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明宫闹鬼——揭秘明代宫廷秘史----皇帝不称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4 10: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明宫闹鬼

  一 凄风惨雨明皇宫

  85

  就在祭天后的第三天,一些官员合词上了一本,再请建储。景帝身体非常虚弱,稍一动念,心就发慌,他懒得理会这些聒噪,将本章扔在一边,没有理睬。

  皇帝的病情已在外朝引起普遍的忧虑,十六日,礼部擅自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再次奏请册立太子,并拟出了奏稿,经主要大臣传看定稿后,决定择日奏进。他们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立谁为太子,但当时唯一的候选人就是前太子朱见深,这是不须明说的群臣共识。

  虽然景帝可能不起,但老成的大臣并不太着急,他们嘴上不言,心里其实早盘算好了,只等皇上驾崩,立即奏请上圣皇太后、皇太后,复立沂王朱见深为太子,即日登基,朝廷一切安稳,并不会乱。

  谁也没有料到,有几个阴谋家背着群臣,展开了秘密串联。司设监太监曹吉祥从宫里出来,向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透露:皇上病得很重,很可能挺不住了。石亨想起来说:我代行祭礼那天,皇上传敕给我时,连床都下不了,看来真是不行了。几个人忽然兴奋起来,经过一番密议,决心赶在皇上咽气前,抢先动手,扶立一位新君,好建立不世奇勋。而他们密谋择定要立的新皇帝,不是廷臣推戴的前太子朱见深,而是被囚禁在南宫已经7年的太上皇朱祁镇。

  只有让无望之人意外得福,他的感念与报答才会更深切,这便是剑走偏锋、独辟蹊径!

  武清侯石亨当时任着大总兵,都督张軏(张辅之弟)统领禁军,都掌着兵权,他们乃于十七日拂晓,借他故调发兵力,突然拆墙,进入南宫。

  那时天还未亮,太上皇朱祁镇有早起的习惯,他正在殿中闲坐,忽听外面一阵嘈杂,随之火把乱晃、器仗交击,大队军士冲了进来,把宫殿团团围住。他不明其故,当时脸色就变了。待出殿看时,只见领头之人,是武清侯石亨。

  石亨快步走到殿檐前,倒身下拜,先告了惊驾之罪,然后将请太上皇复位的话说了一遍。为安上皇之心,石亨特地说明,他们已请示上圣皇太后,是奉“慈谕”行事。

  这些年在南宫吃够了苦头,尝尽人间冷暖的太上皇朱祁镇,没有太多犹豫,坐上了石亨备好的抬舆。一行从东华门进入宫城,至奉天门停驾,那把辉煌的御座孤零零地放在门上,似乎在迎接故主的归来。

  英宗皇帝已经8年没有坐它了。他在龙椅上慢慢坐下,冰凉的座椅让他的感觉如幻如真,他见两旁侍卫林立,火烛辉煌,稍觉踏实了些。随即午门上朝钟敲响,左右掖门开放,群臣开始鱼贯入内朝参。

  群臣百官竟是一点信儿都没听到!因为不知今日皇上是否依旧不朝,朝廷也没有下免朝的传谕,所以跟往常一样,在四五更天时,午门外广场及各部院朝房里已聚集了大批京官。皇帝的病情与建储两件事,是他们议论的焦点。突然间,午门大开,禁军侍卫排列整齐,开始检查各官朝参牙牌,往内放行。官员们顿时踊跃欢喜起来,以为景帝身体痊愈,可以出朝接见百官,处理政事了。可是当他们快速步入奉天门前广场,按照官品分文武东西排班时,努目往上一看,只见奉天门上端坐的那位,竟然不是体貌清癯少须的景帝,而是那位脸圆腰阔、一把美髯的太上皇帝。自此他入居南宫,就再也没有出来过,群臣多年不见,此刻见他,已显老态,而他的年龄才刚刚30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4 10: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明宫闹鬼

  一 凄风惨雨明皇宫

  85

  就在祭天后的第三天,一些官员合词上了一本,再请建储。景帝身体非常虚弱,稍一动念,心就发慌,他懒得理会这些聒噪,将本章扔在一边,没有理睬。

  皇帝的病情已在外朝引起普遍的忧虑,十六日,礼部擅自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再次奏请册立太子,并拟出了奏稿,经主要大臣传看定稿后,决定择日奏进。他们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立谁为太子,但当时唯一的候选人就是前太子朱见深,这是不须明说的群臣共识。

  虽然景帝可能不起,但老成的大臣并不太着急,他们嘴上不言,心里其实早盘算好了,只等皇上驾崩,立即奏请上圣皇太后、皇太后,复立沂王朱见深为太子,即日登基,朝廷一切安稳,并不会乱。

  谁也没有料到,有几个阴谋家背着群臣,展开了秘密串联。司设监太监曹吉祥从宫里出来,向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透露:皇上病得很重,很可能挺不住了。石亨想起来说:我代行祭礼那天,皇上传敕给我时,连床都下不了,看来真是不行了。几个人忽然兴奋起来,经过一番密议,决心赶在皇上咽气前,抢先动手,扶立一位新君,好建立不世奇勋。而他们密谋择定要立的新皇帝,不是廷臣推戴的前太子朱见深,而是被囚禁在南宫已经7年的太上皇朱祁镇。

  只有让无望之人意外得福,他的感念与报答才会更深切,这便是剑走偏锋、独辟蹊径!

