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lack白夜

[转帖] 《春秋三百年》第四部:《吴王阖闾》--吴闲云最新作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11: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21.古代流亡者只能被人利用摆布

      话说伍子胥和太子熊建以及熊建的妻子、儿子、随从等一班人马,逃离了宋国,来到中原的郑国。
       
      此时的郑国君主是郑定公。
      当年楚平王杀了楚灵王,自立为君的时候,曾经答应归还郑国的土地,可如今七八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兑现,所以这郑定公对楚平王是大大的不满。
      不满归不满,可又不敢正面对抗。现在,楚国的太子流亡到他这里来了,怎么办?收留了,必定会得罪楚平王,不收留,也不怎么好,于是,郑定公灵机一动,有了个一举两便的好主意。
      何不借着这个机会,利用楚国的流亡太子,去结交晋国,共同抵抗楚国呢?楚国的太子可是个分量很足的砝码。
      一日,太子熊建和伍子胥来见郑定公,哭诉冤情,希望郑国能够借兵,回去复仇。
      郑定公说:“太子不必伤心,只是我们郑国兵微将寡,不足为用,成不了大事。太子,您若真想报仇,何不谋于晋国呢?只要晋国肯出兵,再加上我们郑国的配合,不愁攻不破楚国呀。”
      太子熊建说:“好,伍子胥,你明天就去晋国走一趟。”
      郑定公说:“且慢,伍子胥虽为三代忠良之后,英雄无比,但毕竟只是臣下,要想促成此事,还得太子您亲自去才行。”
      太子熊建想想也是,就把他的儿子熊胜和伍子胥,都留在了郑国,自己一个人去了晋国,希望晋国能够为他出兵,攻打楚国。
       
      此时的晋国君主是晋顷公。
      晋顷公听说楚国的太子来了,想找他帮忙,教训教训自己的老爸,高兴的不得了,马上召开六卿会议,讨论出兵伐楚之事。
      但是,晋顷公没有实权,从这个名字就看的出来,晋国要垮台的公,要破产的公,所以叫做“顷公”,说话不算数的,全由晋国的六卿当家做主。
      是哪六位?赵鞅、韩不信、魏舒、士鞅、荀寅、荀跞。他们是前朝世袭下来的六位大贵族。
      这六位大贵族和晋顷公坐在一起商量,为楚国太子出兵,究竟划不划算。
      打的过楚国吗?两边倒的郑国可靠吗?即使打败了楚国,咱们晋国又能从中得到多少好处呢?太遥远了。
      大家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得出的结论竟是:攻打远方的楚国,不如谋取就近的郑国!
      夹在晋、楚两国之间的郑国,像个不倒翁一样,很讨厌,要想打败楚国,就必须先把郑国给收拾了才好动手。
      现在,郑国既然相信楚国太子,那咱们不如借楚国太子之手,灭了郑国!派楚国太子回去当内应,来个里外夹击,杀了郑定公,分了他的国土,最后再图灭楚之计,岂不妙哉?
      大家一致通过了,觉得此计可行,既简单,又得实利。
      于是,晋顷公对楚太子熊建说:“寡人可以为你出兵,讨伐楚国无道昏君,但晋、楚之间隔着一个郑国,很容易坏事。你若真想报仇,就必须先除掉郑国这个绊脚石,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太子熊建有些犹豫不决。
      晋顷公继续劝他:“郑国是个反复之国,从无信义可言,已不是一天两天了,寡人若骤然起大军去远征楚国,万一他又从中作怪,太子复仇,也就绝难有成功之日了呀!”
      太子想想,觉得也是。
      晋顷公又道:“这样吧,寡人与你约定:你回到郑国做内应,寡人派兵从外部包抄,先将郑国灭掉!郑国的地盘全归你,让你来做郑国的国君,这样,咱们才能联手讨伐楚国,事必成矣!”
      太子熊建听了大喜!欣然允诺。
      协议就此达成。于是,熊建拜辞了晋顷公,又回到郑国,开始了他新的秘密使命。
       
      熊建高兴的把这件好事对伍子胥说了。
      伍子胥听了大惊:“太子!你这是在寻死呀!咱们逃出了楚国,无处藏身,是郑君收留了咱们,现在却又被晋国人利用了去谋害他,这种侥幸之计,能成吗?”
      “可是,我已经答应了他们。”
      “你不答应他们,他们也不会怪罪你什么。可你答应了他们,则信义俱失,再很难为人。事不成,祸从郑来;事若成,祸从晋来,都是祸呀!”
      太子熊建贪于得国,便不再听伍子胥的劝谏,暗暗收买不怕死的勇士,结交郑定公的左右之人,准备谋杀郑定公。
      不久,晋国来了人,与熊建约定好日期,某月某日,内外一起动手。但是很快,这个消息就被郑国人打探到了。
      一日,郑定公请太子熊建游玩他的后花园,随从们都不得入内。三杯酒罢,郑定公收了笑容,严肃的问道:“寡人好心好意收留了太子,并不曾有半分怠慢,太子奈何要图谋寡人?”
      熊建慌忙推搪:“没有没有,从无此意。”
      郑定公叫带证人上来,当面对质。证人一来,太子建就焉了,再不能辩。
      定公大怒,喝令左右:“斩了!”
      旁边闪出两个刀斧手,不由分说,冲上去就将太子建按在了酒桌上。熊建大叫:“放我一命!”
      定公怒喝一声:“还不动手!斩!”
      一刀下去,太子建的脑袋,就从酒桌上滚了下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11: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22.伍子胥过昭关遇东皋公

      话说太子熊建在酒桌上被郑定公斩了。
      然后,郑定公追查他手下的人,从重从严处理,凡是有接受过熊建贿赂的人,全部清理出来砍头,这一天就杀了二十几个高官。
      接着,再派人过来捉拿熊建的儿子熊胜和伍子胥。
       
