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lack白夜

[转帖] 《春秋三百年》第三部:《问鼎天下楚庄王》--吴闲云最新作品[五霸创业史]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21: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30.历史上首次记录的哈雷彗星预言了天下大乱

      历史上,是什么人最先发现了哈雷慧星?
      是中国人。
       
      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慧星记录。
      大约在公元前1057年,中国人记录了著名的哈雷慧星的最早“档案”,这比西欧的最早记录要早1100多年。
      公元前1057年的“武王伐纣”,可以看作是哈雷慧星回归次序的第一次,而此后的第二、三、四、五、六,这5次回归,至今还没有在史籍中找到相应的记录。
      而第七次回归,即鲁文公十四年七月的那次(公元前613年),春秋上是有记录的。
      从第八次回归,到第九次回归,即秦厉公十年那次(公元前467年),以及第十次及十一次回归,同样未找到记载资料印证。
      但从第十二次,即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起,至1910年第四十次为止,我国史籍上连续有29次有关哈雷彗星回归的记录。
      若从公元前1057年起计,在40次哈雷彗星的回归中,中国有32次出现记录,记录之多,为世界之冠。
       
      哈雷彗星,在古代的世界各国中,都是灾星、瘟疫、横祸的代名词。当它出现在天空的时候,人间就必有惨祸发生。
      虽然这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或说现代科学还无法解释这一现象,但在远古时代的世界各地不同的人们,都有着这样一种一致的看法。
      中国人对哈雷彗星的记录,最早可以上溯到殷商时代。在武王伐纣的时候,天空中就出现了彗星。但那个时候,没有确切的历史记录,所以一直被当做传说看待。
      有确切历史记录的,是公元前613年的“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一记载,出自《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这次的哈雷慧星回归,是周朝的内史叔服用肉眼观测到的。
        这个时候,正是南方的楚庄王登基不久,北方的赵盾组织诸侯联盟的时期。
      如果说整个天体是不断向外膨胀的,那么两三千年前的星空,就只会比我们今天的距离更近。也许这就是古人更容易用肉眼观测到天体秘密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说,慧星在运行的过程中是不断消耗的,所以变得越来越小,古人看到的慧星,比今天的人看到的要大的多,甚至会引起许多人的惊恐,不过,这些我们已无从论证。



    历史上首次记录的哈雷彗星预言了天下大乱



      古人当然不知道这颗慧星的名字叫做“哈雷慧星”,也不知道他的平均公转周期为75-76年,不过,古人自有古人的一套颇成体系的认知方法。
      古人把这颗很特别的慧星叫做“星孛”。
      孛,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冲突、悖乱;一是指彗星发出的光芒。
      由于彗星的光芒,带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所以中国的古人又把它形象的叫做“扫把星”。这是一颗有名的灾星,它的扫把扫到哪里,就把霉运带到哪里,它的光芒冲犯了哪里,哪里就会降临灾难。
      春秋左传上记载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在公元前613年的秋天七月,这颗扫把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把它的霉运带入到了北斗星座。
      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这七颗亮星构成的一个杓形,谓之“斗”。
      因为北斗一直绕着北极星旋转,日夜守护着北极的安宁,而北极星乃是天帝居住的地方,被称为“中元北极紫微宫”。所以,古人将这种天象虚拟到人间,其对应的就是:
      帝宫北极,对应人间天子的王城洛阳;
      北斗七星,对应人间保护天子的七大诸侯。
      在黄河流域上,星罗棋布的N个诸侯国都是周天子的臣属,由东至西,最大的七大诸侯:齐、鲁、宋、郑、卫、晋、秦,就好比是天象中的北斗七星,紧紧围绕着周天子“旋转”。
      当“扫把星”冲犯北斗的时候,这一天象被周朝的内史叔服用肉眼观测到了。
        他知道将有不幸的事情发生,灾难当然不是全国所有的人,而是应在“北斗”。他发现在北斗七星中,有三颗星受到了彗星的干扰,而这三颗星,分别代表着齐国、宋国和晋国。
      于是,周内史叔服大胆的预言说:“不出七年,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
       也就是说,天象中代表宋国、齐国、晋国的这三颗星,受到了扫把星的冲犯,这三个国家的国君,在七年之内,必定会遭到厄运,死于非命!
      这是周内史的预言,被鲁国的史官载入了史册,也就留下了一段传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21: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31.春秋时期的大慈善家是如何当上国君的?

      公元前613年,赵盾代表晋国,准备召开诸侯大会之前,齐国的齐昭公积极响应,但会盟的日期还没到,他就一病呜呼了。
      齐昭公死了,就该他的儿子继位。
      这是当时的惯例。
      不过,齐国的情况有点特殊。
       
      当年,齐桓公去世的时候,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接班人的问题。
      因为齐桓公至少有五个儿子都可以继承君位,分别是:老大公子无诡;老二公子昭;老三公子潘;老四公子商人;老五公子元。
      齐桓公本人比较看好老二公子昭。于是,当齐桓公去世的时候,另外四个儿子就联合起来打跑了老二,老大公子无诡自立为君,但不到四个月就被杀死了,废了,称为“齐废公”。
      公子无诡被杀之后,在宋襄公的扶立下,老二公子昭回国为君,重新风光大葬了齐桓公,以彰显他的孝道,证明自己才是最孝顺的儿子,所以老二公子昭就被称为“齐孝公”。
      齐孝公干了十年,没啥业绩,他的主要精力都在防范他的三个弟弟: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元,不许他们回国来抢他的君位。
      齐孝公病死的时候,卫开方(齐桓公生前的宠臣)杀死了齐孝公的儿子,把老三公子潘迎接了回来,继位为君。
      公子潘回国为君之后,深知在外流亡不易,不该手足相残,他就把他另外的两个弟弟也招了回来,为他们平反,留在齐国享福。这样,老四公子商人和老五公子元,就又回到了齐国。
      公子潘干了二十年,虽然也没啥业绩,但还算太平,所以他就被称为“齐昭公”。昭这个字,一是很阳光、很光明的意思;一是昭雪、平反、纠错的意思。
      齐昭公临死之前,准备去参加由赵盾主持的诸侯会盟,可他已经病的走不动了。这个时候,天空中出现了异象,“有星孛入于北斗”,周内史的预言:“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也传到了齐国。
       
      却说老四公子商人听到了这个预言后,大喜道:“能够乱齐国者,除了我,还能有谁?”
      这公子商人在他父亲齐桓公去世的那年,就想当齐国的君主了,但他抢不上,所以只好隐忍待时,这一忍,就足足忍了三十年!
      在这三十年的时间里,公子商人都在做些什么呢?
      他在做善事,坚持日行一善。
      公子商人为了拉拢人心,他就散尽了家财,周济穷人,体恤贫民,成为当时最大最有名的慈善家。如果有谁想找他贷款,他就只借不催,如有不还者也无所谓。这样一来,百姓无不感激。
      另一方面,他又积聚了许多死士在家,朝夕训练,出入跟随。
      当他哥齐昭公去世的时候,就该齐昭公的儿子继位了。
      这个大慈善家就顺应了天象,应运而生,派出死士,在齐昭公的葬礼上,将昭公的儿子——刚刚继位的太子舍给刺杀了!
        老君主死了,小君主也跟着死了,果真应验了周内史的预言!
      公子商人杀了幼主后,怕人议论,就对他弟弟老五公子元说:“你的威信比我高,应该由你来居大位,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呀。”
      公子元大惊:“我胆小怕事,你何必连累我呢?我可以服事你,但你不能服事我,但愿你为君之后,能容我为齐国一匹夫寿终足矣!”
      于是,公子商人即位,这就是“齐懿公”。懿,美德也。因为当时的信息闭塞,人们对这为君主的多年认知,都是美德。大家都只知道他是一位大慈善家。
       