  武清侯石亨当时任着大总兵,都督张軏(张辅之弟)统领禁军,都掌着兵权,他们乃于十七日拂晓,借他故调发兵力,突然拆墙,进入南宫。

  那时天还未亮,太上皇朱祁镇有早起的习惯,他正在殿中闲坐,忽听外面一阵嘈杂,随之火把乱晃、器仗交击,大队军士冲了进来,把宫殿团团围住。他不明其故,当时脸色就变了。待出殿看时,只见领头之人,是武清侯石亨。

  石亨快步走到殿檐前,倒身下拜,先告了惊驾之罪,然后将请太上皇复位的话说了一遍。为安上皇之心,石亨特地说明,他们已请示上圣皇太后,是奉“慈谕”行事。

  这些年在南宫吃够了苦头,尝尽人间冷暖的太上皇朱祁镇,没有太多犹豫,坐上了石亨备好的抬舆。一行从东华门进入宫城,至奉天门停驾,那把辉煌的御座孤零零地放在门上,似乎在迎接故主的归来。

  英宗皇帝已经8年没有坐它了。他在龙椅上慢慢坐下,冰凉的座椅让他的感觉如幻如真,他见两旁侍卫林立,火烛辉煌,稍觉踏实了些。随即午门上朝钟敲响,左右掖门开放,群臣开始鱼贯入内朝参。

  群臣百官竟是一点信儿都没听到!因为不知今日皇上是否依旧不朝,朝廷也没有下免朝的传谕,所以跟往常一样,在四五更天时,午门外广场及各部院朝房里已聚集了大批京官。皇帝的病情与建储两件事,是他们议论的焦点。突然间,午门大开,禁军侍卫排列整齐,开始检查各官朝参牙牌,往内放行。官员们顿时踊跃欢喜起来,以为景帝身体痊愈,可以出朝接见百官,处理政事了。可是当他们快速步入奉天门前广场,按照官品分文武东西排班时,努目往上一看,只见奉天门上端坐的那位,竟然不是体貌清癯少须的景帝,而是那位脸圆腰阔、一把美髯的太上皇帝。自此他入居南宫,就再也没有出来过,群臣多年不见,此刻见他,已显老态,而他的年龄才刚刚30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4 10: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群臣惊愕不已,不知发生了什么变故。忙看内阁几位辅臣,似乎面色也是茫然。再瞧那位最得皇上倚信的兵部尚书于谦,一把胡子在微开的暮色中模糊,也窥不出甚端倪。只有那几位兵不血刃已推倒一位皇帝,并扶立一位新君的阴谋家(他们后来将这次宫廷政变称之为“夺门之变”),心中透亮,满心欢喜,昂首阔步而进,精气神儿十成而足。

  群臣虽然面面相觑,满腹疑团,但也不敢上前质问,只好在赞礼官的指挥下,分文东武西,各依等次,排好朝班,然后囫囵囵地朝上行五拜三叩头礼。

  行礼毕,静鞭响过,听龙音道:“卿等以景泰皇帝有疾,迎朕复位,其各仍旧用心办事,共享太平。”大家更是不解,猜不破这闷葫芦。突听传命,数十名锦衣卫士从门上冲下来,就大班中逮捕少保、兵部尚书于谦与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王文,群臣大惊,又见从内廷揪出数人,正是司礼监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人,都是景帝的内外亲信。

  门上宣布,逮捕奸臣,令一齐捆了,送往诏狱。

  一时的忠良重臣,转瞬间成了奸党,他们的罪名除了“卖权鬻爵,弄法舞文”,还被指责在景帝病重时,“阴有异图,欲召外藩入继大位”,可笑的是,揭发者还说:“事虽传闻,情实显著”。这和秦桧老先生的“莫须有”有异曲同工之妙。

  群臣见此,心中已明白大半,是内廷发生政变了。再听门上,太监口宣圣旨,匆匆退朝,群臣只好山呼万岁,见复位的太上皇离座往东,大概去文华殿了。

  太上皇朱祁镇(以下仍称他为英宗)就此复辟,和臣下打过照面,旋即来到天子日常处理政务的文华殿,连续下达谕旨。

  作为夺门之变的密谋者之一,左副都御史徐有贞首先获得重赏,他被任命兼任翰林院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机务。同时命他与内阁首辅大学士陈循等,就于文华殿左春坊草拟太上皇复位的正式诏谕。

