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lack白夜

[转帖] 《春秋三百年》第三部:《问鼎天下楚庄王》--吴闲云最新作品[五霸创业史]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17: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城濮之战,楚成王为何败给晋文公?


        公元前632年,楚国和晋国这南北两大阵营,爆发了著名的“城濮之战”。
      这一战,晋国与齐、秦联军成功的击退了楚国,遏制住了楚国进一步北侵的势头。此后,晋文公成为中原的诸侯盟主,继续带领各路诸侯,与南方的楚国对峙抗衡。
        楚成王输掉了这场战争。
        一场战争的胜负,有他显而易见的外因,也有着些许不可示人的内因。
        楚国为什么会在城濮之战中突然失利?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因呢?我们还得从楚国的“若敖家族”说起。

        若敖家族是楚国长久以来的世袭贵族。
      楚国第一位有谥号的君主是“楚若敖”。他的子孙后代,就被称为若敖家族的人,因为都是从他这里派生出来的。若敖这一系的后裔非常兴旺,对后来的楚国政局有着深远的影响。
      若敖的儿子熊坎继承了君位,成为楚王室一系。若敖又有一个儿子熊伯比被封到斗邑,成为斗邑的最高领主。这样,熊伯比就有了自己独立的领地,从熊姓中分了出来,他的后人就以“斗”为姓。
      熊伯比,也称斗伯比,这是楚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他在楚国担任令尹(宰相)一职,辅佐了楚武王熊通称王的整个过程。从此,楚国的令尹一职,也就长期都由斗氏家族的人员把持着。
      斗伯比是个风流之人,喜欢和他的表妹偷情,不久,他表妹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不好处理,就悄悄扔弃在云梦泽的荒野(今湖北天门)。
      这个婴儿在野外被一只老虎用虎乳喂养,所以他一出生就有着不凡的经历,他的名字就叫做“斗谷於菟”。於菟,是老虎的意思;谷,是乳的意思。(史书上称他“子文”,是他的字。)
      到了楚成王即位之初,楚国府库空竭,发生了子元内乱。令尹子元(楚文王之弟)被斗氏家族所杀后,斗谷於菟于危难之时散尽家财,出任楚国令尹一职,自此,斗氏一族又重新掌控了楚国的军政大权。
      斗谷於菟大概做了二十七年的令尹,使楚国渡过了重重危机,又强大了起来。他辅佐楚成王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开始,一直干到楚成王最终彻底打败宋襄公为止,才告老还乡。
      楚成王非常敬畏这位老人,待他犹如仲父一般,一生也摆脱不了他的阴影。当斗谷於菟以年事已高为由辞职的时候,就推荐了他的弟弟——战功赫赫的子玉为下一任令尹。

      子玉是楚国非常厉害的名将,身经百战,所向无敌。
      他是斗伯比的儿子,斗谷於菟的弟弟,年龄和楚成王差不多大。
      楚成王从公元前655年以来,十几年内先后灭掉了贰、谷、绞、弦、黄、英、蒋、道、柏、房、轸、夔等等小国,这里面,子玉屡屡立功,封赏多多,赐名“成得臣”。
      因此,成得臣的后人就以“成”为姓,从斗氏中分了出来。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以“霸主”自居,约集天下诸侯会盟时,成得臣陪同楚成王亲临会场,生擒了宋襄公。两年后,宋楚“泓水之战”,成得臣打残了宋襄公一条腿,楚军大获全胜。
      至此,他哥斗谷於菟因老退休,他就因功继续升职,当上了掌控楚国军政大权的令尹,达到了他的人生巅峰,骄横狂暴,不可一世。
      到了晋楚“城濮之战”的时候,成得臣嚣张的喊道,打了这一仗,天下从此就没有晋国了!但楚成王却不愿与晋文公为敌。
      《史记》上说楚成王编了个理由来骗成得臣:“晋文公在外面流浪了十九年,能够得到晋国,这完全是上天的天意,有上天帮助他,咱们是打不过他的,还是别打了。”
      成得臣当然不信天意。于是,“楚王怒,少与之兵”。
      楚成王怎么可能怕晋文公呢,他是怕成得臣又立了功!如果成得臣再立功,那怎么继续封他呢?所以楚王恼火了,少给他兵,故意掣肘,关键时刻不配合。
      而晋文公也对楚成王的意思心领神会,《史记》上这样记载晋文公对战局喜悦的分析:“我击其外,楚诛其内,内外相应。”
      晋文公从外面攻击成得臣,楚成王从内部诛杀成得臣,合作十分得宜,所谓内外相应。也就是说,晋国和楚国的城濮之战,实际上是晋文公与楚成王合谋暗算掉成得臣的一场阴谋!
        自从斗谷於菟退了以后,楚成王再也不想在斗氏、成氏的阴影中生活了!他早就想削弱若敖氏的势力了,必欲除之而后快!成得臣只知进,不知退,功高震主,不明天意,自然也就为他埋下了杀身之祸的根源。
     于是,战争很快有了结果,成得臣战败了。虽然战败,楚军其实并没什么大的损失,只是继续北上扩张的步法被暂时阻止了。
      成得臣想回楚国去。楚成王说,你不能回来,按国法,覆军杀将,当时就劝你别打,你不听话,自己要打,现在打了败仗,回来怎么向父老乡亲们交待呢?成得臣无以自白,只好自杀了。
      成得臣刚刚一死,楚成王就传下令来,把那些该死的战败将领们,统统都赦免了,偏偏只死了成得臣一个。所以说,这,就是他的命!

      就这样,楚成王虽然名义上输掉了这场战争,但他却成功的拔掉了处处妨碍他的眼中钉肉中刺,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结果。
        楚国从楚成王开始,加大了集权削藩的力度。王室,才是主干,其余的支系,都只能作陪衬。如果因发展的太快而颠倒了这种关系,那就应该停下来调整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17: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12.利用姑妈出卖老爸的楚国太子


        楚成王的两个儿子:大的叫熊商臣,小的叫熊职。
        商臣因为是长子,人又聪明,所以深得楚成王的喜爱。戎马一生的楚成王考虑到接班人的问题,想把商臣立为太子,他就去询问令尹斗勃,征求斗勃的意见如何。
        斗勃,字子上,初为楚国大夫。城濮之战时,跟随成得臣一起出征,担任楚军的右翼指挥。战败之后,成得臣自杀了,斗勃却得到楚成王的赦免,并让他接成得臣的班,所以,斗勃就当上了楚国的令尹。

        一个国家要立太子,可不是件小事。
        斗勃是个直人,不会拐弯抹角,他就直截了当的说:“这样不好,不能立商臣为太子。”
        楚成王问:“为什么?”
        斗勃回答说:“大王,你现在还没老,干嘛慌了要立太子?你身边还有很多宠幸的女人,要是以后又有了你喜欢的儿子,想立为太子时,难道你再废了商臣呀,这不是取乱之道吗?所以先别急。”
        楚成王沉默不语,还在犹豫。
        斗勃又说:“商臣的相貌也不太好,他长的是蜂子的眼睛,豺狼的声音,一看就是个残忍毒辣的人。你今天爱他,把他立为太子,你明天讨厌他了,再把他废掉,那他就有理由该发生动乱了。”
        说是这样说,但楚成王最终还是没把斗勃的话听进去。
        他觉得将来把楚国交给商臣,应该还是可以的。他就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把商臣立为了楚国太子,又请潘崇来做太子的老师。

