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lack白夜

[转帖] 《春秋三百年》第三部:《问鼎天下楚庄王》--吴闲云最新作品[五霸创业史]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4-9 10:04
  • 签到天数: 80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6: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64.最快捷的大型战役:晋楚霸权争夺战

      晋军主帅荀林父派出自己的侄子荀罃,带着二十辆軘车,前去接应赵旃。
      这个荀罃,正是下军大夫荀首的宝贝儿子。这是他第一次出战。
      荀罃带的这些“軘车”,又高,又重,是一种防御型的大号战车,不怕箭射,可以用来阻止敌人的进攻,但却并不适合作战,不方便打仗,因为比较慢。
        坏就坏在了这些軘车上。
       
      再说楚庄王亲自率领左广禁卫军追杀赵旃,混乱之中,一不留神就把人追丢了,赵旃脱了衣服,裸奔而去。
      楚国人正准备悻悻而回,这时,楚将潘党突然看到远处车尘飞扬,黄沙滚滚,大惊失色,慌忙喊道:“晋国人杀过来了!晋国人杀过来了!”
      其实,这些车尘只是荀罃的軘车部队,荀林父派来接应赵旃的,并不是晋军的主力。
      因为这些軘车很重,体积庞大,又排列成一个相当宽大的一字长蛇阵,缓慢的向前移动,后面带起尘埃无数,从正面看,扬起的尘烟,就像是晋军的大部队一样。
      所以潘党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以为是晋军发起了总攻。
      楚庄王一下子紧张起来,赶紧命令部队列阵,准备开战。
      与此同时,后面楚营中的令尹孙叔敖也看到了,他也误以为是晋军发起了总攻。
      孙叔敖害怕楚庄王陷入到晋军的包围中,立刻率领三军急速驰援,他站在指挥车上大声命令道:“前进!宁可我们迫近敌人,不要让敌人迫近我们。冲啊!”
      《军志》上说:“先人有夺人之心”,就是说要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快速夺取战争的主动权。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公元前597年6月的这一天,春秋五大战之一的“邲之战”,就这样毫无预兆的爆发了。
      楚王的禁卫军,左中右三军,随战的附属兵力,地方部队,养由基的神弓队,乐伯的无退战车,潘党的重甲力士,全部的精锐,集体发威,一起冲锋,掩杀了过来。
      这边荀罃乘着軘车,没有迎着赵旃,却遇到了冲上来的楚王禁卫军将领熊负羁。
      熊负羁将荀罃团团围住。荀罃的那些軘车,又笨又重,根本不能打仗,被围困后,丝毫起不了阻击的作用,也就变成了一堆废柴,被楚军三下五除二稀里哗啦的砸了个粉碎!
      荀罃欲战不能,欲逃无路,被熊负羁赶上前来,一箭射倒在地,只好乖乖束手就擒了。
      年轻的荀罃第一次走上战场,还没来得及历练,就被楚国人抓去,做了俘虏。这一关押,就是九年!但是三十年后,他又大器晚成,当上了晋国的执政官,当然这是后话了。
      却说当时,王子婴齐的楚左军进攻士会的晋上军,王子侧的楚右军进攻赵朔的晋下军,楚庄王则亲率中军、两广,直捣晋中军荀林父的大本营。
      一时间,楚军车驰卒奔,疾速杀入晋营中来。
      没有准备的晋国士兵,顿时被楚军像剁南瓜一样的乱砍,一时鱼奔鸟散,哭爹叫娘,无法遏抑的乱奔乱窜,向后撤退。
      荀林父看着漫山遍野的楚军,向他们砍杀而来,知道大势已去,心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他万万没料到楚军这么快就发起了总攻。他还在等待和谈的人(赵旃)回来报信,他还在盘算着和谈的日期,心里还想着订盟的条款。
      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一时间,毫无准备,怎么办?
      不知所措之下,他第一次发布了大战以来最为果断的命令:“先济者有赏!”——再也没有时间等他明日再议了。
      济,就是过河的意思。兵败如山倒,已经无可挽回,所以荀林父下命令:让部队撤退,都退过黄河去,先逃过河的,就有赏。
      因此,那个有先见之明的中军大夫赵婴齐,已提前在黄河岸边摆好了渡船,他就顺利的抢先过河,没有损失,平安的回山西老家去了。
      而其他的人,那可真叫一个惨啊!
      狼狈逃窜的晋国士兵,跳进黄河,攀住河中的船舷,都争抢着上船逃命,人多了载不动,为了不把船攀沉,船上的士兵们就像切菜一样,把攀住船舷的一排排手指,骇人听闻的剁下来!让他们淹死在水中。
      霎时,血淋淋的手指头,就像小鱼儿一样密密麻麻的掉在船舱里,船上的士兵又一捧一捧的把这些手指头抛到了黄河里。
      《左传》上记载:“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掬,就是用两个手捧,像捧水一样。
       
      这一战,晋军败的如山崩一般,总攻的时间还不到一天,就结束了,够迅捷的。
      晋军主帅虽知“不可以战”,却驾驭无力,优柔寡断,战和不决,临战不备,受制于人,以致失败。楚军主帅虽知“可以战”而慎战,战则力争主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发制人,是以胜出。
      傍晚的时候,楚庄王就已经基本上占领控制了邲地。至此终结了晋国长达数十年的霸权,楚庄王,中原霸主的地位,已然被奠定。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4-9 10:04
  • 签到天数: 80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6: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65.春秋战场上的父与子

      再说晋军中那个非常会逃跑的赵旃。
      赵旃裸奔而去,在茂密的树林子里左窜右窜,躲过了一劫。但楚军已经发起总攻,战斗突然打起,晋军大败,落荒而逃,溃不成军。
       
      钻出了密林的赵旃,已经没了盔甲和战靴,跑的两脚满是鲜血,再往哪逃呢?已经无家可归了,正在叫苦不迭,他突然看见前面跑来一辆小车。
      那辆小车上坐着三个人,驾车的是晋国的一位将领,名叫逢伯,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正在慌不择路的狂奔逃命。
      赵旃见是晋国的车,不由大喜,高声叫道:“前面车上的是谁啊?喂!停车!停车!带我一起走吧!”
      逢伯听出了是赵旃的声音,装作没听到的样子,继续驾车赶路。
      逢伯的两个儿子也听到了,说:“老爸,有人在喊我们。”
      “不要回头看!”逢伯板着脸冷漠的说,“谁也不许回头!听话,咱们得快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但是,逢伯的两个儿子好奇心太重,他们听不懂老爸的意思,忍不住偷偷回头瞄了一眼,笑了起来:“嘻嘻!老爸,后面那个人好像是赵叔叔也,他怎么没穿衣服啊,笑死人了!”
      赵旃追在后面跑,已然认出了逢伯的两个儿子,连忙叫道:“原来是逢大夫啊,这可太好了,快带上兄弟一把吧!”
        逢伯还是装作没听到的样子,继续驾车赶路。
      两个倒霉的孩子完全不知事,还拍着逢伯的肩头说:“赵叔叔在喊你呢,老爸,你咋就不回答人家呀!”
      逢伯可气坏了,大怒道:“你们不知道咱的车子小啊!挤得下吗?叫你们不要回头,偏要回头,气死我啦!”
      说着,他把他的两个儿子赶下车来,指着路边的一棵老槐树说:“你们俩就在这儿呆着,明天老爸我来给你们收尸!”
      这时赵旃已经赶了上来,逢伯就笑着脸向他作了个揖,把缰绳交给了赵旃,让他登车,一起狂奔而去。
      到了第二天,逢伯派人来收尸,果然在那棵槐树下找到了他两个儿子的尸体。他们被围追而来的楚国士兵砍死在了那里,由于担心父亲找不到他们,所以不敢离开那颗树。
      这就是战争。