  这位徐有贞,其实骨子里正缺一贞。他本名徐珵,当“土木之变”后,瓦剌骑兵攻入京畿,他怕得要死,就借夜观天象,倡言只有南迁避兵,方保无事。他一边鼓动弃都逃跑,一边先把家属送到南方避难去了。亏得朝廷有兵部尚书于谦等人在内主持,坚定了抵御的意志,景帝决策坚守,遂下谕:“再议迁都者,斩!”而徐珵从此坏了名声,仕途偃蹇不畅,迫于无奈,就改了个有贞的名字。

  徐有贞此刻是夺门复辟的主要谋划者,他成竹在胸,落笔如飞,顷刻间敕谕已成。陈循只是束手相陪而已。英宗览罢,非常满意,便命交付礼部官员,于午门外开读。诏谕的大概意思是:“朕居南宫七年,保养天和,安然自适。今公侯伯、皇亲及在朝文武群臣咸赴宫门,奏言当今皇帝不豫,中外危疑,再三固请复即帝位。朕辞不获,乃请于母后,以是日复登大位。”这些话,不管群臣信不信,反正他们如是听着便是了。

  一夜之间换了皇帝,群臣摸着头脑,不明其“妙”,哪敢辄散,全聚在午门外探听情况呢。听谕后,急忙换上朝服,重新入内,奉英宗在奉天殿行即位礼。到礼成时,已经是正午了,遂改当年为天顺元年(景泰八年也就这么十来天的时间)。

  可怜景泰皇帝,在宝座上坐了8年,不明不白下了台,竟没一个臣子拿头去触宫门,为他鸣一鸣冤!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4 11: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明宫闹鬼

  一 凄风惨雨明皇宫

  86

  景帝被他出笼的哥哥出其不意地取而代之,随被废为原封郕王,迁往西内;他妈妈和媳妇也得挪挪位了:皇后杭氏仍降为郕王妃,吴氏也失去了皇太后的地位,仍称贤太妃。据说,当夺门之变发生时,景帝正躺在寝殿内休养,忽听传呼上朝的钟声响起,还奇怪地问:何事鸣钟?——真够糊涂的!而在政变后被迅速处决的于谦、王文等人,也被指责为糊涂和失职,对兵变竟然毫无察觉,让皇帝丢了大位,自家掉了脑袋。

  在夺门之变后,许多人遭到捕杀,除了没有长后脑袋,预见到咸鱼也会有翻身的那一日,在过去虐待了太上皇的那些人;再就是在政变之际,谋划起兵抗拒“革命的洪流”之人,如御马监太监郝义,他被揭发与司礼太监王勤(已与于谦等同日弃市)同谋,欲调发御马监勇士擒杀石亨、曹钦等“义士”,因而很快遭到处决。

  还有一个叫刘敬的锦衣卫指挥同知,是锦衣卫的头儿,他被指为景泰帝的“佞幸”,除了谄媚当权太监及景帝的宠妃唐氏,他还与妓女李惜儿家过往甚密。这李惜儿不是普通的柳巷流莺,她是大明朝的李师师,甚至比李师师还李师师,好比宋江可以藏在李师师床下见到宋徽宗,而李惜儿的床下则容不下外人,因为她已经被景帝接到宫里去了。刘敬讨好妓者之家,其心事可知。这家伙一天到晚忙着这些污烂事,难怪锦衣卫对石亨等人内外串联谋反,竟丝毫没有察觉,他真是该死。

  可这种人怎肯为他人误了卿卿性命!英宗一复位,他马上改换门庭,不知走了哪家的门路,妄称自己有迎驾功,竟然升了都指挥佥事(当时冒夺门之功者不下数千人)。但傻混了没几天,就被六科、十三道集中火力参劾,说他在皇上复位的前一日,因外夷贡使来朝,故意多选校尉三百余人,计划帮助前任司礼太监张永(已被杀)等擒杀迎驾诸大臣。这在当时是罪大恶极了,英宗立刻将其拿送都察院鞫问,论斩。

  其实,刘敬之罪与郝义一样,都是为了杀他而强加之罪,本是无根的谣言,但郝义与曹钦是对头,夺门之变的头号大功臣曹太监要他三更死,阎王也没法留他到五更;而刘敬在当权者的厉害关系中,本就陷得不深,加之他到处拉关系,人情簿子厚,如今一翻账本,四处一活动,不死之路还是敞亮的。刘敬不服死刑判决,提出上诉。于是右都御史耿九畴马上顺水推舟,提出集群臣“杂治之”。而群议的结果,虽然没有替他平反,却也称皇上复位时,刘敬正督率锦衣卫校尉警跸行礼,其罪可疑。既然可疑,则饶之不死,只是将他降为山东东昌卫的指挥使。待过几年,风声稍息,再由他纳贿回京罢。

