,靠的完全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冒险分子,于是他便抛弃成见,任用魏国人公孙衍为大良造,这使秦国避免了闭关锁国的命运。张仪就是在这个时侯来到秦国,靠着苏秦暗中相助,他顺利见到秦惠王,并向他大谈远交近攻的连横战略。秦惠王听后十分感兴趣,于是重用张仪。从此之后,张仪在秦国政坛崛起,平步青云。
  此时苏秦派来的门客见张仪已经在秦国站稳脚跟了,便前来告辞,对他说自己就要离开秦国了。张仪一听急了,脱口说道:“我是靠着您才有今天的地位,正想要报答您呢,您为什么要离开呢?”
  门客微微笑道:“事到如今,我也跟您说实话吧。了解您的人不是我,而是苏秦先生。苏先生担心秦国将攻打赵国,他认为除了您之外,没有谁能掌控秦国的政权,所以一心激您到秦国,同时又派我暗中提供财物相助。现在我完成任务了,要回去向苏先生交差了。”
  张仪这下子才完全明白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他心里觉得很惭愧。自从在赵国蒙羞后,自己对苏秦一直怀恨在内,却不知道一路走来,其实都是苏秦在暗中相助。一般人以为这些纵横家都是些见风使舵的人物,没有什么准则,忘恩负义,其实不尽然。他们对待朋友倒都很热诚,苏秦也好,张仪也罢,“报恩”的心理都是很强的。听了门客的话后,张仪很激动地说:“哎!苏先生的这些做法,正是在鬼谷先生传授的学术之中呀,可是我却没能领悟,很明显我的水平不及苏先生呀。我才刚刚被任用,岂能谋取赵国呢?请您一定要代我向苏先生表示深深的谢意。苏先生在位执政时,我哪里敢说些什么,又哪里能做什么呢?”言下之下,他张仪绝对不会做对不起苏秦的事,也不会鼓吹秦惠王去攻打赵国。

  张仪想要回报苏秦,可是这时秦国最有权势人是大良造公孙衍。公孙衍也是魏人,他上台后急着要表现,便离间齐、魏两国与赵国的关系,齐、魏两国联合讨伐赵国。由于公孙衍的谋划,令苏秦在赵国失去赵肃侯的信任,被迫由赵入燕。
  可以说,公孙衍的做法令张仪十分不快。张仪知恩图报,并不想与苏秦作对,可是由于公孙衍的插手,苏秦还是遭到暗算。公孙衍也是战国时代著名的纵横家之一,虽然他的名气远远比不上苏秦、张仪,但其成就并不在两人之下。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张仪与公孙衍,同样来自魏国,同样是搞纵横术的高手,两人目的相同,都是捞得政治权力与名望,这样明争暗斗便不可避免了。但无论是心机还是才华上,张仪都要技高一筹。在之后的几年,张仪越来越得秦惠王的宠幸,而公孙衍则失去信任,越来越受秦惠王的怀疑。气急败坏的公孙衍最后索性不辞而别,他离开秦国,跑回魏国去了,魏惠王任用他为将军。
  这是张仪与公孙衍的第一次较量,在这一回合,张仪成功挤掉了公孙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2: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秦国以公孙衍叛逃为借口,大兵压境讨伐魏国。可怜的魏国已经想不到对付秦国的办法,汾阴、皮氏、焦、曲沃等城邑纷纷落入秦军之手。
  公元前328年,秦国又一次发动对魏国的战争,指挥伐魏之役的,是秦公子桑(一说公子华)与张仪。这场战争可视为秦惠王对张仪的考验,让他率军去屠杀自己的同胞。倘若用现在人的眼光来看,张仪殆可称为“魏奸”,不过当时大家都是在周王朝的天空之下,国家观念不若后来那么强。那是一个观念巨变的时代,不仅是君择臣,同时臣也择君,在张仪看来,是魏王不肯用我,我才跑到秦国效力,这是天经地义的。
  张仪不仅会耍嘴皮子,打起仗来也很卖力,指挥秦军占领蒲阳。不料在夺取蒲阳后,他竟然游说秦惠王,把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蒲阳城归还给魏国。不仅如此,还建议秦惠王派一位公子做为人质呆在魏国。
  秦惠王听得两眼发愣,这张仪肚子里究竟在想什么呢?到底是不是魏国派来秦国的奸细呢?说实话,张仪确实是在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冒险。幸好经历过商鞅变法的秦国已经有了一种包容的心态,秦国君主的肚量也着实令人佩服。张仪在秦惠王耳边悄悄说上几句,秦惠王不怀疑他了,中,就按张仪说的做吧。