      再说晋军的主力。
        已经溃不成军的晋国士兵将领们,都在逃跑,争先恐后的渡河。
      下军大夫荀首,也就是荀林父的弟弟,他本来已经逃上了渡船,却四处找不到他的儿子荀罃。又叫人上岸去喊,有人说,看见荀罃开着軘车,没有回来,已经被楚庄王俘虏了。
      荀首听说后,心疼的不得了:“我的儿子既然已被楚军抓去,我不能独自空返!”他就又重新登岸,整车欲行,立刻要再杀回去救他的儿子。
      荀林父阻止他说:“危险啊!还是快点跑吧!荀罃已经被楚国人抓走了,你怎么救得了他呢?去了白送死,没用的!”
      荀首大怒:“抓的又不是你儿子,你当然不心疼啦!”于是,荀首临危不惧,舍身救子,义无反顾的又回到了岸上,去寻楚兵作战。
      荀首的人缘很好,魏錡也自愿从行,一些抢上了渡船的士兵们,也闻讯赶下船来,追随着荀首,投身于反攻的队列,而还有许多没有抢上渡船的人们,也身不由己的反身向南,一同进攻楚军。
      这一千多人,各举刀枪,健步登岸,奋勇争先,愿效死力。因此,晋军的这一股士气,反而比原先还旺盛了起来。他们向正在得意的楚军发起了最突然最猛烈的袭击。
      楚军正忙着抢夺晋军遗弃的军备物资,冷不防被荀首的兵车来了个偷袭,顿时一片混乱,个个惊慌失措。
      荀首大爹冲锋在前,毫无畏惧,他也射得一手好箭,向楚军连续射击,连连命中,每发一箭,口中念叨:“下来!”楚兵无不应声而落。
      但他射箭特别搞笑。那时的箭支,不是机械生产,都是手工制作,所以长短不一,良莠不齐,有好的,有差的。荀首大爹每摸到一只好箭,都舍不得射出,留着不用,交给手下人把管,只用质量差的箭射。
      手下人急了,怒道:“大爹,您老也太抠门了!都什么时候了,是您儿子重要还是箭重要?咱们晋国造箭的材料多的是,您省什么啊省!”
      荀首说:“不是我节约,而是我这射术,又岂能随随便便的苟射呢?得看什么身份的人才配中什么样的箭,你们呀,多学着点。”
      这时,楚国的一位老将,驾着战车赶过来了。
      荀首大爹赶紧拿出一支好箭来,“嗖”的一声,把这位老将的腮帮子给射穿了,当场跌下车来,死在了那里。
      你道这位老楚将是谁?不是别人,正是去年娶了大美女夏姬的“连尹襄老”。可怜襄老头子当了不到一年的新郎官,横死在了沙场上!
      荀首一箭射杀了襄老,旁边一位小将王子谷臣慌忙来救。荀首叫魏琦迎住厮杀,然后从旁觑定,又复一箭,正中王子谷臣右腕,谷臣负痛拔箭时,被荀家军一拥而上,乘势活捉了。
      至此,抓了两个,王子谷臣用绳子绑着牵走了,连尹襄老的尸体用车子拖着走了,荀首说:“够本了,我们走!有了这两个人,我的儿子也就平安没事了!”
      已经捞到了赎回儿子的筹码,可以用来交换了。紧接着,迅速的撤离,回去,赶紧急奔黄河。
      当荀首带着俘虏回到黄河渡口的时候,荀林父的大军还在过河,没有渡完。这个动作迅捷,真乃“斩华雄,酒尚温!”只憾当年不见罗贯中。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4-9 10:04
  • 签到天数: 80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19: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66.春秋古战场上的逃跑奇事
       
      战争,固然是残酷的。但有时也有它人情味的一面,特别是“以战为礼”的春秋时代。
       
      在公元前597年的晋楚“邲之战”中,晋国人吃了败仗,开始逃亡,大撤退,得胜的楚国人紧紧跟在后面追赶。
      逃亡的过程中,发生了非常离奇的一幕:
      有一帮晋国的兵车,拼命向前方逃窜时,其中有一辆战车陷到泥坑里去了,怎么推也推不出来。
      晋国人急呀,这可怎么办?眼看楚国人就要追上来了,还推不动,必将都死无葬身之地!
      再一起使劲,战车还是纹丝不动。
      这时,楚国的追兵已经赶到。
      楚国士兵看到他们的十分狼狈的样子,就停了下来,不再追赶,瞅着他们推车,都笑道:“晋国人真是笨啊,哪有踩着刹车推车的道理?”就忍不住大喊了起来:“吓傻了呀你们!把车闸摘下来啊!”
      “怎么摘啊,说的倒容易。”晋国人没好气的回答。
      “怎么那么笨!战车前面有个当车闸的横木,把那个横木抽出来再推,车子就可以动了!”楚国人告诉他们。
      “可是,我们没学过机械原理,究竟是哪一根横木嘛?”晋国人摸着头,还是没有办法。
      楚国人摇了摇头,就跳下车来,走上前去,手把手的教他们机械常识,如何摘掉车闸,抽出横木。并且还帮他们一起用力推车。
      晋国人这才恍然大悟,终于将车子从泥坑里推了出来。  
      他们也不道谢,爬上车就走,继续跑路。但没走几步,马却跑不动了,刚才劲使完了,累的不行,蹒跚着不能前进。
      楚国人干脆帮忙帮到底:“这么大的风,旗子会产生阻力的,难道这你们都不懂?”
      说着,又上去帮晋国人拔掉战车上的大旗,将旗子卷起来,用以减小风的阻力,并叫他们扔掉车辕头上的衡木。
      这就轻巧多了,晋国人总算又可以逃跑了。
      等跑远了之后,才回过头来开心的相谢:“谢谢啦!只怪我们没有你们逃跑的经验丰富,你们贵国老是打了败仗逃跑,所以才懂得这么多!逃跑是你们的强项啊!哈哈哈!”
      楚国人气的直翻白眼,放你们跑,还说这么恶心的话!
       