  诸如此类,“夺门之变”本为一些奸臣自谋富贵,变后的杀戮,也多是阴谋家们自报私仇,如于谦之死,就是被昔日蒙他提拔过的总兵官石亨陷害的结果,经孙太后提醒后,英宗后悔不迭,但脑壳掉了,怎么能逢上?悔也白搭。然而,夺门功臣们太过跋扈,虽然卖了不少好,也得罪了很多人,并且遭到英宗的嫌忌。有人趁机进言,说当时景泰帝本就不行了,只要他一死,皇上光复大位,是顺理成章之事,何必夺门?石亨、曹钦、徐有贞等人为了掇取富贵,躁急行事,所称夺门之变,实在有污圣名。幸亏当时侥幸成功了,设若失败,后果敢想象吗?他们实际上是在拿皇上来尝试己家之富贵呀!一席悄悄话,把英宗的心捅了个透亮,于是不二三年,夺门功臣们没一个落得好下场,个个赔进了性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4 11: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在外廷的喧嚷之中,宫变之后没几天,禁锢中的景帝便含怨默默咽下最后一口气。他的死是个敏感的话题,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英宗则恨恨地赠给这个冤家一个“戾”的谥号,称之为“郕戾王”,将他葬在西山(直到成化十一年,才恢复其帝号,称恭仁康定景皇帝,简称景帝)。

  英宗母子有理由恨他。六年多囚徒的生涯,英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景帝虽然没有动过加害兄长的恶念,但也没有阻止妄希富贵的小人们,帮忙落井下石,或者故意刁难他,从这位前任皇帝的倒霉中得到乐趣。

  比如,英宗初入南宫,上圣皇太后孙氏经常去探望他,便有小人给景帝出鬼主意,等孙太后再去探视时,趁机封门落锁,将太后也圈起来。孙太后听说后,就再不敢去看儿子了。不过我觉得此事的可能性不大。孙太后名义上挂了一个“上圣”之名,与英宗的“太上”一样,都是半毛钱都不值的。她在后宫,权势尽失,备受冷遇,与处冷宫何异,何必一定软禁在南宫呢?若果将她也监在南宫,她母子朝夕相处,可能还遂了她娘俩儿之意。此举于景帝无丝毫之益,反有莫大之害,人们都会讥评他无德无量,连一个老太婆都容不下。我怀疑,此事即便为真,也不过是景帝因不乐见孙太后去看完英宗,两下互通消息,故意放出这话儿,以阻止孙太后再到南宫去。

  但英宗的环境,的确是非常险恶的。英宗有一随侍太监,姓阮名浪,是南内的主管,英宗很信任他,“左右事无大小悉咨委之”。景帝易太子后,英宗父子的环境变得愈加恶劣。一日锦衣卫指挥卢忠与尚衣监太监高平合谋,令校尉李善妄奏阮浪与南城内使王瑶密图复位。这等于是间接地状告太上皇谋反,如此大案,那还了得,告发者与被告者都一齐下了诏狱。

  虽然查明,此事纯出子虚乌有,王瑶仍然被杀,阮浪在狱中受到严刑,“百端拷掠”,毙于狱中。此后景帝加强了对南宫的戒备,甚至将靠近宫城之墙的树木全部砍伐。英宗的生活待遇也直线下降,他生了病,无人管顾,找掌管御药房的司礼监太监廖官保索药,廖太监竟然加以拒绝。如此等等,令人唏嘘愤慨,然而尊贵的十四年天子都不得不隐忍下来。不忍还能怎地?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没背人,发了句牢骚,被一个叫许源的少监听到了,马上跑到景帝那里告黑状,说太上皇在南内讪谤。景帝要是心狠点,往深里一追,英宗纵然不死,也够他喝一壶的了。

  哎!真是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

  幸亏英宗熬到了出头的哪一天,有仇报仇,有怨抱怨,老账新账一起算,他将告黑状的许源、不给药的廖官保通通杀死,又将诬告陷害他的卢忠、高平揪到市上,凌迟三天,抄没家产。

  各位看官,我始终说嘛,人受些气,遭些嫌弃算什么!连堂堂的十四年天子尚不能免,各位若再受闲气时,不妨想一想英宗皇帝,先忍它一时罢(——不过待到出头之日,可不许杀人,呵呵乎戏言)。

  说句公道话,景泰皇帝确无害兄之心,否则仅借阮浪之狱,足以让老哥崩盘。尽管如此,英宗在复位之初,那股怨气,正如剑出斗牛,是不顾一切的。景帝是怎么死的?嘉靖中人陆釴在其笔记《病逸漫记》中说,景帝是被宦官蒋安以帛勒死的。从史料学的角度来说,这一记载出现得太晚,又没有说明其来源,可信性该大打折扣。蒋安也不知为何许人。姑聊备一说吧。而景帝的爱妃唐氏,却是一抹红帛,了却了性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8 11: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明宫闹鬼