      却说伍子胥正在馆驿歇息,忽然脸上的肉跳个不停,心中阵阵惊悸,不禁疑惑起来:“难道太子有麻烦了?”
      不一会,太子熊建身边的一个随从逃了回来,边跑边喊道:“不好了!不好了!太子被杀死了!”
      伍子胥的反应非常快,走!二话不说,拉着那个小孩,太子的儿子熊胜,头也不回的跑了,其余人员,也难于顾及,再不能呆在这里等死了。
      郑国的官兵来到馆驿,扑了个空,早没了人影。
      于是,郑定公也对伍子胥发出了通缉令,四处粘贴,昭告天下,捉住伍子胥的有赏。
      这是伍子胥第二次成为通缉犯了。
      伍子胥暗想:我怎么这么倒霉啊,走到哪里霉到哪里,楚国回不去了,在中原也没有立足之地了,还能到哪里去呢?天下虽大,却没了我的容身之地啊!
      现在,太子也已经死了,还能说的动哪一路诸侯呢?谁还肯借兵呢?没有指望了。
      伍子胥走的匆忙,身上也没带多的钱,仅有的,就是这个小主人这颗独苗了:“熊胜!你听着,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楚国的太子了!”
      “是。可是,我们现在还能去哪呢?”
      “……去吴国吧,那里远离中原,没有人找的到我们。”
      “去吴国干嘛?难道咱的仇,不报了?”
      “活命要紧。走!”
      就这样,伍子胥带着熊胜,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不得不离开中原,再次踏上了流亡之路,选择了当时实力最弱的最原始落后的吴国。
      方向已定,二人一路向东逃去。
      他们害怕郑国人追来,不敢在街上露脸,都是白天睡觉,夜里赶路,千辛万若,不必细述。
      很快,就逃出了郑国,经过陈国的时候,也不敢逗留,因为陈国是楚国的附属国,也奉楚平王之命,在盘查伍子胥等人。
      又往东走了几天,就快到昭关了。
      昭关,在今天的安徽含山县北,这座关,在小岘山之西,两山并峙,中间只有一个小口,为两边往来的要冲之地,形势非常险隘,过了这一关,前面便是大江,也就是通往吴国的水路了。
      这昭关,原本就有楚国的官兵把守,现在因为严查伍子胥,楚平王又特地调遣了右司马蒍越,带着大军,驻扎在这里。


      伍子胥来到了昭关,就过不去了。
      怎么办呢?他躲在离昭关约六十里远的一座深山老林里,徘徊不前,整天思索着如何才能蒙混过关。
      忽然,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在山里采药,他看到了正在躲藏的伍子胥,看他的相貌,乃是个奇人异相,非同寻常之辈。老者暗暗称奇,于是走上前来,向他作揖。
      伍子胥也慌忙答礼。
      那老者突然开口问道:“阁下,你莫非就是伍子胥么?”
      伍子胥听了,大吃一惊,骇然问曰:“为何要问这话?”
      老者说:“吾乃扁鹊弟子,东皋公是也。自少习医,隐居于此。前几天,守关的蒍将军病了,我去为他医治,在关上见到捉拿阁下的画像,有些相似,阁下不必忌讳,我家就在后山,过去坐坐吧。”
      伍子胥知道这个老者不是平常之人,就带着熊胜,跟随着东皋公去了。
      走了不远,见到一座茅庄,进了草堂之后,伍子胥突然趴在地上,拜了又拜:“老先生救我!”
      东皋公慌忙答礼,扶伍子胥起来,请他上座。
      伍子胥指着熊胜说:“有小主人在,我应该站在他旁侧服侍。”
      东皋公问:“他是谁?”
      伍子胥回答:“这就是楚太子建之子,名胜。我便是伍子胥,不敢隐瞒,请老先生不要泄露。”
      东皋公说:“老夫只有救人之术,岂有杀人之心!在我这里即便住上一年半载,也不会有人知道。但昭关盘查的十分严厉,要想过去,插翅难飞,那可是难上难啊!”
      伍子胥又跪下道:“老先生,您是我的贵人呀,您若能帮我过了这一关,脱了这一难,我伍子胥日后必当重报!”
      东皋公道:“你且宽心在这里住下,等我慢慢为你寻思一个妙策,送你们君臣二人过关。”
      伍子胥又叩头不已,连连称谢。
      从这之后,伍子胥二人就在东皋公的茅草屋里暂住了下来。每天吃了睡,睡了吃,一连多日。而东皋公再也不提过关的事了。
      伍子胥急啊,整日坐如针毡,见没了动静,终于忍不住了,又求着东皋公说:“大仇在心,一刻也不愿延误,迁延在这里,像个活死人一样,白白浪费生命,岂不哀哉?”
      东皋公说:“不急,不急,过关的妙计,老夫早已深思熟虑,只是,老夫还要等一个人,他还没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11: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23.奇人异相:伍子胥身上有哪“三宝”?

       奇人必有异相,异相必出奇人。
       这是古人研究人的相貌学,总结出的一句老古话。这个“必”字,不要当做“必定”来理解,理解为“大多数”就可以了。
       因为这不是绝对的。
       但是,它们之间也确实存在着某种很微妙的联系。
       通常来说,相貌长的很特殊、很怪异的人,别人都会拿一种怪怪的眼神去打量他,时间一长,他就在不知不觉中会形成一些很奇怪的思维,而这种思维又会促使他形成不同于常人的性格。
       从外部环境来讲,一个长相异常之人,获得机遇的概率,也只会更高。就好比柜台上陈列着的一大堆商品之中,样子怪怪的那个东西,总是被大家最先看到,只要品质不是太差,一般都可以优先成交。
       所以从相术上讲,长相奇异之人,只要生的精神饱满,承得住挫折,经得起磨,那么,脱颖而出,大富大贵,就是迟早的事了。
       
       伍子胥,就是一个长相很奇特的人。
       他的相貌,估计是很难画出来的。尤其是在头像写实方面,画师们的水平都还不能及格的春秋时代。
       但是,东皋公凭着那个似像非像的通缉令,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为什么?因为他的长相特征,太明显了,太奇特了。
       那么,伍子胥究竟长的什么样子呢?
       我们今天的人,谁也没见过,只能找史料,按古书上的说法,伍子胥的身上有“三宝”。
       怎么叫“三宝”呢?就是说伍子胥的长相,有非常明显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头发中空、板肋、牙齿一整块。
       所谓头发中空,就是说头发里面是空心的,就像葱一样,中间是空的,很少见吧。
       一般来说,发质好的人,健康的人,头发一根根都是实心的,只有发质太差了的,才会从中间空掉,从外面分叉。
       所谓板肋,就是说他的肋巴骨和常人不一样,不是一根根的,而是一整块,肋巴骨长成了一块板,中间没有缝隙,先天的畸形。就和晋文公重耳一样,容易被好奇之人追着看。
       这种畸形,会造成行动上的不便,理应相当不灵活,但奇怪的是,古人偏偏认为长成板肋的人,力大无穷,像项羽、周仓、阮小二、李元霸,他们都是板肋。
       或许,除了畸形之外,古人把肌肉、软筋强健到肋骨上没有缝了的,都归为板肋了吧。
       再说第三个特征,最怪异、最不可思议的整块牙齿。
       伍子胥的牙齿是整块的,上面一块,下面一块,不像我们常人是一颗颗的牙齿。他就上、下两块牙齿。
       这种畸形实在太罕见了。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或许真是这样,也说不定是因为逃亡太久,天天没洗口,牙垢太多了,把牙齿缝都填平了,也不稀奇。
       这个长相可够怪的,还有一点,就是他这个人杀心很重,日日夜夜都只想着复仇,俗话说相由心生,估计相貌也应该是扭曲的。
       古书上说别人一见到他时,都是大吃一惊!然后就被他的相貌所折服,认为他是个能成大器之人。而他异于常人的地方,也全都成了“宝”。
       