        商臣被立为太子以后,知道了这件事,就把斗勃怀恨在心。
        他去问他的老师潘崇:“斗勃这个臭虫!很令人倒胃,他反对我做太子,该怎么办?”
        他的老师就这样教他:“斗勃身为令尹,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的人,你告他贪污、受贿、玩女人,都没用的,只有通敌,才会要他的命!你找个机会去对大王说,他私通晋国!”
        太子商臣把老师的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
        过了几年,一些小国开始倒向了北方的晋国。令尹斗勃领兵出征,在泜水(今河南鲁山、叶县一带)与晋军对峙。
        泜水这个地方,不太好行兵布阵,为避免遭到偷袭,斗勃就后退了三十里,准备等晋军过河之后再战。但是等了好几天,才发现晋军早就悄悄溜跑了。因此,这一仗没能打起来,斗勃只好带着部队悻悻而归。
        晋国人跑了,没打仗,本来很正常的一件事。
        但太子商臣抓住这个机会,跑去对他老爸楚成王说:“父王!您知道令尹斗勃为什么不和晋国人交战吗?”
        “为什么?”楚成王问。
        “因为,斗勃私通敌国!他接受了晋军首领阳处父的贿赂啊!阳处父这个人打仗不行,就偷偷送钱给了斗勃,所以,斗勃就退兵回来了……”
        “岂有此理!”楚成王勃然大怒,不许斗勃进宫相见,特赐宝剑一把,叫人递给了斗勃。
        斗勃无法说清,不能自明,只好以剑刎喉,含冤而死。
        太子商臣终于除掉了斗勃,心中暗自得意。
        但是很快,楚成王冷静下来一想,斗勃不至于通敌呀,杀冤枉了,他就又后悔起来,对太子商臣也产生了成见。
        于是,楚成王渐渐疏远了太子商臣。并且开始觉得小媳妇生的熊职似乎更好一些,熊职正在慢慢长大,看上去,各方面都不比商臣差。
        商臣早已被立为了太子,现在想换人,又没有什么合适的理由。楚成王渐渐觉得斗勃原先说的话是有道理的,他就动了杀机,想拿商臣开刀,废立太子。但是,却被宫里的人们传到了外面。

        大王要废掉太子商臣的流言,很快就传到了商臣的耳朵里。
        商臣害怕了,但又无法证实,这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犹豫不决之下,他就又跑去问他的老师潘崇。
        潘崇静静的坐在那里,想了一会,说:“我有一计,叫做投石问路,可以探明传言的真假。”
        商臣连忙问道:“此计如何?望师父教我!”
        潘崇就说,你姑妈回来了,她是个急躁之人,你可以把她接来吃顿饭,故意激怒她,套套她的口风就都知道啦。你老爸有什么家族里的大事,喜欢和她商量,她是一定知道你老爸究竟会传位给谁的!
        商臣的姑妈,也就是楚成王的妹妹,史称“江芈”,是个火爆脾气,嫁给了江国君主为夫人,近期身体不好,回来楚国疗养,所以对楚成王的家务事比较清楚。
        《左传》上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这位潘老师的精彩计谋:“潘崇曰:‘享江芈而勿敬也’。”就是说,请她吃饭,但不要尊敬她,真相就出来了。
        于是,太子商臣马上就跑去,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的把他的这位傻姑妈请了过来。
        江芈非常高兴,兴致勃勃的来到太子宫中赴宴。
        仅仅只上了三道菜后,就没人上菜了。把三个菜罐子摆在老姑妈面前,不理不睬的。姑妈边吃边问他话,商臣就装作没听到的,故意和身边的一个侍女窃窃私语。
        姑妈两次问话,他都没听见,还搂着那个小美女,旁若无人。
        这下可火了!老姑妈大怒,拍案而起,把菜罐子一摔,骂道:“你妈怎么生了你这样个没教养的东西!活该你爹要杀你而改立熊职!”
        说完,气愤愤的拧着裙子出门,头也不回的上车去了。一路上骂不绝口。

        就这样,太子商臣终于巧妙的从他姑妈口中探明了实情,他爹果真就要废掉他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于是,他就连夜又来到他师父潘崇的家里,叩门问计。
        欲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17: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13.春秋历史上儿子逼杀父亲的悲惨事件


      楚成王打算废了太子商臣。
      商臣连夜来到他师父潘崇的家里,叩门问计。
       
      潘崇说:“看来,废你是肯定的了。连你姑妈都这样说了。”
      商臣问:“那怎么办?”
      潘崇两眼盯着天花板,想了想,问道:“如果将来你弟弟熊职当了国君,那你甘不甘心在他手下安分守己的做个官呢?”
      商臣连忙摇头:“不行,不行!我大他小,我怎么能听他使唤。”
      潘崇又问道:“如果你不愿屈居人下,那么还有第二条路可选,你赶快逃走吧,逃到别的国家去,同样还是可以富贵不愁。”
      商臣还是摇头:“不行,不行!我逃到外国去,只会自取其辱。”
      潘崇就说:“现在只有这两条路,要么把太子之位让给你弟弟,要么乘早逃到国外去,除了这两个办法,别无良策啊!”
      商臣又连连哀求道:“师父,您足智多谋,您一定还有办法!”
      潘崇这才缓缓说道:“我还有最后一策,也是最好的一策,但不便说出,我是怕你不忍心啊!”
      商臣求道:“死生之际,性命攸关,还有什么忍不忍的?师父快快教我!”
        潘崇就附耳低言道:“除非干一件大事!一不做,二不休,把你老爹做了!你马上就转祸为福,不知你敢不敢呢?”
      商臣一听,两个马蜂眼一鼓,脸上的肉一横:“好!今天就宰了老头子,谁怕谁呀!”
       