  一 凄风惨雨明皇宫

  87


  景帝的原配姓汪,先为郕王妃,景帝即位后立为皇后,生有两个女儿。景泰三年易太子后,景帝改立太子生母杭氏为后,将汪后黜退,乃成为史书上的“废后”。据说,汪后不同意废黜英宗之子皇太子朱见深,对改立杭氏之子朱见济亦“执不可”,忤了帝意,遂被废掉。汪氏是做了“好事”的,然而当景帝丧命之后,幽废多年的她差一点被迫殉葬,又因她曾有进谏之功,得免一死,英宗还特别恩许她尽携宫中所有,出居王府。这正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至于杭皇后母子,也无大福分。朱见济被立为太子的第二年冬天就死了,杭后死于景泰七年二月,谥为“肃孝”,葬在景帝为自己营建的陵寝里。英宗复位后,削去号,毁其陵,大概遗体也移到西山,与景帝合葬了吧。在中国,活人间的事,也喜欢折腾死人的。

  杭氏被封为皇后,主要是母以子贵,其实景帝最爱的女人,是妃子唐氏。景帝死后,这些妃子实在难以打发,干脆人赐红帛一条,令她们统统殉葬了。此时景帝已还封为郕王,那么亲王有殉葬的旧例吗?其实,明初的时候,各地王府中,亲王薨后,王妃、王夫人以及宫婢殉死的例子不绝于书。明人说:宫妃从殉,“各府皆然,不特朝廷也”。只举一例:秦愍王朱樉死后,他的正妃,元朝大将扩廓帖木儿的亲妹子王氏,也是“殉”了的。这还是朱元璋生前的例子。

  虽然英宗令他的弟媳妇们都殉葬了事,但他对殉葬是较为反感的,或者说,他不信殉葬真的能够达到将美女送到阴曹继续享受的目的。他本人经过生活的磨难,对人情世故练达了许多,多了些实感,不免增了几分悲天悯人的仁心。在他去世前,特地关照,不许再令宫妃殉葬,从而将这一残酷野蛮的制度送进了坟墓。

  明初四代(不含景帝)都实行可怕的殉葬之制,从殉的宫妃,虽然献出了生命,却得不到与帝、后同穴的资格。明人蒋一葵在《长安客话》卷4《诸王公主坟》记仁宗诸妃陪葬之制说:“诸妃陪葬不由隧道,列于外垣之内,宝山城之外,明楼之前,左右相向,以次以祔。”意思是说,仁宗献陵殉葬诸妃,都不与仁宗同穴,而是葬在献陵的外墙之内,宝山(即所谓“馒头”)、明楼之前,分左右依次祔葬。

  过去一些记载,如明朝遗民顾炎武《昌平山水记》、梁份《帝陵图说》等,都把十三陵中的一些陪葬墓区(如东井、西井。“井”指无隧道之墓)当作从殉宫妃墓。但经实地考古勘查,证明都不是。明初4陵,其殉葬墓的葬式,可能都如仁宗献陵。因此,假如看官去南京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游览,去到孝、长、献、景等陵区,走近明楼之前,请务必留神足下,莫要惊踏了一位几百年前的不幸女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8 11: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明宫闹鬼

  一 凄风惨雨明皇宫

  87


  景帝的原配姓汪,先为郕王妃,景帝即位后立为皇后,生有两个女儿。景泰三年易太子后,景帝改立太子生母杭氏为后,将汪后黜退,乃成为史书上的“废后”。据说,汪后不同意废黜英宗之子皇太子朱见深,对改立杭氏之子朱见济亦“执不可”,忤了帝意,遂被废掉。汪氏是做了“好事”的,然而当景帝丧命之后,幽废多年的她差一点被迫殉葬,又因她曾有进谏之功,得免一死,英宗还特别恩许她尽携宫中所有,出居王府。这正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至于杭皇后母子,也无大福分。朱见济被立为太子的第二年冬天就死了,杭后死于景泰七年二月,谥为“肃孝”,葬在景帝为自己营建的陵寝里。英宗复位后,削去号,毁其陵,大概遗体也移到西山,与景帝合葬了吧。在中国,活人间的事,也喜欢折腾死人的。

  杭氏被封为皇后,主要是母以子贵,其实景帝最爱的女人,是妃子唐氏。景帝死后,这些妃子实在难以打发,干脆人赐红帛一条,令她们统统殉葬了。此时景帝已还封为郕王,那么亲王有殉葬的旧例吗?其实,明初的时候,各地王府中,亲王薨后,王妃、王夫人以及宫婢殉死的例子不绝于书。明人说:宫妃从殉,“各府皆然,不特朝廷也”。只举一例:秦愍王朱樉死后,他的正妃,元朝大将扩廓帖木儿的亲妹子王氏,也是“殉”了的。这还是朱元璋生前的例子。

  虽然英宗令他的弟媳妇们都殉葬了事,但他对殉葬是较为反感的,或者说,他不信殉葬真的能够达到将美女送到阴曹继续享受的目的。他本人经过生活的磨难,对人情世故练达了许多,多了些实感,不免增了几分悲天悯人的仁心。在他去世前,特地关照,不许再令宫妃殉葬,从而将这一残酷野蛮的制度送进了坟墓。