      刚继位的太子舍被杀以后,他的母亲日夜悲啼,哭红了眼。
      太子舍的母亲是鲁国人,称做“昭姬”,齐昭公生前不喜欢她,齐国人也不敬重她,因为齐国人都喜欢齐懿公这样一位大善人来当他们的新国君。
      齐懿公怕昭姬多事,就把她囚禁了起来。
      但这样一来,就惹怒了鲁公,鲁公大发雷霆,去向天子周匡王告状,周匡王就派了钦差大臣单伯来到齐国调查。
      单伯劝齐懿公说:“你既然杀了她儿子,还把她留在齐国干嘛呢,不如放她回鲁国去吧,对大家都好。”
      齐懿公很忌讳有人说他暗杀了幼主,心一横,就干脆把天子的钦差大臣单伯也囚禁了起来,不放他回去。
      昭姬和单伯都被齐国扣押了,齐懿公还不解气,恨鲁国人多事,就兴兵前来攻打鲁国,鲁国哪里是齐国的对手?
      自此,这个持续做了三十年善事,积了三十年善德的大慈善家,想不到竟然在一个月之内,就连续犯下了四桩惊天大案:
      第一,弑杀幼主;第二,囚禁国母;第三,拘扣天使;第四,虐待邻国。
      件件事,都是震惊天子的大案,正所谓穷凶极恶,天理难容!
       
      齐懿公的行为终于惹怒了天子,天子周匡王大发雷霆,命令晋国的赵盾率领诸侯联军,一起去齐国,讨伐弑君篡位的齐懿公!
      于是,赵盾就奉命纠合了晋、宋、卫、蔡、陈、郑、曹、许共八国诸侯,前来讨伐齐国。
        大军来势汹汹,浩浩荡荡,怎么办?
        齐懿公有办法,拿钱出气,马上献出金银财宝,纳赂于晋国,又释放了单伯回周,释放昭姬回鲁,晋国得了实惠,也不深究,各国诸侯也就各自散伙,回家去了。
        就这样,齐懿公犯下的四件罪行,屁事也没有了,还继续当他的大善人。
        他的君位终于坐稳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9: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32. 历史上因为长的帅而当上国君的人


      齐国的齐懿公篡位成功之后,大概过了两年左右,宋国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
       
      宋国自从宋襄公争霸未遂,就衰下去了。
      宋襄公死于泓水之战时的腿伤,他的儿子是宋成公。
      宋成公干了十七年,去世后,他的小儿子杵臼接班继位,这就是宋昭公。
      宋昭公干了九年,到了公元前611年的时候,他的一个庶出的弟弟公子鲍等得不耐烦了,也想效仿齐懿公一样,篡位夺权。
       
      公子鲍,宋昭公的弟弟,宋成公的儿子,宋襄公的孙子。这个人在史册中的评价还是蛮不错的。
      《左传》上说:“宋公子鲍礼于国人”。
      《史记》上说:“昭公弟鲍贤而下士”。
      都是好评。
      当然,这也是公子鲍的一种策略,他也和齐国的齐懿公一样,四处收买人心。
      当宋国发生饥荒的时候,他就把他的粮仓打开,周济穷人。
      为了行善积德,他把要资助的人群分为三类:
      第一类,国内凡是年过七十岁的老人,每个月都可以无条件到他这里来领取生活费,并且还时常另加一些美味佳肴。
      第二类,当政的六卿,也就是宋国的六位常委,他每天都要亲自到府上去登门拜访嘘寒问暖。以及六位常委的门下,和国内有才干有名望的人,都可以得到他的无息贷款或者无偿赞助。
      第三类,以前国君的旁系后裔,(宋桓公、宋襄公、宋成公他们的没有从政的子孙后代)都可以无条件的得到他的大力资助。
      这三个方面,说明他既注重群众基础,又注重走上层路线,还顾及到老干部以及亲属间的各层次关系。
      如果这三种人都称赞他贤而有礼,那他必然当之无愧的应该获得美名。他将会成为比齐懿公更大的大善人。
      但是,问题就在于,他要行善的这三种人群,范围实在是太广阔了,而他的资金却是有限的。
      他的钱财,没有齐懿公多,却又想做出比齐懿公更大更广的善事,从条件上来说,就是行不通的。
      那怎么办呢?
      他做不了的事,自有人会帮着他做。因为他长的帅。
       
      公子鲍长的很帅,在当时是个出了名的大美男大帅哥。宋国的许多女子都非常喜欢他。有一个特别有钱有势的女人,疯狂的爱上了他,简直爱死了他,很愿意帮他。这个女人是谁呢?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祖母。
      祖母爱上了孙子?为什么会有如此畸形的恋情呢?
      他的祖母,史称“王姬”,是宋襄公的夫人。
      宋襄公当年娶的这位夫人,是周天子(周襄王)的妹妹,所以叫做王姬。
      在宋襄公死了以后,襄公夫人王姬已经守了26年的寡了,年龄大概在四十岁左右,独居深宫,孤寂难耐,于是,半老徐娘的王姬便看上了最帅的这个孙子,二十几岁的公子鲍。
      当然,不是亲孙子,亲祖母。只是辈分上是。
      当这位欲望强烈的祖母,看上了英俊帅气的孙子后,就把他骗到房中,用酒灌他,逼他通奸。
      但是,公子鲍断然拒绝了。不知道是不喜欢她,还是不喜欢乱LUN。
      所以,《左传》上这样记载:“公子鲍美而艳,襄夫人欲通之,而不可。”
      襄夫人欲和他通奸,没有成功,但不死心。
      不久,宋国又发生大饥荒,公子鲍又大肆周济穷人,仓廪中储存的粮食已经竭尽,善事无法继续了。
      这时,因为深爱着公子鲍的襄夫人王姬便千方百计的想尽办法拍他的马屁。你公子鲍不是喜欢布施恩惠于国人吗?好,老娘我来帮你布施,成全你,你还不愿意吗?
      于是,襄夫人就把宫中她自己的家私全都拿出来,以公子鲍的名义,向灾民捐款施助。举国上下,无不称赞公子鲍的仁德。
      襄夫人为公子鲍破费了这么大一笔财物之后,公子鲍很感激她。那么,二人之间,有没有因此而私通呢?
      还是没有。
      襄夫人心想,你公子鲍天天行善积德,收买人心,不就是想窥视神器,篡位夺权吗?你还不愿意,好,老娘我干脆把宋国的江山也献给你!做个交换吧。
       