      于是,当天夜里,太子商臣就把他手下的狗腿子们召集起来,全副武装,都拿着家伙,偷偷的开门,摸着黑来到楚王宫,把王宫包围了起来。
      楚成王正在宫中对着沙盘琢磨天下大事,突然听到外面好像有一阵阵杀西瓜的声音,他就探出头来观望。
      只见潘崇和商臣二人仗剑先行,众武士紧随其后,围了过来。
      楚成王大惊,问道:“我的儿,你半夜了还不睡,到我这儿来做什么?”
      商臣说:“爹,我们给您送终来了。你活的也够长的了。”
      楚成王没想到这一切竟会来的如此之快。
      他绝望的闭上了眼睛。
      对于楚成王来说,宫庭的血腥场面并不陌生。还在他少年的时候,就暗杀了他的哥哥楚堵敖,登上了楚王的宝座,又通过宫廷政变除掉了盘踞在文夫人宫中的叔叔子元,从而获得了楚国的真正统治权。
      现在,他老了,他的儿子将这一手实施在了他的身上。
      这一切,仿佛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
      他睁开双眼,望着潘崇:“爱卿所来何事?”
        潘崇回答道:“大王在位已经四十六年了,有道是成功者身退,方为明智之举。如今全国人民都在思念新王登基,所以请大王传位于太子!”
        楚成王知道今日在劫难逃,便又惶惶恐恐问道:“如果寡人这就让位,但不知还能活命否?”
      潘崇喝道:“一君死!一君立!一国岂能有二君?您怎么越老越糊涂啦!现在死,还能够落下个好名声!我们可以保证,你怎么死的,绝不向外界透露半点信息,绝不让你的英名蒙尘受损!”
      楚成王又问:“我死了,谥号是什么?”
      潘崇说:“灵。你死后,就叫做‘楚灵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得你这位楚灵王!”
      灵,是个半好半不好的字。“德之精明曰灵,乱而不损曰灵。”
      就是说,谥号为灵王、灵帝的人,都是很精明的人,但同时又是把国家搞乱了,却没有垮台的人。比如东汉的汉灵帝,他搞的天下大乱,后来分裂成了三国,但他活着的时候,东汉却并没有灭亡。
      而楚成王却并不是这样,楚国在他手里从几百里升级到上千里,灭国二十多个,比楚武王、楚文王加起来还多,他一生与中原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三位盟主争胜,怎能用一个“灵”字来概括呢?
      所以楚成王不答应。因为他是楚国最成功、最成就之王!
      “如果把寡人称作楚灵王载入史册,寡人将死不瞑目!”
      “嗯,那好吧,就叫做‘成’,成是一个上好的字,仅次于文王、武王,你死后谥号‘楚成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得你这位楚成王!”潘崇说完,就把绳子丢在了大王的脚下,让他自尽。
      楚成王捡起绳子,叹了叹气,又说道:“要寡人死,可以,不过寡人还有最后一个小小的请求。”
      “还有何话,快些说,来送葬的人都等不及了!”
      “寡人刚才已经叫厨子去煮了一盘熊掌,还没煮熟,请稍等片刻,待寡人吃了熊掌后再上路,就算死也做个饱死鬼,虽死无恨!”
      据说熊掌放在锅里没有两三个小时是熬不熟的。
      太子商臣一听,知道楚成王是在拖延时间,等待救兵。商臣就扯着豺狼嗓子叫喊道:“熊掌等不熟啦!您老就留着肚子到天上去吃吧!”
        潘崇厉声喝道:“熊掌难熟,请大王自便,不要等臣们动手!”
      楚成王仰天呼曰:“好斗勃!好斗勃!寡人不听忠言,自取其祸,自取其祸呀!”说完,就把绳子挽在了颈上。
      潘崇命左右之人上前拉拽,须臾,一代枭雄楚成王,就这么两腿一蹬,气绝身亡,活活的给勒死了!这个死法,上了史书的,叫做“绞杀”。他在临死前,想吃点熊掌也没能吃到。
       
      这一年,是公元前626年,冬十月,丁未日。
      太子商臣弑杀了他的父亲楚成王,蹬上了楚王的宝座,这就是楚穆王。
      楚穆王上台后,一面发讣告通报于天下诸侯,说楚成王国事繁忙,操劳过度,因病抢救无效,不治身亡。一面又派人秘密的追杀他的弟弟熊职,清剿国中的一切嫌疑叛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17: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14.揭秘:神秘卦象指引了春秋赵氏的崛起


      话说楚国太子商臣,在他师父潘崇的谋划下,弑父自立,登上了宝座,史称“楚穆王”。
      楚穆王上台后,做了这样几件事:
      首先,为他父亲定了一个评价非常高的谥号:楚成王。
      接着,开始拉拢人心。他父亲不是杀了不可一世的令尹成得臣吗?他就特意提拔成得臣的儿子成大心为令尹。
      而他的老师潘崇,当然也是大功臣了,加官进爵,被封为太师,担任着王宫的保卫工作。并且,楚穆王住进王宫的第二天,就把他原来的太子宫殿赏赐给了潘崇。
      自此,潘崇家族在楚国开始得势,兴旺了起来。
      楚穆王的弟弟熊职,在楚国呆不下去了,他就准备逃到晋国去。
      晋国是楚国的最大敌国,只有晋国敢于收容。但是,他还没能跑到,就被斗越椒追上来,杀死在了野外。
      年轻的斗越椒从此开始立功,他是若敖斗氏的后辈族人。

      好了,南方楚国的局势,我们暂且就先只叙述到这里。
      下面,让我们再把视角转移到北方的晋国。
       
      晋国的君主是晋襄公,他听说楚成王被亲儿子用绳索勒死了,心中感慨不已,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首先是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楚成王总算已经死掉了,再不能对中原构成威胁了。
      其次,多少还是有点惋惜,这个人,风云了半世,到头来竟是这样一种下场。
      一天,晋襄公遇到了年轻的赵盾。
      两人闲谈时,晋襄公问道:“楚成王死的那真是叫惨啊,难道,这是上天开始厌恶楚国了吗?”
      上天已经不再眷顾楚国,言下之意,就是说上天要转向照顾他们晋国了。
      晋国已经成为了中原的霸主,又打败了一直想控制他们的秦国,现在,楚成王又死掉了,楚国陷入一片混乱,当今天下,还有谁,能与晋国争锋呢?
      但是,年仅二十几岁的赵盾却不以为然。
      他不以楚成王之死为喜,而以楚穆王上台为忧。
      赵盾对答道:“历代楚君虽然横暴,但还是可以用礼义来感化教诲。只有这商臣,狼子野心!不知孝为何物,连他的亲生父亲都敢杀,又何况别人呢?臣担心,诸侯之祸,在不久的将来又要开始了。”
       
      赵盾应该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不过此时,他在晋国的朝廷里面,还不是什么高官,他仅仅只是执政官赵衰的长子,当时的人们都称他为“赵老大”(书面语就是“赵孟”)。
      赵老大是一个没怎么吃过苦的人,他一生下来就是个享福的命。
      当年,他爹赵衰,还有狐偃,一起陪着晋文公流亡到北方的狄国,狄人酋长送了两个美女给文公作见面礼,文公就留下小的,把大的送给赵衰做了老婆,她为赵衰生下的儿子,就是这个赵老大赵盾。
      盾这个字,是专门和戈、矛、箭作对的,是保护身体最坚硬最抗打的武器。估计他爹当时被人追着打怕了,所以才叫了这个名。
      晋文公再次流亡的时候,赵盾还不到十岁,没法跟着长征,他就留在了原地。后来赵衰辅佐晋文公返回晋国,功成名就的时候,就把他接了过来,继续享福,成为赵氏家族的掌门人。  
      赵氏家族的祖先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造父。
      造父在周朝初年为周穆王当司机,他用训好的8匹骏马驾车,载着周穆王外出打猎,向西来到昆仑山,见到了西王母。这时国内发生叛乱,造父就以一天一千里的速度赶了回来,平叛立了大功。
      于是,周穆王就把赵城赐给他,他的后人就以赵为姓。但是赵氏的后人一代代都没有什么起色,到了周幽王的时候,赵氏家族就离开了周朝,来到了晋国。在晋国,还是没有什么起色。
      到了赵衰这一代,他想去为晋献公效力,在去之前,就先找人进行了一次非常慎重的占卜。
      占卜的结果是:不吉利。
      当时,晋献公的扩张势头还是非常猛的,跟着他肯定有肉吃。但既然卦象上说了,不吉利,那就还是别去了。
      然后,他又占卜了一卦,去为晋献公的太子效力如何?因为太子是将来的接班人。但占卜的结果,还是不吉利。
      接着,再占卜一卦,去为晋献公的二公子重耳效力如何?这次占卜的结果是:非常吉利。
      又占卜去为三公子夷吾效力,结果又不吉利了。
      这样,他就拿定了主意,去投奔重耳。
      所以,《史记》上这样记载这件神异的事情:“赵衰卜事晋献公及诸公子,莫吉;卜事公子重耳,吉,即事重耳。”
      但是,当他刚刚一投奔到重耳的门下,倒霉的事就发生了,晋献公要杀重耳,因此,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流落天涯去了,这一去就是十九年的悲惨遭遇。
      不过,如果他跟着晋献公,晋献公喜欢杀功臣;跟着太子,太子很快就被废了;跟着三公子,好景也不会长。还真的只有跟着重耳,才能最终成功。所以,在重耳当了国君之后,他就当上了晋国的执政官。