  明初四代(不含景帝)都实行可怕的殉葬之制,从殉的宫妃,虽然献出了生命,却得不到与帝、后同穴的资格。明人蒋一葵在《长安客话》卷4《诸王公主坟》记仁宗诸妃陪葬之制说:“诸妃陪葬不由隧道,列于外垣之内,宝山城之外,明楼之前,左右相向,以次以祔。”意思是说,仁宗献陵殉葬诸妃,都不与仁宗同穴,而是葬在献陵的外墙之内,宝山(即所谓“馒头”)、明楼之前,分左右依次祔葬。

  过去一些记载,如明朝遗民顾炎武《昌平山水记》、梁份《帝陵图说》等,都把十三陵中的一些陪葬墓区(如东井、西井。“井”指无隧道之墓)当作从殉宫妃墓。但经实地考古勘查,证明都不是。明初4陵,其殉葬墓的葬式,可能都如仁宗献陵。因此,假如看官去南京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游览,去到孝、长、献、景等陵区,走近明楼之前,请务必留神足下,莫要惊踏了一位几百年前的不幸女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8 11: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人坚定地认为,皇帝夜夜御女,纵淫过度,淘空了身子,才这么短命。这里有数个例子,如《崇祯宫词》唱:“古训由来戒色荒,九重杜渐虑方长。闻香心动传严禁,恐有巫云误楚王。”宫词后所附注释,采自《明季北略》第3卷“闻香心动”条。说崇祯帝即位之初,一日在宫中批阅奏章,突然“闻香心动”(我谓是阳动),乃诘问近侍太监此物何来?太监答称是宫中旧方。崇祯叱令毁之,勿复再进,因叹息道:“皇考、皇兄皆为此误也!”

  崇祯帝的皇考是光宗朱常洛,即位一月即崩;皇兄是熹宗朱由校,在位7年,20出头就死了,没有留下子嗣,这才便宜了同父异母的弟弟信王朱由检。“皆为此误”的潜台词是:光宗、熹宗都是闻香阳动,临幸女子过多,精尽而亡的!光宗死的太速,前后整整一月,又有人说,他是中了郑贵妃的美人计。

  贵妃郑氏是神宗的宠妃,她恃宠而骄,自己又生有儿子(福王朱常洵),便总想把太子之位从朱常洛那里夺过来。结果争嗣失败,朱常洛还是做了皇帝。郑贵妃为了讨好朱常洛,就送了8名美女给他。她的本意是请皇上将对她的怨气化作干劲,在这几位美女身上宣泄,且饶过我吧。不料皇上奋斗过甚,身子垮了,命也丢了。——这只是外朝的传言,未知其的。但这话头,与“皇考为春香所误”,是别无二致的。

  我不敢相信,宫中焚香,掺用发情之药,是明宫旧例。这是种什么香呢?《明季北略》还附记2事云:

  其一,崇祯帝一日与词臣讲论治理之道,至一更天还未退。崇祯忽然站起来,命太监秉烛绕行,遍阅壁隅,不知找些什么,然寂无所见。过了一会,遥见殿角火星微燿,立命毁壁。打烂墙壁一看,内有小太监一名,持香端坐于内。询之,才知是魏忠贤差来的。原来魏逆见崇祯勤于政事,“故燃此香,使欲心顿起耳”。崇祯说:“吾方静摄,而心忽动,固疑有是。”命去之。这个故事有个疑点,那个捧香端坐的小珰,他受香的好处最多,他的心难道不动?

  其二,也与魏逆有关。说的是崇祯初立,魏忠贤即进国色4人。崇祯欲不受,怕他生疑心,就笑纳了。入宫后,即命浑身上下搜查,并无他物,只每人腰带里都佩有香丸一颗,大如黍子,名曰“迷魂香”。人一触之,魂即为之迷矣。崇祯知非善物,命勿进之。

  以上三说,前两说其实都可归入“闻香心动”,是一个故事的两个变种;前者说是“旧方”,后者则加进生动的情节,不再说是旧方,直指为魏忠贤“蛊惑君心之计”。第三说中,香已然变了,不再是殿中熏炉中所燃之香药,变成了美女所佩的香丸,并有了一个迷魂香的名字。

  我武断地说一句,这种燃烧之后能令人发情的香料,怕是没有的。人在行房之际,吹灭灯烛,唯烧一炷香,朦朦胧胧,烟雾缭绕,调些情趣,增些助力,或是有的,但谓它能令人夫澎湃未有之神武,则是闻所未闻。以上三说中,以第三说最奇,也最不可信。我原以为那迷魂香不是就那么藏在腰带里的,要等那几只妖精在施阴阳大法时,偷偷扔到香炉里吧?可细读文字,说的是“人一触之,魂即为之迷矣”,这是什么化学物质?其神异之奇效,已超出那个时代的科学水平了。据我看电视上的科学节目,这样的神药,到今天还没发明出来。不过民间传说中,这样的药很不少见,网上还有卖的,搅得人心惶惶,但警察一破获,发现多是骗财者的道具,迷人,总还差些火候。