      公元前611年,襄夫人王姬密谋了一起弑君篡位事件,骗宋昭公外出打猎,于半路上将他暗杀掉。下一任的国君,已经定好了,当然就是“美而艳”的公子鲍。
      因此,公子鲍在祖母王姬的帮助下,终于如愿以偿的登上了宋国的君位,这就是历史上的“宋文公”。
      如果按正常情况的发展,是轮不到他来做国君的,能一辈子安安稳稳做个公子,就已经不错的了。但历史的车轮,总是喜欢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进,并不一定会恪守前人定下的制度。
      那么,在襄夫人的一力支持下,登临君位当上“宋文公”的公子鲍,究竟和这位“祖母”之间,有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关系呢?
      《左传》上就只写到了这里,戛然而止,没有了下文。
      所以,谁也不知道。
      因此后人议论宋文公,是怎么当上国君的?不说他弑君杀兄,(他没干这事)。也不说他情色交易、私通乱LUN,(都不清楚)。只说他“因帅得国”,都是因为他长的帅,才当上了国君的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9: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33. 春秋历史上通过行贿坐稳江山的一国之君



      公元前611年,守寡多年的宋襄夫人王姬决定谋杀现任君主宋昭公,改立宋昭公的弟弟公子鲍为宋国新君。
        因为襄夫人喜欢公子鲍不喜欢宋昭公;而国人也都喜欢公子鲍不喜欢宋昭公。
       
      襄夫人设下一计:让宋昭公去宋国的边境上一个叫孟诸的地方打猎,(孟诸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东北,天然猎场)。当宋昭公外出的时候,乘机把他杀死在野外。
      宋昭公知道以后,二话不说,带着他的仆从就准备上路。
      不过,这一次打猎和往日不同,宋昭公不仅带着狩猎工具,还把他所有的个人财产、稀奇珍宝,全部都用骡马一筐筐的暗暗装载了,带着外出去打猎。
      宋昭公手下有个忠臣,叫做荡意诸。
      荡意诸,颇有贤名,虽然公子鲍一贯对他敬而礼之,却也不为收买。他知道了襄夫人的阴谋,就劝告昭公说:“主公,您千万不可外出打猎呀,若出猎,恐怕就再也不能回来了。”
      宋昭公说:“他们如果真的发动叛乱,要想杀我,我即使留在国中,难道可以幸免吗?”
      冬十一月,宋昭公前往孟诸而去。
       
      宋昭公刚一出城,襄夫人就叫人关闭了城门,通知宋国的各位常委前来开会,决定废掉昭公,改立公子鲍为新君。
      公子鲍花了那么多钱,还是颇得人心的,所以众军士欢呼雀跃,将公子鲍拥上了国君的宝座,这就是宋文公。
      接着,襄夫人又派出追兵,前来截杀宋昭公。
       
      却说宋昭公带着他的家私珍宝,一路望孟诸进发。半途中得知国中有变,他已经被废除了。
      荡意诸说:“幸亏主公早有准备,全部家当都搬了出来,还有退路,如今之计,我们可以逃到别的国家去,待以后再图复国。”
      宋昭公叹了口气说:“唉,上自祖母,下及国人,没有不与寡人作对的,哪个诸侯愿意接纳我呢?我是做国君的人,再跑去当别人的臣子,那还不如死了算啦!”
      说完,叫所有的人都下车,把所有的食物都拿出来,烧烤了,大家全部就地饱餐一顿。
      吃完后,宋昭公环顾左右说:“这就是最后的晚餐。吃完了这餐饭,咱们君臣永别!”
      左右大惊,面面相觑。
      宋昭公垂头喃喃道:“罪在寡人一身,与你们无关。你们跟了我这么些年,也没有什么好赠送的,我的所有财产都在这里,你们快快分了,各自逃生去吧!”
      左右都哭泣道:“请主公一起走!若有追兵,我等愿拚死一战!”
      昭公说:“你们死了白死了,徒死无益。还是赶快逃命去吧!”
        不一会,大夫华耦带着追兵,已经到了。
      追兵赶上前来,将昭公团团围住,口传襄夫人之命:“不关众人之事,单诛无道昏君一个!”
      荡意诸拔出剑来,庭身而出,仗剑护立于昭公之侧。
      华耦再传襄夫人之命,召荡意诸回国,赦无罪,官加一级。
      荡意诸喝道:“做他的臣下,而又逃避他的祸难,苟活于世还不如死了好!”跳起来,挥剑与华耦格斗,华耦手操长戈,一击斩杀了意诸!又回手一戈,斩杀了宋昭公!再传令:不去者死。
      昭公被杀死后,左右逃去了大半,有不愿去者,跪在昭公的尸体旁尽忠,华耦便将他们全部屠戮了,悲伤之象,惨不忍睹。
       
      自此,周内史的预言,再一次灵验。宋国的君主也死于了祸乱。
      一国之君,就这样无缘无故的被人杀死了,再一次震惊了天子。周天子又叫晋国派人来调查讨伐宋国的弑君之乱。
      第二年的春天,晋国执政官赵盾纠合了卫国、陈国、郑国这几个诸侯国的联合之师,以荀林父为大将,前来讨伐宋国。
      刚刚登上宝座不久的宋文公,见到诸侯联军来势汹汹,浩浩荡荡,怎么办呢?
      宋文公就也和齐懿公一样,拿钱出气,马上献出金银财宝,纳赂于晋国,送上金帛数车,做为犒军之礼,请求讲和。
      联军大将荀林父正准备接受宋文公的贿赂,郑穆公不同意了。
      郑穆公心想,我们为公出力,你们却老是白拿人家贿赂,这还有王法吗?出于私心的愤怒,郑穆公喊出了一句公道话:“我们跟随将军来到宋国,是来讨伐乱臣贼子的!不严惩凶手,谁也不许走!”
      荀林父很为难:“宋国的情况和齐国是一样的,我们上次宽恕了齐国,这次却严惩宋国,这,不太合适吧。况且,宋国人都喜欢他们的新国君,我们又何必多事呢?”
      于是,晋国接受了宋文公的贿赂,不仅不追究弑君案,反而还承认了宋文公的合法地位。
      就这样,宋文公的君位也踏踏实实的坐稳了。
       
      郑穆公回去的时候,边走边说:“贪!贪!贪!晋国人惟赂是贪!这个世道,咱们得把眼光放长一点,我料定晋国再不能称霸诸侯,如今楚王新立,必有作为,不如弃晋从楚,才可以自安。”
      当贿赂成风无法阻止的时候,郑穆公就选择了叛变,他又有心倒向于楚国,便派人暗暗来与楚国联络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9: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34.因用人不当而被割头弃尸的君王




      齐桓公的第四个儿子是公子商人,他一直隐忍了三十年才当上齐国的君主,这就是齐懿公。
      还在齐懿公很年轻的时候,曾经为了争一块田,与大夫邴原大打出手,二人都请宰相管仲来决断,管仲说,是公子商人不对,就把这块田判给了大夫邴原。所以,公子商人对此恨之入骨!
      几十年后,公子商人弑君自立,当上了一国之君,又把这块田给抢夺了回来,才总算是出了口恶气。
       