        赵衰光宗耀祖了,他是赵氏家族里第一个有谥号的人。
        他的谥号就是“赵成子”,成功的成,成就的成,把该做的事情做完了,就叫做“成”,和楚成王的谥号一样的。楚成王是楚王家族里最成就的一个,赵衰则是赵氏家族里最成功的一个。
        而赵盾,晋国总理的儿子,这个起点就更高了,虽然还没有尺寸之功,但飞黄腾达也是指日可待。这样,春秋时期的赵氏家族一系,也就从他们父子这两代开始发迹,显赫了起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宝宝寒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14: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15. 春秋官二代职场竞争全靠拼爹上岗

      春秋时期,晋襄公时代是一个多事之秋,老一辈的精英们相继去世了。
      晋襄公的父亲晋文公,是公元前628年去世的。在这前一年,狐偃、魏犨去世了;此后的两年,楚成王也死了;又过了几年,赵衰也死了,秦穆公也死了。
      那一批叱咤风云的人都死了。
      而晋国国内的政坛,也随着老臣们的去世,出现了权力真空。晋襄公需要提拔一些新的干部上岗。

      当时的政治,是一种大家族政治,结构其实比较简单。由国君一族,和分封出的许多大家族,共同统治着这个诸侯国。
      每一家族的族长,都是朝廷里的大臣。这些族长大臣们聚在一起,选出其中最优秀的六人,进入政府的常委班子,所谓六卿。
      这六卿既是政府的领导,也是军队的领导。因为当时文武合一,军政不分,出则为将,入则为相。当时的军队,分为中、上、下三军,每军各有一个“将”和“佐”(副将)构成,共计六个名额。
      级别大小排名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其中,中军将级别最高,为正卿。)
      各大家族的掌门,都想挤进这六卿(常委)之中,也就相互够成了激烈的竞争。
       
      因为先轸、先且居、赵衰等等老臣们已经去世,所以,这次竞争上岗的目标,主要就是位高权重、最肥最美的“中军将”、“中军佐”这两个职位。
      能担任这两个职位的人,就会成为国君晋襄公的左右手。
       
      晋襄公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他按照以往的惯例,在德高望重的老臣们中间选择。主要参考依据是:年龄的长幼、地位的高低、家族的名望、功劳的大小,等等,常见常规的方法。
      合适的人选,大概在如下人员范围之中:
      1.梁益耳:梁益耳是晋国的老臣,年纪估计最老。虽然混了一辈子,没啥惊天动地的功劳,但大家会因为相互谦逊,而把他推上前台。
      2.士榖:士榖也是晋国多年的老臣。虽然他没啥特别的功劳,但他的父亲士蒍,却是晋献公早期的重要谋士,曾帮晋献公设计,清理门户,一次性杀掉了所有的贵族公子。
        3.蒯得:蒯得也是在晋国靠年龄熬出来的老臣。
        4.先都:晋国旧臣。他应该是先轸、先克这一族的远亲。
        5.箕郑父:晋国旧臣,晋文公回国后,箕郑父改投在赵衰门下。
      6.荀林父:荀林父的年纪虽然不如上面几位老,但他的家族却是以前的望族。他爷爷是荀息,荀息就是帮助晋献公一石二鸟,既吞虢又灭虞的那个人。他自己则在城濮之战中崭露头角:为晋文公驾车,担任马夫司机,属于有功的人员。
       
      晋襄公经过权衡之后,他准备这样安排:让年纪最老的士榖、梁益耳担任中军职位,让箕郑父、先都担任上军职位。
      按惯例,本来也算合理。在当时合理,即使现在也还合理。
      但突然之间,那个年龄最小最小的先克,猛的跳出来叫道:“不行!他们这些老人,有什么战功啊!如果让他们当大将,恐怕人心不服!”
      先克是先轸的孙子,先且居的儿子。如果照这么论资排辈的话,他先克要想进入常委,就也得熬到老的不能动了才行,他等不及了,所以就带头第一个反对,说他们没功劳。
      晋襄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是的,他们是没有功劳,可你也没有功劳啊,大家谁都没有功劳,有功劳的人,这几年都死绝了。不按年龄按功劳怎么排啊?
      先克就又喊叫道:“狐、赵有大功于晋国!狐赵的功劳,不要忘了!”
      狐偃、赵衰的功劳不能忘,其言下之意就是在提醒晋襄公:先轸、先且居的功劳其实也不能忘。他们的后人,你更不能忘!
      我们虽然没有功劳,但我们的老爸,都有着巨大的功劳!
      于是,晋襄公想了想,这样也对。他就改变了主意,提拔了年轻的干部进入中军。
       
      以贾季为中军将、以赵盾为中军佐。
      贾季,就是狐偃的儿子狐射姑,小名狐老四。狐偃是先君晋文公的舅舅,狐射姑即是晋文公的表弟。
      狐射姑曾经长征过,陪同晋文公一起在外流亡了十九年。晋文公即位后,把贾城封给了狐射姑,所以狐射姑就被叫做“贾季”,成为贾氏一族的掌门人,也是后来贾姓的始祖之一。
      赵盾,就是赵衰的儿子,人称赵老大。赵氏一族的掌门人。
      而先克,作为先轸的孙子,先且居的儿子,他就是上军将了。
      自此,狐偃的后人,赵衰的后人,先轸的后人,他们这三大家族掌控了晋国的局势。
      他们这几个后辈晚生,都没有资历,也都没有战功,但都凭着自己老爹老爸的功劳,进入了六卿常委的前三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14: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16. 春秋时期官二代竞选的悲喜人生

      晋国政局大换血,最有实力的两个家族站在了竞选的角逐场上。
      狐射姑说,我爹是狐偃!
      赵盾说,我爸是赵衰!
      于是,两个官二代,赵盾与狐射姑,都靠着他们老爹的阴功,很容易就得到晋襄公的提拔,当上了晋国的高官。
      狐射姑(又作贾季),虽然能力不行,但他比赵盾更有资历,因为他参加过晋文公重耳的长征,而赵盾却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功绩。
      最后的结果当然就是,狐老四狐射姑胜出,荣任中军将,成为晋国的三军元帅,兼国家执政官。赵老大赵盾则落入下风,出任中军佐,成为狐射姑的副手。
       
      却说狐射姑当上了中军将之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威风凛凛,好不得意。他登上高坛,号令施令,指挥如意,傍若无人。对那些老前辈们出言不逊,呼来喝去,全不放在眼中。
      他的部下有个军司马,叫做臾骈,见狐射姑如此嚣张,就劝谏他说:“任何一个团队,成功的关键在于团结,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才可以无往而不胜。元帅,你还年轻,你应该学会虚心谦让,尊重老同志。当年,楚国刚愎自用的成得臣,就是前车之鉴,不可不戒。”
      狐射姑听了,大怒,喝道:“我为三军元帅,军令从我这里发出,匹夫安敢乱讲话,若有不服者,军法伺候!”
      于是,狐射姑新官上任三把火,来了个罚一儆百。
      他命令左右武士,把臾骈拖下去,扒了衣服,痛打一百鞭!
      臾骈被打的皮开肉绽,哀嚎不已。众人见了,心中害怕,敢怒不敢言,俱有不服之意。
       