  于是,蒲阳又回到魏国人手中,而且秦国还双手献上一名公子入质魏国。
  征服者居然摆出如此谦逊的姿态,这令魏惠王也有点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其实张仪是不会做亏本买卖的。还记得智者老子说过话吗:“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放出鱼饵,是为了钓到大鱼。做了好人后,张仪开始游说魏惠王:“秦国对待魏国特别好,魏国不能对秦无礼,总得有点表示吧。”
  原来退一步是要进两步。此时的魏惠王已经当了四十二年的国君,垂垂老矣,这位魏国统治者在他漫长的统治生涯中。几乎都在打仗,魏国与七雄中的其他六个国家都打过,而且魏国是越打越弱,西线被秦国打得抬不起头,东线更是遭到齐国两次沉重的打击。此时的魏惠王早已没有斗志与热情,只是对虚名倒还看得很重。
  秦国的态度突然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令魏惠王真的很惊讶甚至是欣喜,至少让他面子上过得去。而张仪就是揣准了魏惠王的心理,保全他的面子,准能捞到好处。果不其然,为了报答秦国的“恩惠”,魏惠王大笔一挥,把上郡十五座城池割给秦国。当然,秦国的谋略也很高,作为交换,秦惠王又归还焦地与曲沃给魏国。这样,魏惠王更有了面子,可是秦国人只是在偷笑,因为他们是用魏国的城邑来交换魏国的城邑,自己却分文未付呢!
  张仪证明了自己在外交上的非凡本领,更重要的是证明了对秦国的忠心。秦惠王也不是一个吝啬的君王,他把相国的帽子戴在张仪的头上。秦国以前是不设相位的,最高职位是大良造,秦设相国,始自张仪。
  这样,这位曾在楚国被当作小偷、曾在赵国被苏秦故意羞辱的底层人士,终于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成为时代的传奇人物。他与苏秦都是从下层奋斗上来的成功者,战国时代贵族政治的解体,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底层人士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奋斗而挤身高层,可以说,这是一个梦想飞扬的时代。

  魏国并不是秦国鲸吞蚕食的惟一对象。
  张仪相秦后,他急着要有所表现,便对赵国发动一场战争。在苏秦相赵时,故意暗中协助张仪,就是希望张仪若能掌握秦国的大权,可以避免秦赵战争。为此,张仪也尝许下诺言,只要苏秦还在位,他决不会发动对赵国的进攻。不过此时由于苏秦已经离开赵国了,张仪也就没必要遵守自己的诺言。秦国军队果然骁悍,又一次大败赵军,杀死赵国将领赵疵,攻取蔺地与离石。
  秦国在与三晋的战争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此时天下格局已经趋于明朗化,东齐西秦为两大超级强国,而夹在齐、秦之间的韩、魏、赵三国局势不容乐观。这是秦国扩张的最好机会,张仪祭出了“连横”的法宝,远交近攻,在外交上积极拉拢齐国与楚国,打击魏、赵、韩三个邻国。
  公元前324年,张仪与齐国、楚国的大臣会晤于啮桑(江苏沛县西南)。倘若秦、齐、楚三国保持一种默契,那么三晋(魏、韩、赵)将陷入西、东、南三面的环形包围圈之中,在地理上居于被动挨打的不利位置。怎么办呢?必须与合纵战略来打破秦国主导的连横战略。于是在这一年,发生了“五国相王”的故事,魏、韩、赵、燕、中山五个国家联合起来,互相承认对方的王号。根据史书所记,“五国相王”背后的主导人物是魏国的公孙衍,这位以前担任秦国大良造的纵横家能量不小,到了魏国之后依然能够翻江倒海。
  当张仪与齐、楚达成默契后,从啮桑返回秦国,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他竟然被秦惠王免去相国之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1: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关于张仪被罢免的原因,史书上只字未提,这不禁令人心生疑问。是因为公孙衍主导的“五国相王”合纵战略打破了秦国的连横战略,从而导致张仪被免职吗?可是种种迹象表明张仪被“罢官”的背后绝非那么简单。这实际上是秦惠王与张仪合作演出的双簧戏,张仪自告奋勇充当冤大头,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返回魏国的理由。而他返回魏国,则是觊觎魏国的相位。