      一天,齐懿公外出打猎。
      经过东郊的时候,齐懿公坐在车上,看到了大夫邴原的坟墓。虽然邴大夫已经去世多年了,但齐懿公还在对他耿耿于怀。
      于是,齐懿公停下车来,叫军士们上前,把他的坟挖了,将他从坟墓里拖出来,施以刖刑,所谓刖刑,就是一种斩掉腿脚的酷刑。众军士得令,一拥而上,从邴原的尸体上砍下了他的双脚!
      当时,邴原的儿子邴歜也在众军士里面,随侍懿公左右。
      齐懿公问他:“你老爸的罪,该不该断足?”
      邴歜回答说:“该。他活着的时候没有受到刑罚,已经很不错啦,何况现在只是一堆朽骨,不会疼的。”
      齐懿公又问:“那你,恨不恨寡人?”
      邴歜回答说:“您大人不计小人过,提拔重用了我,我感激您还来不及呢,又怎敢怨恨您呢?”
      齐懿公龙颜大悦,一高兴,就称赞他能干夸他乖,把从邴氏家族抢来的那块田地,转手就又赠送给了邴歜。不仅如此,还让邴歜来当他的贴身司机,为他专职驾车。
      邴歜的前途无限光明,对齐懿公也就更加忠心耿耿了。
       
      齐懿公自从当上了国君后,越来越好色。
      一天,他在宫中开了一个盛大的宴会,许多下级官员也被受到邀请,前来参加。
      宴会上,有个官员阎职的老婆非常漂亮,被齐懿公看上了。
      齐懿公当天晚上就把她留在宫中,不放她回去。第二天,对阎职说:“你老婆不会跟你回去了,你再另娶一个吧。”
      阎职敢怒而不敢言,只好把老婆让给了他。齐懿公给了阎职一大笔钱,又给他安排了一个好差事:跟随国君齐懿公左右,为他拎包。
      阎职的前途,也是光明一片。
      自此,邴歜和阎职都成了齐懿公最信得过的“心腹”之人。
       
      齐国的南门外,有一个避暑圣地叫做申池,池水清洁可浴,是一处天然的洗浴中心,池子旁边,是一片茂密的竹林,最适合乘凉。
      夏天五月的时候,齐懿公准备去申池避暑泡澡,叫上他的两个“心腹”:邴歜和阎职,一起陪着他,驾车而来。
      到了申池,齐懿公游了泳,洗了澡,感觉有点累了,要喝酒。
      于是,君臣三人开怀畅饮,谈笑风生,十分快乐。
      懿公喝多了,有点醉,口中苦热。邴歜和阎职二人就连忙搬来绣榻,放在竹林密处,让懿公躺在上面乘凉。
      邴歜、阎职一直服侍齐懿公睡着了之后,两人才脱了衣服,跳入池中洗澡。
      游了一会儿,邴歜顺手折了一支竹竿,举起来,照着阎职的脑袋就是一敲!
      阎职很疼,怒道:“你凭什么打我!”
      邴歜带着坏笑,挑逗他说:“我听人说,你不会发怒,所以想试下看是不是真的。人家抢了你的老婆,你居然能忍,我刚才打你一下,又没打伤,难道你就不能忍了?”
      阎职一听,反唇相讥道:“我的耻辱,只不过失了妻,然而和你比起来,把父亲的尸体挖出来砍脚,谁轻谁重?你笑我会忍,难道不是在笑你自己比我还会忍吗?”
        两个泡在池子里很无聊的人,在戏谑间,互相取笑对方。一个呼:“断足子!”;一个回敬:“夺妻者!”
      结果就是,二人同时羞愧难当,对齐懿公的仇恨,在压抑了许久之后,一瞬间,突然爆发了。
      邴歜借着酒劲说:“他今天醉了,这是上天让我们报仇的好机会!”
      阎职说:“你若有胆量杀他,吾当相助!”
      于是,二人游上岸,穿了衣服,悄悄走到竹林中来看时,只见齐懿公正在熟睡,鼾声如雷,旁边只有一个人守在那里服侍。
      邴歜对那个服侍的人说,主公一会儿酒醒了,必然要喝热水,你快去烧熟一壶水来预备着,免得挨骂。
      那个人就烧水去了。
      也就是一壶水的时间。阎职将齐懿公的手按在凉床上,邴歜就用双手去掐扼齐懿公的喉咙,齐懿公不舒服了,刚要挣扎,邴歜就腾出一只手来,抽出懿公的佩剑,在他脖子上一勒,头就滚到了地上。
      二人于慌乱之中,先将齐懿公的头颅扔到了洗澡的池子里,又将齐懿公的尸体抬到竹林深处,草草掩埋在了一个不易发觉的地方。
       
      这就是“竹林事变”。可怜齐懿公在位只有四年,死的时候,他不知道是谁杀死了他。又成为那个可怕的预言中死于祸乱的君主。
      齐懿公篡位成功的时候,人们都说他是个大善人,被杀了以后,人们又都说他是个无道昏君。齐懿公的死,和他执政有道无道的关系其实不大,关键是,他用人不当。
      得罪了的人,还当做心腹提拔,这就是取祸之道。毫无疑问给自己安装了一颗定时炸弹,在他的政治生涯上,还没来得及大展身手,就被两个小人害死了,死了还被人说成天道循环,该死。这能怨得了谁呢?
        须知,驱动人心的,不仅仅只有利益,也有仇恨,毕竟人都是有血性的。

      却说邴歜、阎职二人杀害了齐懿公之后,回到城中,用大车把他们的家产、族人全部迁移走了,搬到了楚国来定居。
      而齐国的君主之位又空出来了,谁上呢?诸大臣们聚在一起商议之后,就让齐懿公的弟弟公子元接班。
      一生不愿争抢的公子元,最终被推上了权力的宝座,成为齐桓公的几个儿子里面,第五个当上国君的人。这就是齐惠公。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9: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35.春秋最大败家子为不知名美女散尽了家财


        春秋时期,鲁国的君主鲁桓公有四个儿子,古人用“孟、仲、叔、季”的次序来排列:
        孟:鲁桓公庶出的大儿子庆父家族的人。
        仲:鲁桓公的二儿子鲁庄公,继承了鲁国的君王之位。
        叔:鲁桓公的三儿子叔牙家族的人。
        季:鲁桓公的四儿子季友家族的人。
        鲁庄公死了以后,国君一系衰弱,庆父、叔牙、季友这三大家族兴旺,掌控了鲁国的实权,被称为“三桓”,因为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人。
        不久,庆父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被逼的自杀了,他的儿子公孙敖成为孟氏一系的掌门人。
        之所以被称为“公孙敖”,是因为他是“公”(指鲁桓公)的孙子,他的名字叫“敖”。
        公子庆父被逼的自杀的时候,虽然在历史上留传下了“庆父不死,鲁难不已”这样一句成语,但在当时,他的家族并没受到什么波及,还是挺有实力的。
        公孙敖成为孟氏一系的掌门人后,在鲁国依然是财大气粗。