      再说士榖、梁益耳等老臣,因为熬了许多年,最终还是没有提拔上去,被这些官二代抢了先机,排名反在他们年轻小辈的后面,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开始,他们都是恨先克的,是先克的大吵大闹,阻碍了他们的晋级。现在,见到狐射姑如此专横,又十分痛恨狐射姑了。
      而雄心勃勃的赵盾,此时虽然没有任何的表现,却也非常懊恼狐射姑。
      凭什么他能在一号位置,而我只能屈居二号?赵盾不甘心,很伤脑筋,下班后,他就匆匆赶回家,关在房里抽烟,一根接一根的猛抽,如果当时有烟的话。得想个什么法子,对付对付这个狐老四。
      总之,狐射姑当了中军将后,大家都对他不满,只有他自个高兴。
       
      不久,大夫阳处父回来了。
      阳处父这个老臣,和谁的关系都好,他是赵衰的门下,曾经被赵衰推荐,做过几天晋襄公的老师。所以,阳处父有心偏向于赵盾。
      晋襄公选拔干部的时候,阳处父因为有事出差到卫国去了,所以他没有参与评选。当他一回来,见是狐射姑做了三军元帅,他就马上跑去直接游说晋襄公。
      阳处父密奏于晋襄公说:“狐射姑这个人不行,不会处理关系,又不得民心,他根本就不是个当大将的料,您错用了他,将来是会出乱子的。”
      晋襄公就问:“你看,谁合适呢?”
      阳处父回答说:“狐射姑和赵盾,这两个小青年我都有过深入的接触,狐射姑是个没脑子的人,当个跑腿的还可以。而赵盾是个有学识有见解的贤能之人,如果要选元帅,只有赵盾才是最合适的。”

      晋襄公觉得有道理,听从了老师阳处父的意见。
      没过几天,晋襄公就搞了一次大阅兵,在阅兵的时候,晋襄公当着所有将领士兵们的面,调整了三军的指挥序列。
      襄公说,狐射姑,你站这边来。狐射姑不知道什么意思,就站到这边来了。
        襄公又说,赵盾,你站到那上面去。赵盾就马上站到了狐射姑原先站着的地方。
      位置都站好了,晋襄公宣布说:“改命赵盾,为中军元帅,兼执政官!改任狐射姑,为中军佐。”
      就这样,俩人互换了个个儿。赵盾成了一把手,狐射姑降为二把手。
      狐射姑差点给气死了!凭什么呀?凭什么降我的职?但他不敢问,脸色非常的难看。
      这时,晋襄公说道:“狐射姑,前段时间,寡人让赵盾来辅佐你,现在,寡人再让你来辅佐赵盾。你没意见吧?”狐射姑不敢言,唯唯而退。
      下班后,狐射姑还不走,追上去问晋襄公:“臣不知犯了什么罪,要把臣突然撤职?请主公明示,难道是因为臣不如赵盾吗?”
      晋襄公就说:“你没有犯罪啊,寡人也没责怪你,是阳处父对寡人说,你不得民心,难以当大将,所以才让你俩对换了一下。”
       
      知道了真相的狐射姑,垂头丧气的回到家中。
      他也把自己关在房里抽烟,一根接一根的猛抽。得想个什么法子,再升上去,他恨透了这个老不死的阳处父!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14: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17. 成语“华而不实”出自无名酒店老板之口

      赵盾升为中军元帅,狐射姑却被降成了副手,这都是因为阳处父的一句话。
      阳处父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上一朝革命前辈中的年轻人,也是下一朝晚辈后生中的老年人。夹在了两个空档之间,无所建树。不过,他这个人,为人和善,处世滑稽,倒也不失有趣。
       
      阳处父长的相貌堂堂。
      是个当官的相,别人一看到他,就会猜他肯定是个大官。
      有一天,阳处父到外地出差,住在一个酒店里。酒店的老板姓嬴,他看见阳处父举止得体,气度不凡,十分钦佩,就悄悄地对他妻子说:“你看这个人,一定前途无量,我打算追随他,不愁功名富贵!”
      他老婆问:“你下定决心了吗?”
      嬴老板说:“下定决心了!多少年来,我随时留心,从来也没找到个合意的。今天我看到他,觉得这人很不错,我决心跟他去了。”
      于是,嬴老板在征得了阳处父的同意后,离别了妻子,拜在他的门下,跟着他走了。
      一路上,阳处父同嬴老板东拉西扯,不知谈些什么。嬴老板一边走,一边听。刚刚出了城,他就改变了主意,和阳处父分手回来了。
      他老婆见他突然折回,就不解的问道:“你开了这么多年的酒店,好不容易才遇到这么大个官,怎么不随他去呢?你不是决心很大吗?家里的事你尽管放心好了。”
      “我看他长得一表人才,官样十足,谁知听了他说话以后,才知道他徒有其表,华而不实,他的才学和他的外表差距实在太大了,我怕跟着他去,没有荣华富贵,反而受到灾祸,所以就打消了原来的主意。”嬴老板说。
      这阳处父,在酒店老板的心目中,就是个“华而不实”的绣花枕头。所以,店主毅然地离开了他,同时也为中国人创造了一个成语出来。
       
      阳处父虽然徒有其表,不过,他也算是个有脑子的人。
      那一年,先轸在崤山打败了秦国的军队,将他们斩尽杀绝后,捕获了秦国的孟明视等三帅。晋襄公一时糊涂,将三帅放了,后来醒悟过来,又派人去追,派去追的人就是阳处父。
      阳处父快马加鞭,追赶到黄河边上时,孟明视等三帅已经跳上了一艘小船,再也不肯上岸了。
      阳处父的追兵赶了过来,大喊道:“秦将军留步!”
      但已经抓不住了,为了骗他们上岸,阳处父急中生智,便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将那条马鞭双手奉上,举过头顶,高喊道:“秦将军!我给你们送马来了,请将军笑纳!”
      可见,阳处父这人有脑筋,并不傻。
       