  倘若换成在后世,张仪作为“魏奸”回到魏国,就算不被处死,至少也要被打入冷宫。但我们不要忘了,战国乃是特殊的时代,特殊之处在于各个国家对人才的宽容政策。当时每个国家在吸引人才上一般不会考虑这个人是否曾经为敌国效力过,而游走诸国的政客们一般也有职业精神,即一旦效力哪个国家,便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才能。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算盘,有些人则利用这种混水摸鱼的机会暗地里充当间谍,苏秦从燕国到齐国时抱着这样的目的,而张仪从秦国到魏国,也同样如此,暗地里充当秦国的间谍。
  种种迹象表明,张仪离开秦国绝非个人的选择,而是秦国的阴谋。说白了,秦惠王要在魏国高层安插一名自己的心腹。那么魏惠王凭什么会信任张仪,甚至将相位拱手相送呢?这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张仪从秦国返回魏国,给魏惠王带来了一个信息:秦国有意与魏国一起图谋韩国。
  张仪暗地里向魏惠王表示,一旦秦、魏联手,魏国进攻韩国的南阳,而秦国进攻韩国的三川,那么韩国必定抵挡不住,那时免不了要割地求降。老迈昏庸的魏惠王一边用公孙衍的建议,五国相王,大搞合纵;另一面却违背合纵精神,试图从盟友韩国那里捞到好处,这岂非自相矛盾吗?可是魏惠王在丢失了那么多土地后,真的很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补偿,因此他对张仪的建议十分赞赏,并最终任命张仪为魏国的宰相。

  张仪果然十分好本事,摇身一变,从秦国宰相变成魏国宰相。
  可是他的伎俩并没能瞒得过一个人的眼睛,这个人便是公孙衍。公孙衍是张仪最大的政敌,两人在秦国时就不合,当时公孙衍还是秦国大良造,受到张仪的排挤而最终返回魏国,担任大将。公孙衍同时是“五国相王”合纵战略的主要策划者,如今张仪的主张,便是要破坏五国合纵,把魏国拉向秦的怀抱里。不行,绝不能让张仪得逞。
  看来这两位政敌的战争还没有停止。
  公孙衍开始筹划如何把张仪从魏国宰相的位置上拉下来。张仪能忽悠魏惠王,主要是看中魏惠王的虚荣的弱点,有了弱点就容易搞定,可是他低估了公孙衍的能量。公孙衍暗地里找到了韩国执政韩公叔,向他分析张仪的阴谋,一旦魏惠王听从张仪的话联合秦国兵力侵略韩国,韩国势必要失地。公孙衍的分析合情合理,那有什么办法能避免一场战争呢?公孙衍又对韩公叔说道:“您为什么不把一些政事交给我来处理呢?如果魏王认为这是我的功劳,那他就会抛弃张仪而任用我为相国,这样对韩国也是有利的吧。”
  韩公叔陷入沉思。如果听从公孙衍,韩国固然要丧失一些主权;可是如果不听呢,那么秦国与魏国一旦联手进攻韩国,那么损失更大。两害相权取其轻,韩公叔遂答应公孙衍。收获成果的公孙衍立即向魏惠王汇报,指出魏国不必使用武力手段,仍然可以从韩国那里捞到好处,何必要听张仪的忽悠呢,与虎狼秦国同谋,肯定要吃亏的。
  老迈的魏惠王也怀疑张仪有不可告人的阴谋,在公孙衍的游说下,他又一次摇摆到了“合纵”的立场,任命公孙衍为相国,而张仪只得灰头土脸走下神坛。
  在这一回的较量中,张仪不敌公孙衍,败走麦城。
  魏惠王的喜怒无常,使得秦国“连横”计谋破产。秦惠王怒火中烧,索性出兵攻打魏国,连下曲沃、平周等地。这时的张仪在已经丢了相位,赋闲在家,秦惠王并没有忘了这位纵横大师,他悄悄派人前往魏国,给张仪送去了很礼物。作为一名职业政客,张仪还是有职业操守的,那就是吃人家的饭,得给人家回报才行。如今秦惠王对他如此优待,可是他却无以回报,张仪内心很是惭愧,便呆在魏国,一呆就是四年。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5 0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