       当然,太有特征的人,在倒霉的时候,也会特别的倒霉,因为样子长的太不低调,很容易就被人认出来了。
       却说当时,伍子胥住在东皋公的家里,等的焦急不安,狐疑不决。
       这一天夜里,寝不能寐,怎么也睡不着。想要告辞了东皋公,抓紧时间去过关,又恐怕过不去,被抓住了反成祸害。欲想再住几天,又恐怕担搁了时日,遥遥无期。
       东皋公说还要等一个人,伍子胥也不知道他等的是个什么人,能有什么用。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展转寻思,身心如在芒刺之中,一夜不能平静。
       爬起来,又卧下,又起来,再房间里来回踱步,又到室外围着房子转圈,就这样折腾了整整一夜,不知不觉,东方发白,天要亮了。
       早上的时候,东皋公过来叩门,进来之后,见了伍子胥,大惊道:“阁下,你的头发,胡子,怎么全都变白了?难道是愁思所致吗?”
       伍子胥不信,取过镜子一照,果然已是苍苍白发矣!这一夜,把头发都急白了。
       伍子胥将镜子摔在地上,痛哭道:“一事无成,却已先成了白头人,天呀, 天呀!”
       东皋公突然喜道:“阁下不要悲伤,这是好兆头呀。”
       伍子胥拭了眼泪问道:“如何是好兆头?”
       东皋公说:“你平日状貌雄伟的样子,见过的人都认得,可是现在,你的样子已经变了呀,头发胡子在这一夜之间,全部都急白了,已经是个老头的像了,正好可以蒙混过关呀!”
       伍子胥大喜,又照镜子看了看,若只看须发,是个老头的样子,可那张脸,仔细看,却还不是个老脸。
       怎么办?那就破相吧,只有破了相,才更能不被人认出。
       于是,东皋公煎了一盆带毒的汤药,煮开了之后,朝着伍子胥的脸上一烫,就此毁了容,色泽全变了,凸凹不平,成了一张麻脸。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11: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24.伍子胥浑水摸鱼过昭关

      话说伍子胥因过不了关,一夜之间急白了头发,又破了相,毁了容,彷如变了一个人,再问计于东皋公。
      东皋公告诉他说:“我有一个朋友,名叫皇甫讷,他居住在西南方七十里之外的龙洞山,我要等的这个人,就是他。”
      “等他干什么?”伍子胥问。
      “这个人,身长九尺,眉广八寸,长的与足下有几分相似。我叫他假扮作足下,足下却扮作仆人,倘若他被官兵抓住了,便大吵大闹,争执纷论之间,足下便可以趁机抢过昭关了。”
      伍子胥说:“老先生此计虽妙,但连累了他,我于心不安呐!”
      东皋公说:“这个不妨事,我还有一计在后,你就尽管放心过关去吧,等先救了你,老夫再设法去救他。”
       
      不数日,皇甫讷来到了东皋公的家中。
      伍子胥与皇甫讷相见后,仔细打量了他的长相容貌,果然与自己有三分相像,心中不胜欢喜。
      捱到黄昏十分,东皋公让伍子胥脱下衣服,叫皇甫讷穿上,又拿出一套旧衣服,叫伍子胥穿了,扮作老仆人的模样,又叫熊胜也换了衣服,扮作小童子的模样。然后,出发!
      伍子胥和熊胜双双跪下,朝东皋公拜了四拜:“他日若有出头之日,定当重报!”
      东皋公将他们扶起,缓缓说道:“老夫之所以救你们出关,是同情你们的遭遇,为你们的冤屈感到不平,哪指望有什么报答!此时天色已晚,正好赶路,你们快快去吧。”
      于是,伍子胥和熊胜紧紧跟随着皇甫讷,乘着黑夜,望昭关而行,早上黎明的时候,就到了过关的地方了。
      关前一排排的官兵,严严实实,真个是水泄不通,鸟飞不过,正在严查每一位过关的旅客,而墙上到处都粘贴着伍子胥的画像。
      伍子胥走上前的时候,被守关的官兵拦住了:“姓名!”
      当时是没有身份证的,姓名全凭自己报。伍子胥正想编个假名,但害怕口音和那个与众不同的牙齿露了陷,所以他就灵机一动,紧闭着嘴巴不说话,用手莫名其妙的在空中比比划划。
      官兵一看,原来是个哑巴老头,就没当回事了。
      这时,突然有人发现了皇甫讷,大叫道:“抓住他!”
      顿时,众官兵一拥而上,不分青红皂白,将皇甫讷按在了地上。皇甫讷大叫道:“你们凭什么抓我!还有王法吗!”
      这时,守关的主帅蒍越来了,他身边有几个认得伍子胥的人,站在远处看了看说:“这个人正是伍子胥!”
      于是,皇甫讷被当做伍子胥抓了起来。皇甫讷先是大吵大闹,然后乞求饶命,引来关前关后许多的百姓围观。大家都听说抓到了伍子胥,纷纷跑来看稀奇。
      这时,伍子胥乘着关门大开,手牵着熊胜,夹杂在众人之中,向关前涌去。
      一来人多,乘着扰攘之际,秩序大乱;二来装扮不同,伍子胥须鬓皆白,又已破相毁容,急切之中无人看出;三来伍子胥装作哑巴,已无人盘诘问话了。
      就这样,伍子胥挤在人群之中,捱捱挤挤,混出了关门。正是:
             “鲤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不再来。”
      再说楚将蒍越,抓住了皇甫讷,准备押去郢都领赏。
        皇甫讷辩解说:“我是龙洞山下的大隐士皇甫讷也。我准备和我的朋友东皋公出关东游玩,并无犯法,你们凭什么抓我?”