      后来,晋国又与楚国交战。
      阳处父领兵出征,对手就是楚国的令尹斗勃。两军来到泜水一带,隔着河对峙。
      这时,晋军的粮草快要吃完了,仗已经没法继续往下打,再者,阳处父心里还是有些害怕楚国人的,他就打退堂鼓,准备退兵回去。
      但是,奉命匆匆而来,仗还没打,就退兵回去,这算什么呢?很不划算的,阳处父有着三个方面的顾虑:
      第一,他害怕吃败仗,又怕退兵时楚军乘机进攻,追过来打他;第二,他怕他的部下讥笑他临阵逃跑,留下终身的笑柄;第三,他怕回去后晋襄公批评他,无功而返,浪费粮食。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一举三得的妙计。
      他就派人前去对斗勃说:“你若想和我决战,我就退后一舍(古代三十里为一舍),让你过河布阵,咱们早晚决战;你若不想过河,那你就后退一舍,让我渡河列阵,再做决战。不然这样相持下去,劳师费财,对谁都没有好处。”
      斗勃就准备渡河过来与他决战。部下们说:“晋国人从来都不讲信用,如果我们渡河过去,他们要是乘机偷袭,那我们就亏了,不如叫他们渡河,到我们这边来决战。”
      于是,斗勃就让楚军后退了三十里,等着晋军渡河过来。
      楚军这一退,就正好中了阳处父的计!阳处父马上对他的部下们说:“你们看!你们快看!楚国人害怕我们,不敢与我们决战,已经逃跑啦!我们胜利啦!”
      阳处父一面四处宣扬“楚军逃跑了,我们胜利了”,一面悄悄的撤军,溜之大吉,退兵回国,向晋襄公邀功请赏去了。
        斗勃一等也不来,两等也不见个人影,过了好几天,才发现晋军早就悄悄溜跑了。因此,仗没打起来,斗勃只好带着部队悻悻而归。
      这就是阳处父一举三得的计谋,又不打仗,又立了功。但这还没完。
      阳处父知道楚国令尹斗勃和太子商臣的关系很不好。太子商臣,也就是后来弑君夺位的楚穆王,当时,斗勃看出了商臣的狼子野心,不同意让商臣当太子,所以商臣对斗勃恨之入骨!
      阳处父在退军之后,就派人拧着金银珠宝,来楚国拜见了太子商臣,说:“斗勃是因为接受了晋国阳处父的贿赂,所以才退的兵。”
      于是,太子商臣便将这件事告诉了楚成王,说斗勃私通敌国!楚成王一听,火冒三丈,不由分说,杀掉了斗勃。
      这样,阳处父不费吹灰之力,就完胜了这场战争。
       
      阳处父这个人,有脑子,有谋略,有相貌,有资历,该有的基本上都有,但他就是混的不咋的。
      一直熬到老,好不容易在赵衰的推荐下,才终于混了个晋襄公的老师当了几天。晋襄公还是比较尊敬这位老师的。老师说赵盾可以当元帅,狐射姑只能当跑腿的,晋襄公就言听计从,马上把他们两个给换了。
      赵盾当上了中军元帅,可乐坏了。
        狐射姑降了职,就受不了了,一肚子的坏水,本来就没地方发泄,现在有了目标。
      这个“华而不实”的阳处父,圆滑了一辈子,从没吃过亏,最后却因为多嘴,说了这样一句大实话,大直话,也就为他带来了不测之灾!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宝宝寒 + 6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8: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18. 春秋惨案:两大权臣相互买凶暗杀


      有人对阳处父说:“您老已经这么大年纪了,干嘛要多嘴呢?狐射姑是狐偃的儿子;赵盾是赵衰的儿子,他们哪个当元帅不一样啊?您在里面一搅和,就不怕得罪人吗?”
      阳处父说:“我这不都是为了国家嘛。”
      别人就说:“以前的时候,狐偃和赵衰,都是互相抢着谦让对方,现在,他们的儿子可没那么客气,您就是为了国家,也不该说出结怨的话呀。”
       
      公元前621年的春天,刚刚三十出头的赵盾,就当上了晋国的三军元帅兼总理执政官。这一年,发生了很多的大事。
      夏天的时候,秦国的老国君秦穆公去世了,高寿而终。
      到了秋天的八月,晋国的晋襄公也病死了,他的寿命不长,在位仅仅只有七年。
      晋襄公在临死之前,把太傅阳处父、上卿赵盾、还有狐射姑等等一班大臣叫到跟前,交代道:“寡人继承父业,未尝挫锐气于外国。今不幸短命,与诸卿长别。太子夷皋年幼,卿等务必尽心辅佐,不要失了晋国霸主的功业!”
      晋襄公只有一个遗愿,立他的儿子为君。说完,两腿一蹬,撒手西去了。
      群臣跪拜在地上,都发誓说:“谨遵君命!”
       
      国不可一日无君。
      第二天一大早,群臣就聚在一起商议,准备按照晋襄公的遗愿,扶立太子夷皋登基,以继大统。
      夷皋的年龄,还不到小学一年级,只有五六岁,那时的人吃奶平均一般要吃到七八岁上。所以,把国家大事寄托在这个蒙童无知的小屁孩身上,似乎不太靠谱。
      执政官赵盾率先发言道:“如今国家多难,西方有秦,北方有狄,南方有楚,我们晋国危机四伏!如果立这小孩为君,恐怕不妥,咱们为了国家着想,还是改立一个年龄大点的吧。”
      群臣听了,面面相觑,莫敢对言。心里都在嘀咕道:“好你个赵盾,你昨天答应晋襄公时,还信誓旦旦,今天就背信弃义,翻脸不认人了!果真是人走茶凉啊,你对的起死去的先君么?”
      但没有人敢说话。
      这时,狐射姑举手表态:“我同意!把这小屁孩废了,换个大的!”
      太傅阳处父也举手表态:“为了国家,我也同意!”
      既然这三个最大的老大都已经发话了,那谁还敢多嘴呢,要换人,你们就换吧,反正是你们说了算。
      狐射姑说:“我看,立公子乐当新国君,比较合适。公子乐的母亲是秦穆公的女儿,地位最高,立他为君,咱们就可以化解以前和秦国的仇恨了。”
      公子乐是辰嬴的儿子。辰嬴就是文嬴,她嫁给晋文公,生下儿子公子乐后,就改称辰嬴了。公子乐是晋襄公的弟弟,现在正在中原的陈国留学。
      大家在改立一个年龄大的当国君这一问题上,是没有分歧的。但究竟立谁为君,分歧却相当大。
      狐射姑要立晋襄公的小弟弟公子乐当国君,赵盾不同意。赵盾要立晋襄公的大弟弟公子雍当国君。
      公子雍是晋文公早期的一个私生子。晋文公在请求秦穆公出兵,帮他回国夺位的时候,就把公子雍留在了秦国当人质。
      赵盾说:“秦国大,陈国小;秦国近,陈国远,要想真正化解与秦国的仇恨,就必须立公子雍为君!绝不可立公子乐。”
      狐射姑不服气:“公子乐的母亲是辰嬴,秦穆公的女儿,地位最高!非立他不可!”
      赵盾也不服气:“秦国垮了,辰嬴地位就低贱了,一个女人,嫁过两位国君,这就是个淫妇!立他的儿子名不正言不顺,母亲淫荡、儿子又没出息,还有什么威望可言?”
      两个人当场就争了起来,一个要立公子雍,一个要立公子乐。争的不可开交,没有结果,不欢而散。
       