      作战的敌对双方,怎么能够在战场上帮着敌人逃跑呢?真的假的呀,可《左传》上就是这么记载的。
      难道楚庄王也有宋襄公那样的“仁义”精神吗?
      是的。当时的战争还是很有古风的,在“以战为礼”的春秋战场上,能够做到“不重伤;不擒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的人,就是真正的君子。
      君子作战,不打已经受伤的敌人,不重复二次伤害;不抓捕头上有两种颜色的人,即有白头发的老人;不在险要的地方伏击,不搞阴谋诡计偷袭;不在对方的阵型还没摆好时,就去强行攻击。
      现在,楚庄王已经完全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局势任由他来摆布,(但又不可能消灭掉晋国),那么现在要做的事,当然就是要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仁义君子了,他要用他的实力加仁义,来维护迂腐的周礼。
      这样,他才可以当之无愧的成为天下霸主了。
      正所谓:“以力假仁者霸”。作为胜利的一方,快速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让天下诸侯们心服口服,才是真正的高招。
       

        再说晋国方面。

        晋国的这次大溃败,跑得最快的是赵婴齐,因为他早准备好了渡船,所以抢先过河去了。跑得第二快的就是中军主帅荀林父了。

        荀林父和韩厥带着残兵败将,仓惶跑路,却见先縠从后边赶来,头上挨了一箭,满脸是血,用一条毛巾裹着。荀林父讥讽他说:“老弟,你不是很能打的吗?”
      “至少我还和楚军打了,谁像你呀,只会跑!”
      两个人从来的时候就在吵架,一直吵到回去还在吵。
      渡河的时候,人太多,渡不了,荀林父急呀。正在急,那个先走的赵婴齐因为已经过了河,他就弄了几十艘空船过来接,才把晋军的残兵败将们都运回去了,算是立了大功。
      把个荀林父感动的不得了:“兄弟呀,这次幸亏有你呀!”
      而赵括、赵同俩兄弟,却赶过来跟荀林父告状:“赵婴齐这个家伙,私下预备船只,也不告诉我们,自己先开溜了,实在可恶!亏他还是我们赵家的兄弟!”
      荀林父叹了口气说:“唉!”
      从此,赵括、赵同恨恨不已,与赵婴齐有隙,三个人窝里反,最终酿成了“赵氏孤儿”的惨剧,当然,这是后话了。
      联兵打仗,和现代的合伙经商差不多,亏了的一方,就只会相互埋怨,相互怨恨,相互掐架。活该倒霉。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4-9 10:04
  • 签到天数: 80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19: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67. 楚庄王如何解释“武”字?



      傍晚的时候,楚军一路追击,在邲地驻扎了下来。晋国的残兵败将们正忙着渡河。
      庄王的宠臣伍参,建议庄王乘着晋军之败,继续急速追击晋军,扩大战果。
      楚庄王并没有采纳,他说:“我们楚国,自从城濮之战失利以来,蒙羞三十五年,如今这一战,足以雪耻矣!晋、楚两国,最终还是要讲和,又何必多杀呢?”
      楚庄王深知,战争的胜负,并不是以杀了多少人来衡量的。
      比如当年的秦晋崤山之战,晋国人将三万秦军全部消灭,手段之残忍,骇人听闻,又有多大好处呢?这只能加深仇恨而已。
      既然楚国不能灭掉晋国,那就只要让它吃点苦头,以后再不敢惹楚国,也就行了,没必要继续杀戮。
      《诗经》上说,“不吃掉柔弱的,不放过刚硬的,不欺负软弱的,不畏惧强大的。”能够做到这些的人,才是仁义的人。
      于是,楚军不再进攻晋军,任由他们撤退。
      晋国的残军,这才脱离了险境,可以乘夜渡河,回山西老家去。他们纷纷扰扰,忿忿不平,整整吵嚷了一通夜。


      第二天,楚军的辎重,也全部到达了邲地。大军前进到衡雍(今河南新乡原阳附近)这个地方驻扎。
      这个时候,郑国的君主郑襄公来了。
      郑襄公带着他的人马追击晋国来了。《史记》上说:“郑反助楚,大破晋军于河上。”看着晋国已经失败了,郑襄公还赶到黄河边上,乘着人家过河,打他几下,以示归顺楚国。
      接着,郑襄公亲自来到邲城,犒劳楚军。陪同楚庄王一起来到衡雍国宾馆,大摆筵席,庆贺楚庄王取得的空前胜利。
      酒席上,郑襄公欢呼雀跃道:“老大万岁!晋国人貌似强大,其实不经打,以后小弟我们就跟着你混了,你永远是我们的老大!”
       
      这时,随军武将潘党建议楚庄王,在这个历史性胜利的重大时刻,应该来个“京观”。
      潘党道:“我这样听说,打败了敌人,就得留下点纪念物什么的,好让后世的子孙们看,使他们不要忘了武功。”
      “京”,就是筑起的高山丘,本义是指人工堆筑的高土堆。
      “观”,观看的意思,显示的意思。与“阙”相通,也有门楼的意思。
      所谓“京观”,就是战争中获胜的一方,将战败一方阵亡者的尸体堆积在大路两侧,覆土夯实,形成一个个大金字塔形的土堆。
      这是古代的一种不太文明的交战惯例。主要用来显示军威,震慑敌人,以夸耀武功。
      楚庄王坚决表示反对:“非尔所知也……”(翻译《左传》如下)
      不是你这样说的,你不懂。
      “武”这个字拆开来看就是“止戈”两个字,止戈为武。
      武王伐纣,作《颂》曰:“收起干戈,藏起弓箭,我求美德,遍施华夏,成就王业,保有天下。”又作《武》曰:“布陈先王的美德,而加以发扬光大,我前去征讨,只是为了安定天下。”
      什么叫武?武有七德,是哪七德?
      禁暴、息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用现在的话解释,就是说用武可以做出七种好事:制止暴力、防止战争、保障强大、巩固胜利、稳定社会、团结四方、发展经济。
      只有这样,才值得留给后世子孙们瞻仰。
      而如今,我们和晋国打仗,致使两国的子民暴尸荒野,已经够残暴的了,如果再搞个“京观”,恐吓诸侯,那还可能息兵止战吗?
      又残暴又不能息兵止战,那我们楚国就没有保障了,还能强大吗?况且晋国还在,我们又焉能定功?
      打仗,已经违背民欲很多了,如何稳定社会?无德而强争诸侯,又如何团结四方?如何发展经济?
      这七种武德,我一项都没有,用什么来昭示子孙后代?
      古代圣明的君王,征伐邪恶的国家,将罪大恶极的人筑为“京观”,是用来警告奸邪的。而这场战役中的阵亡者,他们都是为自己的国君尽忠而战死的,寡人又怎么能够将他们筑为京观呢?
      我不想打仗,用武,并不是我这一生所想追求的功业。我们这次的胜利,和上面的七中武德没有任何关系,而仅仅只是因为先君的缘故,现在可以告诉爷爷父亲了,告诉他们,事成而已。
       