      蒍越听了他的声音,觉得有些不像,又仔细打量打量,此人虽然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但伍子胥目如闪电,声若洪钟,而此人的眼睛明显小些,声音也低小,口音也不对,难道真的抓错人了?
      既然他说他是东皋公的朋友,那就让东皋公来认一认。
      东皋公来了,他和蒍越是熟人,曾经为他治过病的。东皋公一来就说:“恭喜将军,贺喜将军,听说抓住了逃犯伍子胥,可喜可贺呀!”
      蒍越说:“小兵抓到一人,长的有点像伍子胥,不肯招认,我看了也不太像,他说和老先生是朋友,还请老先生辨认辨认。”
      于是,就让东皋公来看皇甫讷。
        皇甫讷一见到东皋公就说:“咱们相约出关游玩,你怎么不早点来呀,连累我受罪!”
      东皋公笑着对蒍越说:“将军抓错人了,这个是我的朋友皇甫讷。我们约定在关前相会,一同出境,咱们都办了通行证的,将军您看……”
      说完,从袖子里取出过关文牒,呈给蒍越查看。
      蒍越大惭,亲自为皇甫讷松绑,又摆了一桌酒席,为他压惊。
      然后,蒍越传令,叫将士们提高警惕,继续坚守,严查过往所有客商,千万不要放跑了伍子胥。

        而伍子胥蒙混过关之后,害怕追兵赶来,一路狂奔往大江而去,只要渡过了大江,前面便是吴国的地盘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11: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25. 历史上的“芦中人”指谁?

      话说伍子胥带着熊胜,混过了昭关,逃离了楚境,心中暗喜,放步而行。
      刚跑了不远,遇到一个人,伍子胥认得他,姓左名诚,现为昭关的一个小吏。
      这个人原是城父人,以前的时候曾经跟随伍家父子射猎,所以相识。他见到伍子胥的时候,有些不认得了,仔细看了又看,大惊道:“朝廷正在捉拿你呀,你怎么过的了关?”
      伍子胥见已无法藏匿,便灵机一动,诈说道:“大王知道我有一颗夜光珠,向我索要,可我已把此珠转卖给一个吴国人了,现在准备再去找他要回,刚才已经禀过蒍越将军,是他亲自送我过的关。”
      左诚不相信:“大王有令:‘纵放公子者,全家处斩。’还请公子暂且与我回关,等问明了蒍将军,才可以放行。”
      伍子胥一听,气呀,若是平时,杀他这样的三个,可现在,饿的实在没力气了,还要留着点劲赶更远的路。
      于是,伍子胥吓唬他说:“行!见了蒍将军,我就说夜光珠已经找回,我已交给了你!等他们找你要夜光珠时,只怕你有口莫辩,死路一条!你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放了我,他日也好相见。”
      左诚知道伍子胥力大,不是他对手,不敢和他顶针,又见四周并无旁人,便放他东去了。回到关上后,将此事瞒过,闭口不提。
       
      伍子胥心中惊惧,疾速前行,很快,就逃到了江边,没了去路。
      他遥望着大江,波涛万顷,茫茫浩浩,看不到一只船。前阻大水,后虑追兵,因此心中十分焦躁。
      忽然,有一个老渔翁,乘着一艘小渔船,从下流划了过来。伍子胥大喜道:“天无绝人之路!”于是急忙呼救:“渔父渡我!渔父快来渡我!”
      那老渔父刚欲拢船,见岸上又有人走动,不好过来,便放声歌唱道:“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
      歌词大意是:天还很亮,我不敢越境过来渡人,你到附近的芦苇荡中等我吧。
      伍子胥听了,当即会意,估计是这个意思。他便沿着江边,往下游急走,果然见到一片芦苇荡,一头钻了进去,不敢出气。
      过了许久,那老渔翁将船划了过来,不见了伍子胥,又放声歌唱道:“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大意是:太阳已经下山了,月亮升的这么高,为何还不乘此时渡江呢?
      伍子胥应声钻出,将小主人熊胜抱上了船。老渔翁急将竹篙轻轻一点,飘然而去。不需几个小时,就到达了对岸。
      渔翁说:“老汉昨夜梦见一颗将星坠落在我的船上,知道必有异人问渡,所以荡桨而来,不期遇到了你们。我看你的容貌,决非寻常之辈,你不妨实言相告,毋需隐瞒。”
      伍子胥感激不尽:“这位便是楚太子的嫡子熊胜,而我,便是无罪之罪人,天下通缉的伍子胥。”
      渔翁嗟呀不已,说:“我看你面有饥色,我去为你找点吃的,先填饱肚子,你们就坐在这船上别乱动,稍等片刻。”
      说完,老渔翁将小船系在一棵绿色的大杨树下,到村中寻找食物去了。这一去,就没了踪影,久久不来。
      伍子胥等得心惊,惶惶不安,对熊胜说:“人心难测啊,谁知道他是不是去找人来捉我们呢?咱们好不容易逃出了关口,不能干坐在这里束手就擒,不然,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于是,二人下了船,躲在远处的一片芦花深处里。
      不一会儿,老渔翁拧了许多饭、菜、汤、肉, 来到树下,却不见了伍子胥。
      渔翁环顾了四周之后,高声叫唤道:“芦中人!芦中人!你躲什么呀躲?难道你以为我会贪图富贵去出卖你吗?”
      伍子胥大惭,又钻了出来,不好意思,错怪了渔翁。
      然后,这才放开肚皮,狼吞虎咽,饱吃一了顿。
      吃完了,渔翁收拾碗筷,与他二人告辞。
      临去的时候,伍子胥往口袋里一摸,身无分文,如何才能感谢这位老渔翁呢?
      他就把他身上佩带的宝剑解了下来,赠给渔翁说:“这是当年楚庄王用过的宝剑,后来赐给了我的祖父,传到我已经三代。这把剑上嵌着七颗宝石,价值一百金,我就用这来表达我的谢意吧。”
      渔翁呵呵笑道:“我听说楚王有令:抓住伍子胥的人,赏米五万石,官拜大夫。我不图这个富贵,难道是为了想要你这区区百金之剑吗?况且‘君子无剑不游’,这是你所必需的东西,给了我,没用。”
      伍子胥说:“既然丈人不肯受剑,请留下姓名,以图后报!”
      渔翁说:“今日相逢,你是逃犯,我私放了你,便是从犯,又怎能留下姓名呢?我还要以舟揖讨生活,你就别问了。将来万一上天又让我们相逢,我只称你为‘芦中人’,你就叫我‘渔丈人’,这就足以记得了。”
      这就是历史上“芦中人”的来历,出自《吴越春秋》,专指伍子胥的。
      把伍子胥称为“芦中人”,并非全是因为伍子胥在逃亡过程中,曾经潜身藏匿于深苇之中这一层意思。而是一种相约的“暗号”。
      老渔翁知道伍子胥的姓名,但不叫他伍子胥,只叫他“芦中人”,表示并不认识他。伍子胥称老渔翁为“渔丈人”,但并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也不认识。
      这样,二人将来都以暗号相称,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手段,免得受到不必要的刑事牵连。可见这渔丈人考虑事情还是蛮周到的。
       