      狐射姑心想,你们赵家和我们狐家,地位是相等的,凭什么你说了算?我不怕你硬!我抢先派人到陈国把公子乐接回来,到那时,生米煮成熟饭,也就由不得你了!
      于是,狐射姑就秘密派出一支人马,去陈国接公子乐。只要公子乐能够抢先回国为君,他狐射姑铁定就是下一朝的大功臣了!
      但是,早有人把狐射姑的行动报告给了赵盾。
      赵盾佯做不知,暗暗买通了一批杀手,埋伏在必经之路上守候。当公子乐屁颠屁颠跑回来准备当国君时,就被赵盾的杀手给杀死了!
      公子乐死了,狐射姑的如意算盘,也就落了空。他失去了翻盘的筹码。
      狐射姑大怒道:“赵老大欺人太甚!”但又没抓到把柄,找不着证据,一怒之下,就迁怒到了阳处父身上。这一切的一切,都怪阳处父这个老不死的!不是阳处父一句话,他赵盾也爬不到老子头上去!
      一冲动,他就想杀了阳处父。
      他把他的弟弟狐鞫居找来,商量说:“赵老大敢杀公子乐,咱们就不能杀了阳处父?想那阳处父家族里也没几个人,不杀了他,祸害无穷!”
      狐鞫居没有做官,是个混混,年轻气盛的,比狐射姑更冲动,更没脑子,他连声大叫道:“杀一个老头子还不简单吗!我今天晚上就宰了他!”
      于是,半夜里,狐鞫居约了几个狐朋狗友,假扮做偷东西的强盗,来到阳处父的家门口,翻墙而入,摸到房中,只见阳处父正点着蜡烛,看完了书,脱了衣服,准备上床睡觉。
      狐鞫居觑准了,抽出刀来,扑上去就是一刀,砍在了肩膀上,阳处父惨叫一声,慌忙逃走,没跑几步,狐鞫居赶了上来,再补上几刀,当场就把他砍死了,倒在血泊中,踏上一只脚,割下脑袋拧走了。

        一时间,晋国高层就连续发生了两起暗杀惨案。
        第一起,赵盾精心密谋,暗杀了很有可能继承君位的公子乐,使狐射姑失了势。第二起,狐射姑奋起反击,暗杀了老太傅阳处父,剪除了赵盾的党羽。
        二人胜负尚未分晓,还得继续往下斗。
      不过,那天夜里,阳处父的几个随从,认出了杀阳处父的人,就是狐鞫居!他们特地赶来向赵盾报案,要求严惩凶手。
      赵盾听了,假装作不信,喝叱道:“阳太傅是被强盗所害,你们怎么凭空无据的诬赖好人?此事已是盖棺定论,再不要乱讲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8: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19.读《春秋》:古人如何打黑?


      太傅阳处父被暗杀之后,凶手一直没有抓到。
        狐射姑以为别人不知道,而赵盾也不想打草惊蛇,就假装做不知道。
      一直等到晋襄公的葬礼结束之后,赵盾才正式展开行动。

      赵盾宣布说,德高望重的老太傅阳处父先生,居然坐在家里,被几个小混混砍死了,我们还有安全感吗?现在有一股黑恶势力,搅的人人自危,个个害怕,不打不行,我们必须从快从重的来一次打黑行动,彻底铲除掉社会上的毒瘤!还大家一个平安。 
        狐射姑心想,爱折腾,你就折腾吧,又没证据,看你能抓谁。
        赵盾就让那天夜里看见阳处父被杀的几个随从带队,去秘密抓捕狐鞫居。抓住后,捆绑了,关在一间小黑屋子里。
        狐射姑几天没看到弟弟狐鞫居,就像失踪了一样,狐射姑开始心惊胆战起来。
      而赵盾这边,正在连夜突击审问狐鞫居:“某月某日,你在哪?在干什么?和哪些人?”
        狐鞫居编着谎言应对。
        “老实交代!抗拒从严!有目击证人看到你杀害了阳老太傅,你招不招?你现在招了,我们算你自首,可以从轻处理。”
      狐鞫居慌忙抵赖,说没有,我没杀过人。
      赵盾就派人去抄狐鞫居的家,结果,这一去收获不小!他们在狐鞫居的家里居然搜出了阳处父的脑袋!狐鞫居这才赖不住了,只好俯首认罪,交代了犯罪经过。
      然后,他们请了个裁缝,用线把阳处父的脑袋缝在了脖子上,用最好的规格把华而不实的阳处父厚葬了。
      这件事充分说明狐射姑无能,刺杀阳处父得不偿失,还给狐家戴上了恐怖份子、黑恶势力的帽子,一经媒体抓住爆光,那就再也别想参加什么竞选了。
       
      而赵盾当然是紧紧抓住机会不放,在“狐家杀人案”上大做文章。
      赵盾天天逼着狐鞫居,要他交代,是谁指使安排你去杀人的?幕后的元凶究竟是谁?你不交代,你就是死罪!你现在交代出来,就是立功!不仅免罪,还能升官。
      这狐鞫居倒也扛得住,一口咬定只有自己,与他人无关。无论怎样逼,就是不出卖他哥狐射姑。
      但是,躲在幕后的狐射姑,心虚了,害怕了,整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他的心理无法承受这种恐惧,他就匆忙出逃,跑到翟国去寻求庇护。
      翟国,是北方的狄人部落,当年,晋文公出逃的时候,第一站就是流亡到了翟国,那时,狐射姑还非常小,跟着他们长征。如今,狐射姑官场失利,不得不故地重游,再次伤心的来到了翟国。
      但是,现在的翟国已是今非昔比,被鲁国、晋国、卫国合伙给灭掉了。狐射姑连喊倒霉!慌不择路,又辗转来到了潞国。
      潞国很小很小,是狄人的一个分支。流落到这里之后,狐射姑才总算站稳了脚跟。
        《春秋公羊传》上这样记载:晋杀其大夫阳处父,狐射姑出奔狄。狐射姑为何要出奔狄?因为狐射姑杀了阳处父。狐射姑为何要杀阳处父?因为晋襄公说漏了嘴,“君漏言也”,于是,狐射姑怒,刺杀了阳处父,弃官而走。
      这样,晋文公两大功臣之一的狐偃家族,到第二代就退出了晋国的历史舞台,销声敛迹了,总共才享了15年福。
      赵盾通过这次的打黑行动,终于把自己最强劲的政敌给打跑了!从此,赵氏一族,独大于晋国。
       
      狐射姑一跑,晋国就再也没有人能够制衡赵盾了。而狐射姑的弟弟狐鞫居留着也没啥用,赵盾就把他杀了,当做黑恶势力的典型,公审公捕公判公决,为晋国人民除了一害!赵盾的民意支持率也就直线上升。
      赵盾说,狐射姑逃跑了,我不想深究,我只是担心他在外面孤苦伶仃的受罪,我心里打不过去。
      于是,赵盾就派遣臾骈出使潞国,将狐射姑的老婆孩子家人以及全部的财产,都送到潞国,交还给了狐射姑。意思很明显,我赵盾念记着手足之情,对得起你,但你也别再想着要回来了,免得碍眼。
      臾骈,就是前段时间被狐射姑扒了衣服痛打一百鞭的那个人。
      走在半路上,臾骈的家丁们都纷纷劝他说,主人!你知道赵元帅为什么偏偏要安排你来押送狐射姑的家人吗?他这是有意给你报仇的机会呀!杀了他们!洗刷你曾经受过的侮辱!
      臾骈说,不可,不可!元帅可能是想重用我了,我若杀了他们,万一元帅恼怒怎么办?乘人之危,不仁;惹人发怒,不智。我绝不干这种事。
      狐射姑的家人、财产,都平安的交给了狐射姑。
      狐射姑打开赵盾写给他的信,信上说:
      “狐兄,我们的父亲,作为先君的重臣,功劳都不小,我们也应该向先辈那样相互礼让才对。你弟弟犯了杀人罪,你跑个什么呢?我之所以要依法处决你的弟弟,那正是为了保你呀,由他担着罪名,就不会追究到你,但你却忍不住,要逃跑,弄的大家都知道是你杀的人,你叫我怎么向国人交代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8: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历史上最出尔反尔的国务总理