        这公孙敖不喜欢政治,只喜欢美女。
        他娶了两个老婆。这两个老婆,都是莒国人,并且还是一对姐妹,亲姊妹两个,大的叫戴己,是正妻;小的叫声己,为妾。
        戴己为他生了个儿子,叫做孟孙谷;声己为他生了个儿子,叫做孟孙难。
        后来,大老婆戴己死了,公孙敖就又来到莒国,要再找一个老婆。
        莒国人很纳闷,你的小老婆声己不是还活着吗,你为什么不把她扶正呢?干嘛还要再来找一个老婆呢?
        公孙敖就连忙解释说,你们别误会,不是我要找老婆,而是为我的堂弟东门遂找个老婆,他现在还单身未娶。
        莒国人一听,噢,这样啊。于是就又为他在莒国挑选了一位美女。

        东门遂是谁呢?是鲁庄公庶出的儿子,鲁僖公的兄弟,鲁文公的叔叔,当然也就是公孙敖的堂弟,称为“公子遂”,他代表仲氏一系的掌门人,也称“仲遂”,因为他居住在东门,所以大家都称呼他为“东门遂”。
        东门遂还没有娶妻,就到处托人说媒,公孙敖就自告奋勇的帮他找老婆,说莒国的女人漂亮,愿意帮他到莒国说一门亲。东门遂当然非常高兴。
        鲁文公七年,也就是公元前620年,公孙敖奉君命来到莒国进行国事访问,也顺便为堂弟东门遂寻找一门亲事。所以,莒国人就专门为他在莒国精心挑选了这位美女。
        这位美女被称为“己氏”,叫什么名字,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史书中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我们也只能称她为己氏。
        晚上的时候,公孙敖站在房门口看那个美女,看的出神发呆,他见己氏美色过人,心旌荡漾,不能自持,于是,当夜就把她先睡了。
        这位不知名的美女,本来说好是给东门遂的,但公孙敖假借东门遂的名誉,把她弄到了手,然后还把她大咧咧的带回到鲁国,也不避人耳目,当做了自己的老婆。

        东门遂知道了这件事,大怒,向鲁文公告状,说公孙敖抢了他的老婆,请国君发令,派兵去攻打公孙敖。
        鲁文公很为难。大臣们纷纷议论说:“不可。只有在‘国内有乱,国外有寇’这两种情况下,才可以用兵。如今,既没有叛臣作乱,也没有外寇入侵,凭什么要用兵?难道是想让国家快点动荡吗?”
        最后,鲁文公想了许久,竟是这样处理的:
        己氏虽然许给了东门遂,但并没嫁给他,所以还不能算东门遂的老婆,东门遂不能攻打公孙敖。但东门遂不服气,所以,责令公孙敖“离婚”,将新娶来的己氏再退回莒国,好让东门遂平一口气。
        于是,公孙敖不得已,又把那个美女退了回去。
        这样,东门遂没有娶到的美女,他不想要了,但他也不许公孙敖独享,不准他要。敖与遂两兄弟,这才又和好如初了。

        但是,公孙敖自从送走了己氏,一心还在思念着她,不知道是出于真情,还是图于美貌,反正一直都在思念着她。
        第二年的时候,天子周襄王去世了,这是天底下最大的事,各国诸侯都要派人前去奔丧。鲁国派遣公孙敖为特使,带着巨额公款(吊币),到京师洛阳,吊唁去世的天子。
        这公孙敖携着巨款,出了鲁国,也不去京师,也不去吊唁天子,致天下大事于不顾,居然卷款私逃了!
        他把这笔钱拐到莒国,寻到他日思梦想的美女己氏,二人隐藏起来,过上了花天酒地的快乐生活。
        好大的胆子!国也不顾了,家也不要了。
        鲁文公没有追究他,既然你不想回来,也罢,那你再别回来了,就在外面快活死了算哒。鲁文公就立了公孙敖的儿子孟孙谷为孟氏一族的掌门人。
        后来,公孙敖的钱花完了,快乐的日子撑不下去了,他又思念起自己的祖国来。他派人让他的儿子孟孙谷转告国君,希望还能够回到鲁国。
        鲁文公就和诸大臣们商议。大臣们都没有难为他,只有东门遂提出了三个条件:不许你进入朝堂,不许你参与国政,不许你带回己氏。只要你能够保证做到以上这三点,那你就回来吧。
        公孙敖答应了这三个条件,于是,他又回到了鲁国。

        回到鲁国后的三年,公孙敖果然做到了这三点,天天呆在家中,闭门不出,安心养老。因此,人们便不再去关注他了。
        忽一日,公孙敖突然将家中可以带走的宝货金帛,只要是能拿走的,值钱的,全部都一股脑席卷走了,再次私奔到了莒国,
        他又有钱了,又与己氏过上了快乐的生活。
        这样过了几年,己氏去世了。公孙敖又想回到鲁国,他就把还没花完的钱,愿意都拿出来,交给鲁文公充公,只求还能回国居住。
        鲁文公又答应了,还是没有为难他。但是这一次,他在回国的途中,经过齐国的时候,就病的不行了,死在了半路上。

        这样,鲁国的庆父一族的家业,都被这个只会败家的公孙敖快活的折腾完了。孟氏一系也就失势衰落了下去。
        因此,掌控鲁国的“三桓”,变成了仲氏(东门遂)、叔氏、季氏这三大家了。这个时候,东门遂也就成为了鲁国的当权派。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4 收起 理由
    宝宝寒 + 14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 18: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35.春秋最大败家子为不知名美女散尽了家财

        春秋时期,鲁国的君主鲁桓公有四个儿子,古人用“孟、仲、叔、季”的次序来排列:
        孟:鲁桓公庶出的大儿子庆父家族的人。
        仲:鲁桓公的二儿子鲁庄公,继承了鲁国的君王之位。
        叔:鲁桓公的三儿子叔牙家族的人。
        季:鲁桓公的四儿子季友家族的人。
        鲁庄公死了以后,国君一系衰弱,庆父、叔牙、季友这三大家族兴旺,掌控了鲁国的实权,被称为“三桓”,因为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人。
        不久,庆父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被逼的自杀了,他的儿子公孙敖成为孟氏一系的掌门人。
        之所以被称为“公孙敖”,是因为他是“公”(指鲁桓公)的孙子,他的名字叫“敖”。
        公子庆父被逼的自杀的时候,虽然在历史上留传下了“庆父不死,鲁难不已”这样一句成语,但在当时,他的家族并没受到什么波及,还是挺有实力的。
        公孙敖成为孟氏一系的掌门人后,在鲁国依然是财大气粗。

        这公孙敖不喜欢政治,只喜欢美女。
        他娶了两个老婆。这两个老婆,都是莒国人,并且还是一对姐妹,亲姊妹两个,大的叫戴己,是正妻;小的叫声己,为妾。
        戴己为他生了个儿子,叫做孟孙谷;声己为他生了个儿子,叫做孟孙难。
        后来,大老婆戴己死了,公孙敖就又来到莒国,要再找一个老婆。
        莒国人很纳闷,你的小老婆声己不是还活着吗,你为什么不把她扶正呢?干嘛还要再来找一个老婆呢?
        公孙敖就连忙解释说,你们别误会,不是我要找老婆,而是为我的堂弟东门遂找个老婆,他现在还单身未娶。
        莒国人一听,噢,这样啊。于是就又为他在莒国挑选了一位美女。