      却说当时,伍子胥欣然拜谢了渔丈人,刚走了几步,心里还不够踏实,又转过身来,赶上渔翁,咛叮嘱咐道:“倘若后有追兵赶来,您千万别泄露了我的踪迹呀,不然,可就负了您的一片好意。”
      渔丈人仰天叹曰:“一个人要成就美德,何其难也!我为你做的如此周到,你还在怀疑我,万一追兵们从别的什么地方渡河来赶你,就叫我如何说的清啊!我现在只有一死,才能绝了你的疑念!”
      说完,拔舵放桨,将船倒翻,渔丈人咕噜咕噜,沉溺于江心之中了。
      伍子胥大惊!悲催呀:“我因为他而活,他却因为我而死了,岂不哀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23: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26.“千金小姐”的由来因伍子胥而得名


      话说伍子胥牵着王孙熊胜,一路向东逃亡。
      过了大江,便已进入到了吴国的境内。
      处境稍微安全了些。但这一路上,盘缠早已用的干尽,他们只得忍饥挨饿,疾速前行,来到濑水的时候,两个人就再也撑不住了。
      一路的颠簸,饥饿,还有担惊受怕,身心已经疲惫到了崩溃的边缘。现在,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一口饭。
       
      没钱买东西吃,怎么办?
      要饭。要饭对伍子胥来说,也挺难的,因为以前从没要过饭,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不会要饭呀。再说他长的身高体壮,虽饿了几天,但看上去也还是不怎么像个要饭的。
      伍子胥饿的眼冒金星,两腿发软,继续往前漫无目标的缓慢移动。
      突然,他眼前一亮,只见前面濑水岸边,一个瘦小清秀的女子,正在水中浣纱,一面浣纱,一面唱着小曲儿,欢快的歌声,伴着潺潺的流水,素白的轻纱下,雪白的小腿若隐若现。
      此时的伍子胥,无暇去欣赏音乐和小腿,他的眼睛盯在了浣纱女身边的一个竹筐上,因为这竹筐里装了有吃的。
      他很想上去要饭吃,可面子上又过不去,唉,想不到我伍子胥堂堂七尺男儿,太师之子,三代忠良之后,竟然沦落到要向一个妇人乞食的地步,悲哀啊!
      伍子胥向前走了几步,又打消了要饭的念头,万一,万一她把我当成流氓怎么办?唉,又退了回来。
      不行,我还要留着命去向吴王借兵呢,我的大仇还没报,我不能就这样饿死了。
      终于,伍子胥放下了面子,鼓起勇气,走了过去。他定睛一看,这女子大约三十年纪,还没出嫁。怎知道还没出嫁?那时候还没结婚的姑娘就在脑门上留一撮刘海儿,用这种发型来表示尚未出嫁。
      伍子胥上前道:“姑娘,我乃逃难之人,路过此地,三日未食,饥饿难耐,还请你大发恻隐之心,赐我一饭……”
      那个浣纱女子低着头,害羞地说道:“我一个人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年近三十尚未出嫁,从小到大,从未和一个男人亲近过,我的饭要是随随便便给你这个陌生男子吃了,传出去我就更嫁不出去了。”
      伍子胥说:“姑娘此言差矣,救济一个穷困窘迫之人少许饭食,我们吃完就走,又怎会招来闲言碎语呢?”
      浣纱女抬起头来:“听口音,先生是从楚国来的吧,很早以前,我们也是从楚国逃难来的。”说着,那女子就从竹筐里端出饭菜,递给伍子胥他们吃,然后躲在一旁,偷眼瞄他。
      伍子胥和熊胜饿坏了,狼吞虎咽了一顿。吃完后,放下筷子碗。
      浣纱女说:“看样子,先生好像还要赶很远的路,为什么不吃饱呢?”
      伍子胥不再客气,又狼吞虎咽了一顿,将饭菜吃了个一干二净。
      吃完了,伍子胥说:“蒙姑娘活命之恩,恩在肺腑,我现在还要继续赶路,容日后再来报答!”
      浣纱女凄然道:“唉!我单身了三十年,一直以贞节自勉,不愿嫁人,可我刚才怎么能跟一个陌生男子聊天,还和他一起吃饭?这已经逾越了礼仪,亏损了妇道,我自己也不能容忍,你走吧!”
      伍子胥起身告辞:“多谢!实话告诉你吧,我是个通缉犯,要是有人问起,你千万别说碰到过我,好吗?”
      浣纱女的心顿时拔凉拔凉,一言不发了。
      伍子胥见她面如土色,不再说话,忙道:“姑娘别怕,我虽是个通缉犯,却是遭人陷害,并不是坏人,只要你就当没见过我,不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
      说完,躬身拜了一拜,转身离去。


      却说伍子胥走了不远,还有些不放心,又转来咛叮嘱咐道:“倘若有追兵赶来,可千万不要泄露了我的行踪呀!”
      那浣纱女二话不说,抱起一块大石,纵身跳进了湍急的流水之中,就这样自尽了!
      伍子胥大惊!我吃了你一顿饭,你干嘛要跳河自杀呀!突然醒悟,哎哟,坏了,是我坏了人家姑娘名节。
      于是,伍子胥感伤不已,咬破指头,在一块大石头上,写下血书二十字:

      “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写完之后,伍子胥又担心会被人看到,就又用手掬捧着沙土,将刚才写的血字全部掩埋了起来。



      十年之后,伍子胥功成名就,路过此地,想起旧事,挖出大石,上面的血字历历在目,没有一点磨损。于是,伍子胥守信,将一千两黄金,投入到了濑水之中,以示答谢。
       这个故事就是“千金小姐”的由来。把女儿称为千金,就是因伍子胥的“千金报德”而起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23: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27.怕老婆“惧内”一词始于猛士专诸