      春秋时期,赵盾在晋国当执政官的时候,年龄只在三十出头。
      非常的年轻,地位却是百官之首,相当于后来的国务院总理。晋襄公一去世,又打跑了狐射姑,晋国的政令就完全出自于他赵盾一人之口了。
        在他当政的初期,有些事,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有些大事,却很让人瞪目结舌。

      晋襄公临死的时候,要立年幼的太子夷皋继位,赵盾满口答应了,发誓说:“谨遵君命!”
      大家都商量好了,明天就让夷皋登基。
      但是,赵盾晚上回去一想,觉得不妥,夷皋这小屁孩懂得啥呀?如今国家多难,四面都是强敌,他哪能应付得了!不如改立一个年龄大点的吧。
      第二天,也不管晋襄公临终的遗命了,赵盾宣布说,为了国家,咱们不能让不懂事的夷皋登基,应该立年龄大的公子雍为君。
      公子雍,是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的弟弟,他在秦国当了15年的人质。如果立他为君,可以最好的化解秦、晋两国间的仇恨。
      赵盾要临时换人,别人想阻止,也阻止不了。再者,他说的又有些道理,所以大家只好听之任之。
       
      赵盾派先蔑和士会这两个人为使者,去秦国迎接公子雍回来登基。先蔑非常高兴,临行的时候,大夫荀林父前来送他。
      荀林父曾经为晋文公当过司机,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劝阻先蔑说:“夫人、太子都还在,你反而跑到外边去求取国君,这是行不通的,如果事没办成,就必有他变,祸及自身!你不如装病,不去为好。”
      先蔑听了,不以为然:“现在是赵老大说了算!‘政在赵氏,何变之有?’元帅赵老大要提拔我了,我怎能不去呢?”
      荀林父说:“派一个人去就够了,为什么一定要你去呢?我是看在同官为僚的份上才提醒你的,别怪我没说,你不听我的话,只怕你有去日,无来日。”
      先蔑不听,还是和士会一起,在这一年的年底,到秦国去了。
      秦国的秦穆公已经去世,秦穆公的儿子秦康公在位。
      秦康公大喜道:“我父亲定立了两位晋国的君主,到了寡人的时候,再定立公子雍为君,我们秦国世世代代都为晋国定立君主。嗯!晋国主动要与我们秦国和好,有诚意!有诚意啊!”
        第二年初春的时候,秦康公派出三百辆车,护送公子雍回国。
        这个送亲团的主将,是秦国的老将军白乙丙,晋国的两个使者,先蔑和士会也跟着一起,浩浩荡荡的回来了。大概三月底的时候,就快到晋国了。
        回来之后,公子雍就是新的国君,先蔑和士会当然也就成了大功臣。

        我们不说秦国这边。
        再说晋国这边,先蔑和士会走了之后,赵盾没有一天是安宁的。
        晋襄公的夫人穆嬴,抱着太子夷皋来找赵盾。
        她问赵盾:“姓赵的!你既然亲口答应过先君,怎么又出尔反尔?他有什么罪啊?你居然这么狠心要废了他!”
      赵盾跟这个女人解释不清,就推脱说:“这是国家大事!又不是我赵盾一个人决定的。我怎么敢以私废公呢?”
        夫人穆嬴硬是不依不饶的缠着他:“我的命好可伶啊!~~你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哇~~哇~~~”  
        赵盾吓的溜跑了。
      从这之后,夫人穆嬴每日大清早,就抱着儿子堵在赵盾的办公室门口,大哭大闹,吵的让他无法工作。到了晚上下班的时候,就跟到他家里,继续大哭大闹,说要母子二人一起死在赵盾家里。
        赵盾从没见过这架势,连家也不敢回了,班也不敢上了。
        穆嬴这样一闹,国人无不哀怜穆嬴,都说赵盾的不对。诸大夫也说,迎立公子雍为君,失策了。
      赵盾很困惑,他就去咨询郤缺。
      郤缺是郤芮的儿子,也有着非常聪明的基因。他对赵盾说:“您今天虽然废了夷皋这个小屁孩,但用不了几年,他就长大了,万一以后他不服气,又滋生出新的祸乱,还不如现在不废他。”
      赵盾想了想,也是,你说的对,我干嘛要废了他呢?我这不是吃多了,没事找事吗?
        “但派出去的人,已经到达秦国了,现在该怎么办呢?”
      “再派人去制止他们。”
      “可是,以什么理由去制止他们呢?”
      赵盾当机立断,先定国君,免得夜长梦多!于是,当时就大会群臣,扶立太子夷皋登基继位,成为了晋国新一代的君主。这就晋灵公,年仅六岁半。
       
      晋灵公的登基典礼刚一结束,秦国人就簇拥着公子雍来到了黄河边上。
        诸大夫问赵盾:“我们已经失信于秦国了,该如何推辞呢?”
      赵盾回答说:“我们现在如果推辞的话,秦国肯定很生气!如果不推辞,又无法给他们一个交代。那就打他们吧!狠狠的教训教训他们,把他们打怕了,他们就不敢说什么了。”
      大家同意了。秦国人傻不拉几的,好打。
      于是,让老臣箕郑父守护着儿童君主晋灵公。赵盾亲自为三军主帅,先克为副将(取代了代狐射姑的位置),整顿大军,悄悄出发,表面上是去迎接秦国的送亲团,实际上则埋伏下来,守株待兔。
      秦国的送亲团已经过了河,听说前面有晋军,还以为是来迎接公子雍的友好使者,都毫无防备,停了下来。
      “给我打!”赵盾一声令下,钟鼓齐鸣,晋军将秦国的送亲团包围了起来,不由分说,好一顿乱砍乱杀!
      秦国人吃了哑巴亏!被打的莫名其妙,又没拿武器,四下里乱蹦乱窜,就像被网住的猎物一样。公子雍被活活砍死在了乱军之中。
      带队的白乙丙,死战得脱,空着两个手逃回去了。
      那两个使者,先蔑和士会,也逃跑了。他们不敢再回晋国,只好逃到秦国,秦康公把他二人都拜为了大夫。
      先蔑说:“赵盾好坏啊!害的我好苦啊!我好后悔不听荀林父的话。”从此,他就留在了秦国,帮助秦康公对抗晋国。
        这一战,晋国本来实力就强,秦国又毫无准备,所以赵盾大获全胜。但从此,仇恨更深了。秦国无缘无故的被赵盾戏弄了一场,还白挨了一顿打,老是被他们的突然袭击搞的全军覆没。

        这一件事,赵盾答应要立夷皋为君,又突然想通了,不能立他为君,改立公子雍为君,又突然想通了,还是立夷皋为君,不能立公子雍,就这样颠三倒四的变来变去,坑害了太多的一系列无辜人员之后,最终还是立了夷皋为君。
        秦国算是倒了邪霉!公子雍也倒了邪霉!先蔑和士会,也都跟着倒了邪霉!他们都想不通了,不是你叫我们这样做的吗?你却又不声不响的来打我!
        赵盾如果一开始就定夺好,国君还是夷皋的,也没那么多麻烦事了,可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反复无常呢?其中,未必有多大的利益驱使,也不是心坏故意想弄权,而是一种心智上的不成熟,毕竟,赵盾还很年轻。
        所以史官告诫后人,位高权重的当政者,在做出某个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先想好了再做,做了就不要再悔棋!悔来悔去,会害死很多人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宝宝寒 + 6

    查看全部评分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

    GMT+8, 2024-3-29 02: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