      从《左传》中记载的这一大段文字来看,楚庄王是个明白战争真正含义的智者,战争的目的,最终还是为政治服务,杀戮,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增加更多的杀戮。

        况且,和晋国人打的这一仗,似乎有些不明不白,爆发的太突然,比如战争的理由,为什么要和人家开战呢?人家还正等着和谈呢,就直接把人家干掉了。所以,想来想去,还就是报上次城濮之战的仇,这个理由比较合适。


      于是,楚庄王在黄河边上祭祀了河神,修建了先君的神庙,供上楚成王、楚穆王的牌位,报告他们胜利的消息后,班师回国去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4-9 10:04
  • 签到天数: 80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19: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68.成语“鞭长莫及”的来历



      话说楚庄王击败了晋国,收降了郑国以后,也就打通了进军中原的要塞,下一个目标,就是宋国了。
      宋国在43年前的“泓水之战”中,宋襄公被楚国人打残了一条腿,郁郁而终,从此对楚国的仇恨,甚于别国。
      这样过了20年后,楚穆王在他的鼎盛时期,准备攻打宋国,新上台的宋昭公(宋襄公的孙子),吓的慌忙亲自赶来拜见穆王,参加了楚穆王的“厥貉会盟”,并作为向导陪同楚穆王到宋国的孟诸打猎。
      不久,宋昭公被他的祖母害死了,弟弟公子鲍(宋文公)“因帅得国”,接任了宋国君位,已经十六年了。
       
      楚庄王为谋取宋国,谋划了两年。想征服宋国,却一直苦于没有讨伐的理由。怎么办?于是,大集群臣,商议谋宋之事,如何才能师出有名。
      群臣们想来想去,想了这样一个主意:
      派一个人到齐国去,与齐国结盟,共同对付宋国、晋国等敌对势力。到齐国,必须要经过宋国,这样就可以乘机打探宋国的虚实了,如果宋国放他过去,就说明宋国怕我,如果不放,那咱就不客气了!
      楚庄王一听,好,这个主意不错:“申无畏!你曾经参加过先王的厥貉之会,表现的非常勇敢,现在,寡人命你出使齐国。”
      申无畏,从这个名字来看,意思就是不怕死的申大胆。
      申大胆突然害怕起来:“到齐国去,要经过宋国,必须办好护照,手续齐全了,才可以过关……”
      楚庄王说:“要什么护照!难道你还怕了他们不成!”
      申无畏说:“以前在厥貉之会上,宋公陪同我国先王去孟诸打猎,那时,我当着宋公的面,差点把他的司机给打死了,宋国人对我恨之入骨!”
      楚庄王说:“你的护照上已经为你改了名字,叫做申舟,再不叫原名申无畏了。”
      申无畏还是不肯去:“名字虽然能改,但长相却不能改啊。”
      楚庄王怒了:“他们若敢杀你,寡人灭他的国,为你报仇!”
      申无畏再不敢推辞,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没几天,申无畏到了宋国的国都睢阳,关吏见他是楚国来的使臣,要他出示护照。申无畏拿不出,身上只有出使齐国的文书,没有向宋国借道的文书。
      关吏就把他扣留了下来,马上飞报宋文公。
      当时,宋国的执政官是华元。
      华元是一个很厉害很强硬的人,比申无畏还不怕死。他曾经与郑国打仗,被郑国抓去囚禁了起来。宋国答应用兵车一百乘、好马四百匹赎回华元,价格谈拢后还没交割,华元居然自己设计逃跑回来了。
      现在,华元听说楚国的使者没有借道文书,就敢在宋国的地盘上横行,这就等于宋国是不存在的,好比跟楚国的一样,这是一种莫大的侮辱!
      华元上奏宋文公:“楚国,世仇也。今遣使公然过宋,不守规矩,不循法礼,欺我太甚!杀了他!”
        宋文公说:“不好吧,杀了楚使,楚国攻打我们,怎么办?”
        华元说:“他们今天欺负我,就是想打我们了,势必迟早要打我们的,反正是挨一顿打,倒不如先杀了他,雪耻解恨!”
        于是,就叫人把申舟押上来。
        华元定睛一看,认得是申无畏,怒上加怒,指着他喝道:“当年打死我们先君司机的人,就是他!改了名字就不认得啦?”
        申无畏知道自己死定了,胆子反而又大起来,大骂宋文公道:“你奸了你的祖母,杀了你的哥哥,才当上了这国君,你敢杀大国的使者,楚兵一到,叫你们宋国夷为平地!把你们君臣剁为肉酱!”
      华元就先把他的舌头挖了,让他骂不成,然后才把他杀死了。
       
      申无畏的随从,连车也不敢要了,光着两个脚逃回来,飞报庄王。
      楚庄王正在吃午饭,听说申无畏被杀了,把筷子一摔,奋袂而起,出发!亲自带兵,伐宋来了。
      兵贵神速。楚庄王的大军,以最短的时间赶到了宋国,兵临城下,将睢阳团团围困,四面进攻。
      华元一边率兵防守,一边派人到晋国告急。
       
      再说晋国这边。
      晋国因为和楚国的“邲之战”输的一塌糊涂,现在,宋国告急,作为霸主的晋国,还能不能再次出兵呢?群臣们坐在那里面面相觑,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大家的意见是这样的,见《左传》:
      “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
      不能出兵帮宋国。鞭子再长,也打不到马肚子上,距离太远,无能为力。对于宋国的悲惨遭遇,我们爱莫能助。
      但晋景公的意思,还是想出兵的,怕掉了面子,丢了身份。
      群臣们就这样宽慰他劝他:楚国现在的势头很猛,没必要和他强争。做事情要懂得斟酌轻重,能伸能屈。做人要有涵养,就像清澈的水一样容得下任何脏东西。小的毛病,并不损害整体形象。再漂亮的美玉,也是有瑕疵的。所以当国君的也是这个道理,越是位高权重,就越是要学会忍辱负重,打掉了牙齿往肚里吞,忍着不让人看出,福泽才会长久。这是天之道,自然的规律也。
      就这样,晋国人为我们创造了“鞭长莫及”等一长窜的成语。
      晋景公听明白了,忍了这口气,但怎么向宋国回话呢?
      大家又出主意说:只需派一个使者到宋国,就说我们晋国已经出兵来救,叫他们硬扛着,坚持死守,用不了多久,楚国人就走了,我们既不必出力,却又有救宋国的功。这多好啊。
      于是,晋景公就派了一个使者,出使宋国来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4-9 10:04
  • 签到天数: 80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19: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69.春秋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围攻战