       话说伍子胥进入吴国境内,过了溧阳,又走了三百多里路,来到一个村落。
       
      在这里,伍子胥又准备去找好心人要饭,又饿的实在不行了。
      突然,他见到一伙人在街头斗殴。
      斗殴的一方,是一条壮汉,另一方则有十人之多。伍子胥见了,暗暗称奇,仔细看那壮汉的相貌,只见他额头出奇的高,两眼却凹的很深,状如猛虎,声若巨雷,与众人肉搏,丝毫不落下风。
      伍子胥暗想,自己也曾是练家子出身,却从未见过如此强壮勇猛之人,便问一个围观的路人:“这人是做什么的?身手竟如此了得?”
      “杀猪的!”路人告诉他,“此人名叫专诸,本地有名的屠夫,他力大无穷,平生好义,凡见人有不平之事,即出死力相为。这次肯定是仇家相约寻仇来了。”
      十个人,根本不在话下。据《吴越春秋》上的记载,专诸在与人决斗的时候,“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
      不一会,专诸以一对十,很快就占了上风,追着那十人一路暴打。也有人在旁劝解的,可谁又劝解的开?
      这时,从路旁的一个小茅草房子里出来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站在门口,喊了一声:“专诸,还不住手!”
      只这一声,就让那个壮汉专诸停止了下来。
      众仇家一溜烟跑了个精光。专诸好像很害怕那个女人的样子,当即便收了手,回了家。
      伍子胥感到很奇怪,又问路人:“如此壮汉,怎么好像很怕那个女人?”
      路人告诉他说:“嗯,嗯,专诸虽然力敌万人,但就是怕老婆,只要老婆一喊,就得乖乖回去。”
      后世袁枚考证说,怕老婆“惧内”,就是从专诸开始的。他引《越绝书》称:“专诸与人斗,有万夫莫当之气,闻妻一呼,即还,岂非惧内之滥觞乎?”
       惧内,就是怕老婆的意思。滥觞,就是起源、开端的意思。专诸虽然厉害,有万夫莫当之气,但老婆一喊,马上回去,他就是历史上最早怕老婆的那个人。
       
      却说当时,伍子胥心想:“这种义士,我一定要结交他。”
      于是,伍子胥整了整衣服,来到那个小茅草房子外叩门,前来拜访专诸。
      专诸见了伍子胥的容貌,也大为诧异。
      伍子胥说:“我,楚国人,天下通缉的伍子胥,就是我……”
      专诸没听说过伍子胥的名号,不认识,但他知道,通缉犯还是特牛的,所以待他非常客气。
      当专诸听说了伍子胥受冤的始末后,搓叹不已,乃问道:“公身负如此大冤,小弟我虽好打抱不平,可帮不上你呀,你何不去求见吴王,借兵报仇?”
      伍子胥说:“正欲前往吴都,奈何没有引荐之人。”
      专诸说:“你说的也是。今天到我家里来,有何见谕?”
      伍子胥说:“听说你很厉害,却很怕老婆,所以感到奇怪。”
      专诸呵呵笑道:“我哪是怕她呀,我是看她手里拿着我母亲的拐杖,我不想让我的老母着急生气呀!”
      原来如此,是个孝子,伍子胥夸他说:“能屈服在一个女人手下的,必能伸展在万夫之上。我敬你孝行,愿与你结为兄弟。”
      专诸大喜,当即与伍子胥八拜为交。伍子胥大他二岁,为兄,专诸为弟。又拜了老母亲。
      就这样,伍子胥、熊胜二人在专诸家里住了一夜,专诸一家为他们杀鸡做菜,欢如骨肉。又饱餐了一顿。
      第二天一早,伍子胥告辞,别了专诸,去了吴都。
       
      吴国的都城,是梅里,梅里在今天的江苏无锡。
      虽说是一国之都,但这里的一切都还很简陋,宫殿也没有,城廓也不全,草房竹房居多,看起来像个大集市,“城郭卑隘,朝市粗立。”远古的部落气息依然还很浓。大概只和楚国的县城差不多的级别。
      伍子胥来到了吴都,举目无亲,又见不到吴王,肚子又饿了,不得已,只好将熊胜藏在郊外,自己拿根竹箫,在市中边吹边要饭。
      这回,他真的成了乞丐。
      吹了箫之后,又唱道:
       
       伍子胥!伍子胥!逃奔宋郑身无依,千辛万苦凄复悲!父仇不报,何以生为?

        伍子胥!伍子胥!昭关一度白须眉,千惊万恐凄复悲!兄仇不报,何以生为?

        伍子胥!伍子胥!吹箫乞食到吴地,千生万死凄复悲!身仇不报,何以生为?


      吴国人都听不懂他唱的什么,也不知道他是谁。
      这一年,是公元前520年。为周景王二十五年;楚平王九年;吴王僚之第七年也。伍子胥乞食于吴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7: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28.历史上南方的第一位儒学大师是谁?

     吴王寿梦是和楚共王同时代的人。
      寿梦在晋国的资助下,不停的抢占楚国的地盘,使吴国快速强大了起来。后来被楚共王狠狠打击了一次,从此有近十年不再有大的动作,安心养老去了。
       
      吴王寿梦在位一共二十五年,第二十五年的时候, 寿梦病了,临终之前,把他的几个儿子们都叫来,交代后事。
      寿梦的儿子,一共有四个:长子叫诸樊,次子叫余祭,老三叫余昧,老四叫季札。
      季札最小,他就是当年跟着他爹吴王寿梦到中原溜达了一大圈的那个小童子,当时,他才六七岁,到周朝,到鲁国,见过很多世面。寿梦为了学“周礼”,花了很多的钱,就是为了重点培养这个小儿子。
      所以,小儿子季札学周礼,是学的最好的一个人。
      吴王寿梦在去世之前,觉得自己的几个儿子之中,只有小儿子季札最有学识,最有德行,所以寿梦就有意想把吴国的王位传给他。
      而季札的三位哥哥,也欣然同意,因为自己都是土老鳖嘛,没文化呀,让最小的这个弟弟来当国王,的确最合适。
      这种情况,在中原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为了王位,不争的打破脑袋才怪,谁肯拱手相让啊。但这里是吴国,是蛮夷之地,没有中原那么多的规矩,既然老爸已经说了,那就按老爸说的办。
      但是,季札本人却偏偏不同意,不肯受位,坚持要按规矩来,要把王位让给哥哥。
        大概是他的书读多了,读儒了,他对他老爸说:“礼有旧制,奈何废前王之礼,而行父子之私乎?”
      让哥哥继位,那是制度,让我继位,那是老爸您有私心啊。
      吴王寿梦没办法,只得对大儿子诸樊说:“我把国家就交给你吧,你记好,交给你,是为了将来你退休的那一天,好把王位传给季札,你不要忘了我的话!”
      诸樊跪曰:“敢不遵命?”
      寿梦就去世了。诸樊成为吴国的新国王。