        东门遂是谁呢?是鲁庄公庶出的儿子,鲁僖公的兄弟,鲁文公的叔叔,当然也就是公孙敖的堂弟,称为“公子遂”,他代表仲氏一系的掌门人,也称“仲遂”,因为他居住在东门,所以大家都称呼他为“东门遂”。
        东门遂还没有娶妻,就到处托人说媒,公孙敖就自告奋勇的帮他找老婆,说莒国的女人漂亮,愿意帮他到莒国说一门亲。东门遂当然非常高兴。
        鲁文公七年,也就是公元前620年,公孙敖奉君命来到莒国进行国事访问,也顺便为堂弟东门遂寻找一门亲事。所以,莒国人就专门为他在莒国精心挑选了这位美女。
        这位美女被称为“己氏”,叫什么名字,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史书中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我们也只能称她为己氏。
        晚上的时候,公孙敖站在房门口看那个美女,看的出神发呆,他见己氏美色过人,心旌荡漾,不能自持,于是,当夜就把她先睡了。
        这位不知名的美女,本来说好是给东门遂的,但公孙敖假借东门遂的名誉,把她弄到了手,然后还把她大咧咧的带回到鲁国,也不避人耳目,当做了自己的老婆。

        东门遂知道了这件事,大怒,向鲁文公告状,说公孙敖抢了他的老婆,请国君发令,派兵去攻打公孙敖。
        鲁文公很为难。大臣们纷纷议论说:“不可。只有在‘国内有乱,国外有寇’这两种情况下,才可以用兵。如今,既没有叛臣作乱,也没有外寇入侵,凭什么要用兵?难道是想让国家快点动荡吗?”
        最后,鲁文公想了许久,竟是这样处理的:
        己氏虽然许给了东门遂,但并没嫁给他,所以还不能算东门遂的老婆,东门遂不能攻打公孙敖。但东门遂不服气,所以,责令公孙敖“离婚”,将新娶来的己氏再退回莒国,好让东门遂平一口气。
        于是,公孙敖不得已,又把那个美女退了回去。
        这样,东门遂没有娶到的美女,他不想要了,但他也不许公孙敖独享,不准他要。敖与遂两兄弟,这才又和好如初了。

        但是,公孙敖自从送走了己氏,一心还在思念着她,不知道是出于真情,还是图于美貌,反正一直都在思念着她。
        第二年的时候,天子周襄王去世了,这是天底下最大的事,各国诸侯都要派人前去奔丧。鲁国派遣公孙敖为特使,带着巨额公款(吊币),到京师洛阳,吊唁去世的天子。
        这公孙敖携着巨款,出了鲁国,也不去京师,也不去吊唁天子,致天下大事于不顾,居然卷款私逃了!
        他把这笔钱拐到莒国,寻到他日思梦想的美女己氏,二人隐藏起来,过上了花天酒地的快乐生活。
        好大的胆子!国也不顾了,家也不要了。
        鲁文公没有追究他,既然你不想回来,也罢,那你再别回来了,就在外面快活死了算哒。鲁文公就立了公孙敖的儿子孟孙谷为孟氏一族的掌门人。
        后来,公孙敖的钱花完了,快乐的日子撑不下去了,他又思念起自己的祖国来。他派人让他的儿子孟孙谷转告国君,希望还能够回到鲁国。
        鲁文公就和诸大臣们商议。大臣们都没有难为他,只有东门遂提出了三个条件:不许你进入朝堂,不许你参与国政,不许你带回己氏。只要你能够保证做到以上这三点,那你就回来吧。
        公孙敖答应了这三个条件,于是,他又回到了鲁国。

        回到鲁国后的三年,公孙敖果然做到了这三点,天天呆在家中,闭门不出,安心养老。因此,人们便不再去关注他了。
        忽一日,公孙敖突然将家中可以带走的宝货金帛,只要是能拿走的,值钱的,全部都一股脑席卷走了,再次私奔到了莒国,
        他又有钱了,又与己氏过上了快乐的生活。
        这样过了几年,己氏去世了。公孙敖又想回到鲁国,他就把还没花完的钱,愿意都拿出来,交给鲁文公充公,只求还能回国居住。
        鲁文公又答应了,还是没有为难他。但是这一次,他在回国的途中,经过齐国的时候,就病的不行了,死在了半路上。

        这样,鲁国的庆父一族的家业,都被这个只会败家的公孙敖快活的折腾完了。孟氏一系也就失势衰落了下去。
        因此,掌控鲁国的“三桓”,变成了仲氏(东门遂)、叔氏、季氏这三大家了。这个时候,东门遂也就成为了鲁国的当权派。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 18: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36. 因为名字取的差而被废掉的君王

      春秋时期,鲁国鲁庄公的大儿子,名字叫做“般”;二儿子名字叫做“启”。
      这两个名字取的都不太好。
      般,通“搬”、“斑”。
      从好的方面看,是快乐的意思、大的意思。从不好的方面看,则有搬运、搬弄的意思,也有斑污、驳杂的意思。
      后来公子般为君只两个月,就被搬倒了。和他的马车司机争抢一个女人,被那个司机怀恨在心,将他杀死了。
      接着,公子启继位。
      “启”这个字,是开启的意思、开始的意思。
      这个人非常倒霉,似乎只有开始,没有将来。所以他干了不到两年,又被庆父杀死了。(鲁闵公。)
       
      鲁庄公还有两个庶出的儿子,公子申、公子遂。
      “申”是个好字,代表伸展、延长的意思。所以他平安的当了三十三年鲁国的君主,这就是鲁僖公。
      “遂”也是个好字,代表顺心、如意、成功之意。因为他不是国君,所以只把鲁国的东门分给了他,被称为“东门遂”,他活了好几代人,操控鲁国政权很多年,干下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最后依然善终。
      鲁僖公的儿子是鲁文公,名字叫做“兴”,兴旺的兴。他干了一十八年,也算是蛮好的了。

      名字取的差,一生都差,名字取的好,一生都好。真的吗?有的朋友要说了,这是迷信,牵强附会。
      是的,这是迷信。未必真的如此。
      但是,不好的名字,的确是会连累自己的。从轻处说,别人拿你的姓名说三道四,讥讽取笑,不影响情绪才怪!从重处说,则会让他人产生不快,甚至令人反感,影响人际交往,最终带来灾难!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话说鲁文公娶了两位夫人:大的是姜氏,齐国人;小的是嬴氏,秦国人。
      姜夫人生了两个儿子:公子恶,公子视。
      嬴夫人也生了两个儿子:公子俀,公子肹。
      在这四个儿子里面,虽然公子俀的年龄最大,但公子恶却因为是正夫人所生的嫡子,所以公子恶被立为了鲁国太子。
      嬴夫人因此而怀恨在心,想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就请鲁国的当权派东门遂(鲁僖公的弟弟,鲁文公的叔叔)出手相助,事成后平分鲁国。东门遂一口答应了她。