      公元前595年的九月,楚庄王围攻宋国。他们造了许多楼车,足有城墙那么高,让士兵们站在上面瞭望,没日没夜的攻城。
      宋国抗不住楚国的进攻,就派人去晋国告急求救。
      晋景公经过反复的权衡,决定不出兵,他就故意派遣大夫解扬去宋国,对宋国人说:“你们一定要坚持住啊,我们的救兵很快就要到了。”
       
      于是,解扬心怀着他的君王的使命,化装成一个商人,从晋国出发,往宋国而来。
      但是,倒霉的是,他经过郑国的时候,被郑国人抓住了。因为郑国已经归服了楚国,他们就把解扬押来,献给了楚庄王。
        楚庄王认得是晋将解扬,问道:“你来干嘛?”
        解扬回答说:“奉晋公之命,出使宋国,叫他们坚守,等待救兵。”
        楚庄王说:“以前的时候,你曾经被我们抓住过一次,当时,寡人没有杀你,放你走了,今天你又来自投罗网,还有什么话说?”
      解扬说:“晋、楚,仇敌也,见了面就杀,有什么好说的!”
      楚庄王这次还是没有杀他,并且还重重的贿赂他,要他仍去宋国,只是要把话反过来说,劝宋国投降,免得两国人民生灵涂炭,以致屠戮之惨。事成之后,答应让解扬在楚国做官,划一个县让他管。
      解扬低下了头,不说话。
      庄王警告他说:“不然,斩下你的人头!”
      解扬担心死在了楚军中,没有人去传达他的国君的命令,就只好答应了。
      于是,楚庄王让解扬站在楼车上,递给他一个稿子,叫他照着稿子念,劝宋国人投降。
      解扬临时突然变了卦,对着城上的宋国人大声喊道:“我是晋国的使臣!被楚军抓住了,正逼着我来诱你们投降!你们千万不要投降啊!我们晋国的大军马上就要救你们来啦!”
        楚庄王一听不对,马上把他牵下楼车,拖了回来,责问道:“你既然已经答应了寡人,又出尔反尔,这还有信义可言吗?这是你的不对,别怪我无情。”喝令左右,“斩了!”
      解扬毫无惧色,从容回答道:“臣并非是个无信之人。我若信于楚,就必然失信于晋。假若您的臣子也背着您,在外面收取贿赂,违背您的命令,您认为他是有信之人还是无信之人呢?我现在已经完成了我的国君的使命,您现在可以杀我了。”
      楚庄王叹道:“所谓‘忠臣不怕死’,说的就是你啊!你今天给我的大臣们上了一课,我佩服你这样的人。”
      就又把他放了,还是让他回到了晋国。
       
      再说宋国。
      宋国人听到救兵马上就要到来的消息后,人心鼓舞,士气大振,守城守的更加牢固了。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晋国根本就不会出兵。
      当时,担任司马的王子侧,是楚国右军的总指挥,他叫人在宋都城墙的外面用土筑起高台,日夜监视着城内,里面的一举一动,看的清清楚楚。
      双方胶着了很长时间。
      宋军一直硬撑着,死不投降,等待救兵。
      楚军也一直苦苦相逼,不肯松懈。
      这一场围攻战,时间之长,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从九月围城开始,一直硬是围到了第二年的五月!
      一围居然九个月。
      宋国人吃了大亏,那叫一个惨啊,惨到什么程度呢?
      整个宋都一片死气,大群的苍蝇和老鸹围着成堆的死尸盘旋。《左传》上出现了“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的句子。《公羊传》也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什么意思呢?粮食都尽了,没有吃的了,就吃孩子,把小孩杀了吃。老百姓们不忍心杀死自己的孩子,就商量好了两家交换,你杀我们家的吃,我杀你们家的吃,作为自己的食物。
      没有柴烧,怎么办呢?就把打仗打死了的人的骨头劈了当柴烧,煮小孩吃。所谓“易子而食,析骸而炊。”
      这种惨况是我们现代人难于想象的。

      楚庄王见这么围城,就有点不忍了,不人道不说,占领一座空城还有什么意义呢?他就打算撤军回国算了。
      但是申无畏的儿子申犀不高兴了。
      申犀问楚庄王:“难道我爹就这样白死了?那我们这次出兵又是为了什么?”
      楚庄王无奈,只好留下来继续围城。


      城里的宋国人终于熬不住了。
      宋文公和他的一班大臣们嘀咕:“看来,咱们是被晋国人骗了,九个月了,半个人毛都没看见,我们就这样白白牺牲?现在该怎么办?”
      宋国的执政官华元说:“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晋国是没指望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困死在这里,现在,就让我铤而走险,到楚营里走一遭吧!”
      于是,在漆黑的半夜,华元孤身一个人,只带了一把匕首,用绳子把自己从城楼上掉下来,化装成一个小兵,摸到楚营这边来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4-9 10:04
  • 签到天数: 80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19: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70. 集刺客、说客、政治家于一身的国务总理


      华元,是春秋时期宋国的相,长期担任右师,执掌国政,相当于后世的国务总理。这是一个集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刺客、人质、战将于一身的人。
       
      以前的时候,他曾经与郑国人打仗,开战时杀了羊子,犒劳士兵,他的车夫因为没有吃到羊肉汤,十分怨恨,便驾着车子故意自投罗网,——把他送入到了郑军之中,所以宋军失败,华元也被囚禁了起来。
      宋国答应用兵车一百辆、毛色漂亮的好马四百匹赎回华元,价格谈拢后还没交割,华元居然自己设计逃跑回来了。
      可见这个人还是很有胆略的。
       
      现在,楚国围攻宋国,宋军在华元的指挥下,居高临下,顽强防守,击退了楚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但最终寡不敌众,宋国被楚国围攻的受不了了,华元决定铤而走险,孤身来到楚营。
      他经过一番化装之后,混了进来,探知楚国右军主帅王子侧在一个帐篷里住宿,便大摇大摆的走了过去。这时,被一个站岗的发现了,华元不慌不忙,摆足了气势,喝问道:“主帅还在熬夜赌博呀?”
      站岗的见他来头不小,乖乖的回答:“没,没有。”
      又问:“已经睡啦?”
      回答说:“太辛苦了,大王赐了他一大樽酒,一喝就睡了。”
      华元说:“嗯,我给你放一天假!你也去睡吧,我还有话问他。”
      站岗的信以为真,欢喜着去了。华元从容走了进来,只见王子侧穿着衣服躺在床上睡觉,而桌上的灯烛还没燃完。
      华元径直走到床前,轻轻的用手推他。王子侧醒来,刚要动时,却发现两个手被人捉着,动不了,急问:“你是谁?”
      华元低声回答:“我,宋国右师元帅,华元。”
      王子侧大惊,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急忙奋力挣脱时,还是动不了。急问:“你来干嘛?你怎么进来的?”
      华元道:“奉吾主公之命,特来与贵军求和。元帅若从,楚宋两国就此息兵罢战,可以世代盟好;若是不从,我和你两个的性命,都只在今夜,到此结束!”
        说完,左手将王子侧按在床上,右手抽出一柄白晃晃的匕首,晃了两晃。
        王子侧慌忙说:“有事大家好好商量,不必动粗。”
      华元这才收了匕首,松手放开他:“我们国君叫我把宋国现在的困苦告诉您:粮草早已吃光,大家都交换着杀孩子当饭吃;柴草也早已烧光,大家都用拆散的尸骨当柴烧……这一切,都是你们强加给我国的灾难呀!”
      王子侧问:“竟有这么严重?”
        华元说:“‘君子矜人之厄,小人利人之危。’元帅乃是君子,并非小人,我也没必要隐瞒什么。”
        王子侧问:“既然如此凄惨,那为何不开城投降呢?”
        华元说:“国家虽被围困,但人的心志却没被围困。君、臣、民都愿效死,与城俱焚,又岂肯接受城下之盟?倘若你们还有仁义之心,肯退兵三十里,我们可以和郑国一样,归服楚国,誓无二志!”
      王子侧说:“那我也不欺骗你,也以实情相告:我军就只剩七天的粮了,若过了七天还攻不下城,我们就要班师回国了。这样吧,等我明天上奏楚王,退军三十里,说话算数,你们君臣也不可失信。”
      然后,王子侧亲自送华元出营,回国去了。
       