      吴王诸樊登基之后不久,刚把老爸的丧事一办完,他就辞职不干了,要把王位传给弟弟季札。
      季札还是不受。
      诸樊说:“当时,老爸还没死,我答应他,是宽他的心,敢不从命?现在老爸不在了,他的遗愿,就是要你继位,这吴国是你的吴国,你就不要推辞了!”
      季札还是坚决不受,为了表明志节,他就退隐山水之间,躲在一个田里躬耕劳作,自食其力。
      这样,诸樊继续当吴王,当了十三年,在一次打仗时,进攻人家的城门,被箭射死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在战场上被打死的国王。
      诸樊临死的时候,把他的弟弟余祭和余昧两人叫来,交代说:“我知道老四季札不肯逾越礼制,这样吧,我死了,传位于老二,老二传位给老三,由老三来传给老四,这样他就再不能推脱了。”
      因此,老大诸樊把王位传给了老二余祭,余祭当了五年的吴王。
      老二余祭又把王位传给了老三余昧,余昧当了四年的吴王。
      他们在位期间,都不立太子,因为要把王位传给老四。
      当老三余昧去世的时候,就把吴王之位传给了老四季札。但是,季札仍然还是坚持不受,又隐匿而去。
      季札多次主动放弃王位,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好评。他一生不重名利,潜心学问,还做过孔子的老师,同时也成为了孔子最仰慕的圣人,被称为“南季北孔”。
      在中国的历史上,南方的第一位儒学大师,就是吴王寿梦的幼子季札,也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
       
      却说吴王余昧去世之后,第一圣人季札又不肯接任,那吴国的国君之位,就不知道该传给谁了。
      究竟让谁来当吴国的国王呢?没制度可循,乱了套。
      这时,吴王余昧的儿子说,你们推来推去,有毛病啊,不当,我来当!于是,他就毫不客气的自立为王,成为吴国的新国王,史称“吴王僚”。吴王僚是和楚平王同时代的人。
      吴王僚的堂兄公子光不服气了,你凭什么当王?你爸只是老三,而我爸是老大诸樊,按大小顺序,也该我先当,你后当呀!
      但是,王位已经被吴王僚抢了先,他才不会让呢。
      所以,公子光深恨吴王僚,而吴王僚也处处防着公子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7: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29.伍子胥因长相怪异而见到吴王

        话说吴国的君主是吴王僚。
        吴王僚自立为吴国国王,公子光就不高兴了。
        因为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僚父亲的大哥。在公子光看来,吴王僚自立为吴王是不合程序的,吴王僚要想当王,必须排在公子光的后面才对。
        可是,吴王僚贪得不让,竟撇开了公子光,自己抢先当了吴王,因此,公子光心中不服,深恨王僚,恨不得一刀杀了他。
        但吴国的群臣都是吴王僚的党羽,公子光没有同谋的人,无从下手,只好暂且先隐忍了下来,暗暗等待时机。

        公子光在隐忍待时的那段岁月,日子过的非常无聊,他经常问天打卦,向神灵询问自己究竟何日可以为君,神灵就通过卦象告诉他:你还要继续等待。
        古代的吴国人,有许多都精于星相占卜之术,他们会在自家的门前种植楝树,(相当于招牌),有一条街上的占卜者特别多,所以就把那条街称为“楝树弄”。
        不久,公子光就把自己的家搬到楝树弄来了。
        这楝树弄里住着当时一位最出名的相士,叫做被离,因为相人极准,所以公子光要拜他为师。
        拜他为师,学习占卜,实际上是有着两个目的的:一是为了避免吴王僚对他的猜忌与注意。二是网罗人才,为己所用,让这个特别善于相人的被离去遍访豪杰,暗结英雄,以扩充自己的势力。

        却说这一天,被离离开了楝树弄,在国都的集贸市场上行走。
        走着走着,他突然听到了一阵箫声,那箫声甚为悲哀凄凉,再一听之,觉得本国人应该吹不出这种音律,于是,他想看看那个吹箫的人究竟是谁。
        循着箫声,走了过去,他看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乞丐。这个乞丐,正是伍子胥,在那里讨饭。
        被离仔细端详着伍子胥的相貌,看了好一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相术失灵了,因为他连对方的年龄都估不透。乃大惊道:“今天真是奇了怪了,我相人也算是多的了,却从未见过有如此怪貌之人也!”
        于是,被离走上前去,恭敬的向他做揖。
        伍子胥谦让不敢。
        被离又盯了他一会,突然发问:“我听说楚国杀了忠臣伍奢,他的儿子伍子胥逃亡在国外,难道,就是先生您吗?”
        按《吴越春秋》上的记载,伍子胥逃亡到吴国来了之后,是被善于看相的被离最先发现的,被离曰:“吾之相人多矣,未尝见斯人也,非异国之亡臣乎?”
        没见过这样的人,怎么看,怎么像个异国亡臣之相。这被离的洞察力简直太吓人了。

        伍子胥顿时吃了一惊,不敢说是,也不说不是,一时跼蹐未对。
        被离又说道:“我不是祸害你的人,只因我见你状貌非常,十分诧异,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人能够长成先生这种异相,如果先生果真是伍子胥,我马上便可为先生求得富贵!”
        伍子胥这才告诉了被离实情。
        被离就叫人回去楝树弄,把伍子胥来到吴国的事,转告公子光,这是楚国的大臣,太傅之子,不可多得的人才,绝非寻常之辈可比也。公子光知道后,喜不自胜,马上就准备把伍子胥私自养起来。