  其实,增进性能力的最好办法,还是服药,今天最好的男用春药,不是需要吞服的伟哥?传说“闻香识女人”,女人哪是闻闻就好的——催情还是要炼丹家上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8 11: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明宫闹鬼

  二 色鬼纵淫

  89

  皇帝在皇宫里是享有完全的性自由的。只要看上的女人,享有随时临幸的权力。好比明宪宗某日到内藏书室读书,偶见女史纪氏,怦然心动,就把书扔下了,学现代人那样来个“裸体阅读”,随后便生下孝宗;又如神宗,在母后宫里玩,见侍女王氏面貌姣好,“玩性”顿浓,不久便生下光宗常洛。孝宗、光宗这两位皇帝,都是其父在后宫游龙,偶尔戏凤,“搞”出的结晶。而那种“闻香心动”之香,即便有,也一定非常名贵,价值不菲,哪是随便搁哪儿都能烧的?显然宪宗、神宗的这两次性行为,都没有依靠迷魂香催力,纯属自然发情。

  皇帝虽然不愁新伴侣,但每日御女,炮弹发射多了,总有一时不举的尴尬——我认为,“不举”是男人的一种自动保护机制,不举时,就是当休养的警告和时机了,与读书久了,脖子酸痛无异。所以,若无猛药帮忙,人是不会“淫死”的。而这等淫药,多出自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道家有一门功夫,叫炼丹。但凡配得上“神仙家”称号的道士,一般都擅两个绝活,一个是行气导引,一个就是烧炼。烧炼有烧银子的,也有炼丹药的——多么贴心!人的财色之欲,都照顾到了。

  中国人服食仙丹的历史很长,然而满天之下,据我的陋见,除了《西游记》里的孙悟宫,吃了一大把丹药,愈发活蹦乱跳,其他人多是没好下梢的。因为丹药是由多种化学成分构成,性烈如火,初服下去,对人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久之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神经及脏腑损伤,伐命之物,以此最佳(不流血、不折胳膊腿儿,还比较爽,有飘仙之幻觉)。

  在明代皇帝中,朱棣是所知最早服食丹药的。

  朱棣体弱多病,患有多种疾病。中年以后,每况愈下,折磨他的,主要是个痿症。
  看官切勿望文生义,以为痿症便是阳痿。痿症有多方面的表现,如肢体筋脉迟缓,手足痹软无力,行动受限,久之肌肉萎缩,严重的会下肢瘫痪;那话儿一条鼻涕似的在裆里拖着,威风不振,只是痿症之一。朱棣曾自述得病是“北征出塞,动至经年,为阴寒所侵而至”。他言其病根是军中劳苦,兼之受了风寒入侵所致。

  当时有位吴江名医,名叫盛寅(字启东),他给朱棣诊脉后,称“上脉在风湿病”。朱棣大以为然,服药后很快见效,更加高兴,遂授盛启东御医之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8 11: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记载显示,早在永乐之初,尚在盛年的朱棣,就已经为疾病所苦。永乐五年(1407)九月,他在与太医蒋用文讨论养生之道时,说了下面一段话:

  “人但能清心寡欲,使气和体平,疾病自少。如神仙家说服药导引,亦只可少病,岂有长生不死之理?”

  他重点批评了供佛求寿的愚蠢行为,说:“近世有一种疲精劳神,佞佛求寿,此又愚之甚也。”

  此言可谓不差,就像身边经常有明白人说:烟要少抽,酒要少喝,否则肺也黑了,血管也爆了云。其实拿这些话来做口头禅的,多是难以拯救的大烟枪、大酒鬼,只可听其言,然要在于观其行。依照此理,朱棣讲“清心寡欲”,各位看官大人,且不忙信他,倒是他说的“神仙家说服药导引”、“佞佛求寿”,值得格外留意。

  《明史?方技传?袁忠彻传》载:礼部郎中周讷从福建回京,向皇上说起闽人祭祀南唐徐知证、徐知谔,福州有一座洪恩灵济宫(应为大王庙,后改为灵济宫),其神最灵。朱棣是个找神拜的主儿,他忙命人南下,去迎徐神画像,连同庙祝一并请来,在京城也建了一座灵济宫,并祀二位徐神。每次生病,都会遣使来问神请方。

  “帝每遘疾,辄遣使问神。”下文当注意了。“庙祝诡为仙方以进,药性多热,服之辄痰壅气逆,多暴怒,至失音,中外不敢谏。”

  这二徐是什么来头?原来他两位都是五代时军阀徐温的儿子。徐温的义子是徐知诰,更名李昪,建立了南唐。徐温一共6个儿子,活下来的仅是知证、知愕二人。他们曾入闽平盗,死后魂灵便留在福建,护佑闽人,据说很是灵验,“祠之多灵应”。二徐在宋代被封为真人,是道教俗神和福建民间供奉的神祇。——中国之神甚多,且从闻问神的出身,可以说,中国人的精神上升之路,还是有点平等意识的。只可惜,人只有死了才能“上升”,活着,还是活受罪。

  北京洪恩灵济宫建于永乐十五年春间。《国榷》永乐十五年八月甲午条记:“瓯宁人进金丹及方书。”神仙的房子都建好了,神仙还不纷纷来下凡?