       
      第二天,王子侧将华元的话报告了楚庄王。
      楚军就真的后退了30里之外,和宋国停战。果然,宋文公开了城门,和谈来了。华元先到楚军,致宋公之命,请受盟约,邀请王子侧随华元一起进城。
      于是,王子侧与宋文公歃血为誓,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意思是:我不欺骗你,你也不必防备我。双方都保证不再互相欺瞒。
      成语“尔虞我诈”就是出自这里,《左传·宣公十五年》。
      至此,这场战役到此结束,宋国终于归服了楚国。
      当盟约签订完毕之后,华元就把他当时杀死的申无畏的尸体交了出来,用一口好棺材装着,亲自送到楚营里来。然后,华元作为这项和约的人质,跟随着楚军,一起来到了楚国。
      就这样,宋国总理华元,又开始了他新的生活:人质生涯。
      这是历史上一个很著名的守城战役。华元以其出人意料的行为结束了这场艰苦的持久战,结束了宋国的危难与困苦,史称“华元卫宋”。这场战事虽有妥协,但是以弱敌强,不辱国威,在当时晋国都不敢和楚国正面冲突的情况下有此表现,也使华元赢得了普遍而长久的敬重。
      他在楚国一共当了六年的人质,一直到他的国君宋文公去世的时候,才放他回去。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4-9 10:04
  • 签到天数: 80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23: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71.“赵氏孤儿”案,真的起于一场乱LUN通JIAN?

      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战”,晋国人打不过楚国,吃了败仗,丢了霸业,国君晋景公十分恼火。
      而晋国的各大家族之间,也是争权夺利,矛盾重重。
      在这些大家族里面,最大的一家,就是赵氏家族了。
       
      赵氏家族的掌门人,是赵朔,他是赵盾的儿子、赵衰的孙子。
      赵朔这个人,本分老实,既不像他爹,也不像他爷,在史料中的表现,并不活跃。虽为赵氏宗主,却被他的三个叔叔完全不放在眼里。
      他的三个叔叔是:赵括、赵婴齐、赵同,都是赵盾的弟弟。
      在晋楚“邲之战”中,赵括、赵同是坚决主战的,而赵婴齐却另有打算,预先在黄河边上准备好了逃跑的船只。所以,当战败的时候,大家都在争船而不能过河,赵婴齐却可以从容的最先溜走。
      但这样一来,赵括、赵同两人,对赵婴齐的意见可就大了!
      不久,掌门人赵朔也病死了。(这一点和戏剧、小说里的不同。)接着,就发生了一起历史上著名的“乱LUN通JIAN”事件。赵朔的夫人,寡居的赵庄姬女士,与赵朔的大色狼叔叔赵婴齐有了私情。
      赵婴齐是个风月老手,一点叔叔样也没有,与侄媳妇大搞婚外情,败坏赵家家风。《左传》上说:“晋赵婴通于赵庄姬。”通是个很黄的字,古书上凡说某某通某某,一般都是指通奸的意思。
      赵括和赵同知道了,大怒,好你个赵婴齐,居然干出乱LUN的事来,连侄媳妇也不放过,简直禽兽不如!家法伺候!
      两个人一合计,就把赵婴齐打跑,驱逐出了赵家。
      这一场内讧,动摇了赵家的根基。从此,赵婴齐背井离乡去了齐国。赵婴齐其实还是个蛮有远见的人,他临走的时候说:“我在,别人还不敢把咱赵家怎么来;我走了,我真为我的两个兄弟担忧啊!”
      赵婴齐被放逐后,生活倍感无聊的赵庄姬,开始憎恨赵家上下,恨透了赵括、赵同这两个人。于是,内讧进一步升级。
      这赵庄姬本是晋国公族之女,金枝玉叶,她跑回去向当国君的兄弟诬告:“赵括和赵同就要造反啦——!还不快去灭了这两个可恶的家伙!”
      因此,赵括、赵同被灭门的真正元凶,其实是庄姬。
      因为庄姬有着她自己的小算盘:
      老公赵朔已经死了,赵家掌门人的位置,就应该是自己的儿子赵武了(赵武已经出生,并非遗腹子)。
      可是,赵武太小了,赵家的掌门人很有可能就被赵括、赵同他们几个叔叔架空抢占去了(因为赵盾生前曾经说过,有把赵家掌门人之位传给赵括的这种打算)。怎样才能和他们抗衡呢,当然就是依靠赵婴齐了。
      因此,赵庄姬与赵婴齐的私通,可以说,既是出于情感上的需求,更是出于利益上的需要,好让她的儿子顺利登上赵家的宗主之位。
      但是,赵婴齐垮掉了,局势失去平衡。孤儿寡母又如何驾驭得了两个野心勃勃的叔叔?
      于是,她就选择了诬告的方式,请求她的兄弟晋景公杀了他们。既为了儿子,也为了情人。
       