      公元前609年,鲁文公病死了,太子恶即位接班。
      这一年,齐国的齐懿公被他的两个“心腹”暗杀后,齐惠公也就当上了齐国的君主。齐惠公主动向鲁国示好,派人来鲁国吊问。于是,鲁国的东门遂便出使齐国,向新登基的齐惠公回访致贺。
      东门遂出使齐国,他有两个目的:一是修好齐鲁两国邦交;二是想乘机结交齐国为外援,以立嬴夫人的儿子公子俀为鲁国君主。
      到了齐国,齐惠公赐宴款待。
        酒席上,偶然谈及到鲁国新君的名字。
        齐惠公很好奇的问道:“为什么你们国君的名字叫做‘恶’呢?世界上好字多的很,干吗要用这个不美的字命名呢?”
      东门遂就势借着话头,回答说:“我们先君生下这个儿子的时候,请人算过一卦,说他‘当恶死,不得享国。’所以先君厌恶他,才取了这么个难听的名字,好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讨厌他!”
        这个是不是真的呢?谁也不知道,反正他就要这样解释。
        齐惠公更奇怪了:“噢?为什么会如此讨厌他呢?”
        东门遂便回答说:“因为我们的先君,所喜爱的是老大,公子俀,一心想把君位传给他,只可惜他不是嫡出的呀。”
      齐惠公又问:“自古都有‘立子以长’的做法,你们为什么不立长子呢?”
      东门遂就说:“我们鲁国,立子以嫡,无嫡则立长。先君拘于常礼,不得已而立了恶,导致国人都不顺。如果你们齐国有意为我们改立国君,以后我们鲁国将向你们齐国称臣纳贡,惟命是听!”
      一听到卖国的条件,齐惠公当即大喜!高兴的说道:“东门大夫若能主持鲁国的内政,改弦易辙,寡人惟命是从,岂敢有违?”

        就这样,东门遂为了自己的私利,把整个鲁国都出卖了。
        那个太子恶,又有什么过错呢?他当上国君,完全是名正言顺的。要找出废黜他的理由来,还真的不好找。所以,就只有在他的名字上大做文章了。
        这是唯一的理由。
        太子恶因为名字取的不好,倒了大霉。
        紧接着,东门遂因为有齐国人撑腰,一回去,就开始策划鲁国的弑君大案了。反正齐国、宋国都连续发生了弑君案,也没人管。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 18: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37.鲁国历史上最悲惨的一起宫廷政变


       话说东门遂回到鲁国之后,便开始策划弑君大案。
      有人知道了他的阴谋,去向叔仲彭生告密。
      叔仲彭生,是个德高望重的人,他是鲁桓公的三儿子叔牙的孙子,后来当鲁文公立嫡长子公子恶为太子的时候,就让仁厚的叔仲彭生做了太子的老师,也就是太傅。
      却说当时,叔仲彭生听了不以为然:“太子做了新国君,大位已经定了,谁还敢有贰心?”所以也就没加提防。
       
      东门遂暗暗买通了一名杀手,这名杀手不知道姓甚名谁,反正是孔武有力,心狠手辣,杀人不用刀,他提了一根短棍,预先躲藏在马棚里守候着。
      不一会,看管马匹的人来到宫中,谎报说:“刚才有一匹良马生下了一匹非常好看的小马驹,它的毛色是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乃是大吉之兆,请国君前往马厩观看马驹的毛色。”
      于是,在众仆从的左拥右簇下,鲁国新君恶和他的弟弟公子视,还有东门遂,一起来到了马棚旁。
      鲁君恶问:“小马驹在哪?”
      东门遂满面笑容鞠躬道:“请进。”
      鲁君恶刚一跨进马棚,躲在里面的那个杀手,照着他的脑门就是一棒子,鲁君恶哼都没哼一声,当场毙命了!
      公子视觉得有点奇怪,他就把脑袋探了进去,那个杀手正好又是一棒子,照着耳门奋力一击,公子视也当场毙命了!
      鲁君恶和公子视都是正宫娘娘姜夫人生的,可怜两个顿时枉死于马棚之中!
      既然姜夫人的儿子都死了,那就该嬴夫人的儿子来当国君了。众人正欲庆贺,东门遂说:“且慢,太傅彭生尚在,此人不除,恐怕咱们都没好日子过。”
       
      于是,就派人去假传君令:“召太傅彭生入宫,前来看马。”
      彭生刚欲动身,其家臣公冉务人疑其有诈,劝阻他说:“太傅不可去,去了必死!”
      彭生道:“有君命,虽死,难道可以逃得过吗?”
      公冉务人曰:“若真的是君命,太傅就不会死了。假若并非君命而死,死之何名?”
      彭生不听,执意前往。公冉务人拉着他的衣袖哭泣,彭生使劲将袖子一甩,登车而去。
      来到宫中,问国君何在?内侍回答说:“在马厩看小驹,等您一同观赏。”便把彭生引到了那个马厩。
      彭生刚到,早埋伏在那里的杀手,一跃而起,只一棒,又结果了他的性命。可怜彭生还没看清是谁,死的浑然不觉。那个杀手便把彭生的尸体拖了过来,将他埋葬在了马粪之中。
       一天之内,就在这所马棚里面,连续打死了一君二臣,并且做的非常隐蔽,没有走漏什么风声。
       
      东门遂派人来对姜夫人说:“大事不好了!国君和公子视在看马的时候,被劣马突然发狂,踢中了脑门,当场死亡了!”
      姜夫人听说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被马踢死了,哭的死去活来。
       
      季孙行父(鲁桓公四儿子季友的孙子)听说了这件事,知道是东门遂干的,但又不敢明言,便私下对他说:“你作事,也太毒了吧,我不忍心听到别人议论你。”
      东门遂说:“这是嬴夫人干的,和我有什么关系?”
      季孙行父又问:“假若晋国以盟主的身份前来讨伐,如何是好?”
      东门遂回答说:“齐国、宋国,不也都这样吗,往事已可知矣。他们弑杀了国君,到今天也没见到有谁要讨伐,何况我国只不过死了两个小孩,您认为晋国可能出兵来讨伐我们吗?”
      季孙行父不觉哭了起来。
      东门遂大声喝道:“大臣当议大事!你哭什么哭!今日之事,立君为急。公子俀贤而且长,宜嗣大位!”百官莫不唯唯。
      这样,嬴夫人的儿子公子俀,便如愿以偿的当上了鲁国的国君,史称“鲁宣公”。而嬴夫人也“母以子贵”,成为了太后。这是公元前608年的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 18: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38. 历史上以祸国殃民而取乐的国君



      随着时间的推移,晋国那个小屁孩国君晋灵公慢慢长大了,差不多二十岁左右。
        晋灵公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他当不了家,做不了主,只是一个摆设,所以非常不满执政官赵盾的专横,他就宠任一位名叫屠岸贾的大夫(两人年龄相仿,志趣相投)。
      屠岸贾是个富三代,乃屠岸夷之孙,当年他爷爷屠岸夷靠出卖“七舆大夫”而成为晋国新贵,现在,他靠着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而获得了晋灵公的赏识。晋灵公对他是言听计从。
      