  “此妖人也!”从朱棣的答复看,他好像还没有走火入魔。“秦皇、汉武,一生为方士所欺,求长生不死之药。这伙骗子又欲欺朕耶?朕用不着金丹,让他自己吃,他进的方书也烧毁了,不要让他再欺骗世人!”

  在今天福建福州闽侯县青圃乡,有一座始建于五代的道教宫观大王庙,所祀正是二徐真人。该庙于永乐十五年重建,赐名灵济宫。传说大王庙里的神医曾神孙(曾辰孙)曾经揭榜进京,用二徐真人赐的灵药,治好过永乐皇帝的病,故此龙颜大悦,敕令重建宫观。

  记载还说,朱棣因得了个久治不愈之症,有人推荐了道士曾辰孙,曾道士到了北京,就在大内建起神坛,扶起鸾来。

  扶鸾,又叫扶乩、扶箕,《辞源》是这么解释的:“扶鸾,旧时迷信,假借神鬼名义,两人合作以箕插笔,在沙盘上划字,以卜吉凶,或与人唱和,藉以诈钱。因传说神仙来时均驾风乘鸾,故名。起于唐代,明清盛行于士大夫间。”

  许多人知道笔仙,而对扶箕并不了了,它们其实颇有相同之处。扶箕是两人共抬一个簸箕,上面插一支笔,先由主坛之人做法,邀请神仙下降。神仙来了干什么呢?主要是卜吉凶,有的只与主人唱和一番,即飘然而去,并不说祸福。

  神仙的话,通过簸箕的运动,写在沙盘上了。我曾听心理学家解释笔仙的道理,似乎很简单,然而扶箕却较为复杂,鬼名堂非常多。近人许地山先生所著《扶箕迷信的研究》,收了大量历史上的扶箕故事,我读过之后,仍觉有许多谜是不易解开的,许先生也没给出详细的解释。扶箕术在明清盛行于士大夫之中,那么多有学问的人都轻信上当,我存点疑,就算比较清醒了。我确信扶箕不过是骗人之术,它就像令人惊诧的魔术,虽然手法高明,令人称奇,但奇不代表它就是真的。

  我猜,福州大王庙之所以“祷祠辄应”,主要是这位庙祝善于扶箕,他自己不开方儿,只请鬼来开脉案,他神神叨叨一捣鬼,先把人弄迷糊,口齿不利索,病也说不清楚了。

  话说曾神医的箕坛上很快降下来两位神。请教两位高姓大名?答是二徐真人。于是曾神医恭恭敬敬问:有疾如此,当服何药?两位神仙也不问神医要出诊的钱,鸾笔就在沙上如飞地运行起来,很快开出药方。朱棣如法煎服,居然起了奇效,身子大为清爽;朱棣遂大起信仰,甚至还梦到二徐真君亲自给他送药来了。

  曾老道儿立下大功,他趁机奏请,请求皇上为二徐真人在京建宫加额。朱棣马上答应了,就在皇城以西建了一座洪恩灵济宫,赐额灵济,一如闽中。第二年更分别加封知证、知谔兄弟为九天金阙和九天玉阙真君(徽称各34字,兹从略)。

  我们将相关材料一排比,不难发现,《明史》里说的庙祝,就是福州大王庙的曾辰孙,引荐者是礼部郎中周讷。曾辰孙不知医术究竟如何,但这位老道的把戏却是扶箕请神,神降的方子,不会是普通的药方,我怀疑其中就有丹药。否则何以数月之后,就有瓯宁人进献金丹与方书?还不是此人见曾辰孙进药受了重赏,心中艳羡,乃照此办理,以投皇帝之所好!

  至于朱棣却金丹之献,说秦皇、汉武都受过方士的骗,我有前车之鉴,是绝对不会上当的;但请注意:他话中之话,只说长生不老不可信,却没说丹方疗病不可信。朱棣的确不佞佛,“佞佛求寿”的事他不会干,但是,他是佞道的,“佞道求寿”之事,不仅干了,还是大干特干。自朱棣起兵“靖难”,就开始大造舆论,说得到北极玄武大帝的荫佑。即位后花费了10年时间和巨资来营建武当山宫观,以奉祀玄武大帝,又将武当山改名为太和山,称为“太岳”,冠于五岳之上。明眼人一瞧便知,朱棣不问医而求仙,他一定病得不轻,甚至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有了令他焦虑的发展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

GMT+8, 2024-4-20 14: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