      赵庄姬的诬告,恰好被晋景公利用了,因为晋景公也有着晋景公自己的算盘:
      晋景公可不仅仅只想杀了赵同和赵括这两个人就罢休了,他的目的,是要让整个赵家灭族完蛋!
      因为赵氏家族与国君家族的积怨实在太深了。
      在晋国历史上,赵家的显赫,是从赵衰辅佐晋文公重耳开始的,此后,赵衰的儿子赵盾权倾朝野,在外他可以代表晋国自作主张,在内他胆敢废立君主一手遮天,晋国的几代国君,都一直生活在他的阴霾之下。
      那个喜欢用弹弓打人的晋灵公,几次想把赵盾干掉,都没成功,自己反而先被赵穿干掉了。
      晋灵公死后,赵盾立了屁股上有一大块黑色胎记的公子黑臀为君,也就是晋成公,赵庄姬就是他的女儿。晋成公黑臀也死了,由儿子晋景公姬獳继任。
      几代国君都受制于赵家的控制,而赵家却一天比一天兴旺起来,赵盾的几个兄弟们,也都有了各自分封的领地,成为晋国朝堂上的重臣,关系盘根错节,势力异常强大。
      功高震主、威胁王室的故事,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屡见不鲜,清洗对君权有威胁的望族,似乎已是一种惯例。
      晋景公姬獳,是一个有着大志且又有着远虑的国君,这从他的谥号“景”字可以看出。而他的名字也更有意思,“獳”,是一条发怒的狗!真不知他父亲为他取这样一个名,究竟是出于一种怎样的难言心理。
      这晋景公为人残忍而狡诈,且又不失圆滑。现在,他终于发怒了!他要借着诬告,小题大做去打压赵家,既要灭了赵氏家族,又要把自己打扮成有德有义之人。于是,在不动声色之中,有意授意于郤克、栾书,让他们去与赵氏争衡。
      郤克是早先晋惠公时代执政官郤芮的孙子,栾书是为晋文公做过内应的栾枝的孙子。对于他们这两家来说,能够取代赵氏,那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了。
      但是,要想搬倒赵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仅凭一面之词诬告一个造反,罪名就能成立了?证据呢?无凭无据的就把人冤杀了,能这样做吗?不能,政府不是黑社会,至少不能明着做,得暗着来。
      就在这时,大恶人屠岸贾出现了。
      屠岸贾以前是晋灵公的心腹,晋灵公被杀的时候,屠岸贾曾发誓说,身为人臣,而不能为主复仇,枉为人也!他假装顺服的蛰伏了这么些年,一直在耐心地等待着复仇的时机。
      现在,灭赵的时机终于到来,屠岸贾不怕背黑锅,甘愿当爪牙,肆无忌惮的冲锋在了铲平赵氏家族的最前沿!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4-9 10:04
  • 签到天数: 80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23: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72. 春秋时期最大的一次灭门惨案

      当初,赵盾还在的时候,曾梦见他的一位祖先抱着他的腰哭,非常的悲伤,然后大笑,还拍着手唱歌。赵盾醒来后请人占卜,把乌龟壳放在火上烧烤,烧出的裂纹莫名其妙的中断了,可后边又好了。
      占卜者看了征兆解释说:“这个梦很凶,但不是应在您的身上,而是应在您儿子这一代,然而也还都是因为您曾经犯下的过错。到了您孙子的时候,你们赵氏家族就衰落了。”
       
      果然,后来事隔多年,屠岸贾这个人一直潜心钻研法律,到了晋景公的时候,他就当上了晋国的司法部长“司寇”。晋景公想要铲除赵氏家族,屠岸贾就奋不顾身的跳出来带头发难!
      屠岸贾以什么理由来打击赵家呢?
      翻旧账,治去世多年的赵盾的罪。
      屠岸贾对晋国的各位大夫将领们说:“当年,杀害晋灵公的凶手就是赵盾!虽然他不在场,但他依然是幕后的真凶贼首!做臣子的杀害了国君,然而他的子孙到现在还在做官,这还有法律吗?还怎么去惩治那些有罪的人?请各位诛杀了他们!”
      韩厥当即反对。
      韩厥以前是赵家的家臣,后来经赵盾举荐,当上了晋国的司马,他当然要反对。
      韩厥说:“灵公遇害的时候,赵盾在外地,我们的上一任国君认为他无罪,所以没有杀他。我们现在的国君依然认为他无罪,如今你却要违背国君的意愿诛杀他的后人,这就是随意滥杀,犯上作乱!有这么大的事,却瞒着不让国君知道,这就是目无君主!”
      屠岸贾不听。
      韩厥是晋国的司马,管军队的,当然要比屠岸贾这个司寇更有分量。但是,上面的各位高官将领们,却不听韩厥的,而都跟着那个屠岸贾跑。
      因为这些权贵们早眼红赵氏已经很久了,现在能够灭了赵氏,大家都只会分得更多的利润!
      于是,在屠岸贾的带领下,各大家族的人马联手合兵,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包围了赵氏居住的“下宫”,冲到赵括、赵同的家里,将正在睡梦中的赵括、赵同俩兄弟的脑袋切了下来。
      数百个脑袋也紧跟着纷纷落地。一夜之间,血洗了赵家上下,杀的鸡犬不留。至此,盘踞晋国的百年望族,终于在这次政变中突然崩塌,被灭了门。
      晋国是中原的大国,赵氏是晋国的第一家族,因此,这桩惨案可以算是春秋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灭门惨案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下宫之难”。
      《史记》上说:“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
      不请,就是没有向国君请示的意思。这次行动,是屠岸贾的擅自行为。
      可是,区区屠岸贾,根本就算不上一手遮天的大权臣大奸臣,就凭他,如何灭的了赵家?又如何号令的动各位卿大夫?又如何敢不请示国君就大开杀戒?他擅自行动,又怎可能有这么大的能耐!
      究竟为什么?很简单,这和当年赵穿杀晋灵公,简直是如出一辙的手法。当年,赵穿杀晋灵公时,赵盾说,我不在场,我不知道;现在,屠岸贾灭赵家,晋景公当然也要说,他没请示我,我不知道呀!
       
      屠岸贾灭了赵家之后,还要继续斩草除根,追杀那个小孩赵武。
      赵庄姬这才慌了,就是藏到她兄弟晋景公的宫里也藏不住。
      这时,赵朔的一位门客叫公孙杵臼,他对赵朔的朋友程婴说:“你为什么不死?”
      程婴回答:“死很容易,但要扶立遗孤,却很难啊。”
      杵臼就说:“那您就勉为其难吧,我去做容易的,让我先死!”
      于是,两人设法得到别人家的小孩,藏到深山里。程婴从山里出来假意说:“我程婴没出息,谁能给我千金,我告诉他赵氏孤儿藏在哪儿!”
      将领们都很高兴,答应了他,就派兵跟程婴去攻打公孙杵臼。
      杵臼假意说:“程婴,你这个小人!是你跟我商量要隐藏赵氏孤儿,如今你却出卖了我!天哪!天哪!赵氏孤儿有什么罪?请你们放过他吧,只杀我杵臼就可以了。”
      将领们不答应,立刻杀了杵臼和孤儿,这才确认了赵氏孤儿已经死了。然而,真正的赵氏孤儿却被程婴收养了下来。
       
      再后来,晋景公生病了,请人占卜,占卜的结果说,是因为大业的后人不顺当,在里面做怪。
      晋景公就问韩厥,韩厥他知道赵氏孤儿还在世,便回答说:“大业的后代子孙中,在晋国断绝香火的,不就是赵氏吗?他们世世代代都建有功业,从未断过香火。如今只有您灭了赵氏宗族,晋国人都为他们悲哀,所以占卜就显示出来了。您看这怎么办?”
      景公问道:“赵氏还有后代子孙吗?还能不能再恢复他们的宗族?”
      韩厥就把实情告诉了晋景公。于是,晋景公与韩厥商量,决定扶立赵氏孤儿。

        这时,诸大夫将领们进宫来问候晋景公的病情,晋景公就叫赵氏孤儿赵武出来,与大家见面。
      将领们不得已,只好推说:“当初下宫那次事变,都是屠岸贾策划的,是他假传君命,向我们发令,不然的话,谁敢呀!如今,赵家既然还有后人,又有了您的这个命令,这正是我们群臣的心愿啊!”