        却说一个侍人知道了伍子胥后,也想抢功,他就就近飞跑来报知了吴王僚。
        吴王僚一听说楚臣伍子胥已经来到了他们吴国,高兴的不得了呀,一定要见见这个中原的特大通缉犯,他就传旨,召伍子胥进宫。
        人的命运就是这样,落魄之时,一口饭都讨不到,运气来了,大家都抢着要。于是,伍子胥沐浴更衣,入朝进谒吴王僚。公子光的计划,也就顿时落了空。
        伍子胥带着小王孙熊胜,来到了吴王宫。
        说是王宫,其实就是一间大屋子,比一般老百姓的屋子大而已,间数也多一些,用木头、土砖简单围了一下,就成了他的王宫。外面在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因为他的王宫漏雨。
        吴王僚用最好的酒肉招待伍子胥,两人同一张桌子,平起平坐,甚至还不是平起平坐,吴王僚几乎是用一种仰视的角度,崇拜、佩服这位从大地方来的见过大世面的大贵客。
        《吴越春秋》上说:“王僚怪其状伟:身长一丈,腰十围,眉间一尺。王僚与语三日,辞无复者。王曰:‘贤人也!’”
        吴王僚对伍子胥的评价三个字:“贤人也!”伍子胥的状伟,并非真的就身高一丈,腰粗十围,两个眼睛间的距离宽达33.33厘米之远。没有这么怪的人。这完全是吴王僚眼中的伍子胥,他就有这么大!
        当天,两个人才谈了几句话之后,吴王僚即拜伍子胥为大夫之职。
        然后,吴王僚向伍子胥询问外面的情况,天下的格局,国家的兴衰与出路,伍子胥滔滔不绝,一连说了三天,吴王僚也听了三天,都是他没听过没见过的事,真是大开了眼界。
        说到楚国时,道及父兄的冤仇,伍子胥黯然落泪,咬牙切齿。吴王僚壮其气,当即答应:愿率吴国兵马,攻打楚国,讨伐昏君楚平王,为伍子胥兴师复仇!

        这是伍子胥流亡了这么久之后,才终于遇到的第一次机会。终于可以借到兵马,杀回楚国去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 09:23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7: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30.公子光用离间计结交伍子胥

      话说公子光准备将伍子胥收养下来,却不料被吴王僚抢了先,将伍子胥接去,待为上宾。
      伍子胥见到吴王僚后,就像见到了救星一样,他牢牢的抓住这次机会,向吴王言明讨伐楚国的好处,怂恿吴王快快向楚国开战。
      这对吴国来说,也是一次绝好的机会,因为楚国太子的儿子熊胜就在这里,讨伐楚平王,师出有名,名正言顺,这是一场关乎“正义”的战争,绝非往日争田土、争国界式的冲突。
      如果能够打败楚平王,扶立熊胜登上楚王的宝座,那么可想而知,将来的吴国,就会成为天下举足轻重的大国。
      不由得吴王僚不动心。
      所以,吴王僚当即向伍子胥表态:愿出兵伐楚。
       
      再说公子光一心想取代吴王僚,他不愿看到吴王僚如虎添翼的势头,不想伍子胥得到吴王僚的重用,否则的话,以后哪还有他的机会呢?因此,他要搞破坏。
      于是,公子光来见吴王僚,问道:“我听说楚国的亡臣伍子胥,来投奔我国,大王见过他吗?”
      吴王僚说:“见过。”
      公子光问:“大王以为此人如何?”
      吴王僚说:“贤!而且孝。”
      公子光问:“何以见得?”
      吴王僚说:“此人勇壮非常,与寡人谋策国家大事,无不切中要害,所以知道他是个贤人。念着父兄的冤仇,须臾未曾忘报,向寡人乞求借兵伐楚,所以知道他是个孝子。”
      公子光又问:“借兵伐楚?那么,大王已经答应他了吗?”
      吴王僚点头:“寡人怜其情,已经答应他了。”
      这时,公子光劝谏道: “臣听说,万乘之主,不为匹夫兴师。咱们吴国与楚国交兵多年,也没见过有什么像样的大胜。若为伍子胥兴师,这是匹夫之恨,重于国耻也,必不可!胜了,则是他们的快乐,不胜,则是我们的耻辱,大王,这样究竟划算吗?”
      吴王僚一听,有道理,不禁又犹豫了起来。、
      公子光进一步劝说道:“伍子胥这人,杀心极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大王,您可千万别被他当枪使了啊,他会把咱们都拖进泥潭里的,你忘了当年爷爷的话?外头的人,都是坏人。”
      吴王僚这才下定了决心,放弃了讨伐楚国的计划。
       
      却说伍子胥因为吴王僚答应他出兵伐楚,一连高兴了好几天。
      但是,很快他就发觉,吴王僚渐渐没了动静,也不似前番那般热情了。
      伍子胥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于是,他又去面见吴王僚,试探着说:“臣知道,诸侯不应该为匹夫兴师用兵。”
      吴王僚问:“何出此言?”
      伍子胥说:“为匹夫兴兵,不义也,臣不能陷大王于不义之地。所以恳请大王,还是辞了这官职吧。”
      伍子胥知道吴王非常需要他这样的人,所以就用辞职来逼吴王就范。你要我为你打工,你得达到我的目的,否则,没有条件交换,我凭什么白为你打工。
      吴王僚也很纠结,左右权衡,还是觉得为伍子胥发兵攻打楚国,弊大于利,变数太多,不易掌控。因此,他就答应了伍子胥辞职的请求,你不愿当吴国的大夫,就不勉强了。
      顿时,伍子胥的心里拨凉拨凉,辞掉了官职,又要为生活发愁,就更别提复仇的事了。
       
      这时,公子光又来见吴王僚。
      他对吴王僚说,伍子胥因大王出尔反尔,不肯为他兴兵,故辞职不受,颇有怨恨之心,这个人再不能用了。为了平息他的怨恨,看在我的薄面上,不如把阳山之田百亩,赐给他吧,也算对得起他。
      吴王僚说行,就送了伍子胥一百亩田,让他在这里安居乐业,听之任之,但从此也就疏远了他。
      从一个大国的流亡之臣,到通缉犯,到乞丐,到他国的座上宾,到安逸的大地主,伍子胥的人生迷茫了。
      眼看着机会已经到来,却又稍纵即逝,转眼已为泡影。
      复仇啊,复仇,何日才能复仇。
      从此,伍子胥就带着小王孙熊胜,躬耕隐居于此。
       
      不久,公子光来了,在成功的离间了吴王僚与伍子胥后,登门拜访伍子胥来了。
      公子光出手非常大方,用许多的米、粟、布、帛作为初次的见面礼,前来结交伍子胥。
      伍子胥又看到了一丝希望。
      吴王僚疏远了他,公子光却主动亲近他。于是,他知道公子光是一个有“异志”的人。吴王僚的需求,是安于现状,坐稳王位,而公子光则不安于现状,是想篡谋他的王位!
      伍子胥很快就又有了新的策划方案:
      既然吴王僚不肯发兵,那不如帮助公子光,帮他除掉吴王僚,篡夺他的王位,让公子光当上吴国的新国王,以此为条件交换,来发兵攻打楚国,复仇大计成矣!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

    GMT+8, 2024-3-29 04: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