       一日,晋灵公让屠岸贾新修了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其中惟桃花最盛,故名曰“桃园”。又在桃园中筑起三层高台,雕梁画栋,丹楹刻桷,站在台上,凭栏四望,市井街心尽收眼底。
      晋灵公最喜欢来这里游玩,不时登临,与屠岸贾饮酒取乐。有时也在台上张弓弹鸟,晋灵公从八岁开始学打弹弓,打了十几年的弹弓,水平不是一般的高。
      这一天,晋灵公喝了酒之后对屠岸贾说:“弹个鸟雀有什么意思?不如弹街上的人!寡人与你对赌,打中了眼睛的为胜;没打中眼睛但打到人的,不胜不负;没打到人的就算输了,罚酒三大杯!”
      屠岸贾应声叫好,马上就在园子外面摆了一个戏台,让过路的行人都来免费看戏。不一时,聚集了不少百姓在那里围观。
      晋灵公弹右边,屠岸贾弹左边。
      晋灵公先射,心中暗叫一声:“看弹!”弓如满月,弹似流星,只见人丛之中,一个被弹掉了半只耳朵,一个被弹瞎了一只眼睛。吓得众百性们乱惊乱蹿,乱挤乱嚷:“又有飞弹来了!”
      跑得快的都去了,赌局无法进行,晋灵公大怒,索性教左右会打弹弓的都一起放弹!
      那弹丸如雨点一般飞去,百姓躲避不急的,有的破头,有的伤额,有的弹出眼珠,有的打落门牙。啼哭嚎叫之声,耳不忍闻。又有唤爹的,叫娘的,抱头鼠窜,推挤跌倒,仓惶奔避之状,目不忍见。
      其中,潞国(北方狄人小国)的太子,正在晋国留学,这位留学生也在这次凑热闹的时候被弹瞎了一只眼睛,成了独眼龙,他还不知道是谁干的。
      却说当时,晋灵公躲在楼台之上,望见街上行人乱奔,便呵呵大笑起来,把弓扔在地上,对屠岸贾说:“寡人登台,游玩了这么多次,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快乐呀!”
      从这之后,百姓们都吓的不敢轻易从这里走路了。
        历史上,祸国殃民的昏君,虽然并不少见,但像晋灵公这样,完全以取乐开心为目的的,却也不多。所以史书上称:“晋灵公不君”。

      不久,有周人进献猛犬一只,这犬身高四尺,色如红炭,体大善斗,能解人意,名曰“灵獒”。
      晋灵公非常喜欢,每天用羊肉数斤饲养。家中有一奴仆,专门饲养此犬,就把他叫做“獒奴”,獒奴的工作,就是每天喂养、训练这只灵獒,他一个月的工资,和朝廷里中大夫的工资一样多。
      左右有过往的人,晋灵公看了谁不顺眼,就使唤灵獒扑上去撕咬,那头灵獒非常凶残,专咬人的脸部和脖子,不咬死则不罢休。
      上朝的时候,灵獒就坐在晋灵公的身边,诸大夫立于左右,心惊胆颤;出游或视察时,獒奴就用细链子牵着灵獒,侍于晋灵公左右,见者无不骇然。

      当时列国离心,万民嗟怨,各国都渐渐不愿再追随霸主身份的晋国了。赵盾屡屡进谏,劝晋灵公礼贤远佞,勤政亲民,灵公则充耳不闻,全然不听。
      一日,晋灵公早朝结束之后,诸大夫都回去了,只有赵盾和士会两人走在最后,边走边商议国家大事,互相怨叹。只见两个内侍抬着一个竹笼,从宫廷侧门走了出来。
      赵盾心中疑惑:“宫中怎么会有竹笼抬出?此中必有蹊跷。”便大喝一声:“来,过来!”
      内侍只低着头不答应。
      赵盾又问:“竹笼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内侍答曰:“你是相国,你要看时可自来看,我们不敢说。”
      赵盾心中愈发疑惑,便和士会一同上前察看,只见一个人手,微露于笼外。赵盾揭开竹笼细看,乃是一个被分尸支解过的死人。
      赵盾大惊,问其来历,内侍这才吞吞吐吐说道:
      “这个人,是个厨师,主公让他煮熊掌,急等着下酒,可是熊掌难熟,催了好几次,只得献上,主公尝了,半生半熟,一怒之下便用铜锤将他打死,又剁为数段,大卸八块,命我等弃于野外。”
      赵盾放了内侍,让他们依旧扛抬而去了。回转头对士会说道:“主上荒淫无道,滥杀无辜,视人命如草菅,国家危亡,只在旦夕。我与你一同进去,苦谏一番,叫他改过自新,如何?”
      士会说:“我二人都去劝谏,万一主公不听,那就再没人敢去了。不如让我一个人先进去吧,如果主公不听,那你还可以再继续劝谏。这样效果好些。”
      于是,士会一个人先进来了。
      晋灵公望见士会来了,知道他必有谏诤之言,便迎着笑脸上前说道:“大夫,你不要开口,寡人知道你要说什么,寡人已经知错了,从今天起,寡人当改之!”
      士会一听,跪拜在地上说:“谁人无过?有过而能改,社稷之福也!臣等不胜欣幸!”然后磕了头,爬起来高兴的走了,出来后,告诉了赵盾。
      赵盾说:“主公若果真有悔过之心,则国家之福也。”
      但是到了第二天,晋灵公又旷工了,他没有上朝,让屠岸贾驾着车,和他一起去桃园游玩。
      赵盾知道后心想:“主公如此举动,哪里像个改过之人?我今天再不能不说了!”于是,他就快马抢先来到桃园门外守候。
      晋灵公的车驾到了,赵盾上前参拜。
      晋灵公惊讶道:“寡人并没召见爱卿,爱卿如何在此?”
      赵盾稽首再拜,口称:“死罪!微臣有言启奏,望主公宽容采纳!臣闻:‘有道之君,以乐乐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今主公以杀人为乐,纵犬噬人,放弹打人,支解膳夫,这都是有道之君所不为也!人命至重,滥杀如此,百姓内叛,诸侯外离,这就是桀、纣灭亡之祸呀!臣不忍坐视晋国危亡,故敢直言无隐。请主公回朝,痛改前非,毋荒游,毋嗜杀,臣虽死不恨!”
      晋灵公大惭,用袖子掩着脸说:“寡人知错则改,爱卿,请回去吧,容寡人只玩今天这最后一次,下次一定依爱卿所言。”
      赵盾站起来,用身子挡在桃园门口,不放灵公进去。
      屠岸贾在一边插嘴说道:“相国进谏,虽是好意,然车驾既已到了这里,岂可再空手而回,被人耻笑?如有政事,等明日早朝再议,何如?”
      晋灵公也接口说:“今天是最后一次,明日早朝再见,就这样说定了。”
      赵盾见劝不回,恨恨不已,怒目直视屠岸贾,厉声喝道:“亡国败家,都是你这种小人!”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

    GMT+8, 2024-3-28 18: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