        反正赵家已经没有实力了,大家就都把责任推到屠岸贾一人身上,都同意再恢复赵氏的爵位。
      赵武和程婴就一一拜谢了各位将领。这些将领们就又反过来与程婴、赵武一起去攻打屠岸贾,诛灭了屠岸贾的家族。
      这个时候,赵家又重新由赵武这个光杆司令支撑了起来。

        在整个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当然就是晋景公了,什么也没干,坐在那里一举三得:铲平赵氏,巩固君权;诛屠岸贾,杀人灭口;扶立赵武,得人心,获美名。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4-9 10:04
  • 签到天数: 80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23: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73.历史上唯一一位掉在厕所里淹死的君王



      春秋时期的晋景公,比他前面的几位君王厉害,他把他国内的权贵干掉了一批又一批,像赵氏家族、先氏家族,还有那个屠岸贾,统统都在不动声色之中干掉了。
      他要巩固君权。但是,正当他想大展身手的时候,却得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怪病。
       
      这一天,晋景公喝了点酒,微微有些醉意,忽然一阵怪风吹了进来,卷入堂中,寒气逼人。
      须臾,风停了,只见一个蓬头大鬼,身高一丈长,披着一头长发一直垂到地上,从门外而来,指着景公大骂道:“昏君!我子孙何罪?你不仁不义,枉杀无辜,我已经禀告了天帝,特来取你性命!”
      说完,就来打晋景公。景公叫道:“谁人救我!”拔出佩剑来,欲斩杀厉鬼,结果却误劈了自己的两个手指。
      景公大惧,连忙往内宫奔逃,大鬼一脚将宫门踢坏,赶了进来,景公害怕,躲入内室,大鬼又破门而入,追到内室,景公见无处藏身,大叫一声,醒了过来,原来却是一场恶梦。
      众内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慌忙过来看时,晋景公已是口吐鲜血,闷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从这之后,晋景公也就一病不起,谁也治不好他的病。



      当时,桑田地方,有一位神巫,通晓鬼神之事,有着惊人的预知能力,晋景公也是病急乱投医,就把这位巫师请到了宫中。
      桑田大巫来了以后,晋景公半信半疑的望了他两眼,问道:“寡人这是什么病呀?”
      巫师回答:“有鬼!”
      晋景公又问:“噢?有鬼?那你说说看,这鬼究竟长的什么样子呢?”
      巫师不慌不忙,回答说:“这鬼身材高大,有一丈长,蓬头披发,用手拍着胸发怒。”
      晋景公吓了一跳,见他说的鬼和梦境中的完全相同,就惊惧地问道:“大巫所言,与寡人所梦相合,那鬼说寡人枉杀他子孙,不知这是什么鬼呀?”
      巫师说:“这鬼是先世的功臣,有威德的大力鬼。其子孙被祸害的最惨者是也。”
      景公愕然,问:“难道是赵氏的祖先吗?”
      这时,有人在旁边悄悄对景公说道:“这个大巫,以前也许是赵盾的门客,故意借机为赵氏讼冤,主公,您别信他。”
      景公嘿然良久,又问巫师:“这个鬼,可以制服吗?”
      巫师说:“这个鬼,正在发怒,制服不了。制了也没用。”
      晋景公又问:“那么,寡人的病体,吉凶如何呢?”
      巫师说:“恕小人冒死直言,主公的病,恐怕吃不到新麦子了。”
      晋景公大怒,心中盘算:麦子马上就要熟了,最多一个月就要割麦子了,寡人虽然有病,但精神还好,你居然敢诅咒寡人吃不到新麦子了!
      大喝一声道:“妖言惑众!寡人若能吃到新麦,你当死罪!”立刻就把这位巫师轰出了宫外。
       
      从这以后,晋景公的病,一天比一天厉害,心膈间无规则的疼痛,使他坐卧不安,吃什么药,都没效果。
      到了六月丙午日,晋景公突然觉得胸膈间已经不疼了,精神也格外的爽朗。
      他深深的呼吸了几下新鲜空气,真舒服呀!
      这时,有人来报:“新麦已经熟了。”
      晋景公想尝一尝刚收割的麦子,就叫人取麦子来,舂了熬成粥。新麦熬的粥熬好了,端上来,递给了晋景公。
      晋景公闻了闻:“真香啊。”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来,桑田大巫曾经说他吃不到新麦,现在不是已经吃到了吗?说的完全不准嘛,应该把他喊来看看。
      喝令道:“左右!把那桑田大巫给寡人带上来!”
      于是,左右之人马上跑了去,召桑田大巫入宫。
      大巫师来了。晋景公问:“你说的话还记得不?你说寡人尝不到新麦,你看,这是什么?新麦就在眼前!你居然敢说寡人尝不到新麦了!今天就叫你死的明白!”
      巫师问:“主公,这新麦,您吃了吗?您还没吃,怎么能妄下结论呢?一切尚未可知也!”
      晋景公勃然大怒:“死到临头,还敢嘴硬!我今天把麦子端来,就是让你看了再死!来人,斩了他!”

        巫师叹道:“我为你说了直话,却丢了自己的性命,悲哀啊!”
      左右不由分说,就把巫师斩了首。


      此时已经到了正中午的时候。晋景公心中大悦,将那碗麦子粥端过来,正准备吃了尝一尝时,突然感觉肚子有点胀,胀了有点疼,疼了想拉肚子,就连忙喊左右道:“快扶我上厕所!”
      古代的厕所非常简陋,就是一茅缸,在一口大缸上面放一块木板,人就蹲在木板上往缸里拉屎。以前的人,大多数都这样用过,有点危险的。
      这晋景公刚一蹲上去,心膈间又开始无规则的巨痛起来,脚下不稳,扑通一声,坠到了茅缸里面,越挣扎陷的越深,不一会工夫,就呜呼哀哉,淹死在了臭茅缸里。
      早上的时候,有个小臣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背着晋景公飞到天上去了。到了中午的时候,果然是他把晋景公的尸体从茅缸里背了出来。
      对于晋景公的死,《左传》上用最形象、最生动的短短几个字,一笔叙述了出来:“(晋景公)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
      最终,还是被那个大巫师说中了,没吃到新麦。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5 02: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